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书法作品研究 ——以图像学为方法论

合集下载

杨凝式《韭花帖》艺术风格探析

杨凝式《韭花帖》艺术风格探析

杨凝式《韭花帖》艺术风格探析[摘要]杨凝式作为五代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其传世经典书作《韭花帖》有着“天下第五行书”的美誉。

杨凝式所处的特殊年代,自身富有文藻且悟性极高,一生纵情山水、书法,造就了这位书法奇才。

唐末森严法度已对书法形成了束缚,世人亦图其所用,五代时期也沿袭此风。

杨凝式以己意作书,突破这种束缚,使得书法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这种突破引起了宋人的共鸣,深刻的影响了宋代书家。

《韭花帖》作为杨凝式经典代表作品,为行楷书作品,布白舒朗,疏密有致,清秀洒脱,舒朗空灵,是书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关键词]艺术;杨凝式;《韭花帖》;章法;笔法;[作者简介]王位辛,江苏沭阳工人文化宫,从事职工教育培训,书法艺术创作。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乱世求生世人谨言慎行以求能够明哲保身,对于文艺事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大不如前,书法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也是在急速衰退中停滞不前,进入低谷,早年辉煌的唐代书学成就早已不复存在。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政权迅速更迭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书家将横空出世——杨凝式。

在书法史上,因所处时期的特殊性,杨凝式作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不仅将唐代书风发展延续,其独特的书法风格还对宋代诸多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们在书法创作中受到启发与灵感。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杨凝式的出现,才能为黯淡无光的五代书法平添一抹色彩,使得五代时期的书法因他而被世人所铭记。

杨凝式笔法上追二王,深得晋人的雅调韵致,取法二王又深受盛唐书家影响,和而不同,风格多变。

流传下来的作品也被后世称为经典,其中著名的行楷作品《韭花帖》,通过研究杨凝式《韭花帖》,进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杨凝式独特书风,以及对后世书家、学者的影响。

一杨凝式一生几次入朝为官,虽然历仕五朝,但因其为人是非曲直分明,仕途不顺,遂故作“狂”状,以如此疯癫状态化解潜在的政治风险,寄情于书法以逃避现实。

《中国书法》:杨凝式书法

《中国书法》:杨凝式书法

《中国书法》:杨凝式书法五代杨凝式行书韭花帖无锡博物院藏编者按: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唐朝灭亡。

此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同时南方地区出现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等割据政权,北方有一个北汉,这就是“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余年,这一时期的书法家与存世作品寥寥无几。

但杨凝式无疑是五代时期最耀眼的明星,本期推出“杨凝式书法特辑”,试图将这一短暂的书法历史时期全面地呈现给读者。

五代书法史实与杨凝式地位问题阐绎(节选)何学森五代十国的书法成就,被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等北宋文化名流归结为杨凝式一人,后来基本上成为定论。

他们推崇杨凝式的理由有二:一是忠节见于艰危,二是行草雄放杰出。

注重品节,源自宋代文人满怀家国之思而检讨前车之鉴时的伤痛和焦虑,北宋范祖禹感慨地说:“自古易姓之际,必有仗节死义之臣忠于本朝,故贼臣惮焉。

唐之亡也,其宰相皆奸险趋利卖国与盗惟以倾覆宗社,士之立于朝者皆小人也,故以玺绶与人而不以为不可,劝进贼庭而不以为羞。

惟杨凝式一有言而其父大骇……”(《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四)欧阳修也说:“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

”(《文忠集》卷一百二十九)杨凝式在五代的立身原则,一是佯狂求解脱,二是解脱不成则超然无为。

因此史书中关于其认真作为的记载非常有限。

其一是后唐长兴三年正月,右散骑常侍杨凝式等七人,与太常卿刘岳奉敕于郑余庆《书仪》内仔细检详删定。

(《五代会要》卷十六)这是随缘附和。

五代杨凝式行书韭花帖无锡博物院藏五代杨凝式行书韭花帖无锡博物院藏(局部)另外两件事比较主动。

一件事是:后梁以钱镠为尚父、吴越国王。

末帝嘉吴越贡献之勤,加封钱镠诸道兵马元帅。

朝议时,很多官员认为钱镠入贡是贪图市场贸易,不宜过以名器假之。

翰林学士窦梦征执麻制而泣,出言切直,指出钱镠无功于中原,兵柄不宜虚授。

窦梦征因此被贬蓬莱尉。

后唐时,窦梦征卒,杨凝式与中书舍人刘赞缌麻为位而哭。

试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

试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

试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何 薇(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 要:五代时期,各地军阀藩镇割据,互有征伐,以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社会政治生活的附属品文化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书法艺术已不复唐代的鼎盛局面。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杨凝式成为书坛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

他的书法艺术上承唐之余绪,下启宋之尚意风气,对书法从唐代的“尚法”转换为宋代的“尚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五代;杨凝式;书法艺术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040-0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何 薇(),女,陕西咸阳人,从事艺术史论方向的研究。

唐朝末年,政治已极其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土地兼并,加之各种苛捐杂税,李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农民大起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公元875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率领数千民众在家乡揭竿而起,于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

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使敌人有了喘息之机,得以蓄势反扑。

后终因弹尽粮绝,农民起义军被迫撤出长安,继而转战山东,黄巢于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前后历时十余年,虽最终归于失败,但却给予了唐王朝以毁灭性的打击。

各地割据的军阀看到唐室衰微,早有自立之心,遂利用农民起义的契机,纷纷建国称帝。

公元907年,割据军阀朱温灭唐,建立政权,国号后梁,此后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

加之南方和北方的一些小国家,如前蜀、吴、闵、楚、南唐、荆南、后蜀、南汉、吴越、北汉等十个国家,史称十国。

直到公元979年,并立的这些政权才先后被北宋所灭。

这种混乱的局面一共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其间各地政权互有攻守,战争频发,兵戈迭起,频繁的徭役和兵役使得民不聊生,家破人亡,整个时代都处在一种政治变幻无常,经济萧条崩溃的危机下。

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下,统治者都忙于战事和争权夺位,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的建设,文学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书法艺术虽承唐之余绪,但因大环境的关系,还是呈现出凋落衰败的趋势。

杨凝式《韭花帖》书法艺术研究

杨凝式《韭花帖》书法艺术研究

杨凝式《韭花帖》书法艺术研究
于潇键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年(卷),期】2024()3
【摘要】杨凝式是五代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其《韭花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珍品,有“天下第五行书”的美誉。

杨凝式所处的年代特殊,其自身富有文藻且悟性极高,一生纵情于山水、书法,为后世留下了数件珍宝。

通过对《韭花帖》的研究,分析其书法艺术风格和特点,探讨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呼吁书学者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深化对其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认识。

【总页数】3页(P136-138)
【作者】于潇键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
【相关文献】
1.锡博本杨凝式《韭花帖》再读
2.烽火与朝阳\r——杨凝式《韭花帖》新解
3.杨凝式的《韭花帖》
4.《韭花帖》
5.雄奇古淡纵逸天真——杨凝式存世书帖赏评兼及艺术风格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1. 引言1.1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杨凝式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书法家之一,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深受后人的喜爱和尊敬。

在书法界,杨凝式被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被视为传世佳作,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融合了古今中外的书法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喜爱和推崇。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字体、笔法和布局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意境和内涵上也表现出深邃的思想和感情。

其作品多以豪放潇洒的行草为主,笔画工整而有力,线条流畅自然,极具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作品传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学习资源。

通过对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轨迹,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韵味。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杨凝式书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和振兴。

2. 正文2.1 杨凝式的生平杨凝式,字子叔,号柯亭,别号辟叔,浙江湖州人。

生于南宋宁宁十一年(1195年),卒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享年83岁。

杨凝式少年即显露出过人的书法天赋,师从学士陈半七学习隶书,后拜王素为师学楷书,继而又学草隶,研究朱巨、米芾、褚遂良等大家的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杨凝式年轻时曾在政府任职,后辞官隐居乡间,专心研习书法。

他一生谦逊好学,不满足于一技之长,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卓越。

在书法上,他提倡工、走、化、顿四法,注重笔法的变化和章法的布局,力求笔致疏而理致密,气韵生动。

杨凝式的生平虽然没有太多传世的资料留存,但他卓越的书法成就却是不可置疑的。

他曾在绢书《庐山醉翁帖》上题写“柯亭杨凝叔自题”六字,显示出他对自己书法的自信与自负。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杨凝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书法风格深受后人的敬仰与推崇。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既有古朴典雅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创新的时代气息,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书法艺术风格。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在笔墨运用上非常讲究,他善于运用笔墨技巧,以一根毛笔、水墨为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自然,用笔凝重有力,飘逸生动,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他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丰富多彩,运笔矫健,气势磅礴,挥洒自如。

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他还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展现出了别样的书法魅力。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在构图上非常独特,他擅长运用布局、结构等手法,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他对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各个字体的运用自如,尤其擅长行书,其行书作品在墨意、形意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他喜欢挥毫泼墨,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作品中常常出现大篆、大隶等独特的字体,将古代书法精粹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在意境上也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他擅长用笔墨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一种大气磅礴、雄浑有力的气魄和一种清丽淡雅的情怀。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峥嵘岁月、奔腾不息的生命力,也能感受到清新淡雅、流淌悠然的情感。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启迪和触动,让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洗涤。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精髓,又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开拓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新境界,对于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疯”中设计师:杨凝式

“疯”中设计师:杨凝式

“疯”中设计师:杨凝式横雨斜风,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米芾杨凝式的书风徘徊于二王与颜真卿之间,其作品存世少,但件件耐人品味。

其取法路线明晰,兼有王羲之清润雅丽与颜鲁公痛快淋漓的不同调性,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特例,启发了诸多书史名家。

现试就杨凝式的几件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得到参照与启发。

目前所知《韭花帖》三个版本:一是清内府藏本,今存于无锡博物馆,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二是裴景福本,刊于《支那墨迹大成》,今藏台湾兰千山馆;三是罗振玉本,据考证罗振玉本为真迹。

原藏清宫,后来流入民间,清末为罗振玉购得收藏,今已佚,收录于《百爵斋藏历代名人法书》。

罗振玉藏本《韭花帖》清内府藏本《韭花帖》《韭花帖》是杨凝式在初秋午休起来,得友人赠送韭菜花,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而写下的手札。

凡7行,63字。

通篇流露出轻松的生活状态,闲适心境溢于言表。

从中可见王羲之兰亭之笔意,如“当”“一”“之”“初”“陈”“察”,与智永《千字文》中如“昼”“饥”“正”“蒙”“简”“盘”“秋”“初”“始”“谓”“铭”“载”“切”“谨”“惟”等亦有合拍,笔法源自兰亭内擫之势,用笔稳实,改兰亭一拓露锋为筑锋切入,腾挪重心、不动声色,字间留白多变,空阔而疏秀。

但如“忽”“盘”“味”“修”“鉴”等字,较之王羲之的行书,强化了粗细、收放、匀豁、枯润等对比关系,而“实”“谢”结体多变打破常规,精到而丰富。

特色之处正在于章法,字距拉开,裹束有致,形成了中轴行气将断未断,矩步从容的气机,令人神清意爽,意犹未尽。

这种独特的疏落式章法打破了字字紧密相连的传统行意识,开行书章法之先。

董其昌《容台集》评云:“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敬侧取态者有殊。

”董氏章法多从此出。

习者应需注意的是,杨凝式在传继经典作品时并非一味的全抄古贤,而是从主观审美上对笔法有独到理解。

如他面对风行的兰亭体系,并未直接从冯承素摹本及继承大王一拓直下用笔的智永取法,而是对零部件进行新的改造组合,变“徒青翠而奚托”为“文质彬彬”的独立风骨。

杨凝式书法艺术浅谈

杨凝式书法艺术浅谈

杨凝式书法艺术浅谈发表时间:2018-09-18T10:14:20.370Z 来源:《知识-力量》4中作者:欧宝琛[导读] 五代时期政治腐败混乱,经济萧条,加上一直以来的纷杂战乱,社会不安定,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凝式以佯狂而独称雄杰。

在这般混乱的生活,许多士大夫都无心留意翰墨,在书法尤为冷门的情况下,杨凝式独树一帜,继承唐代遗风,振兴五代书法事业。

关键词:杨凝式;五(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五代时期政治腐败混乱,经济萧条,加上一直以来的纷杂战乱,社会不安定,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凝式以佯狂而独称雄杰。

在这般混乱的生活,许多士大夫都无心留意翰墨,在书法尤为冷门的情况下,杨凝式独树一帜,继承唐代遗风,振兴五代书法事业。

关键词:杨凝式;五代;书法;艺术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一作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或出郡望。

唐哀帝相杨涉之子。

自号癸巳人、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

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到后周世宗显得元年经历了五朝八十二年的岁月。

唐昭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科举考试为进士,历任度支巡官、迁秘书郎,后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均历仕为官。

因其后汉时任职太子少师,又称曰“杨少师”。

又因佯狂,时人称之“杨风子”。

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记:杨少师凝式……能文工书,其笔力健,自成一家体……在洛多游僧寺道观,遇水石松竹清凉幽胜之地,必逍遥畅适,吟咏忘归,故寺观墙壁之上,笔迹多满,僧道等护而宝之。

院僧有少师未留题咏之处,必先粉饰其壁,洁其下,俟其至。

若入院见其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踞顾视,似若发狂,引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出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怠之色。

游客睹之,无不叹赏。

故冯瀛王次子少吉尝于寺壁留题曰:“少师真迹满僧居,只恐钟、王也不如。

为报远公须爱惜,此书书后更无书。

”进士安鸿渐题云:“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杨凝式书法

杨凝式书法

杨凝式书法: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

这位才子,势必变为怪才,甚至要以疯子的病相求得免祸存身,而他借以慰籍心灵的书法艺术也自然端庄不起来了。

他的表现其精神个性的行书也可以说正是他所遭遇的这个衰乱时代的在他的精神上留下的印痕。

《五代史》本传称“凝式虽历仕五代,以心疾闲居,故时人目以风子,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杨凝式书《新不虚词》而加以纵逸,即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迹,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

”由于他喜欢遨游佛寺,又特别喜欢书壁,据说他居洛阳的十年间,二百余所寺院的墙壁,几乎都让他题写遍了。

而各寺僧人,也以能够得到他的题壁墨书为荣耀。

为此,寺僧们见有可题写的墙壁,就先将其粉饰一过,专等他到来。

杨凝式或乘兴游到此处,见墙壁光洁可爱,即“箕踞顾视”,兴发若狂,乃信笔挥洒,且吟且书,直到粉壁书尽才肯作罢。

这种创作方法与唐代的张旭、怀素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张旭、怀素是借酒作书表演给人看,杨凝式则是为了自慰和自我发泄胸中的逸气。

杨凝式的这些题壁作品一直到北宋时期还可以看到许多,黄庭坚就曾说:“余曩至京师,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无一不造妙入神。

”(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八)遗憾的是建筑不能永久保存,他的这些书法妙迹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荡然消失了。

而保存下来的纸本墨迹,只有行楷书《韭花帖》、行书《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行草书《夏热帖》和草书《神仙起居法》四种和刻帖《新步虚词》等数种。

从这些作品看,楷书、行书、草书都有,且风格多有变化。

这种变化,一方面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佯狂性格的自然流泻。

这些帖的内容或者是关于健身养生的,或者是写风花雪月,或者写神仙道士,没有一个是庄重严肃的,何以会如此书法的深刻影响,可以从宋人及其以后的有关评价中看出。

苏东坡曾说:唐代书法“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杨凝是中国当代书法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书法艺术风格深受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充满了时代感和创造力,他的作品充满了艺术性和独特性,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

下面将从字体特点、墨迹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进行论述。

在字体特点方面,杨凝的字体被称为“凝体”,其特点在于字形线条简练、力度稳健。

他的字体线条流畅,细致入微,充满韵律感,给人以一种美妙的视觉享受。

他善于运用横竖撇捺的变化,使字形丰富多样,富有动感和张力。

杨凝的字体骨骼硬朗,结构严谨,字形规整,整体上给人以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

他的字体既有传统书法的笔意,又有现代书法的创新。

他善于运用传统形式的字体结构,并注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墨迹特点方面,杨凝的墨迹充满了力量感和韵律感。

他善于运用笔触的变化来表达字意。

在墨迹上,他注重笔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墨的渲染,使字迹呈现出丰富的墨色层次和质感。

他的墨迹干湿相间,有隐隐约约的笔墨之美,使作品更具深度和韵味。

杨凝的墨迹通过力度的把握和节奏的掌控,达到了一种至精至准的境界。

他的墨迹有种种的“法度”,精益求精,所以其作品往往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

在表现手法方面,杨凝善于运用线条和笔法来表现主题和情感。

他注重线条的流畅和韵律感,通过笔触的起伏和力度的变化来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他的作品富有张力和节奏感,给人以一种动态的感觉。

杨凝的作品往往富有文化内涵和寓意,他通过书法艺术来传递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他善于结合诗词和绘画,创作出既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氛围,又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品。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独具一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他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笔意和形式,又注入了现代书法的创新和个性,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欢和赞赏。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萧散冲淡,胜似闲庭散步---五代杨凝式《韭花帖》的书法艺术美【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音乐等有着相同之处,即采用以形传神的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并把意境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然而,书法艺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它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及自然事物的形貌,而是以书法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融合中所营构出来的简逸旨丰的线条来展示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

书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虚实相生、章法的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韭花帖》线条结体章法意境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众所周知,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是通过毛笔书写汉字来表情达意的,汉字是书法的载体。

书法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音乐等有着相同之处,即采用以形传神的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并把意境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

然而,书法艺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它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及自然事物的形貌,而是以书法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融合中所营构出来的简逸旨丰的线条来展示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

书法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虚实相生、章法的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人格的化身,是情感的真诚流露,是思想的物化。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阐述了天台子真对书法的理解:“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

中国书法名碑名帖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五代杨凝式行书三帖赏析杨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居洛阳。

善文辞,工书法。

唐昭宗天佑二年(905)进士,任秘书郎。

唐亡后,历任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少师太保。

卒于任上,赠太子太傅。

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

无论布白,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挺然崛起,独树一帜,是一代承唐启宋的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宋人对杨凝式顶礼膜拜。

“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

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

”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

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

”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

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纸本,行书。

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年)七月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风体貌受颜真卿行书影响比较大,笔力沉练,旷达有度。

此为图跋,一般受制于图之框架,故杨之法书尽在法度规矩之内。

清刘熙载《书概》云:“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

《夏热帖》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33厘米,书八行,每行六字不等。

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家题跋。

曾经明内府、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石渠宝笈初编》、《式古堂书画汇考》、《珊瑚网书跋》等书著录。

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帖为信札,笔势飞动,浑然一体,凝重之中有潇洒气象,雄健纵逸,锋芒灼耀,极富大气。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杨凝,字仲宣,汉族,广东惠州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卒于唐僖宗宝元元年(825年),享年34岁。

杨凝是唐代书法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七家之首”之一。

杨凝的书法艺术风格追求飘逸、圆润,以简约明快著称,其书法形式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质感。

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清秀细腻,飘逸自然杨凝的书法字体清秀细腻,线条柔和,富有弹性和延展性,让人感觉到书法如云雾般轻灵,如烟云般飞扬自如。

杨凝的书法作品中,笔画自然平畅,气息自然流露,打破了一般书法的套路和刻板,诠释出了书法的自然、飘逸和动感。

二、创意新颖,变化丰富杨凝的书法艺术中,注重个性、创意和变化,不断探索书法的内在秘密和精髓,善于把书法与文学、诗词、绘画相结合,创意新颖,变化多端。

他不拘一格,把各种书法技巧处理成一体,使其效果更佳突出。

三、形神兼备,意境深邃杨凝的书法作品形神兼备,柔和与刚劲之间、实与虚之间,更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他的草书则更是富有变化和跳跃感,反映他个性的狂放不羁,说服力之强令人叹服,他的硬笔书法则更加注重形象的描绘,体现出一种字接一字,字与画的融合过程,令人目不暇接、目眩神迷。

四、大气雄浑,豁达自然杨凝的书法作品大气雄浑,豁达自然,意境深邃,气势磅礴。

他着重在注重点的转折和处,使得书法画龙点睛,极富装饰性。

同时,他的书法把自然山水和人物形象融入书法中,营造出一种别致的空间感和人文气息,展现出一种有别于其他书法家的独特的魅力。

总体来看,杨凝的书法风格清新多姿,造型生动自然,别具一格,这与他自身的魅力、风度和涵养有直接关系。

他坚守着“清心寡欲”的书法信仰,一生追求“以道为本”的境界,主张在书法中融入自然、情感与理念等内容,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既精神卓绝,也富有生命力,它更让后人去领略和感受他对书法艺术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成就。

杨凝式书法作品分析

杨凝式书法作品分析

杨凝式书法作品分析闲静与狂纵——杨凝式作品分析正如张旭既能写出法式谨严的《郎官石柱记》,又能写出势不可遏的狂草一样,杨凝式的书法性格同样具有两面性——以《韭花帖》的闲雅宁静,哪里能想见《神仙起居法》、《夏热帖》等的纵逸?虽然杨凝式的这种纵逸与狂草相比尚嫌温和,但《神仙起居法》的纵势与《夏热帖》的穿插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性。

不过,在杨凝式所有的传世书作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便是不拘规格。

按说,自隋唐以降,楷书写得工稳匀称,已成为一种习惯与定式——像张旭这样的倜傥品性,写《郎官石柱记》同样不失规矩!但杨凝式似乎并不遵从这一相传成习的方式。

我们看《韭花帖》(楷中间行)的布局完全不同于欧、虞、褚、颜、柳的楷书。

行草书的空间安排相对自由,但一般也有惯用的程式,如行列分明的布排,便多为大众所接受。

杨凝式的行草,虽不可更改以行列惯势的方法,但有的直行落('引山起居法》);有的压缩行间空白,使之变得茂密无间(《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有的疏密相间,形成穿插与错落感(《夏热帖》),每一种空间的不同取向,说明杨凝式对创作的投入及对空间美感的领悟。

我们兹对其书作作一分析:1.《韭花帖》杨凝式在《韭花帖》中的布局不仅仅只是打乱了作为秩序与法式象征的横平竖直的界格范式(即使没有明线的界格,也同样写在方块之中),更把字距空间的疏密不一调整到一种萧朗的境界。

董其昌《容台集》称其“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

”《韭花帖》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正,但这种正,绝非欧虞式,也非颜柳体,而是正而没有定式。

欧、虞、颜、柳皆有定式,个人面目固然强烈,但让人一见到底。

《韭花帖》似乎不以唐楷为宗,而有魏晋人相。

李瑞清认为“杨景度为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

此书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

”《兰亭序》固然用笔精致,但结字多紧结,其势也多呈欹侧。

《韭花帖》用笔却含婉,结字平和中又有异态。

这或许正是《韭花帖》的“正”感。

与唐楷另一个不同点,是《韭花帖》字与字之间的一种关系。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杨凝式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充满着浓厚的古典氛围和独特的个人特点。

杨凝式的书法风格主要体现在他的字体、笔迹、构图和用墨上。

杨凝式的字体独特而优美。

他善于运用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不同字体,通过不同的字体风格,展现他丰富的造型意境和个人情感。

他的楷书清秀工整,线条流畅,字间有力量感;行书流畅自然,快意潇洒;草书狂草苍劲有力,刚毅豪放;篆书方正刚劲,庄重肃穆。

杨凝式善于吸取古代名家的精华,注重传统的书法审美,同时也不失创新性,形成独特的书法个性。

杨凝式的笔迹细腻而富有表现力。

他的笔触灵活而自如,能够自由地展现思想和情感。

他善于用笔交融,运用变化多样的线条表现力,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气。

他的笔迹精细而富有笔墨韵味,给人以一种沉淀而深邃的感觉。

杨凝式的构图独特而巧妙。

他擅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进行构图,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他善于运用对比和平衡的原则,使作品有层次感和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注重布局的平衡感,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墨的变化,使作品整体美观而和谐。

杨凝式的用墨技法独到而精湛。

他善于把握墨色的变化和运用,能够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和干湿,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他擅长运用墨石、墨汁和墨砚等工具,使墨色呈现丰富的层次感。

他的作品既有骨法精湛的力度,又有洗墨时的晕染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审美的享受。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独特而出众。

他善于吸取古代名家的精华,注重传统的书法审美,同时也不忘创新。

他的书法作品字体优美、笔迹细腻、构图巧妙、用墨精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与修养,也寄托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杨凝(439年-493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官员,历任尚书左丞、侍中,因得罪权贵
被贬谪,终逝于广州。

杨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
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被誉为“杨家笔法”。

杨凝的书法风格以瘦健、轻灵、飘逸著称,构图严谨,笔画洒脱。

他的书法取法于晋
代及早期南朝的书法大家,但却不拘泥于传统,加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创新,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风格。

其字形首尾用笔轻盈,起笔突然,收笔缓慢,天衣无缝,气势自然。

比如杨凝的《颜
过碑》巨幅书法作品,每个字笔画明快,布局自然,尤其是段落之间的转折处理,特别是
微小的“横折钩”,相互点缀,收放自如。

杨凝的书法是以行草为主,其行书笔法有自然、古拙、精练之美。

他的书法注重笔法,力求笔画楚楚生风,神采飞扬,有“无拘泥于旧规则,变化中求自成”的特点。

另外,杨凝的书法色调平和,不刻意炫耀,使人看后产生一种恬静、清新的感觉。


善于用清淡的线条表现出书写的内核,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克制”美学思想,使作品与
生俱来的文化底蕴得以自然地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在瘦劲中透着灵秀,注重笔法、追求自然,力求兼
备规则和变化,融合传统与创新。

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为中国古代书法创作发展做
出了积极的贡献。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8篇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8篇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8篇第1篇示例: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典范杨凝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和研究,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

他的书法风格融汇了前人的优点,又有自己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杨凝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其草书书法力透纸背,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个性风采。

他的草书在造型上注重变化,笔法奔放,结体疾速而有力度。

杨凝的行草书法也讲究结体工整,笔意顿挫,疾与徐交替,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杨凝式的楷书也十分出色。

他的楷书遵从古法,以刚健骨骼为主,结构严谨,端庄大方。

不拘泥于刻板的规矩,又不失庄重稳重,给人以肃穆的感觉。

杨凝的楷书书法中,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着力量与韵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杨凝的行书也是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凝的行书书法刚劲有力,结体中正。

他的行书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端庄的风度,给人以豪迈与大气的感觉。

杨凝的草、楷、行三体书法相互配合,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极富韵律感和张力,构图严谨,笔法飘逸。

他的草书行书之间,楷书行书之间,楷书草书之间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和艺术美感。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后人的推崇。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笔法造型上有独到之处,还融合了古人的涵养与个人的创新,给人以耐人寻味的艺术享受。

杨凝的书法风格还在书法理论上有着独到之处。

他在书法技法上的总结和探索,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提倡笔墨纸砚的还非常重视笔墨的品质和技法的修炼,讲究笔墨的搭配和发挥,致力于推动中国书法技法的提高。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是中国书法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书法理论在后人中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杨凝的书法风格既有承传,又有创新,给人以启迪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榜样。

希望更多的书法爱好者能够深入研究,继承发扬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为中华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赏析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赏析

杨凝式的书法作品赏析作者:王明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摘要:杨凝式,人称杨少师,唐五代时的大书法家,其为人豪爽、率直、放荡不羁,故而人称杨风子,少师书师承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其书,潇洒散淡,天真烂漫,直追晋唐气韵,其绝世佳作有《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四件墨迹,其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散淡;意与法作者简介:王明忠(1991.11-),男,汉族,祖籍山东聊城,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美术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一、人物概述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因后汉时任太子少师,故又称“杨少师”,因装佯,时人称为“杨风子”。

杨凝式率性狂放,不拘小节。

又擅长诗歌,工书法,又爱题壁,黄庭坚云:“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无一不造秒入神。

”苏轼认为自颜真卿柳公权之后笔法衰绝,加之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扭地尽矣,只有杨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杨凝式以己意作书,又不失法度是宋尚意的先导。

二、杨凝式的书法作品及其艺术特色杨凝式的书法墨迹作品有四件《神仙起居法》、《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少师不受时世所困,豁达放纵不羁,随性而发。

我们先简单地谈一下其中的三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韭花帖》今观少师《韭花帖》的章法来看此帖介于行、楷之间,布白舒朗。

行与行之间参差错落,形成一种节奏感,且间距较大,字与字之间也各不相连,却能交相呼应。

《韭花帖》潇散雅逸,有魏晋风度。

从结字和用笔上来看,字型大小随字之笔画多少自然变化,在用笔上有右军《兰亭》遗韵,黄山谷也是对杨少师大大的赞赏:“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乌丝栏”什么意思呢,本来是指,古代尺牍、公文上黑色的界格,此处借指晋人尺牍,有特指晋人风神潇洒的书法意境,山谷的意思是说少师深得羲之真意,有晋人风神潇散之气,由此我想起袁昂《古今书评》中所述:“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种风气。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

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风格作者:崔婷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战乱频繁的五代,书坛衰微,杨凝式并没有因此而随波逐流。

他取法度又加以纵逸,通过不同的书法作品传达出他丰富的内心情感。

杨凝式在书法艺术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在中国书法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杨凝式;书法艺术;风格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3-0016-02五代时期,混战连年不断,多地割据政权,经济萧条,百姓生活疾苦,人心难安,士大夫们也无暇留意翰墨。

这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因此书坛日趋冷落。

杨凝式即生活于这样的时代,他的纵逸个性,天真烂漫的书风,给衰败的时代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杨凝式,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字景度,号虚白,自称为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

杨凝式出生于世宦之家,他的祖辈均唐朝的宰相重臣。

杨凝式聪颖且精神,极富文藻,因而他的文章在当时广为推崇。

唐太宗时期登进士第,为秘书郎,历仕梁、唐、晋、汉、周朝官至太子少师,因而称其为“杨少师”。

《五代史补》之《杨凝式佯狂载》:“杨凝式父涉为唐宰相。

太祖之篡唐祚也,涉当送传国玺,时凝式方冠谏日:‘大人为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而更手持天子印绶以付他人,保富贵,其如人千载之后云云何?其宜辞免之。

’时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己,往往阴使人来探访群议,搢绅之士及祸甚众,涉常不自保,忽闻凝式言,大骇曰:‘汝灭吾族。

”①面对复杂紧张的政治状况,无奈之下,杨凝式只好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得以保全,故人称其为“杨疯子”。

杨凝式生活于五代朝廷,纷乱的政治环境下,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内心的苦难无处排解,因此他选择一种佯狂的生活方式。

杨凝式纵情山水,流连忘返,全身心投入,酣畅淋漓,众多的寺庙甚至是断垣上常留有他挥毫泼墨的大作。

风吹日晒,受外界的环境影响,建筑物上的墨迹难以永存,他的书法墨迹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杨凝式流传下来的仅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少量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艺术鉴赏
杨凝式书法作品研究
——以图像学为方法论刘亚娇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杨凝式是一位处于乱世而临危不乱的书法家,这是一个书法走向衰落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里出现了一个“笔迹纵意、遒放”的杨凝式。

分析杨凝式的作品可以得出他的学习走向以及背后的文学价值与人文精神,承起唐代的遗留书风,开启宋代尚意书风的大门。

杨凝式用自己的风格坚守了唐朝遗风,将渊源继承,却又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关键词:杨凝式;书法;作品研究;图像学
一、时代背景对于杨凝式风格的影响
五代在盛唐之后,中原地区开始相继分裂,出现了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后唐、等朝代,与此同时南方也分裂成前蜀、南唐、吴越、闽、楚、后蜀、吴、南汗、南平等,北方北汉,这即是“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仅仅存活了五十余年,这一时期的书法家和存世作品都寥寥无几,杨凝式便成为了最瞩目的那一个。

在这个期间,杨凝式打破了传统“尚法”的约束,同时也使唐法基础产生了动摇,进而传译出了“尚意”的声音你。

宋代许多著名书家都在杨凝式手上获得了消息,并将杨凝式作为自己的跳板,避免了“唐法”对于自身可能会造成的干扰,同时向二王等一众前贤获取自身所需之物,最终完成了宋代书风大旗的建立,让我国书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五代时期文豪已岌岌可危,笔法衰败,而唯独杨凝式站稳了脚跟,成为五代时期伟大的书法家。

五代之前是唐朝的繁盛场景,在一种稳定且繁荣的社会中不仅经济、政治强盛,文化上也必定是百花齐放,所以在唐代出现了颜真卿、张旭、怀素、柳公权等,书法家们层出不穷,而五代以后便军阀混战,争权夺位,礼崩乐坏,社会稳定性因素降低,导致文化方向由百家争鸣的样貌转向抒发个人幽怨情感和注重个性表现的书法风格。

并且这个时期里,大部分书家都追求个性的表达,忽视传统笔法的继承,黄庭坚诗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准确的概括了杨凝式的地位。

杨凝式便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尽管五代是一个频繁战乱且社会动荡的时期,但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环境的存在才能够为杨凝式搭建
起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没有约束的平台,无常与狂颠给杨凝式带
去了全新的创作动力以及胆量。

李瑞清临曾于《韭花帖》题跋之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杨景度为由,唐至宋一大枢纽。

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其将杨凝式视作了唐宋这一阶段书法风格转变的枢纽,同时其也是唐书中的“尚法”向宋书中“尚意”进行转折的一个关键点,李瑞清临着一番评价可谓是恰到好处!对于杨凝
式而言,其无疑是一位具有着大智慧的书法家。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自号杨虚白、关西老农,陕西华阴人。

唐末任职秘书郎,由于其出生之时正值癸巳年,故此其自称为癸巳人,其祖辈在唐代均担着任宰相等重要职位,被世人称为“杨疯子”,他
“装疯卖傻”是为了保全自己,朝代更迭,社会人心惶惶,这让杨凝式成为一个癫狂的人,所以不难看出,杨凝式聪明至极。

二、师承渊源
杨凝式书法基本上是学习二王,但升华了自己。

相较于前贤,其不像二王一般飘逸以及隽永,而与近代相比,其又不似唐代名家的平正和开阔,杨凝式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方圆并重,两者通过墨燥润来进行连接,结字时大时小,布白虽表面看来漫不经心,当经过仔细赏析后便会发现其深厚功底,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炉火纯青。

杨凝式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是因为其具有着追求自然以及心游天外般的心境,这就导致其书法风格不会被当时社会不良的习俗所感染,在其大部分的作品之中魏晋风格极为明显,并且在未来对宋代的几位名家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北宋书坛之中,王安石以及黄庭坚等人,都给予了杨凝式极高的评价,甚至还指出学书应学张凝式这一观点。

由于受到二王书风中精神以及意蕴的影响,杨凝式用笔极为奔放与奇逸,不管是布白亦或者是结体,其都能够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学书“远交近攻”,先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后上溯到王羲之、王献之,先尚法后取韵,杨凝式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

“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馀,此真可谓书之豪杰。

”[1]杨凝式通过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对二王亦步亦趋,而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独特的“遒逸”风格。

为什么说杨凝式用“近交远攻”的方法呢,其实是他机智的的一种表现,他先进攻距离自己
15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 艺术鉴赏
朝代近的书法大家,得到欧阳询、颜真卿的作品在那个时代一定是比较容易的,学习起来也一定十分方便,通过对基础技法的掌握再进一步学习;其次再追溯二王,将法融进韵里,将王羲之、欧阳询书法风格中方硬内敛的笔法结体磨去棱角,加入自己的奔放遒逸的韵味,从而升华了技法的味道,也加入了自己的风格;与此同时对颜真卿书法中过于酣畅淋漓的单调章法做取长补短,形成萧散简远、收放有韵、出规入距的杨凝式风格。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评的十分准确,曰:“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2]杨凝式通过对盛唐书气和魏晋风韵的调和、融会贯通,使他没有被王羲之、王献之与颜真卿挡在书法门外,而是成为晋书或唐书的追随者,却走出自己的风采。

书法风格的形成少不了学习对象的影响,杨凝式也是其中一位。

刘煕载《书概》中云:“杨景度书,机括本出于颜,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

”点评非常准确。

三、作品中的美学价值——以图像学为方式研究
《韭花帖》是一封书信,作品书体为行书,是杨凝式的代表作品,内容是讲述中午午睡醒来,适逢有人馈赠韭菜花,品尝之后,香脆可口,遂执笔以表谢意。

此贴书写的流畅自由,有王羲之洒脱自在之笔意。

其次,在《韭花帖》中可以明确感受到杨凝式对唐代书法的法度的传承,几乎接近行书的作品,也依旧严格遵守法度,章法上无意的摆布也给人带来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像“韭花”“载”“充腹”等字都是严格遵守法度却不失自己的风格,内容就是轻松的记事,用笔轻盈也严谨。

《韭花帖》这篇文章通篇有七行,共计六十三个字。

文章内容洋溢着杨凝式自身轻松愉悦的心情,其闲情逸致以及闲适心境得以充分展现。

通过用韭花酱来搭配肥羊肉这一种饮食方式,我们便能够想象到杨凝式这一位贵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古代人将牛羊肉作为祭祀用品,其中猪肉便显得下等一些。

古人通常将韭花称作“菁”,在八月收取韭菁来捣齑。

将韭花做成酱,是古人在涮羊肉时必不可少的一份材料。

杨凝式为了感谢朋友送给自己的这份韭花,写下了这篇文章,让其轻松愉悦的心情跃然纸上,尽管《韭花贴》只是一封简单的尺牍,但通过其却能发现杨凝式极为重视与友人之间的感情。

再说这《夏热帖》与《韭花帖》是完全相反的一番景象,《夏热帖》整幅书法用笔灵动、锋芒尽露、但不失浑厚凝重,俨然变成另外一番样子,却依旧风采熠熠,像《韭花帖》属于十分严谨遵守一些章法的作品,这幅作品就属于草书作品,洋洋洒洒的表达杨凝式的个人情感。

《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

内容是由于天气炎热,来给和尚们送来清热解暑的水来聊表问候。

此贴为杨凝式仅有的一份传世草书作品,作品本身并没有刻意去安排,而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札,但是其字迹却兼具了唐代颜真卿以及柳公权的特点,字体雄奇且险崛,用笔的风格也是爽利挺拔,这都与杨凝式在之前的楷书以及行书作品存在较大的风格差异,这也说明了古代文人的文学素养与书法功底之深厚,作品中大张大合十分夸张,却着实反映了天气炎热所带出来的躁动感,使整幅作品动感起来。

通过书写上加大对比,升华天气燥热带来的烦躁感,这样的放荡和摇曳把夏天的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出他内心的热情与奔放。

四、结语
杨凝式的书法延续了千百年,又为后世所推崇,不仅仅是他的作品,也包括他的为人。

这样的书法家是书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

杨凝式用自己的聪颖诠释了一代书法大家的魅力,他在五代那个书艺贫瘠的时代遗世独立,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变通古法,融汇贯通,完全为自己所用,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尤其是其书法造诣,被推到了五代时期最高水平、逾越唐朝、直至魏晋,是自身性情与性格、情感完美融合于书法中的代表。

杨凝式的褒奖实至名归,不仅仅在五代史上,也是整个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

宋人尤为推崇杨凝式,苏东坡于《东坡林志》里曾称杨凝式的字迹能够与自己相媲美且难以分出高下。

除此之外,黄庭坚对其也极为推崇,甚至赞美杨凝式的书法中,任何一个字都极其微妙、巧夺天工,可以和吴道子的画一起被称作“洛中二绝”。

杨凝式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书法上的成功,将书品与人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都说字如其人,杨凝式便是一个代表,书法之路任重而道远,做人与书法之路略同,同时要求自己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并向他学习,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龙友.“意”与“险绝”:试论杨凝式的几件作品[J].东方艺术,2018(15):53-75.
[2]张慧.杨凝式《韭华帖》对尚意书风的影响[J].品牌研究, 2018(01):31-32+35.
[3]王硕.浓淡相宜,译在笔先[D].东北大学,2017.
[4]姜凯.试论杨凝式人品与书品——兼及其书法史意义[J].中国书法,2014(08):134-136.
[5]徐江山.闲静狂纵随我意——五代书家杨凝式研究[J].书法赏评,2012(01):41-44.
[6]何炳武.论杨凝式的书法艺术特色[J].华夏文化,2004(02): 43-45.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