经济学基础14宏观经济政策
初级审计宏观经济学基础—第四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知识点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第四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考试要求】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汇率与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4.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概述【例题·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A.绝对优势学说B.后发优势学说C.比较优势学说D.要素禀赋学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
【例题·单项选择题】(2016中)把技术进步看作是生产要素之一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新贸易理论B.绝对优势学说C.相对优势学说D.比较成本理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新贸易理论把技术看成是生产要素之一。
知识点:国际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不加任何干预和限制,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特权和优惠,允许外国商品和劳务自由进出。
——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但却很难真正做到。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和劳务的竞争,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
(1)优缺点(2)保护贸易政策手段3.当今世界经济中,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保护都是不存在的,通行的是所谓“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对内制定关于对外经济贸易的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WTO)(1)WTO是现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框架和组织机构,规定了各国政府在对外贸易立法以及管理实施方面所应履行的义务,并为各成员国间协调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提供了根据。
(2)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2008年7月开始成为WTO核心成员之一;2016年12月,中国15年保护期满。
【例题·单项选择题】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属于:A.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C.自动稳定器D.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属于保护贸易政策。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因而构成了银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银行作为中介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 间接融资方式以外 直接融资渠道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例如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将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但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只有商业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M 的存款,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 2 的存款 ,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 然而,应该注意一点.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创造存 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B 款.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他在获得存款的同时也须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C也是这样 也是这样,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 也是这样,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增加了经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M C+D = B C+ R
(14. 3)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 ,可得到:
M C/ D+1 = B C/ D+ R/ D
(14. 4)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R/D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 根据我们的定义,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是存款准备金率rr。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是存款准备金率 。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r + 1 M= ×B (14. 5) cr + rr 从式(14. 中可以看出 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 中可以看出, 从式 .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r+1)/(cr+rr)称为货币乘数 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tpler), 们将比例系数 称为货币乘数 , 表示, 式可被写成: 用m表示,则(14·5)式可被写成: 表示 式可被写成 M=mB (14. 6)
《政治经济学》第14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货财 币政 政 策 财政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利率手段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准备率
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
国 家
货币 控制 供给 影响
量
利 率
投资 影响 和
消费
影响
总 供求
公开市 场业务
改变存款 准备金率
调整再 贴现率
货币政 策工具
道义劝告
经济政策调节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失 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产生
业
的失业。
的
种
类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
降而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 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
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 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 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宏观 调控 政策 体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国家预算 国家税收 国债 财政补贴
税收
财 财政收入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
类型
政
策 财政支出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购买 和政府补
贴
2009年4月9日,日本执政党和日本政府已就一项新财政刺激 计划达成一致,该计划包括约15万亿日元(约1500亿美元)的新 开支。
A农产品价格制度 B公开市场业务 C国债 D利率
3、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特点是()
A对国民经济进行事无巨细的干预 B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控
C 主要以直接调控为主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供给构成
M0:流通中现钞 狭义货币供给(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供给(M2):M1+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央行与商业银行
央行 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 管理商业银行 代理中央政府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 通过创造存款过程影响货币供给量 负债业务:吸纳存款 资产业务:发放货款,投资购买债券 中间业务:代客结算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TR)
萧条期 Y↓→失业率↑→TR↑ 繁荣期 Y↑→失业率↓→TR↓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期 Y↓→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 繁荣期 Y↑→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
10.2.5 财政政策的特点
优点
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 在调节公平分配、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效果明显
10.2 财政政策
10.2.1财政政策的定义 10.2.2财政政策工具 10.2.3财政政策的运用 10.2.4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10.2.5财政政策的特点
10.3 货币政策
10.3.1货币政策的定义 10.3.2货币基本知识简介 10.3.3货币政策工具 10.3.4货币政策的运用 10.3.5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
10.4 相机抉择 复习与测试
教材P218~219 练习题
10.1.1 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
是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的总体经济目标对经济 干预所采取的经济手段和经济措施的总称。
10.1.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 充分就业 教材P196 ➢ 稳定物价 ➢ 经济持续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学基础第八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8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 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 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经济事务中有意识 的干预。
一般认为,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 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 的通货膨胀率。 所谓低,就是指通货膨胀率在 1%~3%之间; 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 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 目标。 它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 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 长,这种增长要达到一个适度的年均增 长率。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 值(GDP)的平均增长率来衡量。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含义:
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 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 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 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 做出的决策。
政府购买
财政政策 的工具
转移支付 税收
公债
(一)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 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 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政府购买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 和投资性支出。比如行政管理费与 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基 础设施投资等。
(二)改变贴现率
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银行准 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 府债券作担保。 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 叫做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 款利率叫做贴现率。 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 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 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 款,刺激投资。
宏观经济政策
(三)财政预算平衡原则
❖ 压缩或增加财政收支必然会涉及财政预算平衡问题, 财政预算原则的演变过程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内在要 求。西方国家的财政预算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
❖ 1、年度平衡预算
❖ 2、周期平衡预算
❖ 3、功能性财政预算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购买增加会使 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 对消费或投资则会产生 一定的抑制的作用。财 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可以 用IS—LM模型清楚地 说明,如图13—3所示 。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各种经济指标,进而实现既定
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其传导机制如图13.4所 示:
由图可见,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调节货币 供应量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只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调节 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政府购买是指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 品 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形成直接的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二)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三) 税收和公债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率和税收 绝对量的变动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 世纪70年代。
第三阶段: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即经济 停滞和高通货膨胀并存(或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
)的局面,迫使它们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进行反思。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指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 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 水平所做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 政策之一。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d
d
IS0
IS0
LM
E1 E0
E
y0
y0 yI1S1
IS1
y
y1
30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
的机制和效果
(2)LM曲线越平缓
r
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
交易需求对收入越不敏感 rr0
政策效果越大
r0
IS
IS
LM
E0 LM
E
E
rmk y hh
o
y0 y0 y1
y
y
31
第三节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需求管理政策(一)
——财政政策 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二)
——货币政策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第五节 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 济政策
需求管 理政策
供给管 理政策
对外经 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指数化政策 就业政策 增长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1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又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
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 动地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 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
13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出售政府资产
2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 债
2、赤字、公债、利息的恶性循环
赤字
公债
利息
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成为现代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各国经济的互联互通正在逐步加强。
因此,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本质,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的本质宏观经济是一种研究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涉及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包括国家的GDP、物价水平、雇佣和收入水平等各种指标。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两个体系,其中凯恩斯经济学主要强调政府应该在经济下滑期间进行计划性的经济干预,以通过调控稳定社会经济水平;而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市场机制自身具有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政府只需要保障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和正常的运转即可。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体,也涵盖国际经济秩序和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可以说,宏观经济学是国内外各方面的领域都会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经济政策的本质经济政策是指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的政策和措施。
它主要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构成。
货币政策包括调控货币供给、利率、汇率等手段进行调节,以达到稳定价格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的;财政政策则控制政府的支出和收入,通过调节财政偏差,进行预算制定和税收政策实施来调节经济。
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深入了解和评估,意味着政策所制定的实施必须给予制定者权衡和评估,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长期的可持续性。
三、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以下是一些其中的关键点:1、评估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先从经济环境的评估开始。
必须全面的分析当前的内外部经济情况,以解析宏观经济发展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适当处理方案。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
2023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知识重点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分配、供求关系和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作为中级经济师,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是关键。
以下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
1.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
- 货币与银行体系
-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 国际贸易与汇率
2. 微观经济学
- 需求与供给分析
-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 生产与成本理论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 环境经济政策
4.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生命周期与竞争策略
- 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
- 产业创新与技术进步
5. 经济数学与经济统计学- 统计分析方法与经济预测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 数量经济模型与计量经济分析
6. 金融学基础知识
- 货币市场与利率理论
- 资本市场与投资分析
-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以上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重点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油!。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家、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货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主要指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带您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规模大小。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它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它表示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变化会反映出经济的景气状况。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1. 宏观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通常用GDP年度增长率来表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2.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常见的价格指数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
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表明通货膨胀或通缩的程度。
3. 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衡量消费者信心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状况和个人财务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水平。
三、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进行调控。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可以对经济增长、就业等产生影响。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国家调控外汇市场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基础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央行—联邦 储备系统连续采取行动:2001年1月3 日,把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存款准备 金率从6.5%降到6.0%,1月3日、4日把 贴现率从6.0%降到5.5%;1月5日,又实 行临时性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3天 内净买进55亿美元政府债券, 以扩张货 币供给.1月31日,再次把联邦基金利 率从6.0%降到5.5%, 把贴现率从5.5% 降到5.0%.
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经济 衰退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地 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国际上更通行的说法是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按当时财政部项怀诚的解释是,国 人可能不太适应扩张性的说法,故换以积 极财政政策的提法).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 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
1.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失业增加时,应 采取( )的宏观经济政策。 A.紧缩性 B.扩张性 C.平衡性
2.如果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 大量的国债,就会使货币供给量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应采用( 合 A.双紧 B.双松 C.一松一紧 D.一紧一松
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 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 油。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2)财政收入: (1)财政支出: 税收 政府购买:对产品 与劳务的购买。如 公债 基础设施政府工程 支出。 转移支付:各种福 利支出、补贴。
财政政策的运用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 扩张性 增加 增加政府支出 财政政策 总需求 减少税收
)配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 ) A.缓和了经济萧条,减少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减少了政府债务 E.加剧了 经济萧条,但减少了政府债务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1.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核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了国民经济的生产、收入和支出三大核算部门,分别是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
3.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了总量平衡、比例变化和均衡增长。
其中总量平衡是指国民收入、总支出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比例变化是指宏观经济体系内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均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合理增长。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1. 市场经济与市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是指经济活动中供求关系的交汇点。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 市场均衡和市场失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求关系达到平衡状态;市场失衡是指市场上供求关系未达到平衡状态。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均衡是资本、劳动力和产品价值的确定因素。
3. 政府与市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职责包括了资源配置的改善、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市场失衡。
三、国民经济目标和政策知识总结1. 国民经济目标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包括了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实物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和经济稳定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主要包括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控经济运行状态来达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
3. 国民经济体制国民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和资源配置方式所确定的基本制度。
国民经济体制可以分为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混合经济体制。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框架完整版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
温和通货膨胀
价格水平缓慢上涨,对经济影响较小。
恶性通货膨胀
价格水平急剧上涨,货币迅速贬值。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通常出现在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时。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通常认为在短期内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高失 业率可能伴随低通货膨胀率,反之亦然。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影 响及如何解决。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国民收入水平如何决定,以 及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探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和原 因,以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研究政府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实现经济增 长、就业、物价稳定等宏观经济 目标。
经济发展的目标
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减少贫困 、消除不平等、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存在 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综合考虑和平衡发展。
04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的分类和原因
摩擦性失业
由于市场信息不充分和工作转换 而引起的临时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换 代而引起的长期失业。
间接法:利用各种价格指 数,将国内生产总值换算 成现价或不变价国内生产 总值。
国民收入的基本构成
工资收入
指居民通过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 贴等。
利润收入
指企业通过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包括企业所得税后的净 利润、企业留存收益等。
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国家、地区、甚至全球的经济总体状况以及其发展趋势。
有效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控制通货膨胀、提高生活水平等。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它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来衡量。
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对于实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政策来推动这些要素的增长。
例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可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创新的投资可以提高资本和技术水平。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创业和减少官僚主义等措施来促进创新和市场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开放市场和促进国际贸易来促进经济增长。
二、就业与失业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
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对于就业和失业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业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的水平。
当经济增长时,公司和企业将增加生产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此外,宏观经济学政策还需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灵活性。
通过推动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如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培训水平,加大对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可以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从而有效地减少失业率。
三、通货膨胀与通胀控制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它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对于控制通货膨胀至关重要。
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导致的。
经济学教育教案:学习经济原理和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教育教案:学习经济原理和宏观经济政策一、引言
本教案旨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政策,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
1.定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
2.基本概念:稀缺性、机会成本、供求关系等。
3.经济体系: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分析。
4.微观经济学原理: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边际分析等。
三、宏观经济学原理
1.定义与目标: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3.政府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及调整方式。
4.经济周期与波动: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等。
四、经济政策与实践
1.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策略。
2.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的原因与调控手段。
3.国际贸易与全球化: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比较分析。
4.稳定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措施。
五、案例研究及讨论
1.经济周期案例分析:历史经济危机中的经验教训。
2.中央银行政策决策:央行如何制定货币政策以支持宏观经济发展。
六、总结
通过本教育教案,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决策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
同时,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学生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提供的主题进行编写,并非从其他来源直接复制粘贴。
如有需要,可对文档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真实场景中的具体需求。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稀缺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涵盖了数量众多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以下是对一些经济学基础名词的解释:1.需求: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金额。
2.供给: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或金额。
3.均衡价格: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
在这个价格下,买方愿意购买的量等于卖方愿意提供的量。
4.边际效益: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边际效益递减的概念指的是,增加的每个单位对边际效益的贡献逐渐减小。
5.机会成本:为了选择某种产品或服务而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的成本。
6.弹性:描述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或供给弹性高意味着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而弹性低意味着反应较弱。
7.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
8.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9.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10.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11.市场结构: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市场进入和退出难度等因素所构成的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12.收入分配:一个社会或国家中不同群体之间收入的分配情况。
13.货币政策:一国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整和管理经济发展的政策。
14.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的政策。
15.国际贸易:不同国家之间通过买卖商品和服务的方式进行的经济交流。
以上所列的名词只是经济学中的一小部分,经济学更为广泛和细致。
通过研究这些基本概念和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并能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概述 •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 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 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二、财政政策的手段 • 财政政策的手段是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 政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财政支出、公债和政 府预算。 • 1.税收 •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 标准和程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国家 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收入的增长。税收依据不 同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根据课税对象分,税收可分为三类:财产 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 税收既是政府组织收入的基本手段,也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作为 经济杠杆,税收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调节社会总需 求和总供给,主要是通过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发挥作用。第 二,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主要是通过所得税和财产 税来抑制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来解决低收入者 及其家庭的困难。
• (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一致性 •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增 长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者实际上要解决的问 题,就是要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来解决失业的问题。 • (2)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 菲利浦斯曲线是研究和分析这两个目标间矛盾性的典型代表。菲利浦 斯认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一 个国家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税率,增加财 政支出,以此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而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 必然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相反,如要降低物价上涨率,就必须缩 减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削减政府支出,以此抑制社会总需求。而 社会总需求的缩减,又必然导致失业率的提高。因此,中央银行在制 订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 失业率之间某一适当的组合点。 •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确定性 • 从长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稳定的物价,可 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 ;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利于生产充足的商品,保持物价的稳定。 • 从短期来看,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这与现代社会的金融 深化、经济的货币化程度相联系。
• (1)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它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 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 (2)物价稳定 • 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物价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价 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是指一般价格水 平的稳定。 • (3)经济增长 •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第三个目标。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持续 均衡增长,即在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 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 率来衡量。 • (4)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它 包括两方面:资本流出与流入的平衡;进口与出口间的平衡。
项目14
• 知 识 目 标
宏观经济政策
• 1.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 • 2.理解财政政策的含义,理解财政政策的手段与类型 ; • 3.理解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了解货币政策类型及其 传导机制; • 4.理解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异同及其协调配合 。
• 能力 目 标
• 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 • 2.能够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对现实经济活动 作简单分析。
•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 1.需求管理 • 需求管理是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政策 工具。 • 2.供给管理 • 供给管理是指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 目标的政策工具。 • 3.对外经济管理 • 现实中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即一国经济不仅影 响其他各国,而且要受其他各国的影响。开放经济中各国 是通过物品、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来相互影响的,因此, 对外经济管理的内容也就包括这些方面的管理。这些政策 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对外投资政策以及国 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等。
【引入案例】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
一、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含义和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 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 策目标。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经济事务 中有意识的干预。政府总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一定 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 策目标。而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宏观经济政策 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
• (4)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为,充分就业的实现引起 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扩大,从而要求增加国内商 品的供应量。如果此时货币工资的增加与国内产出的增加同比例增加 ,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就不大。但如果二者在动态上不相一致,就会 导致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必然带动进口的增加,从而使国际 收支恶化,造成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 (5)物价稳定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 •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分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内部目的与外部目的 。由于影响国内经济因素与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因素各不相同,财政 部与中央银行同时实现其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更为困难。 • (6)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 • 经济增长通常要求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有可能使国际收支恶 化。此时虽然容易吸收外资、由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但毕竟是 有限的。因此,这种依靠资本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的方式,只能 是暂时的,并且所实现的均衡也是非实质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均衡;反之,在国际收 支发生逆差时,通常要求压制国内的有效需求以减少进口,争取消除 逆差,这有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衰退的后果。因 此,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也很难同时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