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JS.转子间骨折治疗的10个技巧

合集下载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如何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如何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如何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越来越常见,如何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

一、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外伤史明确,以低能量创伤为主,多为跌伤所致,多有髋关节疼痛,部分有膝关节疼痛表现。若为移位性骨折,则所表现出的疼痛较为严重,受伤侧肢体无法活动,且伴有患肢短缩及外旋畸形,诊断比较简单。而未发生移位的骨折,疼痛可能相对较轻,个别患者还能勉强下地行走,需细致检查,避免出现漏诊事件。

二、临床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所需遵循的原则。

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而言,不管是应用非手术方案或手术方案治疗,均有一定风险性。因应用非手术方案,有较高致残率、死亡率,故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多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依据个体情况,对内科合并症要引起充分重视,若有严重基础疾病,需由医生对两种治疗方案的获益和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与患者和家属深入沟通,最终对治疗方案进

行确定。

三、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常用骨牵引(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骨牵引)或皮牵引治疗,经临床实践表明,采用卧床牵引的方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对生理功能未构成明显干扰,可避免应用手术方

案造成的损伤,且利于骨折断端血液供应恢复。但应用保守方案,也有较多不足之处存在,如在采用牵引开展治疗期间,需长时间(10-12周)保持在卧床的状态,故有较高的并发症率,在进行严格制动处理时,易增加骨质疏松、膝关节僵直、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风险。据相关研究示,相较应用手术方案治疗的患者,应用非手术方案治疗者,有更高致残率、死亡率,故非手术治疗仅在机体基础状况极差,有极大的手术风险,或预期生存期限较短的病例中适用。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 AO分类之A1和A2.1型稳定转子间骨折( 稳定) 髓外固定为主(DHS,DCS)
☆ AO分类之A2.2,A2.3型和A3型(不稳定 ) 髓内固定为主(PFN,PFNA,Gamma )
内固定物的选择
对于稳定骨折,髓内固定相对于DHS 没有优势。
对于不稳定骨折,髓内固定的力学性 能更好,力臂更短,术后器械相关并 发症如股骨头切割、髋内翻、短缩和 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的概率更低。
髓外固定的各种方法
DCS
适用于各种粉碎性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PCCP
头颈内两颗螺钉,稳定性好,滑动位移更小 微创植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 具有DHS其它的优点
倒打LISS
骨质疏松,不稳定骨折,粉碎性骨折较适用 利用桥接及微创技术
解剖锁定板
动力髋螺钉(DHS)
DHS对稳定的股骨粗隆 间骨折,有良好的疗 效,但应用于不稳定 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易导致髋内外翻畸形 、钢板断裂及内固定 失败等并发症。
治疗方法
主要是牵引,以骨牵引为主(15%体重)一般牵引812周,对原始错位严重者,可延长时间。
男、42岁,有精 神障碍,高处坠落 伤,左股骨粗隆间 骨折伴有颅脑损伤
病例一
Evans分型:第一 类Ⅳ型 粉碎骨折 ,不稳定
AO分型:31A2.3 骨折线延伸至小转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子下,不稳定

中文-转子间骨折的10个手术技巧

中文-转子间骨折的10个手术技巧

转子间骨折的 10 个手术技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降临,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在逐步升高,由于这类骨折的特殊性,使得其治疗成为一个难点,临床上时有转子间骨折固定失败的病例报道。George J 等人总结了转子间骨折治疗的 10 个手术技巧,以尽可能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尽管该文发表于 2009 年3 月份,文章中部分观点已经有所进展,但现在回顾看来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手术技巧 1:用好尖顶距(tip to apex distance,TAD)

TAD 由 Baumgaertner 等人首先提出,用以测量螺钉距离股骨头的深度和确定螺钉的中心位置(图 1)。目前 TAD 已经成为转子间骨折固定失败的有效预测因素。理论上认为,螺钉深度和中心位置距离股骨顶点均在 10mm 以是最为恰当的(图 2),两者相加 TAD<25mm 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固定成功率,但有些创伤科医生认为 TAD<20mm 更为恰当。

图 1:TAD 计算方法

图 2:良好的复位,髋关节螺钉在股骨头正中;图 3:反斜行转子间骨折,DSH 固定失败,

远端股骨断端向侧移位

手术技巧 2:没有外侧壁就不能使用滑动髋关节螺钉

累及外侧壁的股骨近端骨折通常为反斜行或转子间横行骨折,因这类骨折在外侧壁没有骨性支撑,使用髋关节螺钉固定时容易出现股骨远端向侧移位,由此可以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螺钉切除(图 3)。有文献报道 [5],对股骨近端反斜行骨折患者,使用髋关节螺钉固定后的固定失败率高达 56%,因此对这类患者髓钉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技巧 3:鉴别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选择使用髓钉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几种常用内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几种常用内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侧切口, 显露转子部及其下方 的股骨外侧。转子下约
25c 股骨外 侧 中部 为进 针 点 , 15 导 针 导 向器 . m 沿 3。 插入 导针 。c型臂 x线 机 透 视 或 摄 股 骨 颈 正 侧 位 x 线 片 , 实导 针 位 置 理 想 。计 算 骨 内导 针 长 度 , 该 证 按 长度 确定 联合 钻 的长度 , 顺导 针 钻骨 道 。攻 丝锥 顺 骨 道攻 丝 。选择 较股 骨颈短 约 1c 的拉 力螺 纹 钉旋 人 m 骨道 。上 套筒 钢 板 , 贴 附 于 股 骨 干 骨 皮 质 上 , 质 并 皮 骨螺 钉 固定 。最 后 上 加 压螺 丝 适 度 加 压 。摄 x线 片 证实 内固定 位 置及 骨折复 位情 况 , 意后 无 菌生 理 盐 满 水 冲洗切 口 , 层缝 合 。刀 口内置 负压 引流 管 1根 。 分
12 骨折 类 型 根 据 A 长 管 状 骨 骨 折 的 分 类 方 . O
患者仰 卧 于 手术 台 。患髋 转 子下 稍 垫 高 。D S内 固 C、
定时, 进针点在大转子尖稍下 , 与股骨干成 9 。 余 5 角, 操作与 D S H 相同。c型臂 x线机透视或摄正位 x线
片显示 拉 力螺纹 钉应 从 大转子 到 股骨 头 中心稍偏 下 , 侧位 在股 骨颈 中轴 上 。要 掌 握 好 拉 力 钉 的进 针 部 位 和拉 力钉 的长 度 , 针部 位应 设 为转 子部 位 上下 极 区 进 域 的 中 上 13处 。拉 力 钉 长 度 要 适 中 , 意 不 能 太 / 注 长 , 则容 易穿 出股 骨头 。 因为拉 力钉 进 入 股骨 头 底 否 部, 与动力 髋 的拉 力 螺 钉 固定 于股 骨 头 中部 相 比 , 肯

JBJS手术技巧:侧卧位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转子间骨折

JBJS手术技巧:侧卧位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转子间骨折

JBJS手术技巧:侧卧位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转子间骨折

摘译自:Closed Cephalomedullary Nailing with Patient in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for Repair of Peri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Matthew Sloan , MS, Arvind von Keudell, Kempland C. Walley, BSc, Michael C. Nasr, Edward K. Rodriguez . JBJS Essent Surg Tech

与仰卧位相比,侧卧位顺行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更好地提高骨折复位的质量。目前临床上常用3种体位:仰卧位于骨折复位床、仰卧位于可透视的手术床、侧卧位于可透视的手术床。

仰卧位于骨折复位床的优点是:术中不需助手帮助,可以自行操作;术中可以持续纵向牵引;可以对患肢进行全面评估。缺点是:不好确定进钉点;不适于固定肥胖的患者;阴部神经损伤;会阴部位的皮肤损伤以及可能会导致健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

仰卧位于可透视的手术床的优点是:减少手术时间;利于对多发伤患者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复位固定。缺点是:术中较难获得侧位片;术中很难维持力线。

侧卧位于可透视的手术床的优点是:术中易于确定髓内定的梨状窝进钉点;可以避免会阴部皮肤神经损伤以及健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适用于肥胖患者术野的显露和固定,便于术中改变体位和切口等。术中复位和固定时,便于活动患肢。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策略PPT课件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策略PPT课件

第27页/共42页
DHS+一防旋螺钉
优缺点: • 适用于稳定骨折。 • 在不稳定骨折,效果不佳。 • 仅头尾两点有把持力。 • 在疏松的骨内控制力力弱。
第28页/共42页
DHS+TSP
优点: • 减少了二次螺钉切割滑动。 • 能用于治疗那些困难骨折。 • 减少使用Gamma钉导致的股骨
干骨折,和加压髋螺钉导致的 骨折远端内移。 缺点: • TSP钢板位置太高,刺激局部 皮肤。 • 有严重骨质疏松的粉碎性转子 部骨折效果不佳。
第2页/共42页
解剖
第3页/共42页
解剖
第4页/共42页
临床上最常用的有三种即:
Evans分型(1949) Evans-Jensen分型(1975) AO分型(1981)
第5页/共42页
Evans分型:定义了稳定与不稳定
Fra Baidu bibliotek
骨折
第一类:骨折线顺转子间走向 I型:二块型骨折,无移位,稳定 II型:三块型骨折,小转子骨折, 轻度移位但可复位,内侧皮质相 互砥着,复位后稳定 III型:三块型骨折,小转子骨折, 移位但不可复位,内侧皮质不能 砥着,复位后不稳定 IV型:粉碎型骨折,四快或以上, 内侧皮质不能砥着,复位后不稳 定 第二类:骨折线反转子间走向 V型:反斜型骨折,内在不稳定
第29页/共42页
DCS ynamic Condylar Screw System 动力髁螺钉系统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式繁多,总体上可

分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两大类。髓外固定以动力髋

螺钉( DHS) 和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最常用。以股骨近

端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PFN) 和Gamma 钉为代表的髓内固定,因更靠近负重力线,力矩及剪力小,固

定牢靠,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在股骨转子间粉碎性

骨折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无论髓内还是髓外固

定,对股骨转子间严重粉碎性骨折、70 岁以上高龄患者

来说,因手术操作复杂,手术历时较长,术中风险较大,

而且术后还将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骨折愈合期,相对来

说,都不能尽善尽美。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以达到减轻疼痛、恢

复肢体功能、尽早离床活动、减少相关并发症为目

的[1]。其中手术方式是前提,只要能达到手术简单有

效,患者能最大限度早期下地负重活动的目的,最简单

的手术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人工股骨头置

换,手术简单,能使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早

期活动及下床负重,尽快达到生活自理,避免长期卧床

引起的并发症。Green 等[2]用双极人工股骨头对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国

内报告的病例数逐渐增多,有报道90% 以上可获得满

意疗效[3]。对70 岁以上,按Jensen-Evans 分型Ⅲ~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特别是Ⅴ型患者,合并骨质疏

松,身体素质差不能长期卧床,不适合其他内固定方

式,又无绝对手术禁忌证者,均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治疗。

3. 2 假体的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预期寿命、平时关节

活动程度及人工关节的预期使用年限,确定选择人工

图文详解: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技巧!

图文详解: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技巧!

图文详解: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技巧!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国外文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只有50%能恢复独立生活,恢复到伤前功能水平的仅25%,而手术治疗者80%以上的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因此国内外多数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认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就应积极治疗并发症,尽可能采用手术治疗。本文将介绍提升技术的一些手术技巧,与一例使用Gamma3 长钉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分享,旨在与各位老师共同提升。

改善疗效的手术技巧1、提高复位质量,避免髋内翻:

•转子间骨折复位不良,特别是内翻畸形,会增加内固定失效的几率。术中评估内、外翻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判断大转子顶点与股骨头中心的关系,正常情况下这两点应该同处一个平面上。

•如果股骨头中心低于大转子顶点,则髋关节处于内翻状态。

•如果股骨头中心高于大转子顶点,则髋关节处于外翻状态。

•健髋术前X线平片可作为患髋颈干角的参考。

•不管是髓外固定还是髓内固定,髋内翻可造成拉力螺钉的位置偏高,增加内固定切割的几率。

2、应用标准的影像监视:

•术中观察股骨头内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的精确位置,依赖于透视机的影像监测。

•透视机的图像采集器只有放置在标准位置上,才能获得准确的影像(图1)。

•标准的前后位影像要求图像采集器与患者躯体的水平面相垂直。

•侧位影像要求图像采集器应与股骨颈的纵轴同处一个平面,并与股骨颈纵轴垂直,即影像采集器与地面成10°~30°的倾斜角,同时与下肢轴线成40°角。

图1 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位与C形臂机透视位置图正位(1)和侧位(2)。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文献报道总结


在稳定型骨折中,DHS及髓内固定均可获得良好效 果。 在不稳定型骨折中,髓内固定理论上的优势并不 能明显改善该类骨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 髓内固定为转子间骨折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 不应常规应用。 滑动加压的髓外固定系统仍然 是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重要方法
Christopher. J Orthopaedic Trauma.2001.15:394~400 Harrington. Injury.2002.33:23~28 Charles.J Trauma.2006.60:325~329
DHS
DHS+TSP
髓外固定的生物学原理
滑动加压获得稳定固定 力臂较长,抗旋、抗剪力较差
髓外固定——DHS并发症
髓外固定——DCS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方式

髓内固定
PFN
Gamma钉
髓内固定并发症
内固定高并发症原因
适应症选择不当 内固定选择不当 技术应用不当 康复不当




早期应用DHS 报道22~50%
内固定的关键
TAD
+
<25mm
如何选用内固定
切割 P=0.05 手术时间,术 后感染 P >0.1 髓外VS髓内 术后髋关节 (1763例)(1714例) 功能 P=0.9

术中再骨折 P=0.0002 术后再骨折 P <0.00001 术后再手术 P=0.008

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3种方法比较

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3种方法比较


要 目的 : 结 老 年 转 子 间骨 折 手 术 总
本组 6 2例 均 随 访 1 ~8年 , 骨 不 愈 无
治 疗 的 临床 经验 , 高 老 年 转 子 间骨 折 的 提 手 术 治 疗 水平 。 方 法 : 术 治 疗 老 年 转 子 手
合及 延 迟 愈 合 病 例 , 骨 折 愈 合 前 死 亡 病 无 例 。无 深 静 脉 血栓 形 成 及 髋 内 翻 畸形 , 发 生 切 口感 染 2例 , 控 制 血糖 、 药 后 痊 经 换
行 , 肢 无 疼 痛 , 节 功 能 轻 度 受 限 , 活 患 关 生
疗 的安 全保 障 ; 根 据 患 者 的 健 康 及 骨折 应 类型选择 固定的方式 。 关 键 词 老 年 转 子 间 骨 折 内 固 定 术
手 术
髓 内钉 后 易 使 骨折 分 离 , 利 于 骨 折 愈 不
2 】】 8. 6
本 组 术 后 功 能 评 价 , 表 1 见 。
讨 论
股 骨 转 子 间 骨 折 好 发 于 老 年 人 。 老 年 患 者 常 并 存 各 种 疾 病 , 手 术 治 疗 需 要 非 患者长期 卧床 , 引起 心肺 功能下 降 , 易 褥 疮 和 坠 积 性 肺 炎 等 并 发 症 。 而 手 术 治 疗 具有 能 让 患 者 早 期 活 动 、 能 恢 复好 和 并 功 发症少等优 点 , 成 为多 数 医师 的共识 。 已 但 对 于 采 用 何 种 固 定 方 式 , 有 不 同 意 尚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
2 1 年 8月第 8卷第 2 01 4期

综 述 ・
股 骨转 子 间骨 折治 疗 方 式 的选 择
李春根 , 超 , 叶 王建 军 , 弋 , 鹏 , 德魁 曲 张 李 北京 中医药 大学 东直 门医 院骨科 , 北京 10 0 0 70
【 要】 骨转 子 间 骨折 是 临 床常 见 疾 病 , 治 疗 的方 法 多 种 多样 , 摘 股 其 主要 的 治疗 方 法 为动 力 髋 螺钉 ( HS 内 固定 、 D ) 动
【 关键 词】 骨转 子 间骨折 ; 力髋 螺钉 ; 力髁螺 钉 ; mma ; 骨近 端髓 内钉 股 动 动 Ga 钉 股
【 中图分类 号】 6 1 R 8. 8
【 标 识码】A 文献
【 文章编 号】 1 7 — 2 0 2 1 )8 c一 1 一 3 6 3 7 1 (0 1 O ()0 1 O
S lc i n 0 e a y f r i t rr c a t rc f a t r ee t ft r p o n e t o h n e i r cu e O h
L h n e , h 0 WA i j n OU Y , HAN e g L e u I u gn YE C 0 , NG J  ̄u , iZ C o G B n, I k i D D p r n f r o e isDo ghme optl fl t e igU ies yo hn s dcn , ej g 1 0 0 e at t t p dc, n zi 百度文库H s i iae t B in nv ri f ieeMe iie B in 0 7 0 me o O h aA i d o j t C i

股骨粗隆间骨折9种治疗方法大集合!

股骨粗隆间骨折9种治疗方法大集合!

股骨粗隆间骨折9种治疗方法大集合!

股骨粗隆间骨折也称转子间骨折,为关节囊外骨折。以局部疼痛、肿胀明显,瘀斑广泛,患者不能站立或行走,患肢明显缩短、内收、外旋畸形,髋关节任何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的股骨大小转子间骨折。

PART

1

流行病学

1.多数与骨质疏松有关,最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2.发病率与种族、性别、地区有关。

3.老年人常见损伤,股骨转子间骨折平均年龄为75.2岁。其中转子间骨折年龄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4.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容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为15%-20%,故被称为老年人最后一次骨折。

PART

2

损伤机制

1.青壮年多为高能量损伤,应注意脑胸腹等其他部位损伤;老年人多为机能老化四肢协调反应敏捷下降而跌倒所致。

2.直接暴力:大转子部位受到直接撞击。如跌倒时身体侧方着力倒地。

3.间接暴力:跌倒时身体扭转,髋部同时受到内翻和向前成角的应力作用。

4.病理性骨折,常见骨肿瘤之一。

5.粗隆间骨折主要由间接暴力形成。

PART

3

临床表现

1.基本表现同股骨颈骨折,局部疼痛、肿胀、患肢功能受限。

2.因为是关节囊外骨折,无关节囊限制,故下肢短缩外旋(90度)畸形更严重。

3.轴向叩击痛。

4.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广泛的皮下淤血。

5.若为老年患者,往往较股骨颈患者年龄更高,相当一部分患者既往脑卒中。

PART

4

诊断

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明显,可达90°。往往需经X线检查后,才能确定诊断,并根据X线片进行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症状与股骨颈骨折相似,但后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丧失、患肢缩短等较前者轻,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一般在45°-60°之间。

转子间骨折11167

转子间骨折11167

• 治疗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合并症的治疗: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系统
的检查,发现合并症并予以相应治疗,这是减少
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老年人内
科合并症如涉及多个系统,治疗较为复杂,最好
与有关科室合作,迅速、有效地控制合并症,以
便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手术时机:虽有些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骨折分型 AO分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这两种是最为常用 的转子间骨折的分型,在这两种分类中,AO分型 又更为通用。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分类的中心 是稳定性的概念。稳定的骨折是指后内侧皮质仅 在一个平面发生骨折,且在复位后能够抵抗压应 力而不发生再次移位。不稳定骨折是指后内侧大 的骨折块,多个骨折块或者反转子间骨折,尽管 经过复位和固定,骨折依然不稳定且会由于轴向 负荷而产生塌陷。这些直观的、可重复的、简单 的关于稳定和不稳定的描述,可以指导治疗和了 解预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治疗
• 非手术治疗:纠正肢体的短缩和髋内翻。
– 稳定性骨折:骨牵引。6-8周后逐步负重 – 不稳定性骨折:骨牵引,手法复位。
• 年龄过大不宜卧床牵引或手术者:作简 单皮牵引,尽早半卧位。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后患者恢复康复的一种重要方法。首先,应利用一定期限,将腿不动,促进骨折合并固定,避免振动和外伤;其次,需进行控制性运动,如活动膝关节、沿腓骨肌收缩和伸展,以及在适度的酸痛中应用轻度钝痛,利用静力进行习练和放松运动;第三,可开始进行有氧训练,由容易至困难,先以步行为主,继而加强力量训练,以锻炼关节的灵活度;最后,可进行肌感性训练,及时发现手术后的肌肉力量不足,保持穴位的活动性训练,使肌肉在不受伤和不致劳损的情况下继续发挥其功能。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南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南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指南

股骨转子间骨折病症问题主要是指骨颈的基底一直到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部位出现了严重的骨

折现象。这种病症多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身体综合素质普遍

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出现该病症。由于转子部血液的整体循环相对比较丰富,所以在骨折之后,很少会出现不愈合的情况。

一、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

其实,有很多骨折病症在治疗时,并不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是通过手法复位

或者是直接固定等方式,同样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就是,有很多部位的骨折问题并不是单纯依靠手法复位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必须要

通过手术治疗才可以实现治愈。有很多病人对手术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对推拿、按摩等存

在着一种盲目的心理,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医生”,利用患者害怕手术的心理,向

患者推销一些自己祖传的秘方等。其实这些所谓的“秘方”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反而逐渐

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在骗钱时的招数,一旦延误病情,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终身残疾等严

重的后果。通常,在关节内部或者是关节附近的骨折,必须要保证关节面的平整度,这样可

以避免未来活动受到严重的限制影响,甚至还可以减轻疼痛。所以,在复位之后的骨折断端

必须要进行严丝合缝。由于关节内的骨折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在对这一部位的骨折进行手法

复位时,与其他部位相比,难度要更加大一些。同时,关节内的血肿必须要及时进行清理,

否则由于血肿机化等问题的影响,对患者自身的关节活动度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这

股骨颈骨折转子间截骨术手术步骤

股骨颈骨折转子间截骨术手术步骤

股骨颈骨折转子间截骨术手术步骤

•所有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常规手术风险告知的基础上,还应该告知可能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和缺血性坏死。

•如发生骨不连,转子间外翻截骨术是一可靠的达到愈合的方法。

•通过改变截骨平面可以纠正任何旋转或内外翻畸形。

•应用术前模板测量,确定楔形截骨块大小,可以将垂直方向的骨折线转化成与关节应传导方向大致平行的截骨线。截骨线与水平线呈25°角最有利于愈合。

•内固定刃板的入点要比截骨平面至少高出15mm,目的是避免复位加压时刃板割通与截骨区之间的骨质,导致固定不牢。

•导针应位于刃板入点的上方,并穿过梨状窝基底部。

•首先,截骨面应与刃板的人入径平行,通常垂直于股骨干,平小转子上缘。

•透视侧位检查屈曲、伸展、旋转(前倾)

•在行第2次截骨前要纠正任何旋转的移位。

•如有需要,可用克氏针测量和调整截骨面。

•刃板凿人后,侧方保留8~10mm的间隙,远段与股骨干贴紧•凿人刃板后,远端可使用单皮质螺钉固定。

•用骨凿在截骨面远端将钢板与股骨干间隔出8~10mm的空隙,使得钢板与侧方皮质间形成一三角形区域、

•这样会使截骨后的外翻较预期的加大

•拧紧最靠近远端截骨的螺钉,移去骨凿

•这样可将骨拉向钢板,通过骨长度与钢板长度的不匹配可达到截骨面间的强力加压。最后将远端的半皮质螺钉更换为全皮质螺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BJS:转子间骨折的10个手术技巧

2013-12-03 21:38来源:丁香园作者:紫川秀第二

字体大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降临,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在逐步升高,由于这类骨折的特殊性,使得其治疗成为一个难点,临床上时有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报道。George J等人总结了转子间骨折治疗的10个手术技巧,以尽可能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尽管该文发表于2009年3月份,文章中部分观点已经有所进展,但现在回顾看来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手术技巧1:用好尖顶距(tip to apex distance,TAD)

TAD由Baumgaertner等人首先提出,用以测量螺钉距离股骨头的深度和确定螺钉的中心位置(图1)。目前TAD已经成为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预测因素。理论上认为,螺钉深度和中心位置距离股骨顶点均在10mm以内是最为恰当的(图2),两者相加TAD<25mm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内固定成功率,但有些创伤科医生认为TAD<20mm更为恰当。

图1:TAD计算方法

图2:良好的复位,髋关节螺钉在股骨头正中;图3:反斜行转子间骨折,DSH固定失败,

远端股骨断端向内侧移位

手术技巧2:没有外侧壁就不能使用滑动髋关节螺钉

累及外侧壁的股骨近端骨折通常为反斜行或转子间横行骨折,因这类骨折在外侧壁没有骨性支撑,使用髋关节螺钉固定时容易出现股骨远端向内侧移位,由此可以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螺钉切除(图3)。有文献报道[5],对股骨近端反斜行骨折患者,使用髋关节螺钉固定后的内固定失败率高达56%,因此对这类患者髓内钉是更好的选择。

手术技巧3:鉴别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选择使用髓内钉

对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未愈合前下地行走时应力支撑点在内固定上而非骨折断端。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包括:反斜行转子间骨折,转子横行骨折,转子间后内侧壁缺损,转子间骨折累及转子下(图4-7)。这类骨折,建议使用具有更好力学性质的髓内钉而不是髋关节螺钉。对两种内固定而言,髓内钉的承重力臂更短,出现内固定失败的概率更低。小转子骨折不是判定骨折不稳定的标准,对较多的三部分或四部分转子间骨折,即使存在小转子的骨折也可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当临床医生对患者骨折类型存在疑问时,应首选髓内钉。

图4:反斜行转子间骨折;图5:转子横行骨折

图6:四部分骨折,后内侧骨折块分离;图7:转子间骨折延及转子下

手术技巧4:注意股骨干前弓

随着人年龄的增大,股骨髓腔增大,前弓变大。使用直行的股骨髓内钉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插入髓内钉时会对股骨前侧造成撞击,在某些患者中甚至出现撞击部位的股骨穿破(图8);股骨远端锁定后因力学轴线不一致,容易造成锁钉部位的应力增高。因此目前大部分的髓内钉开始注重股骨干前弓设计,一般要求髓内钉的前弓半径<2m。在置入髓内钉时需要注意,若置入时遇到阻力,需考虑是否存在股骨前弓和髓内钉弧度不匹配,行侧位X片可明确,此时切忌暴力敲击髓内钉。

图8:直髓内钉插入有前弓的股骨内,钉头顶住股骨前臂,敲击易至前壁医源性骨折

手术技巧5:确定髓内钉插入点时,尽可能靠近股骨大转子尖端以里

患者的软组织,手术铺巾等会对髓内钉置入造成阻挡,同时在扩髓,插入髓内钉过程中会造成开口位置向外侧扩大,由此可能造成置钉的点偏外而造成骨折复位后的内翻畸形。因此,在置钉开口时建议将开口适当偏向大转子尖的内侧部分(图9)。

图9:髓内钉进针点在大转子尖端以里,图示髓内钉导针进针位置良好;图10:未获得骨折复位的转子间骨折在插入髓内钉时并不能复位

手术技巧6:骨折未复位时禁忌扩髓

和股骨干骨折扩髓的原则不同,转子间骨折在骨折复位没有完成时禁忌进行扩髓,因为转子间骨折骨折断端移位在插入髓内钉后并不能骨折复位。对转子间骨折断端错位的患者,推荐在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进行骨折牵引复位。若牵引不能完成骨折复位,则可考虑小切口开放或克氏针翘拨等辅助复位技术(图10-12)。

图11:通过微创外侧切口放置持骨钳辅助骨折复位;图12:通过持骨钳辅助复位转子下骨

折,复位时无需过度剥离软组织

手术技巧7:注意插入髓内钉轨迹,遇阻力时切忌榔头过度敲击

插入髓内钉时需要保持髓内钉和股骨骨干平行。在插入髓内钉时最好使用手部力量,轻微旋转插入,或使用小重量器械进行轻度敲击插入,在遇到阻力时不推荐使用榔头猛烈敲击,因为过度暴力可能造成医源性的股骨骨折;在确保远端股骨髓腔和髓内钉大小匹配,髓内钉弧度和股骨前弓匹配后可以使用烂透进行敲击。

手术技巧8:避免近端骨折块内翻——巧妙使用大转子尖和股骨头中点关系

近端股骨内翻成角会造成股骨颈水平力矩变长,从而增加内固定物的负荷;同时造成髓内钉螺钉头偏向股骨头上方而增加后期螺钉切除概率。转子间骨折患者很难确定出合适的颈干角,大部分临床医生在选择髓内钉时倾向使用130度髓内钉(图13-14)。术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是否存在轴线排列紊乱:大转子间,股骨头中点,两者应在同一平面上,若股骨头中点远离大转子尖,则股骨内翻,反之则股骨外翻。术前行健侧髋关节X片有助于术中判断。

图13:复位颈干角良好的转子间骨折,注意此时大转子尖端和股骨头中点部位在同一水平面上;图14:骨折复位后内翻畸形。注意大转子尖端和股骨头中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股

骨头中点远离大转子尖端。

手术技巧9:当使用髓内钉时,若骨折为轴向或者旋转不稳定,尽量选择较长的髓内钉

对大部分的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均需要使用较长的髓内钉。尽管短髓内钉可以使用在轻微移位或无移位或稳定性骨折患者中,但后期容易并发转子下骨折。而对病理性转子间骨折患者,较长髓内钉可以保护较长节段内股骨,避免负重。

手术技巧10:当锁定髓内钉时避免断端分离

对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术后出现旋转或分离并不少见(图15)。骨折断端分离位锁定时,断端不能形成有效的接触,从而降低了骨折愈合的可能性。长时间骨折不愈合可以造成髓内钉在脆弱部位断裂(图16)。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置入髓内钉前需放松下肢牵引,同时透视,确保骨折断端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