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生理功能
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
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
血液循环是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通过心血管系统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供氧、运输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调节体温和维持体液平衡。
血液循环通过供氧功能为全身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着氧气,通过氧气的扩散和红细胞的运输,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肺部,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经过心脏泵送到全身。氧气在组织和器官中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交换,这一过程也是通过血液运输实现的。
血液循环还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消化系统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转化为可运输的形式,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这些营养物质是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满足细胞的需求。
血液循环还起到排出代谢产物的功能。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需要排出体外,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这些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肾脏等排泄器官,然后被排出体外。在肺部,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在肾脏中
废物通过尿液排出。
血液循环还参与调节体温的功能。当体温升高时,血液通过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表面散热面积,促进热量的散发,从而降低体温。当体温下降时,血液通过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表面散热面积,减少热量的散发,从而提高体温。这一过程通过血液循环的调节实现,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简述血浆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简述血浆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血浆是人体的重要成分,它的组成及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血液由血红蛋白、小管蛋白、尿素、胆红素、氧化氮、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组成,其中约55%为水,它不仅是人体细胞及组织器官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而且也是悬浮在血浆中的细胞、毒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及抗体等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
血浆主要负责血液循环、营养物质的传递、毒素的清除和体液的平衡,是血液循环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维持血液的流通,二是调节体液的平衡,三是保护血细胞。
首先,血浆负责维持血液的流通。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凝血因子及小管蛋白等多种物质,它们可以保护血液不会被肌肉和血管壁吸收,以及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其次,血浆能调节体液的平衡,具有调节血液的渗透性的功能。血浆中的离子、糖类、气体及其他物质可以积累或者分解,维持细胞环境的酸碱度、钠、钙及氯的正确平衡,使机体得到营养和整体稳定。
最后,血浆可保护血细胞。
- 1 -
人体生理学血液讲课文档
第15页,共34页。
(二)红细胞脆性和溶血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因失水而皱缩,而 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膨胀;当细胞外溶液 的渗透压过低时,红细胞将因过度膨胀而 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渗透性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这一特性称为红细胞脆性。衰老红细胞的 脆性较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易 于破裂。
血管损伤使血管内皮下组织直接和血液接 触,激活血小板发生形态改变并粘附、聚 集在损伤处,减缓血流或制止流血;随后 血小板释放ADP、5-羟色胺、血栓素A2等 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速血小板的聚集和释 放反应,并激活血液凝固过程。
第28页,共34页。
二、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血凝。
三、血液的主要生理机能
1、运输功能:携带O2、CO2、营养物质、 代谢产物、激素、酶类、抗体等至相应部 位,实现各种生理功能或物质交换。
2、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各种抗体和 补体系统等参与机体免疫功能。
3、止血功能:机体损伤出血时,可激活体内 止血机制,阻止血液外流。
4、维持稳态:机体pH值的相对稳定、渗透 压调节、体温调节等都离不开血液循环以 及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转运。
第8页,共34页。
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能稳定 地悬浮于血浆中。将经抗凝剂处理的血液 静置于沉降管中,1hr内红细胞的沉降距离 (mm数)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生理-第3章-血液(唐四元)
(3) 渗透脆性 (osmotic fragility)
——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0.42%NaCl 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红细胞渗透脆性与抵抗力呈反变关系。
衰老RBC>刚成熟RB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
试管号
正 常
无机盐类(0.9%):Na+、K+、Ca2+、Mg2+、Cl-、HCO-3
代谢产物(非蛋白氮):尿素、肌酐、尿酸、氨基 酸、多肽等
血浆蛋白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 (γ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 •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 正常值 A/G比值:1.5~2.5:1 血浆蛋白:65-85g/L 白蛋白(albumin)40-48g/L 球蛋白(globumin)15-30g/L 分为α1、α2、 β、γ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2)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脏合成的、能刺激红 细胞生成的体液因子。能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 并向前体细胞分化,加速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促 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还能促进早期红系祖细胞的 增殖与分化。 (3)雄激素:主要是作用于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 素,也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
简述血液的功能
简述血液的功能
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运输系统,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把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细胞和排泄物质从各个组织和器官输送到全身,保持身体的整体稳定。
首先,血液具有保护机体的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有效的阻止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进入机体,预防机体受到病菌的侵袭。此外,血液还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它可以促使血液中的热量流动,调节内脏的体温,从而保持机体的正常温度。
再者,血液还有消化、新陈代谢以及氧化作用,血液中的氧气会被肺脏中的血红蛋白分子吸收,然后被身体各个部位利用,还可以帮助细胞进行氧化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此外,血液还参与消化、新陈代谢,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保持机体运行正常。
最后,血液还起到调节机体pH值的作用,血液中的碱性物质调节机体内酸碱平衡,保持机体的正常运作。此外,血液还可以帮助排出机体中的毒素和废弃物,使机体保持健康。
总之,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运输系统,它能有效的防止病菌侵入,调节内脏体温,参与氧化消化新陈代谢和调节机体pH值,排出机体毒素和废弃物,保持机体的健康。因此,要想保持健康,就要保持血液的清洁,并遵守正确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和正确的饮食习惯,以此维护身体机能。
- 1 -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血液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
血液
一、概述
一)体液
1、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约占体重60%。
2、体液组成
(1)细胞内液: 约2/3,约占体重40%。
• (2)细胞外液: 约1/3,约占体重20%。
•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 血浆:约1/4,约占体重5%。
• 淋巴液:少量
• 其他液体
二)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指细胞外液,既是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又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媒介,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简称内环境。
稳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
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三)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1、血液是机体细胞外液中最活跃的部分,它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与其他细胞外液都保持相通。
2、血液能够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运输到相应的器官排出体外。
四)血量
1.血量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正常人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7~8%。男性的血量为5.0-6.0L,女性为 4.5-5.5L。。
2.循环血量在安定状态下,人体绝大部分血液是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
3.储存血量体内还有一小部分血液滞留于肝、脾和小静脉等处,称为储存血量。
4、血量稳定的意义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一)、血液组成
1、组成:血浆(液体成分55%)——呈淡黄色的液体
• 血细胞(有形成分4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
2、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血液的生理功能
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激肽原(HK)
第一阶段
X
Xa
凝血酶原激活物: Xa-Va-Ca2+-磷脂 凝血酶 (Ⅱa)
Va、Ca2+、PF3 第二阶段 凝血酶原(Ⅱ)
第三阶段
纤维蛋白原(Ⅰ)
纤维蛋白(Ⅰa)
凝 血 酶 原 激 活 物 的 形 成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接触异物
凝 血 酶 原 激 活 物 的 形 成
4、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体评估 (3)心理-社会资料 (4)辅助检查
筛选试验
确诊试验
特殊试验
B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 计数、血块收缩试验、 CT、APTT、PT、TT
5、护理诊断 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凝 血因子缺乏、血管壁异常有关 2)潜在并发症:出血 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 子缺乏有关 4)恐惧 与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有关
5、护理诊断 6、护理目标 1)病人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出血或出血时能被及 时发现并处理 2)病人在几天内自述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3)病人在几天内皮肤、粘膜出血减轻或停止
7、护理措施 1)饮食: 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过于粗糙的 食物 防止便秘
病例: 患者, 男, 50 岁, 再生障碍性贫血。因 吃油炸馍片, 食后患者自感咽部有异物, 症状 逐渐加重, 直至讲不出话来, 口唇紫绀, 发现舌 根部有3cm×3cm 血泡, 急速用消毒针头刺 破, 无菌棉球加云南白药按压局部症状缓解。
简述血和津液的生理功能
简述血和津液的生理功能
血液和津液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两大成分,它们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血液是人体一种透明的红色液体,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和液体养料组成。它承担着血液循环、渗透和营养支持,还是抗御外来病原体的主要接受者。红细胞是血液里最多的细胞,它们大多数被分泌出来,呈现出质软的透明棕色球形,其中含有红色素。白细胞是血液中的白色血球,它们有着攻击和抗击病原体的能力,它们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基础。血小板负责血液凝固,在出血时可凝血,从而阻止外来病原体进入体内。
津液是由免疫细胞和津液液体组成的一种透明液体,其中包含了多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可以检测到传染性病毒和细菌,并在其中产生抗体,用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津液液体也被称为津液因子,它们可以帮助维持平衡的免疫状态,并为T细胞和B细胞提供所需的激活和信号,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
血液和津液的关系主要是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的循环会把津液中的免疫细胞和津液因子传递到全身,从而支持人体全身的免疫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津液中的免疫细胞一起构成人体免疫系统,正确地配合,以应对病毒、细菌和外来的微生物入侵。
血液主要通过循环将氧和养料输送到全身各部位,是维持生命正常运行的重要材料,它也起到了温度调节的作用,凝固作用,促进血
一些物质的代谢,配合津液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津液则主要是将抗原、免疫细胞和抗体运送到全身各处,帮助人体对外来病原体进行免疫反应,以抵御外来病毒和细菌的入侵,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血液系统解剖与生理学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
CONTENCT
录
• 血液系统概述 • 血液的组成与性质 • 造血器官与造血过程 • 血液循环与血管系统 • 血液系统与疾病的关系
01
血液系统概述
血液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有运输、调节、防御和免 疫等多种功能。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血液的运输和分 配。
血管的分类
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弹性动脉、肌性动脉、小动脉、微动 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等。
血液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血液循环的过程
血液循环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心肌的收缩和 舒张,将血液泵入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在毛细血管处,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然后经各级静脉回流至心脏。
100%
体液调节
激素等体液因素可影百度文库造血过程 和血液循环,如肾上腺素可促进 红细胞生成。
80%
自身调节
血液系统具有自身调节能力,如 当机体失血时,骨髓会加速造血 以补充丢失的血液。
02
血液的组成与性质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是血液的主要有形成分。
血浆
简述血液的生理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输作用:血液可以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同时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
2. 调节作用:血液中含有各种激素、电解质和细胞因子等,它们可以参与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如维持酸碱平衡、水平衡等。
3. 防御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机体抵御病原体的入侵,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4. 凝血和止血作用: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以在血管受损时启动凝血过程,形成血凝块,阻止血液的过度流失。
5. 维持稳态:血液可以调节体温,维持体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总之,血液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保证了机体正常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
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初一
"target="_blan">注册Vw15461当前位置:初一生物下册
章节知识点—血液10-16字体大小:分享到:脚下如果不坚实,任何事物都很缥缈。整理了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初一生物下册章节知识点—血液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器官)、血管(器官)、血液(结缔组织)组成。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Hb成分: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三种血细胞比较
3.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血红蛋白,因为血
红蛋白中含铁,所以呈现出红色。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4.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CO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
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应,简称“高反”,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
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但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会逐渐增多,以提高运氧的效率。
6.平原地区的运动员比赛前到高原地区集训,有利于
人体血液中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再回到低海拔地区比赛时血液的运氧效率就比较高,利于人体得到足够的能量。
[考试]血液的生理功能
1 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①运输物质,营养物质、氧、代谢产物、激素等都要通过血液运送;
②缓冲作用,血液中有5对缓冲系统,可对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行缓冲,使血液pH 值不发生较大波动;③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各种免疫物质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④生理止血功能,血液中有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当毛细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白行凝固而起止血作用;⑤体液调节功能,通过运输激素,实现体液性调节;⑥血浆构成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借此进行物质交换。
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为:①心前区绞痛;②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③胃肠道症状失常,如恶心、呕吐、腹涨④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心动过速⑤低血压或休克;⑥心力衰竭
3全身麻醉时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有反流误吸、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及肺部并发症。
4预防早产的要点有:①孕期增加营养,禁止性交,防止感染;②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创伤;③高危孕妇应多卧床休息,特别是多向左侧卧;④子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 一16周做子宫颈内口环扎术⑤积极治疗合并症。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症状和体征如下: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 ℃,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哆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6 .确诊艾滋病的方法如下:凡属高危人群、伴严重机会感染或机会性肿瘤以及CD4/CD8比例倒置等,应考虑本病可能,并进一步做HIV 抗体检查。主要检查P24 抗体和P120 抗体。一般ELIsA连续2 次阳性,再做蛋白质印迹法(WB )和固相放射免疫深沉试验(SRI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①运输物质,营养物质、氧、代谢产物、激素等都要通过血液运送;②缓冲作用,血液中有5对缓冲系统,可对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行缓冲,使血液pH 值不发生较大波动;③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各种免疫物质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④生理止血功能,血液中有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当毛细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白行凝固而起止血作用;⑤体液调节功能,通过运输激素,实现体液性调节;⑥血浆构成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借此进行物质交换。
2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为:①心前区绞痛;②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③胃肠道症状失常,如恶心、呕吐、腹涨④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心动过速⑤低血压或休克;⑥心力衰竭
3全身麻醉时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有反流误吸、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及肺部并发症。
4预防早产的要点有:①孕期增加营养,禁止性交,防止感染;②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创伤;③高危孕妇应多卧床休息,特别是多向左侧卧;④子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 一16周做子宫颈内口环扎术⑤积极治疗合并症。
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症状和体征如下: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 ℃,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哆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6 .确诊艾滋病的方法如下:凡属高危人群、伴严重机会感染或机会性肿瘤以及CD4/CD8比例倒置等,应考虑本病可能,并进一步做HIV 抗体检查。主要检查P24 抗体和P120 抗体。一般ELIsA 连续2 次阳性,再做蛋白质印迹法(WB )和固相放射免疫深沉试验(SRIP
7 .诊断疾病的步骤如下:
(l )搜集资料:包括详尽、完整、真实可靠的病史,全面系统而又重点深人的体格检查,以及含三大常规在内的各项实验室和特殊检查。(2 )分析综合资料,形成印象:对上述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总结患者的主要问题,将可能性较大的问题罗列出来,形成假设、印象,也就是初步诊断。(3 )验证或修正诊断:初步诊断经过临床实践的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分析病情,对初步诊断进行验证或修正,以明确诊断。一时难于确诊的病例,进行实验性治疗也是一项公认可行的准则,但需十分慎重。
8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如下:
(l )病历书写必须具备三性:①真实性,如实反映病情。询问病史时,不能有暗示性及想当然的看法;②系统性,主要症状必须按正规要求收集并注意描述有意义的阴性病史及体征;③完整性,各项资料均需按序收集。( 2 )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各项病历书写:住院病历和完全病历应在人院后24 小时内完成:危重及抢救患者应及时记录首次病志,并随时记录抢救治疗情况。(3 )符合统一规格。(4 )文笔精练,术语准确,字迹整洁;简化字及外文缩写字母一律按国家规定或国际惯例格式书写,不得自行滥造。(5 )病历需经上级医师用红笔审阅修改并签名,以明确责任。修改过多,应重新沙写,切忌剪贴或涂擦。
9 .阴虚证与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如下:
(l )阴虚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2)阳虚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面白,舌质淡胖,脉沉迟无力。
10.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常比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重,前者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完全丧失(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部皱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口角偏向健侧,
露齿、吹口哨、鼓颊、皱额、闭眼等动作不能);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瘫痪(鼻唇沟平坦和口角下垂),额支无损(系由两侧中枢支配),故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皆无障碍,对侧面部随意动作虽消失而哭笑等动作仍保存。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常合并同侧偏瘫及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多见于脑卒中或脑瘤。
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同一神经节段支配的体表皮肤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
无症状型冠心病:是指患者无症状,但静息或负荷试验后有ST 段下降、T 波低平等心肌缺血样改变。
混合痔: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吻合,静脉曲张时相互影响,使上下静脉丛均发生曲张,称为混合痔。
前置胎盘:妊娠28 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 ):属非竞争性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技术。它与以RIA 为代表的竞争性放射配体分析技术的主要区别有两点:其一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是抗体,而不是抗原;其二是采用过量抗体,而不是限量抗体。!RMA 与RIA 比较,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并使检测范围增宽,特异性和精确度进一步提高。
62. 何谓抗原?简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
抗原是一种能与相应克隆的淋巴细胞上独特的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①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②动物血清;③异嗜性抗原;④同种异型抗原;⑤自身抗原;⑥肿瘤抗原。
63. 简述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有:①降低血糖;②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其分解;③促进葡萄糖转变成中性脂肪,抑制脂肪水解,血中游离脂肪酸降低,故胰岛素分泌不足除使血糖升高外尚伴有高脂血症和酮血症;④由于前两种作用伴有血钾向细胞内转移,使血钾降低,故使用胰岛素时应注意补钾。
64. 简述破伤风的治疗原则
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①中和毒素,应用TAT2万~5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 mL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3~5天;②彻底清创,敞开伤口引流;③控制痉挛,应用镇静药或冬眠药;④防治并发症,使用青霉素。
65. 试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如下:对婴儿来讲,它具有丰富营养,各种营养物质最适宜婴儿消化吸收;母奶中含丰富的抗体,具有免疫力;利于牙齿的发育与保护,能预防龋齿;增加母婴感情;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开发;减少坏死性结肠炎的危险;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可望降低婴儿糖尿病及儿童淋巴瘤的发生。对母亲来讲,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流血,促进子宫复旧;延长生育间隔;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经济方便。
66. 简述医院消毒预防措施
医院消毒预防措施为:①病房、门诊、急诊、实验室、教室和医院所有办公区、学生宿舍、食堂、幼儿园要保持通风,强调自然风的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通风量的通风设备。②病房、门诊、急诊、实验室、教室每天用0.5%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2次,医院所有办公区、学生宿舍、食堂、幼儿园每天用0.5%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