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养殖技术大全
大鲵养殖条件,大鲵养殖技术与管理
大鲵养殖条件,大鲵养殖技术与管理
概述:养殖大鲵需要准确掌握其生态特点和养殖技巧,同时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饲养时,可以选择蚯蚓、小鱼、虾等饲料,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大鲵饲料。大鲵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自然光照。
大鲵需要在比较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养殖。养殖场地应该选择在山坡或者河湖旁边,以便于引入自然水源。
2、养殖模式
大鲵可以采用池塘养殖、笼养和水族箱养殖等方法。其中,池塘养殖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需要建造合适大小的水池,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水质管理
大鲵是一种水生动物,对水质要求比较高,水中的PH 值应该在6.5-8.5之间,水温应该在10-25℃之间,氧气含量应该足够,水质应该清洁无污染。养殖时需要定期测试水质,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可以使用滤网或者过滤器来保持水质良好。
4、水温管理
大鲵喜欢水温较高的环境,在养殖时需要控制水温,确保水温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加热器或者降温器来调节水温。
5、饲喂方法
大鲵是肉食性动物,需要提供适当的饲料。在饲养时,可以选择蚯蚓、小鱼、虾等饲料,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大鲵饲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喂养,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和过度肥胖。
6、疾病管理
大鲵容易受到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可以使用专门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7、环境管理
大鲵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自然光照。可以在水族箱周围固定泡沫板或者使用加热棒等方式,以**水族箱内外环境的温度差不超过5℃,防止大鲵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是世界上仅有的一种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型两栖动物,又称中国娃娃鱼、车前子。其生物学特性复杂,十分珍贵,目前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被列为国际自然保
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本文将介绍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
1. 形态特征
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成年个体体长可达30-50厘米,最长可达70厘米。身体呈卵形,头部扁平,口较大,黑色斑点分布于身体两侧和背部,颜色深浅不一,有“鲵眼”
之称。
2. 生活习性
大鲵栖息在清澈、流畅、草木繁茂的河流、溪流、湖泊等水域环境中。白天喜欢躲在
水底或拱形根部或水草丛中,晚上会离水上岸觅食,喜食小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青蛙
等。
3. 繁殖生殖
大鲵的繁殖时间主要分布在每年的5~7月和10~11月。在交配期间,雄性大鲵会持续
尖叫,并向雌性靠近做出显露角色,如在其身旁并摩擦雌性身体表面。大鲵有卵胎生繁殖
方式,即雌性大鲵在身体内孵育出卵后直接进行生产,因此胎儿的营养与成长直接依赖于
母亲。
二、人工繁殖技术
由于人类活动和不良的生态环境,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开发和运用大鲵人工繁殖技术成为保护的有效手段。
1. 饲养方式
饲养基地环境要求应由具备清洁、通风、适宜水质、适宜温度的设备准备,饲养柱状
河马草、龙骨草、水质成分要求pH6.5~7.5,氨氮浓度低于0.2mg/L。添放的草坪要时常进行照明,保持充足的光照环境,可通过增加光源强度,延长照射时间,提高光照质量等方
式来改善水底光线环境。
2. 卵胎养殖技术
大鲵的卵胎繁殖期长,在孕育期间需长期稳定的养护和观察,一般需持续120-150天,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养殖环境中水质、pH值、硬度等重要参数的稳定。孕育期结束,女
娃娃鱼养殖技术:需要具备四大基本条件
娃娃鱼养殖技术:需要具备四大基本条件
概述: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因此,养殖很不普遍,仅限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少数养殖场。但近年来,娃娃鱼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1.养殖水温要适宜。据多年观察,最适合娃娃鱼生长的水温为16~22℃。在低山夏季温度较高,如果水温超过26℃,娃娃鱼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夏眠”现象,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娃娃鱼死亡;但若海拔过高,环境温度与水温过低,娃娃鱼**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较慢,养殖也不合算。因此,养殖娃娃鱼,场址**选择在海拔500~8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区。
2.养殖水质要好。娃娃鱼喜洁怕脏,对所处环境水质要求非常严格。野生娃娃鱼一般在栖息在自然植被好、环境无污染,人类较少涉足的深山峡谷溪河中。山区人工养殖娃娃鱼,水源**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小溪沟、泉水,也可利用水质清新的大中型水库的底层水,总之水质要清新、鲜活、无污染,溶氧量高,PH值呈中性。从山区农田、矿山流出来的水以及城市自来水,部分化学物质可能超标,不能作为娃娃鱼的养殖用水。
3.养殖环境要安静。娃娃鱼有喜静怕惊、喜阴怕凤习性,因此环境安静对养好娃娃鱼非常重要。山区建娃娃鱼养殖场,**选择在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
对独立、安静、阴凉的地方,并做适当遮掩。有的农户利用天然岩洞,或者在有水源的地方人工开凿隧洞养殖,既能保持恒温、避光、安静,又能防逃、防盗,养殖效果**。
要达到以上条件,**在娃娃鱼原产地选择适宜环境建场。另外,山区夏季容易突发洪水,建场选址时还应做好防冲毁、防逃逸工作。
大鲵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大鲵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11期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大鲵属。大鲵属有两种,即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中国大鲵是一种名贵的野生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不仅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在动物进化史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大鲵性情温驯、食性杂,其天然食物包括鱼、虾、蛙、软体动物、肉类、水生昆虫等。大鲵的生长速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比自然条件下快得多,在适温下大鲵从1kg长到5kg只需1年时间,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1?养殖池设计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来进行,可以选择山涧溪流和自然洞穴,也可在溪流通过的山壁开挖人工洞穴。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
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 1龄以内)0.5~1m2,幼鲵池(幼鲵阶段 1~2龄)1~2m2,成鲵池(成鲵阶段 2~4龄)2~4m2,亲鲵池(4龄以上)5m2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
大鲵的饲养方法
大鲵的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
(2)饲养池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饲养池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m2、4m2、10m2、25m2群等规格的饲养池,池高1m,每池均有进出水孔。饲养池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大小分养:在野外和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大鲵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投饵时间一般以傍晚较宜。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cm左右,既有利于大鲵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于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养殖技术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娃娃鱼是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大鲵养殖的步骤介绍
大鲵养殖的步骤介绍
由于大量的捕杀,现在野生大鲵的数量越来越少,如今已经成了我国的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工养殖大鲵也比较普遍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大鲵养殖的步骤吧。
1、养殖场地
大鲵生性喜欢安静阴凉的地方,所以在选择养殖场地的时候尽量选择山区地区,养殖场地内光线一定要暗,池地一定要光滑,养殖池不需要很大,但一定要有很好的排灌措施。养殖场地内要有孵化池、幼鲵池、饵料池等,养殖池建好后不要立即投放大鲵,因为水泥的碱性较强,所以要等碱性降低之后再投放大鲵进行饲养。
2、投放种苗
在选择种苗时要选择体重达100克以上的种苗,这样的种苗成活率较高,大鲵生性好斗,所以在投放时一定要多观察,防止他们撕咬打斗,以免造成种苗死亡,所以投放是一定要在暗生长阶段分类投放才行。
3、饲养
大鲵食性广泛,鱼虾、昆虫以及猪、羊、鸡的内脏它都吃,只不过有一点要求,那就是要保证新鲜,很多养殖户在养殖时会附带养殖一些小鱼小虾或蚯蚓、黄粉虫之类的,这样的做法就能充分保证食物的新鲜度,不过在饲养时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要让它们因争抢食物而发生打斗残杀,同时也要观察它们的摄食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定时定量给它们投放食物。
1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
成鲵养殖技术(娃娃鱼)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所特有,故又称为中国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珍贵两栖动物。在食用、药用、观赏、科研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导致大量非法捕捉贩卖,同时随着矿场的开采、森林的砍伐,使野生大鲵天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存量极少。因而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着手人工养殖娃娃鱼,到2000年底,已取得丰硕成果。
一、养殖场地的建设
1.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的水源为无污染的山泉溪水,水质清洁,水温适中(长年水温保持在4~25℃),环境幽静,气候凉爽。
2.养殖池的设计与建造
我们是用模拟生态的方法设计养殖池。池子用砖块砌成,用水泥抹面。每个池子面积40米2,池深50厘米。池壁光滑,池面用水泥浇制成“T”形防逃檐。在池中用砖块上盖水泥板做成30~50厘米高的暗穴,暗穴中堆放10~20厘米高的卵石。池底成1%的比降,在池子最低处设置排污管。进水用水管从池子正中上方引入。池沟中放一块20~30厘米宽的卵石,高出水面10厘米,以便天气闷热时大鲵能找到一个栖息之地。整个养殖池上方用遮荫网覆盖。
二、鲵种投放
鲵种投放前应进行池子消毒和种苗消毒。若是新建成的鲵池,要用水浸泡一个月才能使用。用150克/米2的生石灰进行池子消毒,鲵种消毒用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来进行。投放时间为春季3月份,水温8~10℃,密度为一龄鲵种8~10尾/米2,二龄鲵种5~6尾/米2,规格整齐的鲵种在同一池中饲养。
三、日常管理
成鲵养殖的日常管理主要有水温、水质调节,饲料投喂和防病、防逃。
大鲵如何适应人工生态环境,进行人工养殖?
大鲵如何适应人工生态环境,进行人工养殖?
近年来,有关驯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鲵能较快地适应人工生态环境,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具有生长迅速的显著特点。现将大鲵专池强化速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鲵池建设
大鲵饲养池要建在环境安静、阴凉、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场地,水温要求常年处于10°C~25°C的范围内。
若有条件,最好装备冬季加温和夏季降温的设施,有利于提高饲养效果。
1、幼鲵池:多采用水泥结构,每口池面积以8平方米~10平方米为宜,水深20公分左右,池底要铺一层泥沙,池边设防逃板,供
幼鲵爬上陆地活动,防止逃失。
2、成鲵池:多采用水泥结构,每口池面积以50平方米~70平
方米为宜,池壁高1.2米~1.3米,池形以长方形为好,并设进出水口,水深保持在30公分左右。
二、苗种放养
每平方米水体可放养幼鲵25尾~30尾,规格为500克/尾~1000克/尾的成鲵10尾~15尾。
放养规格应整齐,以免因个体大小差异造成弱肉强食。新建的水泥池必须用水浸泡15天~20天,待池水ph值稳定在8以下,才能
放养苗种。
在放养之前1周,新、旧池均要用漂白粉或其他药物消毒,杀灭敌害生物;苗种下池前用呋喃类药物0.2克或五甲蓝0.5克兑水浸泡
5分钟。
三、饵料投喂
幼鲵开食期,主要投喂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以吃饱为度。饲养15天后可适当投喂一些小虾、蚯蚓、碎肉等,夜间投饵。
饲养8个月左右,幼鲵体重达20克以上时,饵料可用小杂鱼肉
糜或切碎的牛、羊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成鲵饲喂可用鲜活低值鱼类或人工配合饵料(参考配方:鱼粉55%,枯饼8%,麦麸5%,蚕蛹5%,骨粉1.2%,α-淀粉17.3%,预混料8.5%)。
娃娃鱼的养殖技术
娃娃鱼的养殖技术
一、娃娃鱼饲养池的建造
娃娃鱼的饲养池要建在拱洞内。最好分左右两排,中间为人行道,用砖建成四方形或长方形池子。池高1m,四周和池底用水泥抹光滑。池的面积大小不等,有2平方米,4平方米、6平方米、10平方米或更大,以利于大小分开饲养。每个池边都要设-个水位孔,孔位高35cm,便于排水和控制水位。各池要安装进水管,管径大小视饲养池的面积大小而定。每个进水管都装上水龙头调节水量。池底设活动的石板孔穴,备娃娃鱼栖息用。
二、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三、饲料的投喂
娃娃鱼是肉食性动物,其天然饵料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为鱼、虾、蛙、贝、泥鳅、鸡鸭胚胎、羊肉、牛肉、兔肉、蚯蚓等,人工配合饲料可选用鳗鱼配合饲料。天然饵料饲养成体的饵料系数3.5~6.3。
人工配合饲料饲养成体的饵料系数为2.8~3.6。各地可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情况而决定投饵品种。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大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鲵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摘要:大鲵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其养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将详细介
绍大鲵养殖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适宜的养殖环境、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的疾病防控等,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大鲵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
一、大鲵的简介
大鲵,又称为巨型蝾螈,是我国的特有动物,属于两栖爬行类。大鲵身体庞大,体长可达40厘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外形和珍稀性,大鲵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人们养殖的对象之一。
二、适宜的养殖环境
1. 温湿适宜的水域:大鲵适宜生活在湖泊、溪流和水草丰富的池塘等环境中,
水质应清澈、无污染,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湿度要适宜。
2. 适宜的水质指标:大鲵对水质要求较高,需保持PH值在7-8之间,氨氮含
量低于0.1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2mg/L,硝酸盐含量低于10mg/L。
3. 提供足够的栖息地:养殖池塘需有足够的岩石、水生植物等提供大鲵栖息、
繁殖的场所,增加水域生物多样性,复原自然环境。
三、合理的饲养管理
1. 合理选择饲料:大鲵主要以小鱼、虾、蛙、昆虫幼虫等动物为食,适量添加
水生植物,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2. 规律的饲喂时间:大鲵饲食时间一般为黄昏或夜晚,可定时投喂食物,建立
稳定的饲喂时间表,保证其正常饮食习惯。同时,要注意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喂食引起消化不良。
3. 清洁舒适的养殖环境:定期清除废弃物、饲料残渣和藻类,保持水质清澈。
为大鲵提供舒适的环境,可放置适量底质,增加栖息条件。
实用的娃娃鱼养殖技术
实用的娃娃鱼养殖技术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下面我们找到了专业的娃娃鱼养殖户来跟大家说说实用的娃娃鱼养殖技术吧!
一、环境和水源:
环境要安静,养殖大鲵所需水源的水质各项指标应优于渔业水质标准,pH值6.4~7.2,并且要求水量充沛,附近没有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水。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在海拔700~1100m的山涧溪流间。
二、优良苗种:
未脱鳃时一年龄幼鲵质量好的表现为外鳃暗红或正常体色,且无损伤,规格在50~250g左右体长在10㎝以下的大鲵幼苗,其头部长有3对鳃,而10㎝长的小鲵和蝾螈却没有鳃。选种时,用手搅动大鲵种苗,四肢在水底爬动有力,收缩自如,不肿大,尾巴在水中摆动快。
三、所需的优质饵料:
①裸腹溞也称红虫:生长在水坑、池塘、水库和河流等淡水中。
②赤线虫又称红线虫,栖息于江河淤泥上层,因其生活在水质污染的地方,捞取投喂之前必须要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③野杂鱼白鲢、花鲢、鲤鱼、鲫鱼、泥鳅都可用来投喂大鲵。在保证正常投喂的同时,每月要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
四、合理密度:
规格6㎝以下的大鲵幼苗每平方米放50尾,规格6~10㎝的大鲵幼苗每平方米放30尾,规格10~15㎝的大鲵幼苗每平方米放20尾,规格15~20㎝的大鲵幼苗每平方米15尾。换水量逐渐加大由
1/3至1/2,再由1/2至2/3,换水次数由3d换一次至2d换一次,再由2d换一次至每天换一次。
五:疾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殖期内定期使用较为温和的消毒药。如碘、季铵盐、二氧化氯等。常见病有以下几种。
大鲵养殖实施方案
大鲵养殖实施方案
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大鲵养殖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确保场地周围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水源丰富。同时,要做好场地的修整工作,确保场地平整,排水畅通,有利于大鲵的生长和繁殖。
二、选种与繁殖
在选种时,应选择健康、外形完整、体型适中的大鲵种苗。同时,要注意种苗的来源,选择正规的养殖基地或者有资质的养殖户进行采购,以确保种苗的质量和健康。
在繁殖方面,可以采取人工繁殖或者自然繁殖的方式。在人工繁殖时,可以利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提高繁殖效率。而在自然繁殖时,要注意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保证大鲵的繁殖顺利进行。
三、饲养管理
在大鲵的饲养管理中,要注意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质。大鲵是肉食
性动物,主要以小鱼、虾、蛙、昆虫等为食,因此要保证饲料的新
鲜和多样性。同时,要定期清理养殖池塘,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污
染和疾病的传播。
四、疾病防控
在大鲵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对大鲵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减少
疾病的传播。在发生疾病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疫
情扩散。
五、市场营销
在大鲵养殖取得一定规模和产量后,要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可以通
过与餐饮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养殖的大鲵产
品销售出去。同时,要注重产品的宣传和包装,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和竞争力。
六、总结
大鲵养殖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产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大鲵的养殖效率和产
量,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做好大鲵养殖工作,共同推动大鲵产业的健康发展。
大鲵(娃娃鱼)养殖技术方案
每亩养殖池产量 500 公斤摆布,产品单价 1200 元/公斤,养殖成本 30 万元/亩·年.
(8~10cm)每 10 平方米放养5 ~ 6尾,
大鲵苗(11~20cm)每10平方米放养3~4尾。养成的商品鲵规格为 2~3 公斤(子二代成鲵),每亩可养殖成鲵 200~250 尾。
1、简介:
中文学名:大鲵,拉丁学名: Andrias davidianus ,英文名:Chinese giant salamander,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狗鱼、脚鱼、啼鱼、腊狗,隐鳃鲵科,大鲵属。
2、产地分布:
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导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 ;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
3、形态特征: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
可达 1 米至 1。 5 米,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 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弥漫黏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实用养殖技术
大鲵实用养殖技术
大鲵,又称为娃娃鱼或巨鲵,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在近年来,大鲵养殖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本文将介绍大鲵的养殖技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掌握大鲵养殖的要点和技巧。
大鲵的养殖环境要求较高。大鲵喜欢栖息在水质清澈、富含氧气、PH值稳定在7-8之间的水体中。养殖池的深度一般要达到1.5米以上,以保证大鲵有足够的游动空间。此外,养殖环境的温度要保持在20-25摄氏度,光照强度适中,避免直射阳光。
大鲵的饲养管理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鱼苗,尽量选择体长在10-15厘米之间、外观健康的个体。
大鲵的疾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常见的大鲵疾病有鳃腐病、皮肤溃疡病等。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养殖者应该定期检查大鲵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有异常的行为和外观。一旦发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使用药物浸泡或喷洒,也可以调整水质和饲料,提高大鲵的抵抗力。
大鲵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鱼群之间的竞争和压力。其次,要定期测量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硝酸盐等,以保持水质的稳定。另外,要注意饲料的营养成分配比,合理搭配鱼饲料和其他饲料,满足大鲵
的营养需求。最后,要加强养殖技术的学习和交流,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
大鲵的养殖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合理的养殖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的疾病防控和细致的养殖操作,可以提高大鲵的存活率和养殖效益,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本文对大鲵养殖者有所帮助,促进大鲵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娃娃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有哪些生活习性
娃娃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有哪些生活习性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饲养娃娃鱼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娃娃鱼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一、利用制冷技术,严格控温、控光,提高生产效率严格调控水温
娃娃鱼生长发育最佳水温为16~23℃,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生产季节变换,利用制冷技术,夏季将养殖池水温控制在16~23℃之间,有利于娃娃鱼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娃娃鱼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冬季则将池水调升到18~23℃,使娃娃鱼改变冬眠习性,全年均可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可利用地下水进行循环,制冷量根据各种参数和养殖池水面积、体积、水深及地温而定。
严格调控光照
娃娃鱼怕光照,光照是娃娃鱼性腺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工厂化养殖娃娃鱼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调节光照。实验结果表明:娃娃鱼要求光照在100~500lx,这就是说娃娃鱼是在黑暗光线下完成性腺成熟的。强烈光照不适宜娃娃鱼生长发育,甚至易造成不明死亡。
制定病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
娃娃鱼工厂化养殖密度大,易产生疾病,因而,加强管理,搞好预防是防止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工厂化养殖娃娃鱼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娃娃鱼疾病发生与生态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鱼种进池搞好消毒做起,搞好预防。在养殖阶段定期用宝碘消毒和用药拌料投喂,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
二、实行科学化养殖,制定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培育水质
水的好坏关系到娃娃鱼工厂化养殖的成败。工厂化养殖要严格控制水质,防止变坏。实际生产上,我们采用沸石过滤养鱼用水,接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鲵养殖技术大全
大鲵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建设。娃娃鱼喜静、喜阴,所以养殖场地**好选择在山区或人烟稀少的环境,这种环境相对独立安静,还较为阴凉,有利于娃娃鱼生长。养殖场地内一定要暗,池地一定要光滑,养殖池不宜过大,有很好的排灌措施。养殖产地内要有孵化池、幼鲵池、饵料池等,养殖池在修建好之后不要立即放入娃娃鱼饲养。由于建池会使用水泥,而水泥的碱性较大,碱性过强会造成娃娃鱼大批死亡,所以新建场地一定要处理,将碱性降下来在饲养。
2、种苗投放。养殖时去娃娃鱼人工养殖中心购买种苗,为保证养殖成活率,做好选择体型较大,达100克以上的幼苗。投放是也要注意方法,娃娃鱼看似温顺,但其实它们的性格
凶狠好斗,如果因食物缺乏而饥饿时,常常厮咬打斗,严重者会导致娃娃鱼死亡,所以投放是一定要暗生长阶段分类投放。
3、饲养。娃娃鱼食谱极为广泛,各种鱼虾,昆虫以及猪、羊、鸡的内脏即可成为它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新鲜的。由于娃娃鱼的特性,一般养殖户都在山区和人烟稀少地区养殖,所以为了解决食物来源,所以在养殖时会附带养殖一些小鱼小虾或蚯蚓、黄粉虫之类的。饲养要注意不让其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注意天气和水温的变化,观察它的摄食量,定时定期投喂。
4、管理。娃娃鱼养殖**重要的是水质管理,娃娃鱼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喜洁怕脏,一般自来水都可能达不到它的养殖要求,需水质清晰、无污染的溪水和泉水**。另外娃娃鱼适合生长水温在16-22度,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娃娃鱼的生长,严重者会造成娃娃鱼的死亡。
养大鲵违法吗?
1.私自饲养娃娃鱼是违法行为。娃娃鱼的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将大鲵列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
2.吃娃娃鱼犯不犯法?娃娃鱼野生的不能吃,吃了是犯法的,人工养殖的是可以吃的。需要强调的是只有子二代以上才可以食用、开发利用,也就是“孙子”辈,野生娃娃鱼繁殖出来后进行人工饲养的叫子一代,再下一代才叫子二代。吃大鲵首先是货源要合法,所经营利用的大鲵必须是人工驯养的,供应方必须持有《驯养证》,其次是吃的地方要合法,利用方必须是定点地方并持有《经营利用证》。
大鲵养殖注意事项
1、养殖条件
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
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
微光或无光均可。
2、日常管理
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3、水质调节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
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
池水流动。
4、温度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5、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6、饲养技巧
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7、防偷防逃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8、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