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导电材料——聚苯胺PPT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
[6]何海波、王许云、白立俊等.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阳极的制备及在MFC中应 用[J]. 化工学报. 2014,65(6). 2186-2192
4百度文库
4
石墨烯/聚苯胺材料的应用
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在MFC应用
石墨烯是一种六角形呈蜂窝晶格的单层片状结构的二维 新材料,具有导电能力强、比表面积大、突出的电学、力 学、热力学性能等优点。这使其成为最具潜力的高科技应 用材料,但石墨烯易发生团聚,分散性差,会影响其导电 性能。
将 GR 填充到 PANI 上制成复合材料,PANI 以 π-π键形式均匀分散在 GR 上,这种协同作用可避免 两种材料各自的不足,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复合材料 的电化学性能。
4
02
石墨烯/聚苯胺材料的应用
超级电容器与电池相比具有超 长的循环寿命,可以高速充放 电,具有高功率密度,维护简 单,也更安全。
防腐 涂层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 以微生物作为催化剂,以污 水中有机物作为燃料,将燃 料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 装置。
电磁 屏蔽
超级电 容器
导电聚苯胺水性防腐涂料能够 提高 金属腐蚀电位,快速传导腐蚀过程 中形成的电子,分离阴极和阳极反 应,并在基体表面形成金属钝化层, 减缓金属的腐蚀。Compton 等研 究发现,掺杂低浓度石墨烯的聚苯 乙烯(PS)薄膜对气体阻隔性能优越。
聚苯胺的化学氧化聚合法(2020年整理).pptx
4. 微乳液聚合法
微乳液聚合体系由水、苯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所得聚合物微乳液乳胶粒粒径分布比常规
学海无涯
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胶粒径分布要窄得多,而且所得聚合物分子质量很高,一般在 l06 以上。与传统乳液聚 合法相比,微乳液聚合法可大大缩短聚合时间(3h),并且所得产物的电导率和产率均优于采用传统乳液聚 合法合成的聚苯胺。用微乳液聚合法制得的聚苯胺链结构规整性好、结晶度高,而且可以合成出具有纳 米 尺寸的聚苯胺颗粒,具有较好的溶解性[9]。
金属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腐蚀引起的破坏事例遍及所有使用金属的场合。据统计,每年 由于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金属年产量的 1/3,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19]。1985 年,DeBerry 发现,在酸性介质中用电化学法合成的聚苯胺膜能使不锈钢表面活性钝化而防腐,这一特点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从此人们在腐蚀防护领域开始了导电高分子膜的应用研究[20]。其防腐机理为: 聚苯胺使金属和聚苯 胺膜界面处形成一层金属氧化膜,该金属的电极电位处于钝化区,从而得到保护。聚苯胺的氧化还原电位 比铁高,当两者相互接触时,在水和氧的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界面处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膜。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
1. 引言
聚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导电态下,聚苯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生物传感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聚苯胺导电态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 聚苯胺导电态的性质
聚苯胺导电态具有以下主要性质:
2.1 导电性能
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实现电流的传导。其导电性能与聚苯胺的掺杂程度有关,掺杂程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聚苯胺导电态的导电机制主要包括载流子的离域和离子的迁移。
2.2 化学稳定性
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导电性能。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存在时,聚苯胺导电态可能会发生降解或失去导电性。
2.3 光学性质
聚苯胺导电态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可以吸收和发射光线。其吸收光谱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光区域,而发射光谱主要位于可见光区域。这些光学性质使得聚苯胺导电态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聚苯胺导电态的制备方法
聚苯胺导电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3.1 化学氧化聚合法
化学氧化聚合法是制备聚苯胺导电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铵等)将苯胺单体氧化为聚苯胺导电态。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将苯胺分子氧化并形成氧化物,同时释放出质子,使聚苯胺形成导电态。
3.2 电化学聚合法
电化学聚合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直接聚合聚苯胺导电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电压,使苯胺单体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聚苯胺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能源领域。本文将从聚苯胺导电态的形成机制、导电性能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聚苯胺导电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掺杂的方式实现的。在聚苯胺分子中,苯环上的氮原子可以接受或者捐赠电子,从而形成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常用的掺杂剂有酸、碱和氧化剂等。其中,酸掺杂可以将聚苯胺分子中的某些氮原子负离子化,从而提高电子的导电性能;碱掺杂可以将聚苯胺分子中的某些氮原子正离子化,增加电子的输运性能;氧化剂掺杂可以使聚苯胺分子中的苯环形成氧化还原对,提高电子的传导性能。
聚苯胺导电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导电性能方面。聚苯胺导电态的电导率可以在10^-3~10^3 S/cm之间变化,具有较高的导电性。此外,聚苯胺导电态的导电性能还可以通过掺杂剂的种类和浓度进行调控。例如,酸掺杂的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而碱掺杂的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
聚苯胺导电态在电子器件和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子器件方面,聚苯胺导电态可以用作导电电极材料,如柔性电极和透明导电薄膜等。聚苯胺导电态还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光电器件等。在能源领域方面,聚苯胺导电态可以用于制备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此外,聚苯胺导电态还可以用于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
总结起来,聚苯胺导电态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态的形成主要通过掺杂的方式实现。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电子传输性能,可以在电子器件和能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对聚苯胺导电态的深入研究,相信其在未来的应用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
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
聚苯胺(PAn)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便、耐高温及抗氧化性能良好等优点,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有应用潜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PAn还有独特的掺杂机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光、热稳定性,使其拥有许多独特的应用领域。目前正应用于许多高新技术如抗静电技术、太阳能电池、全塑金属防腐技术、船舶防污技术、传感器器件、电化学和催化材料、隐身技术、电致变色等,而且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探索也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逐步向实用化迈进,显示了PAn极其广阔且诱人的发展前景。
物质的能带结构决定其电学性质,物质的能带由各分子或原子轨道重叠而成,分为价带和导带[1]。通常是价带宽度大于10.0eV时,电子很难激发到导带,物质在室温下是绝缘体;而当价带宽度为1.0eV时,电子可通过热、振动或光等方式激发到导带,物质为半导体;经掺杂的PAn,其π成键轨道组成的价带与π反键轨道组成的导带之间的能带宽度(价带)为1.0eV左右,所以PAn 有半导体特性。PAn 的导电机理与其他导电高聚物的掺杂机制完全不同:它是通过质子酸掺杂,质子进入高聚物链上,使链带正电,
为维持电中性,对阴离子也进入高聚物链,掺杂后链上电子数目不发生变化,其导电性能不仅取决于主链的氧化程度,而且与质子酸的掺杂程度有关。PAn用质子酸掺杂时优先在分子链的亚胺氮原子上发生质子化,生成荷电元激发态极化子,使PAn 链上掺杂价带上出现空穴,即P型掺杂,使分子内醌环消失,电子云重新分布,氮原子上正电荷离域到大共轭键中,使PAn 呈现出高导电性。
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究进展
五、结论
五、结论
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兴的导电材料,在能源、环保、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然而,其合成与聚合机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未来 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深入研究化学氧化聚合过程中氧化剂种类和 浓度、温度、pH值等参数对聚苯胺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电导率等性质的影响规 律;2)
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究 进展
目录
01 一、聚苯胺的合成方 法及其优缺点
02
二、聚苯胺的结构与 性质特点
03
三、聚苯胺的应用领 域与挑战
04 四、聚苯胺的合成与 聚合机理研究现状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聚苯胺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有机材料,在能源、环保、电子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针对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次演示将概述聚苯胺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性质特点,以及其应用领域与挑战, 重点探讨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
聚苯胺,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独 特的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聚苯胺在电 子工业、化学传感器以及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同时探讨其作为导电材料的研究 进展和机理研究主要成果。
内容摘要
在电子工业领域,聚苯胺因其优良的导电性能而被用作电解质、电容器等。 其独特的电学性质使得聚苯胺在能源储存和转换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含 有聚苯胺的电解质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储 存和利用。
聚苯胺的合成和表征、
聚苯胺和聚乙炔
1.1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因为它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掺杂机制独特、环境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而且它还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聚苯胺在电池、金属防腐、印刷、军事等领域展示了极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现在研究进展最快、最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但是聚苯胺的难溶解、难熔融、不易加工等特性阻碍了聚苯胺的实用化进程。聚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和电化学合成法(恒电位法、恒电流法、动电位扫描法等),近年来,模板聚合法、微乳液聚合、超声辐照合成、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血红蛋白生物催化合成法等以其各自的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1984年,MacDiarmid在文献中提出聚苯胺具有以下可以相互转化的4种理想形式:
2.1化学合成
(1)化学氧化聚合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是在适当的条件下,用氧化剂使苯胺(An)发生氧化聚合。苯胺的化学氧化聚合通常是在苯胺/氧化剂/酸/水体系中进行的。较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铵、重铬酸钾(K2Cr2O7)、过氧化氢(H2O2)、碘酸钾(KIO3)和高锰酸钾(KMnO4)等。(NH4)2S2O8由于不含金属离子、氧化能力强,所以应用较广。聚苯胺的电导率与掺杂度和氧化程度有关。氧化程度一定时,电导率随掺杂程度的增加而起初急剧增大,掺杂度超过15%以后,电导率就趋于稳定,一般其掺杂度可达50%。井新利等通过氧化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研究了氧化剂过硫酸铵(APS)与苯胺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对PANI 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PANI 时,当n(APS):n(An)在0.8 ~1.0 之间聚合物的产率和电导率较高。研究表明,聚苯胺的导电性与H+掺杂程度有很大关系:在酸度低时,掺杂量较少,其导电性能受到影响,因而一般应在pH值小于3的水溶液中聚合。质子酸通常有HCl、磷酸(H3PO4)等,苦味酸也用来制备高电导率的聚苯胺,而非挥发性的质子酸如H2SO4和HCIO4等不宜用于聚合反应。但HCl 稳定性差,易挥发,在较高温度下容易从PANI 链上脱去,从而影响其导电性能。用大分子质子酸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二壬基奈磺酸、丁二酸二辛酯磺酸等掺杂聚苯胺,在提高其溶解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电导率。大分子质子酸具有表面活化作用,相当于表面活性剂,掺杂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精选版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简介
电化学合成
通过电化学氧化聚合在电极表面制备聚苯胺薄 膜或纳米结构。
有机合成
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苯胺单体氧化聚合制备聚 苯胺。
模板法
利用模板剂或模板结构控制聚苯胺的形貌和排列。
02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
电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
电解池
电化学合成通常在电解池中进行,其中包含两个电极, 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
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化学 活性,可用于制备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 容器。
VS
电容器性能提升
通过优化聚苯胺的合成和复合结构,可以 提高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能量密度和循环 稳定性。
05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发 展前景
提高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的效率
优化电解液组成
通过调整电解液中的酸碱度、盐浓度 等参数,提高聚苯胺的合成效率。
电池性能优化
通过聚苯胺的掺杂和结构调控,可以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聚苯胺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要点一
气体传感器
要点二
生物传感器
聚苯胺对多种气体敏感,可应用于氢气、一氧化碳、氨气 等气体的检测。
聚苯胺可以与生物分子结合,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药物 和毒素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聚苯胺在电容器领域的应用
02
利用特定结构的模板引导聚苯胺的合成,实现分子尺度上的精
聚苯胺演示文稿-
一、聚苯胺的概述 二、聚苯胺的制备 三、聚苯胺的掺杂 四、聚苯胺的应用 五、参考文献
一、聚苯胺的概述
1、聚苯胺的发展 聚苯胺自1984年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化学家
MacDiarmid等重新开发以来,以其良好的热稳 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优良的电磁 波吸收性能,潜在的溶液和熔融加工性能,原料 易得,合成方法简便,还有独特的掺杂现象等特 性,成为现在研究进展最快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 一。以其为基础材料,目前正在开发许多新技 术,例如全塑金属防腐技术、船舶防污技术、太 阳能电池、电磁屏蔽技术、抗静电技术、电致变 色、传感器元件、催化材料和隐身技术等。
a 质子酸掺杂
聚苯胺的掺杂机制同其它导电高聚物的掺杂机制 完全不同,其它的导电聚合物的掺杂总是伴随着主 链上电子的得失,而聚苯胺的质子酸掺杂没有改变 主链上的电子数目,只是质子进入高聚物主链上才 使链带正电,为维持电中性,阴离子也进入高聚物的 主链。
关于PANI 的质子酸掺杂机理和掺杂产物的结构,主要由“
2、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质
聚苯胺有多种结构,这是由反应条件决定的,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12,13]:
其中,聚苯胺最重要的存在形式是翠绿苯 胺(EM,emeraldine),它具有导电性,通常 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如盐酸)通过化学氧化法 制得,如果氧化剂过量,翠绿苯胺就被氧化成 全氧化态聚苯胺(PNB,blue protonated pernigraniline),这种形态的聚苯胺可能具有导 电性。对酸性条件下的全氧化态聚苯胺进行加 碱处理,就产生紫罗兰色的PB(pernigraniline base),它不具有导电性。 如果翠绿苯胺也用 碱处理一下,就会生成EB(emeraldine base ),EB是蓝色的不具有导电性。EB和全氧化 态聚苯胺都是蓝色的,但是深浅不一样。此外 ,翠绿苯胺可以被还原成无色的 LEB(leuoemeraldine).
新型导电高分子材聚苯胺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可以通过电子跳跃模型进行描述。在这个模型中,电子通过苯环之间的跳跃传递,形成电流。
导电性能影响因素
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受到分子链结构、化学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聚苯胺的导电性能优化
掺杂剂
通过掺杂不同种类的掺杂剂,可以改变聚苯胺的导电性能。例如,通过掺杂酸或碱,可以提高聚苯胺 的导电性。
02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在早期主要采 用化学氧化法,近年来,随着电 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电化学合 成法逐渐成为主流的合成方法。
聚苯胺的基本性质
聚苯胺是一种高度共轭的导电聚合物 ,具有优良的电导率、热稳定性和环 境稳定性。
聚苯胺的导电性可以通过质子酸掺杂 来调节,掺杂后的聚苯胺导电率可达 到金属水平。
聚苯胺的应用领域
电化学合成法
在电极上直接电解苯胺溶液,通过电 化学反应生成聚苯胺。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
恒电位法
在恒定电位下,通过电解苯胺溶液生成聚苯胺。
恒电流法
在恒定电流下,通过电解苯胺溶液生成聚苯胺。
聚苯胺的绿色合成方法
光化学合成法
利用光能引发苯胺的光聚合反应,生 成聚苯胺。
生物合成法
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苯胺聚合生成聚 苯胺。
03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
聚苯胺的微观结构与导电性关系
微观结构
聚苯胺分子链中苯环的共轭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苯环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聚苯胺的导电性能。
功能性材料ppt 3
2.二次电池
由于聚苯胺具有良好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能, 因而适宜做电 极材料, 制造可以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 如:采用锌离子掺杂技术制备的聚苯胺粉末作为锌-聚苯胺二次 电池的电极材料,聚合物钮扣二次电池 等等
3.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
聚苯胺作为一种优良的防腐材料逐渐被引起重视, 并且有可能成 为聚苯胺最有希望的应用领域。 其防腐机理为: 聚苯胺使金属和聚苯胺膜界面处形成一层金属氧 化膜, 该金属的电极电位处于钝化区, 从而得到保护。聚苯胺的 氧化还原电位比铁高, 当两者相互接触时, 在水和氧的参与下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界面处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膜。。
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聚苯胺(Polyaniline)
包装101 张清 张瑞芳 陈昂 傅凯锋
聚苯胺的诞生
聚苯胺的特性 聚 苯 胺 的应 用
聚苯胺的诞生
聚苯胺自1984 年, 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化学家MacDiarmid 等开发, 是一种重要的导 电聚合物,聚苯胺的主链上含有交替的苯环和 氮原子,并以其独特的特性, 成为现在研究进 展最快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
4.在电磁屏蔽材料方面的应用
导电聚苯胺具有重量轻、韧性好、易加工和电导率易于调节的优 势, 是一种优良的电磁屏蔽材料。
(如用于手机外壳以及微波炉外层防辐射涂料,军用隐 形材料等)
5.在抗静电方面的应用
聚苯胺
• 聚苯胺的导电性取决于聚合物的氧化程度和掺 杂度。 • 当pH<4时,聚苯胺为绝缘体,导电率与pH无 关;当4>pH>2时,导电率随pH增加而迅速变 大,直接原因是掺杂度提高;pH<2时,导电 率与pH无关,聚合物呈金属特性。
b.可溶性
• 由于聚苯胺链的强刚性和链间强的相互作用。使 得它的溶解性极差,相应的可加工性也很差。 • 当今,研究在有高电导率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可 1992 溶性聚苯胺成为受人关注的问题。自从1992年, 国外学者首先以氯苯乙烯磺酸(PSSA)为反应模 板,以氯化高铁为氧化剂,合成了可溶于水的 PSSA掺杂的聚苯胺。后来不少学者采用水----油 二相乳液聚合法。以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 硫代硫酸氨为引发剂,制备了可溶性聚苯胺。
5.特殊分离膜
纳米聚苯胺因其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 逆性也可制成特殊分离膜等。
6. 其它材料
聚苯胺可用作高温材料 导电聚苯胺纳米 材料经测试其热失重温度大于200℃,远远大 于其塑料制品,所以还可以制备成高温材料。 聚苯胺可用作太阳能材料 纳米聚苯胺具 有良好的导热性,其导热系数是其他材料的 2-3倍,所以可作为现有太阳能材料的替代品。
四. 聚苯胺的应用
其它材料 防腐蚀涂料
特殊分离膜
应用
选择电极
抗静电和电磁屏蔽材料
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
1.防腐蚀涂料
有机导电材料——聚苯胺
聚苯胺的物化性质
1 掺杂 2 溶解性 3 导电性 4 光学性质 5 电致变色性
1.掺杂
• 聚苯胺的掺杂机制同其他导电高聚物的掺杂机制完全不同,其他的导电聚合 物的掺杂总是伴随着主链上电子的得失,而聚苯胺的质子酸掺杂没有改变主 链上的电子数目,只是质子进入高聚物链上才使链带正电,为维持电中性, 对阴离子也进入高聚物链。半氧化型半还原型的本征态聚苯胺可进行质子酸 掺杂,全还原型聚苯胺可进行碘掺杂和光助氧化掺杂,全氧化型聚苯胺只能 进行离子注入还原掺杂。聚苯胺的主要掺杂点是亚胺氮原子,且苯二胺和醌 二亚胺必须同时存在才能保证有效的质子酸掺杂 。掺杂态聚苯胺可 用碱进 行反掺杂,且掺杂与反掺杂是可逆的。
另外,电导率较高的样品温度依赖性较 弱,而电导率较低的样品温度依赖性较 强。聚苯胺的电导性不仅与主链结构有 关,而且与取代基及取代位置有关。苯 环上取代的聚苯胺由于取代基增大了苯 环间的平面扭曲角,使主链上的P电子 定域性增强,致使高分子的电导率降低。 而在胺基氮原子上取代的苯胺衍生物电 导率和其烷基取代基的长短有关,即取 代基越长,产物的分子量越低,在有机 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但电导率随之下 降。芳香基取代的聚苯胺的电导率高于 烷基衍生物的电导率。有人还尝试碳纳 米管掺杂聚苯胺,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 掺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聚苯胺材料的电性 能,但对光性能有着相反的影响。
聚苯胺
聚苯胺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聚苯胺
英文名称:polyanilene
定义:由苯胺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主链有三种结构形式:氧化掺杂态、全氧化态和中
性态。氧化掺杂态为导电态,其导电率一般为1011~101S/cm。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二级学科);功能高分子材料(二级学
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聚苯胺(Polyaniline)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主链上含有交替的苯环和氮原子,是一种特殊的导电聚合物。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
目录
性质
应用
性能特点
用途
性质
聚苯胺随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完全还原的聚苯胺(Leucoemeraldine碱)不导电,为白色,主链中各重复单元间不共轭;经氧化掺杂,得到Emeraldine碱,蓝色,不导电;再经酸掺杂,得到Emeraldine盐,绿色,导电;如果Emeraldine碱完全氧化,则得到Pernigraniline碱,不能导电。
应用
聚苯胺具有优良的环境稳定性。可用于制备传感器、电池、电容器等。
聚苯胺由苯胺单体在酸性水溶液中经化学氧化或电化学氧化得到,常用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APS)。中性条件下聚合的聚苯胺常含有枝化结构。
绿色聚苯胺由苯胺单体在酸性水溶液中经化学氧化或电化学氧化得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优良的环境稳定性。可用于制备传感器、电池、电容器等。聚苯胺通过“氧化还原掺杂”处理,掺杂后的聚苯胺导电率提高10个数量级以上,并改善了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加工性能。另外,通过特殊方法处理得到的水溶性好的聚苯胺,可以在水性体系里面使用。聚苯胺可以作为电磁波屏蔽材料,耐腐蚀材料,同时可以吸收微波,还可以用来作为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的材料以及H2S,SO2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导电聚合物PPT课件
联噻吩 吡咯 N- 甲 基 吡 咯
N- 乙 基 吡 咯 N- 丙 基 吡 咯
N- 丁 基 吡 咯 N- 异 丁 基 吡咯
硫酸 根
0.1 (聚合膜) 100(聚合膜 ) 0.001( 聚 合 膜)
第32页/共62页
第一节 导电高分子材料概述
二、导电高分子的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1) 具有明显的聚合物的特征. 即分子由许多小
的, 重复结构单元以共价键相 互连接, 并相 互间能够产生共轭. 2) 如果在材料两段加上一定的电压,在材 料中应有一定的电流通过.
第43页/共62页
第一节 导电高分子材料概述
各种掺杂聚乙炔的导电性
掺杂方法 未掺杂 p-型掺杂(氧化型)
掺杂剂
顺式聚乙炔 反式聚乙炔 碘蒸汽 五氧化二砷
电化学掺杂
n-型掺杂(还原型)
萘基锂 萘基Na
第187页/共62页
导电值(S/cm) ~ 10-9 ~10-5 5.5 x 102 1.2 x103 103
2 x 102
101~102
同一聚合物的导电率与它的合成方法, 掺杂剂以及掺
CH C n 聚苯亚乙烯
7. 典型导电高分子的氧化掺杂及还原掺杂易难情况
p型
N
n
H
S
n
n型
1聚苯胺结构及导电机理
1聚苯胺结构及导电机理
1.1聚苯胺的发现及结构
1910年Green等基于对苯胺基本氧化产物的元素分析和定量的氧化还原反应,提出了直接合成的苯胺八偶体的碱式结构为Emeraldine形式和苯胺的五种结构形式,分别命名为Leucoeeral-dinebase(LEB),Emeraldinebase(EB), Penigraniline base(PNB),Protoemeraldine,Nigraniline。
现已公认的聚苯胺的结构式是1987年由MacDiarmid提出的:即结构式中含“苯-苯”连续的还原形式和含有“苯-醌”交替的氧化形式,其中y值表征PAN的氧化还原程度,不同的结构,组分和颜色及导电率。当y=1是完全还原的全苯式结构,对应着“Leucoemeraldine”;y=0是“苯-醌”交替结构,对应着“Prenigraniline”,均为绝缘体。而y=0.5为苯醌比为3∶1的半氧化和还原结构,对应“Emeral-dine”,即本征态。
聚苯胺导电率可以通过掺杂率和氧化程度控制,氧化程度通过合成条件来控制。当氧化程度一定时,导电率与掺杂态密切相关,随掺杂率的提高,导电率不断增大,最后可达10S/cm左右.
其中y 表示氧化-还原程度。氧化度不同的聚苯胺表现不同的组分、结构、
颜色及电导特性。如从完全还原态(Leuco-emeraldiline , LB y = 1) 向完全氧化态( Pernigraniline , PB y = 0) 转化的过程中,随氧化度的提高聚苯胺依次表现为黄色、绿色、深蓝、深紫色和黑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其他
• PAn与磁性粒子复合,可实现电、磁性能的复合,又可通过调节 各组元的组成和结构实现对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调节,还可弥 补无机磁性材料成型加工困难的缺点,还可以作为定向集热治疗 肿瘤的医用材料使用。 • PAn具有活性中心,可作为化学修饰膜材料,用贵金属微粒,比 如Pd,修饰PAn,可做催化剂使用。这种高催化活性可能来源于 PAn与Pd微粒的协同效应。 • 由于掺杂离子在聚苯胺分子链之间往往形成柱状阵列,随着掺杂 浓度的提高,后继嵌入的掺杂离子可能进入此前形成的阵列或形 成新的阵列,并导致大分子链相互分离。因此聚苯胺在不同氧化 态下体积有显著不同,对外加电压有体积响应,可以用于制造人 工肌肉。
有机导电材料
有机导电材料发展史
名称 聚乙炔(PA) 聚吡咯(PPY) 聚噻吩(PTH) 聚对亚苯(PPP) 发现年代 1977年 1979年 1981年 1979年 电导率/S· cm-1 10-10~105 10-8~102 10-8~102 10-15~103
聚苯乙烯(PPS) 聚苯胺(PANI)
4.传感器
• PAn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作为“分子导线”使电子在生物 活性物质与电极间直接传递,显著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从而制成无介体的第三代生物传感器,而且通过在合成过程中掺 杂不同的阴离子,可以用于检测不同的分析对象。有人通过滴涂 法组装了具有选择性多巴胺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在中性下 可检测出浓度为维生素C浓度1/5000的多巴胺。 • 还有人把聚苯胺的变色特性用于C辐射的探测,并通过对接受不 同剂量辐射的聚苯胺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确定了辐射 剂量与吸收光谱之间的函数关系。
Macdiarmid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教授生于新西兰,早 年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威士康星大学和英国 剑桥大学,1955年开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任教,曾任该校的Blanchard化学教授。他 作为导电聚合物(普通也称之为”合成金属 “)领域的共同创始人之一,在聚乙炔的化 学和电化学掺杂以及已成为最前沿的导电聚 合物之一的聚苯胺的”再发现“方面作出了 杰出的贡献。 他已经发表了约600篇科学论文,获得了20项 专利。他曾获得过多项美国和国际奖及荣誉 称号,1999年获得了美国化学会材料化学奖。
3
实际应用
实际应用 1
涂料
2Fra Baidu bibliotek
电池
3
吸波材料
4
传感器
5
导电纤维
6
其他
1.涂料
•
聚苯胺涂层也指涂料,是采用机械涂膜的方法在金属, 如冷轧钢、低碳钢、铝、铜等表面形成均匀完整的聚 苯胺防腐膜,其防腐的机理是使金属钝化,在金属表 面形成起保护作用的氧化层,且涂覆适合的涂层可以 导致腐蚀电势迁移,从而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而且 因其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单、无污染、质量轻等诸 多优点,而被认为是新一代环境可接受的高效防腐涂 料;但PAn不易加工成型,不溶于常规有机溶剂,且 纯聚苯胺对金属的粘结性很差,且价格昂贵,利用率 低,在实用化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人们通常把聚苯胺
3.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是吸收或衰减入射电磁波,并将电磁能转变成热能 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聚苯胺是一类电损耗型吸波材料,其吸波 性能与其介电常数、电导率等密切相关。其中PAn具有二电子共轭体系, 其导电性可以在绝缘体、半导体和金属之间变化,且具有可分子设计和 合成、结构多样化、密度小、吸收频带宽、电磁参数可调、易复合加工 等特点,避免了磁性金属吸波材料抗老化、耐酸碱能力、频谱特性等性 能差的缺点。但PAn链间刚性强,脆性大,将它复合后可加以改善,有 人制备了DBSA掺杂PAn/MMTNCs ,在2~18GHz范围内具有微波吸收 性能,在13~14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小于-10dB,在13GHz处的最大反 射损耗为-10.3dB。美国等已经将其用作远距离加热材料,用于航天飞机 中的塑料焊接技术。还把聚苯胺复合制成具有光学透明性雷达吸波材料, 喷涂在飞机座舱盖、精确制导武器的光学透明窗口上,以减弱目标的雷 达回波。
3.导电性
• 聚苯胺的导电性受pH值和温度影响较大,当pH>4时,电导率与pH无关,呈 绝缘体性质;当2<pH<4时,电导率随溶液pH值的降低而迅速增加,其表现 为半导体特性;当pH<2时,呈金属特性,此时掺杂百分率已超过40%,掺 杂产物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此后,pH值再减小时,掺杂百分率及电导率 变化幅度不大。 • 电导率与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可认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电导率增大。在一定 pH值下,随电位升高,电导率逐渐增大,随后达到一个平台。但电位继续 升高时,电导率却急剧下降,最后呈现绝缘体行为。扫描电位的变化反映在 聚苯胺的结构上,说明聚苯胺表现的状态中,最高氧化态和最低还原态均为 绝缘状态,而只有中间的半氧化态呈导电性
5.电致变色性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偏电压感应下,材料的光吸收或光散 射特性的变化。这种颜色的变化在外加电场移去后仍能完 整地保留。聚苯胺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电致变色性,当电 位在-0.2~+1.0V之间时,聚苯胺的颜色随电位变化而变化,
由亮黄色(-0.2V)变成绿色(+0.5V),再变至暗蓝色
(+0.8V),最后变成黑色(+1.0V),呈现完全可逆的电 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效应。当电位变化范围缩小到-0.15~ 0.4 V时,其电致变色的循环次数可达1,000,000次以上, 响应时间在100 ms以内。
THANK YOU!
4.光学性质
• 聚苯胺分子主链上含有大量的共轭P电子,当 受强光照射时,聚苯胺价带中的电子将受激 发至聚苯胺XRD导带,出现附加的电子-空穴 对,即本征光电导,同时激发带中的杂质能 级上的电子或空穴而改变其电导率,具有显 著的光电转换效应。而且在不同的光源照射 下响应非常复杂且非常迅速。在激光作用下, 聚苯胺表现出高非线性光学特性,可用于信 息存贮、调频、光开关和光计算机等技术上。 •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主要来自载流子自定域 而形成的激子传输,并且主要依赖于掺杂度、 聚合条件以及主链的构相和取向、共轭长度、 取代基种类等,不同的氧化态和掺杂度的聚 苯胺具有不同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另外,电导率较高的样品温度依赖性较 弱,而电导率较低的样品温度依赖性较 强。聚苯胺的电导性不仅与主链结构有 关,而且与取代基及取代位置有关。苯 环上取代的聚苯胺由于取代基增大了苯 环间的平面扭曲角,使主链上的P电子 定域性增强,致使高分子的电导率降低。 而在胺基氮原子上取代的苯胺衍生物电 导率和其烷基取代基的长短有关,即取 代基越长,产物的分子量越低,在有机 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但电导率随之下 降。芳香基取代的聚苯胺的电导率高于 烷基衍生物的电导率。有人还尝试碳纳 米管掺杂聚苯胺,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 掺入可以有效地提高聚苯胺材料的电性 能,但对光性能有着相反的影响。
目录
1
生产制备
2
物化性质
3
实际应用
聚苯胺的生产制备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氧 化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 法等)和电化学合成法 (恒电位法、 恒电流法、动电位扫描法 等) , 近年来, 模板聚合法、微 乳液聚合、超声辐照合成、过氧 化物酶催化合成、血红蛋白生物 催化合成法。
聚苯胺的生产制备
聚苯胺的物化性质
1
掺杂 溶解性 导电性 光学性质 电致变色性
2
3
4
5
1.掺杂
• 聚苯胺的掺杂机制同其他导电高聚物的掺杂机制完全不同,其他的导电聚合 物的掺杂总是伴随着主链上电子的得失,而聚苯胺的质子酸掺杂没有改变主 链上的电子数目,只是质子进入高聚物链上才使链带正电,为维持电中性, 对阴离子也进入高聚物链。半氧化型半还原型的本征态聚苯胺可进行质子酸 掺杂,全还原型聚苯胺可进行碘掺杂和光助氧化掺杂,全氧化型聚苯胺只能 进行离子注入还原掺杂。聚苯胺的主要掺杂点是亚胺氮原子,且苯二胺和醌 二亚胺必须同时存在才能保证有效的质子酸掺杂 。掺杂态聚苯胺可 用碱进 行反掺杂,且掺杂与反掺杂是可逆的。
5.导电纤维
用聚苯胺制备导电纤维,不仅导电性优良持久,而且通过改变掺杂酸的浓度,很 容易调节纤维的电导率,这是其它纤维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质。在普通纤维中混用 极少量的导电纤维,就能赋予纤维制品充分的抗静电性能,而且抗静电性能不会 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有人对纤维进行氧化掺杂,制得的导电纤维的比电阻为 1.05×10-2Ωcm。
2.溶解性
• 聚苯胺由于其链刚性和链间强相互作用,使它的可溶性极差,在 大部分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仅部分溶于N,N-二甲基甲酰 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这就给表征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极大地 限制了聚苯胺的应用。通过结构修饰(衍生物、接枝、共聚)、 掺杂诱导、聚合、复合和制备胶体颗粒等方法获得可溶性或水溶 性的导电聚苯胺。如在聚苯胺分子链上引入磺酸基团可得到水溶 性导电高分子。 • 不过聚苯胺溶液即使在很低的浓度(<5%)下也有较强的凝胶化 倾向,在纺丝溶液所需要的高浓度(>20%)下,凝胶化倾向变 得更加明显。以NMP为溶剂溶解高分子质量的聚苯胺,并加入二 甲基氮丙啶作为凝胶抑制剂,可获得稳定溶液,这是因为二甲基氮 丙啶破坏了分子链间的氢键,阻碍了凝胶作用。但这种溶剂价格昂 贵,实用性前景不佳。
2.电池
• 聚苯胺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高、对氧和水稳定性好、电化学性能 良好、密度小和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等特点,在复合物电极中 既可作为导电基质又可作为活性物质,已被用于高分子锂电池及 太阳能电池等的电极材料。用聚苯胺做成的塑料电池不仅重量轻, 且库伦效率超过95%,它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500W/kg以上,是 铅酸电池(184Wh/kg)的数倍。高分子锂电池,即以PAn及PAn 复合物作电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利用PAn复合物在电极 反应过程中掺杂/脱掺杂的可逆性来实现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电池 的充放电过程,该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并突破了传统锂离 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面太小的难题。
作为防腐涂料的添加剂,使之形成聚苯胺系防腐涂料。
聚苯胺涂料按物质的不同分为单一聚苯胺涂料、聚苯
胺为底漆的涂料、聚苯胺与传统涂料的共混涂料三类。
涂料
• 单一聚苯胺涂料,即苯胺在酸溶液通过电化学聚合反应直接在金属电极表面沉积得到聚苯 胺涂层。但这种方法难以用于较大的金属部件。 • 聚苯胺为底漆的涂料是指在聚苯胺涂层上涂敷传统聚合物为面漆,与聚苯胺形成复合涂层。 它的优点是不需要考虑涂料中聚苯胺的分散性,每一种涂料各自发挥作用。防腐性能则是 这些作用的加和,面漆层一般起物理屏蔽作用。 • 聚苯胺与传统涂料共混涂料是指将聚苯胺粉末与常规涂料成膜物质(如环氧树脂、醇酸树 脂等)混合后进行涂敷,可获得聚苯胺共混防腐涂层,此方法是用于研究聚苯胺防腐性能 和机理的最多的方法。它不同于聚苯胺为底漆的涂料,涂料的防腐性能是各组分有机相互 作用的结果。 • 聚苯胺除了防腐涂料,还可以用来制备电磁干扰(EMI)屏蔽涂料和抗静电涂料。高分子的 导电性使得涂层对裸露的金属区域都能起到钝化作用,而EMI屏蔽的原理是:采用低阻值的 导体材料,并利用电磁波在屏蔽导体表面的反射和在导体内部的吸收以及传输过程的损耗 而产生阻碍其传播的作用,当导电PAn作为导体材料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金属导电 填料存在的价格昂贵、密度高、容易被氧化或腐蚀等弊端。有人以导电PAn包裹碳基材料 为主要导电成分,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了EMI屏蔽涂料。
1979年 1985年
10-16~103 10-10~102
1
聚苯胺(PAN)
简介
聚苯胺
聚苯胺发现较早,但近几年才发现它优良的导电性。聚苯胺结构多样、空气稳定性和耐热性好、电导率 优良、原料价格低,易制成柔软坚韧的膜且价廉易得,又可进行溶液和熔融加工,再加上其独特的化学 和电化学性能,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电导率可达10-10~102S·cm-1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