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推荐下载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引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和作用,强调了劳动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梳理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劳动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1. 劳动是人类基本活动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创造性实践的过程。
通过劳动,人类改变着自然界,创造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
劳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劳动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只有通过劳动,我们才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2.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石马克思强调,劳动教育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人的独立、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劳动教育,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积累实践经验,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同时,劳动教育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道德,增强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3. 劳动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马克思强调,劳动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和自身需求的满足。
在劳动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综合素质的人才。
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提高他们的劳动效率和创造力。
同时,劳动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道德和职业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1. 坚持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理念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劳动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关注人的自由发展和自身需求的满足。
马 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劳动、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劳动不仅是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更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发展自身潜能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的基础。
通过劳动,人类改变了自然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同时,劳动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建立了社会关系,形成了社会组织和制度。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成果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和实施者,劳动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却被剥削,劳动成果被资本家占有。
因此,马克思主义呼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公平分配,实现劳动者的自我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个性的途径。
通过劳动,人们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更实现了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价值。
劳动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倡导劳动者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劳动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呼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公平分配,实现劳动者的自我解放。
劳动不仅是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更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发展个性的途径。
只有在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平等和尊严的前提下,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我们认识劳动、尊重劳动者、改善劳动条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摘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在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全面涵义与作用,尤其要把握好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并在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认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生产劳动;结合;启示;社会主义教育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由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其实,社会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它一开始就是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种结合是十分原始的、低级的。
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还不可能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老一辈为了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领传递给下一代,这时的教育就必须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
后来,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对立,同时也产生了文字,这就为传授间接经验和学校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种最初的学校教育,既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开始。
在剥削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权,把学校教育当作是他们培养其统治人才,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把劳动者排除在学校的大门之外,这时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分离的。
尽管如此,劳动者要进行生产劳动,仍然需要一定的生产技能,还要在生产过程中接受有经验的劳动者的指点,接受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没有这种教育,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事实上就谈不上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以飞跃发展,生产劳动所需的劳动技术日益复杂,那种以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进行劳动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了,从而使人类世代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社会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重大。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价值取向及当代启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J o u r n a l 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2014年3月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价值取向及当代启示唐露萍1,2(1.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2;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内涵,关注人的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显现了珍爱生命㊁欣赏生命和成全生命等一切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㊂在当下,面对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对生命主体的不尊重和漠视的异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具有重要的启示㊂我们需要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教育真正成为润泽生命的实践活动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全面发展;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A811.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4)01-0136-06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主要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亦即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它们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述中, 有的是从哲学方面论述的,有的是从经济学方面论述的,更多的是在共产主义学说中论述的 [1]㊂这些彰显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教育思想的文字,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这智慧来源于对人类社会的无尽热爱 只有热爱人类㊁热爱社会的人才会在无尽的思索中探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幸福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探寻中,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呈现出对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注,这种关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价值取向,认识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一㊁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形成,集结了前人的优秀思想和马克思㊁恩格斯的深入研究,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讲到共产主义社会时,曾经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㊁渔夫㊁牧人或批判者㊂ [2]537可以说,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最精要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本质内涵㊂对于 人的全面发展 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其意义层次更加丰富多元㊂本文基于教育学的理解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健康成长以及认知和素养㊁人格和品质的完满发展,是对个体的三重生命的关注,即关注人的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㊂(一)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建基于 人的全面发展 的价值诉求㊂ 人的全面发展 既是一个价值目标,又是一个价值基础,它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独有理解㊂马克思认为,人 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㊁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㊁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㊂ [2]524而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㊂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㊂ [2]501马克思的命题中涵盖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基本维度㊂其一,这个现实中的个人是一个自然的存在体,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161,具有自然属性,这个自然体的存在方式是 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本质契机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物料交换,而且这种物料交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㊂ [3]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关注自然生命的重要体现,也为教育关注生命个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依托㊂认识自然生命,既是收稿日期:2013-12-10修回日期:2014-02-17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A D A13081)作者简介:唐露萍,女,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㊂教育为促进生命个体成长之必备课,也是个体认识自我的必修课,只有充分认识了人的自然生命,才能理解自然生命不可替代的深刻内涵,从而珍惜生命㊁敬畏生命㊂其二,这个现实中的个人还具有社会属性㊂马克思主义把生命个体看作一个社会的存在体㊂马克思认为,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㊂ [2]187这种表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重视社会生命的价值内涵㊂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生活的界域是广阔而丰富的,这个界域正是人所创造和组成的不同的社会㊂在社会中,人不是孤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是人类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其成长过程受着相同界域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的影响,作为人的生命个体逐渐形成本界域的世界观㊁人生观和价值观㊂因此,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人的自然生命,还应当关注人的社会生命㊂第三,这个现实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最高层次的精神存在㊂马克思认为,人是意识的存在体,具有意识属性㊂人 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㊂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㊂ [4]而 意识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它能够产生出高级的精神㊂ [5]马克思所关注的 意识 ,正是对人的精神生命的关注㊂精神生命是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所特有的最高层次的生命,是为解答 人为什么而活 的哲学命题而存在的㊂精神生命成长的内涵是人趋于完整化的共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精神品质的形成,而唯有精神生命的成长才能促成精神品质的形成,因此,关注精神生命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体现㊂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关注的是 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教育对人(作为人的生命个体)的三重生命的关注,即关注人的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㊂当教育在自然与社会㊁劳动与发展㊁历史与现实等界域中陪伴生命个体成长,以实现人的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时, 人的全面发展 才可能实现㊂(二)内涵建构从理论溯源可以发现,基于 人的全面发展 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教育明确了 关注生命 的指向,这也正是 人的全面发展 的本真内涵㊂ 全面 的内涵包含了人的发展的所有条件:物质的与精神的㊂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维系健康的蛋白质的补给,也需要形成良好品质的各种 养料 ,从而实现智力与体力㊁品质与修养等全方面自由㊁充分与和谐的发展,使生命体健康成长,其个性得以张扬㊁智慧得以生长㊁技能得以提升㊁幸福人生得以实现㊂在这样的发展内涵中,人永远居于主体地位㊂而 关注生命 的教育正是以生命个体为主体的教育,是促成生命个体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获得发展的关键所在㊂ 关注生命 的教育既关注自然生命的不可替代性,也关注生命个体所存在的共同体对生命的重塑意义,在 教 与 学 的交往中,以对生命的尊重为前提,培养个体的精神旨趣,催生多元智力㊁情商㊁意志力㊁创新力等品质㊂这些品质,又形成多元的 养料 ,循环补给到个体的生命中,最终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 的可持续性㊂养料 补给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将生命内涵融入教育之中,即在一切教育视域中,观照个体的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㊂无论是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㊁家庭教育等),还是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的本真内涵都与生命的成长密切相连㊂就社会教育而言,每一个共同体的成员都是一个潜在的影响者,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6]㊂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应当顾及所在的共同体,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2]571,否则将形成负面影响,窒碍个体的正极发展㊂就家庭教育而言,在生命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极其重要㊂除了给予人身体必须的 蛋白质 之外,占家庭教育主导地位的父母还应当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㊂通常情况下,热爱生命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出热爱生活㊁善待他人的孩子,使其形成乐观㊁积极㊁向上的良好品质㊂而学校教育则是生命个体的重要成长期,也是生命观形成的重要阶段㊂在学校教育中,专门设置的‘生命教育“课程是认识生命的快捷途径和重要方式㊂但是,仅仅为 生命 而教 生命 是不够的,学校教育的过程是 教 与 学 全方位交往㊁建构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人性的活动过程㊂这个过程既包含了课堂上的 教 与 学 ,也囊括了学校文化中所有显性的和潜在的 教 与 学 ,因此,既要在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帮助学习者认识生命,还应当在其他的学科和一切彰显校园文化的视域中,进行 渗透性生命教育 [7],使得 生命教育 如春风细雨,滋润每一个学习者的心田,让人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全面的提升㊂当家庭教育㊁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融入生7312014年第1期唐露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价值取向及当代启示命的关怀,使生命个体从小在家庭中就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在社会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在学校中感悟到师生交往的愉悦㊁共同学习的快乐,生命个体的成长过程便会成为一个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完整契合的喜悦与幸福的过程,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目的也将真正得以实现㊂二㊁一切为了生命: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溯源和内涵建构,映射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价值取向㊂显然,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充满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关注,其思想与现实的人㊁与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紧密相连,这种把个体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放到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进行考察的思想,深化了人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意义,充分体现了教育关注生命㊁一切为了生命的重要价值取向㊂(一)珍爱生命:自然生命不可替代生命是再脆弱不过的一个 蛋白质 ,当基于 蛋白质 的生命个体停止了物料交换时,生命也就终结㊂生命是不可替换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种不可逆的自然规律体现了生命的珍贵性㊂不仅如此,生命个体还是社会存在的基础㊂ 社会 不管其形式如何 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㊂ [8]社会是倚赖于生命个体的活动而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终结时,一切社会活动随之而消亡㊂没有生命个体,就没有社会的存在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获得全面发展,而实现全面发展最为根本的就是自然生命的存在,如同马克思所说,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㊂ [2]519如果教育所培养的人,连自然生命的正常存活也不能保证,又如何谈及全面发展?当下,各类同窗相残㊁校园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仿佛生命可以无限迫害甚至重复生成,动辄 拔刀相向 ㊁跳楼轻生,以及诸多残害生命的恶性事件在各大网络新闻㊁报摘㊁电视中屡见不鲜,仿佛生命只是自己的任意一个简易物件,随手便可丢弃 又仿佛,生命经得起随意摔打,可以无限破坏 这些令人堪忧的漠视生命的想法和行为究竟为何出现?这是教育要迫切关注的问题㊂只有当教育将生命关怀作为首要的价值追求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才会认识到生命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生命的深层意义和内涵,才不致生成残害或放弃生命的念头㊂当教育将生命关怀作为首要的价值追求时, 一切为了生命 的教育便能赋予生命个体一个温情与依恋相伴的成长界域㊂ 温情 是个体之间的关爱;依恋 是人对自我和他人,以及整个社会的责任㊁使命共有的情怀㊂这样的教育观所反映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演绎 珍爱生命 的价值内涵㊂这样的教育行为总是以珍爱生命为前提,对 教 与 学 注入 一切为了生命 的爱的源泉,让个体充分理解生命的珍贵,在成长过程中明晓生命的不可替代与不可逆转,以及生命独有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认识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都不是轻而易举㊁一蹴而就的,从而学会保护生命㊁珍视生命(不仅保护㊁珍视自我的生命,同时也保护㊁珍视他人的生命)㊂在这样的成长界域下,教育才能朝着 一切为了生命 的方向而发展,才有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㊂(二)欣赏生命:社会生命需要建构欣赏,是对生命珍视㊁尊重的更高表现㊂不仅要欣赏自我的生命,还要欣赏他人的生命㊂对于人所生存的社会界域而言,生命个体是平等而自由的,马克思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观的内涵,充分说明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都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吸取养料,通过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生命个体才能获得发展㊂由此可见,欣赏每一个生命个体,促成生命个体的正极发展,是教育的价值诉求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家庭教育是人所感受教育的初始形式,在新生儿阶段,教育的作用应当是教会婴儿学会对生命体的喜爱㊂家庭成员给予初生婴儿的爱和关注,会潜移默化地传递 欣赏 的信号,使婴儿在其他生命体的欣赏中不仅获得成长的快乐,也能对其他生命体纳入 欣赏 的态度,且在生命的成长中持续这种态度㊂家庭教育中的欣赏,不是溺爱或宠幸,而是基于鲜活生命的美好所投入的珍爱㊂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这种欣赏进而演变为一种大度㊁从容㊁无私的关怀㊂ 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㊁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㊂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㊁伟大的哲人㊁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㊁真正伟大的人物㊂ [9]459所以,生命个体在相互欣赏的界域中成长,对生命的建构给予充分的珍视和尊重㊂这样的教育所呈现的课堂行为模式便是,教师关注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充分调动学习者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唤醒学习者的善性与美好,从而有助于学习者养成完满人格,实现幸福人生㊂(三)成全生命:精神生命充满旨趣831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这也是对生命最终的成全㊂人之为人,作为一个 现实存在着的㊁活动的人 ,是和其它生命有着本质区别的㊂帕斯卡尔曾经这样描述过: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㊂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㊁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㊂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㊂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㊂ [10]能思想㊁有思想使得人有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发了一种 为我而存在的 关系,在马克思看来, 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 关系 ,而且根本没有 关系 [2]533,所以,人的伟大㊁人的独特性源于人具有 意识 ㊁ 精神 这样的属性, 人和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㊂ [2]534很显然,有着精神世界的人不能仅仅满足自然生命的 物料交换 ,他会始终追求着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有当生命的意义完整时,生命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㊁有限的㊁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㊂ [9]459-460这才是对生命的成全㊂要成全生命,就要让生命成全,就要让生命个体的精神生命充满旨趣㊂具体而言,要让教育人化㊁活化㊂人化,即以 一切为了生命 的教育而教育;活化,即营造鲜活的课堂(教育教学情境),让鲜活的生命快乐成长㊂在这样基于生命个体的自由生长界域中,生命才是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才是被珍视㊁被尊重㊁被欣赏㊁被成全的;也只有在这样的界域中,生命才是完整的,才能让自然生命㊁社会生命㊁精神生命有机结合;这个时候,生命的成长才是充满精神旨趣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人才可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㊂三㊁润泽生命的教育①: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当代启示虽然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不是显学,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生命力而具有着延宕性和伸张性,具体而言,人要成其为 全面发展的人 ,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运用到当下,结合实际,对违背其价值取向的教育行为或模式进行解构,并重建富含生命性的教育,使学习者在成长中收获幸福人生㊂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当代的意义不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是 在于改变世界 [2]502㊂这需要我们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注重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㊂(一)尊重主体:教育润泽生命的基本前提教育的价值在于指引生命主体走向和谐的发展,而不是绝对自由的无目的性发展,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㊂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只有在 社会 这一特定界域中才可能成为人,而其物料交换的,不仅是代表物质的 蛋白质 ,更有代表精神的 蛋白质 ㊂只有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共存下,人才成其为人㊂人的社会性,需要在社会这个人类独有的界域中形成㊂良好的社会性,是生命个体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属性㊂良好的社会性的形成,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社会的和谐是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㊂和谐,是发展中相互作用㊁相互促进的一种正极发展的社会状态,这需要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相互尊重㊁相互包容和相互悦纳㊂教育是实现这一状态的最佳方式,但必须注意的是,教育要以尊重生命主体为前提,才能生成最佳的指导路径㊂否则,教育不成其为教育,反而失去其本真,一味经由 教 独占课堂的主权,忽视 学 的话语实践㊂与 奴隶主 的管制②无异,学习者在此环境下的发展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继承 奴隶主 的管制,成长为一个新的 奴隶主 ;二是在 奴隶主 的管制下,还未进入到成人的时刻,便停止 物料交换 ,终结生命㊂暴力既能生产暴力,也能摧残弱小㊂这是对生命主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极端漠视,于学习者自主性发展,以及生命的健康成长绝无益处,不可能成为教育的行走路径㊂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辨析那些打着 教育 幌子招摇撞骗的所谓的 教育 ㊂它们不能被称之为教育,只不过是奴役或训诫罢了㊂在当下的课堂中,有不少这样的所谓的 教育 ㊂它们在升学率或名校招取率的重压下,将教育异化为 实验班(尖子班)③教学㊁ 试题强化训练 等㊂之所以会产生这9312014年第1期唐露萍: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价值取向及当代启示①②③此标题源自文集‘润泽生命的教育“(肖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㊂某教师口述:某偏远地区的小学,实施棍棒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俨如 奴隶主 ,动辄挥鞭子㊂某教师口述:当下的教育理论确实很好,可它只是一个梦想㊂学校里的真实情况是残酷的,因为一个学校学生的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北大㊁清华的学生),其声誉就会受影响,学校排名㊁生源质量也会下降,这些恶性循环的结果致使学校只能看重成绩,只能成立尖子班,重点培养尖子生㊂样的现状,原因并不单一㊂但归根结底,还是对生命主体的不尊重和极端漠视㊂这种不尊重和漠视导致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指引生命的成长异化为人才的选拔㊂单一模式的人才选拔制度必然导致单一㊁机械的培训模式,这绝非教育㊂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以尊重生命主体为前提,实现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的和谐,学校管理与教育政策的和谐,教师的 教 与学生的 学 的和谐㊂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人方能和谐发展;在和谐发展中, 润泽生命的教育 才可能生成㊂(二)注重实践:教育润泽生命的成长过程人如何成就为人呢?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㊂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㊂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㊂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㊁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㊂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使对方产生相应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㊂ [2]247-248可见,作为自然生命体的人要成就为人,就必须拥有社会性㊂在马克思看来,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㊂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 是不可思议的㊂ [11]人是社会环境中亘古不变的主体,而生产劳动正是人作为主体与自然这个客体有机区分的重要活动㊂在这一活动中,作为人的生命主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得以张扬,可以充分自由地进行选择和创造,使生命在无限自由的活动中获得成长必须的发展㊂也只有在这一活动中,通过不断进化,人才可成就为人㊂在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人愈加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生命体㊂人类逐渐改变环境㊁创造未来,让一切成为可能㊂如是,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帮助生命个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㊂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才是完整的㊂马克思认为, 个体是社会存在物㊂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㊁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2]188㊂可见,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生存于社会的基本技能㊂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人,而不是高分低能者㊂教育应当注重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生涯里不仅仅只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获得充足的实践㊂教育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和指引学习者获得完满的实践,使之不仅能具备相应的生存技能,并从中获得精神的启迪,不断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㊁有能力满足自己正常需求的㊁符合社会发展的具有完整性的人,并且在为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逐渐改善和完整自己的社会属性,愈发适应于社会,最终融入社会,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生命教育的目的之所在㊂(三)全面发展:教育润泽生命的终极关怀上述 尊重主体 ㊁ 注重实践 正是为着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 而奠基㊂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基于生命的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教育对生命主体的终极关怀㊂全面发展,是对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是人能成长为完整人的重要指标㊂人怎样实现全面发展呢?在马克思看来,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㊂ [12] 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㊂ [13]生产劳动意即在实践中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滋生智慧㊁提升能力㊂显然, 人的生存活动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意味着人与自然的不同 [14],它包含了脑力与体力的共同付出,这种付出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是自主而生的自为结果,教育应当赋予学习者实践的机会,真正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而奠基㊂具体而言,教育必须对生命主体给予关怀和爱,才会使人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㊂当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 人文同化 [15],全面的发展才成为可能㊂马克思之所以将生命主体放在与他物和社会的整体关系中分析,就是为了揭示人的生命的本质是社会性这一真谛㊂因此,人只有在不断认识自我㊁理解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才能对自我这个主体有所体悟,才能对生命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㊂只有在自然的㊁自觉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人的社会实践才是具有创造性的㊂人在发展的过程中, 边实践㊁边认识,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在探索争鸣与思想解放中不断前行 [16],生命的意义就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或彰显㊂生命个体在教育的引导中逐渐实现自身的价值建构,在认知扩展的过程中充盈思想㊁丰实心灵,041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本文概述《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马克思作为19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其理论体系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深远影响。
劳动本体论作为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理解劳动在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首先将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进行概述,包括其理论来源、基本内涵和核心观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劳动本体论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包括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经济现象、指导社会实践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认识和处理劳动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探讨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二、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思想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劳动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更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马克思强调了劳动的创造性。
他认为,劳动是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自己,实现了自我超越。
马克思揭示了劳动的阶级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被剥夺了其应有的尊严和价值,成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但却无法享受到这些财富的成果。
这种劳动的异化现象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解放的思想。
他认为,只有实现劳动的解放,才能使人类从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劳动教育思想及当代借鉴研究
劳动教育思想及当代借鉴研究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人成长和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深入研究劳动教育思想,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于当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劳动教育思想源远流长。
古代思想家们就已经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通过劳动来培养公民的美德和责任感。
在中国古代,儒家强调“耕读传家”,认为劳动与学习相结合能够塑造人的品德和能力。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社会的进步,劳动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通过劳动,人类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和智慧。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劳动者。
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
杜威主张“做中学”,认为劳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劳动在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劳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为当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首先,当代劳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际的劳动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学校可以增加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到农业种植、手工制作、社区服务等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劳动教育应与学科教育相融合。
劳动不仅是一种体力活动,更是一种智力活动。
在数学、科学、技术等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劳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再者,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和伟大,尊重劳动成果,珍惜劳动创造的财富。
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方式。
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及其教育的新时代启示
2023年6月第40卷 第3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un. 2023Vol. 40 No. 3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及其教育的新时代启示于 波 李桂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概念,其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人学属性。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厘清劳动概念、阐明劳动对人的价值与意义,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特性,对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阐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维度培养目标,以及对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重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新时代【中图分类号】A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3)03-0045-07收稿日期:2022-04-16 修返日期:2022-06-27作者简介:于 波(1996-),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在读。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李桂花(1965-),女,汉族,吉林辽源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进程中吉林省农村生态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A19。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无论如何改变,我们开展的教育活动都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1]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论述,引起了人们对于劳动教育的重新认识。
国内各界教育人士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众多:一部分学者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角度,分析经典原著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思想,论述什么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部分学者将劳动价值观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方面来阐释,论述如何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资本论》中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资本论》中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发布时间:2021-03-02T11:10:59.5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第31期作者:胥又齐[导读]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是立足于工人阶级、植根于社会现实而建构起来的全面、科学的思想胥又齐(四川大学四川省成都市 610207)摘要: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是立足于工人阶级、植根于社会现实而建构起来的全面、科学的思想。
大机器时代的来临,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更加严重,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极其严峻。
侧重于解决工人阶级当前遇到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教育思想,其思想始终与反抗资本剥削和压榨、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和发展紧密联结在一起。
无论是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抗争,还是作为现在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劳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当代教育应注重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构建学校和工厂、企业双向联动的模式,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围绕《资本论》此书展开研究,从其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当代启示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想;资本论;资本剥削;当代启示一《资本论》中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机械体系成为社会的主要形式。
机器的使用降低了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却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资本家出资购买劳动力,劳动者的通过直接劳动创造出劳动产品,然后资本家获得产品,劳动者获得工资,在这看似公平合理的交易下掩盖着资本剥削的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由此产生了经济学上的悖论,即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竟变成把工人及其家属的全部生活时间转化成受资本支配的增殖资本价值的劳动时间的最可靠的手段。
”资本增殖的过程是以剩余价值的增殖来实现的,在工人正常的工作时长之外,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及其家人的时间来实现剩余价值的增殖。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为了生计出卖劳动力,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却并不属于劳动者,造成了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异化;资本家为了最大程度获取利益,在生产过程环节尽可能的压榨劳动者利益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造成了劳动者与其生产过程的异化;劳动者被迫出卖劳动力,使劳动仅仅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工具,与本应展现出人自由、自觉本性的劳动彻底异化。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引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O 马克思深刻洞察到劳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展开探讨,以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同时对当代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1.劳动的本质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活动,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关系的基础。
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物质财富创造的源泉,更是人类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劳动的本质是人通过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是人类个体和社会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途径。
2.劳动教育的目标和意义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的能力、素质和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劳动者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等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为之做出贡献。
3.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马克思主张通过实际劳动来实现劳动教育,认为只有亲身参与劳动,才能深入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并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知识。
同时,马克思也强调对劳动者进行理论教育,以提高其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并与其他各种教育相互融合。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1.弘扬劳动价值观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强调劳动的本质和价值,这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劳动的认识逐渐淡化,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也常常被忽视。
通过宣传和普及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可以增强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劳动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2.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马克思主张通过实际劳动来实现劳动教育,这对培养人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生产的本质和作用,指出了资本主义剥削下的人类普遍困境,并对当代文化产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生产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一种物质交流,而精神生产则是人类自身的内部活动,是人类智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利用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商品,并通过劳动力的生产来获取利润,而生产出来的商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还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精神剥削,将生产出来的优秀文化作品和精神产品不断流通推广,以此获得更多的消费和利润。
马克思将精神生产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另一种是独立于经济基础之外的,有自己特殊的机制和规律的生产方式。
前者包括宗教、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道德、法律和思想上的依据;后者则包括科学、艺术、文学等各种文化领域,它们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体现,其核心是创造出有独立精神价值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对知识、文化和艺术的私有化和商业化,以及对创作者的剥削和压迫。
在商业化的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推广都成为资本家获取更多利润的手段,而知识分子则成为这一体系中的从属角色,他们在资本家的掌控下不得不为他们所创造的作品贴上商品标签,以此获取市场的关注和利润。
因此,马克思指出了文化产业的商业化、娱乐化和标准化,以及知识分子的商业化和职业化等问题,呼吁要消除这些不利于创作的干扰,使文化生产真正成为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和审美享受的产物。
二、当代启示当今社会是一个充分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最初的印刷、广播、电视到今天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都给人类文化生产和精神创造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些变革中,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商业化和标准化越来越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文化创作和传承。
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主题,通过概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分析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总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文章旨在揭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研究,本文旨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启示,指导作用,总结,展望,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实践基础,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方法,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挑战。
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现实依据。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可以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有助于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2020年第3期在当前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提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分析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和施行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劳动对人类社会关系的产生起着决定作用,“任何一个小孩都知道, 假如一个国家终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 即令是几个星期, 他也会因饥饿而死亡。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因而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3],世界各民族的发展进步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4],揭示出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5]。
马克思还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实践作为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不仅能“按照他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生产,而且还能“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差别。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涵义《辞海》中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是:“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6]。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劳动教育”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能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人的体力发展,也指智力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主编项贤明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
2、教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教育学研究呈现与众多科学交叉发展的趋势;(2)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而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整体上系统地、综合地、全面地认识人类教育现象;(3)教育学领域的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
3、简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以及邓小平在1985年重申该教育方针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答;(1)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历史与现实意义:“三个面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战略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论述题结合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试述如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答:(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3)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学理论的重要行动指南;(4)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运用对这类规律的认识来正确开展教育活动,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南。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面对依法治教、教育公平、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等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独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探讨和教育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不断发展。
论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从传统农业 文明 向现代工业文 明的转变 , 是人类社会历史 的发展和进步 。 然而 , 在这社会 历史 发展 和进 步的背后 , 却是人 类为此而付 出的沉重代价 ,其 中最 为典型是生态环境 的恶化。 面对工业 文明以来各种生态环境 问题 , 文社 会学者们不得不 人 承担起反思 这些 问题 的社会重任 , 并力 图从各 自的学术资源 中 探寻社会发展 的出路 。马克思 的 自然生产力思想就是反思 当下
然, 这些观 点歪 曲了马克思生产力 观的本意 。但从 中我 们也可 以看到 , 些观点揭示 了国际社会 长期且普遍存在 的一种价值 这 观念 , 即人类 中心主义的缺陷 。 我 国传 统学术 观点是从 人与 自然 对立 的角度 去界定 生产 力观点 , 而这种带有 明显人类 中心主义印记 的观点 却被视为 马 克思 主义的基 本观点。而西方学者在面对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 问题时 , 又将之原 因归结 为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 的不当界定 而 引发的人类 中心 主义所致 。两者论述 的主观意图不 同, 但基本 观点是相 同 的, 即都认 为在 马克思理 论那里 , 只强调 人 的社 会 生产力 , 重视 人在社会 生产 中的地位 和作用 , 忽视 自然 界 的 自 然生产力 , 忘却 了 自然界 在社会生产 中的地位 和作用 。我们 认 为 ,这两种 观点都没能完整准确地 理解 马克思 的生产 力观点 , 只是抓住 了其 中一点 , 而忽视另外一点 。其 实 , 马克思认为 , 在 社会生产 中,人 和 自然 , “ 是同时起作用 的。”] 在整个 生产力 1 ̄ 4z e c 体系 中, 社会生产力与 自然生产力也同样起着作用 。因此 , 对于 生产力 范畴 , 特别 是 自然 生产力 范畴 , 我们 应该 回到马 克思 的 的对立面上 , 强调 人类对 自然 的主宰 , 人类可 以按 照 自己的想 法 去征服 、 控制 、 改造 和利用 自然 , 正是这种 极端 的想法 , 使人 原著 中去重新理解 。 二、 自然 生产 力 : 马克思生产 力理论不可 忽视 的 内容 类不 断陷入难 以 自拔 的生 态危 机和环境 恶化 之中。 纵 观马 克思 的诸 多论述 , 们发现 , 我 马克思 的生产 力是一 与此 同时 , 面对生 态环境 的 日趋恶化 , 方一些 学者在 分 西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挖掘其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作为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劳动思想作为其核心理论之一,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首先概述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劳动价值的理论等。
我们将分析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我们将总结马克思劳动思想在当代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其精神实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把握其精神内涵和实践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根植于他的哲学体系之中,特别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仅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更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核心哲学基础。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而劳动则是物质生产的基础。
他强调,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社会。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这些关系又反过来影响劳动的发展。
因此,劳动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既是社会历史的起点,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则为马克思理解劳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一方面,劳动创造了财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劳动也带来了剥削和压迫,造成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矛盾性,是劳动内在的、本质的特性。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辩证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的异化现象,即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分离,以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被动和受剥削的地位。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摘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在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全面涵义与作用,尤其要把握好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并在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认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生产劳动;结合;启示;社会主义教育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由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其实,社会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它一开始就是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种结合是十分原始的、低级的。
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还不可能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老一辈为了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领传递给下一代,这时的教育就必须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
后来,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对立,同时也产生了文字,这就为传授间接经验和学校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种最初的学校教育,既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开始。
在剥削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权,把学校教育当作是他们培养其统治人才,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把劳动者排除在学校的大门之外,这时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分离的。
尽管如此,劳动者要进行生产劳动,仍然需要一定的生产技能,还要在生产过程中接受有经验的劳动者的指点,接受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没有这种教育,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事实上就谈不上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与现实意义
2024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当代阐释,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继承者在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经由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社会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性”来体现的。
“现代性”这一词语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因素都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性研究范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科技革命。
在当今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涌现,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备受关注。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即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
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科技革命的推进必须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阶级分析。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和阶级差距的扩大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其他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同样重要。
因此,马克思主义呼吁全球各国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共同抵制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推动全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当代启示发布时间:2022-01-04T08:21:23.37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周禹含[导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他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等方面入手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所描述的异化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如消费异化、科技异化、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等。
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异化劳动理论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仍能给予我们以启示。
周禹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他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等方面入手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所描述的异化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如消费异化、科技异化、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等。
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异化劳动理论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仍能给予我们以启示。
关键词:异化劳动;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现实启示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的批判为出发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理论做了首次系统的阐述。
他围绕异化劳动展开的分析和批判,描绘了那一时期处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的异化状态,和当今的中国社会存在着契合之处。
因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来说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思,仍能带给我们启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雇佣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是因为这种劳动有四重规定,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四重规定做了清晰的论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者通过其自身劳动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生产出劳动产品,这些劳动产品本应归属于其生产者即劳动者,付出生产劳动的劳动者理所当然地应该享用这些劳动产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当代启示
经济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3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当代启示吴俊媛(中共莆田市委党校/莆田市行政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摘 要:本文基于当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面临的挑战,从理论研究范畴、新时代下新型劳动形态分析和商品价值规律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内涵,得出当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范畴并未过时,新时期下的新型劳动形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为推动经济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倡导工匠精神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应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时代内涵;劳动拓展;工匠精神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7X (2018)02.0030-0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积极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
《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最主要的著作,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的根本所在,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
虽然在当代,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呈现边缘化倾向,但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魅力再次展现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提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仍然充分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导意义其实在今天更加明显突出,在当前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回归劳动价值论,更是为增强中国经济学理论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自问世以来,百年来一直饱受争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要不要坚持和如何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成为争论的焦点,“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劳动是否依旧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等成为主要争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摘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在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全面涵义与作用,尤其要把握好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并在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认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生产劳动;结合;启示;社会主义教育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由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其实,社会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它一开始就是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但这种结合是十分原始的、低级的。
早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还不可能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老一辈为了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领传递给下一代,这时的教育就必须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进行。
后来,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社会分工和阶级对立,同时也产生了文字,这就为传授间接经验和学校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种最初的学校教育,既是古代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开始。
在剥削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垄断了教育权,把学校教育当作是他们培养其统治人才,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把劳动者排除在学校的大门之外,这时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分离的。
尽管如此,劳动者要进行生产劳动,仍然需要一定的生产技能,还要在生产过程中接受有经验的劳动者的指点,接受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没有这种教育,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事实上就谈不上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以飞跃发展,生产劳动所需的劳动技术日益复杂,那种以单个人的生产经验和技能进行劳动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了,从而使人类世代积累的生产经验,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社会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作用越来越重大。
于是,通过专门的学校教育和训练,授予劳动者以各种间接经验,使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技术,就成了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
可见,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资本主义近代学校教育兴起的内在依据。
特别在文艺复兴之后,经过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现代创造发明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必须熟悉机器的构造、原理和操作程序,同时也要求现代学校教育必须与现代生产劳动相结合,向学生传授生产中需要的教学知识,培养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
以上可以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从教育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的,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由许多人共同总结的结果。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曾被马克思称为“一个真正的非凡人物”的约翰•贝勒斯(1654—1725,英国经济学家),后来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欧文(1771—1858)以及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瑞士著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塔洛齐(1746—1827)都提出过这一思想,其中欧文在一生的实验中将劳动教育作为他“性格形成学说”的核心内容,而裴斯塔洛齐则把劳动教育看成是儿童获得独立生活能力、改善贫困生活状况不可缺少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论述了教育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从而得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科学结论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特别是欧文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规律,在工业生产力超过了过去一切生产力的总和,大工业生产还使直接生产技术很快变成间接生产知识,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同时,为了适应这种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比过去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重视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就成了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见,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大工业生产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此,马克思说:“现代工业吸引男女儿童和少年来参加伟大的社会生产事业,是一种进步的、健康的和合乎规律的趋势,虽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是畸形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还是与工人阶级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培养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为出发点的。
为了争取工人阶级及其后代的教育权和改善劳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童工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严重摧残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批示》中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后代的教育。
他们知道,首先应当使工作儿童和少年不受现代制度破坏作用的危害。
”并且从《工厂法》中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萌芽及结合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并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涵义及作用想要准确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涵义与作用,我们有必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解。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所指的“生产劳动”是指物质生产劳动、现代机器工业工厂劳动,而不是手工劳动,“教育”则是指家庭以外的社会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涵义就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的结合。
其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指当时的儿童在参加大工业生产的同时,要受到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使工场劳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工人后代一方面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工场劳动,另一方面又有在资产阶级学校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时间。
为此,马克思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对男女儿童和少年每天的工作日进行了特别规定,并且指出:“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
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
”再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正如他们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批示》中所说:“我们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
”可见,它不仅包括科学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包括生产劳动要创造精神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作用看得相当高,把它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甚至认为“生产劳动的教育和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现代社会,生产劳动所要求的劳动技术和文化知识越来越高,这就使本来属于两个不同社会生产部门的独立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获得现代科学知识,懂得现代生产中的科学原理。
现代教育起着传递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知识、技能的劳动者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还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劳动,使学生获得操作生产工具的技能,得到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学会在生产劳动中运用科学原理作指导。
把生产劳动同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以使教育获得科学实践的基础,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质量;又可以使生产劳动受到科学原理和智力活动的指导,在生产中广泛地运用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
可见,如果教育与生产劳动达到了良好的结合,这种结合便可成为改革社会强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强大力量。
实现这种结合,可以抵制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与科学的分离,保护工人阶级及其后代的利益,限制父母把儿童出卖给企业主,保护儿童和少年的受教育权、劳动权,也是抵制资本剥削制度、抵制人的片面发展的手段,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
三、理解“结合”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一,教育始终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是完全结合的,即使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学校教育与生产性的体力劳动相分离了,“却进行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脑力劳动”,即“传授和学习反映生产劳动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它依然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
这种看法值得我们考虑。
我们知道,剥削阶级学校教育是为培养自己的统治人才、巩固其阶级专制统治而服务的,他们垄断了教育权,把劳动者排除在学校的大门之外,从事体力劳动的生产者根本无权受到统治阶级的学校教育。
再者,剥削阶级学校教育“传授和学习反映生产劳动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从来就没有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过,它只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统治和压迫劳动者的一种手段罢了。
正是看到这个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书本与实践完全脱离的“最大祸害”,马克思主义才强调与教育相结合的劳动是指“工厂劳动”、“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而不是指“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脑力劳动”,两者不容混淆。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同资本主义教育的分水岭吗?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只看到了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和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面,认为资本家不关心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只顾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攫取高额利润,因此资本主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分水岭”。
事实上,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
他们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可能和程度,并不单纯取决于教育本身,也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制度,而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从根本上是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于生产力对教育的需要程度和对教育事业所提供的物质潜力。
我们知道,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到现代机器大生产,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趋势日趋明显,正在改变着旧时存在的那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现象。
在大工业生产中,资本家为了顺利地进行扩大再生产,实现更高速度的剩余价值生产,适应大生产对劳动者越来越高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的要求,除了要养活劳动力外,还必须拿出一定资本来让工人受教育之用,以便使再生产获得最快的信息和使用新机器、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地满足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的欲望。
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纷纷在文化教育事业上下功夫,大力兴办教育,尤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生产中广泛运用科技创造与发明的成果,在学校教育中更加注重生产技能和生产知识的传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