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麦生产技术 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
第二章 小麦
磨粉加工品质:小麦加工成面粉过程中,加工器具、
流程和经济效益对小麦的构成和物化特性珠要求,主要包 括:出粉率、容重、籽粒硬度、灰分、色泽等
食品加工品质:不同面食品在加工工艺上和成品质量
上对小麦籽粒和面粉质量的要求,包括:面筋含量、沉淀 值、降落值、面团品质等
n叶抽出=n-3叶分蘖= n-3节根伸出
第三节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的培育
主要内容 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指标 小麦高产群体的调控
一、小麦的产量形成
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 =穗数×单穗重
穗数的形成:
穗数=蔸数×单蔸分蘖数×分蘖成穗率
蔸数:按合理基本苗公式计算
第二章 小麦
学习内容
小麦概述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与器官建成 小麦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 小麦子粒品质及调控 小麦栽培技术
第一节 小麦概述
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小麦的起源与分类
我国小麦的分区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1、小麦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全球35%-40%人口以小麦为主食
断裂时间 指从加水搅拌开始直至从峰最高处降低30BU所
需的时间。 公差指数 指曲线最高点中心和出峰后5分钟曲线中心之差 ,以BU表示。该值越小,面团的耐揉性越好。
软化度 指曲线最高点的中心和达到最高点后12分钟曲线 中心之差,以BU表示。
评价值 是一项综合评价粉样品质的单一数值,面团形成
用氯化钠缓冲溶液洗涤并分离出面团中的淀 粉、糖、纤维素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剩余胶 状物即为湿面筋。再通过离心进行水分分离, 称重测定。
《作物栽培学》学习指导
《作物栽培学》学习指导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根据农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在相关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系统学习作物栽培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构建学生在作物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体系,为学生从事作物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研究与创新等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属于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国内外作物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理解并能明确阐述与作物生产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技术环节;掌握我国几种最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关键及其科学理论依据;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性的生产实际问题。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后继课程等)本课程必须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等主要农学类专业基础课为前修课程,还与《作物育种学》等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其后继课程有《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农业推广学》等,同时又是农学专业的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的重要基础。
四、课程内容(内容体系、结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第一章作物生产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作物生产概况和发展方向2、理解:作物的概念、作物生产的特点3、掌握:主要的作物分类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作物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作物生产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概念第四节作物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教学重点】作物分类第二章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理论【教学目的】1、理解:作物生长发育的有关概念;作物生长发育与作物产量形成的关系;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2、掌握:作物主要器官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途径【教学内容】第一节作物生长发育的有关概念第二节作物器官的建成第三节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第四节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教学重点】作物生长发育的有关概念;作物器官的建成【教学难点】作物生长发育与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关系第三章作物种植制度【教学目的】1、了解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2、理解作物布局、复种、间、混、套、轮作的技术关键和连作的应用3、掌握: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复种、间作、混作、套作、轮作、连作及立体农业的相关概念;作物布局、复种、间、混、套作和轮作、连作在作物生产中的意义或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作物布局第二节复种第三节净作与间、混、套作第四节轮作与连作第五节立体种养【教学重点】复种、间作、套作、轮作、连作的概念及意义。
《小麦生产技术》PPT课件
小麦生产技术的未来展望
精细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借助智 能化技术,实现小麦生产的 精细化管理,优化产量和品 质。
环保可持续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小 麦种植向有机农业和绿色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创新技术应用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如 基因编辑和遗传改良等,提 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
产量和消费
小麦的全球产量和 消费量持续增长, 市场需求巨大。
经济价值
小麦作为商品粮食, 对国家和农民的经 济收入有重要影响。
小麦的生长环境要求
1 气候条件
小麦喜欢凉爽的气候,明显区分四季,以及充足的阳光。
2 土壤要求
无污染的肥沃土壤,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适量的养分。
3 水分需要
需求充沛的降水量或合理的灌溉制度,以满足生长和发育的水分需求。
小麦的栽培管理技术
灌溉管理
施肥技术
根据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安 排灌溉,确保小麦的水分供应。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配比 肥料,提高小麦的养分吸收效 率。
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病虫害 监测、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 施药等。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常见的小麦病害有锈病、赤霉病等,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药物喷洒、病害源清除等。
3
储存技术
采取适当的储存条件和措施,如防潮、防虫、通风等,确保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不 流失。
小麦品种的选择与推广
1 高产优质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 抗病虫品种
发展抗病虫品种,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减少病虫害防治的投入。
3 科学推广
通过科学推广和示范种植,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水平。
小麦的生产技术1
小麦的生产技术1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小麦生产技术》是小麦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该门课程以农小麦小麦为研究对象,并探索其生长发育规律和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法。
它以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微生物、农业气象等课程为基础,介绍小麦的形态特征,基本生长发育规律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新的栽培技术方法,力求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由于该专业主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介绍各小麦理论知识和小麦生产新技术的同时,该《大纲》中包含了实验和实训等技能。
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小麦栽培的概况,和当前小麦栽培的主要新技术;明确土壤基本耕作措施与农田覆盖耕作方法,小麦产量与品质;小麦生长与发育规律;熟悉当地的种植制度;掌握小麦种子处理技术,育苗与定植技术,小麦播种技术,小麦田间管理知识。
具备指导小麦生产、管理小麦生产、参与小麦生产技术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心里素质;具有与当代大学生相适应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且具备有计划生产、指导生产,管理生产的能力,达到高素质、全能力的综合发展。
【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我国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2.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器官的建成。
3.掌握小麦的产量、品质形成过程,明确如何合理调控,创造高产群体。
4.熟悉小麦栽培的技术体系,并了解当前的主要种植模式和新技术。
【能力教育目标】1.能因地制宜的选择小麦品种。
2.能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生产条件等,从事间套复种。
3.能合理播种、施肥和进行田间管理。
4.能确定适宜的收获期,并进行储藏。
【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3.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4.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小麦生产技术》课件
03
小麦生长与环境
小麦的生长周期
苗期
小麦从萌发到分蘖的阶段,需 要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抽穗期
小麦开始抽穗,对光照和温度 的要求较高。
播种期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确保小 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湿 度条件下萌发。
拔节期
小麦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需要 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成熟期
小麦籽粒成熟,需要及时收获 ,避免损失。
小麦种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 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 加工成面粉、面条、面包等食品。
02
小麦种植技术
种植前的准备
01
02
03
土壤准备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 壤,并进行深耕和施肥, 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种子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病 性和产量。
小麦的生长环境
土壤
水分
小麦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 土壤中,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水分、养分吸 收。
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特别 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需求量较大。
温度
光照
小麦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不同生长 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当地气 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
小麦是长日照植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 正常生长,特别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需 要保持光照充足。
施肥技术
基肥施用
在种植前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 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追肥管理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适时追施氮 、磷、钾等化肥,促进其健康生长 。
合理施肥
掌握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过量 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北方本)(第二版)》——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高教版)
◆ 教学内容第二章 小麦生产技术第一节 小麦的生长发育 一、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
(一)小麦的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是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小麦生育期的长短, 常随品种特性、 生态条件与播期早晚而变化。
(二)小麦的生育时期一般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 12个不同的生育时期。
各生育时期划分的标准如下:表 2-1 冬小麦生育时期划分及标准(三)小麦的阶段发育在小麦一生中, 必须通过几个内部质变阶段, 才能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周期。
这些 内部的质变阶段,称为阶段发育。
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
标 准50%以上幼苗第 1 片真叶伸出胚芽鞘 1.5~2.0cm 的日期 50%以上主茎第3 片叶伸出 1cm 的日期50%以上植株第 1 个分蘖从主茎叶腋里伸出 1~2cm 的日期 气温稳定降至 3℃以下,麦苗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春季气温稳定上升到 3℃以上,叶色由灰绿转为青绿的日期 植物由匍匐转向直立,主茎第 1 节开始伸长的日期 50%以上植株主茎第 1 节离开地面 1.5~2.0cm 的日期 50%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 50%以上麦穗抽出一半的日期50%以上植株麦穗中部小花开放的日期50%以上植株麦穗中的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 80%,从子粒中可挤出汁 液的日期50%以上植株的子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特征的日期时 期 出苗期 三叶期 分蘖期 越冬期 返青期 起身期 拔节期 挑旗期 抽穗期 开花期 灌浆期1、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发以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才能使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小麦的春化阶段。
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温度,所以这个阶段又称感温阶段。
根据小麦春化阶段要求低温的程度与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将小麦品种分为 3 个类型 (表2-2) 。
表 2-2 小麦冬性强弱类型比较2、光照阶段 小麦是长日照农作物,要通过光照阶段,必须经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 才能完成内部的质变过程而抽穗结实。
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④发展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
⑤加强农资生产与管理,供应优质的农业生 产资料。
第二节 小麦生长发育特性
• 一.小麦的一生 • 二.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 三.营养器官的生长
• 一.小麦的一生:
小麦一生梗概
营养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并进阶段
出分越返起 苗蘖冬青身
• 山东省的小麦品种多为冬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 10月下旬之后即可开始春化,在越冬期间完成春 化阶段。如果选用春性品种秋播,越冬前即可完 成春化阶段,麦苗在抗寒能力降低的情况下进入 越冬期,麦苗将被冻死。
• 烟台市属于北方冬麦区,如果选用半冬性品种, 应适当晚播。
• 4、光照阶段:
只有在通过春化阶段之后,在适宜 的综合外界条件下,才能进入光照阶 段的发育,其中主要是一定时间的长 日照条件。 长日照有助于光照阶段通 过。
(2)胚乳:皮层之内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①糊粉层:紧贴种皮,主要是纤维素与含氮物质, 营养价值高,约占7%;
②淀粉层:在糊粉层之内,主要由淀粉和蛋白质构 成,约占85%;
胚乳是种子发芽和幼苗初期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 主要来源;
(3)胚:根、茎、叶俱全的植株雏体,是种子有生 命力的部分,约占2-3%。
• 3.胚的构造:
⑶播种量:冬性品种分蘖力强,播种量要小 些;半冬性品种分蘖力较弱,播种量要大 些;春性品种分蘖力更弱,播种量要更大 些。
• 二.种子萌发与出苗
• (一)种子构造:
• 1.外部特征:
• 种子为颖果,腹面有纵沟称腹沟,顶端有茸毛称 冠毛,背面基部有胚。
• 2.组成部分:
(1)皮层:种皮与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约占5- 7.5%,起保护作用;种皮内有色素。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 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 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 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3. 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决定穗数的时期。 4.主攻方向: 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1.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 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 导作用。
2.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 停止但不能倒行。
3.顺序性 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 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
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 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 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 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 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 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 可分为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 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 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 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 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
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3)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短,分蘖力弱;冬性品种
春化阶段长,分蘖时间长,分蘖力强;半冬性 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在确定播种密度时, 为保证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春性品种播种密 度要大些,而半冬性品种播种密度稍小些。
(4)确定栽培管理措施
小麦完成春化阶段期间,主要分化叶片、分蘖、节和节 间的营养器官,如能延长春化阶段时间,增加主茎叶片数和 单株分蘖数,有利于争取多穗;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后,开始 分化穗这一生殖器官,因此光照阶段发育越快,穗分化时间 越短,穗越小,反之则有利于形成大穗。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北方本)(第二版)》——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四节小麦的中期管理技术(高教版)
◆教学内容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第四节小麦的中期管理技术冬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也叫春季生长阶段,指小麦返青后至挑旗,包括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和挑旗(孕穗)期4个生育时期。
一、中期的生育特点第一,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在此期已全部形成,长出全部茎生叶,分蘖由高峰逐渐走向两极分化。
第二,进入营养器官与结实器官并盛期,生长中心由叶、蘖等营养器官转入以茎、穗为主,是决定成穗率和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
第三,生长变化大,速度快,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反应也很敏感。
(一)小麦茎的生长小麦的茎由节与节间组成。
一般地上茎4~6节,多数5节。
植株高度以80~90cm为宜。
高产麦田的小麦茎秆粗壮,节间短,基部充实,机械组织发达,富有弹性,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影响茎秆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光照和水、肥。
(二)小麦穗的分化1、穗的分化过程根据形态特征与分化进程,小麦穗分化过程可依次划分为9个时期(图2-4)。
2.穗分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小穗分化期,是决定小穗数的关键时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与养分。
小穗分化至四分体形成期,正是拔节孕穗期,是实现花多、粒多的关键时期。
此期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四分体形成期是需水临界期。
二、中期的主攻目标秆壮不倒,穗大粒多,搭好丰产架子。
三、中期的管理技术(一)诊断苗情,分类管理春季麦苗返青后,要及时诊断苗情,根据苗情,做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因苗管理。
1、壮苗壮苗春季返青早,叶色青绿,叶大不披,长相健壮,次生根在20条以上,群体适宜,越冬前3叶以上的大蘖数已接近或达到计划成穗指标。
管理上应控制春生分蘖,做到保蘖增穗,促花增粒,于起身期或起身后的小花分化期再运用肥水进行管理。
2、旺苗旺苗生长猛,群体大,根系弱,各器官之间发育不协调,春蘖多,叶色墨绿,拔节速度快,叶片下披,封垄早,通风透光不良,越冬前3叶以上大蘖数明显高于计划成穗指标。
管理上应以控为主,不施返青肥,不浇返青水,深中耕断根、散墒。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小麦的发展发育》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够增进学生对农业科学的认识。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调研,让他们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2. 掌握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3. 培养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调研能力;4. 提高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三、设计内容:1. 任务一: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观察,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其特点,包括种子发芽、幼苗发展、拔节抽穗、吐花结果、成熟收获等过程。
学生需要以文字、图片或图表的形式呈现。
2. 任务二:小麦发展发育实地调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小麦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的小麦种植情况、发展环境、管理措施等,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3. 任务三: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麦发展发育实验,可以选择种子发芽速度、幼苗发展速度、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小麦发展情况等进行实验。
学生需要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最后撰写实验报告。
四、评判标准:1. 任务一完成情况:了解小麦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呈现形式清晰、内容准确;2. 任务二完成情况:实地调研报告内容详实、结论合理、调研深入;3. 任务三完成情况:实验设计合理、数据收集准确、实验报告撰写规范。
五、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符合设计要求,形式规范、内容准确;2. 作业提交时间:××年××月××日;3. 作业提交方式:纸质版和电子版均需提交。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培养实地观察和调研能力,提高对农业科学的认识和兴趣,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奠定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经历了多个步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麦的生长步骤吧。
1. 发芽阶段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开始发芽。
在这个阶段,小麦种子内部的淀粉质被分解成糖类,为幼苗提供能量。
同时,幼苗开始生长,从种子中伸出根和芽。
2. 生长阶段
小麦幼苗在发芽后,进入了生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逐渐扩大,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芽也不断生长,形成叶片和茎。
小麦的生长速度与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有关。
3. 抽穗阶段
小麦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进入了抽穗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茎逐渐变粗,芽顶开始分化成穗。
穗内含有小麦的花粉和胚芽,是小麦的繁殖器官。
4. 开花结实阶段
小麦在抽穗后,进入了开花结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花粉在风的作用下传播,掉落在其他小麦植株的柱头上,进行授粉。
授粉
后,小麦的胚芽开始发育,形成小麦籽粒。
5. 成熟收获阶段
小麦在开花结实后,进入了成熟收获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籽粒逐渐变硬,颜色也逐渐变黄。
当小麦籽粒成熟后,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收获后,小麦籽粒可以用于制作面粉、面包等食品。
以上就是小麦的生长步骤。
小麦的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气温、光照、土壤肥力等因素的支持,才能顺利完成。
同时,科学的种植管理也是保证小麦生长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为我们的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小麦生长周期及关键养护措施
小麦生长周期及关键养护措施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小麦的生长周期和关键的养护措施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的生长周期以及相应的关键养护措施。
一、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通常分为苗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1. 苗期苗期是小麦生长的起始阶段,一般持续20到25天。
在这个阶段,小麦开始从种子发芽,并长出幼苗。
因为幼苗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苗期需要重点进行土壤改良工作。
通过施肥、翻耕等方式,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 拔节期拔节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一般持续20到25天。
在这个阶段,小麦主要进行茎的伸长和叶片的扩展,同时也是形成小麦籽粒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喷药处理,以防止病害的蔓延。
3. 灌浆期灌浆期是小麦形成籽粒的重要阶段,一般持续20到25天。
在这个阶段,小麦籽粒逐渐充实,快要成熟。
为了保证小麦籽粒的充实度和质量,需要加强对水分和营养的供应。
农民可以通过灌溉和追肥等方式,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小麦籽粒的发育。
4. 成熟期成熟期是小麦生长的最后阶段,一般持续10到15天。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籽粒已经充分发育,并达到了收获的时机。
为了保证小麦籽粒的质量和产量,农民需要合理选择收割时间,并采用科学的收割方式。
在收割后,还需要进行麦秸的处理,以便为下一轮种植做好准备工作。
二、关键养护措施除了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特定养护措施外,小麦的全程养护也需要农民的细心呵护。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护措施,可供参考:1.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小麦健康生长的基础。
农民可以通过深翻、施肥、中耕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其肥力和透气性。
此外,定期进行土壤测试,根据结果进行施肥调整,确保小麦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
2.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从老种子至产生新种子的一生中,历经发芽、出苗、分蘖(冬小麦还有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打苞)、抽穗、开花、授粉(受精)、生胚、灌浆、成熟、休眠等到完全不同的几个生长发育阶段。
每一个发育阶段中都将产生与之相应的器官及特征、特性,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确保每一个发育阶段的正常进行。
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器官建成规律及其对外界条件的需求,就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系列促控措施,获得小麦高产。
一、小麦阶段发育小麦从种子萌发至结实成熟,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在这个周期中,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综合作用下,小麦种子将依次产生一系列器官。
相应地在植物体内部发生着一个又一个的质变阶段。
人们称这些质变过程叫阶段发育。
小麦在每一个发育阶段中,仅需要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外界条件,其次是一些辅助作用因子。
一方面,阶段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当前一个发育阶段尚未完成,即使具备了下一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条件,下一个发育阶段也不能进行,必须等到前一个发育阶段完全结束,下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当某一个发育阶段正在进行中,外界作用因子中途消失,这个发育阶段就暂停下来,直至条件具备时再继续进行,决不会返回到前一个发育阶段上去,这就是阶段发育的不可逆性。
小麦只有循序完成所有的发育阶段才能正常驻地开花结实。
在整个发育阶段中,以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最为重要。
(一)春化阶段春化阶段是小麦的第一个发育阶段。
它是在温、光、水及营养等条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其中适宜的温度条件是主导因素。
小麦在出苗后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条件,方能拔节形成结实器官,否则植株就永远处在分蘖状态,我们将这段低温时间称作春化阶段。
不同的春性和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及历经的时间不同。
春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一般需要5-10℃,历经时间5-15天,而冬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为-1-10℃,历经15-60天。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农作物生产》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小麦的发展发育》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掌握小麦的发展规律;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认识。
三、设计内容1. 观察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学生分组,在学校或家中种植小麦,每日观察记录小麦的发展情况,包括发芽、发展、吐花、结果等阶段。
2. 实地考察小麦田:组织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小麦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小麦的特点。
3. 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展示小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 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设计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观察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探究影响小麦发展的因素。
四、设计步骤1. 分组种植小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种植小麦,每日观察记录小麦的发展情况。
2. 实地考察小麦田: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小麦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小麦的发展环境和特点。
3. 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根据观察记录,每组学生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并在班级展示。
4. 进行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设计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条件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五、评判方式1. 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撰写小麦发展发育报告,描述小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2. 展板展示:评选最具创意和详细的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并进行评选表彰。
3.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影响小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小麦的发展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
2. 组织学生到农场参观,亲身体验小麦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3. 开展小麦种子发芽实验,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小麦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营养生长是指植物的根是由种子胚根长成的。种子萌发时,胚根的分 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使根不断增长,其中生长最快的是根的伸长区。
生殖生长:当绿色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时期以后,便开始形成花芽,以后开花、
结果,形成种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叫做生殖生长。
二、冬小麦的阶段发育 (三)春化阶段
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土壤、品种、水分、营养、病虫草害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要取 得小麦高产,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良品种,另一方面要通过田间 管理创造适宜小麦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三、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 一般认为,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应是熟土层厚、结构良好、有机质 丰富、养分全面、氮磷平衡、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好,土壤pH6.7-7.0。 此外、还要求土地平整,这样才能确保排灌自如,使小麦生长均匀一致,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纹枯病
根腐病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以 上症状外,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变 褐甚至腐烂,拔取病株可见茎节基部变褐,根毛表皮脱落;严重时, 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 腐烂,严重时也可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 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 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
生根局部变黑。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
丝层。②抽穗灌浆期。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 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剥 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小麦 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后题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
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人工措施.二、简答题1.通常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如何分类?答: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把农作物分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根据农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把农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农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根据农作物播种期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可把农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2.简述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答: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1)农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体,故农作物生产具有不确定性;(2)农作物生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技术;(3)农作物生产的空间与场所是露天性的农田,其涉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不易控制;(4)农作物生产技术是一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生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3、农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农作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作物生产涉及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
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节农作物布局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3、养地制度:是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种植区域(田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种植面积所做的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
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了解小麦的生育期、生育时期、春化阶段、光照阶段的概念,以及小麦产量的形成;理解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标准;掌握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小麦的生育期、生育时期、春化阶段、光照阶段的概念;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标准。
◆课时安排:2
◆教学内容
一、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是指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
(一)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的生育期是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小麦生育期的长短,常随品种特性、生态条件与播期早晚而变化。
(二)小麦的生育时期
一般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不同的生育时期。
各生育时期划分的标准如下:
表2-1 冬小麦生育时期划分及标准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
在小麦一生中,必须通过几个内部质变阶段,才能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活周期。
这些内部的质变阶段,称为阶段发育。
小麦的阶段发育包括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
1、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发以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才能使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小麦的春化阶段。
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温度,所以这个阶
段又称感温阶段。
根据小麦春化阶段要求低温的程度与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将小麦品种分为3个类型(表2-2)。
表2-2 小麦冬性强弱类型比较
2、光照阶段小麦是长日照农作物,要通过光照阶段,必须经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才能完成内部的质变过程而抽穗结实。
小麦这段长日照的影响时间,叫做光照阶段,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日照的长短,所以这个阶段又称感光阶段。
根据小麦光照阶段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将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表2-3)。
表2-3 小麦对日照长短的反应类型比较
3、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种;二是确定适宜播期和播量;三是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