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第一节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判断透镜的种类。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教学准备:凸透镜、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节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

会聚发散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4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4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4篇)

教学过程设计篇一

1、引入课题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各种形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透镜。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再分析不同类别的透镜有什么不同特征。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透镜的截面图,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透镜“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透镜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透镜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透镜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边让学生观察,边提问学生,以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透镜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透镜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透镜进行对比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 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 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知道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

4.会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透镜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老花镜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 ,让学生动手在阳光下找凸透镜的焦点 ,并量出凸透镜的焦距 ,理解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 ,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 ,效劳于人类的意识.

3.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障碍、艰辛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教学准备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

起什么作用?

二、新课学习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1.观察透镜

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 ,

它们的外表是球面的一局部.同学们

认真观察 ,可以用擦镜纸包着模摸 ,

看有什么不同,能分为几类,找出它们

的特征.

2.归纳

中间厚 ,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 ,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3.应用

在生活中常用到凸透镜和凹透

镜,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

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的镜片,看看它们各是什么透镜?

现在观察下列图 ,说说它们中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

【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学习能⼒,为⼤家准备了⼈教版⼋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教案【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5—1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

2、过程和⽅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玻璃

⽔空⽓

⼆、导学达标:

引⼊课题:我们经常⽤到⼀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

进⾏新课:

1、透镜:⼀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的直线

光⼼:透镜的中⼼光⼼在主光轴上。通过光⼼的光线传播⽅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个?

焦距:焦点到光⼼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2023最新-《透镜》教案优秀8篇

2023最新-《透镜》教案优秀8篇

《透镜》教案优秀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8篇《透镜》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透镜的教案篇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教案1 一、教材分析^p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

步的学习透镜的根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根底,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

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

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2.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实

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理解透

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

作用。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

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

质特征,通过观察可以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才能.通过

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究新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展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老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展仔细观察、分析^p ,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p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泼,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根底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化的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根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历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络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透镜》的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透镜》的教学设计15

一、关于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案

3.1 透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运动会的火种采集视频: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采集;另外一个是2009年山东全运会的火种在山东泰山之巅采集。请同学分析,两次火种的采集方式有何不同?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到两次火种采集的不同之处,从视频中截取了采集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到点火时一个火炬在镜子的前方,另一个在镜子的后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采用的是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这个知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它利用的是光的反射。而全运会利用的是让光透过去照射在火炬上,这样的镜子是利用光的折射,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透镜。

进行新课

3.1透镜

介绍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到了透镜: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等

请戴眼镜的同学从外观上观察自己所带的眼镜从外观上看有何特点?用手摸一摸他们中央和边缘感知它们的厚度。

(一)、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例: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透镜》教学设计-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透镜》教学设计-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②认识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③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学习研究问题的常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

焦距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照相机、幻灯机、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透镜是照相机、幻灯机等光学仪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本节“透镜”,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础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必要准备。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继续学习的基础。

从本节的编排看,课本首先从生活实例中分析归纳出透镜的相关知识,接着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最后再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进一步加以解释。这种方法突出了光的折射主线,环环紧扣;体现了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分析、概括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教学用具:激光灯(自制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多媒体设备一套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景,设疑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呢有几个小问题,想同学们一起帮忙解决一下。假如老师想查看一些文献,可是文献上都是肉眼看不清的小字,这时候我们可以借用什么来辅助阅读呢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看不清黑板,这时候是不是需要佩戴。。。。。。医院化验室的医生,用什么来观察血液中的各种细胞呢科学家们是利用什么来观察和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的呢刚刚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板书)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8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8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8篇

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1

一、教案分析

本节接上一节透镜的内容介绍凸透镜在生活中的三个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到透镜成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到透镜成像的各自特点及异同,为下一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作准备。可以说这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

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动学生自制模拟照相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学生调节投影仪,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调动学生进行自制“水滴放大镜”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还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

1、提前几天发动学生自制模拟照相机,为新课作准备。首先确定制作的学生人员,然后共同准备制作的器材:凸透镜、硬纸板、半透明塑料纸、双面胶。再集中讲述制作要点后让学生自主结伴课余或回家制作,完成者经教师验收后自行准备好。

2、提前让学生课余动手触摸投影仪的镜头,感受其形状特征。

3、教师准备学生用的凸透镜备用、自带照相机。

说明:课前准备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制品胜利完成,还可以节省上课时间,同时可以在学生间为上课内容作宣传。而学生课余动手触摸投影仪的镜头却非多余,因为学生对身边的物体往往不细观察,他们对投影仪的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大半无知。

注:模拟照相机的凸透镜一部分由教师提供,另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准备。

三、教学过程

1、照相机

展示自带照相机让学生观察其镜头,并说明是凸透镜。由于部分同学课前用凸透镜自制模拟照相机,已为本节课作了宣传,所以许多学生已知照相机镜头为凸透镜,然后请制作者展示其作品,同学轮流利用它们观察窗外景物,其余同学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在学生得到其感性认识后讲述照相机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透镜的作用和组成结构。

2.掌握透镜的基本性质,如焦距、显微倍数等。

3.学会透镜的贴法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4.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透镜的组成结构和基本性质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

透镜的贴法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内容

1.透镜的组成结构和基本性质的讲解。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是由两个或多个曲面分离的光学元件组成。根据其曲面的形状和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凸透镜、凹透镜、球面透镜等几种类型。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学中心,两个焦点称为主焦点。透镜的焦距是指光线从无限远处射向透镜时,在透镜后焦点的距离。

2.实验操作步骤

2.1.实验材料和器材准备

实验材料:白纸、黑纸、铝箔、碎玻璃等物品。

实验器材:卡尺、凸透镜、灯泡等。

2.2.实验操作步骤

1)将凸透镜放在桌子上,调整其位置使其能够被灯泡照射到。

2)在凸透镜的后焦点处放置一张白纸,称为屏幕。

3)开启灯泡,调节灯泡的位置和角度,直到能够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图像。

4)用卡尺测量灯泡到屏幕的距离,我们称之为物距。

5)用卡尺测量屏幕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我们称之为像距。

6)将透镜向物体靠近或远离,调节镜的位置,观察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的变化。

7)分析并记录实验结果,计算出焦距、物像之间的几何关系等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凸透镜的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当物距等于焦距时,物体在透镜后焦点处形成一个半径相等的清晰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放在屏幕上的像为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放在屏幕上的像为缩小的真像。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又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奠定基础。可以说本节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因此,本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知道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通过演示实验体会透镜对光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二、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学生对于透镜应该有感性认识,但缺乏科学认知。如:透镜都能当成放大镜用。要纠正学生在经验感知中所形成的错觉,在教学中就必需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另一方面,大多数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而实验教学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会正确规范的画出光路图。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2.能正确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2.理解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教学用具

玻璃砖,三棱镜,凸透镜,凹透镜,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和视频引入,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的透镜,并播放一小段放大镜点火的视频,引出问题:为什么放大镜能点火?

说明:放大镜有聚光的作用。

设计意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的概念及种类

点出透镜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对透镜进行分类。

引导: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和PPT上的图片,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讨论透镜能分几类?

点评: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学生阅读教材,用自己的理解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扩展: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

凸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如:近视镜片。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说明:此环节重点突出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形成。

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掌握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了解生活中透镜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平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教学难点

1.对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生活中透镜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平凸透镜、平凹透镜、小光源、屏幕;

3.学生用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使用透镜的例子,如放大镜、眼镜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透镜的好奇心。

通过教学课件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引导学生对透镜的形状、材料和作用有初步了解。

3. 实验探究(30分钟)

分为两个实验进行。

实验一: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室中摆设好实验装置:在光源旁放置一块屏幕,在光源和屏幕之间放置一个平凸透镜。

2.学生将光源调至合适位置,使得透过透镜的光线能够射到屏幕上,观察和记录光线的走向和成像情况。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二:平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1.学生根据实验要求,重新摆设实验装置:在光源旁放置一块屏幕,在光源和屏幕之间放置一个平凹透镜。

2.学生将光源调至合适位置,使得透过透镜的光线能够射到屏幕上,观察和记录光线的走向和成像情况。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平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 理论讲解(15分钟)

根据实验结果,教师在课件上讲解平凸透镜和平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焦距的概念、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等。

初中八年级物理《透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物理《透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物理《透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特殊光线。

3、初步领略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以及成像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展示眼镜:教师拿一副老花镜和近视镜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老人家戴老花眼镜和年轻近视的人戴近视眼镜,与前面所学的面镜相同吗?谁能说出在生活中不戴或戴上眼镜来看东西时的情境呢?

3、教师讲述:像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一类镜子,它们都是透明的,我们把它们叫做透镜。用这些透镜能够纠正视力,只因为它们对光能起一定的作用,具体是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凸透镜和凹透镜

提出问题: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

整体感知: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生]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生]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生]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

[生]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

[生]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生]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说课稿

5.1《透镜》说课

一、设计理念: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四、方法运用:整节课运用实验——分析、归纳,实验——分析、归纳——设置疑问——猜想——实验——分析论证这些探究方法。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比较法等学习方法

五、教具:眼镜、凸透镜、凹透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容──凸透镜成像的必备知识,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本节也是光的折射的应用实例,因此本节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或直接概括结论,或结合讨论、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实验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会聚、发散。

三、教学策略

由日常生活中和现象引入,对透镜的认识由外观到其特征概念,从对光线的一般偏折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到三条特殊光线,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符合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不应只是从理论加以介绍,特别重视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各种术语名词和偏折规律。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并学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本节教法以实验法为主,讲授法和讨论法为辅,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判断透镜种类的两种方法和三条特殊的光线,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

凹透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分别找两位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回答。那我们如何判断谁说得对呢?

许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他办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学生活动:

凸透镜和凹透镜只是外形不同吗?大家分别手持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靠近书上的字,观察书上的文字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

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再把一纸放在它的

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到什么?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

图1

图2学生通过“摸”的方

法能够判断是哪种

透镜。

学生:近视眼镜

和远视眼镜的

成像不同,远视

眼镜能成放大

的像;近视眼镜

能成缩小的像。

学生:用凸透镜

时,纸上出现一

个最小最亮的

点(如图1),

说明凸透镜能

把太会聚到一

起。换用凹透镜

时,纸上始终得

不到很小、很亮

通过阅读和画

图理解主光

轴、光心等概

念,了解通过

光心的特殊光

线。

对学生进行使

用器材要注意

器材安全教

育。

通过体验发现

两种透镜在成

像方面的不

的光斑,而且四周比中间还要

亮些(如图2)。这说明凹透镜

不能让光会聚,而是让光向四

周散开。同。

通过体验发现两种透镜在对光的作用方面的不同。为下面进一步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让学生从以前的经验出发或者从观察的实验出发来作出有根据的猜想。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前面的实验说明两种透镜对光有不

同的作用。如果我们实验时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看得会更清楚。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如果放凸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图3)。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图3

总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此学生通过讨论

回答:上面的光

线会向下偏折,

下面的会向上

偏折,中间的因

为通过光心,传

播方向不变。

培养学生科学猜想

的能力。

猜想得到验

证。通过观察

体验,进一步

体会凸透镜对

光的会聚作

用。

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2: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请你猜想如果放凹透镜,三条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图4

总结: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学生通过讨论

回答:上面的光

线会向上偏折,

下面的会向下

偏折,中间的因

为通过光心,传

播方向不变。

加深理解凸透

镜的会聚作

用。

培养学生科学猜想

的能力。

猜想得到验

证。通过观察

体验,进一步

体会凹透镜对

光的会聚作

用。加深理解

凹透镜的发散

作用。

三、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