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
目录第1章前言 (3)1.1 问题的提出 (3)1.2 解决该问题的目的及意义 (3)第2章综合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5)2.1 综合录井资料包含的内容 (5)2.2 综合录井资料与油气水层的一般规律 (5)2.2.1 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5)2.2.2 常规地质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7)2.2.3 钻井工程参数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8)2.2.4 特殊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的反映特征 (9)第3章综合录井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 (11)3.1 气测录井 (11)3.1.1 储层物性和原油性质的影响 (11)3.1.2 泥浆性能的影响 (11)3.1.3 钻井因素的影响 (12)3.1.4 气测仪器的影响 (12)3.2 岩屑录井 (13)3.2.1 岩屑细小的影响 (13)3.2.2 泥浆性能的影响 (13)3.2.3 采集取样的影响 (13)3.3 QFT (14)3.3.1 流体性质的影响 (14)3.3.2 人为因素的影响 (14)3.4 其他 (15)第4章油气层评价方法的介绍及适用性分析 (16)4.1 皮克斯勒法(Pixler) (16)4.2 轻烃(3H)比值法 (17)4.3 三角图版法 (18)4.4 双对数比值法 (20)4.5 气体比率法 (20)4.6 其他方法 (22)4.6.1 乙烷/丙烷比值法 (22)4.6.2 气体评价法 (22)4.6.3 同源系数法 (23)4.6.4 趋势图法 (23)第5章综合录井资料在XX油田的应用 (25)第6章结论与建议 (29)参考文献 (32)致谢 (33)第1章前言1.1问题的提出随着近年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日益增大,勘探开发的成本也逐步升高。
在地质方面,由于渤海地区地质构造、储层物性较为复杂造成区内油气藏类型多、差异大;而在工程方面,“优快钻井”、“集束勘探”等新技术理念的应用极大的加快了开发井的钻井速度,使现场地质监督、综合录井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测井解释识别油、水、气层
用测井曲线判断划分油、气、水层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1) 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
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
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 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
油气水层判别
B、对数坐标读值法:当坐标间隔为 l0x至10x+1,其实际长度为 ycm(或mm )时,距l0x点z长度处之值为l0x× 10z/y。
二、要求
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识别低电阻 率油层。
三、作法
1、利用声感组合测井资料计算地层水饱和度 Sw和孔隙度φ , (有关方法及参数同作业一)。
2、利用自然伽玛曲线确定地层束缚水饱和度。
据统计:粉砂岩粒度中值 (M d )和自然伽玛相对值 (△G R ) 有如下关系式:
lgMd = -1-0.75△GR 地层束缚水饱和度(Swi)与粒度中值之关系为:
φ=(0.002272△t-0.409)/(1.68-0.0002H) (1)
式中:φ为孔隙度,(% )数;△t为声波时差(μs/m );H为油层中部深度(m)
在测井曲线上读出渗透层段的时差和埋藏中部深度值, 即可求得孔隙度。
该区地层因素F与φ 之间关系式为:
F
?
R0 Rw
?
0.5
?2
(2)
式中:Ro和Rw分别为孔隙中完全含水时岩石电阻率和地层水电阻率 ,该区Rw为 0.30Ω·m
3、根据φ,Sw并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判断油、水层。
四、资料
图1-1 某井储层综合测井曲线
图1-1为东部油田某井的综合图,岩性为中粒石英砂岩,泥质含量极少。钻 进该地层时,泥浆性能极好,泥浆侵人带深度不超过 1米,感应测井仪为0.8m 六线圈系。
图1-2 某井储层综合测井曲线
《油气水层的综合判断》课件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4)油层-低产油层-干层与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变化分析模式 油层→低产油层→干层变化分析模式:随着渗透性变差,产 层含油饱和度呈规律性减小。
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变化分析模式:含油饱和度的降低主要不 受渗透率变化控制,而是自 由水增加的结果。
③水层:Sw Sor Swm Swi Sor 1 Sor S0 Som 0
表明储层孔隙空间不含油或只含残余油,主要被 水所饱和。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2)分析方法 “可动水分析法”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做出完整的
解释。通常,采用交会法和重叠法进行分析。
3.地层不同性质产液的定量描述 利用测井信息直接计算产层的油气、水相对渗透率与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水对岩石润湿性的差异以及 发生在孔隙内的毛细现象,决定了油、气、水在孔隙空间内 独特的分布方式与流动特点。油气由生油层向储层运移的过 程就发生了油、气驱水的过程。但是,油气最终不可能把产 层孔隙内的水完全排出,总有一部分原生水由于毛细管阻力 而滞留在油气层的微小毛细管内,或者被亲水岩石颗粒表面 所吸附。因此,这部分水的相对渗透率极小,不能流动,称 为“不动水”。此时,水主要占据在微小毛细管孔隙中或被岩 石颗粒表面所吸附,不易流动;油气则主要分布于较大的孔 道或孔隙内,形成只有油气流动而水不能流动的状态。
L
Qg KgA • p
g L
式中:Q0、Qr、Qw——储集层油气水的分流量;
K0、Kg、Kw——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μo、μg、μw——油气水的粘度; A——渗流截面; p ——压力梯度。
L
第二章 油气层识别与评价
2-2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解释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仪录井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的解释内容与要求、录井资料的异常反应、取值要求、油气水层、异常地层压力和钻井工程施工异常事件的解释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录井资料的解释工作。
2 资料解释内容和要求2.1 解释内容2.1.1 建立地层岩性剖面。
2.1.2 油、气、水层的解释。
2.1.3 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预报。
2.1.4 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预报。
2.2 解释要求2.2.1 在无特定要求时,现场只对录井参数的异常井段进行解释;对无异常井段、不作解释。
2.2.2 根据任一测量或检测参数的异常变化和录取的岩心岩屑资料,荧光显示资料以及钻井液表面观察情况,结合计算机处理的各种报告、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判断,及时做出解释结论。
2.2.3 及时将解释、处理、判断的结论或报告、通报现场地质监督和钻井施工的有关方面。
3 录井资料的异常反应在无特定要求和规定情况下,录取的任意一项资料或参数符合下列情况则为异常:3.1 钻进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呈趋势性减小或增大;3.2 在正常钻进时,钻压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98.066 5KN以上,或钻压突然减小并伴有深度跳进;3.3 除去改变钻压的影响后,大钩载荷突然增大或减小98.066 5KN以上;3.4 转盘扭矩呈趋势性增大10%以上,或大幅度波动;3.5 转盘转速无规则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3.6 立管压力逐步减小0.5Mpa,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3.7 钻井液总体积相对变化量超过2m3;3.8 钻井液出口密度突然减小0.04kg/cm3以上,或呈趋势减小或增大;3.9 钻井液出口温度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出口温度差逐渐增大;3.10 钻井液出口电阻率或电导率突然增大或减小;3.11 钻井液出口排量明显大于或小于入口排量;3.12 气体全量高于背景值2倍以上;3.13 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大;3.14 硫化氢含量超过5×10-6mol/mol(5ppm);3.15 实时钻进中的钻头成本呈增大趋势;3.16 泥(页)岩井段dc指数或Sigma值相对于正常趋势线呈趋势减小。
录井知识
含油(气)水层:组份特征与油(气)层相近,但全烃值低很多,显示厚度小于储层厚度,全烃曲线峰形不饱满,曲线前沿陡,后沿缓慢回落,高点在储层上部,呈倒三角形状,储层顶部有少量游离气,呈油(气)特征。钻井液参数变化不明显,岩屑无或荧光显示,滴水渗入;非烃分析资料CO2、H2略有上升,无后效反应。
油层:显示井段钻时相对较低,全烃异常显示明显,峰形饱满,显示厚度与储层厚度相当,烃组份分析齐全。C1相对含量一般在60%~90%之间,钻井液密度降低、粘度上升,电导率下降,岩屑、岩心见油斑以上显示,滴水试验呈珠状,不渗;三角形图版解释呈大倒—小倒、皮克斯勒图版解释为油区。钻穿油层后,每次接单根,出现单根峰,后效录井反应明显,槽面可见油花显示。
盐水层:全烃曲线无异常,组份分析数据不全,以C1为主,钻井液密度降低,粘度、电导率急剧升高,非烃分析资料CO2、H2有明显上升,岩屑无显示,无后效反应。
转自中原油田科技处的一个资料,是石油的专业知识,算是吧。
如何充分利用各项现场资料进行油气水层的解释评价工作
由于油、气、水的流体性质不同,其中所含的烃类气体富集程度也不相同,钻遇油气水显示后,可以利用全烃曲线形态、组份特征、后效资料、VMS分析资料、岩屑,岩心显示特征、钻井液参数的变化情况、图版解释方法进行油气水的现场综合解释评价。
油气层:显示井段钻时相对较低,全烃显示值较高,一般在15%以上,烃组份齐全,C1相对含量在85%~95%之间。油型气的C1含量随钻与全脱差别较大,凝析油气的C1含量随钻与全脱差别不大,槽面可见油花、气泡,可以闻到油气芳香味道,岩屑、岩心见油斑、油浸等显示,滴水试验呈珠状,不渗;三角形图版解释呈中正、皮克斯勒图版解释为油气区,钻井液密度降低明显、粘度上升,电导率下降;单根峰、抽吸峰反应明显,后效反应明显。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第二章油、气、水的综合识别
总之,含油性和不含可动水是油、气 层的两个重要特征,并在事实上构成了判 断油、气、水层的两个重要条件。其中含 油性是评价油、气层的依据,分析产层的 可动水则能把握油、气层的变化和界限, 而对油、气层的最终评价则取决于对地层 油、气、水相渗透率的分析.★★
1、选择测井系列的主要原则
➢ 能够确定岩性的成分、清楚的划分渗透层; ➢ 至少能够比较完整的提供下列主要参数:孔隙度、含油饱和 度、束缚水饱和度、可动油量和残余油饱和度、泥质含量以及 渗透率的近似值等;
➢ 能够比较清楚的区分油层、气层、水层,确定有效厚度和计 算地质储量;
➢ 能够尽量的较少和克服井眼、围岩和钻井液侵入的影响,至 少在通常情况下,不使测井信息失真;
只含“不动水” 不含“可动水”
油、气层
(三)储集层的产流体性质主要取决于油、气、水 各项的相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当单向流体充满岩石孔隙,流体不 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流体的流动符合 达西直线渗滤定律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
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2 bt a / bQ K (P1 P2 )F L
短电极视电阻率为高阻,长
电极为低阻;
感应曲线为高电导值;
水 层
声波时差中等,呈平台状。
4、快速直观显示油、气、水层的方法
A、声波时差-中子伽马曲线重叠
一、评价油、气层的地质依据
(一)含油性是评价油气层的重要依据
习惯概念:以含油饱和度的大小作为划分油、气、 水层的主要标准
特殊情况: 1、低渗透砂岩油气层含油性普遍解释偏低 2、高渗透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
1、低渗透率砂岩油气层
低渗透产层的特点:
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
油、气、水定层定性判别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一般而言,油气层在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和组分数值会出现异常显示,可根据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峰形特征及组分情况判断油、气、水层。
油层具有全烃含量高,峰形宽且平缓及组分齐全等特征;气层具有全烃含量高,曲线呈尖峰状或箱状,组分主要为C1,C2以上重烃甚微且不全;含有溶解气的水层具有全烃含量低,曲线呈锯齿状,组分不全,主要为C1等特征;纯水层气测则无异常。
利用荧光录井判断油、气、水层利用发光明亮成都,发光颜色,含油显示面积、扩散产状、流动速度等荧光录井描述可定性对油、气、水层进行判别。
一般而言,油质越好颜色越亮,油质越差颜色越暗。
轻质油荧光显示为蓝紫色、青蓝色、蓝色,正常原油荧光显示为黄橙、黄色、黄褐色,稠油荧光显示为棕色、深褐色、黑色。
扩散产状常见有晕状、放射状和溪流状,其中,晕状、放射状显示含油级别高,溪流状系那是含油级别低。
流动速度常见有快速、中速和慢速,其中,快速、中速显示含油级别高,慢速显示含油级别低。
含油显示面积大于60%显示含油级别高,30%~60%显示含油级别中等,小于30%显示含油级别低。
利用岩屑录井判断油、气、水层:井底岩石别钻头破碎后,岩屑随钻井液返出井口,按规定的取样间隔和迟到时间,连续采集岩屑样品,济宁系统观察、分析、鉴定、描述和解释,并初步恢复地层剖面。
岩屑录井是地质录井的主要方法,根据岩屑录井描述可初步对储集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判断。
油、气、水层定量判别气测数据质量控制:T g=C1+2C2+3C3+4iC4+4nC4+5C5T g为全烃值,可以根据T g/(C1+2C2+3C3+4iC4+4nC4+5C5)比值对气测数据是否准确进行判断。
如果该值为0.8~2.0,用气测数据定量判别油、气、水层效果较好,反之,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符合率较低,因此,当该比值为0.8~2.0时,认为气测数据可比较真实地反映底层流体性质,可用气测数据结合一些优选的经验统计方法实现对油、气、水层较为准确的定量判别。
利用测录井资料定量评价油水层方法研究
第22卷第6期2008年11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 ndong U nive 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2No.6Nov.2008收稿日期22作者简介王向公(52),男,教授文章编号:1672-6197(2008)06-0023-03利用测录井资料定量评价油水层方法研究王向公1,2,王轩然1,2,蒋龙生3,胥博文1,2(1.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3.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河南南阳473132)摘 要:复杂储层饱和度的准确计算是定量解释中的关键,当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单方面不能正确反应储层特征时,将两种资料统一到同一平台进行综合解释是探索定量评价储集层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分析某油田的测井、录井资料,建立了综合解释图版,定量评价目的区块储层,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关键词: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定量评价;解释模型中图分类号:TE349文献标识码:AStudies in the quantitat ive evaluation met hod of the oil 2w aterlayer with the detection logging da taWA N G Xiang 2gong 1,2,WAN G Xuan 2ran 1,2,J IAN G Long 2sheng 3,XU Bo 2wen 1,2(1.Exploration Technologie s for Oil a nd Resources ,Y a ngtze Univer sity ,J ingzho u 434023,China ;2.K ey Lab oratory of E x ploration T echn ologies for O il and G as Res ources ,Min is try of E du cati on (Y angtze Univ ersity ),Jin gzh ou 434023,C hina ;3.G eophysical Well Logging Compa ny of He nan Exploration Bureau ,S INOP EC ,Na nyang 473132,China )A bstract :The accurat e calculation of t he sat urat ion of t he complicat e reservoir is t he key element of t he quantit ative i nt erp ret ation.When eit her loggi ng dat a or m ud loggi ng data can not reflect t he c haract eri stic of t he re servoi r correct ly ,i t i s an effect ive met hod to evaluat e reservoi r by unif 2yi ng t he two dat a t o t he same platform and i nt erpreti ng t hem comprehensi vel y.Thi s articl e has built t he i nt egrat ed i nt erp ret ation chart to eval uate t he object ive reservoir t hrough analysi s of well loggi ng dat a and mud logging dat a of an oi l field.Thi s st ra tegy wa s vali dat ed t hrough practical applicat ion.K ey w or ds :well logging data ;m ud logging data ;t he eval uation ;t he i nt erpret model 目前,关于储层参数的计算及油气层的定量解释,测井与录井都有各自的解释思路,但是受井下环境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常出现测井解释和录井解释与试油结论不相吻合的情况[1],导致解释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在用常规的测井方法解释油水层遇到的困难时,将测井、录井资料有机地结合,建立综合解释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2].本文以某油田为研究对象,以可动流体分析为理论依据,结合电阻率相对值分析法以及图版拟合技术,利用测、录井资料,建立不同参数的解释模型,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达到了提高解释符合率的目的.:20081019:198.1 研究区块地质概况研究区块南部以含砾砂岩、中-细砂岩为主.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也有前缘席状砂.北部地区则以古城远源三角洲砂体沉积为主,平面上砂体多呈“指状”分布,砂层厚度较薄.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具有较高的结构成熟度及成份成熟度.砂岩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石英含量一般为65%~70%,长石含量一般在20%~30%,岩屑含量为2%~16%.实际解释中,测井和录井解释符合率均偏低,主要表现为将水层解释为油层和油水同层,解释结论级别高于试油结论级别.2 研究区块解释模型的建立由于研究区块自身的特点,有必要结合区块实际情况,以测录井资料分析为基础,综合利用测井、录井资料建立定量解释模型.2.1 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由于研究地区孔隙结构复杂,所以阿尔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在该地区计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进行含水饱和度计算时,直接依据实验资料分析,利用含水饱和度与电阻率相对值、孔隙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含水饱和度计算图版(如图1所示).录井资料中的地化参数P G(PG=S0+S1+S2),其大小反映储层含油丰度[3],含油丰度直接影响含水饱和度的大小,因此可以建立含水饱和度与PG相对值、孔隙度关系图版(如图2所示).通过曲线拟合,获得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差值法,我们可以得到任何孔隙度所对应的含水饱和度.电阻率相对值采用如下模型:R t′=(R ta-R tw)/(R to-R tw)式中:R ta为储层视电阻率值;R tw为标准水层电阻率值;R to为标准油层电阻率值.PG相对值采用如下模型:PG′=(P G-P G min)/(P G max-PG min)式中:P G为实测值;PG min为PG最小值;PG max为P G最大值.2.2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束缚水饱和度是储层定量计算的重要参数,储层岩性与物性对参数的准确计算影响较大,因此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交会图版图1 电阻率相对值与含水饱和度、孔隙度关系图版图2 P G相对值与含水饱和度、孔隙度关系图版(如图3所示),通过曲线拟合,获得相应的计算公式,求取相应的束缚水饱和度与残余油饱和度.图3 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关系图版建立了录井资料中的地化参数O PI(O P I= KS1/(K(S0+S1)+S2),为油产率指数)与束缚水饱和度、孔隙度关系图版(如图4所示).通过曲线拟合,根据差值法,可以得到任何孔隙度所对应的束缚水饱和度.2.3 残余油饱和度计算残余油饱和度也是储层定量计算的重要参数,建立了残余油饱和度与声波时差、泥质含量的交会图版(如图5所示),通过曲线拟合,获得相应的计算公式,求取相应的束缚水饱和度与残余油饱和度42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图4 OP I 与束缚水饱和度、孔隙度关系图版图5 声波时差与残余油饱和度、泥质含量关系图版2.4 其他参数的计算在求准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油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以及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进而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3 应用效果分析应用已建立的解释模型,处理了目的区块20口井总计46个试油层,其中符合的有39层,不符合的7层,符合率为84.7%.图6为目的区块的某井处理成果图,该井5号层与6号层合试.5号层与6号层日产油0t ,产水0t ,产气6336m 3.定量计算S w =15%,S wi =15%,K ro =0.95,K rw =0.11,地化指标S 0=0,S 1=8.031,S 2=19.038,全烃最大值为2.693,全烃最小值为0.396,全烃比值为7,解释为气层,试油结论为气层,解释结论与生产结果相符,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图6 某井处理成果图4 结束语测井与录井解释从不同角度反映储层特征,解释结论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通过标准化和匹配性研究,将两种资料统一到同一平台进行综合解释,大大提高了解释符合率.测、录井综合解释方法在不同区块没有本质的差异,随着岩性、物性、含油性的变化,只需调整参数即可进行处理评价.利用电阻率相对值和气测、地化相对值计算饱和度参数,将测井参数与录井参数统一到一个解释图版中计算地质参数,解决了复杂储层饱和度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交会图技术,表达直观清晰,实用性强,对开展测录井储层定量评价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参考文献:[1]粱从军,王本奇.测井与录井结合准确判断油水层[J ],地球物理勘探,2004,23:52256.[2]苏国英.地化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J ],测井技术,2006,30(6):5512553.[3]李金顺,纪 伟,姬月凤.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概论[J ],录井工程,2003,14(2):7217.52第6期 王向公,等:利用测录井资料定量评价油水层方法研究。
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第五节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综合判断油气、水层就是要对储集层所产流体性质及其生产能力作出解释结论,是单井地层评价的综合结果,对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资料的间接性决定了其应用的多解性,因此在综合解释油气水层时,还需要参考各种地质资料、钻井过程中的第一性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得到正确的解释结论。
它是一个综合分析、综合思考的过程。
计算机的应用还不能取代人们的思维,由计算机得到的各种参数和结果可以是人们综合分析的输入信息、中间结果和结果表述。
下面从定性判断油气层的角度介绍综合判断油气水层的一般方法。
§1.5.1 收集反映储集层地质特点的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油田构造特点和油气藏类型,根据地下地质体的特点大概可分为构造圈闭油气藏、地层圈闭油气藏和岩性圈闭油气藏三大类。
油气藏的类型决定着成藏规模和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因此在测井解释时应对油田的构造特点和油气藏类型有足够的认识。
了解油田各个时代地层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帮助划分岩性和解释井段。
了解油田各主要含油层系的四性关系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规律。
收集直接反映地质情况的第一性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钻井过程中的油气显示,主要是泥浆性能的变化和槽面显示。
泥浆性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比重、粘度和含盐量的变化。
钻开油气层后,油气进入井内,引起泥浆比重降低、粘度升高;钻开盐层后,引起泥浆含盐量的增加。
遇到油气层后,泥浆槽面显示包括油气出现的深度、油花气泡的直径、油花气泡占槽面的百分比、槽面上涨情况等,油气上窜速度、泥浆漏失量、钻井放空等现象也对识别油气层有重要参考意义。
2)钻井取心,是开展各项研究的基础。
取心现场描述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颜色和含有级别(饱含油、含油、微含油、油斑油迹),实验室分析包括物性分析、薄片分析、粒度分析、岩电测量等大量的常规分析化验资料和专项分析化验资料。
它们是测井解释的基础。
3)井壁取心,是用电缆把取心器下到预定深度,直接从井壁取出直径约1厘米的岩心分析其岩性和含油性的方法。
三维荧光录井对油层、水层判别
三维荧光录井技术在油水层特征判识中的应用摘要:荧光检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使着荧光录井技术的不断飞跃和进步。
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检测上限、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任选性、更多的图谱表现形式和更丰富的参数信息等特征,较好的弥补了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通过对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初步应用,掌握了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技术特点,初步建立了三维荧光技术评价油水层特征的标准,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实践证明该技术在判识油水层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三维荧光谱图特征储集层油水层特征应用前言随着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胜利油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定量荧光录井技术也已获得甲方的一致认可。
但是在生产应用中,也逐渐暴露了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一些不足,比如:254nm的固定激发波长对于轻质油较为适合,但对于原油性质较重的原油则不适合;仪器线性范围太窄,含油浓度过高的样品需要稀释上百倍,极易造成误差等等。
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出现,是石油荧光分析检测技术的一个革新,较二维荧光在技术上更先进、数据上更可靠,是对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拓展和补充。
2005年底我公司引进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的三维石油荧光分析仪(OFA-3DI)2台,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在仪器原理、分析方法、三维分析技术研究、三维图谱特征研究、真假油气显示识别、原油性质、油水层特征评价方面获得了一些认识,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三维荧光录井检测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1.1 理论基础仪器所测得的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荧光效率有关,当被测物质浓度相对较稀的情况下,则测得荧光强度和物质浓度成正比[1],上述关系可用下式表示:F=KIΦA式中 F—荧光相对强度K—与仪器增益(检测效率)有关的常数I—激发光强度Φ—荧光物质的荧光效率A—荧光物质的浓度(mg/l)当仪器的有关参数选定以及被测物质和介质条件确定后,所测定荧光相对强度仅与A成正比,因而仪器可进行定性测试。
油、气、水层划分
(4)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则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
(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ﻫ(1)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ﻫ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ﻫ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ﻫ(2)气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ﻫ(3)油水同层:在声波时差、微电极、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电阻增大系数I:含油岩石的电阻率与该岩石完全含水时电阻率的比值。即
概述 分类 主要方法 应用" alt="地球物理测井 概述 分类 主要方法 应用" src="" width=1 height=1 real_src="" eventslistuid="e4">
第一节:概述
普通电阻率测井就是把一个电极系放入井内,测量井内岩层电阻率变化,用以研究地质剖面、判断油气水层。又称视电阻率测井。
沉积岩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孔隙中的地层水的性质—地层水电阻率。
录井资料的解释和应用
录井资料的解释和应用作者:骆鹏飞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29期【摘要】随着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录井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解释工作量越来越重,如何又快又准地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是录井资料解释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录井资料解释的相关概念和包括的内容,之后以综合录井资料解释在油气层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录井资料解释室气测录井资料油气层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目标由简单到复杂,勘探难度日趋增大。
具体表现为深层、紧邻大断层断阶带、碳酸盐岩潜山、砂砾岩体、低阻薄层及泥岩裂缝性等复杂油气层日益成为勘探重点;再加之现代工程技术条件的影响,客观地质条件要求录井必须对油气显示层及时进行综合评价解释,并不断提高录井评价解释水平。
同时,随着录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录井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解释工作量越来越重,如何又快又准地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是录井资料解释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录井资料解释的相关概述(一)录井的含义。
所谓录井,它是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
(二)录井资料解释的概念。
录井资料解释,是指由录井公司及专业的录井技术人员,依据录井、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作出的综合解释。
它是以录井资料为基础,测井等其它资料为辅助,这是其不同于测井解释以及其他综合解释的主要特色之处。
(三)录井资料解释内容。
录井资料解释内容包括: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油气水层的解释;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
例如,录井队以及井场地质家们依据现场录井采集资料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结论,其中,岩性剖面建立和钻井工程异常事件预报是以现场解释判断为主的。
二、录井资料解释的具体应用本文以综合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中的反映为例,利用综合录井资料解释来评价油气层。
(一)气测录井资料在油气水层中的反映。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气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法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板法、烃类比值法(3H法)等,由于不同井场的地下地质和地面环境因素不尽相同、钻井工程参数的差异和解释方法的局限性,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从提高解释符合率以及简便、快速发现并判别油、气层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应用气测录井全烃判别储集层油气水状况的理论依据,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判别原则,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气测仪器的标定、影响因素。
标签:气测录井;全烃;异常倍数;重烃相对含量;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直接寻找油气的一种地球化学方法。
应用气体检测仪自动连续地检测钻井液中所含气体成分的含量。
它是综合录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气显示的因素很多,有地面的,有井下的,有客观的,有人为造成的。
概括起来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两种。
其中地质因素引起的气测显示变化正是气测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 综合录井气测资料的重要性气测录井过程中,全烃曲线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已成为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发现和判断油气异常显示的重要手段。
正常钻进情况下,如果钻遇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中流体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录井过程中全烃含量就比较稳定,全烃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受到钻井施工情况、地层流体压力变化以及烃组分总量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后,容易造成全烃曲线出现异常变化。
分清不同因素影响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油气储集层的解释评价水平。
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提高油、气、水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对于避免漏掉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田、减少试油层位、节约试油成本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各种录井资料是识别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目前油、气、水层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田。
多年来,虽然在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测井解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一些地区、一些层位的油、气、水层性质的判别上仍存在不准确性,对录井资料缺乏深人系统分析及应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油、气、水层在各种录井资料中的显示
小于储集岩骨 小于储集岩骨 接近储集
架值
架值
岩骨架值
井
自然电位
负
负
负
井径 微电极
≤d0
≤d0
≤d0
中值(正差 中-较高(正差 中值(正
异)
异大)
差异)
含油(气)饱和度
高
较高
一般
低 低 较大 接近骨架值 负
低平 小
中高
1.电阻率:岩性越致密,含钙、含油、粒
较低(有时可很 度越粗及所含导电矿物越少,泥质含量越
油、气、水层在各种录井资料中的显示
显示 录井项目
气层
油层
油水同层
水层
碳酸盐岩含气缝 洞层
备注
钻时
变快
变快
变快
变快
变快
要考虑地层背景盒地面条件及井下钻头使 用的影响
可见“油 浸”或“
岩屑、岩心录井反映特 征
砂岩疏松-较 疏松,浸水试
验冒气
可见“油砂” 或散沙状砂
岩,干照呈褐 黄或金黄色荧 光,滴水呈圆
稍减 ↘ ↗
↘
↗
要特别注意处理钻井液的影响,自然条件 的影响及测定的人为误差
钻井液量变化
略增或不变 略增或不变
不变
据产层压力而 据产层压力而 变,中压层增加 变,中压层增加
要除去地面人为影响
电阻率
高-较高
高-较高
低
自然伽马
低
低
低
声波时差(μ s/m)
大(砂岩≥ 200)
大(200~250)
较大
测
岩性密度
槽面有时见油 花,呈零星状 或条带状分布
槽面有时
见油花, 呈零星状 或条带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油、气、水定层定性判别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一般而言,油气层在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和组分数值会出现异常显示,可根据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峰形特征及组分情况判断油、气、水层。
油层具有全烃含量高,峰形宽且平缓及组分齐全等特征;气层具有全烃含量高,曲线呈尖峰状或箱状,组分主要为C1,C2以上重烃甚微且不全;含有溶解气的水层具有全烃含量低,曲线呈锯齿状,组分不全,主要为C1等特征;纯水层气测则无异常。
利用荧光录井判断油、气、水层利用发光明亮成都,发光颜色,含油显示面积、扩散产状、流动速度等荧光录井描述可定性对油、气、水层进行判别。
一般而言,油质越好颜色越亮,油质越差颜色越暗。
轻质油荧光显示为蓝紫色、青蓝色、蓝色,正常原油荧光显示为黄橙、黄色、黄褐色,稠油荧光显示为棕色、深褐色、黑色。
扩散产状常见有晕状、放射状和溪流状,其中,晕状、放射状显示含油级别高,溪流状系那是含油级别低。
流动速度常见有快速、中速和慢速,其中,快速、中速显示含油级别高,慢速显示含油级别低。
含油显示面积大于60%显示含油级别高,30%~60%显示含油级别中等,小于30%显示含油级别低。
利用岩屑录井判断油、气、水层:井底岩石别钻头破碎后,岩屑随钻井液返出井口,按规定的取样间隔和迟到时间,连续采集岩屑样品,济宁系统观察、分析、鉴定、描述和解释,并初步恢复地层剖面。
岩屑录井是地质录井的主要方法,根据岩屑录井描述可初步对储集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判断。
油、气、水层定量判别气测数据质量控制:T g=C1+2C2+3C3+4iC4+4nC4+5C5T g为全烃值,可以根据T g/(C1+2C2+3C3+4iC4+4nC4+5C5)比值对气测数据是否准确进行判断。
如果该值为0.8~2.0,用气测数据定量判别油、气、水层效果较好,反之,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符合率较低,因此,当该比值为0.8~2.0时,认为气测数据可比较真实地反映底层流体性质,可用气测数据结合一些优选的经验统计方法实现对油、气、水层较为准确的定量判别。
即使上述比值为0.8~2.0时,若取不到有代表性的气测数据,定量判别结果符合率也较低。
在选取气测数据时,有可能会出现两种错误的取值方法:一是取储集层异常显示层段的平均值;二是取储集层异常显示层段的单点值。
前者可能导致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相矛盾,后者导致在判别结果中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
因此,气测数据的选取,应该结合钻时从气测原始工作曲线上选取曲线开始爬坡的数据点为顶界,高峰拐点处为底届。
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储集层物性最好、含油气饱和度最高的储集层段,具有代表性。
应用此方法选取的气测数据定量判别油、气、水层时,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符合率较高。
经验统计方法的优选:相对成熟的几种方法及其改进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图版法、烃类比值(3H )法和C 2/C 3比值法,对于其中的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和C 2/C 3比值法,又从解释量化以及准确性考虑进行了改进。
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该方法是由法国GEOSERVICES 公司提出的,其优点是直观明了且符合率较高,缺点是每个地区均需重新建立、作图繁琐。
何宏对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进行数学求解,讲通过作图判别油、气、水层的方法改进为利用算术求值的简单方法,提出了利用Q 值进行判别的标准:()背景值2.014321432-+++++-=C C C C C C C Q 具体判别标准为:0.75<Q<1时为气层,0.25<Q<0.75时为气水同层,-0.25<Q<0.25时为油水过渡带,Q<-0.25时为油层。
C 2/C 3比值法该方法是对前苏联学者根据前苏联20个含油气盆地统计资料建立起来的综合参数法的改进。
利用综合参数法进行油气层识别时,对高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田符合率较低,重新建立了判别油气层C2/C3比值法的标准。
表1 C 2/C 3比值法判别油气层标准 C 2/C 3类型 <1.4 油藏1.4~4.0 凝析气藏>4.0 气藏凝析气藏,在油气藏勘探及开采实践中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反而会凝结出液态石油,这种液态的轻质油就是凝析油,这种气藏就是凝析气藏,凝析气藏是介于油藏和气藏之间的一种气藏。
虽然凝析气藏也产油(凝析油),但凝析油在地下以气相存在。
而常规油藏乃至轻质油藏在地下以液相存在,虽然其中含有气,但这种伴生气在地下常常溶解于油,称为单一油相。
一般气藏(湿气藏、干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很少产凝析油。
笔者提出了利用全烃含量、异常背书(全烃含量与背景值比值)和重烃相对含量判别油、气、水层的简易参数法。
表2 利用简易参数法判别油、气、水层储集层流体性质全烃(%)异常倍数重烃相对含量(%)油层>1 >5 >50气层<20水层<1 <3 <20油气藏盖层若遭受构造运动的破坏,油气藏中的轻质组分就会大量散失,重烃组分则易滞留在孔喉之中形成残余油。
这种喊残余油的储集层,岩屑录井或荧光录井显示往往非常好,但试油结果常为水层或含油水层。
因此,对油、气、水层进行解释时,不能仅考虑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因素,盖层封闭性能好坏也应纳入油、气、水层解释的范畴。
实践表明,对储盖组合综合分析可提高解释精度。
气测录井可反映盖层封盖性能的优劣。
若盖层封闭性能较好,气测数据在储集层与盖层界面会出现突变,反之,气测数据变化不明显。
图中为利用气测资料判断盖层封闭性能优劣的实力。
图中为利用气测资料判断盖层封闭性能优劣的实力。
从2a可以看出,气测值在储集层和盖层中差别很大,且在储集层与盖层界面处出现突变,反映了盖层优质的封闭性能,试油结果多为高产商业气流;从图2b中可以看出,气测值在储集层和盖层中变化不明显,在储集层与盖层界面处为连续渐变,反映了盖层封闭性能较差,试油结果多为水层。
综上所述,判别油、气、水层时,首先应根据地质录井图中的荧光录井描述、岩屑录井描述和气测曲线全烃含量、峰形特征、组分是否齐全对储集层流体情况进行定性识别;其次,选取油代表性的气测数据并对气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若气测数据质量较好,综合运用简易参数法、C2/C3比值、3H法、烃类比值法和三角形图解法等多种方法对储集层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定量判断;然后,根据气测曲线在储集层和盖层中是否连续过度及数据特征,初步对盖层的封闭性能作出判断;最后,综合定性、定量以及盖层封闭性能判别结果,对储集层流体作出综合判别。
具体判别流程见图图3 油、气、水层综合判别流程录井实时资料中与油气显示有关的参数和信息:在综合录井所采集处理的众多录井参数和数据信息中有大量的数据与油气显示有关,其具体分类为地质信息、钻井工程信息、钻井液信息、气体信息、压力信息等。
地质信息:岩屑岩性、荧光级别、滴水试验产状、油味、污手情况等; 钻井工程信息:钻时/钻速、悬重、钻压、扭矩、立管压力等;钻井液信息:流量、体积、密度、温度、电阻率/电导率、粘度、出口槽面油花气泡等;气体信息:全烃、色谱组分(C1、C2、IC4、NC4、C5)、非烃等;压力信息:dc (岩石可钻性指数)、Sigma (西格玛,岩层 骨架强度参数)、页油、气、水层定岩屑录荧光录井气测录井 油、气、水层定量判别选取代表性气测数据 气测数据质量判断简易参烃类比值法 皮克斯勒解释图版法 C2/C3比值法 三角形图解法盖层封盖性能判别油气水层综合判别岩密度等。
2、油气判断1)分析钻时变化:现场录井过程中,油气显示及时发现首推对钻时变化的观察:钻时突然或有趋势性的降低,很有可能钻入储集层。
此时应进行钻井液的循环观测,以确定是否钻入了油气层。
钻时的变化之所以是录井油气显示判断的第一项参数,其原因如下:a、在综合录井系统一定的数据采集频率下,钻时的变化呈现的是大钩高度的减少和井深的增加,且是瞬间完成处理的;b、当钻井参数一定时,钻时的降低常常表现为底层岩性的改变;c、所钻地层流体参数的变化、岩屑显示则必须通过一个迟到时间才能确定。
2)分析气测参数变化:现场综合录井技术服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目的——即及时发现或找到油气层,而在现场钻探发现油气显示方面,综合录井则主要依靠其系统所配置的气体检测分析系统来完成。
由于现场钻井钻探技术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和进步,岩屑细碎,导致利用岩屑识别油气显示越来越困难,而利用气测系统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不漏失油气显示。
a、综合录井检测分析气体含量分类:全烃(总烃):由全烃检测分析仪检测分析出循环钻井液中的所有烃类气体含量的总和;色谱组分:由气体色谱分析仪检测分析出的循环钻井液中所有烃类气体的各组分含量;非烃气体含量:由热导气体分析仪检测分析出的循环钻井液中除烃类气体之外的各种气体的含量,主要指CO2、H2及惰性气体;全量:由惹到或其它气体检测仪分析出的循环钻井液中所有气体的含量总和;有毒气体:利用有毒气体的特性,通过对其敏感的感应元件和检测仪检测分析出的钻井液中或井场环境的易造成人身损害的气体,主要指H2S、CO等。
b、综合录井气体分析的划分与区别轻烃气:专指甲烷气,即C1;重烃气:指气体分子量大于甲烷分子量的气体,如C2、C3、IC4(正丁烷)、NC4(异丁烷)、C5以上均属于重烃气;全烃或总烃气:轻烃气与重烃气之和,一般用C表示。
c、综合录井现场判断气体显示异常的原则:当气体显示大于背景值(基值)的2倍或超出背景值50%的气体显示均为异常气体显示。
d、综合录井现场服务中涉及到几种状态下的气体显示:a)钻进背景气在井筒内压力系统平衡的条件下,当钻进大段泥(页)岩层段,由于已被钻穿的地层内流体(主要指油气)向井筒钻井液内侵入,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使全烃含量不为零,此全烃含量值即为钻进背景气值。
b)起下钻气在起下钻过程中,由于停止钻井液循环,已钻穿的油气层内的流体会侵入钻井液中;当循环钻井液时,全烃或色谱组分就会出现一个峰值,此峰值则为起下钻气显示。
(停止钻井液循环后,迟到时间会趋近无穷大)c)接单根气在钻进阶段,由于要间断停止钻井液循环实施接单根或接立柱作业,使低层内流体有一个短暂的渗入和积聚的过程(这一部分渗入和聚集的气体由于钻井液的压力向上运移的非常缓慢)。
当再度钻进时,钻井液重新开始循环,全烃和色谱组分会出现一个峰值,此峰值则为接单根气。
不管钻井液循环与否,底层内只要有流体,都会向钻井液中渗入。
只有在开泵时,流体没有机会聚集就随钻井液一起循环了,不会出现峰值。
而短暂的停泵会给底层流体一个聚集的机会,下一次开泵循环时,这段聚集的气体就会出现峰值。
当接单根后无接单根气显示,则说明气体检测分析仪存在问题或现场使用的钻井液密度较大使井筒内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底层压力失去平衡,抑制了底层流体侵入钻井液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