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指标各项面积计算表
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一、本定额是以原高等教育部1964年5月修订的《一般高等学校规划面积定额》(修订草稿)为基础,征求了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高教(教育)局及教育部所属各高等学校的意见后制订的。
二、本定额是根据既要保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适当改善学生及教工的居住条件,又要切实贯彻执行勤俭办学的方针,提高教学与科研用房的利用率的原则制订的。
本定额不包括经领导机关批准在高等学校附设的科学研究所(室)和生产性工厂等所需的房屋面积,也不包括人民防空工程的面积。
三、本定额是按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所需校舍制定的。
在这个基础上又制定了研究生的补助面积定额、专科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及相应的用地定额。
定额适用于一般高等学校(包括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可作为这些学校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及各类校舍的设计文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的依据。
本定额中的各项指标都是规划指标,不能作为学校编制年度基建计划及分配房屋的标准。
四、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承担的任务与一般高等学校有所不同,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其实验室、教工宿舍及住宅以及图书馆等项建筑的定额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至于重点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校行政用房、学生食堂、教工食堂、风雨操场等则仍应执行本定额,不应特殊。
五、本定额在试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或补充意见,请随时函告教育部,以便修订时参考。
六、本定额由教育部负责进行解释。
第一章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第一节教室一、内容包括各类学校的普通教室(小班及辅导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制图教室,课程设计教室,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教室,电教教室(由大合班教室及阶梯教室兼用),电教教室的附属用房(如演播室、控制室、复制室、软件制作储存室、修理间……等),也包括一些特殊专业的专用教室,如建筑学专业的素描、雕塑及水彩教室等。
二、各类教室的使用率1.普通教室及电教教室采用穿插排课的办法,每个教室每周排课26至30个学时,外语及建筑学专业可以每班设一个专用教室。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一、各项面积的概念(定义)和各项面积的相差关系
占地面积=方案上的防治责任面积
1、扰动土地面积=实际发生的占地面积,不包括已征地而未利用的预留场地。
扰动土地整治率=(建筑广场道路硬化面积+水域面积+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土地总面积
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实际的各项建筑、场地硬化、道路占地等。
如果有:还要列出水面面积。
2、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
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扰动面积-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3、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强度/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强
度
4、拦渣率
拦渣率=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工程总弃土(石渣)
5、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
2018版-新标准-水保6项目指标计算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占地面积=方案上的防治责任面积
扰动土地面积=实际发生的占地面积,不包括已征地而未利用的预留场地。
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实际的各项建筑、场地硬化、道路占地等。
如果有:还要列出水面面积。
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1、扰动土地整治率=(建筑广场道路硬化面积+水域面积+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土地总面积。
2、水土流失治理度=(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面积-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3、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强度/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强度。
4、渣土防护率=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工程总弃土(石渣)。
5、表土保护率=表土剥离面积/可剥离表土的面积。
6、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7、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表格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总结汇总表格摘要建筑面积计算在建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计算规则。
本文将对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制作汇总表格,以便更直观地对比和了解不同规则的特点。
1.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建筑面积计算是根据一定规则和标准对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进行面积测算的过程。
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包括建筑总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主体面积等多个方面。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计算规则也会有所不同。
2. 常见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对比下表为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对比表格:计算项规则1 规则2 规则3建筑总面积全部楼层面积相加建筑外墙投影面积净内部面积加上墙体厚度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底板投影面积建筑外轮廓线围成的面积地块边界线内部的面积建筑主体面积去除附属设施和走廊等面积只计算主体结构面积包括所有内部墙体在内的面积3. 不同规则的适用场景•规则1适用于对整个建筑物整体面积的计算,适用范围较广。
•规则2适用于需要考虑建筑外立面的投影面积的情况,适用于建筑设计和规划。
•规则3适用于需要更细致的建筑内部空间面积计算,适用于内部空间设计和装修等领域。
4. 结论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场景来确定,每种规则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通过本文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规则,从而提高建筑领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总结汇总表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面积计算是建筑设计和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准确的计算规则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若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交流讨论,谢谢阅读!。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一、各项面积的概念(定义)和各项面积的相差关系
占地面积=方案上的防治责任面积
1、扰动土地面积=实际发生的占地面积,不包括已征地而未利用的预留场地。
扰动土地整治率=(建筑广场道路硬化面积+水域面积+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土地总面积
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实际的各项建筑、场地硬化、道路占地等。
如果有:还要列出水面面积。
2、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
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面积-建筑
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3、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强度/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强度4、拦渣率
拦渣率=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工程总弃土(石渣)5、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
-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
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

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一、本定额是以原高等教育部1964年5月修订的《一般高等学校规划面积定额》(修订草稿)为基础,征求了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高教(教育)局及教育部所属各高等学校的意见后制订的。
二、本定额是根据既要保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要,适当改善学生及教工的居住条件,又要切实贯彻执行勤俭办学的方针,提高教学与科研用房的利用率的原则制订的。
本定额不包括经领导机关批准在高等学校附设的科学研究所(室)和生产性工厂等所需的房屋面积,也不包括人民防空工程的面积。
三、本定额是按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所需校舍制定的。
在这个基础上又制定了研究生的补助面积定额、专科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及相应的用地定额。
定额适用于一般高等学校(包括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可作为这些学校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及各类校舍的设计文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的依据。
本定额中的各项指标都是规划指标,不能作为学校编制年度基建计划及分配房屋的标准。
四、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承担的任务与一般高等学校有所不同,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其实验室、教工宿舍及住宅以及图书馆等项建筑的定额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
至于重点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校行政用房、学生食堂、教工食堂、风雨操场等则仍应执行本定额,不应特殊。
五、本定额在试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或补充意见,请随时函告教育部,以便修订时参考。
六、本定额由教育部负责进行解释。
第一章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第一节教室一、内容包括各类学校的普通教室(小班及辅导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制图教室,课程设计教室,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教室,电教教室(由大合班教室及阶梯教室兼用),电教教室的附属用房(如演播室、控制室、复制室、软件制作储存室、修理间……等),也包括一些特殊专业的专用教室,如建筑学专业的素描、雕塑及水彩教室等。
二、各类教室的使用率1.普通教室及电教教室采用穿插排课的办法,每个教室每周排课26至30个学时,外语及建筑学专业可以每班设一个专用教室。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1、侵蚀沟量测法 2、测钎法
a
8
1.侵蚀沟量测法
a
9
2.测钎法
在重点样区内选择样地,钢钎直径 0.5cm、长 50cm, 按 2m×2m 呈方格网状排列,钢钎垂直打入地下,在钉 帽上涂上油漆,编写编号。钢钎呈品字形布设,并沿地表 给钢钎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定期观测钉帽距地面的 高度,并在样地内取土样测得土壤容重,进而可计算出土 壤侵蚀模数。
A=ρZS /1000 cosθ A——土壤侵蚀量(t) ρ ——土壤容重(t/ m3) Z——侵蚀厚度(mm) S——水平投影面积(m2) θ——斜坡坡度值
a
10
a
5
4.表土保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保护的表土数量 占可剥离表土总量的百分比
表土保护率=保护的表土数量/可剥离表土总量
a
6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恢复面积=水土 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区面积
a
7
二、监测方法
a
3
2.土壤流平均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总量/项目区面积
a
4
3.渣土防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措施实际 挡护的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占永久弃渣
和临时堆土总量的百分比。 渣土防护率=采取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
临时堆土数量/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总量
一、六项指标 二、监测方法
a
1
一、六项指标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土壤流失控制比 3、渣土防护率 4、表土保护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a
2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建筑面积 阳台面积 使用面积 表格

建筑面积阳台面积使用面积表格
在现代房地产领域,建筑面积、阳台面积以及使用面积是购房者和开发商关注的重要指标。
这三个指标反映了房屋的总体规模、采光条件和实际可利用空间。
在购房前,了解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购房者更好地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房产。
属性定义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是建筑物在地面上占地面积的总和,包括主体建筑和辅助建筑的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通常是房产开发商用来计算出售价格的依据之一。
阳台面积是属于建筑物的一种附属用房面积。
阳台面积通常是指阳台的悬挑面积。
阳台是建筑物的附属空间,一般供人们在户外休息、观赏风景或晾晒衣物等使用。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可居住或可利用面积,包括室内前台、室内走廊、门厅、客房、阳台等计算在内。
使用面积是购房者购房时候非常关心的一个指标,是实际可利用的空间。
通过比较建筑面积、阳台面积和使用面积这三个指标,购房者可以更好地了解
房产的实际情况,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房产。
建筑面积的大小一般代表了整体规模,阳台面积体现了通风和采光情况,使用面积则是最直接的空间利用指标。
购房者在选择房产时,需综合考虑建筑面积、阳台面积和使用面积这三个因素,权衡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实际需求选择最为适合的房产。
因此,购房者在购房前应对建筑面积、阳台面积和使用面积这三个指标有一个
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以获得满意的居住体验。
建筑面积、阳台面积和使用面积等指标的合理结合,将为购房者的居住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综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说明

综合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说明一、综合评价指标定义(一)土地面积。
指年末企业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用地面积=已登记用地面积+承租用地面积-出租用地面积-近3年新增土地面积。
其中:(1)已登记用地面积:是指企业经自然资源部门登记的土地面积;(2)承租用地面积:是指企业依法租赁取得的实际用地面积,若企业租赁标准厂房或无法准确计算用地面积,则根据企业租赁的建筑面积与地块容积率之比折算为企业租赁的用地面积;(3)出租用地面积:是指工业企业依法将自用土地或厂房出租给其他企业的用地面积;(4)近3年新增土地面积:经批准的项目新增土地面积在2年建设期、1年过渡期内可不计入用地面积。
(二)税收。
指企业税费“实际入库数”合计,即“净入库数”合计。
“实际入库数”中包含13项税(费)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其中:增值税实际入库数=增值税直接净入库税收+生产型出口企业发生的“免抵”税额(含应调未调部分)。
(三)工业增加值。
对应指标为“收入法增加值”指标,企业可从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成本费用)表》(B1O3表)中获取数据。
(由企业填写提供,区统计局进行核对)(四)营业收入。
对应指标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成本费用)表》(B103表)中营业收入指标,对应指标代码分别为301。
企业可从统计联网直报平台(B1O3表)中获取数据。
(由企业填写提供,区统计局进行核对)(五)销售收入。
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营业收入。
(六)等价综合能耗。
综合能源消费量、电力消费合计均取自于205-1表“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综合能源消费量取自补充资料“综合能源消费量(48)”;电力消费合计取自该表指标(33)第5列;电力投入、电力产出均取自于205-2表“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火力发电投入取自该表指标(40)第3列,电力产出取自该表指标(33)第11列。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

精心整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2008标准)第七条高等学校的规划建设,应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和建设规模。
校园工程项目建设应一次规划,可分期实施。
改建、扩建学校的规划建设应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
第八条普通高等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面积指标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节能、环保、消防、防灾等规定和设计规范。
第二章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九条大学、专门学院各类校舍用房的配备:一、每所学校必须配备的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校行政办公用房、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师生活动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公寓)、食堂、教工单身宿舍(公寓)、后勤及附属用房共十二项。
二、学校根据需要可以配备的有教学陈列馆、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专职科研机构办公及研究用房、函授部办公用房、学术交流中心等用房。
表1大学、专门学院的办学规模(学生数)注:一般院校系指综合、师范、民族、理工、农林、医药、财经、政法、外语等院校。
第十二条大学、专门学院的学科结构比例按表2设定,据此与按学科分的建筑面积指标确定按学校类别分的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三项用房的建筑面积指标。
执行本指标时,如学校的学科结构比例与表2出入较大时,可据实对上述三项用房的建筑面积指标进行计算调整。
表2大学、专门学院的学科结构比例第十四条大学、专门学院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宜符合表3的规定。
十二项校舍建筑面积分项指标参见附录三。
表3大学、专门学院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总指标(㎡/生)2第十五条一般院校、体育院校教室包括各种普通教室(小教室、中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制图教室及附属用房等。
艺术院校教室包括公共基础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室及附属用房,其中专业课教室又包括琴房、形体房、画室、各种中、小型排练用房等。
第十六条按学科分的教室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按学科分的教室建筑面积指标(㎡/生)三、自选科研项目及学生科技创新用房;四、研究生学习、实验、科研补助用房。
八项指标具体标准

八项指标具体标准义务教育学校的主要评估指标,由原来的8项调整为10项,分别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多媒体设备数量、学生用计算机台数、专任教师师机比、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实验室数量、音体美器材种类。
10项指标中,有8项及以上达到省级评估标准,该校可视为达标。
一、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农村初中6平方米,农村小学5平方米;城区初中5.1平方米,城区小学4.2平方米。
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6计算,平房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应按0.8计算。
(2)本表数据不含选配功能室、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用地等占地面积。
普通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说明:(1)本表按照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0.6计算,小学平房校舍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8计算。
(2)表中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等生活用房和选配功能室等建筑面积。
二、运动场地环形跑道初中200米,小学150米。
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表3-1 单位:平方米说明:(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表3-1 单位:平方说明:(1)田径场内设足球场和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臵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臵比例为2: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三、多媒体设备数量:等同于学校班级数,即每个班配备一套。
四、学生用计算机台数:等同于最大班额。
山东省普通中学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标准山东省普通小学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标准五、专任教师师机比:1:1。
六、生均图书册数:生均初中32册,小学24册。
学校图书装备应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规定配备必要的图书资料。
医疗建筑面积指标

(一)全国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报批稿)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第四章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第五章建筑标准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件:全国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医疗建筑面积指标(一)全国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报批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综合医院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综合医院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全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200~800张病床综合医院的新建工程项目;改、扩建的综合医院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和国家发展卫生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第五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坚持方便患者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基本需要的同时,注意改善患者的应医条件。
第六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市建设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或过于集中。
现有综合医院的改、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对该区进行全面规划。
经批准后根据需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的不同,可一次或分期实施。
第八条综合医院的建设,应达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的要求。
第九条综合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综合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可分为200、300、400、500、600、700、800床七种。
一般情况下,宜建设300、400、500、600床四种建设规模的综合医院。
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

三、本定额是按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所需校舍制定的。在这个基础上又制定了研究生的补助面积定额、专科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及相应的用地定额。定额适用于一般高等学校(包括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可作为这些学校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及各类校舍的设计文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的依据。本定额中的各项指标都是规划指标,不能作为学校编制年度基建计划及分配房屋的标准。
| |--------------------|-----------------|
| |理、工、农、林、医、药各科普通教室(平均| 1.2 |
| |数) | |
| |--------------------|-----------------|
4.毕业班每班可设1个专用的毕业设计教室或毕业论文教室。
三、各类教室的设计定额
---------------------------------------------
| | 2 |
| 教 室 类 别 |设计定额(每个座位占使用面积米 )|
|----------------|---|---|---|---|----|
| 会议、会客及教员休息室 | -| 20| 25| 30| 50|
|----------------|---|---|---|---|----|
| | * | | | | | |
|-------------------------|-----------------|
| |30个以下外语专业小班教室(用课桌椅) | 1.8 |
| |--------------------|-----------------|
新六项指标与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一、六项指标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土壤流失控制比 3、渣土防护率 4、表土保护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及硬 化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面积-建筑及 硬化面积)
4.表土保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保护的表土数量 占可剥离表土总量的百分比
表土保护率=保护的表土数量/可剥离表土总量
Hale Waihona Puke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恢复面积=水土 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区面积
二、监测方法
地面观测法
2.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平 均土壤流失量
平均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总量/项目区面积
3.渣土防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措施实际 挡护的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占永久弃渣
和临时堆土总量的百分比。 渣土防护率=采取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
临时堆土数量/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总量
A=ρZS /1000 cosθ A——土壤侵蚀量(t) ρ ——土壤容重(t/ m3) Z——侵蚀厚度(mm) S——水平投影面积(m2) θ——斜坡坡度值
谢谢观看! 2020
1、侵蚀沟量测法 2、测钎法
1.侵蚀沟量测法
2.测钎法
在重点样区内选择样地,钢钎直径 0.5cm、长 50cm ,按 2m×2m 呈方格网状排列,钢钎垂直打入地下,在钉 帽上涂上油漆,编写编号。钢钎呈品字形布设,并沿地表 给钢钎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定期观测钉帽距地面的 高度,并在样地内取土样测得土壤容重,进而可计算出土 壤侵蚀模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计算方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计算方式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适龄儿童人口总数×100%说明:1、适龄儿童人口总数(校内外学龄人口数) 、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在校学龄人口数)以国家统一编制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基础综3121)填报数据和要求为准。
小学适龄儿童年龄全省除贵阳市各区县为6-11 岁,其余各市州目前暂为7-12 岁,逐步过渡到6-11 岁。
2、在申报适龄儿童入学率时,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可以将“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的学龄人口在校生数据减去同一级全日制小学在校生的辖区外户籍学龄人口在校生加上辖区内户籍在外地同一级全日制小学上学的在校生人数加以说明。
在辖区外同一级小学就学的学龄人口在校生需要取证,否则不能视为学龄人口在校生计入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
3、适龄儿童中小学已毕业在校外或在中学上学的在校生和原已入学而现在辍学在小学校外的适龄儿童不能计入适龄儿童中在小学就读人数。
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适龄少年人口总数×100%说明:1、适龄少年人口总数(校内外学龄人口数) 、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在校学龄人口数)以国家统一编制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基础综3131)填报数据和要求为准。
初中适龄少年全省除贵阳市各区县为12-14 岁,其余各市州目前暂为13-15 岁,逐步过渡到12-14 岁。
2、在申报适龄少年入学率时,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可以将“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报的学龄人口在校生数据减去同一级全日制初中阶段学校在校生的辖区外户籍学龄人口在校生加上辖区内户籍在外地同一级全日制初中阶段学校上学的在校生人数加以说明。
在辖区外同一级初中阶段学校就学的学龄人口在校生需要取证,否则不能视为学龄人口在校生计入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
3、适龄少年中初中已毕业在校外或在高中阶段学校上学的在校生和原已入学而现在辍学在初中校外的适龄少年不能计入适龄少年中在初中就读人数。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1、侵蚀沟量测法 2、测钎法
1.侵蚀沟量测法
2.测钎法
在重点样区内选择样地,钢钎直径 0.5cm、长 50cm ,按 2m×2m 呈方格网状排列,钢钎垂直打入地下,在钉 帽上涂上油漆,编写编号。钢钎呈品字形布设,并沿地表 给钢钎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定期观测钉帽距地面的 高度,并在样地内取土样测得土壤容重,进而可计算出土 壤侵蚀模数。
一、六项指标 二、监测方法
一、六项指标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土壤流失控制比 3、渣土防护率 4、表土保护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及硬化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面积-建筑及 硬化面积)
2.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量/治理后平 均土壤流失量
平均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总量/项目区面积
3.渣土防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措施实际 挡护的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占永久弃渣
和临时堆土总量的百分比。 渣土防护率=采取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
临时堆土数量/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总量
4.表土保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保护的表土数量 占可剥离表土总量的百分比
表土保护率=保护的表土数量/可剥离表土总量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恢复面积=水土 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区面积
二、监测方法
地面观测法
新六项指标计算 公式

新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道路
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面积-建筑道路
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2、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强度/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强度
平均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总量/项目区面积
3、渣土防护率
拦渣率=实际挡护的弃土(石渣) /工程总弃土(石渣)
4、表土保护率
表土保护率=保护的表土数量/可剥离表土总量
5、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6、林草覆盖率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
水土保持六项指标计算公式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计算公式
一、各项面积的概念(定义)和各项面积的相差关系
占地面积=方案上的防治责任面积
1、扰动土地面积=实际发生的占地面积,不包括已征地而未利用的预留场地。
扰动土地整治率=(建筑广场道路硬化面积+水域面积+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扰动土地总面积
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实际的各项建筑、场地硬化、道路占地等。
如果有:还要列出水面面积。
2、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工程措施+植物措施)/( 扰动面积-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3、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容许土壤流失强度/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强度
4、拦渣率
拦渣率=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工程总弃土(石渣)
5、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建设区面积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项面积计算表
一、各项面积的概念(定义)和各项面积的相差关系
1、占地面积=方案上的防治责任面积
2、扰动土地面积=实际发生的占地面积,不包括已征地而未利用的预留场地。
3、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实际的各项建筑、场地硬化、道路占地等。
如果有:还要列出水面面积。
4、水土流失面积=实际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扰动面积-建筑道路场地硬化面积-水面面积
5、可绿化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6、植物措施面积=植草、植树和撒播草籽的面积
二、各项指标的计算表
1、扰动土地整治率
扰动土地整治率计算结果表单位hm2
2、项目区及各防治分区水土流失治理度计算表
拦渣率计算表
林草植被恢复率:在项目区内,林草植被面积占可恢复植被(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于恢复林草植被)面积的百分比。
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占项目区总面积的百分比,项目区林草植被恢复和林草覆盖情况见下表。
项目区林草植被恢复和林草覆盖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