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汽车工程材料最新现状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9年1~6月汽车产销量保持高位增长,连续4个月超百万辆,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政策性因素成为促进今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增长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汽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7.70万辆和608.81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5.09%和17.66%,比1~5月的增幅分别提高了4.35和3.63个百分点。

图1 2007~2009年汽车产量月度走势图2 2007~2009年汽车产量月度同比增幅变化图3 2007~2009年汽车销量月度走势图4 2007~2009年汽车销量月度同比增幅变化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1~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基本呈增长趋势,3、4、5、6月连续月产销量超过100万辆,其中:4、5、6月产销量均超过110万辆,连创历史新纪录;产销同比增长率1~3月起伏较大,3~6月上升趋势明显。

(一)乘用车市场稳步增长2009年1~6月,乘用车生产440.55万辆,同比增长20.58%;销售452.34万辆,同比增长25.33%。

其中,2季度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53.76万辆和253.30万辆,环比增长分别为35.86%、27.26%,同比增长分别为36.59%、44.09%。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交叉型乘用车是政策的最大受惠者,成为拉动整个汽车市场的主体,它们的增长贡献度分别为54.04%、41.6%。

图5 2007~2009年乘用车产量月度走势图6 2007~2009年乘用车销量月度走势1.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上升2009年1~6月,受燃油税实施、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推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增势明显,销售315.26万辆,同比增长44.93%,其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69.7%,比去年同期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71个百分点。

其中,1L<排量≤1.6L乘用车销售258.11万辆,占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的81.87%,同比增长41.45%。

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8日】【来源:装备司】【字体:大中小】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市场从2008年8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汽车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2009年,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汽车产销稳定增长,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扩大,企业技术改造能力增强,汽车摩托车下乡取得显著成效,新能源汽车战略稳步推进。

一、汽车产销量超1360万辆,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2009年2月份,我国汽车市场结束下滑势头,产销量逐步回升,从3月份开始产销量月月超过百万辆,全年汽车产销、乘用车产销实现双双超过千万辆的历史性跨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379.10万辆,同比增加48.3%;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2%,相较我国2002年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7%的历史记录高近10个百分点;产销增幅同比提高了43.3个百分点和39.6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和52.9%;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和28.4%。

其中,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2.47万辆和141.36万辆,同比增长145%和92%。

2009年,汽车销售环比、同比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1~4季度汽车销售环比增长分别为24.8%、27.8%、4.1%、11.8%,同比增长分别为3.6%、31.6%、73.8%和85.6%。

(汽车产销情况详见附图1~4)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3%;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9.7%,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2.7%,同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现状

2009年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现状

2009年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现状
2009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成就举世瞩目的一年。

在国家汽车产业振兴政策的促动下,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消费国,而过去的一年也可能成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全年产量为1379.10万辆,同比增长48.3%。

其中,乘用车产量为1038.38万辆,同比增长54.11%;商用车产量为340.72万辆,同比增长33.02%。

我国汽车产量基数已经达到千万辆规模,在如此规模基数的情况下,可见2009年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的火爆场面。

由于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规模与整车产量关系密切,过去的一年也是我国汽车离合器总成行业发展最好的一年,一改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增长缓慢的局面。

转自中国离合器交易网。

008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评估及财务分析报告91

008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评估及财务分析报告91

2008-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评估及财务分析报告【关键字】: 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报告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分析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评估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财务分析【交付方式】: MAIL发送或EMS特快专递【出版日期】: 动态更新【报告页码】: 页【图表数量】: 个【价格】: 纸介版:RMB5500元 PDF电子版:RMB5500元两个版本:RMB 6000元【订购电话】: 5中商情报网网址【报告说明】: 本报告为中商情报网原创,近期我公司发现有一些网站将中商情报网的报告目录原样或改头换面后挂在其网站上销售,对不明情况的客户进行欺诈(如:付款后迟迟收不到或收不全产品、收到的产品与网上公布目录明显不符等)。

为避免对您的市场决策带来重大损失!购买报告请直接与我公司市场部联系,谨防上当受骗!(本报告均保持实时更新,数据期限为2、5、8、11月,随时订阅均可获得2009年余下时间的数据)【报告简介】: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08-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评估及财务分析报告》共八章。

首先介绍了近几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发展现状规模,然后分析了行业各大区和主要省区发状况,最后对2008-2009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财务状况做出综合的评价。

本报告汇集了大量的、最新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企业、相关企业单位准确了解2009年中国有色金属矿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把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发展方向、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

一、报告描述1、报告目的:全面分析行业发展状况,解决企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投资、银行贷款等产业分析数据支持的问题。

2、报告适应对象:政府产业规划、企业融资、银行贷款风险评估、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科研机构、咨询公司或企业发行上市等。

3、报告最大特点:以行业运行最新数据为支持报告体系,非网公开络信息的复制编辑。

2009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2009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2009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分析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千万辆汽车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世界前三位,也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跨上了一个高台阶,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做大了,但是并没做强,这是摆在汽车行业面前巨大的压力,做大并不等于做强,但做不大就谈不上做强!一千万辆诞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恐怕最值得关注的是,明年如何,09年产销目标将达到1300万辆,明年汽车市场可否达到这个目标或超过这一目标,市场预测舆论很乐观,尤其是2010年汽车消费政策已经出台,各种评论并不统一,特别是2010年汽车营销发展变化趋势如何预测?更加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总体情况分析:1、全年实现汽车产销1300万辆目标已成定局,暂列世界第一,美国产销未过1000万辆,日本也仅有6、7百万辆。

2、今年的汽车市场政策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由拉动汽车消费的政策主导,政策的推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2009年四季度,无论是销售量还是汽车价格都一反常态,市场呈现狂热购车的状态,出现提前释放的突出现象,对2010年一季度车市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4、全年表现为汽车市场刚性需求的特征,范围之广、力度之强都是近几年来出乎意料的,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预测中国汽车市场仍将有10-20年的高速发展期(年均20%-30%的增长)。

5、行业部门、汽车制造商、专家业内人士、相关机构对2010年车市总体预测很乐观,认为最少要有10%-15%的增长率,甚至有可能达到30%的增长。

6、2010年国家关于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出台,社会反应不一,大多数认为明年政策力度仍然较强,如7.5的购置税政策也影响不大,总之,过于乐观的多,清醒分析的少。

分析意见:①关于已经出台的政策分析,其中汽车下乡政策只明确了年限至2010年底,而09年下半年汽车下乡政策,对全年销售总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影响不大。

其次,提高了以旧换新补偿幅度,由5000元至18000元水平,问题是大城市汽车保有量最大,08-09年更新换代已达到36%-40%的水平,潜力不够大了。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变化趋势报告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变化趋势报告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变化趋势报告对于汽车行业而言,2009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汽车业经历阵痛,也迎来巨大机遇。

百年老店通用进入破产保护,最赚钱的丰田正在经历亏损,韩元贬值成就现代在海外大赚……在全球车市一片混乱中,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对于2009年的总结,笔者给出十个词——政策市、调结构、被重组、收购潮、小排量、新能源、二三线、低价车、来中国、去海外——来概括这一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特别和变化。

不平凡的2009根据今年1-11月汽车累计销量(1223万辆)预计,2009全年销量将达到135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40%,为历年来最高。

全年汽车增量将超过400万辆,这在世界汽车史上是空前的。

2001-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及增长率(2009年为预测值)从近10年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中国车市具有3-4年的“周期性”。

3-4年基本上也是汽车企业研发新车的周期,同时也是从决策投资到工厂建成投产需要的时间。

在这种周期性中,去年销量增长达到极低点,2009又处于增长极高点,必然引发新一轮的扩产投资及研发投入。

从全球来看,中国汽车的表现更显得耀眼。

美国汽车销量较正常年份下降600多万辆(降幅近40%),全球第一的地位被中国取代。

其它汽车大国也并不比美国好多少。

1-11月汽车累计销量,日本下降11.8%;西班牙下降20.8%;英国下降8.85%;意大利下降1.4%;澳大利亚下降9.3%;新兴市场巴西增长8.4%,表现“抢眼”;德国在政策刺激下增长25%,成为“异类”,但专家们纷纷担忧明年将大幅下降。

上半年,俄罗斯汽车销售甚至下降了49%。

2009年1-11月中国/美国汽车月销量对比对于如此不平凡的2009中国车市,我们将从不同的方面,通过十大关键词来总结2009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及未来趋势。

市场与政策——保增长与促调整2009年,全球汽车销量能够实现增长、或者下降幅度较小的国家,均离不开政策的刺激。

2009年1至11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2009年1至11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2009年1至11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一、09年汽车工业走势1、总体评述A. 11月车市火爆11月有21个工作日,比10月多4天,比去年同期多1天,可以生产更多的乘用车。

因此11月份广义乘用车生产较大的超过9月份,这也是乘用车市场的波动规律。

在汽车营销用的周转库存不足的情况下,从今年2月以来,销量基本上是由产量决定的。

虽然11月10日的油价上涨,由于政策到期和通胀预期较强,与此同行的是流感疫情的较强,因此11月车市有较强的需求支撑,市场火爆在年末升级。

11月厂家销量创新高的原因是市场火爆、供应链进一步拉升,厂家增长结构更加均衡带来的结构性增量、产能逐步拉升带来的紧俏车型增量、经销商拼返利的年末冲量需求。

虽然有大雪封路和产能不足等制约,但影响不大。

从终端零售看的11月市场极为火爆,零售超出9月的旺销水平。

形成与08年同期的低谷的截然不同的峰谷之差,这也是世界少见的高增长。

B. 12月车市仍将很强12月有23个工作日,比11月多2天,比去年同期多1天,可以生产更多的乘用车。

因此12月份乘用车生产会较大的超过11月份,这也是乘用车市场的波动规律。

虽然今年的冬天来得早些,但4季度的经济升温强烈,一系列的热潮在涌动。

10月的16.2%居民消费增长数字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而且房地产热、购房潮等进一步升温。

4季度的信贷等政策持续宽松。

温总理已经明确表示经济回升态势已经巩固,因此12月初的经济会议的明年重要导向意义更加强烈。

正常情况下明年的经济应该仍会持续暖冬的趋势。

12月份是私人买车的高峰期,但明年一月份才是最高峰。

而公款买车的高潮仍在持续,两个高潮重叠,因此80%以上的年份,12月份均能创造乘用车月销量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12月份有23个工作日,与去年同期的工作日相同,比11月份多2个工作日,因此多生产8-10万辆乘用车是可能的。

年底是显示全年业绩的关键时期,汽车生产厂家更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和销售,加之今年的产能改造已经在11月份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产销量再创新高是注定的事情。

2009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2009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落实加入WTO的各项承诺,汽车整车关税已从下降到25%。

汽车零部件关税已从下降到。

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下,我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在压力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特征更加清晰化。

汽车产业的发展由“市场拉动型”向“市场拉动型”和“创新推动型”的双驱动转变,由满足国内市场向出口和“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方向转变。

1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1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1)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前三位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万辆,同比增长,比上年净增万辆:销售万辆,同比增长,比上年净增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乘用车去年产量万辆.销量万辆。

涨幅都超过了21%;商用车去年产量万辆.销量达到万辆,同比增长,高于全行业的增幅。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

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2)自主品牌汽车稳定增长在商用车方面,自主品牌继续成为主流,过去3年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其中,北汽福田、东风、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长安有限、江铃、南汽、陕汽等10家企业共销售商用车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7%。

在轿车方面,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26%,其中夏利、QQ、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等十大品牌共销售轿车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72%。

SUV呈高速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哈弗,瑞虎分别销售万辆和万辆。

MPV 销量增长不明显。

瑞风和风行分别销售4万辆和万辆。

总体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产品结构调整,2007年比2006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调。

但总量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

(3)“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2007年,汽车出口延续了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

2009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汽车统计分析简报--上海汽车行业协会

2009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汽车统计分析简报--上海汽车行业协会

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2010年统计分析一、全国汽车销售情况1、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延续了上年发展态势,在一系列消费政策叠加效应的作用下,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

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增幅较上年回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

2、延续2009年态势,2010年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由于2009年销售同比逐月走高,致2010年累计同比增幅较年初大幅回落,与2009年比,销售累计增幅回落13.78个百分点,而生产量则回落15.86个百分点。

3、全国五大汽车集团2010年共计销售1271.01万辆,约占全国总销量的70%,与去年相比增量为294.44万辆,占全国汽车增量441.7万辆的66.7%(2009年五大汽车集团销售976.57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71.5%)。

4、五大汽车集团销售占全国市场比重超过70%,与2009年比较,东风集团增加0.4个百分点,其他企业增加1.2个百分点,上汽、一汽减少0.1个百分点,长安、北汽分别减少0.5、0.9个百分点。

5、2010年汽车出口总量54.49万辆,同比上升63.94%,其中乘用车出口28.29万辆,同比上升89.18%,商用车出口26.19万辆,同比上升43.28%,但与2008年比较,下降11.83%,说明汽车出口还未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二、上海地区汽车保有量情况2010年上海地区汽车保有量为166.92万辆,比去年净增加19.14万辆。

其中::私车保有量为100..8万辆占全部保有量的60.4%,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公务用车保有量为60.06万辆占全部保有量的35.98%;出租车保有量为6.05万辆,占全部保有量的3.63%。

2009年汽车行业状况分析

2009年汽车行业状况分析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着中国经济的整体上升,是中国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购车的比例比往年明显增多。

2009年1月,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达到了79万辆,超越美国的66.8万辆,成为单月全球销量第一。

虽然其中寻在统计范围、各国政策导向、节假日市场放量的不同,但不容否认的是,美国汽车市场NO.1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2月到6月,中国汽车市场牢牢占据销量第一的宝座。

中国车市比之发达国家市场,受到冲击较小,发展势头可喜。

但汽车行业高级人才的匮乏逐渐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是市场的高度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供给难以跟上市场膨胀的速度,吸引保留核心人才业已成为汽车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重点。

北京德翰创业管理咨询公司在2009年6月份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度汽车行业薪酬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大体的薪酬福利水平及人力资源现状。

1、行业薪酬差距导致人才流动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受困,也给国内车企带来了机遇。

行业资源集中度加强,企业竞争加剧,销售业绩、市场份额、盈收能力的差距不断在扩大;另外,企业往往会在短期内用高薪聘请紧缺人才,所以企业间的薪酬差距会趋于扩大。

这些变化可以从行业各层级间的薪酬差异中来看到:不同企业间相同岗位薪酬差异倍数比较与2008年相比,2009年1-6月份,企业间的高管层的薪酬差异增加了6.5%,而经营管理层增加了 5.2%,这说明虽然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涨薪幅度减小,但企业中层管理者、高级技工、高级营销人员的薪酬差距依然在有所增加,可以看出这些岗位是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从数据中看,与中高层管理者薪酬差距拉大不同,执行层的薪酬差距降低了18.1%, 这表明初级执行层的劳动力供应量相对充足,使得薪酬水平相对透明,没有拉开明显差距。

专家解读:德翰咨询 数据部经理 王伯岩企业间薪酬差距加大导致了人才流动率上升。

汽车行业一直呈现出“高流动率”的态势,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0%以上,据调研结果显示,2009年1-6月份,汽车行业整体离职率为9% 左右,其计算群体主要覆盖主动离职人群。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析报告!详细全面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析报告!详细全面

2009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一、09年汽车工业走势1、总体评述A. 12月零售超强于厂家销量由于2010年的春节较晚,12月的终端市场应较平淡,但政策优惠的末班车效应大显威力。

由于今年的税收优惠要到年底截止,这引起消费者的提早购车获取更大优惠政策,也就是车市的末班车效应在强化。

由于12月的市场火爆,各家表现都很好,很多平时走势较平缓的企业更感觉到销量数字的振奋,但冷热的反差很很大的。

供不应求的车型在12月的旺销也没有明显的销量变化,而众多消费者的抢购热情都集中到平销的车型中,因此出现很多普通车型更加惊喜的反差状态。

而12月的月末生产难以实现当年销售,因此厂家提早放假休息的较多,厂家销量低于零售也是历年没有出现的B. 1月的走势急速火爆虽然12月的市场火爆,各家表现都很好,但进入2010年的1月的元旦销量走势就有了预期中的停顿。

由于厂家没有商品车资源供给经销商的元旦销售,而经销商的库存也被12月末的火爆而抢购一空,消费者也不愿赶在优惠刚缩小的心理过渡期去选购,因此2010年的元旦车市成为厂家、经销商、消费者都相对轻松的时期。

加之元旦的北方暴雪寒潮,新一轮消费热潮启动延迟了几天。

但1月的厂家要面对新的一轮春节前消费热潮,加之厂家希望1月的销量开门红,而经销商的库存极度缺乏,因此2010年的1月虽只有20天工作日,但厂家销量依旧较高。

09年的粘膜成交价回升较快。

虽然厂家希望经销商把厂家的促销充分体现在成交价格上,但供求关系决定经销商的优惠必然缩水。

消费者等春节前购车,市场供需趋于平衡的经销商让利幅度要比12月大一些,这完全可以抵冲2.5%的购置税。

从消费者购车的总成本最低的角度看,春节前购车并不会吃亏,1月的市场零售依旧较好。

C. 4季度整车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倍09年的汽车市场走势较强,整车企业的增产增收趋势越走越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09年3季度(6-8月)的整车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倍,而4季度(9-11月)的汽车整车企业利润达到412亿元,较08年同期的100亿元利润增长312%,净利润同比增长3倍应是历史少有的好业绩。

我国专用汽车2009年市场分析与2010年预测

我国专用汽车2009年市场分析与2010年预测

122010.032009年市场分析与2010年预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左培文 张超我国专用汽车2009年,在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向好以及《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市场自2009年3月份产销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之后,各月份的产销量持续保持在百万辆以上。

全年的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 379.10万辆和1 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同比增幅创历年新高,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新车消费国。

专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品油税费改革、购置税减半、汽车及摩托车下乡、报废更新、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拉动下,2009年专用汽车市场终端消费需求快速释放,市场逐渐复苏并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1 2009年专用汽车市场统计分析1.1 2009年专用汽车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全国汽车注册量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专用汽车市场完成销售107.9万辆,同比增长19.87%(如图1)。

其中:自卸汽车完成销售31万辆,同比增长39.04%;专用改装车完成销售58.4万辆,同比增长10.20%;半挂车完成销售18.5万辆,同比增长25.57%。

1.2 2009年专用汽车市场月度走势分析图2为2008~2009年专用汽车销量月度走势图。

从月度走势上来看,2009年我国专用汽车市场整体呈现了振荡复苏的发展格局。

与2008年下半年相比,2009年专用汽车月度销量平台由4万辆上移到9万辆,市场需求趋于旺盛。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受益于国家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启动和建设,2009年初工程类专用汽车市场需求强劲反弹,1~5月份自卸汽车、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粉粒物料运输车、汽车起重机等工程类专用汽车市场月度销量接近或超过2008年同期的高位水平,一改2008年下半年的低迷局面;第二,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好转,公路货运量同比增幅逐月加大,公路运输市场的回暖有力拉动了公路物流类专用汽车市场的快速复苏,2009年上半年半挂车等公路物流类专用汽车市场销量与2008年同期相比,降幅逐渐收窄,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第三,2009年下半年良好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使专用汽车市场需求维持在高位运行。

2009年国内汽车市场形势

2009年国内汽车市场形势

国内汽车市场形势
经济危机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年从二季度开始汽车销量逐月下降, 五、2008年从二季度开始汽车销量逐月下降,库存增加, 年从二季度开始汽车销量逐月下降 库存增加, 造成一些经销商流动资金不足或资金链断裂。 造成一些经销商流动资金不足或资金链断裂。 年的进口车高增长将变成09年的负增长 六、08年的进口车高增长将变成 年的负增长。 年的进口车高增长将变成 年的负增长。 年公务用车需求下降。 七、09年公务用车需求下降。 年公务用车需求下降 八、由于国民经济增速下滑还没有到底和企业效益下降,商 由于国民经济增速下滑还没有到底和企业效益下降, 务用车需求下降。 务用车需求下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形势
讲演人:饶 达 讲演人:
国内汽车市场形势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1、国际汽车市场严重萎缩,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 国际汽车市场严重萎缩,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 量占世界汽车市场增量的100% 量占世界汽车市场增量的100% 2、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3、汽车市场国内销售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汽车市场国内销售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4、多年来整车和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均大于市场规模,已 多年来整车和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均大于市场规模, 经充分市场化。 经充分市场化。
国内汽车市场形势
五项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分析
六、各国学中国出台相应政策
1、日本花200亿日元减购置税和车重税 、日本花 亿日元减购置税和车重税 2、德国和法国都对旧车置换给以高额的补贴 、 3、印度也通过减税增加汽车销量 、 4、俄罗斯对汽车消费信贷给以高额的贴息 、 5、美国政府也在国会讨论促进汽车市场发展的政策 、

2009-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市场调查报告

2009-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市场调查报告

2009-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市场调查报告目录第一章汽车产业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9)第一节本产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9)一、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9)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趋势 (12)三、本产业市场相关政策及影响分析 (17)第二节本产业市场基本特征 (19)一、产业市场界定及主要产品 (19)二、产业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9)三、特性分析 (20)四、本产业市场发展历程 (21)五、国内市场的重要动态 (24)第三节国际本产业市场发展情况 (25)一、国际现状分析 (25)二、主要国家情况 (27)三、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30)四、国际市场的重要动态 (31)第二章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经济运行情况 (32)第一节 2009年我国产业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32)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2)二、市场特点分析 (34)三、市场技术发展状况 (36)第二节我国本产业市场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38)第三节本行业市场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40)一、本行业市场上游产业 (40)二、本行业市场下游产业 (41)第四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企业数量分析 (43)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企业及亏损企业数量分析 (43)二、不同规模企业数量 (43)三、不同所有制分企业数量分析 (43)第五节 2006年-2009年汽车产业从业人数分析 (43)一、2006年-2009年汽车产业从业人员分析 (43)二、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分析 (43)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比较 (43)第六节本产业市场进出口状况分析 (43)第三章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生产状况分析 (48)第一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48)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48)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49)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49)四、2009年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 (50)五、2008年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前20位企业对比 (50)第二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成品分析 (50)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成品分析 (50)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51)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 (51)四、2009年汽车产业产成品地区分布 (52)第三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分析 (52)第四章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销售状况分析 (53)第一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分析 (53)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53)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54)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比较 (54)第二节 2008年汽车产业产品销售集中度分析 (55)一、按企业分析 (55)二、按地区分析 (55)第三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税金分析 (55)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税金分析 (55)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税金分析 (56)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税金比较 (56)第五章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成本费用分析 (56)第一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57)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57)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分析 (58)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 (58)第二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费用分析 (59)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费用总额分析 (59)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费用分析 (60)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费用比较 (60)第三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管理费用分析 (61)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管理费用总额分析 (61)二、不同规模企业管理费用分析 (62)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管理费用比较 (62)第四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财务费用分析 (63)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财务费用总额分析 (63)二、不同规模企业财务费用分析 (64)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费用比较 (64)第五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65)第六章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66)第一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资产状况分析 (67)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资产分析 (67)二、不同规模企业资产合计分析 (67)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合计比较 (67)四、总资产规模前20位企业对比 (67)第二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固定资产状况分析 (67)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固定资产净值分析 (67)二、不同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分析 (67)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比较分析 (67)第三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负债状况分析 (67)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负债分析 (67)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负债分析 (67)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负债比较分析 (67)第四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流动资产总额分析 (67)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流动资产总额分析 (67)二、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分析 (68)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总额比较分析 (68)第五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应收账款总额分析 (68)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应收账款总额分析 (68)二、不同规模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分析 (68)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账款总额比较分析 (68)第六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68)第七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市场周转情况分析 (68)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68)二、2006-2009年汽车产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68)三、2006-2009年汽车产业应收帐款周转次数分析 (68)四、2006-2009年汽车产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分析 (68)第八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分析 (68)第七章 2009年汽车产业盈利能力分析 (68)第一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69)一、2006-2009年汽车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69)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分析 (69)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69)第二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69)第三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69)第四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69)第五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69)第六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69)第八章 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市场经济运行最好水平分析 (69)第一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最好水平 (70)第二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资产负债率最好水平 (70)第三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值利税率最好水平 (70)第四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资金利润率最好水平 (70)第五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最好水平 (70)第六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最好水平 (70)第七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人均销售收入最好水平 (70)第八节 2006-2009年汽车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率最好水平 (70)第九章 2008年我国汽车产业重点企业竞争状况分析 (70)第一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71)一、企业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09年度建材行业质量报告》显示建材行业大而不强

《2009年度建材行业质量报告》显示建材行业大而不强

亿吨, 续 2 连 0多年居 世 界第 一位 , 巾新 型干 法水 泥产 建材 行业 质 量 报 告》 议 : 定和 实施 国家质 量 提 升战 其 建 制
量 占总产量 的 6 % 0 以上 。水 泥产 业 结构 进 一步 优 化 , 行 略 , 点制 定 工 业领 域 的 质量 发 展 战 略 , 重 明确 质 量 发展
广东建材21 年第5 00 期
综合信息
( 0 9年 度 建 材 行业 质 量报 告 》 示 建 材 行 业 大 而 不 强 ( 0 2 显
近 日, 国建筑 材料 联 合 会 发布 《09年度 建 材行 左 右 。2 0 中 20 0 7年 , 国平 板玻 璃 产 量为 5 3亿 重箱 , 中 我 . 其 业质量 报告》 报 告显 示 , 国建 材行 业普 遍存 在大 而不 浮法 玻璃 总产 量达 4 4亿重 箱 。 。 我 . 但我 国浮 法玻璃 产 品质
墙 面 材 料 层 出 不 穷
卫 浴 防 水 壁 纸 独 领 风 骚
近 来 , 材卖 场 中悄 然 出现 防 水壁 纸 的身 影 , 销 三 墙 的销售 人员 刘小姐 表 示 , 建 据 防水壁 纸 在功 能上 完全 可
售人 员介绍 , 防水 壁纸 可 以取代 瓷砖 , 成为 卫浴 装饰 的 以取 代 瓷砖 , 完成 卫浴墙 面 装饰 的工 作 。 外 , 纸在花 此 壁 第二选 择 。
工 业 自动 化 技术水 平与 发达 国家相 比差距较 大 等 问题 。 度 ; 鼓励 企 业 技 术 创新 , 升 自主 知 识产 权 品牌 的竞争 提 在玻 璃制 造行 业 , 1 8 从 9 9年 至今 , 国平 板 玻璃 产 力。 我 量 已连续 1 居世 界首 位 , 目前 占全 球 总产 量近 一 半 9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