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超声诊断29摘要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28例分析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2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的意义及价值。
方法总结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对其术前超声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结果 28例术后病理与术前超声结果对照,符合例数为25例,准确率89.3%。
讨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病灶回声特点、肌层和宫腔内病灶血供情况,判断肌层浸润程度,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肌层浸润程度血流显示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为我院2008年9月~2010年5月住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为57.5岁;其中绝经前7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紊乱,淋漓不净等。
21例为绝经后出血。
术后病理:子宫内膜腺癌24例,腺鳞癌3例,内膜间质肉瘤1例;其中高分化7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9例。
1.2仪器与方法使用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
嘱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卵巢、宫腔内膜或宫腔内病灶情况。
在清晰显示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DFI)显示子宫动脉,子宫肌层和宫腔内病灶血供情况。
应用脉冲多普勒(PW)技术显示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频谱特点并计算PI、RI值。
根据二维图像结合彩色血流分布情况判断肌层浸润程度。
测量肌层浸润程度时,浸润深度分为:Ⅰa无肌层浸润、Ⅰb浅肌层浸润(浸润深度<原肌层的1/2)、Ⅰc深肌层浸润(浸润深度≥原肌层的1/2)。
把病灶内及周围肌层血供丰富程度分为4级:0级无血流显示;Ⅰ级显示稀疏点状或短棒状血流;Ⅱ级显示较密集点状或条状血流;Ⅲ级显示网状或树枝状彩色血流。
2 结果28例患者均探及子宫动脉血流频谱,PI:1.55±0.40,RI:0.70±0.06。
23例探及宫腔内病灶内血流频谱,PI:0.78±0.35,RI:0.40±0.10。
妇科超声诊断题库41道
妇科超声诊断1、患者女型,16岁。
有周期型腹痛,无发热,超声检查发现YD扩张,气体线消失,内见一80mmX40mm 的椭圆形液暗区,有完整边界,内见密集细小光点,双侧卵巢未见异常。
首先考虑为:一一[单选题]A盆腔脓肿B处女膜闭锁C巢囊肿D盆腔积液E巴氏腺囊肿正确答案:B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部位是:一一[单选题]A 卵巢B膀胱C道格拉斯窝D宫骶韧带E腹部瘢痕正确答案:A3、关于黄素囊肿以下哪些正确::①多与滋养细胞肿瘤伴发;②多呈单房;③多为双侧型;④其大小常不超过4cm——[单选题] A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④ E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4、患者女型,25岁。
无临床症状,婚前检查时,超声发现左卵巢内有一 30mmX20mm的肿块,边界清,内被一水平分界线分成两部分,上部分呈均匀高回声,下部分呈液暗区。
首先考虑为: ——[单选题]A巧克力囊肿:B黏液型囊腺瘤C畸胎瘤D浆液型囊腺瘤E滤泡囊肿5、输卵管积水的特征型声像图是::一一[单选题]A宫旁曲颈瓶状或糖节状液暗区B子宫增大C道格拉斯窝积液D超声探头压痛阳型E宫旁实质型低回声肿块正确答案:A6、突起剧烈腹痛的年轻女型病人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大量积液,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①黄体破裂;②急型盆腔炎;③官外孕破裂;④排卵期积液一一[单选题]A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④E 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7、下列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是:一一[单选题]A周韧带妊娠B 子宫颈妊娠C腹腔妊娠:D宫角妊娠E 输卵管妊娠正确答案:E8、子宫内膜良型侵入子宫肌层称为:一一[单选题]A巧克力囊肿B盆腔炎型病变C子宫肌腺症D子宫内膜癌E子宫肌瘤正确答案:C9、超声预示即将排卵的声像图是:一一[单选题]A卵泡张力高,透声好,直径20mm左右B卵泡外周有回声晕圈C卵泡内膜变成锯齿状D卵泡向卵巢边缘靠近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D10、通常超声测量子宫纵径的方法正确的是:一一[单选题]A宫底浆膜层到宫颈内口的距离B宫内膜线的长度C宫底浆膜层到宫颈外口的距离D宫最长径E宫底黏膜层到宫内口的距离正确答案:C11、年轻女子,子宫三径小,宫体长宫颈长度为1: 2,内膜线可见。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一、子宫解剖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成年人的子宫重约50 g,长7~8 cm,宽4~5 cm,厚2~3cm,子宫体壁由浆膜层、肌层、内膜构成,绝经后妇女正常子宫内膜呈线状或显示不清,厚度一般不超过4mm;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前干,子宫动脉发出一下行小的阴道支,主干沿途发出弓状动脉,上升至子宫角时,即分为三支,一支分布于宫底,一支分布输卵管,而另一支分布至卵巢;卵巢具有双重血供,即从腹主动脉发出的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上升支分出的卵巢支;二、检查方法及正常子宫超声表现一检查方法1、经腹超声检查;2、经阴道超声检查;3、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检查;二正常子宫声像图1、纵切面①子宫形态:前位及平位子宫呈倒置梨形,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后位子宫呈斜倒梨状;②肌壁:呈均匀点状回声,前后壁对称;③宫内膜:呈条状强回声,周期性变化,宫腔呈闭合状态,后位子宫显示模糊或不完全;④宫颈:圆柱形,回声较宫体略强,宫颈管呈强回声;⑤宫体与宫颈角度:前位子宫小于180度,平位子宫为180度,后位子宫大于180度;2、横切面前位及平位子宫宫底呈三角形,宫体呈椭圆形,中心部呈强回声,为宫内膜所致;后位子宫则宫颈位于宫体上方,呈偏强回声;三子宫测量方法1、子宫体长径上下径子宫最大纵切面时,自宫底外缘至宫颈内口间的最大距离;2、子宫厚径前后径与宫体长径垂直的最大距离;3、子宫横径宽径子宫横切面时,于两测宫角下缘子宫左右外侧缘间的最大距离;4、宫颈长径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间的距离;四正常子宫超声测值不同年龄组及发育阶段的子宫大小常有不同,生育期子宫最大,青春前期及更年期以后子宫较小;生育期子宫:长径:5~7cm;厚径:~;横径:~;宫颈长径:~;宫体与宫颈之比:2:1;青春前期及更年期以后子宫:较生育期子宫各径线测值缩小约~,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五正常彩色与频谱多普勒子宫动脉在非妊娠状态下频谱正常波形显示为收缩期的尖锐峰,舒张期速度减低,并形成舒张早期“切迹”等特殊表现;并可观察到随月经周期的明显变化;三、子宫疾病的超声表现先天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临床概述在胚胎发育期,由于双侧副中肾管在演变的不同阶段发育障碍而形成各种先天性子宫、阴道畸形,并常合并泌尿系畸形,如子宫畸形合并马蹄肾等;根据发育障碍的不同,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分以下四类:1、副中肾管停止发育有:幼稚子宫、先天性无子宫和单角单颈子宫、残角子宫;2、两侧副中肾管会合不良有:双子宫双阴道;双子宫单阴道或双角子宫、鞍状子宫;3、会合后中隔未退化有:纵隔子宫、阴道纵隔;4、会合后未贯通有:阴道闭锁、处女膜闭锁等;临床特点:1、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前者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妇检触不到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后者表现为月经量少,不规律,不孕,触及小子宫;2、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患者可表现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常有流产、早产、不孕或难产史;3、阴道和处女膜闭锁:原发闭经,经血潴留,周期性下腹痛为常见症状,妇检可触及阴道、子宫增大并有囊性感;超声表现1、先天性无子宫盆腔探查不到子宫轮廓,可探及两侧卵巢回声,常合并无阴道;2、幼稚子宫子宫及阴道轮廓可辨认,但宫体各经线测值均较正常小,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或1:2;3、双子宫可探及两个宫体回声,较狭长且左右对称;两个宫内膜回声;两个宫颈回声;如合并双阴道还可见两个阴道回声;横切面自下而上可见:1、双阴道呈两个强回声点或阴道回声增宽;2、双宫颈呈一较宽椭圆形实性偏强回声;3、双宫体呈并列存在,可二者相同或一大一小,肌壁回声相同;双宫腔呈“蝶形”或“眼镜征”;4、双角子宫子宫横断面上宫颈部和宫体部多无异常,切面上移近宫底部,可见宫底两侧各有一类肿物样实性回声区,呈马鞍形,并对膀胱产生典型的“V”形压迹;或宫底部宫体断面呈角状突起,其中心部有各自的宫内膜线状回声;双角子宫一侧妊娠时,易将对例子宫角误认为子宫肌瘤,应注意观察其内有无宫内膜回声可资鉴别;5、单角子宫子宫外形呈梭形,另一侧为子宫残角,有时可见残角子宫内积血产生的无回声区;横断面可见宫底有一隆起,其内部回声与宫底部相似,应与肌瘤鉴别;6、纵隔子宫子宫外形正常,声象图较难发现,当妊娠早期有羊水衬托时,可发现宫体有略强回声的中隔;宫腔声学造影有助于诊断;7、处女膜闭锁伴有经血潴留时,阴道、子宫腔呈囊状扩张,内为液体无回声区;阴道子宫无回声相连通,随子宫周期性收缩和舒张,无回声区可减小或增大,并有流动性;积血延及输卵管者,双侧输卵管扩张,表现为带状或梭状无回声,与宫腔无回声连通;子宫直肠窝也可显示液性无回声区;子宫、阴道先天性发育畸形常可合并泌尿系畸形,如肾缺如,肾发育不全等,当发现子宫畸形时应注意肾脏的检查;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子宫、阴道先天性发育异常CT诊断的报道不多,经验不足,因此无诊断优势,超声足以达到诊断之目的;2、MRI:先天性无子宫,在盆腔中央不能见到子宫影象;幼稚子宫则宫体明显变小,宫颈相对正常,子宫内膜、肌层和结合带存在;部分性实性子宫可见宫腔偏侧,其内有陈旧性月经血之MRI信号;完全性实性子宫则宫腔消失;冠状面能较好WI 地显示双子宫和双角子宫畸形,依靠宫体形态和子宫腔形态改变,可以确诊;T2宫腔和内膜信号增高,可很好显示宫腔低信号隔膜,有利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单角子宫MRI冠状面显示正常子宫形态消失,而呈椭圆形或梭形;子宫肌瘤临床概述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肿瘤多起源于子宫肌层内可生长到粘膜下或浆膜下,由平滑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成;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妇女约20%~40%可发生;瘤体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超声表现1、声像图表现1子宫增大或出现局限性隆起,致子宫切面形态失常;2肌瘤结节部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或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3子宫内膜回声移位与变形;4膀胱产生压迹与变形;5继发变性时,可见边界模糊无回声区或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及强回声光团或弧形光带,其后伴声影;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数肌瘤周围显示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其他影像学表现1、宫腔碘剂造影:可见宫腔扩大变形,宫内有小息肉状或豆状充盈缺损,或见肌瘤侧子宫壁向腔内呈弧形突出,较大肿瘤多推挤子宫移位;2、盆腔充气造影:多见子宫体积增大,膨隆呈球形,宫体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块影突出,外周轮廓光整;3.、选择性血管造影:子宫肌瘤的供血来自子宫动脉的宫壁内动脉,肿瘤使子宫壁内动脉拉直移位,子宫动脉管腔增粗,两侧子宫动脉间距加宽;肌瘤包膜中的血管呈包绕改变,同时有螺旋状病理血管伸入肌瘤中央,并常见肿瘤染色;当肿瘤中央坏死时,中心部血管稀少,周围血管增多;肿瘤血管明显增多并伴有静脉早期显影征象时,提示肿瘤可能恶变为肉瘤;4、CT平扫;子宫体呈分叶状增大或局部有向外突起的实性肿块,密度多均匀,边界清楚,与周围的分界锐利;肿瘤中央有坏死、囊变即呈低密度区;如发现瘤体内有钙化,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增强扫描,肌瘤和子宫肌层一样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加权像信号强度与 5、MRI:子宫肌瘤形态学改变同 CT;肿瘤边界光滑清楚,T1加权像其信号中等或稍高于子宫肌层;子宫肌层相似,T2检查方法比较US无辐射损伤,可多轴位和重复检查,是临床首选检查方法,90%以上均可明确诊断;CT或MRI是进一步检查的最佳方法,特别是CT分辨率高,对钙化、坏死等均能清楚显示;往日常用的宫腔碘剂造影和盆腔充气造影现在极少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鉴别良性恶性中有一定价值;子宫肌腺症临床概述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称子宫腺肌症,异位的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切面可见间夹有厚纤维带和微型囊腔,在腔中有陈旧性巧克力样血液,脏外壁无假包膜;临床表现特点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呈结节性,质硬,周围有粘连,后壁可触及蚕豆大小硬结,约50%患者合并子宫肌瘤,15%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超声表现1、子宫形态饱满,均匀性增大,轮廓线规则;也有呈局限性隆起和非对称性增大;2、子宫肌壁呈杂乱不均质回声,兼有实性低回声或强回声区,周界模糊不清;或肌壁内呈小蜂房状散在的无回声区,随月经周期可有增大或缩小;3、子宫内膜呈线状强回声,居中或无异常表现;4、盆腔内膜性囊肿如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盆腔内可见囊性无回声区,包膜模糊增厚,囊内呈点状回声;5、子宫肌腺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其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在血管的分布上病灶周围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可与子宫肌瘤鉴别;其他影像学表现1、CT:CT在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不多,有关报道也较少;2、MRI:子宫体积增大,因移位于子宫肌层的内膜腺体随月经而有周期变化,故MR信号有所不同,T1WI在子宫肌层内可见斑点状的高信号,T2WI也为高信号,但较T1WI高信号斑点增多;此外,可见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之低信号;子宫腺肌症时,子宫内膜由管腔向肌层移位,子宫基底部变毛糙,结合带变模糊;子宫内膜癌临床概述本病发生于子宫内膜,故又称子宫内膜癌;发生在50岁以上的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多见;病理形态可分为:1、弥漫性:整个宫内膜不规则增厚伴乳头状隆起,癌肿常浸及肌层;2、局限性:部分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隆起,表面可有溃疡、糜烂、坏死等;3、息肉型;子宫腔内突出息肉样癌瘤,侵及范围较小;临床分期:Ⅰ期:癌肿局限于子宫体;Ⅱ期:癌肿侵犯子宫体和宫颈;Ⅲ期:癌肿扩散到子宫外,但未超出真骨盆范围;Ⅳ期:癌肿扩散到真骨盆以外或已侵犯膀胱或直肠;临床特点:1.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可有坏死、脱落的烂肉样组织,继发感染时排出物有恶臭味;2.子宫不规则收缩时可有阵发性腹疼;超声表现1、早期宫体癌子宫内多无特殊异常表现,或仅见宫腔轻度分离;2、中、晚期宫体癌1子宫增大,形态可正常;当肿瘤向宫外和宫颈侵犯时,子宫形态失常,表现凸凹不平;2宫腔内表现有:弥漫型者,整个宫内膜回声不规则增厚,增强,表面凸凹不平;局限型及息肉型者,宫腔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基底部宽、厚,癌组织出血、坏死时,宫腔内可见无回声暗区和点片状强回声;3宫体及宫颈受侵时,子宫肌壁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强弱不均或无回声区,外膜回声不连续;宫颈失去正常形态,呈不规则低回声;4盆腔受侵时,可见子宫周围有肿块回声;浸及膀胱可致膀胱壁呈低回声性增厚且表面凹凸不平,与子宫粘连时,二者界线不清楚;5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和病变处血流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有一定帮助;主要表现为内膜癌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呈彩条或彩球状,频谱多普勒检测呈低阻特征;RI阈值为~;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子宫体癌患者Ⅰ期占大多数,平扫时肿块与子宫肌组织呈等密度,如肿块未超出子宫轮廓之外时容易漏诊;也可表现为子宫对称性或局限性、分叶状增大,中央有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后坏死区境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对II—IV期宫体癌患者CT诊断较容易,CT分期的准确率达90%左右;II期表现为宫体增大伴宫颈增大,中央为类似圆形的水样密度区和低密度区;III期表现为宫旁和阴道旁低密度脂肪影消失,代之以不规则软组织肿块;IV期表现为直肠前壁或膀胱后壁与子宫之间脂肪间隙消失,边界失去光整轮廓,毛糙或呈小锯齿状增厚,盆腔淋巴结增大,超过;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肿块的确切边界和鉴别淋巴结与血管断面;2、MRI:由于子宫体癌起源于宫内膜,癌组织信号多与正常内膜信号相似,因此,早期宫体癌的MRI多无特征性表现,常需结合诊断性刮宫和活检证实;小于2~3cm 者,MRI常易遗漏;浅层子宫体癌MRI的诊断主要依靠子宫腔内高信号区增宽;育龄的妇女高信号厚度大于9mm,绝经后妇女的宫腔高信号厚度大于4mm应视为异常;信号的肿块,子宫内膜癌向肌层侵犯及子宫外侵犯时,则在肌层和子宫外见长T2如有变性、出血、坏死、液化区,T信号常不均匀;宫体癌侵犯宫颈时,正常较低信2号的宫颈呈现为较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内膜癌灶强化常不及肌层强化,因而有利于判断肌层侵犯;卵巢非赘生性囊肿临床概述非赘生性卵巢囊肿不属卵巢真性肿瘤,一般体积较小,多能自行消退;其中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常为单发,前者为卵泡不成熟或成熟不排卵,卵泡内液体潴留所形成,后者为黄体持续存在增大所致;黄素囊肿与滋养层细胞肿瘤伴发,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使之过度黄素化所致,多呈双侧性;多囊卵巢系月经调节机理失常,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包膜下为不同发育期和萎缩的卵泡,无发育成熟卵泡和黄体;临床特点:滤泡囊肿和黄体、黄素囊肿多无自觉症状,但较大囊肿发生蒂扭转和黄体囊肿自发破裂时可发生急腹症;多囊卵巢常见症状有多毛、肥胖、月经稀少或闭经,双侧卵巢增大;超声表现1、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呈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光滑,突出于卵巢表面,内可有强回声分隔,定期追踪观察,可自行缩小和消失,也可持续存在;2、黄素囊肿多呈双侧性,囊肿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边界清晰,内呈多房状间隔光带回声;大小不一,一般为5~10cm;随滋养层细胞肿瘤治疗后,可自行消退;3、多囊卵巢双侧卵巢呈均匀性增大,包膜回声增强,增厚,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无回声区或散在米粒大小的暗区,随月经周期变化,B超追踪观察,无发育成熟的卵泡;其他影像学表现1、CT:非赘生性囊肿CT一般不能显示,典型者表现为位于附件区的外形光滑的囊性肿块,密度均匀CT值接近水,壁菲薄;如为出血性囊肿,囊内密度增高,与正常卵巢交界处可出现局限性壁增厚及细条样间隔影,与囊腺瘤不易鉴别;2、MRI:卵巢囊肿性病变种类很多,MRI无法辨别囊肿的种类;从MRI表现角度,一般单纯性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呈长T1和长T2信号,强度与膀胱内尿液相仿;出血性囊肿信号与出血时间和MR场强有关,亚急性期出血的正铁血红蛋白呈明显短T1和长 T2信号;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概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50%以上累及双侧卵巢,囊内含巧克力样陈旧性血液;囊肿直径一般为5~6 cm,最大可达25 cm;囊肿多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临床上一般多有痛经,呈继发性渐进性,有逐年加剧倾向;如阴道直肠隔受累,可在阴道后穹窿扪及或看到突出的紫蓝色结节;超声表现囊肿多位于盆腔较低位置,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模糊,多在5cm左右,内部回声多样化,可为囊性无回声区内有细小密集光点,或模糊线状分隔,亦可表现为不均质的圆形实性低回声团块,但后壁回声呈增强效应;声像图上可分为:1、单纯囊肿型;2、多囊型;3、囊内均匀光点型;4、囊内团块型;5、混合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声像图类型可随月经周期相互演变;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同非赘生性囊肿2、MRI:巧克力囊肿属出血性囊肿,且囊肿大小随月经周期有所变化;囊肿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壁薄而光滑,其内可有分隔,静脉注射Gd—DTPA后无强化;较小囊肿MRI可无异常发现;卵巢畸胎瘤临床概述卵巢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发生于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的10~1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较多发生于青年妇女;绝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发生恶变占~%;肿瘤中等大小,一般5~6cm,呈圆形,肿瘤由分化成熟的三胚层组织构成,内可有油脂类物质、软骨、毛发、牙齿等;临床一般无症状,如发生蒂扭转则出现急腹症;超声表现卵巢畸胎瘤超声表现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特殊声象图表现:1、类囊肿型似典型囊肿,囊壁规则清晰,囊内呈无回声,多呈单房,少数呈多房或囊内还有小囊;可有密集点状回声浮游;2、脂液分层型囊内前方为偏强点状回声,密集,后方为液性无回声区,两层之间有一略强回声水平分界线;3、面团型囊内可见一个或数个较强回声团块,可附于囊壁一侧,也可漂浮于囊肿中间,其后方有不典型声影;为粘稠皮脂及毛发混合形成,似面团状,故又称“面团征”;4、壁立结节型囊壁隆起结节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5、混合型囊内回声杂乱,除可见无回声区外,还可见点状、条索状、团块状、片状强回声伴声衰减或声影,为牙齿、骨、油脂、钙化物的混合表现;6、类实性肿物型囊内几乎被大量毛发充满,或仅有少量油脂时,类似卵巢实性肿瘤,表现为肿瘤前壁呈弧形强回声带,后方伴声衰减或声影,压迫或加压时,肿物内容物有浮动感;肿物轮廓及边界均较模糊,易发生漏诊后误诊;7、恶性畸胎瘤当畸胎瘤体积迅速增大,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内回声杂乱,除组织的多样性结构构成的超声多样化反射外,其主要特点为肿瘤趋向实变,如囊壁及分隔上出现大量实质性团块回声,原来较细的分隔变得粗大、紊乱、模糊等;如伴有腹水时,预示肿瘤的腹膜浸润或腹腔种植;未成熟畸胎瘤则表现为单侧实质性肿瘤,表面凹凸不平及结节状隆起;其他影像学表现1、CT:典型的畸胎瘤,CT显示为密度不均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弧形钙化,囊内可见高密度的骨骼、牙齿、或钙化斑块,此为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一般显示不出负CT值的脂肪组织密度,改变体位扫描,其内容物可随重力而改变位置,如能见到“飘浮征”,即为皮脂样物飘浮于脂一液面上,也为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但出现率极小;2、MRI:卵巢畸胎瘤可有内、中、外三个胚层组织构成,因其组织成份的复杂性,MRI表现也复杂多样;完全囊性畸胎瘤较少见,其MRI表现与卵巢囊肿相同,仅能通过病理鉴别;以脂肪为主者,呈短Tl 和较长T2信号,其周有低信号囊壁;毛发、肌肉等软组织在Tl 和T2WI上呈中等信号;畸胎瘤内细胞碎屑;软组织成份与液性脂肪间可形成分层现象,其上为高信号液性脂肪,下面为中等信号细胞碎屑和软组织结构,此种征像对囊性畸胎瘤诊断很有帮助;卵巢囊腺瘤癌临床概述卵巢囊腺瘤系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具有高度的多能性,如向输卵管上皮化生,则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柱状上皮化生,则形成粘液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多数为单发,双侧性占15%左右;可分为单纯性和乳头状两种;前者多为单房性,壁光滑;后者常为多房性,囊壁有乳头状突起,大小不等,一般较小,伴有壁内小钙化体,镜下为砂粒体;乳头穿破囊壁可种植腹壁致腹水;粘液性囊腺瘤较浆液性为少,多为单侧多房性,表面光滑,内含粘液性或胶冻状粘稠液体;约10%可见有乳头生长于囊壁,瘤体较大,如穿破囊壁引起腹膜种植,产生大量粘液称腹膜粘液瘤;卵巢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大多数由囊腺瘤恶变而来;浆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0%,可双侧性,肿瘤大小约10~15cm,多为部分囊性部分实性,呈乳头状生长,肿瘤生长很快,常伴有出血坏死;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40%,常只限一侧,粘液性囊腺瘤恶变时,囊腔增多,间隔增厚,有较多的乳头状实质性成份,为肿瘤过度增殖所致;超声表现1、浆液性囊腺瘤癌1单纯性囊腺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薄而光滑,囊内呈无回声;囊壁后方透声性增强;2乳头状囊腺瘤肿瘤可为单房,亦可为多房,囊壁内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局限性乳头状突起突向囊腔,呈实质性,形态规则,囊腔呈无回声;3浆液性囊腺癌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为主的包块,囊壁不规则增厚,内面有较多乳头状或团块状实质性软组织回声突向囊腔,或向外壁侵犯;2、粘液性囊腺瘤癌1粘液性囊腺瘤肿瘤呈卵圆形,轮廓清晰,囊壁较厚3~5mm,规则光滑,囊内可见多房性间隔呈强回声,囊腔大小不一,囊壁内面可有不规则乳头状回声突起,囊腔内有散在点状回声;2粘液性囊腺癌肿瘤呈椭圆形或分叶状无回声区,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囊腔内有较多间隔光带,呈不均匀性增厚,并可见乳头状或团块状软组织回声,自囊壁和分隔突向囊腔;囊腔内还可见点、片状偏强回声;肿瘤向外生长,浸润周围组织和腹膜时,可见向外伸展的局限性团块回声伴腹水液体无回声区;其他影像学表现1、CT扫描:浆液性囊腺瘤壁薄且均匀一致,CT值接近于水的密度,附壁有乳头状突起并不多见;粘液性囊腺瘤直径一般大于10cm,CT值高于水的密度但低于软组织,囊壁有不均匀增厚,囊内有间隔构成的囊腔;两种囊腺癌边缘光滑整齐,极少与周围组织粘连;增强扫描囊壁呈线状强化;2、MRI:浆液性囊腺瘤 T1加权像呈均匀的低强度信号,T2加权像呈均匀的高强度信号;粘液性囊腺瘤因含蛋白量较多,T1、T2加权像均较浆液性囊腺瘤信号强度增高;卵巢癌临床概述卵巢癌分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种,原发性癌占卵巢癌的80%,转移性癌占20%;整个肿瘤全部呈实性,内有变性、坏死、液化时形成囊腔;肿瘤一般体积较小,穿破包膜种植到子宫直肠窝、腹膜及周围器官,形成粘连和结节,多伴有腹水;临床表现为早期可无症状,中晚期癌肿生长迅速,压迫神经或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出现腰疼,腿痛;浸润膀胱时,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发生腹水时腹部胀大;妇检可触及盆腔肿物;超声表现。
妇产科超声诊断工作总结
妇产科超声诊断工作总结
妇产科超声诊断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通过超声波的成
像技术,可以准确地观察妇科疾病的发展情况,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在过去的几年里,妇产科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首先,妇产科超声诊断在妇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超声波
成像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疾病等。
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妇产科超声诊断在妊娠期的监测和诊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超声
波成像技术,可以及时观察到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的位置和厚度、羊水的量等重要指标,为孕妇的产前保健和分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妇产科超声诊断还在妇科手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在手术前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为手术的选择和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减少了手术的风险。
总的来说,妇产科超声诊断工作在妇科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
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将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为妇科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妇科超声检查
(5)、壁立结节征
(6)、多囊征
(7) 、杂乱结构征
(8)、线条征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三页。
四、卵巢 囊腺瘤 (luǎncháo)
卵巢囊腺瘤是发生在体腔上皮的良性上皮瘤,系来自覆盖卵巢表面的 生发上皮,它在卵巢肿瘤中为最常见的肿瘤,且恶变率高,B超检查可提供 术前大致病理类型及预选治疗方案(fāng àn)。 (一)、浆液性囊腺瘤 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双侧占15%,可分为单纯性和乳头状两种。 1、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 (1)病理:占所有卵巢良性肿瘤15%左右,直径一般为5—10cm,瘤内 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含血清蛋白,偶有少数为黏液性。 ( 2 )声像图表现:
第十三页,共六十三页。
第十四页,共六十三页。
子宫 肌瘤 (zǐgōng) 第十五页,共六十三页。
子宫肌瘤彩色血流 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
(2)、子宫肌瘤变性的声像图表现:
a、玻璃样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变性,直径>4cm的肌瘤都有不同
程度的玻璃样变,是肌瘤缺乏血供的结果。变性区没有漩涡状及条纹状结构, 而为质地较柔的组织。在图像上出现相应的弱回声区域,后壁回声略增强。
声像图表现:
早期无特殊改变。中晚期表现有: (1)、子宫体积增大,其轮廓尚规则。如合并子宫肌瘤时形态可不 规则呈分叶状;
(2)、宫腔内为不规则强、中、弱回声或杂乱分布,粗糙不整的 点状,小线状及团块状回声;
妇产科超声诊断
中晚期妊娠
胎儿பைடு நூலகம்分
胎头(head):六个平面,大脑帘平面;侧脑室平 面;近丘脑平面;丘脑平面;中脑干平面;枕额 平面。胎儿面部。 脊柱(spine):两排串株样回声,尾部合拢。
内脏:胸腔、心脏、腹腔、肝、胆、胃、肠、肾、 膀胱。 肢体:上肢、下肢、手、脚。 活动(motion):胎心、胎动、呼吸、排尿等。
脐带是交换物质的通道,一端附 胎儿脐轮,一端附于胎盘,其内有 两条动脉,一条静脉,周围胶质包 饶。
(三)正常妊娠超声诊断:
1. 早期妊娠 子宫增大,可显示孕囊(gestational sac) (10周后称羊膜囊),卵黄囊(yolk sac)(5mm)胎心、胎 动,可显示绒毛膜腔、羊膜腔、卵黄囊及未被占满的宫腔 等。 2.妊娠7周初具人形,胎头雏形已见。可测头臀径 (CRL),妊娠8周见早期胎盘,12周测双顶径(BPD)。 3 .彩色多普勒显像
阴道超声
阴道探头(endovaginal probe)高频率直接 放入阴道内,紧贴穹窿,宫颈使盆脏器官 处于声速的近区,图像可清晰显示。同时 对子宫,卵巢血流的探测比腹部更清晰。 转动探头360度观察盆腔全面情况。若脏 器部位较高时,左手可在腹部轻轻向下压, 使盆腔器官接近探头。阴道探头局限在聚 焦区10cm以内,远场区常显示不清。未 婚妇女,月经期、阴道畸形症等均受到限 制。
(二)胚胎发育概述
妊娠全过程(40周)分为 孕卵期:2周 胚胎期:器官发生期,5周,易发生畸形。 胎儿期:妊娠10周至足月分娩,胎儿生 长发育成熟。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外,形 成附属物(胎盘、胎膜、羊水和脐带)
胎儿附属物
胎盘是供给胎儿营养、排泄、气体交 换及防御重要附属物。孕2-3月占子宫 1/3,孕4月占子宫腔1/2,足月妊娠胎盘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cm,厚2-4cm, 分胎儿面,母体面有20个子叶,纤维素 及钙化表示胎盘成熟程度。胎儿面光滑, 附有羊膜、脐带。
妇科超声检查
呈扁椭圆形,边缘稍凹凸,中央回声略高,周边回声低。 卵巢内卵泡边界清晰、壁薄、圆形无回声区。优势卵泡直
径1.8~2.3cm时,为成熟卵泡,渐突出于卵巢表面。 黄体:排卵后血体约持续72小时,随后形成黄体。超声
表现因排卵后血体内出血量和时间的不等,而变化较大, 可为囊性、混合性或实性结构,囊壁较厚、不规则。
两者病史、病理特征不同,但主要临床症状、 体征、HCG变化和处理原则方面基本一致。
超声有共同的表现,难以区分。
超声表现
子宫内病变:宫内回声杂乱,多种回声并存。子宫肌层 增厚,回声减低,肌壁布满蜂窝状液性区,间有不规则 片状液性区,病灶边界不清楚,子宫呈“千疮百孔”状, 浆膜下可见管道状无回声区环绕子宫,称“子宫裂 隙” 。
弥漫型,子宫呈球形增大,肌层回声普遍增高,呈粗颗粒 状,分布不均匀,有时后方栅栏状衰减,使子宫肌层回声 普遍降低。内膜线居中。
前壁或后壁型:子宫呈不对称性增大,前/后壁肌层普遍 增厚,回声不均,呈栅栏状衰减。内膜线移位。
局灶型:子宫腺肌瘤属于此类。子宫形态欠规整,局部隆 起。病灶呈高回声,不均质,可有声衰减或呈栅栏状衰减 回声。边界不清晰。
纵隔子宫
因双侧米勒管融合后,中隔吸收受阻,形成不同程度的 纵隔,纵隔由宫底到宫颈内口或外口为完全纵隔子宫; 纵隔止于宫颈以上任何部位为不全纵隔子宫。
超声表现:子宫外形正常,但宫底横径较宽,宫底水平 横切而显示宫内中部中隔,回声较肌层稍低,其两侧各 有组内膜回声。部分纵隔一直延续到宫颈管,为双宫颈 管完全纵隔畸形。
CDFI: 子宫壁血流信号较丰富; 大部分蜂窝状液性区内多无血流信号; 黄素囊肿囊壁间隔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最大流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3、卵巢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发生于生殖细胞,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 一,占所有卵巢畸胎瘤的95%以上。肿瘤直径 一般5-6cm,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常 为单房。肿瘤内容物由两或三个胚层的多种成 熟组织所形成,主要含外胚层组织,包括皮肤, 皮脂腺,毛发,部分有牙齿及神经组织,此外 亦可见中胚层组织如脂肪,软骨等,内胚层组 织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80%-90%患 者为生育年龄的年轻妇女。
盆腔脓肿声像图表现为:
常在子宫直肠窝处形成椭圆形无回声区, 子宫可因受压或粘连发生变形与移位。
(八)、盆腔肿块图像分析时的注意事 项
1、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分析
※ 根据其生长速度缓慢而无不适者多为良性肿瘤。 ※ 根据其生长快而伴腹痛,固定者多为恶性或蒂
扭转。 ※ 短期内形成有发热,腹痛,多为炎性包块。
囊性
边界清楚,后壁效应增强,内部是无回声区, 考虑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等。
实质性
边界形态多样,不甚清楚,无后壁效应增强, 其内为实质性光点,如肿瘤等。
混合性
肿块内有比例不等的液性暗区和实性光团, 如卵巢癌,畸胎瘤等。
4、要鉴别排除直肠粪块及肠内气体 回声
必要时请妇科双合诊,同时结合观察 图像。巨大液性暗区为主的肿瘤,还要 与腹水鉴别。
(二)、子宫腺肌症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 宫腺肌症或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 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子宫多呈均匀 性增大,以后壁居多。异位的子宫内膜 也可能局限于肌层内,称子宫腺肌症。 腺肌瘤周围无假性包膜,此与肌瘤不同。
声像图特征
1、子宫均匀性增大
2、肌层增厚,内可见多个小的无回声区(由 囊状积血所致)
4、星花征:
其粘稠的油脂物呈现均质密集细小光点, 伴有强回声光点,漂浮于无回声区中,推动和 加压时弥散型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PPT)
(二)、子宫腺肌症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 宫腺肌症或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 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子宫多呈均匀 性增大,以后壁居多。异位的子宫内膜 也可能局限于肌层内,称子宫腺肌症。 腺肌瘤周围无假性包膜,此与肌瘤不同。
声像图特征
1、子宫均匀性增大
2、肌层增厚,内可见多个小的无回声区(由 囊状积血所致)
(二)、声像图特点
1、纵切:
充盈膀胱之后方为实质均质性结构,形如 倒置梨形,茄形。边缘轮廓线光滑,内部为均 匀分布的细小光点,中间可见宫腔内膜线呈增 强光带,随月经周期内膜的变化,宫腔回声有 所不同。宫颈回声较宫体回声稍强,可见带状 宫颈管回声,与宫腔内膜线相连。
2、横切:
探头从脐向耻骨联合水平逐步下移,多平 面探测,可见子宫横断面,由宽变窄,呈椭圆 形,两侧子宫角可见输卵管开口,内径<0.5cm, 一般不易显示。卵巢通常位于子宫体部两侧外 上方,但有很多变异,正常位置的卵巢,其后 外侧可显示同侧的输卵管和髂内血管,可作为 卵巢定位的标志。正常卵巢切面声像图呈杏仁 形,内部回声略高于子宫。卵巢内有时可见卵 泡,为无回声区。卵巢的大小及卵泡的有无随 月经周期而改变,故超声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内
侧与子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 接近。长约8-14cm,宽约0.4-0.5cm,厚约
0.2-0.3cm。
分四部:间质部或称壁内部,长约1cm;
峡部,长2-3cm;壶腹部,长约5-8cm;漏斗 部或称伞部,为输卵管末端,开口于腹 腔,游离端称漏斗状,长约1-1.5cm。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疾病在超声诊断领域中应用相 当广泛,尤其对盆腔肿块诊断意义更为 重要,它可以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如 子宫有无肿大,肿大疾病的鉴别,有无 畸形,盆腔有无肿块,肿块的性质及与 子宫的关系,这样给临床及时诊断及手 术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对于肥胖 和未婚妇女患者的妇科疾病诊断是首选 方法。
产科超声检查标准
产科超声检查标准
产科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孕妇子宫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产科超声检查的标准。
1. 子宫
产科超声检查中对子宫的评估包括子宫大小、位置和结构。
正常情况下,孕妇的子宫会逐渐增大,而且处于腹部正中。
结构方面,需要注意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肌层结构是否均匀。
2. 胎儿数量和位置
产科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胎儿的数量及其位置。
这对孕妇是否为多胎妊娠以及每个胎儿的位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胎儿的发育情况
产科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包括胎儿的头部、四肢、躯干和内脏器官等。
通过测量胎儿的头围、脚长和腹围等参数,可以判断胎儿的大小和发育是否正常。
4. 羊水
羊水是指位于胎儿和子宫之间的液体。
产科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羊水的量和质量。
过多或过少的羊水都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5. 胎盘
产科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胎盘的位置和结构。
正常情况下,胎盘位于子宫的上部,远离宫颈口。
结构方面,需要检查胎盘的厚度和血流情况。
总结而言,产科超声检查通过评估子宫、胎儿数量和位置、胎儿发育情况、羊水和胎盘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妇科超声诊断病例及图片
图 B大体标本:高分化宫内膜 样腺癌浸及浅表肌层
病例20 :图 A患者70岁,绝经后阴道点滴出血。子宫增大,宫内膜 增厚0.6cm(单层),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 超声提示内膜增厚。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图 B大体标本;病理结果:宫内膜高分化内膜样 腺癌浸及肌层 1/2 ,肌壁全层均可见腺管内癌栓
病例21:图 A子宫内膜无明显 增厚。诊刮病检为内膜癌
大体标本:图 B子宫平滑肌瘤
病例7:图 A超声见子宫浆膜下 多个肌瘤
图 B经阴道超声见子宫浆膜下 多个肌瘤
图 C手术大体标本
图 A病例8:患者41岁,下腹痛半月,妇科检查子宫长大,凹凸不平。 阴道超声显示肌壁间多个大小不等的肌瘤团块,子宫轮廓形态失常
图 B多发性子宫浆膜下平滑肌 瘤伴玻璃样变
病例34:图 A超声显示附件区圆形囊性占位,囊液清亮,
壁薄、光滑
图 B术后标本为输卵管系膜囊肿
病例35:图 A患者85岁,1月前自扪及下腹包块,自觉腹胀。超声见 子宫萎缩,盆腔内查见分隔状囊性包块,隔膜厚薄不均,囊液尚清亮
图 B手术标本,囊内多个分隔,剖视见大量的黄色液体流
出。病理诊断: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图 B大体标本:右卵巢浆液性囊 腺癌;大网膜广泛转移
病例38:图 A患者26岁,体检发现左附件包块。子宫及
环位正常,左附件区查见分隔状囊性占位,外形欠规则
图 B大体标本:左卵巢粘液性囊肿
病例39:图 A患者32岁,右下腹疼痛3月。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后方 偏右查见单房性囊性占位,囊液清亮,囊壁粗糙较厚
图 B大体标本:宫腔息肉
病例28:图 A患者42岁,同房后出血5月,出血量增加1月前来就诊。子宫体 大小正常,子宫颈直径4.4cm ,回声增强,宫颈管回声消失
妇科超声诊断
正常子宫
子宫的超声测量
• 子宫体纵径:宫底部距宫颈内口的距离。子宫纵 径:子宫体纵径+宫颈纵径(宫颈内口至宫颈外 口的距离)。子宫前后径:纵向扫查时测量与宫 体纵轴相垂直的最大前后距离。子宫横径:在两 侧子宫角下缘的子宫横断面呈椭圆形,测其最大 横径。 • 子宫的解剖要点:正常子宫长7∽8cm,宽 4∽5cm,厚2∽3cm,子宫腔容量约5ml。青春 期子宫体与子宫颈等长,生育期子宫体比子宫颈 长1倍,老年期子宫体与子宫颈长相等,子宫颈长 约2。5∽3cm。
声像图表现
宫腔线消失
子宫增大或正常,轮廓较规则或呈分
叶状
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内出现回声减弱
区、增强区及无回声区,与宫壁界限不清
CDFI:肿瘤周边及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呈 杂乱网状,频谱为低阻血流。
子宫颈癌
•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为鳞 癌。可破坏宫颈壁侵犯宫旁组织。常见于 45-55岁妇女,接触性出血是其早期症状, 晚期则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 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及菜花状肿物。 • 早期超声无异常。较晚期肿瘤显示为宫颈 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宫颈 回声不均,内有不规则强回声和无回声区。 • 宫腔积血,癌灶坏死感染而引起。
子宫肌瘤
什么是子宫肌瘤?其声像图有何特点? • 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 常见。一般呈实质性球形肿块,90%以 上的肌瘤生长于宫体部,始于肌层,向阻 力较小的方向发展,根据肌瘤部位分为壁 间,浆膜下、粘膜下、阔韧带和宫颈部肌 瘤。 • 临床表现与子宫生长的部位有关,主要症 状是子宫出血。也可压迫膀胱,压迫直肠。 • 下腹可触及包块或无任何症状。
低回声纵隔
两侧各可见内膜
什么是处女膜闭锁?其声像图有哪些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表现 早期—TAS可无阳性发现或轻度宫腔分离 TVS可见宫内膜不规则稍增厚或小的隆起性病变伴宫腔轻 度积液 中晚期— 子宫增大、形态不规整 弥漫型子宫内膜呈不均匀增厚,局限型局部呈团块状回声, 基底部增厚;息肉型为息肉状突起的肿块回声,基底部增厚。当 癌组织有坏死、出血时,可见不规则液体回声 癌组织阻塞宫颈管时可表现宫腔积液、积脓或积血所致的无 回声 多向肌层和宫颈浸润 经阴道超声可根据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深度进行分期,正常子 宫内膜与肌层间低回声晕环断裂示侵及肌层,浆膜层断裂为侵及 盆腔;肌层侵及深度分小于50%和大于50%。盆腔外病灶为4期, 分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彩色DOPPLER超声表现为内膜癌周边或内部可见较丰富、彩色、 点状、条状或团状血流,频谱多普勒呈低阻血流特征,RI:<0. 5 诊断参考标准: 内膜厚度 >10mm RI:<0. 5 敏感性90%,特异性100%
组织解剖结构: 从外向内为浆膜层、(即腹膜)、
肌层(为纵横交错的肌组织及纤维组织并血管贯其)、 内层的黏膜。(厚薄随月经周期变化而不同), 宫颈为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构成,外包坚韧的筋膜。 比邻关系:膀胱、尿道、输尿管、直肠、直肠陷窝
子宫的血液供应:
发出 :自髂内动脉前干 走行:沿盆壁向前下走行,经阔韧带和子宫旁组织,跨输尿管 达宫旁阴道上部的宫颈之前分支 分支: 1支为阴道宫颈支 另1支分宫底、 输卵管、卵巢支 沿途分支进入子宫,宫内动脉有外向内为放 射状动脉、螺 旋动脉。随月经周期有变化规律及频普有不同 子宫韧带 共4对:阔韧带 宫颈主韧带 圆韧带 子宫骶骨韧带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章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 一、子宫
女性内生殖器的解剖学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输卵管和卵 巢又为子宫附件。 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内,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伸入阴道,
存在形式有平位、前位、后位、前屈、后屈位
子宫的形态:
倒置的梨形,上宽下窄,分底、体、宫颈、 宫体与宫颈之间长约1Cm处为子宫峡部。 宫颈呈圆柱状,内口与子宫相连,外口与阴道相 连,内口与外口之间为宫颈管
三、子宫畸形的声像图表现 幼稚子宫: 各径线测值小于正常 宫体/宫颈=1或<1;内膜发育不良 始基子宫: 子宫很小,无宫腔回声 先天性无子宫: 找不到子宫结构,卵巢可正常,常合并无阴道 双子宫: 可分别显示两个完整的子宫体、宫颈、宫内膜图 象,常合并双阴道或阴道纵隔图象。 双角子宫: 正中纵断时长径较小,探头上部向外偏移后长径增大, 横断时宫底呈马鞍形,连续横断时可见内膜分离现象 单角子宫: 子宫位置偏左或偏右体积较小,外形呈梭形,一侧发育 完好,有正常卵巢。另一侧为残角,故又称残角子宫 纵隔子宫: 子宫外形正常横径稍大,子宫内膜呈分离现象,两组内 膜间为分隔,回声与子宫一致。
(2)月经周期子宫卵巢血管阻力的变化与性激素变化 一致 (3)阻力指数不能简单地以某一数字作为诊断的分界线,周期动 态变化是正常(有高低变化,无绝对值)
二、正常子宫超声表现
子宫位置: 平位、前位、后位、、、 形态、轮廓、包膜 子宫回声:浆膜、肌壁、黏膜回声 子宫内膜:位置:居中、线状强回声 厚度:随月经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1-5天) 弱回声或不显示 增殖期 (6-14天)回声渐增强增厚,厚约 3-6 毫米 分泌期(15天-)内膜厚约6-14毫米其周围有低回声晕 宫颈: 圆柱状,宫颈回声比宫体回声强 子宫测量及正常值 :大小与年龄、体型、生育史有关,正常育龄妇 女子宫测量与大小如下:
第四节 子宫疾病
二、子宫腺肌症
(一)病变特征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可合并外在性异位 子宫体积多呈弥漫性增大,以后壁明显 切面无螺旋状结构,其间可见粗厚的肌纤维小囊腔,腔隙间可见陈旧血液。 可呈局限性即子宫腺肌瘤,但无假包膜 约50%合并子宫肌瘤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均匀性增大 内膜多数居中 肌壁回声不均匀、可呈实质性低回声、强回声、小无回声区 子宫大小及内回声随月经前后有变化 子宫腺肌瘤呈局限性异常回声区,内有无回声,边界较模糊无包膜,后壁居多 CDFI:无特异性表现,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血管分布上无环状或半环状 血瘤,可于子宫肌瘤鉴别
三、子宫肥大症
(一)病因 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 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肌肥厚,常见于临床上 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 炎症:卵巢、盆腔、子宫肌炎等引起胶原纤维增生致子宫增大 盆腔淤血:引起肌层纤维增生,子宫肌层血管硬化等。 (二)病理改变 肉眼所见: 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厚度达2.5-3.5cm,切面呈白色或粉红色, 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内膜正常厚度。少数合并小肌瘤或内膜息肉 组织形态: (1)单纯平滑肌细胞肥大 (2)子宫肌层胶原纤维增生,形成子宫纤维化均匀性增厚, (3)肌层内血管壁变化 ,多见于慢性子宫复旧不良着,可见动静脉扩张 (三) 超声表现 子宫各径测值均增大,肌壁通常大于2.5Cm。2 子宫形态饱满,回声多无变化。但胶原纤维增生时回声增强。 内膜线居中 CDFI:无特异性改变
四、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声像图表现
(一)子宫内膜息肉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局部内膜刺激而形成,是
非赘生性的,恶变率较低。 病理: (1)大体特点: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可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形态及大小 不定,小者1-2mm,大者可充满宫腔(2)镜下: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是一种未成熟上皮,对 孕激素不起反应,但可发生增生 临床症状:月经改变、阴道分泌物增加,内膜面积增加 超声表现: (1)宫腔线消失 (2)宫腔内局部回声稍增强,也可呈低回声区,可有小囊腔(腺体增生所致) (3)彩超可探及基底部血管分布
卵巢血流表现: 1、卵巢血流可测得部位: 在漏斗韧带和卵巢门处 2、血流特点: 随月经周期变化很大
卵泡增殖期: 中等阻力血流频普RI:0.50左右 排卵前期12-14D: RI 进一步降低 黄体生成期: RI:0.4左右(为黄体血流) 黄体血流来源:排卵时产生的新生血管 未受孕黄体血流持续时间: 9—10天 进入月经期: RI:0.7-0.8 已受孕时黄体血流持续时间:妊娠3个月消失
三、正常卵巢超声表现
形态:扁椭圆形 大小;约4x3x1cm,青春前期及绝经期较小 回声: 中低水平回声,表面不规整 内部可见数个无回声小囊泡 随月经周期卵泡大小有变化 月经周期卵泡生长规律: 月经5-10天,卵巢内有一个或数个发育卵泡,直径5-10mm; 10-14天,其中一个卵泡迅速增大,每天增长2-3mm; 排卵前几个小时可增长7mm。 成熟卵泡标准: 卵泡直径 20-30mm 卵泡壁薄、饱满、张力高 卵泡位于卵巢一侧表面,无卵巢组织覆盖 排卵后表现: 卵泡明显缩小或消失 卵泡塌陷,内部有中低点状回声,提示黄体生成 子宫直肠窝少量液体
测量:长径从宫底至宫颈内口,前后径垂直长径的最大径,横径取宫体中上部 最大距离。 长径 6-7毫米 前后径 2-3毫米 横径 4-5毫米 三径类加 ≤15毫米(不包括宫颈)
子宫血流灌注特点:
1、寻找子宫动脉方法:多在宫体近宫颈处找到 2、频普特点: 尖峰、单相、上升速度快,下降速度 慢,舒张期有低速血流。 3、阻力指数: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 非妊娠期 分泌晚期及月经期增高: RI:0.88±0.1 分泌早中期 (黄体期): RI:0.84±0.06 增殖期为中间值 : RI:0.85± 0.07 妊娠期 血管数量多 流量大 D期频谱增高 RI:0.5左右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
一、发生的原因 胎儿胚胎时期,在生殖器发育过程中,如受到任何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或侵 袭,均可导致各种各样的发育畸形。 二、异常的种类 子宫的发生来自胚胎时期的副中肾管,副中肾管的头端发育成两侧的输卵管口, 尾端汇合形成子宫,根据副中肾管发育的障碍不同可将子宫、阴道先天性畸形分为 以下类型: 1、副中肾管停止发育 (1)幼稚子宫或先天性无子宫: (2)单角单颈子宫: 2、副中肾管会合不良 (1)双子宫: (2)双角、双颈子宫: (3)双角但颈子宫: (4)弓形子宫: 3、副中肾管会合后中隔未完全退化 (1)纵隔子宫: (2)不完全纵隔子宫: 4、混合性缺陷:包括子宫各种形态畸形
(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超声表现 病理类型及超声表现:(和过去分类不同)
(1)简单型增生过长:又称腺囊型增生过长,宫腔内膜容积增大,腺体及间质均增生,内膜厚 3- 12mm或严重时达20mm。内膜增厚的高回声伴无回声小暗区 (2)复杂型增生过长:又称腺瘤型增生过长 (3)不典型增生过长:病灶多为局部性,多发型,可与多种内膜病变合并存在 (2)和(3) 二者为内膜癌的癌前病变,表现为内膜均匀性增厚呈高回声,与肌壁界限不清。 三种内膜病变性质主要靠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1)增殖期子宫内膜 :内膜增厚呈三线征,内膜与肌层间低回声晕 (2)长期无排卵患者: 内膜增厚呈梭形,双侧卵巢可见多个小卵泡或多囊卵巢征 (3)三苯氧胺治疗后或宫外孕的内膜改变: 内膜呈高度分泌反映的蜂窝状增厚改变 最终鉴别还需要病理
第二节 妇产科超声检查方法及正常超声表现
一、检查方法
1、仪器:2D—显示形态学变化 CDFI—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 2、探测途径: (1)经腹壁超声检查 (2)经阴道超声检查 (3)经宫腔检查 (4)经直肠 检查 (5)超声造影法 (6)介入超声法 3、彩超的应用范围 (1)CDFI的妇产科发展: (2)CDFI的应用价值:目前价值在于能否提高断率 (3)不能提高诊断率,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增强医生诊断信心。 (4)经济价值(医院、科室) (5)阻力指数测定价值大,流速及流量不评价 4、子宫、卵巢彩超观察内容 (1)子宫卵巢动脉阻力指数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雌激素 孕激素 靶细胞 子宫肌细胞、卵巢 、盆 病变大体类型: 弥漫型 局限型 息肉型 组织分型 腺癌 鳞腺癌 腺角化癌 透明细胞癌(极少见) 肿瘤分期 Ⅰ、病灶局限在内膜 Ⅱ、侵犯肌层,未达浆膜层 Ⅲ、侵犯浆膜层及卵巢或输卵管 Ⅳ、癌肿转移至盆腔以外器官 临床表现 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阴道排液 疼痛 晚期转移可有肾盂、输尿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