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电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完整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课程实验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2010211203班学号:姓名:2013年6月3日实验二抑制载波双边带的产生一、实验目的1.了解抑制载波双边带(SC-DSB)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2.测试SC-DSB 调制器的特性。
二、实验步骤1.将TIMS 系统中的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缓冲放大器(Buffer Amplifiers)和乘法器(Multiplier)按下图连接。
图1 实验连接图方式一2.用频率计来调整音频振荡器,使其输出为1kHz 作为调制信号,并调整冲放大器的K1,使其输出到乘法器的电压振幅为1V。
3.调整缓冲放大器的K2,使主振荡器输至乘法器的电压为1V 作为载波号。
4.测量乘法器的输出电压,并绘制其波形。
如下图2所示。
图2 乘法器输出电压波形5.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重复步骤4。
如下图3所示。
图3 调整后输出波形6.将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模快和可调低通滤波器(Tuneable LPF)模块按下图4连接。
图4 实验连接图方式二7.VCO 得频率选择开关器至于“LO”状态下,调整VCO 的Vin(控制电压DC -3V~3V )使VCO 的输出频率为10kHZ。
8.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频率范围选择范围至“wide”状态,并将频率调整至最大,此时截至频率大约在12kHz 左右。
LPF 截止频率最大的时候输出如图5所示。
图5 截止频率最大时输出9.将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频率计,其读数除360 就为LPF 的3dB 截止频率。
10.降低可调LPF 的截止频率,使SC-DSB 信号刚好完全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此频率(fh=fc+F)。
11.再降低3dB 截止频率,至刚好只有单一频率的正弦波通过低通滤波器,记录频率(fl=fc-F)只通过单一频率的LPF 输出如图6所示。
图6 单一低通滤波器输出12.变化音频振荡器输出为频率为800Hz、500Hz,重复步骤10、11,得到的波形如图7和8所示。
北邮实验报告
北邮实验报告北邮实验报告一、引言北邮实验报告是北邮学子们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验报告,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北邮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写作技巧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北邮实验报告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北邮实验报告是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成果之一。
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们能够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等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撰写过程中对实验原理和相关理论进行理解和运用。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实践,学生们能够提高科学素养,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报告还要求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北邮实验报告的写作技巧1. 清晰明了的结构实验报告的写作需要有清晰明了的结构,包括引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要有明确的标题,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报告的内容。
同时,各部分之间要有合理的过渡,使整篇报告具有逻辑性。
2. 简洁准确的语言实验报告要求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们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句子,以免使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学生们要注意使用科技词汇和专业术语,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是重要的部分。
学生们应该学会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能够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在结果分析中,学生们可以对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讨论,以展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北邮实验报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 科研能力的培养北邮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们能够学会科学地制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北邮通原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实验日期:目录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连接框图 (5)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6)六、思考题 (8)七、问题及解决 (9)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原理 (10)三、实验连接框图 (11)四、实验步骤 (12)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2)六、思考题 (16)实验四线路码的编码与解码 (17)一、实验目的 (17)二、实验原理 (17)三、实验连接框图 (18)四、实验步骤 (18)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8)实验六眼图 (25)一、实验目的 (25)二、实验原理 (25)三、实验连接框图 (25)四、实验步骤 (25)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26)六、问题及解决 (26)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 (27)一、实验目的 (27)二、实验原理 (27)三、实验框图 (27)四、实验步骤 (28)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29)六、思考题 (34)实验心得 (35)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一、实验目的1.了解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的信号波形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DSB-SC AM信号的产生及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如下将均值为0的模拟基带信号m(t)与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DSB-SC AM信号,其频谱不包含离散的载波分量。
DSB-SC AM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
为了能在接收端获取载波,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发送端添加导频(如上图)。
收端可用锁相环来提取导频信号作为恢复载波。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2011211127专业:信息工程姓名:成绩:实验三简单基带传输系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熟悉系统仿真软件systemview,掌握观察系统时域波形,特别是眼图的操作方法。
要求:自己构建一个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进行系统性能的测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实验内容:构造一个简单示意性基带传输系统。
以双极性 PN码发生器模拟一个数据信源,码速率为100bit/s,低通型信道噪声为加性高斯噪声(标准差=0.3v)。
要求:1.观测接收输入和滤波输出的时域波形;2.观测接收滤波器输出的眼图。
实验原理: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原理框图如下,该系统并不是无码间干扰设计的,为使基带信号能量更为集中,形成滤波器采用高斯滤波器。
系统框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SystemView仿真软件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第1步:进入SystemView系统视窗,设置“时间窗”参数:①运行时间:Start Time: 0秒; Stop Time: 0.5秒;②采样频率:Sample Rate:10000Hz。
第2步:调用图符块创建仿真分析系统,各模块参数如下:第3步:单击运行按钮,运算结束后按“分析窗”按钮,进入分析窗后,单击“绘制新图”按钮,分别显示出“PN码输出”、“信道输入”、“信道输出”和“判决比较输出”时域波形;第4步:观察信源 PN码和波形形成输出的功率谱;第5步:观察信道输入和输出信号眼图。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运行实验软件,创建系统仿真电路如下图:2)搭建好系统后,运行后绘制得到的“PN码输出”、“信道输入”、“信道输出”和“判决比较输出”时域波形如下:信道输入判决比较输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PN序列经过这样简单的基带传输系统后信号能够重建,在接收端获得了与发送端相同的信号,只是存在一定得延时,这与信号传输需要时间有关,该系统设计是合理成功的;发送序列经过成形滤波器后变为适合信道传输的波形,其实质是去掉信号中高品分量;信道的模拟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噪声与信号叠加,使输出产生错误,同时可能产生码间干扰;信道输出的信号经过抽样保持,最终判决恢复原信号。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实验目的:1. 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2. 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
3. 熟悉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
4. 学会使用通信系统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实验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依赖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实现信息的传输。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方法,如幅度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以及相应的解调技术。
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计算机一台,安装有通信仿真软件。
2. 通信原理实验箱一套,包括调制解调模块、信号源模块等。
3. 通信信号发生器。
4. 示波器。
实验步骤:1. 打开通信仿真软件,设置实验参数,如信号频率、调制方式等。
2. 使用通信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输入到通信原理实验箱的信号源模块。
3. 通过实验箱的调制模块对信号进行调制,观察示波器上信号的变化。
4. 将调制后的信号传输至解调模块,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频谱特性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调制信号与原始信号的波形对比,展示了调制过程中信号的变化。
2. 解调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对比,验证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准确性。
3. 通过频谱分析,观察到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理解了调制对信号频谱的影响。
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调制方式对信号的影响各有不同。
例如,ASK调制主要改变信号的幅度,而FSK和PSK调制则分别改变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通过解调过程,我们能够从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验证了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中的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恢复。
同时,实验也加深了我们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通信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现代通信之我见
现代通信之我见我记得在第一次上实验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人是通过感官来向外界获取信息的,我当时就想起了我在一部动漫里面看到的各种场景。
动画是以网络游戏为题材的,讲的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个人的PC终端已经不再是现在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而是一个呆在脖子上的电子产品。
这个东西非常小,但是连接着人体全身的神经,其运算速度也非常快。
由于PC连接着人体神经,所以人际之间的交互都是由神经电信号完成的,只要控制神经,就可以使人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体验。
所以游戏中的玩家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完全置身于游戏场景中,能闻到草木的芳香、能尝到游戏中食物的味道、能感受到肌肤的触感、也能感受到打斗时的疼痛感。
我看到这些画面,羡慕的同时,也想到了要提供这些体验,就需要一个非常高性能的网络来提供如此大的信息传输量。
对于网络的带宽要求极高,时延要求非常苛刻,极低的误码率(误码很有可能对人体神经造成损伤),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以及一些材料和密封问题。
然而在另一部动画中,网络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人生活的各个细节。
不仅使数据网、电话网、广播电视网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将全国的所有监控系统、全自动化的无人农业系统也一起管理起来。
这个系统还可以判断人的优点和缺点,判断人们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判断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指数。
这个系统或者说网络的覆盖面已经涉及到了整个地区的所有角落、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试想一下,在一张网络上融合这么多各具特点的子网络,保证网络核心运行正常,无论是从硬件角度还是软件编程都极具挑战。
为此才另辟蹊径,使用人脑成为整个网络的高速运算核心。
人脑以其独有的灵活性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成功担当此任。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不难看出,社会所需要传输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网络的发展方向必然是高速、高效、高可靠性。
高速涉及到的主要是网络带宽问题,信道容量越大,传输的信息量也就也大。
材料科技以及开辟新的信息载体都是为了提高传输速率。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所专注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对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学生们了解到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解调解码等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2. 调制解调技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调制解调技术。
学生们使用软件仿真工具进行了调制解调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深入理解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信道编码和解码信道编码和解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调制解调技术的选择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北邮-通信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硬件实验-实验报告
北邮-通信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硬件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I/O地址译码一、实验目的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其中74LS74为D触发器,可直接使用实验台上数字电路实验区的D触发器,74LS138为地址译码器。
译码输出端Y0~Y7在实验台上“I/O 地址“输出端引出,每个输出端包含8个地址,Y0:280H~287H,Y1:288H~28FH,…… ,当CPU执行I/O指令且地址在280H~2BFH范围内,译码器选中,必有一根译码线输出负脉冲。
例如:执行下面两条指令MOV DX,2A0HOUT DX,AL(或IN AL,DX)Y4输出一个负脉冲;执行下面两条指令MOV DX,2A8HOUT DX,AL(或IN AL,DX)Y5输出一个负脉冲。
利用这个负脉冲控制L7闪烁发光(亮、灭、亮、灭、……),时间间隔通过软件延时实现。
2、接线:Y4/IO地址接CLK/D触发器Y5/IO地址接CD/D触发器D/D触发器接SD/D角发器接+5VQ/D触发器接L7(LED灯)或逻辑笔三、硬件接线图与软件程序流程图1、硬件接线图2、软件程序流程图开始Y4输出一个负脉冲调用延时子程序Y5输出一个负脉冲调用延时子程序否CX-1=0?是结束,返回DOS四、源程序DATA SEGMENTDATA ENDSSTACK SEGMENT STACK 'STACK'DB 100H DUP(?)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DELAY1 P ROC NEAR ;延时子程序MOV BX,500HPUSH CXLOOP2: MOV CX,0FFFHWAIT1: LOOP WAIT1DEC BXJNZ LOOP2POP CXRETDELAY1 E NDP;L7闪烁START: MOV CX,0FFFFH ;最大可循环次数LOOP1: MOV DX,2A0H ;灯亮OUT DX,ALCALL DELAY1MOV DX,2A8H ;灯灭OUT DX,ALCALL DELAY1LOOP LOOP1 ;循环闪烁CODE ENDSEND START五、实验结果灯L7闪烁,一段时间后停止。
北邮通电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院系:通信工程班级:2012211119学号:姓名:班内序号:摘要:本实验要求实现生成合适幅度和频率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由集成运放电路构成,包括比较器与RC积分器组成。
方波发生器的基本电路由带正反馈的比较器及RC组成的负反馈构成,三角波主要由积分电路产生。
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则是通过差分电路实现。
该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便于调节,输出方波幅度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方波经积分得到三角波,而正弦波发生电路中两个电位器实现正弦波幅度与电路的对称性调节,实现较理想的正弦波输出波形。
关键词:函数信号发生器、方波、三角波、正弦波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供电电源为±12V。
信号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方波信号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小于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三角波信号输出电压Uopp=8V(误差小于20%)。
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opp≥1V,无明显失真。
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框图:原理框图:设计函数发生器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其可采用电路图有多种。
此次实验采用滞回比较器生成方波,RC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
利用电位器实现频率和正弦波幅度的调节。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再经由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信号。
其中方波三角波生成电路为基本电路,添加电位器调节其频率。
正弦波生成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系统的组成框图: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方波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由于采用了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方波和三角波。
北邮通原软件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YSTEMVIEW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专业:姓名成绩:目录实验一验证抽样定理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步骤 (4)四、实验结果 (5)4.1抽样速率fs=10Hz(小于2fm): (5)4.2抽样速率fs=28Hz(等于2fm): (6)4.3抽样速率fs=56Hz(大于2fm): (7)五、实验讨论 (7)六、实验建议和意见 (8)实验二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2.1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8)2.2升余弦滤波器 (9)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结果 (10)4.1Rate为奈奎斯特速率(100Hz),无噪声 (11)4.2改变信源速率Rate,无噪声 (12)4.2.1Rate = 50 Hz (12)4.2.2Rate = 150 Hz (13)4.2.3Rate = 200 Hz (14)4.3Rate为奈奎斯特速率(100Hz)时,加入噪声 (15)4.3.1标准差Std Dev = 0.2V (15)4.3.2标准差Std Dev = 2V (16)4.3.3标准差Std Dev = 5V (17)五、实验讨论 (17)六、实验建议和意见 (18)实验三16QAM调制与解调 (18)一、实验目的 (18)二、实验原理 (18)2.1矩形MQAM信号星座 (19)2.2矩形星座MQAM信号的产生 (19)2.3矩形星座MQAM信号的解调 (19)三、实验步骤 (20)四、实验结果 (21)4.1带宽Fc=10Hz,无噪声 (21)4.2带宽Fc=10Hz,加入噪声 (22)4.2.1标准差Std Dev = 0.2V (22)4.2.2标准差Std Dev = 5V (23)4.3改变带宽,有噪声 (24)4.3.1带宽Fc=20Hz(2倍),噪声标准差Std Dev = 0.2V (24)4.4增大发送功率,有噪声 (25)4.4.1基带信号幅度Amp = 20v,噪声标准差Std Dev = 1V (25)五、实验讨论 (26)六、实验建议和意见 (27)实验一验证抽样定理一、实验目的1)验证抽样定理。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_北邮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TTL输入与非门74LS00逻辑功能分析(1)实验原理TTL输入与非门74LS00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逻辑门,具有高抗干扰性和低功耗的特点。
本实验通过对74LS00的逻辑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实验步骤① 使用实验箱和实验器材搭建74LS00与非门的实验电路。
② 通过实验箱提供的逻辑开关和指示灯,验证74LS00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③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74LS00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2. 实验二:数字钟设计(1)实验原理数字钟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应用,由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组成。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24小时数字钟,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分析数字钟的构成,包括分频器电路、时间计数器电路、振荡器电路和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电路。
② 设计分频器电路,实现1Hz的输出信号。
③ 设计时间计数器电路,实现时、分、秒的计数。
④ 设计振荡器电路,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⑤ 设计数字时钟的计数显示电路,实现时、分、秒的显示。
⑥ 组装实验电路,测试数字钟的功能。
3. 实验三:全加器设计(1)实验原理全加器是一种数字电路,用于实现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本实验通过设计全加器,使学生掌握全加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分析全加器的逻辑功能,确定输入和输出关系。
② 使用实验箱和实验器材搭建全加器的实验电路。
③ 通过实验箱提供的逻辑开关和指示灯,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TTL输入与非门74LS00逻辑功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74LS00与非门的逻辑功能符合预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低功耗特点。
2. 实验二:数字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钟能够实现24小时计时,时、分、秒的显示准确,满足实验要求。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1. 引言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学会使用软件模拟通信系统•了解信道编码和纠错技术3. 实验步骤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软件:•一台个人计算机•MATLAB或其他模拟通信系统的软件步骤2:信号调制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学习数字信号的调制方法。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法包括调幅(AM)和调频(FM)。
我们将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号调制的模拟。
步骤3:信号解调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从模拟信号中恢复出数字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常见的解调方法包括包络检测和相干解调。
我们将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号解调的模拟。
步骤4:信道编码和纠错在实际通信中,信号会受到噪声的干扰,容易出现误码。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我们需要使用编码和纠错技术。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和纠错处理。
步骤5: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加深对通信系统的认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信号调制、解调以及信道编码和纠错的实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信道编码和纠错技术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非常重要。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并学会了使用软件模拟通信系统。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信道编码和纠错技术的重要性。
6. 参考文献[1] 通信原理与系统仿真实验教程 [2] 现代通信技术导论以上是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探索未知。
本篇文章将以北京邮电大学实验为主题,介绍该校在科研实践中的一些成果和经验。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建设十分重视安全和环境保护,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首先,实验室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
其次,实验室采取了严格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资质审核和培训,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各种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二、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北京邮电大学注重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引入新的实验项目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通信工程实验课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基础的实验操作,还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
这种实验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三、科研实践与成果北京邮电大学的科研实践成果丰硕,涵盖了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通信工程领域,学校的研究团队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展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学校的研究人员致力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北京邮电大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通过国际合作,学校的研究人员能够与国际顶尖科学家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共同攻克科学难题。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五、实验教学与社会服务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教学不仅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也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学校的实验室向社会开放,接受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委托进行实验研究和测试。
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实验技术支持。
北邮通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北邮通电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电路元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3. 熟悉电路的搭建与调试过程。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2. 电阻:1kΩ、10kΩ、100kΩ3. 电容:0.1μF、1μF4. 电流表:0-1A5. 电压表:0-20V6. 开关:单刀双掷7. 导线:红色、黑色、蓝色、黄色等8. 螺丝刀、剪刀等辅助工具四、实验原理:通电实验主要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五、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1.1. 根据电路图,将电阻、电容、电流表、电压表等元件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
1.2. 将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1.3.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通电实验:2.1. 将开关置于闭合状态,给电路通电。
2.2. 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实验数据。
2.3. 逐渐调整电阻或电容的值,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3.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3.2. 计算电路的电阻、电容、电流和电压等参数。
3.3.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找出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组成:实验中搭建的电路主要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流表、电压表等元件组成。
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当电路通电时,电流会流过电阻和电容,从而产生电压和电流。
2. 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2.1. 当电阻或电容的值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压增大。
2.2. 当电阻或电容的值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压减小。
2.3. 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与电阻和电容的值呈反比关系。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3.1.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实验误差和电路元件的参数误差。
3.2.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仔细检查电路连接,确保没有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北邮实验报告模板
北邮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如下:
实验报告
标题:XXX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实验日期)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验手段对XXX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我们得出了XXX的结论。
本次实验充分展
示了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引言:
(在这一部分,简单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实验设备和试剂:
(列出实验中所使用的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和规格,包括仪器、设备、
试剂等)
实验步骤:
(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包括操作方法、实验条件、观察点等)
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记录和描述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可以简单指出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否
实现)
实验思考:
(对本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附录:
(提供实验原始数据、实验过程中的照片、数据处理程序等附加信息)实验报告中的每个部分都需要清楚地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数
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报告要求简洁明了、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
同时,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文献需要做到格式规范和准确性。
完成一份规范
的实验报告需要认真对待,按照模板的要求逐一填写,以确保实验报告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 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6211112班
苏晓玥杨宇宁
2016210349 2016210350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振幅调制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用MC1496来实现AM和DSB的方法,并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载波之间的关系。
3.掌握用示波器测量调幅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1)幅度调制
(2)用模拟乘法器实现幅度调制
(3)MC1496四象限模拟相乘器
2.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1)③号实验板《调幅与功率放大器电路》
(2)示波器
(3)万用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高频信号源
三.实验内容
1.模拟相乘调幅器的输入失调电压调节。
2.用示波器观察正常调幅波(AM)波形,并测量其调幅系数。
3.用示波器观察平衡调幅波(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波形DSB)波形。
四.实验波形记录、说明
1.DSB信号波形观察
2.DSB信号反相点观察
3.DSB信号波形与载波波形的相位比较
结论:在调制信号正半周期间,两者同相;负半周期间,两者反相。
4.AM正常波形观测
5.过调制时的AM波形观察(1)调制度为100%
(2)调制度大于100%
(3)调制度为30%
A=260.0mv B=140.0mv
五.实验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了解振幅调制的工作原理是:调幅调制就是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载波)的幅度,使其成为带有低频信息的调幅波。
目前由于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模拟相乘器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本实验采用价格较低廉的MC1496集成模拟相乘器来实现调幅之功能。
DSB信号波形与载波波形的相位关系是:在调制信号正半周期间,两者同相;负半周期间,两者反相。
通过实验了解到了调制度的计算方法
六.课程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振幅调制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实现AM和DSB的方法,学会计算调制度,具体见实验结论。
我们对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有了更好的了解,对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对通信电子电路的兴趣。
和模电实验的单独进行,通电实验增强了团队配合的能力,两个人的有效分工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减少了一个人的独自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