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检查原理

心脏电生理检查原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心脏电生理检查原理

导语:大家不要看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可是就是因为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朋友们才会经常出现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经常会患上心

大家不要看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可是就是因为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朋友们才会经常出现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经常会患上心脏病的人群,首先大家要及时的检查才可以确诊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于检查的项目心脏电生理检查。

医学检查和治疗都是在人体最安全的范畴内进行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应用临床以来日益广泛,旧前除用于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药物效果的评价,还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等

临床电生理检查一般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评价心脏电功能的精确方法。它允许医生在可控制的条件下确诊心律紊乱(即异常的心脏节律)。

在检查中,医生通过静脉插入一至几根特制的电极导管(直径2毫米左右)沿静脉送入心脏内,这些导管可探查到心脏不同部位的电脉冲或电活动,这些导管可以被用来刺激不同部位的心脏。在这些导管的帮助下,医生可以确定在心脏内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的异常部位。

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原理,首先呢,对于这个检查是可以更好的确定自己的心房是否有着影响和危害,是否患上一些疾病,呼吁各位生活中的朋友们,建议多观察自己身体健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心肌细胞按生理功能分为两类:一类为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及心室肌,胞浆内含有大量肌原纤维,因而具有收缩功能,主要起机械收缩作用。除此以外,还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而无自律性。另一类为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包括分布在窦房结、房间束与结间束、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普肯耶纤维中的一些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胞浆中没有或很少有肌原纤维,因而无收缩功能,主要具有自律性,有自动产生节律的能力,同时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无论工作细胞还是自律细胞,其电生理特性都与细胞上的离子通道活动有关,跨膜离子流决定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 根据心肌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又可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希-普细胞。其动作电位0相除极由钠电流介导,速度快、振幅大。快反应细胞的整个APD中有多种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参与。 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包括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其动作电位0相除极由L-型钙电流介导,速度慢、振幅小。慢反应细胞无I k1控制静息膜电位,静息膜电位不稳定、易除极,因此自律性高。有关两类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比较见表1。 表1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比较 参数快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 静息电位-80~-95mV -40~-65mV 0期去极化电流I Na I Ca 0期除极最大速率200~700V/s 1~15V/s 超射+20~+40mV -5~+20mV 阈电位-60~-75mV -40~-60mV 传导速度0.5~4.0m/s 0.02~0.05m/s 兴奋性恢复时间3期复极后 10~50ms 3期复极后100ms以上 4期除极电流I f I k,I Ca,I f 二、静息电位的形成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是指安静状态下肌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是外正内负。利用微电极测量膜电位的实验,细胞外的电极是接地的,因此RP是指膜内相对于零的电位值。在心脏,不同组织部位的RP是不相同的,心室肌、心房肌约为-80~-90mV,窦房结细胞-50~-60mV,普肯耶细胞-90~-95mV。 各种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有很大差异,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主要是依靠位于细胞膜和横管膜上的离子泵。如Na-K泵(Na-Kpump),也称Na-K-ATP酶,其作用将胞内的Na+转运至胞外,同时将胞外的K+转运至胞内,形成细胞内外Na+和K+浓度梯度。Na-K-ATP酶的磷酸化需要分解ATP,通常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转运至膜外,同时将2个K+转运至膜内。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适应证】 1.评价窦房结功能 (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是否障碍及因果关系。 (2)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程度。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评价房室结功能 (1)不明原因晕厥怀疑房室传导障碍所致。 (2)房室传导障碍疑为其他原因所致,如窒上性早搏致隐匿房室传导。 (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了解阻滞部位。 3.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和(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了解心动过速机制以便消融等其他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 (1)常规心电图不能明确心动过速性质,而这对治疗很重要。 (2)常规心电图已经能明确性质,电生理为了选择射频治疗。 5.预激综合征 (1)接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前定位。 (2)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猝死幸存。 (3)高危职业、不明原因心悸等症状。 (4)因其他原因拟心脏手术。 6.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宣性心动过速 (1)有结构性心脏病、左窒射血分数减低等。 (2)症状明显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7.零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幸存者首先除外急性心腮梗死早期(48h内)患者。检查寞房结、房室结功能;了解是否能诱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8.评价不明原因心悸 (1)临床发现心悸发作时脉率明显加快但无心电图记录者。 (2)晕厥前心悸考虑为心源性者。 9.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10.在凡科患者的应用 (1)类似于上述成人情况。 (2)不能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的窄QRS心动过速。 (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逸搏心律。 (4)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一般不适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情况 (1)心电图能明确症状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者。 (2)无症状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I型者。 (3)无症状室内传导阻滞。 (4)临床上明确的长QT综合征。 (5)已知晕厥和猝死原因,电生理检查不能指导治疗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心搏骤停幸存者。 (7)心悸原因明确为心外原因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体格检查要求规范

(一)内科技能操作规范 1、临床体格检查规范 体格检查是医师运用自已的感观,并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身体状况,发现患者阳性体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常用的器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 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仰卧位。医师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并作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希望病人予以配合。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状态。 取体温表,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C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 检查脉搏时右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0秒脉搏搏动次数。同时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测量右上臂血压前必须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 ~10分钟。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点平齐。使病人右上肢裸露,伸直并外展约45?,袖带气囊胶管避开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 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1指为宜。在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右手以均匀节奏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 ~30mmHg(2.6~4.0kPa)。然后缓缓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速度为宜。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取最低值为血压值。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将体温表放入托盘内。分别记录每分钟脉搏、呼吸次数、血压和体温。 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观察头发、头颅外形。用双手拨开头发,检查整个头颅有无压痛、包块、损伤等。 观察眉毛分布有无脱落,眼睑有无下垂、水肿。嘱被检者眼睛下视,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睑中部的边缘,轻轻向前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翻转上眼睑。观察眼睑结膜和穹窿结膜。提起上眼睑皮肤,使眼睑翻转复原。按同样方法检查右上眼睑。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眼睑中部,请受检者向上看,同时向下牵拉睑缘,观察下眼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 观察眼球的外形有否突出或下陷,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园。取手电筒,聚光圈后检查对光反射。先查左瞳孔,手电光由外向内移动,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左瞳孔是否缩小。移开光源后,用手隔开双眼,再次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右侧瞳孔的动态反应。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者伸右臂, 竖示指, 距受检者左眼前约30~40cm处。嘱被检者注视示指的移动,并告之勿转动头部, 可用左手固定被检者头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 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观察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和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适应证】 1.评价窦房结功能 (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是否障碍及因果关系。 (2)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程度。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评价房室结功能 (1)不明原因晕厥怀疑房室传导障碍所致。 (2)房室传导障碍疑为其他原因所致,如窒上性早搏致隐匿房室传导。 (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了解阻滞部位。 3.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和(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了解心动过速机制以便消融等其他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 (1)常规心电图不能明确心动过速性质,而这对治疗很重要。

(2)常规心电图已经能明确性质,电生理为了选择射频治疗。 5.预激综合征 (1)接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前定位。 (2)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猝死幸存。 (3)高危职业、不明原因心悸等症状。 (4)因其他原因拟心脏手术。 6.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宣性心动过速 (1)有结构性心脏病、左窒射血分数减低等。 (2)症状明显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7.不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幸存者首先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患者。 检查窦房结、房室结功能;了解是否能诱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8.评价不明原因心悸 (1)临床发现心悸发作时脉率明显加快但无心电图记录者。

(2)晕厥前心悸考虑为心源性者。 9.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 10.在儿科患者的应用 (1)类似于上述成人情况。 (2)不能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的窄QRS心动过速。 (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逸搏心律。 (4)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一般不适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情况 (1)心电图能明确症状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者。 (2)无症状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I型者。 (3)无症状室内传导阻滞。 (4)临床上明确的长QT综合征。 (5)已知晕厥和猝死原因,电生理检查不能指导治疗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心搏骤停幸存者。 (7)心悸原因明确为心外原因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8)单个房早、室早等无明显症状者。

临床诊断基本检查方法练习题集2

基本检查方法 A型选择题 1. 下列哪项属局部视诊容 A. 营养、意识状态 B. 面容、表情 C. 步态、姿势 D. 胸、腹形态 E. 发育与体型 2. 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A. 胸部 B. 腹部 C. 皮肤 D. 神经系统 E. 颈部 3.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 A. 关节、阴囊、精索 B. 阑尾压痛点 C. 胆囊压痛点 D. 腹部反跳痛 E. 肾脏 4.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肠管或索条状包块 A. 浅部触诊法 B. 深部滑行触诊法 C. 双手触诊法 D. 深压触诊法 E. 冲击触诊法 5. 下列关于间接叩诊法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为了更好地分辨叩诊音,在每个部位叩诊时,每次均可叩4—5次 B. 确定心、肝的相对浊音界,宜采取轻叩诊法 C. 确定心、肝绝对浊音界,宜采取重叩诊法 D.病灶位置距体表深达7cm左右,需使用中度叩诊法 E. 确定肝上界时,应采取重叩诊法 6.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的叩诊音为 A. 实音 B. 清音 C. 鼓音 D. 过清音 E. 浊音 7. 肺巨大空洞、气胸、气腹叩诊音为 A. 清音 B. 浊音 C. 鼓音 D. 实音 E. 过清音

A. 直接听诊法是医生应用耳廓贴附在被检查者的体表进行听诊,因不需用听诊器,可广泛使用 B. 间接听诊法即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此法方便,且对器官运动的声音还能起到放大作用 C. 听诊器钟型体件适用于检查高调声音 D. 听诊器鼓型体件适用于检查低调声音 E. 听诊器的使用是诊断腹部疾病的最重要手段 9. 闻到酸性汗味见于 A. 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 B. 肺脓肿、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C. 有机磷中毒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D. 肝昏迷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E. 麻风病患者 10.下列关于嗅诊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所有的痰液均有臭味 B. 嗅到痰液有恶臭味提示可能患支气管扩或肺脓肿 C. 凡脓液均有臭昧 D. 脓液恶臭味考虑为化脓性感染 E. 正常人汗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11.关于呕吐物的气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单纯饮食性胃容物无任何气味 B. 呕吐物酸臭味,可考虑肠梗阻存在 C. 呕吐物若出现粪便味,提示食物在胃滞留时间过长而发酵 D. 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并有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醉酒者 E. 呕吐物为刺激性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视诊能观察到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全身及局部的体征,下列哪项除外 A. 年龄 B. 发育营养 C. 肝脏肿大 D. 表情 E. 体位及步态 13.关于触诊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检查时手要温暖、轻柔 B. 医生应站在患者的右侧,面向患者 C. 检查腹部脏器时,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D. 作下腹部检查必须要患者排尿后才检查 E. 触诊时要手脑并用 14.下列各项中,哪些无法用叩诊确定 A. 肺尖宽度 B. 腹水的有无 C. 肺部病变的大小与性质 D. 心界的大小与形态 E. 软组织肿胀的程度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 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 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 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 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 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 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 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 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 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 二、血管穿刺术 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 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和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希氏束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三尖瓣膈瓣上缘,记录局部电图为HBE1,2和HBE3,4,HBE1,2的H波高大,HBE3,4的A/V≥1,H波清楚。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

一、名词解释 1.计数域误差:这种由于每次充池后细胞在计数池内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造成的误差 2.技术误差: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使用器材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3.中毒颗粒:在严重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紫黑色或深紫红色的颗粒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5.再生性核左移:核左移常伴有白细胞增高 6.退行性核左移: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 7.中性粒细胞核右移:若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则称为~ PCV(血细胞比容又称红细胞压积):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单位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比值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浓度 细胞:吞噬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吞噬了1个或多个云雾状的、染成淡红色的圆形和椭圆形均匀体,其本身的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13.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14.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 15.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法对血细胞进行测量,以细胞体积fl为横坐标,细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构成的图形 16.散点图:血细胞分析仪通过联合使用多项技术对白细胞进行检测得到各类白细胞的散点状分布图 :指血细胞分析仪测量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体积后,计算求得的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 :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胞浆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RNA,活体染色后,构成网织状,此红细胞为网织红细胞 19.活体染色:指细胞未经过固定,保持生物活性情况下进行染色方法。 20.点彩红细胞:某些重金属中毒时,胞质中残存的碱性物质(RNA)变性而形成沉淀,用瑞氏染液,可见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血在静置过程中,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度。 22.牛顿流体:在一定温度下,有些液体的黏度值为一常数,不随切变率变化而变化,这类流体称牛顿流体 23.非牛顿流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黏度值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这类流体称非牛顿流体。 二.选择题 项目一任务二 1.关于白细胞计数的固有误差,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计数范围大,固有误差愈大 白细胞计数标准差SD= M1/2 计数细胞愈多,固有误差愈小 实际计数时,其误差范围有95%在M±2SD内

临床基本检查方法

基本检查方法 (一)视诊 视诊是检查者通过视觉来观察被检查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检查方法。全身情况如年龄、性别、发育、营养、意识、面容、体位、步态或姿势等。局部视诊如皮肤、粘膜、舌苔、头面、颈部、胸廓、腹部、四肢、骨骼关节等。某些特殊部位需借助仪器设备观察,如耳镜、眼底镜和内镜等。 视诊简单易行,能反复和持续进行,可以前后比较和动态观察。视诊时注意事项: 1、视诊最好在间接日光下进行,亦可借助灯光。但在观察黄疸和发绀时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环境应当温暖,体位和裸露部分应当根据视诊的部位决定。并根据需要做一些动作以配合检查。 3、视诊应当全面系统,以免遗漏体征,并作两侧对比。视诊中应当根据主诉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有的放矢、有重点地进行。 4、视诊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作为基础,否则会出现视而不见的情况。疾病的临床征象繁多,只有通过深入细致和敏锐的观察,才能发现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征象。

5、在进行全面系统体格检查时,身体各部分视、触、叩、听一般应结合进行。 (二)触诊 触诊是检查者用手触摸受检查者身体的各部分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其中以腹部触诊最为重要。触诊可以发现视诊未能发现的体征,也能证实视诊所见,还可以明确或补充视诊尚未确定的一些体征。手的感觉以指尖和掌面皮肤最为敏感,因此多用这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1、触诊的方法根据触诊时手施加压力大小不同,可分为感觉触诊法、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临床上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触诊法。 1)感觉触诊法检查者将一手或双手手掌置于被检查者某部位,依靠手掌的感觉来判断局部的震动。如检查心脏搏动、心脏震颤、肺部语音震颤和胸膜摩擦感等 2)浅部触诊法检查者用一手轻轻放在被检的部位上,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检查部位,不能在被检者体表上移动到另一检查区域。浅部触诊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 3)深部触诊法常用于腹部检查。检查者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深部触诊主要用以检查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一、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为了发现作为诊断依据的症状、资料,需用各种特定的方法,对病畜进行客观的观察与检查。为了诊断动物的疾病,应用于临床实际的各种检查方法,称为临床检查法。 (一)、问诊 1.概念 问诊就是以询问的方式,听取畜主或饲养人员关于病畜发病情况和经过的介绍。问诊也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式,即通过问诊和查阅有关资料,调查有关引起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代谢病发生的一些原因。 2.内容 (1)发病的时间与地点,如饲前或喂后;使役中或休息时;舍饲时或放牧中;清晨或夜间;产前或产后,不同的情况或条件,可提示不同的可能性疾病,并借此可估计可能的致病原因,而且还可以以此来推测疾病是急性或慢性。 (2)发病时的主要表现,通常畜主往往只介绍许多疾病共有的一般症状,如家禽的打蔫、不吃、羽毛松乱、下痢等,家畜的腹痛不安,咳嗽,腹泻,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烧等,而对疾病特有症状不一定介绍,这些通常是提示诊断的重要线索。必要时,可提出某些类似的征候、现象,以求畜主的解答,所以,要耐心询问,要启发但不要暗示,以求全面了解病畜的真实表现。

(3)疾病的经过,目前与开始发病时疾病程度的比较,是减轻或加重,症状的变化,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是否经过治疗,用过什么药物和方法,效果如何,这不仅可推断病势的进展情况,而且还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4)畜主所估计到的病因,如饲喂不当,使役过累,受凉,创伤等,这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5)畜群的发病情况,畜群中同种家畜是否有类似的疾病发生,附近是否有什么疾病流行等情况,可作为是否传染病的诊断条件。 (6)疾病的传播速度,以识别疾病是爆发型还是散发型,如短期内在鸡群中迅速传播,属于爆发型疾病,如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突然大批死亡,可提示中毒性疾病;而散在性发病,应考虑为慢性传染病(如慢性霍乱、淋巴性白血病)及普通病。 (7)病畜的年龄,许多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与年龄有关,因而年龄条件是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8)各种禽类发病情况,以判断疾病是属于单一禽种还是属于多禽种疾病。如鸡发生急性传染病可提示为鸡新城疫等,若鸡、鸭、鹅同时发病,可怀疑为禽霍乱;仅鸭发病,其它禽类不发病,如成鸭可提示为鸭瘟,雏鸭可提示病毒性肝炎。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 适应症 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于: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 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 7.晕厥原因不明。 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 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 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用品及准备 电生理检查室的基本要求和设备 1.严格无菌的导管室。 2.有电视监视器的X线机。 3.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多极电极导管。 5.心脏监护仪和电复律设备。

6.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1.导管电极 (1)心内导管电极:在盲端导管的远侧装有白金电极环,宽2mm,电极间距离为10mm。记录希氏束图的通常用三极电导管,每个电极在导管内有一导线从导管尾端通出连接记录导线,导管直径以7F较为合适。如欲在心房、心室内同时进行刺激或记录,应另准备二极或四极导管,前者只作刺激或记录用,后者一对电极作记录用。 (2)食管导管电极:为一特制的Z极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在距鼻孔35cm 左右(32-37cm)即达左心房水平,如再向下送4-5cm,则电极达左室后壁水平。以上为可进行心房或心室调搏的位置。 2.放大器 前极必须用浮地式隔离放大器。 希氏束电图及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有关指标 项目希氏束放大器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 频率范围35~500Hz 0.05~100Hz 输入阻抗≥5MΩ≥5MΩ 放大倍数5×103~2×104 7×103~1.2×104 输入电流≤10-9A ≤10-9A 共模抑制比≥86db ≥80db 本机噪声≤5μV(P-P)≤30μV(P-P) 输入信号幅度80~100μV(P-P)3~10mV(P-P) 输出幅度0.5~2V(P-P)2~8V(P-P) 镉-镍蓄电池 供电 ±12.5V 12.5V 3.示波器 多导程示波器(与记录仪的导程相同),其移动速度自25-200mm/s。检查时连续

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为了明确病因诊断,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查( ) A.胸部X 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E.心脏电生理检查 F.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2、引起患者晕厥可能性最大的原因( ) A.窦性心动过缓 B.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 F.心室颤动 3、为了明确患者晕厥的病因,下列检查有意义的是( ) A.胸部X 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冠状动脉造影 E.心脏电生理检查 F.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4、首先进行的检查:( ) A.超声心动图 B.12导联心电图 C.胸部X 线检查 D.血生化 E.CT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该患者应该诊断为:(提示心电图显示I2,I3,aVF导联可见向下的锯齿波,而V1锯齿波则向上。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左心室舒张期末径60 mm,机械瓣未见瓣周漏。)() A.房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I1型心房扑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室性心动过速 6、应采取的主要处理措施:(提示患者X线片示肺淤血,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 A.利尿及补钾 B.电复律 C.静脉注射洋地黄 D.ACEI E.建议患者接受射频消融并做术前准备 7、鉴于患者的情况,目前可能被I1型心房扑动掩盖,但消融成功后则可能会出现下列心律失常:() A.右房手术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室性心动过速 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8、术前应该告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可能出现的结果包括:() A.I1型心房扑动消融成功且无其他心律失常 B.I1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 C.I1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但之后其中1种或2种均复发 D.I1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无复发但患者出现心房颤动 E.即使出现心房颤动也可消融,但成功率较低而风险较大

临床诊断 基本检查方法练习题

基本检查方法A型选择题 1. 下列哪项属局部视诊内容 A. 营养、意识状态 B. 面容、表情 C. 步态、姿势 D. 胸、腹形态 E. 发育与体型 2. 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A. 胸部 B. 腹部 C. 皮肤 D. 神经系统 E. 颈部 3.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 A. 关节、阴囊、精索 B. 阑尾压痛点 C. 胆囊压痛点 D. 腹部反跳痛 E. 肾脏 4.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肠管或索条状包块 A. 浅部触诊法

B. 深部滑行触诊法 C. 双手触诊法 D. 深压触诊法 E. 冲击触诊法 5. 下列关于间接叩诊法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为了更好地分辨叩诊音,在每个部位叩诊时,每次均可叩4—5次 B. 确定心、肝的相对浊音界,宜采取轻叩诊法 C. 确定心、肝绝对浊音界,宜采取重叩诊法 D.病灶位置距体表深达7cm左右,需使用中度叩诊法 E. 确定肝上界时,应采取重叩诊法 6.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的叩诊音为 A. 实音 B. 清音 C. 鼓音 D. 过清音 E. 浊音 7. 肺内巨大空洞、气胸、气腹叩诊音为 A. 清音 B. 浊音 C. 鼓音 D. 实音 E. 过清音

8. 关于听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直接听诊法是医生应用耳廓贴附在被检查者的体表进行听诊,因不需用听诊器,可广泛使用 B. 间接听诊法即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此法方便,且对器官运动的声音还能起到放大作用 C. 听诊器钟型体件适用于检查高调声音 D. 听诊器鼓型体件适用于检查低调声音 E. 听诊器的使用是诊断腹部疾病的最重要手段 9. 闻到酸性汗味见于 A. 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 B. 肺脓肿、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C. 有机磷中毒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D. 肝昏迷未及时治疗的患者 E. 麻风病患者 10.下列关于嗅诊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所有的痰液均有臭味 B. 嗅到痰液有恶臭味提示可能患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C. 凡脓液均有臭昧 D. 脓液恶臭味考虑为化脓性感染 E. 正常人汗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11.关于呕吐物的气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单纯饮食性胃内容物无任何气味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常规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常规 【目的】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为治疗提供证据。 【适应证】 1.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 2.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3.房室旁路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4.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5.判断心脏前传的径路 6.判断心脏逆传的径路 7.判断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 【禁忌证】 1.全身感染性疾病,局部化脓; 2.出血性疾患及有出血倾向; 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4.严重心功能障碍;缓慢疾病的临终期。 【操作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 2.放置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右室前间隔(His束部位)、右室心尖部及高位右房部位。3.电生理检查内容包括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4.首先行右心室心尖部S1S1 刺激,500-270ms ,S1S2 刺激,一般从500/400 ms开始反扫,直至心室不应期。了解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5.再行高右房S1S1 刺激,500-200ms ,S1S2 刺激,一般从500/400 ms开始反扫,直至房室结不应期。了解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6.窦房结功能测定行高右房S1S1 刺激30ms ,70次/分开始直至150次/分止。 7.电生理检查结束后,根据结果选择射频消融。或结束手术。 【并发症及处置】 1.误穿锁骨下动脉避免穿刺锁骨下动脉,已经穿刺者避免扩张,已经扩张者应手术切开后直视下拔除鞘管。 2.纵隔血肿不影响循环和呼吸者可继续观察,否则应开胸处理,但开胸之前应经螺旋CT和/或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 3.血/气胸患者对小的气胸(压缩程度<30%)耐受较好,尤其是对肺功能好的年轻患者不需穿刺引流,较大的气胸经过及时穿刺引流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6常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指标评价-惠 杰

常用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指标评价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工作能力、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生命危险,给患者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害。研究发现,致死原因主要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占90%以上,多为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VF)、心室颤动(Vf);心脏停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等缓慢心律失常不足10%。美国每年猝死者达40万-50万人,我国人口众多,无疑是一更庞大的数字。 早期检出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而又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心律失常(心脏)事件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有:(1)常规心电图(12 导联);(2)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3)心率变异性分析及QT离散度;(4)心室晚电位检测;(4)无/或有创性导管电生理检查等。 心电图是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常规心电图记录的时间有限、信息量少,对某些心律失常阳性率难以提高;动态心电图监测到非持续性室速与日后心脏性猝死之间关系密切;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的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心室晚电位阴性者高8倍以上;心率变异性低预示心律失常事件与自主神经调节障碍有关。有创性(腔内导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VT者,预示日后将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概率明显升高。各种电生理检查方法对筛选严重心律失常的心脏事件患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还存在各自的不足。 一、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1842年,C.Matteucci观察并证实每次蛙心收缩伴随着电流,直至1887年,由D.Waller首次实现了从体表测量人的心电图(ECG)。荷兰生理学、医学家 W.Einthoven 将描记得的心电波形命名为P、Q、R、S、T。并首创了标准导联,又提出了爱氏三角形理论,为测定和描述心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32年,F.N.Wilson他从肢体导联三角形的分析出发,创设了一个所谓“无干电端”,即将三个标准导联的心电势的平均和作为“0”电位参比点处理,从而构成单极肢体导联(以后改为加压肢体导联)。1934年又创设了V1-V6六个胸前单极导联,合称之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至今。 心电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心电图仪器性能的不断改进,使心电图不仅使用方便,并且具有无以取代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无创性常规检测心脏的方法,也是心血管病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测技术。对于心律失常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心电图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心电图可以作为心律失常诊断的“金标准”,心律失常虽已应用其它许多方法经历几个世纪研究,但就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水平而言,迄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与心电图相比。 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心电图可用以确定若干解剖学、代谢性、电解质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它常是心脏病的一个间接佐证,有时甚至可以是某一病理改变的唯一依据。大多数的心律失常固然是由心脏激动的形成及/或心脏特殊传导组织的传导障碍所引起的,但心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