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改造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规划与改造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规划与改造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规划与改造井下供电系统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规划与改造能够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

本文将探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规划与改造,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现状评估与规划在进行井下供电系统规划和改造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电设备状态评估:检查井下供电设备的老化程度、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包括电缆、变压器、配电箱等。

2.供电线路评估:评估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和负荷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线路的拓展和改造。

3.电力负荷评估:分析矿井的用电负荷情况,确保供电系统能够满足矿井的正常生产需求。

在评估完成后,可以进行供电系统的规划。

规划应根据评估结果和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根据供电设备的老化情况,确定逐步更换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预算。

2.电缆敷设和布线方案:考虑井下环境的复杂性,选择适合的电缆类型和敷设方式,并制定合理的布线方案。

3.可行性分析和决策:对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经济性、可操作性等,最终确定最佳的规划方案。

二、改造与优化在规划完成后,需要进行井下供电系统的改造与优化。

改造与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设备改造与新设备引进:根据规划方案,逐步进行设备的改造和新设备的引进,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2.电缆敷设和布线:根据规划方案进行电缆的敷设和布线,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3.配电系统改进:对配电系统进行改进,提高供电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负荷的合理分配。

4.安全措施完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矿井的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改造过程的安全性。

三、运行与维护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在改造完成后,需要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行监测与管理:对供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运行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井下供电系统是煤矿等矿山作业的重要设施之一,它为地下各项作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保障。

然而,由于煤矿等矿山存在着高温、高湿、多尘等危险环境,井下供电系统也相应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在进行井下供电系统改造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保障井下供电系统改造的安全性。

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评估在井下供电系统改造之前,必须对煤矿等矿山的环境进行评估,确认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地下工作环境、岩层构造、地下矿井大小、水文地质情况等各方面的环境因素。

2. 安全检查在施工前,需要对现有的井下供电系统进行安全检查,了解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同时,需要对工人及其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在进行操作时不会因为过失意外受伤。

3. 人员培训在工程开始前,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本次井下供电系统改造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步骤。

同时,还需教他们如何在高温、高湿和多尘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并介绍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

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标志在井下供电系统改造过程中,需要张贴相应的安全标志,警告施工人员注意危险。

安全标志包括警示标志、禁令标志、指令标志和提醒标志等。

2. 排水处理井下施工中,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工地积水,进而使作业人员处于体力和安全的双重威胁之中。

为此,需要利用排水设备对采矿工区进行排水。

排水设备应该有良好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对工人本人以及相关设备造成影响。

3. 气源保证井下供电系统改造需要各种能源的支持,其中气源的配备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气源,并进行检查,以保证其稳定和安全。

4. 安装设备在现场进行井下供电系统改造时,必须注意安装设备和操作过程的安全。

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在苛刻的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背景近年来,煤矿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为保障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供电设施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煤矿生产电气安全水平低下,电气火灾事故频繁爆发,电网短路、过载使煤矿生产中断,给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根据一些煤矿存在设备老化、设备故障率高、用电量大、用电负荷波动大等问题,煤矿供电整改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主要介绍煤矿供电整改方案的内容。

方案内容设备检修煤矿供电设施属于高压设备,因此维保、检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煤矿供电设备、高压开关、熔断器等的老化现象,对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以及维护保养,实现设备常态化、规范化运维,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消除由于设备老化等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设备升级针对煤矿用电量大,用电负荷波动大等特点,可以考虑对供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变电站、新建地线,以及对电缆进行更换等,从而满足生产用电的高能耗、大负荷、大峰值的电气特点。

保障设备针对电气安全问题,可对现有供电设备进行了保障,改善非重要、常用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同时,对重要电气设备进行加固、防护、备用化和双路供电等措施,提高煤矿供电设施的可靠性,避免由于电气设备故障而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电器设备无法避免出现各种故障,如突发的电气火灾、电气事故等,因此,制定应急预案、交流救援机制也是煤矿供电整改方案的关键要素。

完善相关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结论煤矿供电整改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以消除对生产的影响,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供电设施的日常维护,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煤矿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煤炭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煤矿行业发展迅速。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水平不足,煤矿供电存在诸多问题,如电力线路老化、供电质量不稳定等,给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稳定的供电,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供电整改势在必行。

二、整改目标1.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在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两方面提高煤矿供电的整体水平;2.解决电力线路老化、过载等问题,确保电网稳定运行;3.提高煤矿用电效率,节约用电成本。

三、整改措施和方案1. 电力线路整治由于煤矿供电线路经过多年的使用,存在老化、腐蚀、绝缘破损等问题,加之线路设计和敷设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极易引发电力事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供电线路的整治和维护。

具体措施包括:•对老化严重的电线、电缆和配电柜进行更换或加固,提高供电线路的可靠性;•对线路接头处和设备连接口进行检修和加固,预防由于接头烧坏等原因导致的电力事故;•对线路走向进行优化,合理设置电杆和支架,避免因线路敷设不合理而引发事故;•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和检测,修复线路上的故障,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2. 煤矿用电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新能源设备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煤矿用电设备也面临更新换代的时代机遇。

这一点对于电机、照明和通讯设备等领域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需要在整改过程中积极推广新能源设备,优化煤矿用电设备的设计和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电力利用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用电设备的设计和配置,进行高效节能和降杂的改造;•更新旧设备,更新压实保安等煤炭生产所必需的电力设备;•加强用电设备的监测和检修,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3. 提升供电部门的职业技能供电部门是保障煤炭生产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整改过程中,如何提高供电部门的商业技能、加强管理、提高职业素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员工的技能素质;•不断调整供电部门的管理模式,优化基层管理结构,提高服务品质;•加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背景煤矿生产中需要大量电力供应,而供电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

因此,煤矿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目的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需要对煤矿供电设备进行整改,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方案供电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对煤矿现有的供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和维护,包括:•供电线路的检测和维护,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供电。

•配电室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包括开关、熔断器、变压器等设备的检查和更换,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电线路等设备的检查和更换,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供电系统的升级改造为了提升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现有供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包括:•更新配电室设备,将老化的设备更新为新型设备,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更新电气设备,将老化或不安全的设备更换为新型设备,实现设备的升级改造。

•建设UPS备份电源,保证关键设备在停电时能够正常运行,减少停电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供电设备的监测和管理为了实现对煤矿供电设备的长期监测和管理,需要建立供电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实施供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情况,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管理。

•制定供电设备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对设备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意识。

总结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煤矿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5 页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我国煤矿事业在不断的建设,井下作业越来越频繁。

在供电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促使煤矿供电能够安全的运行,因此要及时的发现这些隐患,并且提出整改的方案,促进煤矿产业的发展。

1了解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现状在了解我国井下供电系统中,其现状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井下的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锈蚀比较严重。

在煤矿的井下,其巷道截面不规则,在巷道中常常存在滴水的状况,由于设备的安装和机电人员的操作不够合理,这就造成了井下的防爆设备的隔爆接合面出现严重的锈蚀,这就会造成电气设备漏电的现象,使井下出现安全隐患,一些设备有可能出现失爆的可能,会出现供电的隐患。

地面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

在这种违规性的操作中,井下的接入中性点直接的接入接地电源之后,由于井下可能出现煤石、运煤车或者是放炮的情况出现了碰撞等外力的影响,会很容易引起电力设备发生断路、短路或者是接地的现象,由于在人体接触带电设备的外壳之后,会形成一定幅值的电压,这时候通过大地回到变压器直接进行接地的中性点,就会形成电流回路,这就有可能造成机电人员触电而早场伤亡。

还有就是井下会有裸露的电缆与大地进行接触,通过大地与变压器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这也会造成电流的回路,而在电缆出现短路或者是在接地的瞬间就会因触电产生火花,在井下的作业中,就极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

没有瓦斯电闭锁的功能。

常常由于瓦斯发生爆炸使得井下出现爆炸。

其中瓦斯电闭锁功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自动切断电源的功能,由于在日常的操作中缺少对瓦斯电闭锁的安装,在管理上的缺陷,这就造成第 2 页共 5 页了隐患的存在,影响了机电人员的安全操作。

在井下没有设置检漏的装置。

在井下的正常操作中,在井下低压馈的电线上,一定要安装检漏设置或者是具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这样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中自动的保护线路,能够自动的切断漏电的馈电线。

井下供电优化方案

井下供电优化方案

井下供电系统优化方案为优化井下供电系统,减少变压器使用,从而减少变压器的空(负)载损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特制定以下优化方案。

变压器空、负载损耗对比表一、-750压风机房配电所1、10#高防开关由9#高防开关负荷侧改到与9#高防开关电源侧串联。

2、撤除22#变压器,原带22#变压器的5#高防开关接-750辅助下山车房,线路由原-750风井车房带-750辅助下山车房改接。

(22#变压器为630KVA)3、原-750风井车房配电所撤除。

(共两台变压器,一台为31#、200KVA,一台为36#、500KVA)4、注意事项:需实现新配电所自动化控制。

节电计算:减少一台630KVA变压器,一台200KVA变压器,一台500KVA变压器全年空载损耗节电量(1800+820+1500)×24×365=36091KWh全年节电费36091KWh×0.64元 /KWh=23098.4元将变压器负荷调整后,调整前后的负载损耗按照相同计算,所以节约的电量为撤除的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二、-450人行井车房配电所1、停运车房660V、77#变压器,负荷改由-450中央配电所54#变压器带,从五队车房敷设电缆至泵房,把原77#变压器负荷并到54#变压器上。

注:1、原77#矿变为315KVA,所带负荷160KW空压机,22KW水泵,2.5KVA照明,4KVA照明×2,37KW制浆泵,17KW泡沫机,共计246.5KW,最大负荷率78%。

2、原54#矿变为500KVA,所带负荷160KW压风机(已撤除),10KVA照明,7.5KW 整形机×2,4KW卸丝机,11KW锚杆机,4KVA照明,共计44KW,合并77#矿变246.5KW 后为290.5KW,最大负荷率为58%。

节电计算:减少一台315KVA变压器变压器全年空载损耗节电量1100×24×365=9636KWh全年节电费9636KWh×0.64元 /KWh=6167元将变压器负荷调整后,调整前后的负载损耗按照相同计算,所以节约的电量为撤除的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关于调整井下供电系统整定值的方案

关于调整井下供电系统整定值的方案

井下供电系统整定值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李灵博审核:机电动力科:安全检查科:机电副总:机电矿长:安全矿长:总工: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三日井下供电系统整定值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随着我井下供电系统不断调整、负荷的不断变化,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现决定将我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各变电所、各移变各配电开关的整定值进行调整,为了确保调整工作安全顺利有序进行,特制订本方案及措施。

一、具体实施方案:1、根据地面变电所下井一、二回路高压开关柜的整定值、速断值和过流值对井下1140中央变电所611高开和621高开进行整定值调整。

2、根据1140中央变电所611高开和621高开整定值调整结果对612、613、616、617、622、623、624、626高开整定值进行调整。

3、根据1140中央变电所617、624高开的整定值调整结果对1005变电所611、621高开整定值进行调整。

4、根据1005变电所611、621高开整定值调整结果和分路开关所带负荷对612、613、614、616、611、623、624、625、626、627高开整定值进行调整。

5、根据1005变电所各分路开关的调整结果对所带的移动变压器高、低压侧整定值进行调整。

6、最后根据各移变整定值和配电开关所带负荷对配电开关整定值进行调整。

经过这样调整后,将原值和调整后的值全部进行记录,在夜班生产时机电队安排一名电工配合值班电工对调整情况进行监护运行,确保正常生产。

二、劳动力组织本次调整由机电动力科李灵博做现场负责和技术指导、机电队负责整定工作、并派一名主管机电副队长进行现场安全协调工作、各生产联队指派一名主管机电的副队长及电工进行配合工作。

调度室负责统一协调工作。

二、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谁停电谁送电)2、停送电时严禁约时送电。

3、整定值时必须对开关上一级电源进行停电闭锁并悬挂“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4、停高压开关时必须在断电10min后进行打开关门。

矿井双电源整改方案

矿井双电源整改方案

矿井双电源整改方案背景矿井作为重要的生产设施,电力供应十分关键,在过去单电源供应的情况下,由于电源故障等原因造成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因此,在矿井中使用双电源供电系统,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成为目前矿井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

目的本方案旨在对矿井中现有的单电源供电系统进行改造,将其升级为双电源供电系统,提升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

方案1.安装双电源开关柜为保障双电源的正常运行,需要将双电源开关柜设在现有的单电源开关柜旁边。

开关柜的安装需符合电气安装规范。

并且需要确保双电源开关柜与单电源开关柜的连接线路符合安全要求。

2.安装自动切换开关在供电系统中安装自动切换开关,可以实现当一个电源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可以立即启动,保证对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单独的电源系统需要配置两台自动切换开关,分别与两台不同的电源连接。

3.选择可靠的备用电源矿井的生产需要有可靠的备用电源。

可选用燃油发电机组,其一般能在电源故障发生时快速接管电力供应,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在备用电源安装中,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时还需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能随时投入使用。

4.安装电源监测系统在双电源供电系统中,电源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控电源的工作状态,确保每个电源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如检测到一个电源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将该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电源监测系统需要符合安全规范,而且需要能帮助工作人员随时了解电源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情况作出有效的应对。

结论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将现有的矿井单电源供电系统升级为双电源供电系统,从而提升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工程操作,并定期检测和维护备用设施,确保其能随时投入使用。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煤矿供电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而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煤矿生产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运行条件的变化,供电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煤矿供电整改方案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分析和评估时间: 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目标:分析煤矿供电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评估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步骤一:数据采集和分析•对现有电力设备进行调查和检查,记录电力设备的基本信息和运行情况。

•分析供电系统的结构,了解现有供电系统的布置方式、参数、运行模式等,制定供电系统的拓扑图。

•回顾供电系统过去发生的故障和停电事件,分析故障产生原因、情况,寻找其规律和解决方法。

步骤二: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策略•研究煤矿区域的用电负荷、用电时间、电力质量等基本情况,确定煤矿所需的电量和电力质量。

•对现有供电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绘制故障树分析图,确定故障的概率、影响范围和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程度。

•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包括备用电源、控制隔离开关、故障检测和监控系统等,以确保煤矿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时间: 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目标:实施改进措施,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步骤一:电力设备升级•对一些老旧和容易故障的电力设备进行升级,增加电力设备的容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缩短停电恢复时间,减轻停电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步骤二:总体拓扑结构调整•对供电系统的布置方式进行调整,减少单点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调整现有的电力参数,提高系统的电力质量,降低故障率,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步骤三:故障检测和监控系统•安装故障检测和监控系统,实现对供电系统各个部分的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及时预警和排除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发现以下风险可能会影响煤矿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电力设备老化和损坏导致的停电。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井下供电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用来为矿工工作和生产提供电力的设备和系统。

随着煤矿工业的发展,井下供电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改进。

这篇文章将探讨如何改造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的安全技术措施1. 设备升级井下供电系统中的设备有可能已经老旧,使用年限已经到达甚至超过标准。

对于这些设备,必须进行升级,使它们能够满足需求,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性。

此外,电缆、插头、开关等设备也需要更换,以确保安全性能的提高。

2. 安全检测在进行升级前,应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

检测可包括电气线路的检查和电气测试。

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高周波电位器等专业设备,以便更准确地检测电气线路及设备的电性能,以保证井下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隔离保护井下供电系统需要采取隔离保护措施以防止因设备损坏等原因引起的意外电击或火灾等安全事故。

隔离保护措施包括防短路控制、电缆盘隔离、自动保护等,以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操作隔离保护措施时,需要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检查程序,以确保设备是否达到安全性能的要求。

4. 安全培训为了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还需要对矿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在供电系统安全培训中,应教授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控制措施,并加强事项记录、反馈和分析等安全监管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5. 预算和规划在进行井下供电系统改造时,应适时制定相应的预算和规划。

预算应包括改造成本、安全性能成本、人员培训、培训和检测设备的购置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成本。

规划包括改造时间和过程计划,以及需要投入资源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制定预算和规划有助于保证改造活动的顺利的提供,也可以减少人力激励因改造活动导致的困扰。

6. 监管和监督为可靠的、稳定的、安全的井下供电系统提供保障,管理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和培训计划时,需要重视监管和监督。

作为一种复杂、高技术的系统,井下供电系统的改造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我国煤矿事业在不断的建设,井下作业越来越频繁。

在供电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促使煤矿供电能够安全的运行,因此要及时的发现这些隐患,并且提出整改的方案,促进煤矿产业的发展。

1了解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现状在了解我国井下供电系统中,其现状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井下的电气设备隔爆接合面锈蚀比较严重。

在煤矿的井下,其巷道截面不规则,在巷道中常常存在滴水的状况,由于设备的安装和机电人员的操作不够合理,这就造成了井下的防爆设备的隔爆接合面出现严重的锈蚀,这就会造成电气设备漏电的现象,使井下出现安全隐患,一些设备有可能出现失爆的可能,会出现供电的隐患。

地面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

在这种违规性的操作中,井下的接入中性点直接的接入接地电源之后,由于井下可能出现煤石、运煤车或者是放炮的情况出现了碰撞等外力的影响,会很容易引起电力设备发生断路、短路或者是接地的现象,由于在人体接触带电设备的外壳之后,会形成一定幅值的电压,这时候通过大地回到变压器直接进行接地的中性点,就会形成电流回路,这就有可能造成机电人员触电而早场伤亡。

还有就是井下会有裸露的电缆与大地进行接触,通过大地与变压器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这也会造成电流的回路,而在电缆出现短路或者是在接地的瞬间就会因触电产生火花,在井下的作业中,就极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

没有瓦斯电闭锁的功能。

常常由于瓦斯发生爆炸使得井下出现爆炸。

其中瓦斯电闭锁功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自动切断电源的功能,由于在日常的操作中缺少对瓦斯电闭锁的安装,在管理上的缺陷,这就造成了隐患的存在,影响了机电人员的安全操作。

在井下没有设置检漏的装置。

在井下的正常操作中,在井下低压馈的电线上,一定要安装检漏设置或者是具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这样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中自动的保护线路,能够自动的切断漏电的馈电线。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已成为煤矿的必然趋势。

但是,在进行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恶劣、技术难度高等原因,安全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降低安全风险。

一、施工前期安全准备1.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计划,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2.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专项考试,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技能和知识。

3.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4.安排专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的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

二、施工过程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2. 工地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3. 确认施工区域的空气质量,保证氧气含量足够,CO和CO2浓度低于规定值。

4. 进行现场警示广播,确保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紧急撤离时能够及时获得通知。

5. 采取特殊的施工模式,将大部分工作移到地面进行,尽可能减少井下工作。

6. 采用通风设备和空气动力设备,保持工作现场空气流通和氧气足够。

7. 对施工区域进行清洁和整理,避免出现杂物、垃圾等障碍物。

三、设备安全保护1. 对井下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改造和保护,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确定合理的开关卡控方案,保证电气设备按照规定开启和关闭。

3. 对设备的原有电源和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安全措施不失效。

4. 对井下电缆线路和电器设备逐一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四、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施工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处理并保障人员安全。

2. 安排一定数量的救援队伍,随时准备应对紧急事件。

3. 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能力。

总结简单来说,在进行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现场管理,强化施工现场安全,落实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出现意外时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队伍。

井下供电改造方1

井下供电改造方1

井下供电改造方案为了确保我矿増层开采验收顺利通过,现必须根据増层开采对供电设计的要求及结合我矿实际供电进行供电系统改造,具体改造方案如下:一、新增供电系统及变更1、在根据増层开采设计对供电要求前提下对现中央变电所地点发生变化2、将现3#采区变电所设为验收的新中央变电所,同时新增两趟MYJV22-3*185mm2高压铠装电缆供改造后的井下动力电源,原动力电源改为供风机专用电源(原风机专用电源MYJV22-3*120mm2拆出供抗灾潜水泵电源)3、新增抗灾潜水泵2台,此水泵供电必须由地面直接供配电中途不外接任何负荷,同时地面设配电室。

4、在现供电系统的基础下将原两趟入井MYJV22-3*120mm2高压铠装电缆改为供抗灾潜水泵的专用电源(此线路现延伸至3#采区变电所,需再增设MYJV22-3*50mm2两趟铠装电缆延伸至23盘区抗灾潜水泵处)。

5、井下2#、3#皮带机供电电源由现中央变电所供电改为由2#采区变电所供送电。

二、改造后的线路概述1、改造后2#副斜井新入井两趟MYJV22-3*185mm2高压铠装电缆为新中央变电所内动力专用电源,此线路供井下各采掘面除风机外地全部动力负荷。

2、改造后现入井两趟MYJV22-3*95mm2高压铠装电缆现中央变电所、2#采区变电所供电不发生改变,而3#采区变电所将由原供动力电源改为供风机专用电源。

3、改造后现入井两趟MYJV22-3*120mm2高压铠装电缆拆出现中央变电所及3#采区变电所,此线路供抗灾潜水泵专用电源不分接任何负荷。

三、具体改造步骤1、在拉开断路器的前提下将两趟MYJV22-3*185mm2高压铠装电缆接入35KV站10KV2#配电室3G、19G配电柜 2、停上一级控制井下3#采区变电所一回路的控制高压开关(2#采区变电所3#高压开关),后拆出现3#采区变电所MYJV22-3*95mm2一回路电缆,再接入一趟MYJV22-3*185mm2高压铠装电缆送电。

矿井供电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设计

矿井供电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设计

矿井供电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设计一、工程概述为了提高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次施工设计对矿井供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工程。

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等设备的更新和优化,以及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系统的建设。

二、技术方案1.配电变压器更新:新建主变电站,并安装新的高容量变压器,提高供电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开关设备更新:更换老化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采用先进的新型开关设备,提高系统的操作性能和安全性。

3.电缆优化:对矿井内的电缆进行全面检修和更换,确保电缆的良好导电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4.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化的供电系统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监控、故障预警、数据分析等功能,提高对供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5.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增设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确保供电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切换和保持稳定。

三、施工工艺1.配电变压器更新:首先进行基础施工,然后安装新的变压器和相关设备,最后进行接线和调试工作。

2.开关设备更新:逐步更换老化设备,确保供电系统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正常运行。

3.电缆优化:按照工程计划逐段进行电缆更换和接线工作,避免影响正常生产。

4.智能化管理系统: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不影响矿井的正常供电。

5.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对安全装置进行逐个检修和调试,确保所有安全保护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四、施工安全与环保1.施工现场要求所有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施工现场要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对矿井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严格控制施工噪音和粉尘。

3.对废弃物料进行妥善处置,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矿井周边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五、施工周期和进度安排本次升级改造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6个月,施工进度分为前期准备、设备更新和系统调试三个阶段,确保在施工期间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煤矿供电整改方案
背景
近年来,能源行业迅速发展,煤矿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煤矿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使用,以及供电系统的老化、设备升级等诸多问题,煤矿供电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

目的
本文旨在对煤矿供电系统进行整改,建立完善的供电系统,保证矿井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能源的浪费,提升矿井的能源利用效率。

方案
1.煤矿供电系统的更新和设施的改进
随着技术的发展,煤矿供电设施的更新和设施的改进也是促进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建议煤矿进行以下的整改工作:
•更新煤矿供电系统:包括更新煤矿主配电室、井下支配电室等设施,更新设备,完善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建设高效可靠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全面监测井下电气设备的状态,并及时预警。

•供电设施的改进:煤矿应逐步采用高效、低耗的供电设施,如高压变频器等,以降低设备的能耗。

•降压防线的设置:在井口附近建立防护线,以解决露电线和降压问题。

2.节能减排工作
为了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煤矿应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合理的能源使用计划,适当调整生产计划、降低非生产能耗。

•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改善照明设备、恰当选择设备定义温度、使用高效设备等,减少煤矿生产的能源消耗。

•在生产过程中合理配置参数,逐步降低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
本文对于煤矿供电整改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建议煤矿在增加设施
设备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能源管理,采取适当的节能减排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稳定、节能降耗。

煤矿井下供电改造方案

煤矿井下供电改造方案

井下东区供电系统改造方案目前,井下东翼采区变电所电气设备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开始下一阶段东区供电系统改造。

为确保东区供电系统改造安全、顺利完成,特制改造方案。

一、说明:根据目前及以后实际生产负荷要求,需将东翼采区变电所内东二车场2台200A馈电开关更换为400A开关。

由于我矿目前没有闲置的400A馈电开关,因此需等部分回路改造结束后拆除的开关加以利用。

增加2台200A 馈电开关(一路来自局扇三专回路,一路来自生产回路)和2台4KV A照明综保,为监测系统提供电源。

方案中电缆长度是根据通风科提供的风机摆放位置确定,改造时以实际测量长度为准。

每一掘进头一路电源,同时在风机群处增加一级馈电开关,,便于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相关单位需将电缆、开关、风机等提前入井,并按指定线路敷设、摆放、并安装到位。

机电、通风、监测、施工单位必须相互沟通和协调,确保改造顺利完成。

二、改造方案及步骤方案一:相关单位需将电缆、开关、风机等提前入井,并按指定线路敷设、摆放、安装到位。

然后按以下步骤改造:第一步、东二车场:从东翼采区变电所敷设两趟3×120mm²电缆,对顺槽和底抽巷生产电源进行改造。

生产电源改造结束且送电试运行正常后,开始进行东二车场局扇改造。

改造之前需将局扇电缆敷设到位并接好风机主扇、备扇负荷,同时接好风电闭锁,之后接火试运行。

一切正常后,拆除东临变东二车场生产电缆和局扇及电缆。

第二步、东一车场:从东翼采区变电所敷设两趟3×120mm²电缆,对顺槽和底抽巷生产电源进行改造。

生产电源改造结束且送电试运行正常后,开始进行东一车场局扇改造。

改造之前需将局扇电缆敷设到位并接好风机主扇、备扇负荷,同时接好风电闭锁,之后接火试运行。

一切正常后,拆除东临变东一车场生产电缆和局扇及电缆。

第三步、东四车场从东翼采区变电所敷设一趟3×120mm²电缆(利用东二车场回收的生产电缆),对东四车场生产电源进行改造。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 年X 月X 日封面页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井下供电系统电压升级改造安全技术措施现我矿井下供电电压使用 380v 电压等级,现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急需进行电压升级,现条件成熟,矿定于 2月 21 日进行电压升级改造。

特制定以下措施:一、停电时间:2012 年 2月 21 日早班 9:00至下午14:00二、停电范围:井下所有供电。

三、组织措施:1、夜班所有水泵司机必须将水仓水量抽至最低水位,保证停电时水仓能容纳井下 8 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2、机电电钳工分为三组。

三个组分别由XXX、XXX、XXX三人各带一名电钳工(XXX)配合作业,把沿途所有开关、电缆、电机等机电设备一一进行检测和调试;操作步骤为:①把开关里面的380V接法改为660V 接法,开关里面综合保护改为660V接法。

②沿途所有进出线电缆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电缆破口和老化现象,检测电缆绝缘值是否符合要求。

③把途经的所有电机进行三角形接法改为星形接法,改好后用摇表进行电机绝缘值的检测,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电机进行更换。

④途经的电机如果电机接线柱是三根触头,必须运至地面进行电机抽头改造,改为660V接法后再使用。

三组路径分别为:①由XXX、XXX从井下新变电所至新泵房(途经变电所内部部分需要升级的开关、变电所绕巷22刮板机、东运输巷一架皮带机、二架皮带机、新泵房三台水泵、东运输巷17刮板机、二架皮带尾潜水泵等),②由XXX、XXX从井下11032(17刮板机)至11033采面(途经11032 17刮板机、22刮板机、650潜水泵、650皮带尾刮板机、650皮带机、11033一架刮板机、二架刮板机、采面刮板机、副井底大泵房和主副联巷三台开关等);③由XXX、XXX从中部车场绞车至西一架皮带头(途经中部车场绞车、立井大泵、北回风巷17刮板机、22刮板机、北回风巷两台潜水泵、北回风巷皮带机、西一架皮带机等)3、各组人员必须对所改的设备负责防爆的检查、整定值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安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改造方案
恒安煤矿目前井下有两个采区,11采区和12采区。

12采区供电采用双回路10kV高压入井,在主井底建一个中央变电所,负责12采区所有机电设备的供电,供电电压为660V。

11采区由副井地面变电所供电,沿副立井敷设两趟电缆,电源来自一台变压器,供电电压为380V。

除12采区有一个主排水系统外,在11采区的副井底还有一个排水阵地,11采区水泵和局部通风机均采用单回路供电。

(附图1:恒安矿东翼目前供电系统图)
因11采区的排水及局部通风机供电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第442条的要求,且井下供电采用两个电压等级供电,不利于安全生产,特决定对井下供电系统进行改造。

一、方案比较:
结合矿井实际,经研究分析,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
在副立井绞车房附近建一座10kV变电所,从主井地面变电所向副立井地面变电所架10kV双回路供电(目前已有一趟10kV 线路),安装3台变压器(目前已有一台变压器),低压380V入井,在井筒中再敷设一趟电缆,负责11采区井下排水系统、生产设备、局部通风机的供电。

方案二:
通过运输大巷,由中央变电所向11采区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在副井底建11采区变电所,负责11采区副立井底排水系统、生产设备和局部通风机的供电,副立井绞车房供电仍然由主井变电所提供。

目前中央变电所有两台动力变,容量315kVA,一台专变,容量100kVA,能满足11采区负荷需要。

二、方案比较确定:
从经济方面比较,根据投资估算,如按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约资金79.2万元;从技术方面比较,如按方案二实施,井下统一电压等级,方便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井下的电机具有互换性,且比方案一线路简化,环节少,便于管理,因此采用方案二进行井下供电系统改造。

三、电缆及设备的选择
11采区正常布置为一个采面、两个掘进面,根据方案二,工作面最远端刮板机距中央变电所800米,采面设备为2台刮板输送机、1部胶带机;掘进面设备为2台刮板输送机、两部胶带机,另安装两台局部通风机、一台水泵,11采区设备单趟线路最大负荷约182kW(附图2:恒安矿东翼方案供电系统图)。

根据安装设备负荷情况,中央变电所到11配电点预选用MY-3×95+1×25电缆为其供电,11采区变电所至最远采面预选用MY-3×50+1×16电缆为其供电。

局部通风机预选用MY-3×50+1×16电缆为其供电。

电缆的选择
1、按长时工作电流对电缆的选择:
电缆的实际长时工作电流计算按如下公式:
I n=( K deΣP N 103)/(1.732U N cosφ)
式中: I n ——电缆中通过的实际工作电流A
K de ——需用系数
ΣP N——电缆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之和kW
U N——额定电压V
cosφ——平均功率因数
查表得K de=0.6 cosφ=0.6
(1)中央变电所至11配电点电缆的选择
总额定功率ΣP N=182kW 额定电压U N=0.66kV
I ca=K deΣP N103/1.732U N cosφ
=0.6×182×103/1.732×660×0.6
=136.4A
故中央变电所到11配电点的电缆选用95㎜2。

(2)11配电点到采区设备最远端电缆的选择。

总额定功率ΣP N=94KW 额定电压U N=0.66KV
I ca=K deΣP N103/1.732U N cosφ
=0.6×94×103/1.732×660×0.6
=82.23A
故干线电缆配电点到采区最远端的电缆截面选取50㎜2。

(3)中央变电所至11配电点局部通风机专用电缆的选择总额定功率ΣP N=44KW 额定电压U N=0.66KV
查表得K de =1 cosφ=0.6
I ca=K deΣP N103/1.732U N cosφ
=1×44×103/1.732×660×0.6
=64A
因供电距离较远,且考虑电缆机械强度需要,故中央变电所到11配电点局部通风机专用电缆电缆选用50㎜2。

2、电缆按允许电压损失验算
电缆电压降计算按如下公式:
△U L=√3I ca Lcosφ/rS
其中:△U为线路的线电压损失,V;
I ca为线路的长时工作电流,A;
cosφ为线路所带负载的功率因数;
L 为电缆长度,m
S为电缆导线截面,mm2
r电缆电导率
660V的电压允许损失为
ΔU P1=U2NT-95%U N
=693-95%×660
=66V
查表得电缆导线的导电率r=43.5 cosφ=0.6
(1)中央变电所到11配电点电缆电压降的验算:电缆长度L=600m 电缆导线截面A=95mm2
U L1=√3I ca Lcosφ/rS
=(1.732×159.2×600×0.6)÷(95×43.5)
=24V
(2)11配电点到最远采面电缆电压降的验算:电缆长度200m,负荷电缆导线截面A=50mm2
U L2=√3IcaLcosφ/rS
=(1.732×82.23×200×0.6)÷(50×43.5)
=7.8V
(3)中央变电所到11配电点局部通风机专用电缆电压降的验算:电缆长度L=600m 电缆导线截面A=50mm2
U L1=√3I ca Lcosφ/rS
=(1.732×64×600×0.6)÷(50×43.5)
=18.3V
预选电缆都能满足正常运行时要求,符合煤矿井下供电要求。

设备的选择
根据负荷分配和长时工作电流选择低压开关。

低压隔爆开关的选择表:
嵩阳恒安(登封)煤业公司2011年8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