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教案首页

合集下载

毛概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概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任务的关连; •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 经验的概括; •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使之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革命目的
世界关系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 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 分。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 • • • 党对革命特点、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1926年前后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30年前后形成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 线,提出了转变的思想。 • 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 展的主观条件。
任 务 性 质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 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对内推翻封建主义 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 国家。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前提)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目的)

毛概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 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 进步的拦路虎。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中国革命的第三个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 议”上明确提出。 为什么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 断性。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封建、反专制、反独裁、 反压迫人民自由的思想习惯与制度,主张民主 自由,主张民主政治、民主生活与民主作风的 文化”,因此,它是“代表大多数人民利益的、 大众的、平民的文化。”
—— 张闻天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本节重点小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有怎样的
内在规定性? 2、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 问题? 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新式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分别是什 么?






繁茂三湾竹树, 茫茫五哨云烟。 井冈搏斗忆当年, 唤起人间巨变。 红日光弥宇宙, 战旗涌作重洋。 工农亿万志昂扬, 誓把敌顽埋葬。 四十年前旧地, 万千往事萦怀。 英雄烈士名蒿莱, 生死艰难度外。 志壮坚信马列, 岂疑星火燎原。 辉煌胜利尽开颜, 斗志不容稍减。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三章 第二章

毛概(2023修订版)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教案

毛概(2023修订版)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教案

毛概(2023修订版) 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

理论教案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3.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4.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3. 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

4. 分析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对中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

本章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的认识。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在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促进思考和交流。

3. 群体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演练,模拟社会主义革命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视频展示: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革

命的实践场景,增加研究的趣味性。

教学评价

为了评价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1. 课堂测试:在课堂结束时进行简短的测试,检验学生对社会

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或读书报告,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3.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的能力等。

参考资料

1. 马克思恩格斯著《宣言》

2. 中国中央委员会著《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3. 著《论持久战》

以上内容为毛概(2023修订版)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教案的主要框架和安排。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最佳化。

毛概-第三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毛概-第三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 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 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体现在:
1、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的 基本完成,使我国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 了根本变化,社会 主义经济成分已占 绝对优势,社会主 义公有制已成为我 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四)把握: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关系上,我 们不要进行简单的政策对比,要从历史大跨度上 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多选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多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确立,下列选项中不是其理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领域变化 2. 教学目标: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3.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
代的历史巨变。
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 义新时代。

毛概第三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第三章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关键环节
必须正确处理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也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
武装斗争百度文库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也是 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有力保障。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 基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 的依托。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 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 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 国。
2、新民主主义政 治的特点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其他在 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 代表大会制。
性质:具有过渡性,其终极前 途是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思想
民族性:强调文化的民族 形式
科学性:强调科学的内容, 即反对封建迷信,主张实 事求是
大众性:强调是大众的方 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合法斗争以进入起 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 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过程
——毛泽东
决定
社会性质




决定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毛概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红中副刊》的“征文启事”
萧军一家在延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源自文库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总结
没有中国革命 的实践,没有对实 践经验的概括和总 结,也就不会有新 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已经 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 封建性质的社会,这 是最基本的国情。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 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 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进化理论-教案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进化理论-教案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进化理论-教

一、教学目标

- 了解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掌握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

-理解社会主义进化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

1. 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历史渊源

3. 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发展演变

4. 社会主义进化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社会主义进化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背景(5分钟)

2. 探究:学生小组研读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并进行讨论和总结(15分钟)

3. 解读:教师讲解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意义(20分钟)

4. 延伸:学生在小组内分析社会主义进化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并进行展示和交流(15分钟)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进化理论未来发展的思考(10分钟)

四、教学评估

1. 小组讨论记录:根据学生小组研读和讨论的记录,评估学生对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展示交流表现:评估学生在延伸环节的展示和交流表现,包括对社会主义进化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关系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毛概》2023版第三章

2. PPT: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延伸

1. 提供社会主义进化理论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

2. 补充教学实例,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进化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分析与解决

毛概精品课程第三章

毛概精品课程第三章

国民收入结构表
19.1% 国营 经济 合作社 经济 32.2% 53.4%
6.9% 19.1%
1952年
71.8%
1.5% 0.7%
1.5%
0.7%
32.2% 7.1% 7.3%
71.8%
公私 合营 经济
个体 经济 资本 主义 经济
7.3%
7.1%
1956年
6.9%
0%
53.4%
工业总产值
社会主义工业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 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 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 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 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 循序渐进的步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 经历一个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利用国家 政权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造, 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公有制并大力发展 生产力的过渡时期,这是一切走向共产主 义的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 接序幕,无产阶级要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 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 曾设想用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 式来变革所有制的问题。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建理论-教案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建理论-教案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建理论-教

前言

社会主义重建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案将围绕社会主义重建理论展开讲解,旨在让学生掌握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意义。

研究目标

- 了解社会主义重建理论的起源与意义;

- 理解社会主义重建的基本内涵;

- 掌握社会主义重建的重要任务。

教学内容

1. 社会主义重建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3.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建设

5. 国防力量的建设

教学流程

第一节社会主义重建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 引入社会主义重建理论的概念和由来,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

- 分析社会主义重建的基本内涵:巩固基本制度、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 解释社会主义重建的内在要求: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

建设、科技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建设等。

第二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完善

- 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构成和意义;

- 强调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讲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治理能力、完善法律体系等内容。

第三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 了解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程和现状,介绍“两化融合”战略的

意义;

- 介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

- 解释发展工业和农业现代化对于经济繁荣稳定和国家安全的

重要意义。

第四节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建设

- 分析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讲解加强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文化自信等内容;

- 探讨加强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

第五节国防力量的建设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③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 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 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论概括,在遵 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 利。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 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系 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 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 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国 情的正确判断和对中国革命特征的正确把 握,而且还来源于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 和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 ①从党创立到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包括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以及关于统一战线、工农联盟、无产 阶级领导权等思想。 • ②民主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在创建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 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 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 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毛概第三章 教案

毛概第三章 教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三大法宝等内容,以使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领会到:作为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结晶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两步走”之间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辨正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和相互关系。

计划学时: 6学时.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谁领导革命?

领导谁进行革命?

怎样领导革命?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

怎样进行革命?

?????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广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中国近代的国情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身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性质和前途、对象和动

力、纲领和路线、任务和目的等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等等(第三章内容广义上内容)。

狭义——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前途等根本问题的科学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艰苦努力,不懈探索,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三章毛概

第三章毛概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 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 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主 要 内 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基
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 学 重 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的国情
“认清中国社 会的性质,就是 说,认清中国的 国情,乃是认清 一切革命问题的 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33页
近代中国国情
哪些方面组成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国情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社会特点(经济、政治、文化、阶级构
成)
社会性质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 半殖民地的中国
签订《南京条约》
社会性质的变化
封建的中国 半封建的中国
早期资本主义
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最)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

根基依旧存在而且占着显然的优势。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塑理论-教案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塑理论-教案

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塑理论-教

概述

本教案旨在介绍2023版毛概第三章社会主义重塑理论的核心

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教学目标

- 掌握社会主义重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和优势

- 分析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探讨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重塑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重塑理论的定义和内涵

-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分析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 社会主义的优势和挑战

第三节: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成就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意义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 面对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

- 社会主义的全球影响和应对策略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和解读重要概念、原理和事实,深入分析社会主义重塑理论的核心内涵。

-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和实践经验。

- 视频展示:选取相关视频素材,展示社会主义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成果和历史进程。

教学评估

-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重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课后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研究,并组织讨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资源

- 课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概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概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 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 全面进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 有力保障
坚持马克思主 义指导,确保 改造方向正确。
充分发动群众, 形成广泛共识。
采取渐进方式, 逐步推进改造。
经济体制:计划 经济体制的建立, 优先发展重工业
经济基础:经济 落后,工业基础 薄弱
社会矛盾:城乡 、工农、地区发 展不平衡
国际环境:冷战 格局下,面临西 方封锁和威胁
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改造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必然要求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背 景 和 必 要 性 03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理 论 基 础 04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具 体 实 施 05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的 历 史 意 义 和 经 验 教 训 06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与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大学毛概教案》

《大学毛概教案》

《大学毛概教案》word版

第一章:导论

1.1 课程介绍

理解“毛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掌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1.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

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3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

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和意义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实施过程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领导力量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1 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和基本方针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

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

3.2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和经验

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过程

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3.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重要性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

毛概第三章

毛概第三章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本章内容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从新中 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分析 新中国建立初期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 依据并阐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理论、方针、政策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伟 大意义。
出现的失误和偏差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
选择和理解上,过于 单一,追求纯粹的单 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 分;
原因
在工作方法上过于简 单;
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 成、不够谨慎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 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1、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来看 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半社会主 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 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制度。 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 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设计首页

专业班级:装饰系2017届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