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教案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教案五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道一个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百,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是千.2. 知道并能说出数位顺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实际意义.3. 会用正方体积木块.千数简图.人民币等不同方式表达数. 教具: 方块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一.情境引入1. 出示多媒体花图师:这些花多美,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怎么办?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一朵一朵地数用.表示十朵十朵地数用-表示一百朵一百朵地数用□表示这是上节课学习千数简图的知识.出示:□□□ 师:看简图你就知道花的朵数了,先写数再读数. (师出示答案校对)2. 揭示课题:数可以用千数简图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千以内的数.(板书:小探究)二.探究过程1. 认识十进制数位表,会用正方体积木块表示数.引:我们先看看小丁丁在做什么? 演示媒体,提示学生轻轻地跟着数.问:看了电脑演示,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 根据回答,小结并输入结果.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小结:用正方体积木块也可以表示数.尝试表示数.A 板书:3_,要求:从学具中挑出合适的表示. (校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B 问:4种学具中还有一种未使用过的,让3_变大,并写出这个数.小结:(出示表格)通过动手摆学具我们已经知道4种学具各代表什么,请试着再说说.(输入结果) 针对练习:比比谁摆得又快又对? 2_ 出示答案(说说哪种学具未用到,为什么?哪一位上没有单位?板书:(个位.十位) 根据你所掌握的本领与刚才学到的结论,你能说说还有哪些数位吗?按一定的顺序说出. 出示数位顺序表,请学生提问.小结:从左到右变大,满十个千还有更大的,所以用省略号.2. 练习运用要求将引入题改为用正方体表示,并说组成,检验自己对否. 出示结果校对.A 完成书3(1),先说组成再写数.出示:243要求:用手中的学具或桌上的笔纸等材料,自己试着表示这个数. 出示媒体,看看你与谁的想法一致. 介绍人民币的表示法,想想怎样准备.小结:同一个数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示.B 针对练习:书3(2)(3) 口头说说3_改用正方体表示如何改?230改用人民币表示如何改?5_改用千数简图表示如何改?小结:大家学得真不错.三.综合运用按1到4号编一题,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读数.写数.分拆或说组成,也可以是今天所学的内容.四.课堂小结说说今天学到的本领.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世界.2.认识数位顺序表.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千及千以内的数,你知道这张图表示哪个数吗?(出示图) 它表示( ),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写作( ),读作( ).2. 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千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其它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 出示课题:小探究.二.探究新知1.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积木块来建构千以内的数.(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小正方体来表示数呢?引导: 一个一个地数 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 10个一就是十十个十个地数 10个条组成一板 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个一百个地数 10个百组成一大块 10个一百是一千多媒体演示,完成表格. 你们知道一块.一条.一板.一大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请你填入表格. 导出数位顺序表: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2)练习:它表示哪个数?书最后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 用货币来表示数(课前准备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币)(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学具中共有多少人民币?(2)你是怎样数的?个别交流.(3)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钱?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综合应用1. 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达243. 你怎样表示243?学生交流. 多媒体演示.小胖:用货币来表达243. 小巧: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达243. 小亚: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243.2. 现在我们来看图写数. 书第三题,个别完成后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 游戏:同桌互动,说说我摆的数或者我说数你来摆.4. 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四.拓展提高可以合成几(必须合成三位数)?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写出几种?9 400 308 70 500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0.1与1之间的进率是10.2.使学生理解1.1只能是1+0.1,也即1+ 1/10.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再一次加深对0.1.0._.0.0_之间的进率认识,加强学生十进制的观念.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导入阶段:1.用小数表示数射线中的分数(p_/2)我们已经知道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0.1,0._,0.0_, 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教师直接告诉学生〝0.1,0._,0.0_, 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开门见山地讲授知识.]中心阶段:利用导入阶段的数射线.(一)出示p_图1:提出疑问学生讨论汇总10个0.1是〝零点拾〞10个0.1是1请学生说说各自的理由.0.1就是1/10,10个1/10就是10/10,也就是〝1〞出示p_图2,引导学生理解.出示,提出下一个问题学生讨论汇总_个0.1就是10个0.1再加上1个0.1,就是1.1.(三)出示p_图3,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学生看图,同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练习阶段1.P_试一试[在练习中,巩固知识点,帮助学习困难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四课题:小探究(分数墙)教材解读:〝分数墙〞是分数线型模型的一种发展,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计算(同分母)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在接触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的第一节课比大小,已帮助学生建立了简单的分数知识框架,在这,再次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比较和计算的统一模型,也作本单元的一个总结.学生解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比较和计算的形式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具体的模型对于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帮助,〝分数墙〞可以看作是分数的线型模型的推广,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将分数进行抽象,将分数表示在数射线上做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进行整理.2.以〝分数墙〞为依托, 发现和列举大小相等的分数.过程能力和方法:1.通过对〝分数墙〞的观察.探究,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计算的统一模型.2.能够简洁.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大小比较.加减计算在具体情境中的实用性.教学重点.难点:在分数墙上比较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开放式导入1.认识〝分数墙〞仔细观察交流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受二.核心过程推进1.运用分数墙解决比大小问题(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利用分数墙比一比7/_与_/_的大小(2)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5/6与5/7的大小2.小结:分母相同.分子相同的分数在分数墙中也可以通过找到两个分数比较大小3.练一练(P36)_/_○_/ _,1/9○1/64/7○4/94.相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加法(1)试一试:4/9+5/9(2)你怎么想的?减法(1)7/10-4/10(2)交流:类似于在数射线上做分数加减法.5.练一练(p37)2/7+4/74/_+7/_9/_-4/_6.相等的分数你能不能在〝分数墙〞上找一找,哪些分数是相等的?(1)记录(2)你是怎么找的?推出方法:画一条竖线设计意图:利用〝分数墙〞来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利用〝分数墙来比较〞来比较相同分子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行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也可以在〝分数墙〞上直观地予以解决.三.拓展式延伸1.填入合适的数3/20+□=_/20□-5/_=5/__/_-□=8/_2.补充练习独立思考后完成练习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拓展学生思路反思与重建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探究》优质教案模板五【教学目标】1.对幻方有初步了解,知道幻方每行每列对角线和相等,三阶幻方有三行三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和为_.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 四个角是双数.2.能根据幻方的规律来判断幻方,并能将不完整的幻填写完整.3.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重难点】1. 初步认识幻方,发现幻方的规律和特征.2.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听故事〝夏禹与龟〞2.认识洛书和九宫格3.出示课题:幻方【设计意图】导入部分教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听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认识洛书和九宫格并引出课题.二.探究学习,合作研讨(一)初步探究幻方的秘密出示1个幻方:1.观察数字特点:1.2.3.4.5.6.7.8.9不重复2.算一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3.归纳: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_.4.初步判断幻方5.评价:理解星(我会判断幻方)(二)深入探究幻方的秘密1.观察幻方,发现规律(出示4个幻方)(1)同桌讨论(2)交流反馈2.评价:探究星(我找到了幻方的小秘密)【设计意图】在整个探究环节分为初步探究和深入探究两个部分.在初步探究中 ,通过教师引导,运用观察法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发现幻方的数字特点和行,列对角线和的特点.而深入探究幻方的特征上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大胆的将问题交给学生,采用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共同找到幻方的特征.三.尝试迁移,练习巩固1.根据幻方的特征做填数练习(1)师生互动(完成第一个幻方)(2)小组合作(完成第二个幻方)(3)独立完成学习单第三题(4)交流反馈(5)评价:应用星(我会运用幻方的小秘密补全幻方)2.根据幻方的特征做选择练习(用手势表示它的序号)【设计意图】在内化新知的阶段,教师创设了填数练习和选择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从师生互动到小组合作进而到独立完成,逐步学会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四.拓展延伸,课堂总结1.出示:0.1.2.3.4.5.6.7.8提问:中心数是几?和是几?你会把这些数填入九宫格吗?2.欣赏幻方3.全课总结,集体评价【设计意图】全课总结的环节,教师以一道拓展题结尾 ,把问题留给学生,最后欣赏幻方,感知数学知识的博大与奥秘.【板书设计】:幻方1 2 3 4 5 6 7 8 9 不重复每行.每列.对角线三数之和为_中心数是5,两头凑十四个角是双数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五篇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五篇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1一、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教学源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小学阶段正处于学习形象思维逻辑的阶段,对于问题的学习只是引入表面问题并不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把事实教学带入课堂,把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例子带入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觉得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熟悉、常见的,但又会感觉新奇,具有挑战性。
2.打破以往认知,联系实际教学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精力不集中的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教学,要打破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所认知的枯燥无味,吸引学生进行自发的学习。
3.重视学以致用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迅速,数学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希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碰到一个应用题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去讲述这个应用题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不是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教学的话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运用有趣生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问题的深入讨论、探究、理解和运用。
二、运用教材与多媒体设备教学1.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是要靠教师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能促进各项能力全方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所有的知识,并对不理解与不懂方面的教学需要请教教学经历多的教师和查找资料。
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懂点要有合理教学理解和教案安排,有效地将所要教学的内容教授。
教师也需要样式多彩的教案来有效的把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激活,从而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多媒体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创造探究环境:教师应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提问、探索和发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愿意冒险尝试,不怕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
设计有趣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
提供必要的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教材、网络、实验器材等,以便他们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鼓励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学生需要独自完成所有任务。
相反,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教授探究方法: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外,教师还应教授他们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这些方法将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加有效和高效。
及时反馈和评价: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他们的表现如何,以及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的反馈和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自主探究。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资源,鼓励合作学习,教授探究方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通过这些努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探究和创设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探究和创设方法1. 引言1.1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是指以真实生活场景或具体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和场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还能够促进师生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情境设置,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促进师生互动,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旨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实用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设计适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
2. 正文2.1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具体方法1. 制定教学目标:在设计情境课堂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情境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需要一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探索探究式学习法(Inquiry-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探索探究式学习法简介探索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索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实施实验和分析结果等方式,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二、探索探究式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探究式学习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和自主探索,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此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也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探索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提问、收集信息和实验验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将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索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结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
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
4. 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探索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数学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的概念和原理,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具自信心。
探究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方式
探究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方式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接触数学学科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课堂互动方式对于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究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互动方式,以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自由探索互动方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自由探索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或游戏,并鼓励学生们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这种互动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让他们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加法概念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实物,如木块或计算器,让他们通过组合、拆分等方式来理解加法的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得到相同的数目,从而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直观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合作学习互动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可以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和相互学习。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授减法概念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些带有减法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们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从彼此的思维中吸取启发,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对减法概念的理解。
三、游戏化互动方式游戏化互动方式可以增加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将数学概念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数字比较大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拍手游戏”,要求学生根据手指的数量来判断数字的大小。
通过比较手指的数量,学生们可以锻炼数字的感知能力和比较大小的技巧,同时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概念。
四、情景模拟互动方式情景模拟互动方式是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案自主探究
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加减法,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导入
让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引导他们思考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探究任务
1. 观察与发现:给学生提供一些加减法的算式,让他们自主尝试解答并总结规律。
2. 实践操作:设计一些有趣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探究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三、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归纳规律,重点强调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拓展应用
给学生一些拓展应用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加减法练习题作为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调整教学方法。
注:此教案仅作范本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思考来提高的学科。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知识的坚实基础。
本文将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方法,并分析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优势。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学习方法。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发现来建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通过自主探索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并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得出结论。
例如,通过观察一组数字,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协作和讨论,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和观察: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建构知识。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游戏和观察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在教室中布置各种数学游戏和实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加深对数学规律和原理的理解。
三、探究学习方法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索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此,教师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教学更加生动、有效,让学生更加感兴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多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比如,在讲授加减法时,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分式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关分子、分母相同与不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发现与总结分子、分母加减的规律。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或虚拟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材料分析、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多种形式,构建学科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比如,在教授平面图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纸张贴图的方式,了解平面图形面积的求解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和思考材料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协助其发现数学知识和规律。
比如,在教学方程组时,可以通过提出实际生活中与方程组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并掌握方程组的解法。
五、差异化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是一种依据学生的学情与需求,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7个实践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7个实践案例案例一:教学游戏-数字拼图目标:帮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研究数字的顺序和对应数量。
方法:将数字拼图分成若干块,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将拼图正确地组合在一起。
效果:通过游戏的互动性,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字的顺序和数量,提高数学认知能力。
案例二:实物教学-水果计数目标:帮助学生研究数字和计数的基础,以及认识不同水果。
方法: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水果,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计数,并进行相应的分类。
效果:通过实物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同时认识到不同水果的种类。
案例三:教学活动-数学角色扮演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研究积极性。
方法:让学生扮演数学问题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解决数学题目或情境。
效果: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多媒体教学-数学动画视频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使用数学动画视频展示抽象概念和解题过程,让学生在观看中研究。
效果: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记忆效果和研究兴趣。
案例五:小组合作研究-数学问题解决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合作解决,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效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六:实践活动-数学测量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方法: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测量长度、重量、容量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效果: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掌握数学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七:情景模拟-数学应用目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方法: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数学知识。
效果:通过情景模拟,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第一篇: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一、新授课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二、练习课教学策略:1、情境引入,回顾再现2、分层练习,强化提高3、自主检测,评价完善4、归纳小结,课外延伸三、复习课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2.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3.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4.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第二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环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我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法,主要分四步进行教学,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反思过程,激励评价。
具体如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这一步骤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
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
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建立这样的“环节模式”培养学生能力:观察主题图——搜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小组合作,寻找方法——班组交流,优化方法——反思提升,构建模型1、独立思考,形成思路学生根据教学情境或预习情况自主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小组合作做好理论储备,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小学生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具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具可以直观地展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用小学生常用的算盘、拼图等教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面积计算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关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实践和体验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常见的教学方法五篇
小学数学常见的教学方法五篇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知识层次基础的深化以及以后各个科目的学习效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常见的教学方法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常见的教学方法1以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知识来源于实践,深刻于体验。
数学课程则以传递人类文化的积淀为主,脱离于学生生活,枯燥乏味在所难免。
在教学中我加强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激活“间接经验”,赋予生命活力,使“间接知识”具有现代意义。
如学习最大公约数时,布置了“我为书房铺地砖”的学习任务,学生依据各自个性特点在设计、选材、画图的过程中不仅深化学习了最大公约数的概念,而且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验了知识的情趣,看到了知识的价值,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
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
先让学生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是软的,有的说是硬的,有的说是圆的,还有的说是有角的……这样,让学生在看不到的情况下通过摸进行体验。
然后,又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闻一闻,推一推,滚一滚,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之后,设计了一组游戏活动――用各种形状的物体搭东西。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有的一个人搭,有的几个人一起搭,结果搭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迅速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了物体和图形的特征,使情感体验在感悟中获得发展。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感到更加自然、亲切、真实,深刻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这种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1、改变学生一般的思维模式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东西或者想法。
小学数学的8大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的8大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将数学概念和技能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 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实际运用。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3. 故事化教学法故事化教学法通过讲述精彩的故事来引入数学概念和问题。
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4. 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决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生动、直观的数学研究资源。
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研究效果。
6. 合作研究法合作研究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和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整体研究效果。
7. 基于问题的研究法基于问题的研究法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研究数学。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8. 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的8大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
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阵地。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点1. 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引导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去探究,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
提出了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技巧,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 探究解决问题。
在引导学生分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整理总结。
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整理和总结成果,形成知识的结构,让学习更加系统和完整。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趣味游戏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和学习。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在学习数学中的加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道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加法的规律和特点。
3. 开展小组合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
最全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最全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基本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规律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归纳总结,从中发现数学规律。
二、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归纳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数学的探究过程。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学习过程更加愉快和有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竞赛、数学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数学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故事化教学法故事化教学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化教学,学生可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差异化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进步。
通过差异化教学,学生可以得到更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六、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辅助教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法方法有哪些3篇
小学数学教法方法有哪些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法方法一
小学数学教法方法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的一些教
育理念、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兴趣和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小学数学教法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思考来发现数学规律和解题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核心理念
是在生活中找到与数学有关的情境,通过这些情境的设计和呈现来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理解。
例如在教学排序时,可以用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场景模拟排序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排序的过程。
3.探究性学习法
探究性学习法是一种以探究方法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核
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探究性学习法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几种小学数学教法方法各有侧重,教师可以根据具
体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研究的方法
小学数学研究的方法
小学数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教材和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教材和教学大纲。
通过仔细阅读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可以了解各个年级和各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合理安排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2.收集教学资料
在进行小学数学研究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料。
包括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考试卷、笔记等。
通过收集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3.进行实地观察
实地观察是研究小学数学的必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地观察可以了解教学现场的情况,包括教师讲授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重记录信息,还可以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4.分析数据
进行小学数学研究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提高情况等。
数据分析是研究的核心之一,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教学的方法。
5.开展实验研究
在小学数学研究中,实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实验和对比,可以验证教学理论并找出问题,以及改善教学方案,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7篇)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7篇)1.加大课下教学力度对于态度不规范的学生,其贪玩性强,可以进行适度的留堂,让其感受到不规范学习会占用自身娱乐时间,因此会更多的在学习上投入精力,在作业完成情况下更用心。
每周可以定期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做细致批改审核,如果不能全部正确完成就进行放学留堂处理,同时对错误题型进行罚做更多题的做法,让学生意识到一时的不认真对待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代价。
2.课堂讲授提升趣味性课堂教育中,对于理论教学或者习题的情境提供更多的趣味性语言和情境得到引入,了解学生课下生活喜好、热门话题等,将其兴趣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多运用图形、动画、明星、多媒体等多元化的元素与技术运用,提升学生素材的丰富性,提升学生对课程讲授内容的关注度。
3.适度调整课程讲授难易度在课程讲授中尽可能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教学,避免生涩难懂内容让学生无法对讲授课程进行了解。
充分考虑到普通学生和困难生的理解能力。
讲授的方式尽可能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生动的教学情境建立。
加强课程内容的反馈,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接受能力做了解。
4.鼓励与批评使用恰当。
对于困难生而言,部分学生过于的自负而导致学习不用心,部分学生是因为对学习缺乏自信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针对不同学生在鼓励与批评上的使用要恰当。
对于态度不端正学生而言,过多的鼓励会导致其自负情绪爆棚,而对于自卑心理学生而言,过多的批评会打击其自信心。
因此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要多鼓励,在批评时首先要多肯定其优势,而后对错误进行适当的点拨提醒;对于自负的学生,要进行一半的批评,一半的肯定,过多的批评也会导致自负的学生对教师有厌烦情绪,因此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对于自负学生要将其问题严重性进行充分的说明,语气上要表现出严重性,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而言,要语言更为温和。
5.加强与家属的合作要充分与家属取得沟通,及时让家属意识到家庭环境和家长的用心程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提升家属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监督,适度情况下让家属进行学生课下的辅导培训班学习,尽快的跟上整体班级的学习进度,避免拖后腿而导致学生自身缺乏自信心或者失落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9-11-28T10:39:57.657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4期作者:汪妮[导读] 获取基础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院上镇海尔希望小学266609 摘要: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而且爱学数学,就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积极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我们先来分析其范围,小学数学教学,固然小学生是它的主体。
所以,我们应该把小学生放在首位,认真研究,从而找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进而推出本文的主题——概念引入的方法。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小学生来进行的,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对数学学习认知不够,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采取补救措施的话,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数学教学,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
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应该时刻注意小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特点,适时地加入一点生动化的教学手段,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还有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时,也应该注意小学数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有它本身严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特点,但是小学数学的教材编辑也有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教材中加入了具有趣味性的图画和例子,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概念引入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概念引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对象的特殊性,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概念引入的重要性。
概念引入,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某种方法手段来引入概念,以便于教学对象更容易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心里思维发展不稳定、不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总想着一探究竟。
而教师就应该把握这个时期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
所以,一个良好的概念引入,不仅能够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还能够对学生现在和往后的学习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影响。
另一个就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事物总有两面性,数学教学也影响着两个人,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
概念引入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师也有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概念引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助力。
三、概念引入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对概念的解释,但有的过于形式化,有的解释得不容易让小学生理解,有的解释得不够到位。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概念引入的作用,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引入概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概念引入的方法吧。
首先,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这个方法如今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方法了,好多数学老师都会在教学时,设置疑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氛围中。
其实,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概念引入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来寻找学生喜欢的点,进而导入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面对小学生,面对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比较形象,在概念引入时,可以创立比较形象、比较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好懂的概念。
这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也帮助教师的数学教学。
其次,简单的概念直接导入,复杂的概念就剖析引入。
对于比较简单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开门见山的解释说明。
不需要太多的手段方式去解释,解释的多了可能对小学生来说会产生反作用。
对于复杂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研究,一起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也要注意主次关系,尽量抓主要意思,抓关键点,以便于小学生的理解。
最后就是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图解的方法来引入,规律概念就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来引入。
数学本身就有抽象性,而这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简单,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图解的方法来引入概念。
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
对于规律概念,我们就可以跟着学生一起从最开始来一步步的归纳,慢慢地得出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概念引入一直都是数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而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更是一件很重要的教学过程。
好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不仅仅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还能够给教师省出教学时间去进行更多更精彩的活动,同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应该着重注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做教师的要通过多条渠道,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同时,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真正交给学生,使他们切实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技能技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思维更加新颖、敏捷。
在师生观上,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观察者、交流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更多的学习空间、学习权利、学习时间还给小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小学生。
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成长,“双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