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合集下载

黑格尔的概念论通俗

黑格尔的概念论通俗

黑格尔的概念论通俗

黑格尔的概念论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著作《逻辑学》中阐述的一种哲学体系。这一体系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他对世界发展和真理的理解的关键。黑格尔的概念论重要的特点是对概念的辩证运动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黑格尔认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工具。在黑格尔看来,概念是客观实在的,存在于世界之中,并且在世界的发展中演变和变化。概念的本质是通过与其他概念的辩证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概念不仅仅是静态的概念,它还具有动态性和历史性。

黑格尔通过他的辩证法来研究概念的运动和发展。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他对概念论的重要贡献。辩证法指的是对立统一的运动。黑格尔认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着它的对立面,这种对立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矛盾。在黑格尔看来,概念的发展不是通过对立的简单排斥,而是通过对立的逐步克服和融合。而这种逐步克服和融合的过程就是概念的发展和演变。

在黑格尔的概念论中,概念的发展有三个基本阶段,分别是抽象、辩证和具体。在抽象阶段,概念是最简单的形式,它只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观念。在辩证阶段,概念通过与其他概念的对立和对抗逐渐发展和完善。在具体阶段,概念通过与其他概念的充分融合和统一,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完善。

黑格尔认为,概念的发展是历史的和必然的。在他看来,人类思维的发展和历史

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概念的发展是通过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来实现的。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概念通过斗争和矛盾逐渐发展和演化。而这种发展和演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向进行的。

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吴海燕1,2,叶安勤2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黑格尔的相互承认理论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认为相互承认概念在道德、历史和哲

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早在青年时期,黑格尔就致力于对人类统一性的研究,认为相互承认概念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于创造。并认为任何社会规范的形成,必须以社会成员的“相互承认”为前提。

[关键词]

承认;欲望;斗争;劳动

[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0)06-0084-03

第6期2010年11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doi:10.3969/j.issn.1007-5674.2010.06.026

No.6Nov.2010

黑格尔堪称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论述“承认”概念的哲学家。黑格尔最早引入“承认”概念可见于《黑格尔早期著作集》(1795-1796)关于《你可以对基督教提出最矛盾的思辨理论》中,为了论证人权如何在信仰中重获自由,他指出“为了信仰的权利,经过许多世纪的蛮行之后,经过多少年的流血斗争之后,我们将会满意地看到在国家的协议中对于社会契约的一个基本条款、一种不能因为进入任何社会而被剥夺的人的权利(人权)获得庄严的承认和无阻碍的发展”[1]。接下来,黑格尔的“承认”概念在下述四个层面全面展开:第一,承认从本体论上讲,是指对特定存在着或持续存在着的现实性的确认。第二,承认从认识论上讲是以符合信念和知识为论据的认同或等同,或者用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第三,承认从伦理学上讲是指符合于道德和义务的行为得到肯定和推崇,或者具有道德善恶评判标准的意味。第四,承认从实践角度讲是信念与行为的中介。

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定在概念

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定在概念

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定在概念

李乾坤

内容提要定在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扮演着言说现实性的重要角色。康德对于定在概念的运用总体上是非反思的,定在概念只有在与非存在概念并用时方才具有现实性的内涵。黑格尔对于定在概念的界定最具代表性#一方面在《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中黑格尔将定在概念理解为体现普遍性的具体规定性,以及变的环节中的否定性,另一方面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则用定在概念来把握商品交换社会的语境中的社会普遍性和原子式个人的结构。费尔巴哈则将定在理解为人的自然本质,在面对宗教批判的任务,提出了“揭露定在”的任务。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定在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的定在概念。

关键词定在现实性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在以往的德国哲学家中,海德格尔对“Da­sein”概念的哲学意蕴的发挥无疑是最著名的。海德格尔是在"个体的人的生存”的内在性中来解读这一概念的,因而相应在中文中,这一概念也被翻译为了“此在”。马克思乃至此后的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于Dasein概念的运用根本区别于海德格尔,他们是在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解中去阐释Dasein概念的,正因此,与这种内涵相应的更恰当的翻译则是“定在”①。就如我们对马克思诸多的哲学概念的追溯,往往都要回到德国古典哲学之中一样,在这里,我们也有必要回到德国古典哲学中来考察一下Dasein概念。

康德的定在概念:无反思、非创造性的具体存在

康德对于定在概念的运用,并没有超出一般的、日常的意义太多,他没有赋予定在概念太多反思性的内涵。在康德这里,定在只是存在(Sein)的具体环节,因此是比存在更为低级的经验的具体的存在。尽管康德对于定在概念的使用频率很高,但大体上都是将其置于具体存在的意义上运用的。燕宏远在对康德这一概念的回溯时,也指出了康德对定在概念与不同对象相伴的使用。②然而在康德这里,定在只是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具体存在之上。这可以通过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表可以看到。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创立的一种综合性哲学体系,也被称为“辩证唯心主义”。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绝对精神、辩证法、历史观、自由、主体性等。以下将逐一解析这些概念。

1. 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是黑格尔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绝对精神是一种超越主体与客体之间对立关系的东西,它包含了一切存在,是形而上学思维和历史进程的统一体。绝对精神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表现,具有历史性和进化性。

2. 辩证法: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方法论,用于分析和解释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辩证法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逻辑的分析,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和对立,以及通过矛盾和对立的统一来推动事物的发展。辩证法包括三个阶段:命题、否定、否定之否定,代表着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变化和统一。

3. 历史观:黑格尔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自由意志的表现,是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历史是无可避免的,它呈现了逻辑上必然的发展轨迹。历史的发展包括几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罗马世界、基督教世界和现代欧洲世界,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形态。

4. 自由:自由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实现绝对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个体和社会的最高价值。自由不是个别主体的自由,而是通

过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的普遍自由。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道德和伦理的约束下实现的。

5. 主体性:黑格尔对主体性的理解与传统哲学有所不同。他认为主体性不是个别人的自我意识,而是通过对客体的认识和超越,实现自身的双重发展。主体性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合作,与社会和谐相处。

关于黑格尔思想的一些理解

关于黑格尔思想的一些理解

关于黑格尔思想的一些理解

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德国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者。黑格尔思想艰深复杂,可谓涉及较广,是哲学领域的典范,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黑格尔曾提到过“世界精神”这个名词,他认为“世界精神”乃是人类理念的总和,因为唯独人类有“精神”可言。只有这样才能谈及世界精神史的发展。而这里的世界精神,他认为是人类的生命、思想与文化。从而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的”,因此他不承认人类理性之外的任何真理的存在。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这些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有一定的道理,人类一直按照自我的意识来认知这个世界。所谓真理也只是大多数人对一些暂时合理的行为观念的看法。其实自我仍局限于一个自我认知的世界。便如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的矛盾实际上都是人类理性的认知。所有的知识也不过是人类定义后才有的。所以他说真理是主观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从唯心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道理。

在黑格尔之前的哲学体系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试图为人们对世界的知识建立一套永恒的标准。黑格尔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历史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河里的任何一处河水的流动都受到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漩涡的影响。但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漩涡又受到你观察之处的岩石与河湾的影响。思想的历史就像河流,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我们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只不过就我们处身环境而言可能是正确的。比如说“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比较都是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思考。黑格尔认为哲学思维亦是如此,我们的理性事实是动态的,是一种过程。而“真理”就是这个过程。而在历史这个过程外是没有判断真理的标准的。

黑格尔概念

黑格尔概念

黑格尔概念

摘要:

一、黑格尔的概念概述

1.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2.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

二、黑格尔概念的特点

1.辩证性

2.历史性

3.系统性与全面性

三、黑格尔概念的应用

1.科学领域

2.社会政治领域

3.人文艺术领域

四、黑格尔概念对后世的影响

1.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贡献

2.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3.对现代哲学的启示

正文:

黑格尔概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涵盖了黑格尔的整个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以绝对精神为核心,认为一切现实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而概念则是绝对精神的最基本单位。因此,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具有至高

无上的地位。

黑格尔概念具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黑格尔的概念具有辩证性,即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对立。黑格尔认为,正是这种矛盾和对立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其次,黑格尔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即概念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概念体系。最后,黑格尔的概念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他试图通过概念来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构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在科学领域,黑格尔的概念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格尔对科学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此外,黑格尔的概念对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他提倡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贯彻辩证法的原则,以促进科学的发展。

在社会政治领域,黑格尔的概念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强调国家、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道德则是人的自由和责任的体现。这些观点为后世的社会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黑格尔概念

黑格尔概念

黑格尔概念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黑格尔的概念理论

2.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

3.辩证法的概念

4.世界观的概念

5.方法论的概念

6.结论:总结黑格尔的概念理论的重要性

正文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黑格尔的概念理论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看辩证法的概念。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矛盾和对立的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达到统一。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形式逻辑相对立,形式逻辑认为真理是固定和不变的,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则强调真理是在运动和变化中实现的。

其次,是世界观的概念。黑格尔的世界观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是由精神决定的,物质世界是精神的产物。黑格尔的世界观包含了自然界、历史和精神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最后,是方法论的概念。黑格尔的方法论强调思辨和推理,他认为哲学研究应该从抽象的概念开始,然后逐步具体化,最后达到具体的认识。这种方法论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了黑格尔的哲学研究,也影响了他的科学研究。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概念理论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他的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承认的自我意识概念的辩证法

承认的自我意识概念的辩证法

作 者 简 介 :焦 文峰 ( 98 ) 15 一 ,男,江 苏扬 州人 , 州 大 学社 会 发 展 学 院教 授 ,主要 从 事 思 想研 究 。 扬

1 ・ 7
的存 在从 而得 以表 现为 自身 的实存 ,以让 主观概 念根 据其 统一 性 向其 客 观性迈 出重要一 步 ,即对
21 0 0年 9 月 第 1 卷第 5 4 期
扬州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u n l f a g h uUnv r i Hu nt s 8 o i ce cs o r a n z o iest o Y y( ma i e LS c l i e ) i aS n
和体现 为 同~ 、差别 和 同一Biblioteka Baidu的思辨 进程 。
欲望 的 自我意识 于是 就是 抽象 自我意 识 的存
识 ” 的关 系而实 存 。概 括说 来 ,黑格 尔赋 予生命
以下述 主要 功能 :第一 ,它是 “ 一个 有生 命 的 自 我 意识 ” [1这一 点能 够保证 他 始 终坚 持 的 自我 。] 2。
这 一勾 画暗示 了从 欲望 发展而 来 的 自我意识 不会
关 键 词 :黑格 尔 ; 认 ;自我 意识 ; 证 法 承 辩 中 图分 类 号 :B 5 63 1 .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7 3 (0 0 0 —0 1 0 0 7 0 0 2 1) 5 0 7— 6

黑格尔概念论

黑格尔概念论

黑格尔概念论

简论黑格尔的概念学说

黑格尔的概念学说内涵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综观黑格尔逻辑学的概念学说,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思想贡献,至今仍然是我们要注重和汲取的。

一是,概念是逻辑之本。

阅读黑格尔逻辑学的《小逻辑》,令人印象很深的是,逻辑学在《小逻辑》中完全是以概念为基石的展开。正是概念为基石的展开使黑格尔察觉了形式逻辑和康德先验哲学的知性局限。通过知性局限的批判,黑格尔阐述了概念以自身矛盾的对立统一展开,建构思维,规定事物,统一自然和精神的本性和动能。对于概念,中西方学者多有论及,但往往只是片言只语,作为命题的后缀,并没有专门的论述和探讨,黑格尔的逻辑学,则为我们开创了概念的学说,为概念的研究打开了哲学思维的大门。

二是,对知性局限的批判。

黑格尔逻辑学从知性的局限上,对形式逻辑和康德的先验哲学作了批判。一方面,肯定了自亚里士多德创立形式逻辑以来,学者们对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则的持续细致探究,这些细致探究,对于日常经验和科学研究是十分有效的。另一方面,则指出了形式逻辑不是完美的,是有它的知性局限的。这种知性局限在于,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则,坚执了概念

的知性规定和知性限制,认为任何一个概念都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自身矛盾对立的。特别是康德在他的先验哲学中,把二律背反的矛盾对立视作为各自分离的自存,认为是理性不可克服的。康德的二律背反坚执的仍是知性的规定性和限制性。以有限和无限的二律背反为例,康德始终无以察觉,有限和无限的对立并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互为规定和联系的。离开了有限就无谓无限,离开了无限亦无谓有限。实际上,任何无限都是有限之态的无限,任何有限,都内涵着它的无限展开。今天,我们在现代计算机程序逻辑中看到,有限和无限通过“集”的概念建构,在无限集和有限集的对应关系中获得了对立统一的程序编辑。

黑格尔概念

黑格尔概念

黑格尔概念

1. 辩证法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以辩证法为基础,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考方式,是通过对相反的概念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理解。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命题、反命题和合成命题。通过这三个要素的运用,可以得出新的概念和理解。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于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2. 绝对精神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质,是存在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的核心。绝对精神包括三个层次: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主观精神是指个体的精神,客观精神是指社会的精神,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绝对精神的实现,才能达到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3. 自我意识

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意识和认知,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黑格尔认为,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实现,才能达到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论青年黑格尔的“实证性”概念

论青年黑格尔的“实证性”概念

论青年黑格尔的“实证性”概念

青年黑格尔提出的实证性概念是指一种基于实践和经验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我们必须以实际的、可验证的事实为基础来建立知识和理论体系。这种思维方式反对传统的抽象思维方式,强调认识源于实践和经验,并将实践作为验证理论和知识的唯一标准。

在青年黑格尔看来,人们的真正知识只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他提倡把哲学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而不是抽象概念的纯粹研究。他认为,理论必须来源于经验,否则就是无意义的抽象,这与康德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青年黑格尔强调的是,只有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类行为等方面的体验和实践,才能建立真正有效和合理的理论。

实证性概念还包括了实践的主体的作用。青年黑格尔认为,实践的主体是在实践中发现存在的真理的,而不是把真理塞进实践中去。他认为,实践主体扮演着不可少的角色,他们应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真理,才能建立起有价值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而这种发现的真理必须是客观的、可验证的真理,否则它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想象。

实证性的思维方式还强调了对现实世界的跟随和评估。青年黑格尔认为,我们必须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以建立起真正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因此,他主张“现象学”,即观察实际现象,并努力理解它们的真实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真正有用的、可靠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黑格尔国家理念评析

黑格尔国家理念评析

裂解。所以 ,黑格 尔国家理念本 身就存在否定 自身的 因子。
关键 词 :黑格 尔 ;国 家 ;法 ;历 史 ;理 性
基金项 目 :2 0 1 5年 马克 思主 义理论研 究和 建设 工程 重大项 目、国 家社会科 学基金 重大项 目
“ 掌握意识形 态工作领导权 、话语权 、管理权研 究”( 2 0 1 5 MZ D 0 4 8 ) 中图分 类号 :B 5 1 6 . 3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8 5 4 X( 2 0 1 7 ) 0 2 — 0 0 4 9 — 0 9
自由与必 然 的对立 ,如 同精神 与 自然 的对 立 , 存在 于 自然世界 的是 自然律 .存在 于精 神世界 的是
表 1 黑 格 尔 国 家概 念 交 叉要 素 分 析 表


理念分类


直接 I m m e d i a c y
自 在 b e i n g — i n — i t s e 1 f 自 为 B e i n g f o r i t s e i f I 自 d e 在 n t 自 i t 为 y
格 尔 的相关著作 ,包 括 《 法哲 学原 理》 、 《 精 神哲 学 》与 《 历史哲 学》 ,国家 理念涉 及法 、道德 、伦
理 、时代 精 神等 概 念 ,其核 心 概念 包括 自由与理 性 、伦 理 实体 与 国家有 机体 及 国 际法上 的斗争 关

黑格尔概念论几个重要观点

黑格尔概念论几个重要观点

黑格尔概念论几个重要观点

读黑格尔概念论有几个重要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的。

1,概念是一切事物规定和联系的根本所在和全体所在。

尽管在黑格尔那里,概念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绝对理念”的运动方式,不足为取。然对人类意识结构的考察,概念本质上是一种意识方式。在概念意识中,无论概念认识,还是概念虚构、概念创造的能动,都是通过事物规定和事物联系来构建和实现的。而从事物特有的概念构造勘察,一切事物都内涵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这种符号指称的抽象构造,使得一切事物普遍具有了“叫什么”和“是什么”的概念规定和联系。

2,对立统一更高进阶的辩证法。

黑格尔承续康德关于理性具有内在矛盾的辩证思想。翻开黑格尔《小逻辑》的目录,有质和量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度”,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现实”,主观概念和客体的对立统一走向更高进阶的“理念”。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是概念变易和概念运动的根本所在,亦是辩证法的核心所在。深入勘察,对立统一的本质并不是大众理解的谁输谁赢的矛盾斗争,而是走向更高进阶的概念创立。如,正题和反题的对立统一,并不是两者谁输谁赢的斗争,更不是大学辩论会上正反两端的各不相让和各持一端,而是走向更高进阶的“合题”创立。所谓“合题”,它既不是正题也不是反题,而是两者对立统一的更高进阶,是一个既包容和高于正题,又包容和高于反题的更高阶乘的概念创立。

3,概念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个基本环节。

黑格尔认为概念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个基本环节。普遍性是概念的首先特征,其缘由在于概念是统摄一切的;同时概念的普遍性又内涵着事物的特殊性和个别性。由此,在黑格尔那里,无论在概念方式的归纳中、判断中、推论中,都贯彻着普遍的、特殊的、个别的归纳;普遍的、特殊的、个别的判断;普遍的、特殊的、个别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

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指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和现实的事物相对立、相对矛盾、相对变化,通过反复的运动和对抗,最终达到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中,黑格尔强调了概念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认为概念和现实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他认为,只有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充分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在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中,概念是通过不断反思和对抗现实而产生的。概念是无限深奥、无限富有内涵的,它不断地演化和发展,最终达到绝对真理的境地。黑格尔强调了辩证法中的三重运动:因果律、矛盾和归一化。他认为,这三个运动是相互依存的,综合起来构成了某个事物的生命过程。

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一种哲学路线,是整个哲学的精神主导。它强调理性与经验之间的互动、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掘和开发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这一方法体现了黑格尔更加深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霍耐特承认理论探析

霍耐特承认理论探析

霍耐特承认理论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阿克塞尔·霍耐特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均有着非凡的影响。其《为承认而斗争》一书中提出的承认理论,在进一步拓宽批判的维度的同时努力探寻着一种新的批判范式,大大推动了法兰克福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

标签:批判理论;承认关系;蔑视形式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在其理论从萌芽、发展以致成形的过程中,一直受着许多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分别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程度地刺激着霍耐特思考。但就《为承认而斗争》而言,对其影响最大同时也最为深刻的是:黑格尔耶拿时期的哲学和米德的社会心理学,并且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思想为重中之重。“如果没有黑格尔相互承认理论,就不会有霍氏承认理论。”对此,有学者甚至直接将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称作是:霍耐特对黑格尔承认学说的重构。

一、对批判理论的批判

阿克塞尔·霍耐特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肩负着该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哲学传统与后现代的文化批判渐为合流,霍耐特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趋势,并积极投身于对这一流向的推进事业之中。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霍耐特首先反思和抨击了自身的传统批判理论,面对当时社会层面的研究逐步被边缘化的困境,霍耐特反省道,真正的批判理论首先应该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道德性),同时还要更具针对性和现实可行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新的出路。关于这点,霍耐特在《为承认而斗争》中明确表达过这一研究愿景:“要弘扬自己学派的批判精神、延续社会批判哲学的大业,就必须走规范性和经验性相融合的路子”〔1〕(p2)至于这条路子怎么走,他强调最重要的是“继续重构在第一代批判理论家那里被淡化的规范。”〔1〕(p2)而这一“被淡化的规范”简单的说就是“主体间性”。所以,霍耐特的承认理论,首先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其次,它还是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即在前辈研究基础上的一次向政治伦理的转型。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刘文洲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何以发生,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知识普遍性和真理性从何而来,适用于那些范围等等问题。这一问题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之后,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黑格尔作为一个近代集大成的哲学家是不可能回避认识论问题的。本文就以《小逻辑》为核心就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浅析。

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认识论的基础

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了休谟、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认识论思想下形成的,他在坚持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本体论基础上,在对理性的坚信下,认为外在的“客观思想”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当然他的同一性与唯物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不相同,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仅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在黑格尔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考察。”①一切存在都不过是思维的异化物,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为了论证思维的客观性,黑格尔指出,“个体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中持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个体中,类的存在只有反思才能认识。”②也是说类作为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觉的到的,只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外界一切事物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思维就是对对象真理的揭示。所以,黑格尔说:“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③而“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④黑格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为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样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思维了。这一思维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能是绝对理念。在这里黑格尔固然将客观事物的‘一般’与人们反映的‘一般’概念相混同,从而把人脑中的概念客观化,但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这个客观化的绝对理念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黑格尔的承认概念

吴海燕1,2,叶安勤2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黑格尔的相互承认理论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认为相互承认概念在道德、历史和哲

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早在青年时期,黑格尔就致力于对人类统一性的研究,认为相互承认概念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于创造。并认为任何社会规范的形成,必须以社会成员的“相互承认”为前提。

[关键词]

承认;欲望;斗争;劳动

[中图分类号]B0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0)06-0084-03

第6期2010年11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doi:10.3969/j.issn.1007-5674.2010.06.026

No.6Nov.2010

黑格尔堪称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论述“承认”概念的哲学家。黑格尔最早引入“承认”概念可见于《黑格尔早期著作集》(1795-1796)关于《你可以对基督教提出最矛盾的思辨理论》中,为了论证人权如何在信仰中重获自由,他指出“为了信仰的权利,经过许多世纪的蛮行之后,经过多少年的流血斗争之后,我们将会满意地看到在国家的协议中对于社会契约的一个基本条款、一种不能因为进入任何社会而被剥夺的人的权利(人权)获得庄严的承认和无阻碍的发展”[1]。接下来,黑格尔的“承认”概念在下述四个层面全面展开:第一,承认从本体论上讲,是指对特定存在着或持续存在着的现实性的确认。第二,承认从认识论上讲是以符合信念和知识为论据的认同或等同,或者用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第三,承认从伦理学上讲是指符合于道德和义务的行为得到肯定和推崇,或者具有道德善恶评判标准的意味。第四,承认从实践角度讲是信念与行为的中介。

一、承认源于欲望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描述了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在意识发展过程中,意识通过自身以外的对象、通过对感性和知性的反思使自我意识确定下来,“自我意识在这里被表明为一种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它和它的对象的对立被扬弃了,而它和自身的等同性或统一性建立起来了”[2]。为达到自我意识的建立,自我意识必须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单个的自我意识、承认的自

我意识、普遍的自我意识。所以在意识发展过程中,意识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意识或自我意识都是以追求对象的承认的形式获得自身的确立的。这种追求对象承认的动力就是欲望,“自我意识就是欲望”[2]117。

“欲望”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自我在其意识的直接性中表现为一种欲望之我,欲望是一种冲动,一种渴望,自我意识有了欲望也就打开了他人进入自我之门。“黑格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并且最终可以追踪到欲望,以此,他就为他的分析提供了一个人类学的基础。在黑格尔看来,欲望是人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互动的源泉,它只有在他人对自己的承认中才得到最终的满足”[3]。在黑格尔那里欲望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欲望是自我意识的直接性,也就是说自我作为一个主体在起点上必然地就表现为一个欲望的自我。第二,黑格尔认为欲望的存在即意味着有“欲望”的对象存在。第三,“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的追求承认的欲望和获得承认的局限,便产生了相互承认的欲望辩证法,正是因为不可能达到相互承认,才有了双重的欲望主体之间的生命斗争,从而构成了一个主人与奴隶人类起源学意义上的地位的历史转变。

黑格尔第一次打破了自然世界的欲望之我的逻辑关系,展示出一个有关相互承认的新型欲望关系。黑格尔的相互承认的欲望的解释使得人的尊严和价值凸显出来,人的渴望起源于自然本能的内在的超越性,与动物的欲望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这里的

[收稿日期]2010-07-08

[作者简介]吴海燕(1978-),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叶安勤(1978-),男,湖北黄冈人,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84——

欲望远远高于自然属性意义上的欲望,被提升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也就是说相互承认从欲望中来又超越于欲望,从本性中来又超越于本性,它是生命的本质,是价值的本质,是人类的本质。

这就是说,追求承认的欲望只有当每一个人在其实在和人性尊严中全面得到承认,人的欲望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当完全满足不能实现时,人就必然会采取某种方式追求得到片面的承认,在黑格尔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斗争方式。黑格尔看中的就是这样一种否定的辩证法,他认为人的生命只有经历了生死搏斗,经历了死亡的考验才能获得高贵与尊严。

二、承认引发斗争

自我欲望着得到另一个欲望的承认,这只是抽象的,关键在于自我采取什么方式达到追求承认的欲望,这决定着承认的本质:即承认是一种意识,实现为一种行动。欲望是否定的否定性,每个自我都站在自己的角度,通过否定对象的方式来达到肯定自己,但其实它正是在否定自己,它在扬弃对象的自然性时,其实也是在扬弃自己的自然性,因此,在毁灭对象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固有的自然欲望和自然本能的毁灭。所以为了避免共同灭亡人必须超脱自然的欲望,寻找更高的追求,从而使自我获得一种超越的价值和意义,即追求价值承认。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一个新的起点,它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自我彻底地摈除、扬弃了它们的自然本性、自然欲望,从而产生了一种超越的价值。其次,这种超越自然的实质就是一个相互承认的真理性。承认不是每一个自我意识单纯确定自己而不确定对方,这样只会使自己的存在陷入荒谬,所以“根据承认这一概念看来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对方为它而存在,它也为对方而存在,每一方自己本身通过它自己的行动并且又通过对方的行动完成了自为存在的这种纯粹抽象的过程——

—只有在这种相互承认的条件下,这才是可能的”[2]125。第三,承认对每一个自我意识来说就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摆脱自然本能的过程中,每一方都想否定对方,置对方于死地,这样就产生了自我与自我之间的生命搏斗——

—为承认而斗争。所以黑格尔特别指出,相互承认与相互拼杀的生命搏斗联系在一起,从形式上看,承认是一种肯定的和解,是认同和肯定,但是,这种肯定要超越自然,它必须经历否定、排斥,乃至牺牲、死亡这一中介。没有生命搏斗,就没有相互承认,相互承认和生命搏斗是两个有力的杠杆,它使自然本能转变为人类生命,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自我意识由此获得本质意义,人类历史由此真正开始。经过无数矛盾和冲突,自我意识最终达到一个“我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我”的统一性,这也是相互承认的理想性和真理性。

但是通过置对方于死命的斗争方式来证明自身存在的真理,同样是否定了自身的存在,“因为生命是意识之自然的肯定,有独立性而没有绝对的否定性,同样死亡就是意识之自然的否定,有否定性而没有独立性,因而这种独立性就没有得到承认所应有的意义”[2]126。通过生死斗争来证明自身的确定,但生命的意义只有通过自然的存在才能彰显,胜利的一方无法得到死亡的一方的承认,而死亡的一方则更意味着追求承认的终结。因此胜利的一方要得到承认就不能消灭对象,但却可以将斗争失败一方降低为非纯粹的存在,也就是自我的附属物,于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意识就出现了,由此,便形成了两个正相反对的意识形态,“其一是独立的意识,它的本质是自为存在,另一为依赖的意识,它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奴隶”[2]127。

三、承认形成主奴关系

在主奴关系中,就斗争胜利一方即主人来说,胜利使主人既获得了自然属性欲望的对象——

—物,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属性欲望的对象——

—奴隶的承认。这证明了主人的独立性,于是主人成为了自为存在着的意识。然而,主人不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也就是说,主人的自为存在不是无条件的,它必须以奴隶的存在为前提,原因在于:第一,物是具有独立性的,纯粹凭借欲望无法得到对物的享有,主人要想满足对物的欲望必须借助于奴隶的劳动这个中介。第二,虽然斗争的结果使主人剥夺了奴隶的独立性,但奴隶还具有存在意义,因为主人之所以成为主人还必须以奴隶的身份为支撑。所以主人的自然属性的欲望和社会属性的欲望的满足都是以奴隶为基础的。然而正是在这种主奴关系的辩证法中,承认就出现了另外一种景象。

“主人把奴隶放在物与他自己之间,这样一来,他就只把他自己与物的非独立性相结合,而予以尽情享受;但是他把对物的独立性一面让给奴隶,让奴隶对物予以加工改造”[2]128。奴隶因为和物直接打交道,对物进行加工改造而不是去享受物,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奴隶劳动的过程,奴隶在劳动中将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彰显出来,奴隶的劳动在物上打上了标记,奴隶完全代替了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奴隶做的事就是主人需要做的事。因此,奴隶反而是作为独立的意识来对待物的。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劳动。由于主人完全脱离劳动,他就丧失了对物的直接支配,反而依赖于奴隶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这样他就变成了奴隶的奴隶。奴隶则由于被迫进行劳动而取得了对物加工改造的直接支配,从而获得了独立性,变成了主人的主人。正是在加工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过程中,主人和奴隶的地位发生了相互转化。奴隶由一个物成长为真正的人,获得了自我意识。“正如主人表明他的本质正是他自己所愿意作的反面,所以,同样,奴隶在他自身完成的过程中也过渡到他直接的地位的反面。他成为迫使自己返回到意识,并且转化自身到真实的独立性”[2]129。

黑格尔认为,主奴关系的产生正是寻求承认的斗争的结果。在这种看似对等的承认关系中,作为主人的自我是被迫承认其他自我(奴隶)的存在的,他并没有真正将奴隶接纳到自己的世界中来,他不用死亡去摧毁奴隶,但代之以摧毁奴隶独立的自我性,使之成为绝对依赖的东西。黑格尔指出,主奴之间的这

8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