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汤

合集下载

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什么是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什么是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什么是茯苓甘草汤
1.收敛作用:茯苓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轻体内湿气引起的湿疮、水
肿等症状。

2.利尿作用:茯苓甘草汤可以促进排尿,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理气作用:茯苓甘草汤中的茯苓能够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如胸闷、胁肋疼痛等。

4.缓解痛经:茯苓甘草汤还可以缓解痛经,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除了上述的几点功效和作用,茯苓甘草汤还有以下作用:
5.抗炎作用:茯苓和甘草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的发
生和发展,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养心安神:茯苓甘草汤对于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
作用,能够调节心脏功能,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7.护肝作用:茯苓甘草汤中的茯苓和桂枝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功能,
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细胞。

8.健脾益胃:茯苓和甘草都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增强消化功能,
促进食欲。

9.清热解毒:茯苓甘草汤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症状,如口腔溃疡、疮
疖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10.抗过敏:茯苓甘草汤对于皮肤过敏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能够减轻过敏反应。

不过,茯苓甘草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以及具体症状来选
择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
不良反应。

总之,茯苓甘草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包括
收敛、利尿、理气、缓解痛经、抗炎、安神、护肝、健脾益胃、清热解毒、抗过敏等作用。

但是,使用茯苓甘草汤时需要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合理使用药物。

茯苓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茯苓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茯苓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邵璐曹峰刘杨侯曦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7期摘要:茯苓Poria cocos (Schw.)Wolf. 是中国传统药材,中药茯苓不仅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功效,同时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中,茯苓配方如茯苓甘草汤、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厚朴温中汤等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通过对国内往外相关文献的查询,对茯苓配方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汇总介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茯苓配伍中图分类号:R8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2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生活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不适感、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不适等或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消化功能异常(经胃镜检查)。

而上述症状已经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切合诊断标准才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最新罗马Ⅳ标准,FD包含两个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部综合征[1]。

目前的研究表明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胃肠动力障碍、精神心理因素、脑肠轴功能障碍与胃肠激素的改变、感染与炎症相关因素、内脏高敏感性、特定基因型改变与遗传易感因素、生活应激[2]。

现有较多文献资料表明,茯苓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更好的了解茯苓的功效,本文通过对近些年茯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研究并分类总结,为茯苓在临床的深入应用做可行性参考。

茯苓Poria cocos (Schw.)Wolf. 是多孔菌科卧菌属真菌的干燥菌核,又被称为茯菟、云苓、松苓等。

它的成长多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的根茎部,在泥土下20~30cm生长而成,产地多在云南、安徽、湖南等地。

茯苓首次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它是传统的药食同源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功效。

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枣甘汤之区别

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枣甘汤之区别

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枣甘汤之区别水饮为病,可出现在人体任何部位,下面的一个病例很有代表性。

茯苓甘草汤治水胃病我看过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有浅表性胃炎几年了,还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她一喝水或稀粥就胃胀,而且胀得非常严重,叩一叩肚皮就像敲鼓一样,晚上影响睡眠,所以她再渴也尽量忍住不喝水,喜欢吃一些干燥的食物,如烧饼、油条等。

她来就诊时开始不说话,只是摇晃身子,让我听她胃里的水声,果然有“咣当咣当”的声音。

伸出舌头一看,舌面上尽是水,她告诉我有时不自觉地流出口水。

这都是水停在胃的表现,《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

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

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甚至胃里会听到振水音。

当然,水饮为病,舌苔多是白滑的,舌面有好多水。

临床上见到,属于水饮型的胃病(俗称“水胃”,病人自觉胃中有水)还真不少,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消化道溃疡,都会有这种表现。

茯苓甘草汤是治胃虚水停的有效方剂,凡是水饮停胃的各种胃病,均有良效。

茯苓甘草汤由茯苓、桂枝、生姜、甘草四味组成,和苓桂术甘汤只相差一味药物,就是生姜和白术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用于脾虚水停、胃虚水停的不同。

方中白术入脾,有健脾燥湿的功能,所以苓桂术甘汤治脾虚水停;生姜,就是我们厨房里使用的调味品,性温热,主入胃经,有和胃、暖胃、开胃、解表的效果,古人把它称为“止呕之圣药”,通过自身的温热发散效应,可以很好地温化、发散胃中的水饮。

茯苓甘草汤里用量最大的就是生姜,所以这个方子治水停在胃。

刚才说的这个病例就是水饮在胃的典型表现。

我就开了茯苓甘草汤,重用生姜到24克,并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的药物。

服用一周,她胃中的振水音就基本消失,也敢喝上一碗粥了,一个月后,症状全部消除,饮水、吃饭均正常,检查幽门螺旋杆菌也为阴性。

苓桂枣甘汤治奔豚病另外一个治水饮的方子也很好,叫茯桂枣甘汤,是治疗奔豚病的良方。

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关于《茯苓甘草汤》,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薏苡仁在绿色植物里边归属于一种食用菌,它的模样会很象红薯的模样,可是不必将它和别的甘薯的绿色植物搞混在一起哦。

薏苡仁的味儿较为的香甜,味儿很平平淡淡,拥有健胃消食益脾的作用。

甘草关键的主要用途是做为中药材绿色植物,味儿有一点甜,而且会出现独特的味儿,关键的作用是清热去火,也是有作为于制做糖块。

茯苓甘草汤是一款较为普遍的汤,在普通百姓的家里会经常看到。

尤其是在炎炎夏日里边,这款汤能够给人清热去火,减轻一天的疲劳,让心身都越来越更为的舒适,也有消暑的实际效果呢。

特异方名生产茯苓甘草汤(清热利湿之剂,水饮悸厥《仲景》) 特异构成生产薏苡仁、桂枝二两,甘草一两,姜片三两。

特异主冶生产治伤寒水汽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迹入胃,必作利也。

太阳光证饮用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

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

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

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补虚利湿而兼中和。

亦治膀光腑咳,咳而遗溺。

特异方论生产此足太阳光药也。

淡能渗漏,甘能宁心温补肾阳,故用薏苡仁;辛能散饮,温能出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能够水处理,甘平能补气血中和,故用甘草。

按:悸证,经历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

惟饮之为悸,高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没有不进,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

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

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理,况病之浅者乎。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芳香化湿,健脾胃止咳化痰,滋阴养血,败毒防癌。

药效平静,清热利湿而不伤气正。

适当服用可做为春夏季湿冷时节的调理上品能冶疗小便不畅、水肿撑胀、痰浊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频繁遗精、淋浊、惊悸、记忆减退等症。

所含薏苡仁酸具备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及其镇定、降血脂等的功效。

上边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了详细介绍了一下茯苓甘草汤的专业知识,由于这二种关键的原材料在销售市场上都是较为非常容易购到,并且制做的方式也是非常简单,也是很令人钟爱。

茯苓甘草汤的新思考

茯苓甘草汤的新思考



休克 早期 伴 胃肠功 能的低 下 。 的理 解 多 为外 有 表证 , 胃有水 饮 , 本方 的 功效 为 解表 化 饮 。笔 者 质 为 : 中药 药理 研 究 :现代 中药 药 理研 究 证 明桂 枝 中所 含 的桂 皮 认 为此 种 理解 不 够准 确全 面 。 桂 皮醛 、 桂皮 酸能使 血 管扩 张调节 血液 循 环 , 促 使 血液流 向体 古今 医家 之所认 为本方证 的病机 为外有 表证 , 胃有水饮 , 本 方 油 、 使 体表 和末 梢 毛 细血管 的血流 畅 通 , 对 体 内脏 器 也能 增 加血 的 功效为解 表 化饮 ,是 因为五苓 散和茯 苓甘 草汤均有 小便不 利的 表 , 能使 犬 的冠脉 和脑 的血 流量 增加 血管 阻力 下降 。桂枝 的水 临 床表 现 , 此外 方 中有解 表 利水 的桂 枝 、 茯 苓 两药 , 3 6 5 条 中有 宜 流量 , 结 核杆 菌 、 大肠 杆菌 等 多 种细 菌 和病 毒 有 先 治水 等语 言表 诉 ,所 以想 当然 的认 为本 方 的功效 为解 表 化饮 , 和醇 提取 物对 金葡 菌 、 此 外桂枝 还有 健 胃抗过 敏 和镇痛 抗惊 厥作 用 。在体 外 但 如果 系统 全面 的联 系《 伤 寒论 》 的前 后 条文就 会发 现 , 这种 理解 抑制作 用 , 桂枝 能完全 抑制 凝血 酶促 进纤 维蛋 白原 变为 纤维 蛋 白的 还 是有 可商 榷 之处 的 。首 先 , 从7 3 、 3 5 6 、 及相 关 的 7 1 、 7 2 、 7 4条可 试验 中 , 并 能显 著 延长 牛凝 血 酶凝 聚人 体纤 维 蛋 白原 时 间 , 有显 著 以发现 , 五苓 散和茯 苓 甘草汤均 为外 感病 发汗 大汗 出后发 病, 试 问 作 用 , D P所 诱导 的血 小 发汗 后为何 会 导致 水饮 内停 2 0 条: “ 太 阳病 发汗 , 遂漏 不止 , 其人 抗凝 血作 用 ;桂 枝提 取物 可显 著抑 制胶 原及 A 肾上 腺皮 质激素 样作 用 ,甘草 所 含 的甘草 甜 恶风 , 小便 难 , 四肢微 急 , 难 以屈伸者桂 枝 附子汤 主之 。” 本 条 同样 板 聚集 。 甘 草具 有 。 此外 甘草 还有抗 为外 感 后 发 汗导 致大 量汗 出小便 不利 且其 汗 出量 比茯 苓甘 草 汤 素 和甘草 次酸具 有抗 利尿 促进钠 水潴 留的作 用 。 由桂枝 和 甘草组 还要 大 , 为 何却并 没有导致 胃中停 饮 , 所 以五苓散 和茯苓 甘草汤 的 炎抗 免疫抗 消化道 溃 疡及解 毒解 痉镇痛 的作 用。 该方 即可改 善心 肌血 供强 心 义 小便 不利 口渴 等临床表 现 , 是大 量汗 出后 津液受 伤所致 。其次 , 桂 成 的复方 具有抗 心 衰的 良好 作 用 , 茯 苓对 家兔 的 枝不 但 有解 表的 功效 , 还 有健 脾温 中 的功效 , 《 本 经》 谓牡桂 “ 主上 可 扩张外 周血 管减轻 心脏 前后 负荷从 而纠正 心衰 。 可 使肠 平 滑肌收 缩振 幅减 小 张力 下 气 咳逆 , 结气 , 利关 节” 可 见早在 汉代 之 前 已认识 到桂 枝有 治疗 腹 离 体肠管 有直 接的松 弛作 用 , 其利 尿作 用于 其所 含 的钾盐 无 中结 气 和通 利关 节 的功效 , 近现 代 医家 如曹颖 甫 、 胡希 恕等也 通过 降。茯苓 的利 尿作用 弱起 效缓 慢 , 临床 实践 , 体会 到桂枝 有健脾温 中 的功 效。 同样 , 茯苓 不但具 有利 关 , 茯 苓所 含 的茯 苓多 糖具 有 明显 的 免疫 增强 作 用 , 能显 著 增 强 小便 的作用 , 还有 治疗大 便 溏薄 、 脘 腹胀满 的功 效 , 如《 本 经》 谓茯 小 鼠腹 腔吞噬 细胞 的吞 噬功 能 .显 著改 善炎症 大 鼠的全身 症状 。 苓“ 主 心下结 痛 , 寒热烦 满 ” 后世 医家 常 以茯苓 于与 术 、 党参、 山药 生姜 所含 的 挥发 油 和辛 辣成 分 ( 姜酚 姜烯 酚 ) 直接 刺 激 胃粘 膜 引 使 胃液 分 泌增 加 胃肠 蠕动 增加 , 增 强 胃肠 相伍 治 疗大便 溏薄 、 脘 腹胀满 的病证 。 由此 , 笔者认 为 : 茯苓 甘草汤 起局部 血 液循 环 改善 , 张力和 蠕动 , 促进 胃肠积 气 的排 出 , 增加 人体 唾 液淀粉 酶 的作 用 , 的病机 为伤寒 汗后 , 表证未解 , 汗 出津 伤 , 脾 胃虚寒 。 促进食 欲和 消化 吸收 。此外姜 酚 、 姜烯 酚还 能使 血管 扩张 血行 旺 如果 从 现代 医学 病理 生 理学 、 中药 药理 学 、 临 床 角度 思 考本 兴 奋猫 的血管运 动 中枢 和呼 吸 中枢 。综 上所 述在 桂枝 生姜 的 方 的病 机 和功效 可 以更好 的理解 本方 。 中医学 的辨证 过程其 实质 盛 , 作用 下 消化 腺分 泌增 加 胃肠 蠕 动增 强 , 吸收 功能 增 强 , 消 化道 对 就是 症状 学 的鉴别诊 断过 程 , 所 以首 先必 须确 切 的了解 茯苓 甘草 汤的 全部 临床表 现 , 才能准 确 的概括 茯苓 甘 草汤 的病机 。从 以上 水和 电解质 的吸收 增加 。 消除 由于感染 和大量 出汗导致 的水 电解 7 3 条 的条 文可 知 仲景 为 了更 好地 对 比五 苓散 和 茯苓 甘 草的 临床 质 的紊 乱 。 在桂 枝生 姜和甘 草的综 合作 用下冠 脉 和脑 以及 内脏 体 表现 特 意省 略 了二者 的相 同点 , 而 重点 突 出二 者 的不 同 点 , 从伤 表 的血 流 量增 , 心 肌 收缩 力 增 强 , 外周 血 管 扩 张 , 使 心 输 出量 增 寒 论 原文 7 1 条 太阳病 发汗 后大 汗 出 , 胃中干烦 躁 不得 眠 , 欲 得饮 加 , 同时 由于水 钠滞 留和消 化道 对水 和 电解 质 的吸 收增 强 , 使 循 水者 , 少 少与 之 , 令 胃气 和 者愈 。 若 脉浮 , 小便 不利 。 微 热消渴 者 五 环血量 增加 血压升 高 , 使 休 克导致 的机 体微 循 环障碍 和器 官灌 注 苓散 主之 。7 2条发汗 已脉 浮数 , 烦 渴者 , 五苓 散主之 。 7 3条“ 伤寒 不 足得 到纠正 。 同时 由于茯苓 的利尿 作用 是 肾脏 的血流 量增 加 汗出 而渴者 五苓 散主 之 , 不 渴者茯苓 甘 草汤 主之 。7 4 条 中风发热 使小便量增加。 此外本方具有抗病毒抗菌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六七 日不 解而烦 , 有 表里证 , 渴 欲饮 水 , 水 人 则吐 者五 苓散 主之 。 的作 用 , 这些 都 有利 于 消除 休克 的始 动 因素 , 对 胃粘膜 的保 护作 可知 五苓 散 的 临床 表 现为 脉浮 、 发 热汗 出、 微 热 消渴 、 水入 则 吐 , 用可 以很好 的预 防应激 性溃 疡 的发 生 。 通过 以上 分析 , 可 以发现 , 而茯苓甘草汤的临床表现为: 四肢厥冷 、 心下悸 、 小便不利, 口不 茯苓甘 草功 效 的实 质为抗 休克 和健 胃。 综 上 所述 ,茯 苓 甘草是 治 疗 外感 热 病 发汗 后 大量 汗 出 导致 渴, 从该方 中有生姜可知其临床还有呕吐或恶心。 应用现代病理生理学知识可 以很好的解释以上茯苓甘草临 早期休克伴有胃肠功能低下的有效方剂 。正确认识本方证的病 床表的发生机制: 在休克的早期 即休克的缺血性缺氧期 , 由于感 机 和功 效 , 对 于 全 面 准确 的理 解《 伤 寒论 》 中 其他 治 疗 水 气病 的 染 和 大 量 的出 汗导 致 机体 的有 效循 环 血量 减 少 ,导 致 交感 一 肾 方 药也 是大 有裨 益 的 。 上 腺 髓 质 系统 兴奋 儿茶 酚 胺分 泌量 大 量增 加 ,由于 皮 肤 、骨骼 参 考文 献 肌、 内脏 、 肾 脏 的受 体密 度 高 , 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高 , 收 缩 明 【 1 】 陈主 初 , 王树 人. 病 理 生理 学【 M 1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1 :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73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73条

【每⽇⼀诵】伤寒论第73条第73条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草汤主之。

上四味,以⽔四升,煮取⼆升,去滓,分温三服。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伤寒汗出⽽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渐传⾥也,五苓散以和表⾥。

若汗出不渴者,邪⽓不传⾥,但在表⽽表虚也,与茯苓⽢草汤和表合卫。

茯苓、⽢草之⽢,益津液⽽和卫;桂枝、⽣姜之⾟,助阳⽓⽽解表。

清·吴谦《医宗⾦鉴》此申上条或渴⽽不烦,或烦⽽不渴者,以别其治也。

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汗出者,省⽂也)。

渴⽽不烦,是饮盛于热,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以化津也。

若不烦且不渴者,是⾥⽆热也。

惟脉浮数汗出,⼩便不利,是荣卫不和也,故主以茯苓⽢草汤和表以利⽔也。

郑重光⽈:伤寒本⽆汗,汗因发⽽出也。

上条烦⽽渴,此条但渴不烦,⾥证较轻,治亦不殊;若更不渴,则内⽆燥,⾥病少⽽表证犹多也。

故⽤桂枝汤之三,五苓散之⼀,⽰三表⼀⾥之意,易名⽈茯苓⽢草汤者,乃桂枝五苓之变制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汗出下当有“⼼下悸”三字,看后条可知。

不然汗出⽽渴,是⽩虎汤症;汗后不渴⽽⽆他症,是病已瘥,可勿药矣。

⼆⽅皆因⼼下有⽔⽓⽽设。

渴者是津液已亡,故少⽤桂枝,多服暖⽔,微发其汗;不渴者津液未亡,故仍⽤桂加减,更发其汗。

上条⾔症⽽不及治。

此条⾔⽅⽽症不详,当互⽂以会意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汗后,阳虚湿动,君相⼆⽕浮升,故作燥渴。

其渴者,湿邪较甚,故⽤五苓。

不渴者,湿邪较轻,茯苓⽢草汤,苓、桂、姜、⽢,泻⽔⽽疏⽊,和中⽽培⼟,防其湿动⽽⽣⽔瘀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发汗,汗出,淋巴管中⽔液。

随阳⽓尽发于外,故有脉浮数⽽烦渴者,亦有不待发汗,汗出⽽渴者。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湿气填塞医案举隅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湿气填塞医案举隅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湿气填塞医案举隅引言:笔者2008年以来专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进行临床验证,该书阐述了古中医的“生命宇宙整体观”,提出了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理论框架。

下面以茯苓杏仁甘草汤治湿气填塞医案,探讨研究圆运动古中医理论原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茯苓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

治胸中痞塞短气,脉象濡短者。

此润肺金以降气除湿之法。

肺金下行为顺。

肺气下行,胸中宽舒,故不痞塞。

短气者,气不下行,呼吸上迫,非短少之短。

此病乃湿伤肺家津液,气不下行。

方用茯苓去湿,杏仁润肺行气以除湿,甘草养中也。

此方仅用生甘草一钱,甘草生用,其性清凉,较麦门冬汤之补中药,不及四分之一。

因湿之为病,以至痞塞,已成有形之物,不可重用补中药以增加其滞塞。

此方妙处,全在杏仁润肺之功。

如无杏仁,肺家津液被茯苓耗伤,湿不能去也。

此证湿伤肺家,中气虽虚,却不可大补。

此方治胸痞,有形之痞也。

此证之短气,乃湿凝而吸不能深也。

脉象褥短,濡为湿象,短为肺气不降之象。

去湿补津液的意义[1]。

医案:患者刘某,男,62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3+月,加重伴行走不稳1+月”入院,患者症见: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向右侧偏斜,酒醉步态,头晕,视物昏花旋转,恶心欲吐。

爬坡上楼气喘,喉间痰鸣,咳嗽,咯白粘痰,量多。

颈腰部酸胀痛,双膝关节疼痛,久行加重。

精神尚可,纳食起居异常,夜间饱食肥甘、眠少,晨间不食、多睡,二便调。

既往20年咳嗽咯痰气喘病史;10高血压病史;6年心动过速病史,长期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控制心律在88次/分左右。

查体:T36.5℃,P88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形体肥胖,舌淡胖,苔薄白,脉弦滑。

胸廓对称成桶状,肺气肿征,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叩诊不大,HR85次/分,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颈部各向活动受限,颈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顶实验(+),双臂丛牵拉试验(+),双椎动脉扭曲实验(+),腰部各向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双膝关节周围压痛,磨髌试验(+)。

第九节-苓桂剂类

第九节-苓桂剂类

【提要】蓄水证的辨治。
主症:
脉浮微热 ——外邪不解。
口 渴 ——气不化津,津不上承。
小便不利 渴欲饮水
——膀胱气化失司 ,水蓄下焦。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
水入则吐 ——水饮上干胃腑,胃失和降,拒而不纳。
病机:表邪未尽,邪气入里, 影响膀胱气化,
致水气内停。
【治法】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十八分。
病 机 里有蓄水,外有表邪

法 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用 方 五苓散
胃虚水停证
胃中津伤证
口不渴
欲得饮水
小便利
心下悸
手足厥冷 胃虚水停中焦
烦躁不得眠 胃中津伤
温中化饮
饮水疗法
茯苓甘草汤 少少与饮之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十八 分。
4、猪苓汤证
【原文】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汤主之。(223)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十八分。
5.各类眩晕证:耳源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脑震 荡后遗症眩晕等。
6.其他:如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输卵管积液、特 发性水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干渴症”等。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十八分。
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主治】心阳虚欲作奔豚证
【原文】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
第九节 苓桂剂类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十八分。
苓桂剂类(4方)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2、五苓散
3、茯苓甘草汤
4、猪苓汤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五十八分。
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汉方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

汉方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

汉方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1. 功能概述汉方茯苓甘草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茯苓和甘草为主要成分,结合其他中药药材制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汉方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以及适用症状。

2. 功能主治汉方茯苓甘草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主治:2.1 利尿消肿•茯苓为主要成分,具有利湿健脾的功效,可促进排尿,减轻水肿症状;•甘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于浮肿、水肿引起的尿液不畅问题具有一定疗效;2.2 益气健脾•茯苓和甘草均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茯苓能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甘草具有补血和健脾作用,对于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有一定改善效果;2.3 清热解毒•甘草中的甘草酸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一些热毒和湿毒引起的症状,如口腔溃疡、疮疡等;2.4 安神补肾•茯苓具有安神的作用,有效缓解焦虑、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甘草具有补肾气的作用,可改善肾气亏损引起的相关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3. 适用症状汉方茯苓甘草汤适用于以下症状:•尿液不畅、浮肿、水肿;•脾气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口腔溃疡、疮疡等热毒症状;•焦虑、情绪不稳定、失眠;•腰膝酸软、四肢无力。

4. 使用注意事项•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使用期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5. 总结汉方茯苓甘草汤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成效显著的中药方剂,具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和安神补肾的功能主治。

适用于尿液不畅、浮肿、水肿、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热毒症状、焦虑失眠、腰膝酸软等情况。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注意事项,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如何服用茯苓甘草汤的方法

如何服用茯苓甘草汤的方法

如何服用茯苓甘草汤的方法
茯苓甘草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通过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来治疗湿痰、水肿等疾病。

下面是服用茯苓甘草汤的方法:
1. 根据医生的建议或药方,准备好配方所需的茯苓、甘草等中药材。

2. 按照比例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清水中,一般来说是1:10的比例,即1份中药材加入10倍的水,放入砂锅或药锅中。

3. 将锅中的药材加热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煮炖30分钟至1小时,一般情况下,炖制时间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药材特性来进行调整。

4. 煮好后,将药汤过滤掉渣滓,获取纯净的药液,装入杯中备用。

5. 如果对中药的苦味无法接受,可以适量添加蜂蜜、红糖等调味品,提升口感。

6. 将药液分为2至3次,温热地进行服用。

一般来说,建议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服用,以避免影响饮食。

7. 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进行连续服用,一般疗程为1至2周,具体的用药时间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茯苓甘草汤属于中药方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调制和服用。

此外,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具体的服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具体建议来进行调整。

苓桂剂类方鉴别

苓桂剂类方鉴别

《伤寒论》苓桂剂类方包括:苓桂术甘汤,苓桂棗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五苓散。

苓桂剂的适应范围,基本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病变。

苓桂剂的适应范围,基本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病变。

关于水液代谢:《伤寒论》中水病涉及到以下脏腑:1,肾阳虚衰,或者膀胱气化失司。

2,脾阳(气)不足,土不制水,水邪上逆。

3,心阳不足,水邪上凌心胸。

(一)类方:一、苓桂术甘汤(苓桂剂的代表方):药物组成:茯苓四两(12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白术二两(9克)甘草炙二两(6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條)伤寒误治,(正治---汗法)。

误吐---伤胃、或者误下---伤脾。

心脾阳气损伤,土不制水,下焦水邪因此上逆(不同于上冲之奔豚)。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胸部胀满,胸闷,心悸)---水邪阻遏胸中阳气。

头眩-水邪阻滞中焦而清阳失去上升的通路。

脉沉紧---病不属表寒,而是里有水饮。

故脉不浮紧。

发汗(犯虚虚之戒)-伤经脉之气,经脉之气不利。

“身为振振摇者”不是苓桂术甘汤的适应症,而是苓桂术甘汤证误用汗法以后的变证,(病机同82条),同属阳虚水停,可用真武汤治疗。

《金匮》提出的痰饮治疗原则是“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是其代表方。

咳喘(痰饮)轻者---咳痰似水清稀或者痰沫,病之重心在脾,治以苓桂术甘汤温运;痰饮重者,病之重心在肾,用真武汤温化。

水寒射肺---外寒内饮(咳喘,吐大量泡沫清稀痰)。

小青龙汤-散外寒,化内(肺)饮。

小青龙汤-辛温燥烈药过多,不可久用。

三,四付以内观察,水饮未化尽,苓桂术甘汤善后。

本方衍化方:苓桂味甘汤,苓桂苡甘汤,苓桂杏甘汤。

临床用苓桂术甘汤:1,心脏病,心肺功能差,胸闷,喘,心悸;2,老年性咳喘,小青龙汤的善后方。

“小青龙汤治其急,苓桂术甘善其后”。

3,眩晕-心脾阳虚,水邪上逆(如美尼尔等);无原因的眩晕,不一定四症均有,为心脾阳虚,水邪上逆者即可应用。

中医名家对茯苓甘草汤的解读

中医名家对茯苓甘草汤的解读

中医名家对茯苓甘草汤的解读
茯苓甘草汤可以调理心下悸,重点镇静疗惊,主治心慌心悸、心神不安、胆怯、恐惧。

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定悸,还可安神,促睡眠;甘草补脾益气,且能补心气、养心,调理心律不齐、脉象间歇等症状。

两药合用中气得充,脾运健旺,共奏利水渗湿、养心定悸之功。

龙骨、牡蛎、紫石英平肝潜阳、镇惊安神。

桂枝温通心阳、化气行水,附子补火助阳,两药合用温通经脉。

张志远临证经验凡心慌心悸、忐忑不安、六神无主者,于方中加入茯苓、甘草,便有良好治疗作用。

此外,两药配伍做成丸、散剂,每日3次服用,可改善精神恍惚、睡眠不佳、恐惧等神经衰弱症状。

两药配伍应用,重点在于茯苓大剂量使用,用量30~60g;若出现神志不安症状,可添加龙骨、牡蛎、紫石英,助重镇安神,效果良好。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6g 炙甘草6g 、上4味,以水1200ml,煮取600ml,去渣,分3次温服。

(功效]温中降逆,化饮利水.(主治)主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目眩晕,身振振摇,苔白滑,脉沉紧或沉滑。

副证:短气,心悸,咳喘,呕吐清水痰涎。

(临证加减)1.呕吐痰涎者,加制半夏,以温化痰涎,降逆止呕;痰多,加陈皮,以理气化痰;若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怀山药以姜气补脾。

2.痰饮眩晕:脾胃阳虚者,加台党参;脾虚相火上逆者,加白芍;白带多腰重者,除重用茯苓、白术外,加山药、芡实,恶心重者,加姜半夏、陈皮.3.寒湿泄泻:泻水频频者,茯苓、白术各用至30g;兼寒邪腹痛重者,加干姜;肝郁气滞者,加木香、白芍。

4.白带:腰痛重者,加杜仲、川断、狗脊;胸脘胀满者,加木香、香附;大便溏泻者,茯苓、白术加至30g;下元虚寒作痛者,加干姜、附子。

5.水饮:小便不利者,加猪苓、车前子、泽泻;兼痰者,加陈皮、川贝母、半夏。

6。

喘:兼表证者,酌加桑叶、芍花、白芷、防己、杏仁、苏子;神昏慌张者,加百合。

7.心包积液:症见发热,咳嗽,胸闷且疼,气喘,水肿,脉沉细无力,本方加黄芪、防已、猪苓、丹参或合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仁)。

8.脾虚湿盛之泄泻:本方合平胃散可获良效。

9.腰痛,大便下血,血色鲜明,动则晕眩者,本方合五灵脂汤(五灵脂、当归尾、陈皮、白术、川芎、白芍、茯苓、人参),可顿愈。

[伤寒论集注]1O。

本方中之桂枝,有时可改为肉桂,以加强其温阳之力;不仅胃脘寒或其他局部恶寒,或全身均感恶寒者,属“阳虚”,可加制附子9~15g(先煎)。

11.老年气管炎缓解期:本方合六君子汤化裁,以扶脾固本,巩固疗效。

12.妊娠水肿:本方加冬葵子;妊娠胃气不和,泛恶,腰酸头痛者,本方加天冬、蔓荆子、川芎、桑寄生。

13,胃脘寒痛厌食引致失眠:本方与温胆汤合用,再加川芎、神曲、高良姜。

方剂歌诀修订版

方剂歌诀修订版

方剂歌诀【修订版】我给自己编写的一部分方剂歌诀(修订版)在学医过程中,我曾经给自己编写了不少常用的方剂歌诀,为了记忆方便,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写在本子上面。

现录出一部分歌诀,也许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点用处的。

A.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茯苓神,远志菖蒲龙齿参。

B.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八珍四物君,十全芪与桂,养荣去川芎,陈志姜枣味。

扁鹊三豆饮:三豆黄绿黑,小儿久热退。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除却归术易苍柏,调中益气湿热寻。

清燥加苍泽麦味,生地曲连二苓柏。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麦,芍归桔草元参贝。

百合冬花膏,痰嗽带血疗。

半夏天麻白术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参芪陈苓苍干姜,泽术麦曲荷蒂引,支饮头痛眩晕方。

白金丸、三圣汤:白金有矾郁,三圣藜防蒂。

贝母瓜蒌散:保产无忧方:归芎钱半朴艾七,生芪芥穗八分许,贝菟各钱羌草半,枳六白芍二钱宜。

斑龙丸:斑龙鹿角霜,柏菟熟地黄,青囊加苓骨,温补奇经方。

柏子仁丸:柏子熟地断,卷柏膝泽兰。

贝母瓜蒌散,粉苓橘桔煎。

天王补心丹:补心归地苓,三参桔二冬。

朱志枣柏味,心阴亏损用。

保和丸:保和三仙陈,半苓翘莱菔寻。

C.苍耳子散:苍耳治鼻渊,夷芷薄葱煎。

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芍膏羌,芩草芷桔枣生姜。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姜汤,芩牡甘粉良。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虎龙牡芩参黄,苓半铅枣桂生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葛豉麦冬生地姜。

葱豉汤、葱桔汤、神白散、加减葳蕤汤、辛温解表法:葱豉解风寒,活人麻葛添;葱桔加薄翘,栀竹草更联;若加芷姜草,方名神白散;辛温解表法,防桔杏陈煎;加减葳蕤汤,桔薇薄枣甘。

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荆芷羌,草细薄荷清茶防。

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八珍四物君,十全加芪桂,养荣去川芎,陈志姜枣味。

、D.三个承气汤:大承气汤,枳朴硝黄,小承气汤,减硝即当,硝黄甘草,调胃良方。

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汤,人参合生姜。

大顺散:大顺甘草多,干姜杏桂和。

白术白芷茯苓甘草汤

白术白芷茯苓甘草汤

白术白芷茯苓甘草汤--美白材料:白术12克、白芷9克、茯令9克、甘草3克做法:煮水喝(水滚后煮20分钟即可,一天两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服,服一周后停一段时间再服)白是入肺经的,肺又是主皮毛的,肺好了,皮肤自然就好了。

在中医理论中,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皮肤无光泽;白术性温,味甘、苦,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除痘、治疗痤疮、清热利湿。

甘草性平,味甘,有润肤除臭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口臭以及皮肤皲裂等。

白芍、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美白皮肤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补气益血、延缓衰老本文主要介绍常见的男性性病、男性性病症状、男性性病的症状、性病主要症状、性病有关症状、性病有哪些症状、男性性病初期症状、男性性病早期症状、男性性病的初期表现、性病的病状?性病的症状一、急性淋病:原发性尿道炎1、潜伏期:急性淋病的潜伏期很短,通常在性接触后2~5天,极少数患者潜伏期可长达10天。

淋菌侵入男性尿道后要经历三个阶段,①侵入阶段:淋菌侵入后需36小时才能深入该处粘膜浅层,并开始繁殖生长。

②发育阶段:约36小时内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③排毒阶段:生活周期后,部分淋菌死亡,排出内毒素类物质,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对毒素的反应,此时才出现临床症状。

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有:抗生素的广泛作用;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酗酒、性生活过度等。

嗜酒色者潜伏期可缩短,应用抗生素者潜伏期可延长。

2、自觉症状1、尿痛常为发病的早期症状。

尿道前部有烧灼感、刺痛或灼热辣痛,排尿时疼痛明显加剧,甚则向小腹或脊柱放射。

夜间疼痛时,患者可发生的"痛性勃起"。

2、尿道口红肿溢脓经12~24小时后疼痛略微减轻,并开始排出稀薄的粘液样分泌物,量多,再经12~24小时,排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24小时可排出脓汁20~50ml。

2~3天后脓汁量减少,稠浓,颜色由白色变为黄白色或黄褐色,再经3~4天脓汁更少而浓稠,晨间由于脓液在尿道口聚集,形成脓膜,称为"糊口",疼痛减轻,尿道口红肿,呈外翻状,包皮内叶也红肿,并可发展为包皮炎,嵌顿包茎等。

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

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

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简介茯苓甘草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茯苓、甘草及其他药材组成。

它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甘草汤的功能主治以及其适应症。

功能主治茯苓甘草汤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1.利水渗湿:茯苓甘草汤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促进水肿的消除。

2.健脾和胃:茯苓甘草汤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增进消化吸收,提高身体的营养水平。

3.缓解心悸:茯苓甘草汤内的甘草具有镇静作用,可舒缓心悸症状。

4.改善睡眠:茯苓甘草汤能够平抑不安的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5.降低血压:茯苓甘草汤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够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6.缓解腹泻:茯苓甘草汤具有收敛作用,可减少腹泻次数和便秘,调节肠道功能。

7.舒缓神经系统:茯苓甘草汤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适应症茯苓甘草汤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1.湿气重:患者体内湿气过重,经常出现水肿、脂肪堆积和腹泻等症状。

2.脾胃虚弱:患者脾胃功能弱,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3.神经衰弱:患者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偏高,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注意事项在使用茯苓甘草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及孕妇慎用:茯苓甘草汤对于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尚未得到明确的研究和证明,因此在儿童和孕妇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2.用量控制:使用茯苓甘草汤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茯苓甘草汤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降低,因此在使用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若必须同时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茯苓甘草汤是一种在中医中广泛使用的方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然而,在使用前仍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使用,并且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案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案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案例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案例,可有意思啦!
我先跟你们讲一讲我朋友的经历。

她呀,前段时间总是心慌慌的,晚上睡也睡不好,整个人都没精神。

去看了中医,医生给开了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喝了一段时间,你猜怎么着?心慌的症状居然慢慢减轻了,晚上也能睡个好觉啦,那精神头一下子就回来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邻居家的大爷。

大爷年纪大了,总是觉得肚子胀胀的,不舒服。

听说了这个方子,就试着喝了喝。

没过多久,腹胀的感觉减轻了好多,大爷可高兴了,逢人就夸这方子神奇。

再说一个小姐姐,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月经也不规律。

听人介绍用了这个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一段时间后,心情舒畅了不少,月经也慢慢正常了。

我就觉得这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真的挺厉害的!不过呢,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用的时候还是得听医生的建议。

可不能自己随便乱喝哦!
我还听说有个人本来身体没啥大毛病,就是总觉得累。

喝了这个汤之后,感觉身体有劲儿了,干活都更带劲了。

反正呀,这些例子都让我觉得中医真的是博大精深。

这小小的一个方子,就能解决这么多人的问题。

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呀?快来跟我分享分享!
好啦,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着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着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着汤)【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炙)、白术各二两(6克),干姜、茯苓各四两(12克)。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湿,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者。

【方解】本病为寒湿着于肾之外府而并不在肾之中脏,故不用温肾之剂,而主以甘姜苓术汤。

以干姜温中散寒,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利水,所谓“暖土以胜水”之法。

若以肾中寒而用桂、附温肾以散寒,则反伤肾之阴。

【应用】下焦寒湿腹泻:下焦寒湿腹泻是指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之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祖国医学认为,是寒湿之邪侵于下焦所致。

症见腹泻,多年不愈,伴有腰以下冰凉者,可用本方加猪苓、泽泻治疗。

用本方暖中焦以胜水寒,加猪苓、泽泻以分别清浊。

中焦暖,水邪驱,清浊分,其病自愈。

病案举例张某,男,42岁,甘谷县人,汽车司机。

1978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腹泻十年余,一日二三次,便中无脓血。

经钡剂透视、大便化验和细菌培养,均无异常改变。

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细问其证,得知患者有腰部发凉感。

脉沉沿无力,舌苔薄白。

方用本方加猪苓、泽泻治之。

方药:茯苓12克,甘草(炙)6克,白术6克,干姜12克,猪苓9克,泽泻9克。

水煎分二次服。

三剂。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已能成形,腰中也感温和。

舌脉同上。

再继服上药三剂。

三诊:大便每日一次,成条状硬便。

又用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9克)调养。

四诊:患者服上药后,大便次数反又增多、变稀。

故又改用前方,再服三剂。

五诊:患者服上药后,病情又好转,大便为条状,一日一次。

停药观察数月,再未复发。

体会:本病以腰中冰冷为特征。

腰为肾之外府,腰部冰冷为寒邪所侵;肾又司二阴,肾为寒邪所侵,肾阳不能鼓动津液上升,反而下注为泻。

一般腹泻多从中焦治之,而本证属下焦寒湿,故从中焦治之不能取效,须用本方以治下焦之寒湿方效。

麻黄汤类方歌

麻黄汤类方歌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一、麻黄汤 : 麻黄汤治太阳寒 ,麻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 大青麻杏石膏枣 ,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身疼痛 ,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 小青龙汤用麻黄 ,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 ,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麻杏石甘四味施 ,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 ,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麻黄连轺赤豆汤 ,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辛梓皮枣 ,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 麻黄细辛附子汤 ,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 ,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 麻黄附子甘草汤 , 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原来无里症 , 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 麻黄升桂汤芍姜 , 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 , 寒热并用和阴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 : 葛根桂枝加葛黄 , 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 , 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 葛根加夏病二阳 ,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 , 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 葛根芩连加甘草 , 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生津解表里 ,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一、桃核承气汤 : 桃核承气硝黄草 , 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血腹痛急 , 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 抵当汤中用大黄 , 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便利 , 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 抵当丸即抵当汤 , 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 , 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一、栀子豉汤 : 栀子豉汤治虚烦 , 懊?颠倒不得眠呕吐少气加姜草 , 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三、栀子生姜豉汤 :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四、栀子厚朴汤 : 栀子厚朴药有三 , 栀子厚朴枳实煎。

心烦腹满分上下 , 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 栀子干姜治心烦 , 身热不去泻又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