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新税法下如何计提已购置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流程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流程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且不易变现的资产,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为了反映这一价值减少的情况,企业需要按照一定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本文将详细探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流程。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一定期间,以反映固定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情况。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便正确反映资产价值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为什么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1. 反映资产价值减少: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逐渐减少。
通过计提折旧,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2. 合理分摊成本: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通常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如果不计提折旧,将会造成当期费用过高。
通过折旧分摊,可以合理地将资产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中。
3. 合规要求:在中国,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之一。
企业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和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和适用场景。
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每期折旧 = (资产原值 - 预计残值)/ 使用寿命适用场景: - 资产价值稳定的情况下,适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相对稳定且较长。
2.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逐年递减的折旧计提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每期折旧 = (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当年折旧率适用场景: - 资产的经济效益一开始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 资产的使用寿命较短,且在前期价值减少较快。
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进行折旧计提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每期折旧 = 资产净值× 折旧率适用场景: - 资产价值在前期快速减少,后期减少速度较慢。
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

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成本法、减值法和再评估法。
成本法是指企业根据购入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提,该方法适用于资产的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的情况。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 首先,企业需要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估价,包括购买价格、直接相关的运输成本以及安装费用等。
2. 然后,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残值、折旧方法等因素确定折旧费用。
3. 根据折旧计算公式,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然后进行累计计提。
减值法是指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计提的折旧费用进行调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测试,包括审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和未来可变现净值。
2. 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固定资产超过其可变现净值,那么企业需将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对折旧费用进行调整。
3. 调整折旧费用的计提方法通常是将已计提的折旧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减,然后按照调整后的净值计算折旧费用。
再评估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并按照重新评估的价值进行计提。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 首先,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可以选择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也可以由企业内部进行评估。
2. 在重新评估之后,企业需根据评估的价值确定新的折旧费用,并进行计提。
3. 重新评估所得的价值应当超过既定的基准值,否则应当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折旧费用。
总结来说,计提固定资产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减值法和再评估法。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提,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能够准确反映其价值变动情况。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1.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企业购买或自建的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在其使用寿命内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是指企业为了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而制定的具体规则和方法。
2.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目的•合理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消耗情况;•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企业合理安排经营成本、税收等提供依据。
3.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的制定原则3.1 合理性原则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种类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确保计提的折旧额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消耗情况。
3.2 稳健性原则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应采用相对保守的方法,以防止固定资产价值被高估,从而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3 经济实用性原则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应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和价值消耗情况,避免因折旧计提过高或过低而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4.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4.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最简单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
按照直线法,每年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固定资产残值) / 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指购买或自建固定资产时的成本;固定资产残值指在使用寿命结束后,该固定资产的估计价值;使用寿命是指该类型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4.2 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一种根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长短不同而采用不同折旧率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折旧率其中,折旧率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确定,使用寿命越长,折旧率越小。
4.3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按照固定资产净值的百分比计提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折旧率其中,固定资产净值等于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额;折旧率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确定,使用寿命越长,折旧率越小。
会计实务:购置旧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计提

购置旧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计提
问:如我购置旧固定资产,折旧按什么年限摊?
答:国税发(2000)084号第二十五条规定,“除另又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1、房屋建筑物为20年;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年限认定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095号规定,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政策精神,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主管税务机关首先应当根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如果有关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难以准确估计,主管税务机关有权采取其他合理方法。
所以您单位的购置旧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可以按:
一、对于纳税人购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果对其原已提折旧年限掌握的情况下,可按其折余年限继续提取折旧。
二、如果无法确定已提折旧年限,可按上述国税函[2003]1095号规定掌握。
课后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
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新所得税法下计提已购置固定资产折旧注意事项

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新所得税法下计提已购置固定资产折旧注意事项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有两大变化,一是预计净残值,二是折旧年限。
它取消了老所得税法统一规定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5%预计净残值的规定,而是授权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自主合理确定,但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比较新老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可以看出3点变化:一是将飞机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10年;二是将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4年;三是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
这必然导致对老所得税法下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新所得税法下应计提的折旧额发生变化。
2009年2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通知),该通知第1条对企业在老所得税法下已购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一些企业对该条规定的理解还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不同情形下对折旧究竟是调整、不调整还是可调可不调的问题往往模糊不清,给实务操作带来了困难:
一是该条规定了一种不调整的情形,即对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
此规定说明,只要企业已按照老所得税法的规定正确计提了折旧,则不再对因新税法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变化而调整以前年度(即老税法下)已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这实际上是我国税法“实
1。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分摊其原值或成本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过程。
折旧的计提方法和公式是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和公式。
1.直线法折旧方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或成本平均分摊至其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
按照直线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准备价值)/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或者初始投资额,折旧准备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限。
2.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前期折旧较高,后期较低。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2/预计使用寿命)其中,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
3.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权平均折旧的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按照年数总和分配到每年,前期折旧较低,后期较高。
按照年数总和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同上述直线法折旧方法一致,累计折旧额是指截止到当前年度的累计折旧额,此年压缩比是指第n年(从第1年开始计算)的折旧压缩比。
4.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法的特点,前期较低,后期稳定。
按照双倍余额递减与直线法的综合法折旧计提折旧的公式如下:每年折旧额=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后期直线法折旧额其中,前期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后期直线法折旧额按照直线法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公式只是常用的几种,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其他方法。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有所不同,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和公式。
税务师: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就是资产本身的价值转移过程。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将相应价值按照会计的假设公式逐期计算并列入会计账簿、报表的过程。
1.企业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预计净残值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例10】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480 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1%,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方法一净残值=480 000×1%=4 800(元)应计折旧额=480 000-4 800=475 200(元)年折旧额=475 200÷10=47 520(元)月折旧额=47 520÷12=3 960(元)方法二年折旧率=(1-1%)/10=9.9%年折旧额=480 000×9.9%=47 520(元)月折旧率=9.9%/12=0.825%月折旧额=480 000×0.825%=3 960(元)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固定资产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实用文档
.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除已提足
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是: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器具、工具;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应当计提的固定资产。
不得提取折旧的范围是:土地;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提取维检费的固定资产;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和出租给职工个人且租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而纳入住房周转金的住房;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可以看出,对于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新准则规定必须纳入计提折旧的范围。
而税法则规定这部分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
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2.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3.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销售费用;
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7.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研发支出;
8. 企业将自有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其折旧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具有一定价值的不易于变现的资产。
固定资产的购置与使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合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一、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是固定资产折旧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企业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率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例如,一家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10%。
则每年折旧额为(10-1)÷5=1.8万元。
直线折旧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计提折旧的额度稳定,易于理解和掌握。
但缺点是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于使用寿命较短的资产,折旧额较大,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资产,折旧额较小,不能很好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
二、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率,按照一定比例计算折旧额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预计使用年限之和。
例如,一家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10%。
则每年折旧额为(10-1)÷(5+4+3+2+1)=1.11万元。
年数总和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于使用寿命较短的资产,折旧额较大,对于使用寿命较长的资产,折旧额较小,能够较好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
但缺点是计算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财务水平和专业知识。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按固定资产残值率的两倍计算折旧额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额)×残值率的两倍。
例如,一家企业购置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10%。
计提已购置固定资产折旧有“三注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此规定说明,只要企业已按照老所得税法的规定正确计提了折旧,则 不再对因新税法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变化而调整以前年度(即老税 法下)已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这实际上是我国税法“实体从旧”原 则的体现。
二是该条规定了一种可调可不调的情形。此情形下,税法将调整或不 调整的权利交给了企业自己。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计提已购置固定资产折旧有“三注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有两大变化,一是预计净残值,二 是折旧年限。
它取消了老所得税法统一规定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 5%预计净残值的规 定,而是授权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自主合理确定,但一 经确定不得变更。
可调整的规定是,新所得税法实施后,对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 可以选择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 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 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此情形下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小于固定 资产实际已经使用的年限,即按照新税法确定的折旧年限已到期,相关 固定资产在新税法下实际上已无剩余使用年限,则对相关固定资产没有 提足的折旧额,企业应该在执行新税法的第一年一次性折旧完毕。例 如,企业原确定的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 6 年,实际已使用 4 年, 仍有净值 8 万元,而新确定的折旧年限为 3 年,则此情形下可以将净值 8 万元在执行新税法的第一年一次性折旧完毕。
例如,企业原来对飞机确定的折旧年限为 6 年,而由于新税法规新税法最低 10年的规定,不可以继续执行,即从执行新税法当年度起必须对飞机的 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并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额计提折旧。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流程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流程1. 确定固定资产需要确定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通常是指公司长期持有并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易变现的物品,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2. 制定折旧政策在计提折旧之前,需要制定公司的折旧政策。
折旧政策包括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残值率等方面的规定。
常见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3. 计算每期折旧额根据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和政策,计算每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以直线法为例,每期折旧额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期折旧额 = (资产原值 - 残值) / 折旧年限其中,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或者评估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估计价值。
4. 编制固定资产台账在计提折旧之前,需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
台账记录了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信息,包括资产编号、名称、规格、购买日期、原值、累计折旧等。
5. 计提折旧按照每期计算得到的折旧额,进行折旧的计提。
将每期的折旧额记录在固定资产台账的累计折旧栏中,并更新固定资产净值。
6. 定期检查与审计定期检查固定资产台账,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进行内部审计或者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固定资产折旧情况进行审计,以验证折旧政策和流程的合规性和正确性。
7. 处理固定资产报废当固定资产达到预估使用寿命结束或者不再使用时,需要根据公司政策处理报废固定资产。
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出售或报废。
•出售:将报废固定资产以适当价格出售给他人或其他公司。
•报废:将报废固定资产从台账中删除,并按照公司政策进行处置。
8. 更新台账和财务报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固定资产台账和财务报表。
包括更新固定资产净值、累计折旧、折旧费用等信息,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9. 稽核与审批对计提折旧的流程进行稽核,核实每一步是否按照规定操作。
在每一步骤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审批,确保流程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10.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明确责任分工、审批权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记账实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记账实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基本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费用(行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在建工程(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研发支出(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外购固定资产:(1)外购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2)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购入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耗用的材料和人工等: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贷:累计折旧处置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出售取得的收入:借:现金贷:固定资产清理如果出售时涉及税金: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金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如果为清理为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如果清理为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计提

固定资产计提
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依据和方法
1.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
管税务机关备案。
2.纳税人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新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电子设备,为 3 年;
2.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 4 年年;
3.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 5 年;
4.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
5.房屋、建筑物,为 20 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
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经济原因和自然原因的影响,固定资产价值逐渐减少,为了反映这一价值变化,需要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计提折旧费用,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一、直线法。
直线法是最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它的计算方法是,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结束时的估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预计使用年限。
直线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每年相等,便于核算和预测。
二、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它的计算方法是,折旧费用=(n(n+1)/2)×(固定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n为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前几年的折旧费用较高,后几年的折旧费用较低,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初期产生较大价值变动的固定资产。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它的计算方法是,折旧费用=2×(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年限。
其中,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以往年度累计计提的折旧费用。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特点是前几年的折旧费用较高,后几年的折旧费用较低,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初期产生较大价值变动的固定资产。
四、单位产量法。
单位产量法是一种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产量来计提折旧的方法,它的计算方法是,折旧费用=(固定资产原值-残值)/预计总产量×本年产量。
单位产量法的特点是折旧费用与实际产量挂钩,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
以上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几种常见方法,不同的折旧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结合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折旧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一定期限内的分摊,以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减少。
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为什么需要计提折旧、如何正确计提折旧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使用时耗损而逐渐减少其价值的分摊。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通常采用直线法和减值法两种方法。
直线法是一种按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平均分摊法计算折旧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金额,即折旧费用=(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该方法计算简单明了,折旧费用稳定,适用于资产评估和成本控制。
减值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和预期经济效益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
该方法要求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预期经济效益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变动,并根据此评估结果来计算折旧费用。
减值法相对复杂一些,但更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情况。
其次,为什么需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费用分摊的原则。
固定资产一般都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如果不将其原值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将会导致固定资产在一些期间内费用负担过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固定资产折旧是对资产价值变动的一种补偿。
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其价值会逐渐减少。
折旧费用的计提可以反映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变动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最后,固定资产折旧是税收政策的要求。
根据税收政策的规定,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入成本,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税负。
最后,如何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准确确定固定资产的原值和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的原值是指它的购置价格和预计与资产有关的安装成本、试运行费用等。
使用年限应根据资产的物理耐用年限和经济效益年限来确定。
会计经验:最新的固定资产怎么计提折旧

最新的固定资产怎么计提折旧
最新的固定资产怎么计提折旧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x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
【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
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x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将其固定资产的原值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逐年按一定比例分摊到相关期间的费用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以适当的方式补偿企业的固定资产损耗及价值减少。
在国际上,常见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和递减余额法等。
下面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直线法:直线法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常见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其核心原则是在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寿命内按照相等的比例计提折旧。
折旧费用=原值/使用寿命。
该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稳定、使用寿命较长、没有明显的使用特点的情况。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指在固定资产的前几年内加速分摊折旧费用。
常见的加速折旧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的倒数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原理是,在每个会计期间内,按固定资产净值的两倍倍率计提折旧,使得折旧费用在前几年更高,后几年逐渐减少。
年数的倒数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按照年数的倒数递减的方式计提折旧。
加速折旧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短,前期价值减少较快的情况。
3.递减余额法:递减余额法也称作逐年递减法,是一种相对于直线法更加激进的折旧方法。
该方法将每年的折旧费用设定为固定资产的净值与折旧率的乘积。
折旧率为初始折旧率,通常比直线法高。
递减余额法使得折旧费用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逐年递减,即折旧费用在使用初期较高,后期逐渐减少。
递减余额法适用于固定资产价值快速衰减的情况。
在选择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企业还需考虑折旧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税务影响的差异。
总而言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企业会计核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恰当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折旧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计提折旧的方法

计提折旧的方法
计提折旧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按照资产使用年限和价值递减原则,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内的各个会计期间。
在进行折旧计提时,企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线法:按照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平均分摊到每个会计年度中。
每个会计期间的折旧费用相等。
2. 平衡递减法:根据资产的残值和使用年限,按照一定的比例递减计提折旧。
前期折旧费用较高,后期逐年减少。
3. 年数总和法:将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残值后,根据资产的使用年限总和来确定每个会计年度的折旧费用。
以上是常见的计提折旧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折旧方法。
在折旧计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折旧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税法下如何计提已购置固定资产折旧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有两大变化,一是预计净残值,二是折旧年限。
它取消了老所得税法统一规定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5%预计净残值的规定,而是授权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自主合理确定,但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比较新老所得税法对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可以看出3点变化:
一是将飞机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10年;
二是将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4年;
三是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
这必然导致对老所得税法下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新所得税法下应计提的折旧额发生变化。
2009年2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该通知第1条对企业在老所得税法下已购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一些企业对该条规定的理解还存在问题,特别是在不同情形下对折旧究竟是调整、不调整还是可调可不调的问题往往模糊不清,给实务操作带来了困难:一是该条规定了一种不调整的情形,即对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
此规定说明,只要企业已按照老所得税法的规定正确计提了折旧,则不再对因新税法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变化而调整以前年度(即老税法下)已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这实际上是我国税法“实体从旧”原则的体现。
二是该条规定了一种可调可不调的情形。
此情形下,税法将调整或不调整的权利交给了企业自己。
可调整的规定是,新所得税法实施后,对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选择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此情形下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小于固定资产实际已经使用的年限,即按照新税法确定的折旧年限已到期,相关固定资产在新税法下实际上已无剩余使用年限,则对相关固定资产没有提足的折旧额,企业应该在执行新税法的第一年一次性折旧完毕。
例如,企业原确定的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6年,实际已使用4年,仍有净值8万元,而新确定的折旧年限为3年,则此情形下可以将净值8万元在执行新税法的第一年一次性折旧完毕。
可不调整的规定是,对新税法实施后,如果对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此规定说明,只要企业原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没有违背新税法规定的原则,企业可以不做调整,继续执行。
例如,企业原根据老所得税法规定对汽车确定的
折旧年限为6年,没有违背新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4年的规定,则企业可以选择不做调整,继续按照原确定的折旧政策将固定资产折旧完毕。
三是该条还规定了一种必须调整的情形。
根据该条中“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的规定,反过来,如果企业原确定的折旧年限违背了新税法规定的原则,则不可以继续执行,必须调整。
例如,企业原来对飞机确定的折旧年限为6年,而由于新税法规定飞机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原确定的6年折旧年限就违背了新税法最低10年的规定,不可以继续执行,即从执行新税法当年度起必须对飞机的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并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额计提折旧。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