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也日益变得繁重和复杂,教师们面临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维护良好的教师心理健康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探讨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一、关注自我情绪
教师在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复杂情绪,如失落、沮丧、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如果无法得到适当处理就可能会累积到心理压力。所以,教师需要关注自我情绪,及时察觉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过程长期累积造成伤害。比如,建议教师可以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寻求适当的心理咨询帮助,发泄情绪,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师工作比较忙碌,但是忙碌的工作中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健康,这对于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建议教师规律作息,每天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只有睡足了才能工作更好。并且要保持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游泳等,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当然,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保持清淡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建立社交圈和爱好
教师在工作之外,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这样能更好地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建议教师参加一些兴趣爱好的团体,或参加文艺汇演、文艺表演等,通过平时的兴趣爱好来缓解压力和疲惫。同时,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也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增加自己的社交圈。
四、合理分配职业从事时间
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在工作场合中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自己的假日和休息时间,只有合理分配时间并给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从而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况。
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作为一个高度紧张和压力巨大的职业群体,他们经常面临着工作压力、学生问题、家庭琐事等各种心理挑战。因此,教师需要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本文将讨论一些有助于教师维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教师工作繁忙,尤其是孩子的评估、课程设计和教学准备等任务使得他们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然而,过度工作可能导致教师身心俱疲。因此,建立合理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明确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分界,并且遵循这个规定。他们可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和合理分配时间,来确保在工作之外有时间去休息、娱乐和与家人共度时光。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一些个人爱好和兴趣,比如阅读、运动或者参加社交活动,以提升心情和放松身心。
二、与同事和家人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教师应该主动与同事和家人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与同事交流工作经验和学习资源,彼此倾听和互相支持,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教师还应与家人保持沟通和互动,分享工作中的喜悦和困惑,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可以寻求同事和家人的帮助和建议。他
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教师化解负面情绪,恢复积极
向上的态度。
三、学会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的工作压力常常源自于与学生产生的摩擦、教学效果的评估以
及课堂管理等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学会有效应
对工作压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寻求咨询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升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表达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擅长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
2、学校要准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时刻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
二、增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重中之重。
1、自我积极暗示,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敬业乐教。
2、乐于交往、擅长勾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4、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三、从社会角度,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
1、营造“尊师重教”的气氛。
2、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为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良好的工作平台。
3、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上实行专业化的预防和矫治。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名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幼儿有兴趣,以工作的劳
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名幼儿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她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必然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只有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豁达的心境,才能协助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去收获童年的快乐。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前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有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
教师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所以,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不但仅是个人所思所为,应是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共同注重的问题,也是落实百年大计的根本表达。
自我不但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体所注重,而且也是心理学重要研究课题。在此主要涉及教师的自我理解与教师的自我职业观点。
(一)自我理解
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很多人认为对自己是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自己。他们或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或是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这两方面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所以,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理解自己,要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相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理解所带来的误差。
准确地对待自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有接纳自己或自我接受问题。一个缺乏一定水准的自我接受的人,绝不可能有其真正的成功与幸福。人无完人,每个人难免存有一些缺乏和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容颜、身材、才能及财产等。自我接受就是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基本问题就出在对“自我”的观点上:一种是认为真实的我不完美,所以排挤它,憎恶它。他们想创造一个虚构的理想的自我来取而代之,结果反而使自己的心理受到伤害。另外一种是过度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结果傲视一切、有恃无恐,这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会到处碰壁,因而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准确地处理好自我接受的主要方法是:一是,要有适当的抱负水平,尽可能使自己的水平与现实接近。二是,社会比较的标准要广泛,避免用自己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中去。
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一、教师要善于交际,乐于与人交往。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二、教师应直面现实,坦然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认识现实环境。
三、教师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所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教师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教师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身心健康是每个教师都应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只有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教师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一、重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教师身心健康的基石。教师常常面临工作压力和学生问题,因此需
要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措施。例如,定期参加心理辅导,沟通交流,寻找支持系统,以缓解压力并处理困难情境。此外,进行适度的休闲娱乐活动,保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二、注重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保持教师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教师的
体质,并改善身体循环系统。教师可选择慢跑、游泳、健身等体育项目,每周保持3-5次的锻炼频率,并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及时发现问题,预防疾病。
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良好的作息时间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
眠时间,并注意调整作息规律。此外,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安排休假和度假,有助于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教师应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
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同时,教师还应有规律地进行饮食,并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不良习惯。
五、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育方法的更新,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增强对学生的理解和教育能力。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应对教育挑战。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人的烦恼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人的幸福来自于:打理好「自己的事」,少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
活在当下---Live in the present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全家老小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什么更重要。
--教育家卡尔·明格
教师不一定懂教育,懂教育不一定会运用!懂心理学未必会运用心理学,未必会自助助人!
每个学生和教师,
首先要成为一个心身健康的人?!
人
研究:让被试评价一些卡通画的有趣程度,同时把一支铅笔叼在嘴里。有些被试用牙咬着铅笔,有些被试用嘴唇含着铅笔,谁对这些卡通画的评价更高?结果:用牙咬着铅笔的被试对卡通画的评价更高。原因:用牙咬着铅笔,你的面部就不得不形成微笑的样子,而用嘴唇含着铅笔,则形成皱眉的样子。
深呼吸法放松(冥想)运动饮食
渲泄—消极情绪出口渲泄室找人倾诉自我渲泄,如大哭一场不伤害自己(自虐)不伤害别人(暴力)
思路之三:调整刺激
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与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刘晓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一、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1 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心理健康,实际上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首先,应该理解心理健康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达到较好的适应状态,人际关系和谐,意志品质良好,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在于没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我们现多指广义的心理健康。其次,应该了解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其一,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含义,如同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条件一样。其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合乎某种社会水准的行为。一方面个体的行为能被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它能为个体本身带来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和积极的发展。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表现为:在人格上是完整和谐的;在情绪上是乐观稳定的;在意志上是坚韧不拔的。在人际关系上是协调和谐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正是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么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呢?
一、保持健康的情绪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凡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情绪总是愉快的、乐观的,对生活、工作充满热情。人们的情绪越是乐观,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一般认为健康的情绪应当是轻松、愉快、精神振奋、适度,一切发生很自然,从原因、强度、时间的变化上都是常态的。如果喜怒无常,强弱颠倒,时间上延续的长短也有变异等,都属于不正常的情绪。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彼此间的交际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合群的需要,通过相互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情感的共鸣,求得心理的满足。培根曾说过:"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应克服居高临下、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的错误思想;教师要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对学生既要尊重和信任,又要热爱和严格要求,热切地期待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良好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全体学生所爱戴,增强师生之间的聚合力,形成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话题。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容易超负荷工作,从而导致心理疲劳。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分配工作与休息的比例,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放松和娱乐,与家人朋友相处,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教师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教师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评估等。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一些兴趣爱好活动、与同事交流等方式来减压,缓解工作压力。
第三,教师要关注自身情绪和情感的管理。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对于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事、家人和朋友交流来排解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第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第五,教师要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交性,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种人群进行交流和合作。教师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沟通协作,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可以通过主动与同事交流、参加聚会活动、关心他人、互相支持等方式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篇1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为贫穷,树立正确的人身目标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如有偿家教,拜金主义盛行,在岗不敬业,不认真教书一门心思爬领导,认为老师工资低满腹牢骚等等。关于教师这个职业,很早社会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就相当于选择了清贫。正因为对教师这一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我不为心动,抱着对党教育事业的忠诚,兢兢业业的工作。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人身目标,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在事业上受到挫折,很自然地把情绪带进课堂,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学生就成为了老师的出气筒。一些学生不听话,老师恨铁不成钢,往往就出现了老师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结果家长来学校找老师的麻烦,
告老师。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自己处于消极情绪中时,要提醒自己不要批评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教育质量和身心健康。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维护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
1.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幼儿园应该提供一个友好、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这包括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2. 增强自我意识: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并学会自我管理。他们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练习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以保持冷静和专注。
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同事、家长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可以通过交流、分享经验和互相支持来建立信任和合作。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教师感到无法应对工作压力或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应该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教师应对挑战。
5. 接受培训和教育:幼儿园应该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习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技巧。
6. 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教师应该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定期的休息。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提高心理健康。
7. 关注个人成长:教师应该关注自己的个人成长,包括职业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从而增强心理健康。
总之,维护和促进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幼儿园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专业帮助、接受培训和教育、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关注个人成长。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节选]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快的今天,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恰恰来自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有时教师很随便的一句话,就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引起注意,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患,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并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适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祥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就需要教师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方面对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应有的认识
1、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可以预防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竞争的今天,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有着某种程度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心理总是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可由环境着手。一般来说,赞成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挫折和冲突所形成的长期焦虑。因此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应该是尽量减少冲突和挫折,减少各种心理压力的存在。
2、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疾病也并不是神秘可怕的心态,心理失常产生,多数是由于个人在环境中的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引起的,它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某种程度的挫折与打击而造成的,它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的治疗而复正常的,是可以被治好的,治疗的途径很多,最主要是靠每个人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培养信心与毅力,以逐渐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总之,任何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也无法保证一帆风顺,总是充满阳光和鲜花,也更无法预料自己是否能挫折和打击。因此,应该理解那些有某些心理问题的人,协助他们通过各种有效的心理治疗,逐渐地恢复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我们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有一种错误叫放大痛苦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影响。这里主要讲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觉得在工作中受到了委屈,很自然地容易把气发泄在座在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身上,因为学生常常就是让他们受委屈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来,适当地刺激一下捣蛋学生的自尊对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是有效的,然而教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这一尺度,常常就可能伤害学生,也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是能够意识到的。他们不仅不愿再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3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角色:
知识的传播者 行为的管理者 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家长的代理人 心理调节者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学生楷模
1、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活 2、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3、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 4、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5、情绪波动不大,心境良好 6、善与人处 7、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
12、A..0分,B.1分,C.2分。
13、A.0分,B.1分。 14、A.0分,B.1分。 15、A.0分,B.1分。 16、C.2分,B.1分。A.0分。 17、A.0分,B.1分,C.2分。 18、A.0分,B.1分。 19、A.0分,B.1分。 20、A、0分,B、1分。 21、A.0分,B.1分,C.2分。 22、“5”0分,“4”1分,“3”2分,“2”3分, “1”4分。
(3)自我中心与从众
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 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不断地 完善自我——勇敢地超越自我
二、教师的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
(一)不良情绪危害身心健康
不良情绪有两种:一是过度的情 绪反应。 二是持久的情绪反应。 (二)不良情绪的基本调节策略 1、转换认知角度 2、自我积极暗示
3、调控期望值
2、“是”1分。 3、A.0分,B.1分,C.2分。 4、A.0分,B.1分。 5、A.0分,B.1分。 6、A、0分,B、0分, C、0分, D、1分。 7、A.0分,B.1分 8、A.0分,B.1分,C.2分 9、A.0分,B.1分,C.2分 10、A.0分,B.1分。 11、C.2分,B.1分,A.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摘要】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深刻影响到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提升教职工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学生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被冠以“蜡烛”“园丁”等美称。然而,在这些动听的荣誉背又是学生行为的强化者,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要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除了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外,教师加强自身的心理保健十分重要。教师通过对自己原有的某些不合理观念、态度进行重新评价调整,
可以使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得以消除,从而保持心理平衡,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只有教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而又持续发展的人,他才能更好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 调适自己的心理,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于从“社会”的角度认识教师的职业价值。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社会的关注,享受较高的报酬和待遇,形成了教师基本的心理期待。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并不理想。教师工作不仅辛苦,而且也不一定常有鲜花和掌声相伴,报酬与待遇在各阶层、工种之中,也不能算是特别好。这导致了一些教师的心理挫折,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挫折之后,厌倦感、失落感油然而生,有的教师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工作失去了动力。因此教师应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自己,以宽阔的胸襟和开放的心态来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对此要有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既不要为从事这种职业而自觉高人一等,也不要自轻自贱。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悦纳学生
教师对学生怎样看待,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的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仅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认为“我说的你就该听,我教的你就该会,我讲的你就该懂”,否则就批评训斥、严加
管教,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由此教师本人也体会不到育人工作的乐趣,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也给自己平添了许多烦恼。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悦纳学生。教师要把学生当孩子。孩子眼里的世界与教师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犯的错误有很多是成长中的必然,教师要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宽容地看待他们,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他们。如此,教师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恨铁不成钢”而产生的极度焦虑、愤怒和哀怨,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正确面对职业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现代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及获取信息途径的多样化,无疑对每个教师的已有知识、能力构成挑战;新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对教师素质提高了要求;学生、家长及整个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教师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等竞争机制的引入,都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各种压力向教师集中,使教师处于教育矛盾的焦点。然而最大的压力是教师自身强烈的需求与其现实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所构成的矛盾与压力。教师只有对压力有正确的认知,才能保持身心健康。首先,要认识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承受或多或少的压力。其次,要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是生命所必需的,适度的压力所带来的紧张有助于排除人们的孤独感和忧愁感,增强人们机体的活力和免疫力,从而有益于健康。同时,适度的压力可以提供给个体完成任务的唤醒动机,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促进个人的专
业发展和成长。如果每个教师能认识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坚定信念和理想,保持稳定而富有弹性的心态,在改革中不断进取,完善自我,变压力为动力,那么,也就一定能为自己创建一个积极、有序、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四、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悦纳自我
教师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有的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过度地追求完美和自我苛求,而为完美所累。特别是一些有一定名气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做什么都不能落在他人的后面,在教学上力求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十分成功,指导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十分精彩,在学校开展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中总是力争第一,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力求完美无瑕。然而实际上他们又总感到自己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好,感到力不从心,深深地陷入自责、自卑、焦虑不安和痛苦之中。作为教师,虽然理想的追求是尽可能将人类一切美好光辉的品质集于一身,但我们毕竟是人而不是神,过度地追求完美和苛求于自己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反倒会导致职业倦怠感的加速产生和职业衰老期的提前到来。其实,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偶尔有一点小
缺点的优秀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具有魅力,更容易为学生所喜欢,因为他们在学生面前显得更为真实、亲切和自然。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所以,教师要有要有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勇气,在充分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认识和直面自身的缺陷和弱点,坦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