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怎样认识和练好拳
练习形意拳的步骤
练习形意拳的步骤形意拳是内家拳,是体用兼修的优秀拳术。
所以练习它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练习它可以自卫防身,学习它可以培养毅力,学习它可以陶冶情操,增加生活乐趣。
所以男女老幼皆可练习,体质强弱皆可练习,有否武术基础皆可练习,有无腰腿功夫皆可练习。
但练习形意拳要有一定步骤,要循序而渐进。
1、练习形意拳要从三体式人手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功。
三体者,头、身、足也。
不是真得练头、身、足。
头、身、足是指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故谓三体式。
其实是身体的上上下下、内内外外无一不包括。
站三体式时要时时刻刻,一丝不苟地遵照形意拳的"九歌"来练习,不能有丝毫的偏离,这样才能把身体的头、身、肩、臂、手、指、胯、腿、膝、足、耻、臀、口等等的姿势练准确,经过长期练习成为定型。
每当练习形意拳时一举手,一投足就合规范。
练习三体式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强腿部力量。
练习三体式也是练习内三合,意、气、力的过程。
通过意念的统帅,引导形体姿势的正确,“形正而气顺”,引导呼吸,气沉丹田。
丹田内气充盈,鼓荡,产生内劲,逐渐达到内三合,从而为练习形意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练习形意拳时,时时离不开三体式,所以说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
练习三体式时不可使用拙力,不可努气,不可腆胸提腹,要谨防这三害,练习三体式时上身要放松,舌抵上腭,提杠溜臂,在意念引导下,气沉丹田。
练习三体式是养精养气养神,打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畅通整个经络的过程,从而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病祛病,无病健身,益寿而延年。
2、三体式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学练五行拳五行拳指劈、崩、钻、砲、横五种拳法。
内应心、肝、肺、脾、胃五脏,外合金、木、水、火、土五行,故称五行拳,它是练习十二形和其它套路的基础。
练习这些套路时都离不开五行拳,如3个崩拳连着一个砲拳叫"鹳子人林",一崩拳可叫"黑虎人洞",也可叫"金鸡食米",又可叫"燕子啄泥",不胜枚举。
形意拳入门
形意拳入门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法,源于明代,以其独特的拳理和独特的拳法闻名于世。
形意拳注重内外合一的训练,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呼吸来实现内功的培养和发挥。
本文将介绍形意拳的基本概念、基本姿势和基本拳法,以及入门学习形意拳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形意拳的基本概念形意拳的名字中“形”指形态,即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意”指内在的意念和精神状态。
形意拳要求练习者通过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激发内在的力量和意念,以达到内外统一,从而实现拳法的发挥。
形意拳注重拳理,强调以力发拳,发拳要有意念和威力。
二、形意拳的基本姿势形意拳的基本姿势包括站立姿势和站立起势姿势。
常见的站立姿势有马步、骑马步和弓步等。
马步是最基本的站立姿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重心向下,保持平衡。
骑马步与马步相似,只是双腿更宽,更加稳固。
弓步则是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另一只脚向后弯曲,形成前后分开的姿势。
站立起势姿势是形意拳的起始姿势,通常是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三、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包括直拳、勾拳、掌拳和指拳等。
直拳是形意拳的基本技术,拳头直线向前击打,要求力道和速度兼具。
勾拳则是拳头弯曲向前击打,弧线变化较大,威力较大。
掌拳是以手掌部分发力的一种拳法,手臂不完全伸展,要求发力快而准确。
指拳则是以指尖作为发力点,瞄准对手的弱点进行攻击。
四、入门学习形意拳的注意事项1. 寻找合适的培训班或教练:形意拳是一种专业的拳法,需要系统的指导和培训。
寻找一位资深的形意拳教练或者报名参加正规的培训班是入门学习的首要任务。
2. 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是形意拳学习的基础,包括站立姿势、呼吸方法和身体的灵活性训练等。
初学者应该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夯实基础。
3. 养成规律的训练习惯:形意拳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取得进步,初学者应该养成每天坚持练习的习惯,规律的训练会帮助身体逐渐适应拳法的要求。
4. 注意身体的保护:形意拳是一种较为激烈的拳法,初学者要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受伤。
怎么才能练好形意拳,从那些方面入手
怎么才能练好形意拳,从那些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好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怎么能练好形意拳的整体力,一切围绕这个目标去习练,那么怎么才能练好形意的整体力,从四个基本点入手。
1姿势必须正确,从三角力学上讲,三角形稳定最好,那么我们三体式桩必须正确,符合力学的支撑力。
2要领要精准,这个非常重要,好多习练着多年都没找到要领,充其量也就是段练身体了,耍想练功,功夫上身必须在这方面下功,那就是〈比如走三体式步〉在上步做到吸满,上步时不要急着迈步,在这里做技术要领,沉肩垂肘,松腰坐胯,裹胯兜裆,含胸拔背,把这些要领都做到了在上步,同时呼气〈呼净〉同样在些找灵劲,就象猫捉老鼠,发现猎物突然出击。
《形松意紧最好的体现》在习练中一吸一呼找六合。
3,科学练功方法,在习练中,第一步先以膀为拫节,肘为中节,手为稍节,把胳膊气血练通,在练腰为跟节,膀为中节,手为稍节,这里耍从腰到后背拔到肩上〈气血,膀到手气血已通〉从后背拔到肩上这里练需要时间,〈龙背〉。
第二步练通了我们在习练从脚下蹬出来的力,节节贵穿,这些都做到了,功夫自然而然就上身,形意拳的术语,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配合好自身的肩架结构在找消息全凭后腿蹬这个要领!
4,心态调整好,任何事物都有过程,我们习练也是要有时间和过程的,所以说不必着急,只要路走对了,不走弯路,那上功也是很快的,水到渠成。
结束语,我山西运城人,一生喜欢武术,第一次发头条,希望各位爱好形意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在此感谢我的授业恩师手把手相传,我才能有今日的感悟,愿各位同门为发扬传武做贡献。
祁宝玉
二O二一年元月六日。
别总是冤枉形意拳——兼谈形意拳技击
别总是冤枉形意拳——兼谈形意拳技击最近这三四十年,形意拳一直在被冤枉,从大的方面讲,有人说形意拳是假功夫,二等货,从李能然开始就未得真传,只有心意六合拳才是真功夫。
但证据呢?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资证明这种论调,而且可查证的史料呈现出的事实指向恰恰相反,比如,民初那两次全国性的擂台赛,以及两次全国性的国术国考和各省举办的国术省考等,在名列前茅的人中有不少是练形意拳的,而未见任何一位是练心意六合拳的或戴家心意拳的。
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心意六合拳或戴家心意拳不好,但至少不能说形意拳的技击功夫不如心意六合拳和戴家心意拳。
同样还有大成拳,自称比形意拳先进,那么可资证明的战绩在哪里呢?民国时期历次比赛的成绩表明形意拳要好于大成拳。
比如章殿卿,他是跟意拳沾边的人中擂台成绩最好的,他12岁跟杨振邦学翻子拳同时随王芗斋学形意拳,那时王还没有打出意拳的名号,章殿卿进入中央国术馆后跟李景林学武当剑、跟朱国福学形意拳。
在进入中央国术馆前,章殿卿的水平并不高,在首届国术国考中,章殿卿的成绩仅为合格,连中等都没有进入,说明那时他功夫造诣的水平。
在进入中央国术馆后,章殿卿的技艺取得突破性提高,此外又由于他与李景林的女儿谈恋爱,在杭州、上海两次擂台上经对手退让,才分别获得第3名和第4名。
由此可知,章殿卿的成绩主要源自于李景林的栽培、传承与影响。
此外,在浙江游艺大会擂台赛上获得第二名的朱国禄是练河北派形意拳的,在上海国术大赛上获得总决赛第三名的张熙堂是练孙氏形意拳的。
于是一些人就撇开事实,编造故事。
这就远离了学术本身。
从小的方面讲,有人说形意拳技击时,一定要先摆成三体式后才能进入技击。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依据在哪里,至少孙氏形意拳没有这种说法,孙氏形意拳在技击时,无需摆任何姿势,而是直接从行止坐卧的自然状态生出技击效果。
有喜好传统武术的朋友问起形意拳技击的特长,并说不要谈书里说的,也不要谈传说中的,只谈你自己的体会和亲眼见过的。
因为我这人没有功夫,以我的水平谈这个只能叫刍见。
怎样练好形意拳
怎样练好形意拳形意拳与其它拳种所差异的是,练形意拳要先从精神训练开始。
训练精神作用,首先要以四稍、四透来培育和加强精神作用。
(所谓过去的“神打”就是指精神作用而言。
)四梢在九歌八法中已有论述,兹把拳谱中的四梢赞歌写在下面,仅供参考。
发为血梢:怒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催敌不难。
舌为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憾,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舌之威,落魄丧胆。
齿为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背裂目突,惟齿之功,令人恍忽。
爪为筋梢(手脚指趾甲,也就是指趾端)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搜足踏,气势皆雄,爪之所到,皆可凑功。
四梢齐,威力生,可变其常态,使人畏惧。
形意拳讲四穿(四透)精神,四穿(四透)是:眼要看穿,神要照穿,气要催穿,力要打穿。
如果把四穿精神领会了,神威自发,如虎捕羊,羊见虎威,吓得不敢动,瘫在原地等虎吃。
以四穿精神练拳,可使精神集中,使工夫猛进,并可防止低头哈腰,东瞧西望的毛病。
下面我们谈一下在练习拳功套路时应注意的问题。
练习套路的目的是为了击技作训练,因此,在练功时就必须假想身临敌前在与敌斗,任何招法动作都在实战。
首先要从精神上贯串四穿意识,精神贯注如临大敌,要作到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雷声。
从动作上要认真,拳从口出,两肘不离肋,高不过眉,低不过脐,两股成顺,不拧不别,脚手齐到,行似槐虫,起似挑担,沾身重力,出手好似虎摸羊,脚踏中门夺地位,前脚踩后脚蹬,起势好似卷地风,劲要猛,心要静,寸步,疾步,赞步三法要明,步法最紧的是后脚及时补劲,永远保持自身的重心,桩步巩固。
形意拳最要紧的是要求全神贯注,形神一致才能劲整。
形意拳的发力是整劲。
拳经写道:“身如弩弓,手似箭”一语道破了形意拳的发力原理。
形意拳的发力动作,是由全身形成五张弓,以五张不同弓的互不相相同的弱射方向,互相牵扯,统一集中于一射点上,以达成整劲,谓之五弓之力。
所谓五弓之力:身为主弓,上肢左右各为一弓,下肢左右各为一弓,主弓中在腰,上肢中在肘,下肢中在膝,主弓与上肢两弓接于肩,主弓与下肢接于胯,由下肢弓踩踏发弹力到主弓,上肢弓顶塌通过肩到主弓,主弓再将自身伸张弹力汇合一起再传导于受力点,而起到发力制敌作用。
形意拳术讲义简体字校对版
形意拳术讲义简体字校对版形意拳,作为中国武术的瑰宝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本讲义旨在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份关于形意拳术的详尽指南,以简体字的形式呈现,方便阅读与学习。
一、形意拳概述形意拳,又称“形意拳”、“心意拳”,是一种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并重的传统武术。
其特点是以形取义,以意为神,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通过练习形意拳,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培养内在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修养。
二、基本功与桩功学习形意拳,首先需要掌握基本功和桩功。
基本功包括手型、步型、身法等,是学习形意拳的基础。
桩功则是培养内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站桩,可以调整呼吸、放松身心,进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三、五行拳与十二形拳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是形意拳的核心技法。
通过练习五行拳,可以掌握形意拳的基本拳法和战术。
而十二形拳则是以十二种动物(龙、虎、猴、马、鸡、蛇、燕、鹞、鹏、蛇、鹤)为原型,模仿其动作和神韵,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四、实战技巧与战术实战技巧与战术是形意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战中,要注重观察对手的动态,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做到攻防兼备。
同时,要注重培养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应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实战情况。
五、道德修养与武德学习形意拳,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更是为了培养道德修养和武德。
武德是武术的灵魂,是习武之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在练习形意拳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外兼修,不仅要练好技艺,更要修炼内心,培养出崇尚礼义、正直勇敢的品质。
总结:形意拳术讲义简体字校对版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形意拳学习指南。
通过学习本讲义,不仅可以掌握形意拳的基本技法与实战技巧,更可以培养出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武德。
希望本讲义能成为您学习形意拳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助您在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形意拳看是简单实则内涵丰富!
形意拳看是简单实则内涵丰富!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一、形意拳概述形意拳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一颗常青的树。
形意拳内涵养生的道功,技击的方术,人体的科学,是一门非常优秀的传统武术。
其养生道功,可使人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其技击方术,能让人防身自卫除暴安良。
其养生技击功能所展示的人体科学道理与境界,可以为人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科研素材。
形意拳是一种内功拳,其动作朴实无华,体用兼备,没有很多的辅助功法练习。
形意拳的功夫主要是通过“合一”的训练,通过六合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到达周身整合协调合一的境界。
六合的训练贯穿于形意拳的始终。
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六合训练的初步是无极式站桩和三体式,进而在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中达到合一的境界。
形意拳的拳名含义是:形体和思维统一的拳术。
六合理论与方法首先出现在形意拳体系中,然后被许多拳种吸纳采用,说明六合理论是切实可行的,这也是形意拳对中国武术的一大贡献。
为了达到六合,形意拳探究心意这一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功能,用心意感悟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万物为师,首先循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理,取其各行之特性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形意拳的劲力渐渐与五行的特性吻合。
所谓“天人合一”,如劈拳属金,金性坚刚,无坚不摧;木性曲直,可刚可柔;水性无形,随屈就伸;火性暴烈,一沾即发;土性敦厚,以生化变化。
形意拳经过五行拳的训练就是要将这五种自然特性化于劲力之中。
形意拳十二形拳是师法动物之特技与灵性,返还人的原始运动和搏击之本能。
因此十二形拳是极限开发人体本能运动的方法。
如龙之盘旋升潜、虎之神扑、猴之灵巧、马之奔踏、鸡之独立、燕之飞舞、蛇之缠绕、熊之雄浑、鹰之爪力等等。
这些能力都是人的能力所不及的,形意拳将这些动物的特技作为学习的目标和训练内容,可见其运动的难度之大,是需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
在追求中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体悟中和大道。
形意拳有四象:内涵是什么?又如何练成呢?
形意拳有四象:内涵是什么?又如何练成呢?“鸡腿”“龙身”“熊膀”“虎豹(抱)头”再加上鹰捉,雷音,合称六艺。
尚氏形意拳将“鹰捉”定为“母拳”(“三体式”定为“母式”)将“鸡腿”,“龙身”,“熊膀”,“虎豹头”称为“四相”。
那么“四相”的内涵是什么?又如何练成呢?刚学形意时经常听师父说要丹田内气充足,并能气贯周身。
躯干内气血充盈,内劲在躯干内膨胀,并胀开各大关节,这叫做内在的抻筋拔骨。
传统练法是:先“开肩”“开胯”同时再“开背”“开肋”现在的武术界大都得窥一斑,而很少有人知全貌老一辈的武术家虽得其要,但大都秘而不宣。
上盘是肩,背,肋,中盘是腰与胯,下盘是大腿与膝足.那么,上盘,中盘和下盘,哪一盘是修炼的重点。
我个人认为是中盘更为重要一些,中盘若要领错误,下盘永远练不成!即使是下盘有一定功力也用不上去,因为在中盘这断了劲了.中盘联通上,下,下盘力量再大,中盘不通也传不上来,敌人大力打来,引化招法再多,中盘不通的话敌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卸到地面。
我在不断的修炼过程中,慢慢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因为修炼中盘最关键的要领,是要做到“腰马合一”,即是躯干和下肢筋力连结,劲力贯通。
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开胯”,当胯练开后,骶骨下插,人体总重心降低,下肢的力量才能真正提得上来,躯干的力量也才能真正传导至地下,“鸡腿”的功能才能真正体现!举步轻如狸猫,落步稳如泰山!身不受力的间架才能真正形成!这叫做“七星拱梁递重力”。
当我学到真传的形意拳三体式以后,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形意如山。
我曾经让九个年轻小伙子站一排用力推我,他们累的都不行了,我还是一样站在原地。
如果是一两个人推,他们说感觉推的不是人,是一座山。
而且中盘彻底通了以后,一般人是根本抱不动你的.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传统功夫的师傅与老外摔跤, 老外累个半死都是摔不动那个小个子师傅,其实就是那个师傅的中盘练通了上下一体.全身的劲力沉入地下.开胯,松胯,松尾闾等功法在各大内家拳门派中都有,但都在秘传-----非入室弟子而不传!我个人得到的练法是尚氏形意的真传。
中华武术的形意心法
中华武术的形意心法
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它融合了拳术的动作技巧和内家拳的内功修为,被誉为武术之母。
形意拳的招式刚柔相济,力道和速度兼顾,具有较高的实战价值和健身效果。
形意拳的内在核心即是形意心法,它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修炼方法,对于武术爱好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形意心法强调内外结合、意志坚定、专注力集中、借助心力达到身体的协调一致。
通过形意心法的修炼,武者可以培养自身的内力和气质,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力量。
形意心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以意驭力”,即在施展拳法的过程中,通过专注的意念控制力量的发挥,让力量由内而外自然流畅,准确无误。
形意心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意如铁石”,这是指练习者在练习拳法时应该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意念坚定如铁,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冷静和沉着,把握拳法的细节和精髓。
只有在内心坚如铁石的状态下,才能在实战中保持从容和果断,做到活泼果敢。
形意拳术的内功修炼离不开意念和呼吸的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要注重深呼吸和吐纳,以调和呼吸为基础,引导内气自然流通。
同时,要通过精神意念引导内力的储存和释放,在练习过程中保持放松和专注,不断提高气质和内力的储备。
形意心法的修炼需要长期坚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领悟,逐步提升自身的武术水平和内在修为。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形意心法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法,更是一种修为和境界的体现。
通过形意心法的修炼,武者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身心素质,培养意志力和毅力,充实精神内涵,成为内外兼修、柔韧刚劲、以德化人的真正武者。
形意心法不仅仅是一种修行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值得武术爱好者深入探究和领悟。
形意拳的基础知识
形意拳的基础知识
形意拳,又称形意门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流派。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由马鹤堂所传。
形意拳以快、准、狠、猛而著称,拳法武器繁多,包括拳、掌、指、肘、膝、腿等。
形意拳的基础知识包括:
1. 前三环:形意拳主要分为前三环和后三环,其中前三环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和技术的打磨。
前三环的动作以直拳、桥手、老虎口等为主,在练习中注重身法的收放和力量的释放。
2. 后三环:后三环注重实战应用和招数的变化,动作不再像前三环那么简单、刚直,而是多了许多变化和巧妙,例如疾风剪、斜飞劈、金鸡独立等。
3. 动作:形意拳的动作力量源于脊柱,所以动作注重脊柱的转动和收纳。
同时,拳法注重“进退一致”,即进攻和防守的切换要迅速到位。
4. 气功:形意拳的发力技巧主要依靠气功,练习时要注重呼吸和意念的配合。
掌握气功可以使形意拳的力量更加强大和准确。
5. 意念:形意拳讲究意念,即通过意念来调动全身的力量和灵活性。
练习时要注重意念的准确和集中。
- 1 -。
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形意拳是一种武术,它以人体的基本动作为基础,通过特定的训
练方法来提高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以下是形意拳基本功训
练方法:
1. 散手练习:散手是形意拳的基础,通过散手练习可以锻炼身
体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练习时应注重技巧和姿势的正确性,以免伤害
身体。
2. 走步练习:走步是形意拳中常用的移动方式。
可以通过走步
练习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拳术的水平。
3. 基本功练习:基本功是形意拳的基础,包括站桩、踏步、挥臂、缩肩等。
通过基本功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
4. 动作练习:形意拳中有很多特定的动作,如抓、挂、顶、撞等。
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力量。
5. 徒手套路练习:形意拳中有很多徒手套路,如五行拳、八卦掌、大分式等。
通过练习徒手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拳术水平。
以上是形意拳基本功训练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素
质和拳击技巧。
形意拳体系介绍(初学者必看)
形意拳体系介绍(初学者必看)每一门武学,初学者刚入门的时候都会懵懂,这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不知道自己该练什么。
今天慕白就完整的介绍一下形意拳的体系。
首先形意拳的入门是无极桩,起于无极,终于无极,这是内家拳的要求。
学习无极桩,把自己放松,放空,放下,方可将气血归于无极,也就是让气血进入一种和顺的状态归你调动。
接下来就是三体式和六艺。
初学三体式不能久站,而是要调拳架子,入门讲规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东西,守着这个你一定练不错。
很多人说架子不重要,其实架子是很重要的,没有架子内在的东西都是扯淡!因此找个镜子按要求调整自己的架子,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要做到完美,把这个标准的正架练成本能,一出手就是标准三体式,方为过关。
调架子的同时可以单练六艺基本功,在调好架子以后,方可投入三体式桩功的练习。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事就是克服痛苦,这叫筋骨关,等你能站住了,可以慢慢的把你单练的六艺练到三体式中。
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有可能要半年到一年,包括开肩开胯,抻筋拔骨。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初步开始学习劈拳了,劈拳也是一个磨时间的东西,还是一样初学讲规矩,调架子,然后就是死命练。
~慕白当年劈了九个月才练钻拳!三体式和劈拳一起练,你会发现二者就是动和静的差别,劈拳打中站,站中打是出功夫的捷径。
劈拳练的差不多了,拿跟棍子练练劈枪,练练大枪三体式。
接下来就是剩下的四行,钻、崩、炮、横,按五行相生的顺序练,由于肺朝百脉,所以先练劈拳有助于其他四拳的掌握。
还是一样的调架子,苦练,一行一行练下去,这加起来大概要两三年甚至更久,慕白整个五行拳初步练完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练完五行拳可以学学五行连环,这个就不提了,重中之重是要找劲和找经。
找劲会有特殊的方法和练法,这个纯靠个人悟性天赋和刻苦程度,找经则是在练的时候找到五脏的五条经络,把它合到架子里,这又是一大难关,把这些练好了,相信你的明劲也成了。
那么接下来开始练十二形吧,按顺序练,第一个是龙形活身。
中华武术的形意拳特点
中华武术的形意拳特点中华武术的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内涵。
形意拳起源于明清时期,由张三丰创立,后由王宗岳传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拳理和拳法。
形意拳强调以形意相贯,以意行形,注重内功修炼和意念调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意拳强调“形意相贯”,即拳势要求准确、凝重,动作要求流畅、连贯。
形意拳讲究动作刚健有力,整体动作要求端正准确,力量源于身体内部,通过形态幻化出内在的力量。
拳势之间要求紧密衔接,既要迅速灵敏,又要有力度和精准度。
其次,形意拳注重内功修炼。
内功修炼是形意拳的核心,强调通过练习呼吸调息、意念凝聚、内劲发挥等方法,逐渐提高身体内在的力量和能量。
形意拳师傅讲究“内劲外现”,即通过内功的积累和提升,使外在动作更加凝重威猛、内在力量更加强大。
此外,形意拳强调在实战中的应用。
形意拳不仅是一种健身的方式,更是一种实用的自卫技术。
形意拳讲究“以小制大”,通过对敌人的力量进行化解和利用,灵活应对各种攻击,迅速反击。
形意拳的技法注重精准和效果,力求在实战中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最后,形意拳强调意念调控。
形意拳讲究在练习中要保持专注、沉静的意念,通过意志力控制动作和力量的发挥。
形意拳要求练习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注重内心修养和调节,以便更好地掌握拳法的精髓。
总的来说,形意拳是一种融合了拳术技法、内功修炼和意念调控的传统武术。
其特点在于形意相贯、内功修炼、实战应用和意念调控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形意拳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和探索,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形意拳的修炼,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内心修养,感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形意拳的概述及技巧(2)
形意拳的概述及技巧(2)形意拳的概述及技巧 (七)胯要收缩,膝要扣劲,脚要平稳: 形意拳的步法以直进直退为主,“三体式”为其根本,在此基础上要求进退稳,健,机敏灵活。
强调“⼿要急,⾜要轻;把势⾛动如猫⾏;⼼要正,眼要精,⼿⾜齐到定要赢。
”形意拳动步敏捷,落脚稳健,胯、膝、脚各部紧密配合,毫不松懈。
在进退中,以胯催膝,以膝催脚,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脚为梢节。
静⽌时,胯要微向⾥“缩劲”,膝要微向⾥“扣劲”,脚要平稳踏地含有“踩劲”。
同时,腿的弯屈要适度,太直则僵滞,过屈则⽆⼒。
(⼋)姿势要正确,动作要整齐: 形意拳要求每动每势处处皆守规矩。
周⾝三节安排合体,“三节六合”配合协调,⽴⾝“中正安舒,⽀撑⼋⾯”,⼿尖、脚尖、⿐尖“三尖相照”。
讲究“⼼⽓⼀发,四肢皆动”,整个动作都是在同⼀时间起动。
和完成 (九)进退要和顺,起落要均衡。
形意拳要求在拳法变换、进退门转中注意和顺。
只有在进退门转中⾝体各部位的运动路线、⽅向、时间、定势后的⾓度、位置都安排和顺,才不会发⽣姿势失中、动作僵硬、呼吸紧张、定势不稳等现、象。
形意拳迅速有⼒,动静分明,“起势,如崩墙倒,落地如树栽根”。
因⽽⼗分重视起落的均衡稳定。
(⼗)⼒量要充实,呼吸要⾃然: 形意拳要求拳紧、步稳、脚实,发势迅猛,劲⼒饱满。
凡下肢进步,都要前脚贴近地⾯,竭⼒向前,后脚则全⼒向后蹬地,做到“脚踩中门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蹬”。
上肢动作要两⼿争衡对拔,彼此呼应。
两前臂要内外旋转,就象拧绳⼀般,起钻落翻,拧裹进退,融成⼀股整劲。
以此充实周⾝⼒量。
挺胸、提腹、努⽓、拙⼒,是形意拳最忌的四⼤⽑病。
它要求松胸实腹、呼吸⾃然并与动作⾃然配合。
⼀般情况下,总是蓄劲时吸⽓,发劲时呼⽓,以⽓助⼒,使⽓与⼒合⼀。
(⼗⼀)⽓势要相连,内外要合⼀: ⽓势相连,是⼀招⼀势均须贯串⼀⽓,须做到势断劲连,劲变意连,既有明快节奏,⼜有断⽽⼜连、绵绵不断的⽓势。
内外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与脚合,⼼与意合,意与⽓合,⽓与⼒合。
形意拳三体式图解之基本要领及注意事项
形意拳三体式图解之基本要领及注意事项一曰三顶三顶者何,头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臂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二曰三扣三扣者何,两肩要扣,则前胸空阔,气力到肘。
手背足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
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是谓之三扣。
三曰三圆三圆者何,背骨要圆,其力催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
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
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是谓之三圆。
四曰三敏三敏者何,心要敏,如怒狸攫鼠,则能随机应变。
眼要敏,如饥鹰之捉兔,能预视察机宜。
手要敏,如捕羊之饿虎,能先发制人,是谓之三敏。
五曰三抱三抱者何,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击敌必准。
心气要抱,遇敌有主,临变不变。
两肱要抱,出入不乱,遇敌无险,是谓之三抱。
六曰三垂三垂者何,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
两肩下垂,则臂长而活,肩催肘前。
两肘下垂,则两肱自圆,能固两肋,是谓之三垂。
七曰三曲三曲者何,两肱宜曲,弓如半月,则力富。
两膝宜曲,弯如半月,则力厚。
手腕宜曲,曲如半月,则力凑。
皆取其伸缩自如,用劲不断之意,是谓之三曲。
八曰三挺三挺者何,颈项挺,则头部正直,精气贯顶。
脊骨腰挺,则力达四稍,气贯全身。
膝盖挺,则气恬神怡,如树生根,是谓之三挺。
形意拳三体式注意事项凡练形意拳,入门首须站桩,或为混元桩,或为形意拳三体式不拘。
形意拳三体式是基本之基本, 形意拳三体式练得好, 人就等同一座会走的山, 推之不动, 浑元一体, 形意拳身法灵动又是另一种功夫, 是练十二形及以猴形为主才能显现的灵活身法。
初习形意拳三体式亦以双重为宜,膝盖单重较为吃力,初学习之易憋气。
一憋气,则气血必有失松和。
真正练明劲之法,先站形意拳三体式片刻乃至半个时辰自感神气圆满,劲力通达,然后开架练拳。
练时松中出力,自然舒和,以不憋气,不使用拙力为要。
形意拳的概述及技巧
形意拳的概述及技巧形意拳的概述及技巧想要学习武术的朋友们对于形意拳相关知识以及技巧,肯定许多武者行要学习了解的,那么下面是关于形意拳的详细知识内容。
一、概说形意拳也叫“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六合拳”。
关于形意拳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此拳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外形和内意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其二,此拳取动物的特长,象形取意,取法为拳,所以称之为“形意拳”。
其内容以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为基本拳法,拉法以三体式为基础。
据考证,形意拳形成于明末清初,最早流行于山西永济一带,尊村人姬际可(字隆丰)首传此拳。
、自清乾隆年间,形意拳在河南、山西、河北一带广为流传,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运动风格。
山西一带的形意拳:基本拳法都以三体式、五行拳、十二形拳为主,有些地区站被不用三体式,而用“六合式”。
站丹田”;十二形拳为十形。
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等,还有对练和各种器械。
特点是拳势紧凑,劲力精巧。
河南一带流行的形意拳多称为“心意拳”,拳法以十大形、四拳八式为基本拳法。
桩法有鸡腿桩、鹰熊桩。
、单练套路有龙虎斗、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等。
其特点是拳势勇猛,气势雄健。
河北的形意拳,近代因与山西交流频繁,内容较为接近。
它的特点是拳势舒展,稳健扎实。
总体来说,形意拳的运动特点是:朴实简练、动静分明,动作严紧、手脚合顺,身正步稳、快速整齐,劲力充实、稳固沉着。
拳谚中所说的“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迈步如行犁,落脚若生根”、“三尖相照”、“三节相随”等都形象地反映了形意拳的技术风格特点。
二、形意拳的`基本技法(一)头要上顶,项要竖直:“头为周身之主”,形意拳要求头要保持中正,颈项有意识地竖直,动作尽管有起落旋转,一头部始终要向上顶劲,不可俯仰歪斜或自由摇晃。
它必须在自然竖直之中含有轻微的顶劲。
与顶头竖项相关的还须使嘴自然闭合,牙齿要扣好,舌尖抵上颚,神态要自然,精神须集中,不可皱眉努目、咬牙切齿,下领里收,用鼻呼吸。
明劲,暗劲,化劲,练形意拳的三个境界,形意拳的不传之秘
明劲,暗劲,化劲,练形意拳的三个境界,形意拳的不传之秘明劲,暗劲,化劲,练形意拳的三个境界,形意拳的不传之秘,明劲、暗劲、化劲,是在练形意拳的过程中,拳法合道,人身心变化的三个层次。
明劲阶段是转回纯阳,也就是返回到婴儿刚出生的状态。
所谓六阳纯全刚健之至。
这个刚健,是指生命的健康程度,刚出生的婴儿虎头虎脑健健康康,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在初始状态体内纯是阳气,随着年龄增长思欲渐重,则阴气渐来袭阳,那么我们练拳就要从阴阳杂处的状态,逐渐回到纯阳,这个过程的终结,就是明劲。
处于明劲状态的人青春洋溢,流光溢彩,胆气粗豪,无所畏惧。
放在人堆里一眼就能看得见,因为神气与众不同。
从生理上看,明劲易骨,此时练拳主要是出骨力。
明劲过后自然进入暗劲,也就是走向纯阴。
这个阴和后天思欲剥阳之阴不同。
此时心理上走向收敛,人也逐渐变得平凡,好像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争斗之心皆无,只是每日自修自炼而已。
生理上则是易筋,此时练拳则出筋力。
到此时,方知崩拳为何物。
崩拳似箭,虚全身筋络联合做功。
练到暗劲时,全身的筋都成一体,触一发而动全身。
明劲,暗劲,化劲,练形意拳的三个境界,形意拳的不传之秘。
明、暗、化三劲都带个“劲”字,却5261不是指劲力的种类,而是三种不同的练功方式。
所谓明劲的明,是明显、明白之意,是练习时要将劲力发出,而且要发得充分、发得顺畅。
明劲阶段,说白了,还处于肌肉发力的阶段;此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整力发放的技巧,强化肌肉筋键,起到“腾膜”的作用,此为易筋之功夫。
此阶段劲力的练习,虽以刚劲为主,但也需含有柔化之力,即做到束身以柔,展势以刚,如纯以刚劲练习,则容易有僵滞之病,严重的还可对身体造成暗伤。
明劲一旦将劲力练整(练出整劲),与常人交手,就很难吃亏了(当然,以寡敌众的情况另论)。
暗劲之暗,有隐蕴、暗含之意,是练习是纯以意行气,劲力少发(不是不发)但劲意要充分。
此阶段拳架动作要达到周身圆活自如,意气连绵(势断意连)。
形意拳体用、练法、打法
形意拳体用、练法、打法第一层本末体用之说自己练习者为(健)体,行之于敌为用。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体、用与拳之练法和打法四者不分的问题。
因在练本体时就要涉及到顾法与打法,要想取胜于彼,必先健其体,在练功时不出一切偏差。
要有明师指教,在练法中要通医理合道义,练法中又分为初练,长练和久练。
初练时,意念要注意到形体姿势正确与否(只因练武术练的是经脉之气,经脉之气要以形体来引动),由初练者至长练者就是把正确身形固定下来。
在这段时间内,自己练习时眼神不可散乱,或视一远点,或看自己之手,神气要定住,内外要合一,不可移动。
这就给大脑神经开始灌入了打法的印象。
由初练、长练身形正确固定之后,就转入久练阶段。
意念也就要随之转变,应注意到以打法为中心的习练。
开始利用拳经所云“眼前无人似有人”的意念练法,要幻想着敌我二人彼来我往相攻守,仿佛敌人在面前相较胜负的情景。
这就又给大脑皮层慢慢渗透至脑神经接到彼方的刺激,自动就有本能性的反应得以锻炼。
所以,在套路熟悉以后,练习时眼神就不能散乱,或视一远点,或看己手,要将神气定住,周身要活动,不可拘束,达到内外合一。
但到长练时,就要将身缩住(缩住丹田、即抱也),内外开合。
虽往回缩,外形之式还要舒展,顺中有逆,逆中有顺。
是故形意拳之道,内中之神气要中正相交,外形之形式要和顺不悖。
总之,身形动作要按合道之窍而内外合一(即形神合一),定而不可移动。
第二层体用之说敌我相较体为本。
敌我二人相较胜负之时,首先要顾住本体自身不受彼方之伤害,为“保其本”。
既保其体,所以说“本者体也”。
体者不受彼之伤害才有其末。
末者,是对彼所用之招术。
如若本体为彼所伤,末则自然消失,也就无用的必要。
因此,“本末体用”四字可使“体用”二字代称即可。
形意拳最主要的体用不分之说,是指出某一拳全是顾打相兼,所以说体用莫分。
拳经云:“起为躜,落为翻,起躜不见躜,落翻不见翻”。
又云:“起落躜翻一瞬间。
起也打,落也打,起落如同水浪翻,躜翻顾打俱周全”。
形意拳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形意拳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形意拳,又被称为形意拳术,是中国拳术中的一种。
它以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姿态为特点,融合了八卦掌、太极拳、心意等多种拳术理论和技术。
形意拳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在国内外广泛受到喜爱和推崇。
形意拳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 以形态和姿态表现:形意拳强调拳者要以龙、虎、熊、鹰等动物的形态和姿态来表现招式。
通过模仿动物的特点,使动作更加自然灵活,充满力量与美感。
2. 以意传动力:形意拳强调以意驱动拳力。
拳者应该注重内在的意念,通过意念的引导使得身体和拳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形意拳注重意念与身体动作的协调和统一,讲究“心强、神凝、意守、力贯”。
3. 重视力的转化:形意拳讲究力的转化,通过整体的协调运动使内力得以转化为拳力。
形意拳的拳法偏向直打,力道短而结实,动作简洁利落,讲究一击制胜。
4. 奔放豪迈:形意拳要求拳者打拳要奔放豪迈,注重气势的展现。
在拳术中注重挺拳、举拳、绷拳、沉拳等,通过发声、发力来表现力的沉稳和威严。
形意拳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师徒传承:形意拳是一种传统的武术,讲究师徒传承。
教学过程中,师父通过示范和口授的方式将形意拳的拳法、技术、理论等教授给学生,并通过师父点评、纠正动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拳术水平。
2. 分段教学:形意拳的技术和拳法非常多样复杂,教学过程会将它们分成几个段落来进行教学。
先教授基本步法和基本功练习,再逐渐引入基本拳法,最后再教授套路和自由散打。
3. 模仿动物形态和姿态:形意拳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姿态进行拳术动作的表演。
通过模仿动物的形态来做动作,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形意拳的技术。
4. 强调“意”与“形”结合:形意拳注重“意与形”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师父会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意念来驱动拳击动作,注重认识和理解动作的内涵,并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培养学生有效的拳击技能。
5. 注重实战应用:形意拳强调实战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怎样认识和练好拳怎樣認識和練好形意拳---李文彬李宏 (摘自美國"功夫"刊物95年2.3期)形意拳是中國武術中傳播較久,習者較多的著名拳種之一。
它具有體用兼優,內外兼修老幼皆宜,剛柔相濟的技法特色。
它的理論深湛,尤多隱諱,但它動作簡樸無華,效果顯著故為廣大武術愛好者所喜愛。
甫於它傳播年久,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多種多樣地衍變,廣大形意拳愛好者只有循理務實采長補短,才能在學練中得到認識以鑒別良莠,繼而持之以恆地鍛煉,就可以達到祛病強身和實戰中應用的效果。
學練形意拳能夠事先對它的技法源流和衍變有所瞭解,有利於瞭解探索它的不同理論和技法特點,從而利於識別其理論和練法的優劣並其技術精華的學練掌握。
對形意拳的創始人以及前幾代傳人上有過爭議的。
就形意拳譜,武術史料記載和現代人考證,此拳為中國明朝末年清朝初期姬際可(1602-1680年)所創。
姬傳曹繼武,曹傳戴龍邦,戴傳李洛能,李傳河北郭雲深、劉奇蘭等及山西宋世榮、車毅齋等。
這一傳習關係得到大多數武林界史學界人士的承認。
拳名歷經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意拳(不同于王薌齋先生所傳的意拳)的衍變,最後才定為形意拳。
就拳技的衍變情況看,姬際可傳的拳法和現在的形意拳大不相同。
從少林寺秘不外傳的心意把,十二大勢及河南馬學禮所傳的心意拳十大形等明顯看出與形意拳的不同特點。
例如步型上,他們所傳都有是側身弓箭步(如圖1),而形意拳則是三體式樁步;在拳法上雖多是著重單勢動作磨礪,利於實戰,但在動作要求、名稱的技法上經多番衍變與現在的形意拳不僅實質不同,而且面貌亦大不一樣。
戴龍邦在中國山西祁縣一帶所傳的稱為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雖用的是側身弓箭步,尚未形成現代形意拳所用的雞腿和槐蟲步,但在技法上強調了內外合一,開始著重體會內在意識和呼吸及勁力和動作的內外結合;強調了以丹甪為本,以意領氣,手腳相合,攻防一體。
從這些技法要領來看戴龍邦先生開始從動作,招法的傳統習練中突出了內意、內勁以及神氣的運用。
這一飛躍的轉變是技法上的昇華。
無疑是對形意拳衍變的一大貢獻。
而李洛能(1808-1890)學自山西戴龍邦,傳入河北,曾叫意拳,後改名叫形意拳。
他用似斧、似閃(似電)、似箭、似炮、似彈之形來提煉的精華動作,形成劈、鑽、崩、炮、橫這一形意五行拳的形和意。
按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排序,以達到強身治病,增進功力的目的。
又把戴龍邦的十大形七小形以象形取意精化成為十二形。
這就是改名為形意拳的甫來。
實際上也豐富了該拳種拳法內涵。
特別是改掉側身弓箭步練法,而代之以兩腿彎曲,前三後七的三體式樁步(如圖2)和具有夾剪勁的雞腿及進步跟後腳的槐蟲步,使形意拳打破武術都有以弓、馬、僕、虛、歇為主要步型的慣例,形成獨具一格的“行如槐蟲”的獨特步型和步法。
這是繼戴龍邦之後,李洛能先生的一大創新,他無疑是形意拳的鼻祖。
正因為李洛能先生深入精微,窮其奧秘才在技法達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造詣,不愧人稱“神拳”。
李洛能先生還能破除保守,廣開藝門,傳播廣泛,門下名家輩出。
現已傳及海內外,實為後代造福非淺。
李洛能一源的形意拳以宋世榮、車毅齋等為主在山西廣泛傳播,現代人稱“山西派”,而以郭雲深、劉奇蘭等為首發展衍變成“河北派”,繁衍近百年,傳人已遍及中國大江南北及國外。
形意拳從李洛能開創至今年已傳八、九代人,渾樸的拳法風格深受習練者的喜愛。
就河北山西兩大支拳技風格的練法來講不能說沒有差異,甚至一門弟子亦有剛柔、長短、活實等等。
不同的練法和風格,可謂各有千秋。
正是甫於師承和個人條件的不同,各傳人所學難免有深淺對錯之別,這就需要我們廣大的形意拳愛好者以科學的客觀態度進行比較與鑒別,,擇善而從之,否則將貽誤自己並涉及後人。
形意拳經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六合拳以至意拳名稱上的衍變,使之動作名稱,動作要求,技法含義,拳法理論上都發生變化,就給我們識別是否是形意動作、理論帶來困難。
一些衍變前的老拳譜可不象古玩,秘箋越老越可貴。
如果我們練形意拳的按《心意拳譜》或《心意六合拳譜》、《岳武穆九要論》的理論指導我們練形意拳,就會發現對不上號,理論不給指導訓練,只有附有戴龍邦於乾隆十五年作《六合拳序》有叫《六合拳譜》的,有寫《形意拳譜》的,也有逕寫為《岳武穆之拳譜》的手抄拳譜適用於形意拳。
其拳譜名稱的不同系後人手抄者個人理解不同擅改標題所致。
其內容除尚保留戴家《六合拳譜》部分內容外,又增加了許多技術理論。
其內容雖文字,但內涵深邃。
如起落、鑽翻。
雖與衍變前老譜用同一詞,但內容卻揭示出顯著不同的技法含義。
尚派形意為尚雲祥(1864-1937)先生所創。
尚雲祥先生從師中華武士會的創辦人李存義先生。
得李先生真傳,以及諸前輩指教,尤得郭雲深老先生厚愛,傾囊相授,深得形意拳術之三昧。
尚雲祥先生雖博通武林各門技藝,卻傾一生精力專攻形意,以致深得郭雲深老先生三項絕技:崩拳、腹打、大杆子。
並享有“鐵腳佛”美號。
尚先生平生耿直不事權貴,生平軼事甚多,晚年尤閉門簡出,但英名遠揚,聲貫武壇。
尚先生對形意提煉昇華,有許多獨特之處,在本篇文章裏將有闡述。
圖 1 圖 2 圖 3 圖 4 圖 5 圖 6形意拳是體用務實,簡賅無華的武術拳種之一。
它的五行、十二形多以一種技法反復操練的形式來練功、找勁,以適應實戰的需要。
當練功找勁有了一定基礎,為了進一步適應在動態中能連續不斷地變化動作和發勁。
以提高實戰素質和表演效果,才有了傳統套路的形成。
器械是拳腳的引長,只要瞭解和掌握好各種武術器械的性能與形意拳中神意及功夫結合起來,自會相輔相成,互增技巧,在演練和實戰中反映獨特勁力和風采。
形意拳各支所傳儘管有別,但基本上大同小異各有所長。
因下面將闡述套路、勁力等技術問題,故作者將知者較少的尚派形意與眾不同的練法和理論介紹給廣大武術愛好者。
揭人不揭之秘,言人不言之言,以利於後人學練提高。
1、形意五行拳是以內經陰陽五行之說為理論根據,按五行的“生克制化”之理加以運用的。
經雲:“劈拳之形似斧屬金,鑽拳之形似電(似閃)屬水,崩拳之形似箭屬木,炮拳之形似炮屬火,橫拳之形似彈屬土。
”五行拳是鍛煉形意拳的根本,是以祛病健身,變化人的氣質,培養技法,加深功力為目的的。
既然是按五行之說練五行拳,就不能不講究“生克制化”,應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道理,在五行拳中按劈生鑽,鑽生崩,崩生炮,炮生橫的順序來鍛煉,才會加功增益少走彎路。
如按多數練形意習慣順序,則是金、木、水、火、土。
反映到練拳上則成了劈、崩、鑽、炮、橫,順序一顛倒則出現問題:一是金克木,一是水克火。
《內經》雲:“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本為增益而練,非要“過亢”而用,這種既有相生又有相克的練法,不但按五行之理說不通,而且在練功找勁上效果肯定不理想。
尚派形意五行拳的動作技法和運動形式,也是別特色的。
其劈拳和鑽拳就與一般練法有顯著差別。
經雲:“劈拳之形似斧屬金,”既叫“拳”就不是掌;既講“劈”就該有似斧之形,似斧之勁。
有些人把鷹捉當成劈拳是不對的。
而尚雲祥先生所教的劈拳(圖3)與鷹捉(圖4)在形式上雖僅是拳與掌的區別,而實質上卻有極大的差異。
鷹捉用掌聲,是梢節發勁,劈拳用肘,是中節發勁。
劈拳最可貴的是超出武術一般技法慣例,不用關節處打人,發勁。
其劈勁的著力點在拳與肘之間的前小臂豐。
故有“劈關肘打”之說。
因之在技法上,它是別具特殊效用和涵義,成為形意拳知者甚少的精華之一。
經雲:“鑽拳之形似電(似閃)屬水,內通於腎。
”這一象形取意的要求,既有實用技法,又有健身秦用,缺一就失去了鑽拳的真正價值。
尚派形意所練的鑽拳(圖5、6、7),既有甩臂摟掌似閃之形,又有抖腰、助腎之功。
故不論是外形和內意都含有練功健身和實戰作用,效益比其他練法較為顯著。
2、形意拳傳統套路當通對五行拳練功找勁有了一定基礎後,為進一步適應在動態中能連續不斷地變化動作和發勁,以提高實戰素質和表演效果,才逐步衍變形成了套路拳。
形意拳各支所傳套路在名稱和套路結構上基本相同。
但因師承和個人悟性差異,在傳授拳法時各有偏重,就會在身法勁力,剛柔,快慢等方面反映不一樣。
形意拳每趟傳統套路都有各自獨具的特色,所以我們在練每趟傳統套路時,必頇充分理解其動作編排內含和技法特色,才能找出它特有的“勁”,才算有了練好這趟拳的基礎。
套路拳的鍛煉會使神與威、氣與力,以致素質耐力,技巧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得到高度的反映。
所以練同一傳統套路就具有全面的技術鑒定性,通過相互觀摩研討達到相互促進和提高作用。
所以前輩們創造了一些套路被公認,流傳下來成為傳統套路。
形意拳第一趟傳統套路是連環拳,除它以外還有六合拳、八式拳、十二洪錘和雜式錘拳。
此外還有五行對練套路五行炮,十二形對練套路路安身炮。
十二形拳中的猴形拳、雞形撕把(一般稱四把)和燕形拳因其技法動作變化多樣,故也屬套路拳。
現代人為武術表演比賽或為教學卻又苦於所會不多,需要自行編造一些套路,這樣做是無可非議的,但應實事求是向學生們講明這是自編套路。
如果自編套路確有長處可取,自會廣為傳習,不必偽稱哪位前輩所傳;也不能因某一形意前輩曾教過一些長拳傳統的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就把它們做為形意傳統套路傳習下來。
倘若蓄意混淆視聽,則屬於武德問題,願為人師者戒。
3、在十二形的名稱和特能上應去偽存真李洛能學自山西戴龍邦,學得心意拳十大形,即龍、虎、猴、馬、雞、燕、鷂、蛇、鷹、熊。
為使象形取意的內容和勁力更趨全面,又增加了“鮀”(tuo)和“鳥台”(tai )兩形,使之成為流傳至今的形意十二形拳。
順序排列為龍、虎、猴、馬、鮀、雞、燕、鷂、蛇、(tai)、鷹、熊。
現代形意拳的各支派在學練原戴龍邦的十大形時,雖練法和要求略有不同,但象形取意所追求的目的是一致的。
唯在李洛能新增兩形上,即鮀形、tai(鳥台)形的取物象形上,練法要求上出現分歧。
現以尚派形意觀點分述如下:鮀(依傳統用原字)形拳是十二形拳之一。
“鮀”字是前人自造的形聲字,一般字典無此字。
《辭源》《辭海》中指一種吹沙小魚,與形意拳中之鮀毫無關係。
老拳譜中注明即“剪子股”。
人們俗稱它“香油”,“賣油郎”。
是灰褐色,長不過寸,六隻長腿的昆雖,雨後的積水面上常見到它。
動物世界稱它為“水上遊客”,是一種水生蝽類,學名“黽蝽”,是昆蟲綱半翅目的昆蟲。
它才上我們所要學的浮游在水面上做左右曲線前進,既輕靈又快速具有“浮水之精”的小昆蟲。
尚派形意練鮀形的手型是拇指與食指撐開,其他三指捲曲,這個掌型(圖8)是學昆蟲輕靈的爪兒。
鮀形拳左右曲線向前進的方式乃效仿“鮀”浮游於水面上前進時的快速輕靈的運動特色。
再通過左右轉身回頭的發力訓練來達到“若遇人多,三搖兩旋”這一拳譜要求的實戰技法。
因武術前輩有文化的較少,全憑心傳口授,致使近代人在著書查字典音(tuo)動物時,只有“鼉”是會水的,而且還很兇猛,便誤認為學的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