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研

合集下载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论文

一、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笔者于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先后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分布于市区、山区、矿区较有代表性的五所小学、五所中学的4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地表述真实想法,提供可靠信息,问卷采用了无记名式,并在“指导语”中申明:本调查只作群体研究,不作个人分析,不把结果反馈给校方或家长。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在调查对象方面,中学阶段主要选取高中二年级学生,计199人;小学阶段主要选取五年级学生,计225人(详见表1)。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分别从爱国、理想、助人、自立、自制、同情心、自信心、政治观、英雄观、集体观、价值观、学习观、劳动观、职业观、荣辱观、恋爱观、审美观、法制观等方面设计了63套题目及313个选择答案。限于篇幅,本文只从中挑选了13个典型问题,运用统计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进行了量化处理与比较分析。

表1[中小学生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基本结构

(附图{图})

※骨干学生包括班组干部、团队干部、小学少先队员、高中共青团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比较

(一)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平均水平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平均水平,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生思品总体水平明显高于高中生总体水平(详见表2)。

改变德育策略

改变德育策略

改变德育策略,应对新的挑战

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分析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我们可以发现:在孩子们的身上,非常鲜明地体现出当前的时代特征,如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等等。

孩子们在很多方面高于我们,知识视角、思维品质、生活态度、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积极的一面。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体现出来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

对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漠;盲目崇拜导致学生价值观念错位,理想追求错位,从而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直接导致学生的行为举止有失道德规范。

(二)自我意识突出,自私自利行为普遍

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

在为人处事上,缺乏做人常识,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得失,不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对他人对社会情感冷漠。

(三)勤俭节约意识淡化、吃苦耐劳精神缺乏。

(四)法制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

(五)心理素质脆弱、心理行为缺陷。

据某市教育网站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觉得学习吃力的占到

32.2%,有25.5%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父母给选的“课外兴趣班”,这种体验必然要在心

理学上产生相应的学习压力,29.3%的学生大多时候感觉不快乐。调查中还发现,中小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自身长相、学习困难,或者是平时受到的批评和指责过多而缺乏自信,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认为自已缺点多的占36%,甚至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优点,都是缺点。另外,经常处于紧张、焦虑、自闭等心理状态的学生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多动、少言、厌学、轻生、攻击性强、仇视社会等行为有增无减。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

【思想品德调查分析报告】

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1. 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的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当前德育工作出现的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事物,进行德育的新探索,调整德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等。

2. 调查小学生的思想现状,找出目前小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良的思想道德的倾向,思考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缺失问题,形成小学生道德缺失的调查研究与对策。

二、调查对象

我校1——6年级共500人。

三、调查依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以育人为本,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价格,立足于儿童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并将搜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报告通过对我校500名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热爱劳动是小学生思想

道德的主流,但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的不足与问题。

1. 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

在我的爱国观这项调查显示,当前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偏离主流价值,有3%的学生认为身为中国人无所谓自豪不自豪,有1%的人认为身为中国人无可奈何。另一调查显示,有2%的人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在想别的事。

2. 人生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淡薄。

调查显示,有27%的人认为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挣大钱,过好日子;有5%的人认为努力学习是为父母学习,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学习动力不足。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调查报告范文

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调查报告1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各校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各种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在近期内,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调查在我区城乡12所小学,18所初中、5所高中中进行,共收到有效答卷4383份。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自我认识、基础文明、亲子关系、兴趣爱好、两性交往、法制意识、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调查兼顾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能反映我区中小学生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区教委组织各校德育骨干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以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态度。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不良成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不良成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不良成因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不良成因与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多元化商业中心,信息传播速度快捷,经济与旅游事业发展蓬勃,由此起到了对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其带来的效益使现代社会更偏重于教育的经济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却相对忽视了。这种做法导致社会思想的提高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总体道德水平出现滑坡,学生品德不良现状令人堪忧。

研究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品德不良的现状,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成因的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系统的整理有关品德不良的理论概念

2、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品德不良的现状及特点

3、对目前我国中小学品德不良的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

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体对策,为教育相关部门改进我国中小学品德不良问

题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1、品德不良的概念

关于“品德不良”这一概念,国内各相关主要著作对它的界定如下:

1、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是这样定义“品德不良”的:“学生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2、韩进之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纲要》是这样定义“品德不良”的:“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现象。”

3、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将“品德不良”界定为:“品德

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质量,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或出现道德过错。”

4、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心理学》将“品德不良”界定为:“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它属于道德范畴内的某种过错或过失行为。”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策略分析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策略分析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策略分析

摘要:中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综合性教育课程,具有培养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责任。思想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内容。在中小学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对学生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现状;深入分析;策略探究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当人们的物质要求得到满足后,精神生活需求也逐渐提高,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相互影响下,国家之间不仅进行经济上的相互往来,精神层面也相互渗透,我国的文化思想逐渐在其他国家渗透,同时其他国家的文化也逐渐融入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并且对中小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强化中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使中小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一、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巨大的改变和进步,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促使我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各个地区充分的认识都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性,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初步建立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初步形成了基本教育形式,突显出中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性。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当前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当前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我校学生xx现状调查报告

xxxx中学

一.调查背景和过程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的情况,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今后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迎接市、县教育局的调研检查做好准备,决定对全校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调研。

二.调查结果

(一)主旋律始终xx

xx情感,荡漾心中:

在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的祖国的热爱,当问到假如有外敌入侵时,99%的同学都愿意去参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参加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时,95%的学生认为心中会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100%的同学因为自己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倍感骄傲。

(二)xx下滑的现状令人堪忧

1、读书目的功利化日益严重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以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追求功利的人生态度。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对于90后的学生们,读书的目的及意义已不如有一个好爸妈或亲戚。

2、社会公德意识逐渐淡薄

在一切惟成绩、金钱至上的背景下,学生的公德意识日趋淡薄。面对街上遍地的垃圾,愿意主动做好事捡垃圾的同学不到10%;公交车上,愿意主动让座的只有31%;从未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为0;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不到5%。

对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对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对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摘要: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除了要求她们有更高的文化,还需要有更好的素养。因此,我们要在传授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她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分析中小学生道德状况和道德环境的实存状况,有助子更清晰地把握问题,也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本调查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高低或道德发展程度,而在于考察当前中小学生道德的真实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探索,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生道德现状对策

调查的统计结果

第二题:

图表能够看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的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都基本不了解。可见学校的教学都打重点放在了成绩上,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也不知道主动去了解规范,那制定规范还有什么用。

第四、五、六题平均统计:

图表能够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偏重自身,越来越自私,集体观念淡薄。这一现象显示了:1.学习压力大,导致越来越不想不时间浪费在集体活动上,学校看重的是成绩,一切以自己为圆点;2.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导致家长的溺爱,什么都不让做,怕伤到孩子。

第七、八、九题平均结果:

图表能够看出:学生主要分为两类,文明礼貌尊敬老人、斤斤计较。学生出现这种分化可能是,家长的溺爱,自私自利,家长,社会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第十题: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oc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oc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各校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新时期学生的各种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近期,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司对直接管理的乡镇所有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本次调查在我区12所城乡小学和18所初中、5所高中进行,共收到有效问卷4383份。内容涉及8个方面:学生的理想和追求、自知、基本文明、亲子关系、爱好、性别交流、法律意识、心理状态。调查考虑了城市2+农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反映了我区中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区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德育骨干开展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客观依据。一、学生思想道德基本情况

(一)理想和追求

。调查显示,今天的中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化,更重视个人发展,这是社会人性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毫无疑问,这一代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他们不会一事无成,他们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他们有坚定的追求。尽管当他们过于强调自己时,可能会忽略对他人的关心。当他们追求物质利益时,他们可能不会过多考虑社会责任,但这不能否认这一代人的基本优势。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生活态度。“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反映人生价值取向的严重问题。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金钱、的地位和舒适的生活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当被问及“你认

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当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为自己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为祖国和公众服务”。可以看出,昔日学生“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的豪情在今天的学生中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功利的生活态度。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很早就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被解雇的危机,变得富有的魔力和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使他们非常现实地思考自己的未来。这种表现在城市学生中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生选择自学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批评这种倾向为个人主义,但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倾向。然而,另一方面,过分关注自己也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化倾向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而,近年来,教师似乎不再喜欢用高尚的原则教育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一些共同的次要原则来鼓励学生,比如“没有良好的学习,你就找不到工作”。他们认为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大原则过于模糊,远不如小原则真实。然而,这些看似真实的小原则永远无法在年轻人中建立起神圣的精神殿堂。

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

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合格公民、形成健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出现道德观念模糊、行为不规范、品德低下等问题,令人担忧。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1. 道德观念模糊

当代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往往比较模糊,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道德认知。有的

学生认为“成功至上”,只注重个人利益,不顾他人感受;有的学生认为“以权谋私”

是正常现象,漠视公平、公正原则。这些观念误区往往导致学生品德低下,行为偏离道义,甚至犯罪。

2. 行为不规范

当代中小学生的行为越来越不规范,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早上迟到、下课

不排队、不尊重老师、与同学打架等。这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给校园和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3. 缺乏主人翁精神

当代中小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普遍较弱。他们缺乏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往往盲

目追求享乐,不注重班级集体、学校集体和国家利益。缺乏主人翁精神的学生,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容易退缩、逃避。

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趋势

1. 细化课程设置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应该细化课程设置,将道德教育贯穿到各

个学科和生活实践中。应该将道德教育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2. 增强实践教育

学生的道德素质是通过实践锤炼和提高的,因此加强实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可以加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善恶、正义和公平,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学校也要注重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修养能力。

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调查报告4篇

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调查报告4篇

思想道德调查报告4篇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近期,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调查在我区城乡12所小学,18所初中、5所高中中进行,共收到有效答卷4383份。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自我认识、基础文明、亲子关系、兴趣爱好、两性交往、法制意识、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调查兼顾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能反映我区中小学生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区教委组织各校德育骨干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以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态度。

关于小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

关于小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

关于小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

第一篇:关于小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

关于小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组织实施

现如今,大街上、小巷里,抽烟、喝酒、玩游戏、打群架的孩子举不胜举。针对这种情况,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德育教育在滑坡。为此,我对我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是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重点突出了现代教育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提出几点建议。我调查了200名学生。

二、调查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现状

(一)、学生个人意识逐渐强化,集体观念慢慢淡化。表现在集体责任感明显减弱,个人物质利益和享受要求的增强。问卷显示:“你看到有人在打我校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选择上前阻挡的占20.5%,而更多的则是“不与理睬”。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取向,使得他们较多地考虑到个人得失,而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明显的下降。

(二)、学生模仿行为不断增强,教育面临着新问题。随着小学生心里慢慢成熟,模仿能力也在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怎样才能抵制不良模仿,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及待解决的问题。

(三)、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准确的道德行为难以持久化。学生在校园里养成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这些强加的“紧箍咒”往往只是禁内不禁外,禁明不禁暗。例如,学生在校内不敢随地吐痰,在校外却吐痰自如,在总目睽睽之下不吐,在无人时乱吐。

2、学校教育的欠缺,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这时他们的情感,人格方面尚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欲望,需要得到及时、健康、积极向上的引导。可我们的小学教育过分的追求学分和升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小学思想品德课与语文、数学课相比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无兴趣,不少家长、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坏毛病这么多,打架、吸烟、乱交朋友、好吃懒惰、大手大脚。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教师客观方面:

(1)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由于受条件限制,有的学校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常常把思想品德课作为附带课,让班主任或其它学科教师兼代。这样,无形中造成了思想品德课被它学科占用的现象。部分教师把思想品德内容和教学时间压缩,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使思想品德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阵地。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教师采用的教法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发展水平不甚相符,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不能因材施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失去兴趣。

(3)传授知识单一,缺少情感心理因素。虽然新教材已编排的十分完善,但受小学生年龄、知识、经历、心理发展状况所限,对课文内在感情的感受力较弱,调动学生真情实感就显得困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这一特点发挥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情感因素,没有按照知、情、意、行的心理学规律进行教育,使思想品德课失去了思想性和趣味性,违背了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协调关系,使思想品德课成为空头政治说教,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了学习动机。

2、学生主观方面

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由于追求分数第一,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风种心态:

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正是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变得温馨和谐。为进一步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各种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配合所学专业的需要,我利用寒假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参考资料等方式,利用书籍,网络等有利条件调查了当前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思考了相关问题及努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报告。关键词

中小学学生道德规范理想与追求基础文明法律意识心理状态对比现状建议

正文

中小学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基础文明、法制意识、心理状态等4个方面。调查对象主要是初中生和小学生,学生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整理结果如下:

一.中小学生道德现状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感的不多。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在对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很少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福建省关工委的要求,厦门市关工委和厦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组织力量,于今年5-6月间对本市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调查。在八所中小学(高中二所,初中三所,公立小学二所,民办小学一所),随机抽选939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同时分别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十几场,听取各方意见。

一、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和答案,我们把它综合归纳为三个方面十六观。

(一)政治方面

1.爱国观。“作为中国人您感到”:“自豪”86.1%,“自豪感不多”10.2%,“没有什么自豪”3.5%,不表态0.2%;“当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你已达到服兵役年龄,对报名服役的态度”:“主动报名”61.2%,“万不得己才报名”12.4%,“不一定报名”9.8%,不表态16.6%。反映出,爱国感与卫国行两者存在一定差距,爱国感强于卫国行。

2.信仰观。“对信仰的认识”:认为“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慰藉,不能没有”60.9%,“没有必要信仰”21.5%,“信仰不会带来实惠”13.4%,不表态 4.2%。反映出,坚定信仰与无需信仰之比是6.1:3.9。

3.对上政治课。认为“在学校上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对提高道德水准”:“有很大帮助”65.3%,“有点帮助”19.5%,“没有什么帮助”9.4%,“说不清楚”4.2%,不表态1.6%。反映出,对学习政治课持不同程度的肯定与不同程度的否定之比是8.5:1.5,说明政治课的作用是大的。但如果把“有点帮助”即帮助不很大和“没有什么帮助”与“说不清有什么帮助”合计则约”三分之一,不可小视。

小学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报告(5篇范文)

小学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报告(5篇范文)

小学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报告(5篇范文)

第一篇:小学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报告

2012学年关于小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方案

为更好的完成德育工作的新任务,切实推进全校德育工作,拟于本学年度进行关于当代小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方案如下:

一、前提和背景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来自多方面的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和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在小学生中日益显著,这给学校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次小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系统全面的掌握当代小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发展状况,了解小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少先队工作奠定基础。

三、方式和步骤

1、调查问卷设计

请负责教师、少先队中队长进行座谈,并查阅资料,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2、确定调查学生群体

以学校高年级作为调查群体代表,使调查群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开展调研和座谈

将问卷下发到全校学生代表中,同时与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进行座谈,进一步系统掌握学生思想状况。

4、形成调研报告

整理调查问卷,认真分析总结,客观地形成有参考价值和工作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Xxx小学

2012年3月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卷调查,请仔细阅

读下列问题,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答案的选择对你无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研究之用,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对于你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年级:性别:

1.参加升国旗仪式时,你经常会()

A.产生自豪感

B.想别的事

C.无所谓

2.你最喜欢过的节日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高二五班于冰

为进一步了解我旗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

动性,进行了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自我认识、基础文明、心理调节等方面。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

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

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

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

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

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声调城

市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选择为自己而学习的比例均大大超过农村学生)。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人权利以及自我价值的

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2、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有过去“我长大了

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远胜与前人。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

(二)基础文明

基础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以渐入人心。另外,进入90年代以来,学

校德育的方向从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转向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十余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

前以初见成效。

(三)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在大家的观念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溺爱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家把独生子女们戏称为“小皇帝”、“小太阳”,以为他们是被惯坏的一代,事实上家长们只是在家务劳动方面有惯孩子的倾向,但在学习方面却从不马虎,要求之严,标准之高,都是以

前的家长无法比拟的

2、家长对初中生管得最严。

如果队把“对孩子百依百顺” 的家长作一个纵向比较,会发现小学与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小学生年龄小,高中生已不太需要家长操心,而初中的孩子界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代际冲突比较突出。

3、对子女不管不问的家长仍占一定比例。

这一部分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父母双方都不愿意尽监护责任,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有些干

脆脱离家长的监护。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人对事十分冷漠,而且有很

强的反社会心理。

(四)自我感觉

1、只有六成学生感觉幸福。

生活在新世纪这一代青年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对未来的选择也是前

所未有的广阔和自由。在上一代人的眼里,他们是最没有理由抱怨或侈谈“不够幸福”的一代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的离异、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由于缺乏对正确幸福观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

追求存在着种种误区。

由于年龄和地域的差别,青少年对于生活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据数据表明,城市青少年的幸福感略高于农村青少年的,农村初中生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比率最高,这可能和农村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较大有关。

在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幸福还表现为一种自由。说白了,就是获得说想说的话,做

想做的事的权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里受到纪律的约束,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使他们产生不幸福感。对于高中学生,则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来自父母方面的。

2、小学生最幸福,初中生最不幸福。

其实教育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

从小让他们感知人生的美好,这种情感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业压力仍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

学业压力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主要表现在: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

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

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另外,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与父母的关系问题等。另外还有一些青春期心理问题,如:青春期闭锁心理、早恋等。

二、几点建议

1、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教育的氛围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合力。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政府要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利得因素加以监管,要在社区中加大有

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所建设,要鼓励兴办民间的旨在培养青少年多方面能力和对

各种问题学生进行帮助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和进行各种教育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教育部门要

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2、力戒教育的功利倾向,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阴云,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自然的成长。

3、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德育应该随着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研究意识、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课程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德育就要认真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渗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德育也要对自己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进行反思,从时代特征出发,努力弘扬主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