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300字

合集下载

电影《冈仁波齐》的观后感5篇

电影《冈仁波齐》的观后感5篇

电影《冈仁波齐》的观后感5篇《冈仁波齐》讲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该村的10个普通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1有信仰的人总是善良和体贴的,就算是随行的拖拉机被一辆越野车给撞翻在路边,他们想到的也是越野车上的人需要快点送到医院救护,而他们自己能做的只能是迅速做出决定,拆掉撞坏的车头靠人拉车继续前行,这里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迟疑,如此朝圣之路,犹如佛经上讲到的故事,一切的磨难都是上天的考验,没有这些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怎么还?所造的业如何消?当你经历.当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证悟了!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终于一路下山看到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大家默默的集体站在那里遥望施礼,内心的激荡无以名述,我作为观众久久不能平静,一切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闪耀的布达拉宫是每一个西藏人心中的圣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虽然冈仁波齐圣山还在远方,但是至少到达拉萨让他们坚信:每一天,无所畏惧,坚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一个身边的人,珍视所有的生命,甚至那只马路上缓缓爬行而过的虫子,所有的善总会让灵魂到达彼岸.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需要历时一年用脚行走.用身体丈量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雪山脚下渐渐拉远的队伍,转山尚未开始,经过拉萨完成补给和休养,去往圣山的道路还在前方,这样的寓意似乎比拍完全程更有寓意,修行的道路不就是这样吗?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电影,生活中最真实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随拍搬上了屏幕,每一个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虽然我从小生长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却并没有那样近距离的了解过藏民的朝圣之路,这一次,跟随电影的镜头用一种全然浸入的视角看完了电影,内心升起对电影摄制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如此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从电影里只是看到没有尽头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顶上飘扬的经幡美丽而神圣,可是我却很清楚走到那里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反应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而摄制组却在如此身体巨大的挑战下完成了这部具有非常意义的电影的拍摄,如此对信仰的尊重.对藏民一路朝圣的真实再现难能可贵,如果你想要看这部电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2大概是《冈仁波齐》票房突破4千万的时候,我的朋友圈开始出现,对影片质疑的声,褒贬不一,两极分化.贬的说:〝这只是碗给小资的鸡汤,是藏区的小时代,是在消费异域文化.藏区风光,从电影类型,拍摄手法,阶级划分,民族宗教,到扒出导演张扬和投资人的历史.〞什么都有,总之只要和影片联系起来的都可以拿来议论一番,不能联系起来的也生拉硬扯凑到一块.也有专家说:〝这是艺术片的试金石,是对大自然和精神世界致以崇高的敬畏,带观众回归了传统的审美.〞位置不一样,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感受自然不相同,所以我觉得,不管他人如何,自己看得心安便可,没有什么比自己喜欢更重要,都是为了蹭个热点大家都不容易.于我来说这就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和我平时看的其他电影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部电影能让我静下心来看完,并在影片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日常.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火炉,早晨起床的诵经和打水声,酥油茶.糌粑.牵牛.寒暄,生活在西藏芒康县这个叫〝普拉〞的小村庄里的人们,开始了他们平常的一天.只是有天一个叫杨培的老人为完成哥哥朝圣的心愿,怕再不去就走不动了,为了不留遗憾决定去拉萨.去冈仁波齐朝圣.于是,这一天便在这个村庄变得不平凡起来.这个决定一出,消息不胫而走,怀着各种目的的朝圣者加入其中.朝圣这件事没有令人激动万分,只是普通日常交流的一个话题,没有什么特别.十一个做出决定去朝圣的人,只是在平常的闲聊中,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了,没有想象中的神圣.走时更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是安静的在全村人注视下,始于不断重复着磕长头的叩拜中.口诵经文.双手合十.顶礼膜拜.躬身匍匐,周而复始.漫漫兮其修远,两千五百公里虽长,但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朝着理想走去一路前行,不论快慢,终将抵达.就这样一部电影安静如一股清泓静静流淌开来,让人在平心静气中,慢慢等待故事的发生.接下来,路遇朝圣者的对话,好心人的收留和指导,孩子的降生,落石的危险,买鞋的讨价还价,趟水过河,飞来的车祸,没钱停下来去打工,替房东磕头,和理发店里姑娘的调笑,到最后老人的死亡.一件件事都很接地气,或是顺理成章,或是突如其来.一路遇到的所有困难,仿佛都能化解在朝圣的路上和每日祈祷诵经中,显得那么的自然而然.让看电影的我也跟谁他们一路前行,体验路上的喜悦收获.生活在藏区的人经常会在路上遇到像《冈仁波齐》里,为心中信仰虔诚朝拜的藏人.且不说心中怀揣的这份信仰,单说用身体丈量朝圣的距离,这种事需要平静而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令人钦佩.而现实中的你我又何尝不是在路上的修行者呢?从来到世间起,一路打怪升级,坚难成长,干掉生活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Boss.读书时要好成绩,上好大学,毕业后想体面安稳的工作,接着成家,养孩子,然后孩子又重复我们走过的路,能跳脱这个循环的貌似很少.原来你我早已是生活这条路上的行者,很早以前就在路上艰难前行,遇山翻山,遇河趟河.谁的生活里没有苦难,没有风雨呢?生活这条路静水流深,时有惊起波澜,但身在其中的我们从未感知.看电影时我能感到孩子妈妈的伟大.会为车拉出几百米后折回去重新磕头而感动,会为小女孩打电话问候家人时眼眶湿润.但我真没有感受到朋友圈里的高度,更看不出他们所说的深度,我只是在看电影时找见我自己仅此而已,算是一场观影与观心对话.〝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看《冈仁波齐》自会有一万种感悟.朝圣不是终点,所有人终将回到平淡中生活修行.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生活不易,前路难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肩上的责任,心中的梦想,在路上努力的前行,虽平凡但无畏.冈仁波齐只是我们心中的香格里拉,最后的路不在远方,只在脚下和心里,没有回头路可以重来,直面内心才无所畏惧.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3听朋友推荐看了《冈仁波齐》,朋友对此电影推崇备至,我看了却无感,有些惭愧.影片讲述了一行藏民一路磕长头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冈仁波齐是西藏一座神山,朝圣那一年碰巧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生肖年,在这一年去冈仁波齐,会有更多好运之类的.这一支朝圣的队伍有六七十岁的老年领路人,有临盆待产的孕妇,有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七八岁的女童,可以说颇具代表性.在朝圣的过程中,孕妇生产了一名小孩,朝圣归乡的途中,老年人辞世,可谓生老病死苦齐聚.看完电影之后大概浏览了一下豆瓣的影评,毁誉参半.爱它的盛赞电影中表达出的信仰的力量;骂它的主要集中在消费藏民信仰方面.还有关于导演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也一一牵扯出来.平心而论,这部电影作为一部讲朝圣的公路片,拍得很具有代表性,从记录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算作是记录了藏民磕长头朝圣的过程,其中有倾向性,但倾向性不深.从纪实的角度来说,通过观看这部电影,那些不了解朝圣习俗的观众,比如我等,对藏民磕长头朝圣这一行为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电影揭露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将这种生活方式放在公众处让不了解的人做一个了解.而这方面的了解肯定是系统性的,因为电影必然表现出足够多的细节勾勒群像.比如:藏民的生存环境,语言习惯,宗教信仰.在记录磕长头朝圣的过程,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困难,比如:天气,道路,他人的不理解,朝圣形式的艰辛,别的朝圣队伍.都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电影几乎不动声色,但是已将这一群人的特征勾勒出来,淳朴,都和现代社会诸多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影无疑称得上是成功的,如果这一点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话.另一方面,该片争议的地方,也正是笔者持保留意见的一点在于,该片的目的是否是歌颂磕长头朝圣信仰的伟大?相信观看过该片的许多观众都会有这样的对影片的判断,不可能毫无野心的无所表达,这样文艺小众的题材必然有所表达,有所臧否.那么,电影想要臧否的是什么?又是否持中?持反对意见的观众认为:该片是对西藏密宗信仰的一种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不管是为了猎奇.标新立异还是对现代化快节奏迷茫生活的刺讽,都是不当的.简单的说,对于无宗教信仰的观众而言,电影是对现实另一种生活的记录是可以的,但是如若是褒扬虔诚的朝圣信仰而贬低现代化无信仰的生活,则是不能接受的.最大的困惑在于,信仰究竟是有选择的,还是无选择的?这一点延展开就太多了.生活本无高下之分,立意分出高下的任何努力都将是白费.影片中表现的藏民的生活的确和现代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很不一样.1.语言的运用.虽然古语有言:〝巧言令色鲜仁矣〞,然而在现代社会更好的表达技能会使得生活变得更容易.在影片中则不然,语言是极简或者没有的.仅有的台词中,语言只起到〝达意〞的作用,几乎没有任何的修饰,简直就像是来到了另一个话语体系,然而不是,自然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生活的不同.2.人际.影片中藏民的村庄体现着原始的淳朴的邻里关系,主角决定去冈仁波齐朝圣,村子里的人也想去,说一声就行了,这在现代社会几乎不可能.主角一行人在朝圣的路上,遇见同样朝圣的行人,交谈,相互帮助,几乎是自然而然的,即便他们仅仅是相识的陌生人.这种自发的相互帮助.和睦友好的社会环境在现代化发展过后便几乎不存在.所以,影片中的主角是朝圣的虔诚的有信仰的人,土地像是乐土.总的来说,是一部拍得好,颇为真实的朝圣公路片,推荐.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4像我这样所谓的修行人,对于磕长头朝拜拉萨,连观想一下的勇气也没有;有时候去藏地碰到在路边匍匐的行人,连眼神都不敢在他们身上停留太久.《冈仁波齐》在我的内心狠狠的扎了一下;对于一个灵魂就是信仰本身的民族,除了深深的敬仰,我没有资格评论;但对于修行人而言,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菩萨的勇气,对于苦难一点点都无所畏惧,对于众生苦乐的承担也无所畏惧,这才是所谓的勇气吧!虽然理论上知道很多,但真正的勇气表现出来,确实让人震撼!然后是对于众生的惦念,不论是杨培叔叔还是路上碰到的老人家,都一再的说〝要想到为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苦难众生去朝拜〞这种惦念更加让他们慈悲,坚韧吧!再就是他们对于生死平和的态度,生对于他们来说是喜悦的,也是平常的,所以一个即将临盆的人去朝圣,那么平常;杨培叔叔死了,死就死了,像生一样自然,没有哭天抹泪,他们真正接受这种无常,接受这种生死的自然规律.最后就是对于困难表现出来的谈定.随缘;车子坏了,坏了就坏了,拉着走,没有抱怨,没有诅咒老天爷,也没有自艾自怜;到拉萨没有钱了,没钱就去赚,那么平常,自然;还有在河边跳舞的一段,他们的喜悦,很容易.从头到尾,没有很多的台词,没有大喜大悲,一切都如他们的灵魂一样安静.平和;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一点都没有华丽的成分,但对于生命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华丽吧!我想起米拉日巴尊者说的一句话〝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5《冈仁波齐》是一部艺术片,但更像一个纪录片,据说投资仅有300万元左右,票房却已超过一个亿.影片震撼心灵的两点:一是美丽的西藏景色,二是纯净的藏民的心灵.西藏是一个自然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那里荒芜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原野,丰茂的绿林,高耸入云的雪山;以及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画,睿智的喇嘛,虔诚的信徒……摄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以唯美的镜头语言将这些西藏自然人文景观逐一呈现给我们.故事从一个说走就走的朝圣旅程开始,待产的孕妇.年少的女孩.青涩的少年.负罪的屠夫.年迈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只是几句简单的商量,无畏路程的遥远.过程的艰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发,仿佛上邻村串门一样,一路长头,磕向千里之外的圣地.路途中的几个镜头印象极深:碰到积水,一句〝咱们磕过去吧〞,全队人员毫不犹豫,依次扑进冰冷的水中.拖拉机头坏了,人工拉车本已很疲惫,但他们仍一如反顾地走回来再磕.孕妇生完小孩,没有所谓〝做月子〞的身体恢复,直接返回朝圣的队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佛的虔诚,对圣地的向往.据说剧组在拍摄时,遇到一辆旅游大巴,车上好像有40多个人,擦肩而过,就在一霎那间,他们看到那部车辆掉在江里边.生命的存在仅在刹那之间.制片人李雨林在《拙见》采访中说:〝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关乎宗教,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东西不一样而已.〞而我想:信仰是你的价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达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为的人.而如果每个人都每一天当作是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来活的话,我们就不会再去纠结于人生中的得失.荣辱和苦乐,心中只有现实的宁静.纯净的向往.电影《冈仁波齐》的优秀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6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6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冈仁波齐》观后感【6篇】冈仁波齐整部电影真实地记录了淳朴善良虔诚的藏民一路上磕头祭拜圣明的故事,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冈仁波齐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冈仁波齐》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冈仁波齐》观后感1有信仰的人一直善良和体贴的,即使是随行的拖拉机被一辆越野车给撞翻在路边,他们想到的也是越野车上的人需要快点送到医院救护,而他们自己能做的只能是飞速做出决定,拆掉撞坏的车头靠人拉车继续前行,这里无人抱怨,无人迟疑,这样朝圣的道路,犹如佛经上讲到的故事,所有的磨难都是上天的考验,没这部分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如何还?所造的业怎么样消?当你经历、当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证悟了!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终于一路下山看到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大伙默默的集体站在那里遥望施礼,内心的激荡无以名述,我作为观众久久不可以平静,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闪耀的布达拉宫是每个西藏人心中的圣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虽然冈仁波齐圣山还在远方,但至少到达拉萨让他们坚信:每一天,无所畏惧,坚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个身边的人,珍视所有些生命,甚至那只马路上缓缓爬行而过的虫子,所有些善总会让灵魂到达彼岸。

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需要历时一年用脚行走、用身体丈量长达20xx多里的朝圣的道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雪山脚下日渐拉远的队伍,转山尚未开始,经过拉萨完成补给和休养,去往圣山的道路还在前方,如此的含义好像比拍完全程更有含义,修行的道路不就是如此吗?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电影,日常最真实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随拍搬上了屏幕,每个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虽然我从小成长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却并没那样近距离的认知过藏民的朝圣的道路,这一次,跟随电影的镜头用一种全然浸入的视角看完了电影,内心升起对电影摄制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这样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大家从电影里只不过看到没尽头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顶上飘扬的经幡漂亮而神圣,可是我却非常了解走到那里绝大部分人的身体反应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而摄制组却在这样身体巨大的挑战下完成了这部具备很意义的电影的拍摄,这样对信仰的尊重、对藏民一路朝圣的真实再现难能可贵,假如你想要看这部电影,必须要去影院支持!《冈仁波齐》观后感2张杨导演新作《冈仁波齐》已于近日在全国公映,这部长117分钟的电影,只讲了一个简单到朴实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个普通的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翻山越岭2500公里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此行历经生、历经死、历经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历经灾难、变故、内心的拷问、成长与蜕变,看似平静至极,实则波澜壮阔。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磕头前行,风餐露宿,甚至不惜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只为前往神山朝拜,或许很多人都不解这种行为,会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愚昧,而张扬在《冈仁波齐》的故事上选角其实非常巧妙,他并没有纠结于宗教本身,而是让所有观众都能在这样一部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被电影艺术所提炼的魂魄,这魂魄既源于一群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也更源于深植于这群信徒身上对信仰的虔诚。
电影值得一提的事节奏感做的不错,冗长的偏纪录片形式的电影,节奏感应该很重要吧,如果没有节奏感估计半年个小时之后影院中就已空无一人啦!安营拔寨,危机下生孩子,偶遇滑坡腿被砸伤,大家不在意时老人去世,意外车祸失去交通工具,整顿时碰上爱情,种种的麻烦事为电影提供了不错的节奏,拉拢了浮躁的心坐下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只不过结尾的戛然而至让我有些惊讶,细细回想应该是导演想告诉大家的,朝圣的路很长,人心的修炼也很长,长到你不知道期限。
磕头前行,风餐露宿,甚至不惜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只为前往神山朝拜,或许很多人都不解这种行为,会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愚昧,所以张扬在《冈仁波齐》的故事上选角其实非常巧妙,他并没有纠结于宗教本身,而是让所有观众都能在这样一部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被电影艺术所提炼的魂魄,这魂魄既源于一群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也更源于深植于这群信徒身上对信仰的虔诚。
电影《冈仁波齐》此前曾入围多伦多电影节,并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评委会特别表彰,但他们最想得到的,恐怕是观众最真诚的静默或掌声。
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时代谈“信仰”是否合适,但在这样缓慢平静的电影面前,我们未免都走得太快了……
6月20日,朝圣者们将带着这部虔诚的作品踏上大银幕。
请和我们一道,花一部电影的时间,坐在宁静的漆黑之中,朝着高处的明亮的光,等等自己……
故事从一个说走就走的'朝圣旅程开始,待产的孕妇、年少的女孩、青涩的少年、负罪的屠夫、年迈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只是几句简单的商量,无畏路程的遥远、过程的艰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发,仿佛上邻村串门一样,一路长头,磕向千里之外的圣地。

电影《岗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电影《岗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电影《岗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电影《岗仁波齐》观后感1第二遍再看,可以更好的去感受,也可以抛开情节更多的去体会细节。

比如,停电了,一屋子的人没有一个慌乱的,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点上蜡烛,该干啥干啥,来电的时候,也是没有人有反应,就是简单的熄了蜡烛继续该干啥干啥。

想起家里停电或者办公室停电时,各种大呼小叫,各种情绪开心的、抱怨的、还有幸灾乐祸的.。

来电时又是各种情绪起起落落,这在整部电影里都看不到,没有什么情绪的升起和落下,一切发生了就发生了,接受,然后继续往前走。

我在生活里也一样可以如此,不用急,急着去干啥呢?不用怕,最坏的担心发生了又能如何,这不还没发生么?好心态修炼中。

这支队伍组成时,就是那么简单自然,我想去朝圣,我也想去,那就去吧,嗯,好,去呀。

没有嫌弃,不怕被拖累。

没有三六九等,没有谁把谁当做累赘,好像这些人心里就没有分别心似的。

遇到困难永远是大家一起克服,不需要呼吁不需要指挥,每个人自发的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切按部就班。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快乐的无处不在,拉着车也可以快乐的唱歌,看见太阳脱了棉衣就跳起了舞,那么纯粹那么自然。

“开始念经吧”,会去看第二遍,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再去听他们诵经的声音,太美了,这种美我无法用语言描述,我感觉,若我不控制着,我一下子就会进入某个势能中去,太舒服了。

第二遍看,录下了里面所有念经的场景,好喜欢听。

乐于分享,想起我之前也一直觉得,物质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属于我的,它只是为我所用。

对于藏民们,他们不管遇到谁,都会很乐意分享自己的东西,一起喝茶吧,送你一袋粮食,大嫂我借点柴,这张皮子送给姑娘,拿去。

开始阵痛要生孩子了,也没有慌乱,没有多激动,就那么自然,在朝圣路上发作了,连夜去了就近的医务所,产妇都没有痛到大喊,这才是真实的,医生不让喊啊,也没力气喊啊。

初生的婴儿好可爱,生产过程是一个很有爱的过程,很美的画面。

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开春耕地要盛装打扮,要烧香,要隆重,老人在感慨: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急。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优秀7篇】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优秀7篇】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优秀7篇】冈仁波齐观后感篇一大概是《冈仁波齐》票房突破4千万的时候,我的朋友圈开始出现,对影片质疑的声,褒贬不一,两极分化。

贬的说:“这只是碗给小资的鸡汤,是藏区的小时代,是在消费异域文化、藏区风光,从电影类型,拍摄手法,阶级划分,民族宗教,到扒出导演张扬和投资人的历史。

”什么都有,总之只要和影片联系起来的都能够拿来议论一番,不能联系起来的也生拉硬扯凑到一块。

也有专家说:“这是艺术片的试金石,是对大自然和精神世界致以崇高的敬畏,带观众回归了传统的审美。

”位置不一样,角度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感受自然不相同,所以我觉得,不管他人如何,自我看得心安便可,没有什么比自我喜欢更重要,都是为了蹭个热点大家都不容易。

于我来说这就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和我平时看的其他电影没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这部电影能让我静下心来看完,并在影片中看到自我和身边人的日常。

远处的雪山,近处的火炉,早晨起床的诵经和打水声,酥油茶、糌粑、牵牛、寒暄,生活在西藏芒康县这个叫“普拉”的小村庄里的人们,开始了他们平常的一天。

只是有天一个叫杨培的老人为完成哥哥朝圣的心愿,怕再不去就走不动了,为了不留遗憾决定去拉萨、去冈仁波齐朝圣。

于是,这一天便在这个村庄变得不平凡起来。

这个决定一出,消息不胫而走,怀着各种目的的朝圣者加入其中。

朝圣这件事没有令人激动万分,只是普通日常交流的一个话题,没有什么异常。

十一个做出决定去朝圣的人,只是在平常的闲聊中,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了,没有想象中的神圣。

走时更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是安静的在全村人注视下,始于不断重复着磕长头的叩拜中。

口诵经文、双手合十、顶礼膜拜、躬身匍匐,周而复始。

漫漫兮其修远,两千五百公里虽长,但没有一句剩余的废话,朝着梦想走去一路前行,不论快慢,终将抵达。

就这样一部电影安静如一股清泓静静流淌开来,让人在平心静气中,慢慢等待故事的发生。

接下来,路遇朝圣者的对话,好心人的收留和指导,孩子的降生,落石的危险,买鞋的讨价还价,趟水过河,飞来的车祸,没钱停下来去打工,替房东磕头,和理发店里姑娘的调笑,到最终老人的死亡。

电影《岗仁波齐》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电影《岗仁波齐》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电影《岗仁波齐》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电影《岗仁波齐》个人精选观后感心得1这一条朝圣路,他们走了一年.遇上许多状况.有时,要顶风冒雪在雾茫茫中向前;有时,会途径一大片烂漫的油菜花田;有时,会在鲜花盛开的河畔跳起锅庄;有时,头顶上山体滑坡滚落的石块,会分分钟要命;有时,车会坏在路旁;有时,人会受伤生病;有时,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有时,会被追尾撞得稀巴烂;有时,路旁有人会招呼你们喝茶;有时,要送给其他朝圣者糌粑;有时旅费用尽,要暂时打零工赚钱;有时,老人时辰到了就去世……他们走走停停.因为知道自己终将要去向哪里,所以,心安理得面对发生的一切.接受.面对.理解.放下.然后,歇息片刻,继续上路.这一路,像极了人的一生.它是一个隐喻.电影的英文名字,paths of the soul,意为灵魂的千条万条道路.这一路,你要把喜怒哀乐遍尝,要把生老病死流转.跳舞有时,悲恸有时.什么都会来,什么都会过去,什么都会回来.电影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平常心〞.好像,生活里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孕妇想跟着一起去朝圣,好啊好啊.残疾的少年想去,好啊好啊.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好啊.接受下来就是了.他们不抗拒〝麻烦〞,不拒绝〝波折〞,不害怕〝无常〞.发生什么,就面对就好了.他们,没在怕的.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漫过了路面.站在水汪汪的路上,他们彼此询问——怎么办,要不要磕过去?答案是,要.于是,众人欢快地脱掉身上的皮革围裙,脱掉厚重的外套,笑嘻嘻地在扑向水里.水花四溅,每一个人都像孩子玩水一样欢畅.他们都在笑.那个画面,真好看.来什么,接什么.电影《岗仁波齐》个人精选观后感心得2看这部电影真的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灵……惭愧地说,我中间有一次睡着了一小会.我旁边的.两个人从头到尾一直在讲话……说实话看这种安静的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毁气氛的……关于电影,没有剧本,一切都发生得很平静,包括生与死.导演不断让意外和障碍降临,朝圣者只是平静,甚至笨拙地闷头排除万难,有惊无险之后以为他们会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种灾难和麻烦之后是不变的长头,不变的上路.这些人总是突然就开始投入地磕头.刚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没怎么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达放在物料车里,自己则继续磕头朝拜;车子被撞坏了,几个男人在前面拉车,其他人继续进行朝圣,拉过一段距离,这些拉车者又返回原点补齐那段没有磕头的路.面对至高无上的神,自认渺小的教徒们往往通过苦行来表达虔诚.对于他们,朝圣不仅是仪式,更是肉体和灵魂的升华.藏民身上神圣的气质得天独厚,与生俱来.远离尘嚣.祖传的教义.艰难的生存环境淬炼出信仰坚定,不怕吃苦,与自然和宗教融为一体的民族性格.我在结尾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结尾......全片都弥漫着平淡的感动,特别是在看到老爷爷说朝圣是为了祈求众生幸福的时候.但更多的感觉还是,以前对于藏族的朝圣觉得非常崇高到无法触及,现在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朴实和平静,这反而更加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电影《岗仁波齐》个人精选观后感心得3精选导演新作《冈仁波齐》已于近日在全国公映,这部长_7分钟的电影,只讲了一个简单到朴实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个普通的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翻山越岭2500公里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此行历经生.历经死.历经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历经灾难.变故.内心的拷问.成长与蜕变,看似平静至极,实则波澜壮阔.上映首日,就有人说这是一部〝今天不看,明天就看不到〞的电影,可它却在包括《变形金刚5》.《异形:契约》.《新木乃伊》.《神奇女侠》等众多好莱坞大片前后夹击下野蛮生长,突出重围.三日票房破600万七日票房破2000万上座率持续高6月20日,《冈仁波齐》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开画,彼时多部好莱坞大片正在热映,占据了超过60%的排片,《冈仁波齐》却以_%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并于上映第三日(6月_日)票房突破六百万.6月23日,面临《变形金刚5》上映的巨大排片压力,《冈仁波齐》排片量锐减至0.9%,但依然没有阻挡观众的观影热情,平均上坐率高达26%.在随后周末两天,《冈仁波齐》排片分别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飙升达到43.8%及41.4%.与低排片率伴随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来自大众和影院对影片的支持声越来越多,终于在观众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冈仁波齐》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达到3%以上,票房突破2000万.与此同时,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冈仁波齐》的讨论热度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来,微信指数已突破350万次,甚至超过正在上映的《异形:契约》.这样一部在众人眼中只属于小众的影片,自公映以来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凭借一路飙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渐逆袭.行业人士一致认为这是近年来的罕见案例,尤其对于一部看起来不讨好的艺术电影来说.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讲,千万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往往会被市场冷落的艺术电影,这样的成绩,让大家看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选择.这些成绩也让大众看到,我们的市场一直在低估自己的观众,艺术电影的观众远非小众.电影《岗仁波齐》个人精选观后感心得4近日,一部名为《冈仁波齐》的电影热映,讲的是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的_名藏族村民乘坐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翻山越岭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影片中频频出现的这台东方红拖拉机,引发观影者的关注.昨日,《洛阳晚报》记者采访了一拖集团,了解到东方红拖拉机与西藏以及这部电影的故事.每个有赴藏经历的人,也许都会引发共鸣这部电影于6月20日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_名主要演员,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独臂的少年.遭逢变故的夫妇和他们9岁的小女儿……他们中没有一个明星,全部由普通藏民出演,连角色名字都是演员自己的真名.就是这_名普通的藏民,为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历时一年,磕长头匍匐前进._年,本报记者曾赴西藏昌都采访在那里支教的洛阳师范学院的一群毕业生,当时进藏走的也是和这群朝圣者一样的路线,在这条充满危险与美丽的3_国道上,左贡.邦达.然乌湖……电影中出现的这些地方,记者也曾到过.而川藏线上曲折的〝之〞字形路线,路上从天而落的飞石,更是在藏区的道路上频频出现.高原上的〝东方红〞,春耕中的风景线电影中,_个人在前面磕长头匍匐前进,他们后面是一台载满食品.缓缓行驶的大红色拖拉机,拖拉机上鲜红的〝东方红〞与〝中国一拖〞字样屡屡出现.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朝圣者们在路上接受了一位老者帮助,他们又驾驶着自己的拖拉机来帮助那位老者春耕.记者从一拖集团了解到,其实每年藏民的春耕仪式,都在东方红拖拉机的轰鸣声中拉开序幕,而电影中田野里的那些拖拉机几乎全是〝东方红〞.为西藏赠送〝东方红〞,播下浓浓援藏情电影中出现东方红拖拉机,其实并不偶然.早在_年,国机集团.一拖集团向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堆龙德庆县德庆乡赠送了31台东方红拖拉机,以提升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_年,又有2_台东方红拖拉机开进尼木县.今年6月5日,在西藏日喀则市_年农机补贴交机仪式上,25台东方红大中轮拖送到藏民手中.当时,身着盛装的藏民扎西平措拿到〝东方红〞的钥匙时,他点燃早已准备好的藏香,口念经文,围绕拖拉机转了一圈,然后把香放在拖拉机下方中央位置,从随身的布袋里捧出一把糌粑,撒向空中.接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一条洁白的哈达,屈膝弯腰,恭敬地献给东方红拖拉机……〝电影上映后,有人问我们这是不是植入广告,事实上事先我们并不知道,也没掏过一分钱.〞一拖集团宣传科一位工作人员说,经统计,目前东方红拖拉机在西藏的保有量已超过5万台,也许这是电影中会出现东方红拖拉机的重要原因.电影《岗仁波齐》个人精选观后感心得5《岗仁波齐》,我不知道他人是出于带着对西藏的好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去看的这场电影,而我纯粹是为了怀念,无关信仰……一部近乎记录片的电影,本色演员出演,没有旁白,没有过多的配乐,唯一的配乐可以说是他们一起诵经或者是唱歌,没有过多被刻意安排的情节,没有故意被设立的桥段,平平淡淡.不神话,不渲染,纯粹得就像坐在路边晒太阳的老爷爷给你讲一段陈年往事,一切都是那么朴实.其实关于这部电影,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无非就是说导演在消费藏民的信仰,另一种声音则是夸赞这部电影是用心之作,其实这些评价也许在导演眼里都不算什么,我们不是他,不懂他,自然不能妄言.我看到豆瓣上一个短评恰如其分的回击了所有的声音,这个影评是这样写的:〝对不了解西藏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愚昧的电影.对了解西藏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新奇的电影.对喜欢西藏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振奋的电影.对西藏人来说这是一部十分日常的电影.〞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简单,我是一个喜欢西藏的人,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就是一个听故事的人,听导演讲朝圣故事的人,走过影片里的路,看过影片里的风景,一处处,一幕幕,历历在目,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西藏.电影情节简单却深入人心,也许突然的某个画面就会让你想要流泪.从出村第一磕开始,木板合击的声音,甚是响亮,让人为之一震;小女孩扎扎跟家人打电话时的那种笑也很是感染人;在遇到水时,大家齐脱衣服从水中磕过去的场景,我从他们脸上看到的依然是喜悦;孩子生了,就背着孩子一起磕;车坏了,丢了车头拉着车身就走,男人们拉车走前面,女人们在后面磕头,走过一段距离,男人们还要回到起点再磕;途中休息,遇到磕头的人,邀请一起喝茶,送糌粑;没钱到阿里了,就去打工赚钱……这些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那样的坦然.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两千公里的朝圣路,每一步都算数.芒康——左贡——邦达——然乌——林芝——米拉山口——拉萨——冈仁波齐,两千多公里朝圣路,每一寸他们都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这条线路也是我以前走过的,庆幸自己还能在电影中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其实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触动不是他们的信仰有多深,而是他们的淳朴与信任.陌生人可以叫你一起坐下来喝茶,可以邀请你去家里做客,并将羊皮送给即将前行的小女孩,还可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告诉你车上有病人时你能说没事你先走吧.这在如今社会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因为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所以这一次也轻易被感动了.一次我们去徒步,担心带的食物不够,就找了个类似小卖部的地方准备再买点东西,结果,那位藏民不但把他仅有的几包方便面给了我们,还给了一袋糌粑,却怎么都不肯收我们给的钱,我们便把带的一瓶马奶酒送给他,但他还是不肯收,最终在我们的坚持下,他才收下.那时正值收割青稞的季节,路过一片青稞地,藏民们正坐在路边休息,看到我们一行人过来,便招呼我们过去喝酥油茶歇歇.也许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几杯再普通不过的酥油茶而已,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浓浓的情谊,无比暖心.看这部电影,单纯只是想透过屏幕将我带回那年的记忆,在去岗仁波齐的那段记忆,一路风景如画的记忆,一路说说笑笑的记忆,一起在岗仁波齐下磕头许愿的记忆……有关于西藏的记忆,存于心!和西藏的约定,一直在!电影《岗仁波齐》个人精选观后感心得。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冈仁波齐》观后感13篇《冈仁波齐》观后感1《冈仁波齐》是一部艺术片,但更像一个纪录片,据说投资仅有300万元左右,票房却已超过一个亿。

影片震撼心灵的两点:一是美丽的西藏景色,二是纯净的藏民的心灵。

西藏是一个自然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那里荒芜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原野,丰茂的绿林,高耸入云的雪山;以及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画,睿智的喇嘛,虔诚的信徒.......摄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以唯美的镜头语言将这些西藏自然人文景观逐一呈现给我们。

故事从一个说走就走的朝圣旅程开始,待产的孕妇、年少的女孩、青涩的少年、负罪的屠夫、年迈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只是几句简单的商量,无畏路程的遥远、过程的艰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发,仿佛上邻村串门一样,一路长头,磕向千里之外的圣地。

路途中的几个镜头印象极深:碰到积水,一句“咱们磕过去吧”,全队人员毫不犹豫,依次扑进冰冷的水中。

拖拉机头坏了,人工拉车本已很疲惫,但他们仍一如反顾地走回来再磕。

孕妇生完小孩,没有所谓“做月子”的身体恢复,直接返回朝圣的队伍。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佛的虔诚,对圣地的向往。

据说剧组在拍摄时,遇到一辆旅游大巴,车上好像有40多个人,擦肩而过,就在一霎那间,他们看到那部车辆掉在江里边。

生命的存在仅在刹那之间。

制片人李雨林在《拙见》采访中说:“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关乎宗教,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而我想:信仰是你的价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达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为的人。

而如果每个人都每一天当作是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来活的话,我们就不会再去纠结于人生中的得失、荣辱和苦乐,心中只有现实的宁静、纯净的向往。

《冈仁波齐》观后感2《冈仁波齐》像“朝圣”,平静至极,而《掌纹地·皮绳上的魂》则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与“魔幻现实主义”气质,神秘、悬疑、时空交错,人物环环相扣,爱恨交织,相生相杀,如入天堂,如堕地狱。

《岗仁波齐》观后感三篇

《岗仁波齐》观后感三篇

《岗仁波齐》观后感三篇张杨导演新作《冈仁波齐》已于近日在全国公映,这部长117分钟的电影,只讲了一个简单到朴实的故事――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个普通的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翻山越岭2500公里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此行历经生、历经死、历经震撼的四季风光,历经灾难、变故、内心的拷问、成长与蜕变,看似平静至极,实那么波澜壮阔。

上映首日,就有人说这是一部“今天不看,明天就看不到”的电影,可它却在包括《变形金刚5》、《异形:契约》、《新木乃伊》、《神奇女侠》等众多好莱坞大片前后夹击下野蛮生长,突出重围。

三日票房破600万七日票房破2000万上座率持续高6月20日,《冈仁波齐》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开画,彼时多部好莱坞大片正在热映,占据了超过60%的排片,《冈仁波齐》却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并于上映第三日(6月22日)票房突破六百万。

6月23日,面临《变形金刚5》上映的巨大排片压力,《冈仁波齐》排片量锐减至0.9%, 但依然没有阻挡观众的观影热情,平均上坐率高达26%。

在随后周末两天,《冈仁波齐》排片分别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飙升到达43.8%及41.4%。

与低排片率伴随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群众和影院对影片的支持声越来越多,终于在观众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冈仁波齐》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到达3%以上,票房突破2000万。

与此同时,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冈仁波齐》的讨论热度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来,微信指数已突破350万次,甚至超过正在上映的《异形:契约》。

这样一部在众人眼中只属于小众的影片,自公映以来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凭借一路飙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渐逆袭。

行业人士一致认为这是近年来的罕见案例,尤其对于一部看起来不讨好的艺术电影来说。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讲,千万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往往会被市场冷落的艺术电影,这样的成绩,让大家看到了国内电影市场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选择。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24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24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24篇)《冈仁波齐》观后感篇1星期天闲来无事,在麦购网上购买了三张电影票,一家三口便匆匆赶去看晚上的一场影片《冈仁波齐》。

影院并不大,宽敞的皮沙发坐着还蛮舒服,但不久影院工作人员就过来说:“对不起,就正好8号厅的空调坏了,观众可以随意去其他厅观看其他影片,但看《冈仁波齐》就得顶着大汗看,看修行的片子就得修行着看。

”我是真心佩服这位老兄的口才,宁是把观众即将面临的情绪大爆发转变成了满厅哄堂大笑。

于是灯光暗下,台上和台下都开始了修行人生。

生活是平庸的,生命是平凡的,而当我们平凡的生命开始追问起我们是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一种东西——信仰普达村的村民扎堆因父亲去世,决定带叔叔去朝拜大昭寺和冈仁波齐峰。

消息传开,村民纷纷有加入者,其中有屠夫一家三口,有孕妇夫妻俩,有盖房子不顺的小伙还有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这段叙述冗长而平淡,再加上光线昏暗,厅内的空气浑浊而闷热,我周围的几对小情侣纷纷因忍受不了而离席去了别的厅。

一行人终于走上朝圣路了,一架拖拉机载着众人的生活用品和帐篷慢慢跟在朝拜者后面,众人七八步三扣一匍匐就这样开始了丈量土地的朝圣路。

上路时是刚刚过完藏历新年,大山依旧在荒凉沉睡中,朝圣的十来个人从国道318的3075处一步步迈向心中的圣地。

十八岁的少年走在队伍前面,身体也最为矫健,以至于看不出他有什么残疾,他扣板的声音也如他的生命一样清脆悦耳,五体投地时也带着滑板的声响,这声音在我听来是朝圣路上敲击出的最动听的音符,前面的扣板响起后面的此起彼伏,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虔诚的膜拜。

后面的妇孺则显得力量微弱些,常常让人担心小女孩能否坚持下来和那孕妇腹中的胎儿是否经得起这扑地的颠簸,同样作为女人的我心一直都是揪着的。

而最终这个婴儿降生在朝圣路上,她没有电影里的哭天喊地,但是那种撕裂的痛我是经历过的,我敬佩着这女人的隐忍和坚强。

生产后的她只做短暂休息,然后就开始了把孩子放在拖拉机上,她跟在队伍后面继续磕长头,孩子哭了就上车喂奶的朝圣带孩路。

冈仁波齐电影个人观后感

冈仁波齐电影个人观后感

冈仁波齐电影个人观后感冈仁波齐电影个人观后感(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给大家带来冈仁波齐电影个人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冈仁波齐电影个人观后感【篇1】看《冈仁波齐》之前,老天爷颇为应景地设计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桥段——赶在济南闷热的夏季晚高峰,下起了一阵夹雹带雷的骤雨。

这使得准备出门挤公交去影院的我,听着窗外铁皮雨搭上没有一丝懈怠之意的雨点声和不时传来的充满恐吓意味的雷声,顿生一种仿佛要作一场朝圣之旅的虔诚感和悲壮感。

当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略显夸张的感受,还因为提前知道《冈仁波齐》是一部有关藏民朝圣的影片。

说它是故事片,但其实更像是纪录片。

影片几乎是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在呈现一段生活、一种状态,而不像是表现一个分明有编剧设计的故事。

当银幕上那一群自发去拉萨冈仁波齐神山朝拜的藏民一遍遍地全身匍地、磕头、起身、夜宿、念经,它所完成的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行为尽量如实的还原,也是电影表现手法上对“重复”的不断运用或显现。

重复的用意何在?显然,用来与内容相对照,影片里的这些重复隐含着在各种“变数”面前益发凸显的“定力”——亦是藏民信仰或生存信条的“定理”。

电影设计的“变数”体现在一路之上的气候多变、孕妇产子、拖拉机被撞、跋山涉水、老人亡故等情节,但诸般考验又都在众人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动作中变成“执着”“笃定”“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仰的力证。

对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经形成某种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维定式。

虽然其中不乏真诚的情感,但单纯地展示信仰的虔诚,却也难免流露出一种他者视角下的“游客心理”。

事实上,信仰与生存之间的关系,在许多优秀的影片里被阐释为“救赎”;但吊诡的是,恰恰在有关西藏题材的国产片中鲜有触及(去年的《塔洛》在这方面不知是否有所突破)。

信仰在这里被悬置。

信仰成为一种无须讨论、无须思考,更无须怀疑的生命记忆而非选择,如同《冈仁波齐》中那个还没学说话就先听到念经、还没学会走路就先参与了磕长头的旅程的新生儿一般。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冈仁波齐观后感1途弟前几天给大家提到过一部叫做《冈仁波齐》的电影,我本来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是不太热衷的,但这部电影却在朋友圈里被刷屏了,几乎看过的人都一致的好评,表示在电影中看到了最强大的信念。

由于一时好奇,途弟便组织了朋友一起去看,结果可想而知,大家也被深深地震撼到。

《冈仁波齐》是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朝圣的故事。

生活在西藏小村庄里的为了完成叔叔的夙愿,与他同村的亲朋好友等11人前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公里徒步跪拜的朝圣之路。

这部电影的镜头很真实,叙事也那么平淡,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实,才深深打动每一个观影的人。

让人只要想到电影中的画面、朝圣的人们、风景,就会因自身的渺小,电影中强烈表现出来的信仰而落泪。

也许大家没听过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神灵之山”。

藏传佛教认为这座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因此经常会见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朝圣者来此转山。

观影结束的几天之后,收到了朋友写的观后感。

有没有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初高中的时代。

请往下看!“人生要有虔诚的信念与坚持”坚持是此片中时刻能体会到的精神。

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简直就是毛毛雨啦。

小妹妹生病了还和大人一起继续坚持燃不燃?生了孩子还要继续朝圣燃不燃?被泥石流砸断腿好了继续,车子被撞坏了,车头丢掉拉着车斗继续,钱用完了,四处打工赚钱继续,感觉她们这样能走遍银河系有木有。

信念是引导队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

吴伯凡老伯伯曾经在__里有个概念,缺损配置。

好高大上的用语,大概意思就是永远不会有完全准备好的状态或者自身永远带着不可弥补的缺陷。

队出发时老、弱、病、残、孕全部包括甚至还有不足周岁的婴儿,在成都坐个地铁那么多人挤在一起都不会聚这么全了吧。

缺损的不能再缺损了吧,整个过程队的配置还一直处于不断耗损状态,然额,他们照样完成了。

整个影片是那样的平静淡然,却聚集着巨大的能量,最终以杨培爷爷在心愿达成后安然逝去而结尾,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英雄般震撼结尾,但是他们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中间却差了一个成功与不成功的节点。

冈仁波齐观后感7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7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7篇冈仁波齐观后感7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冈仁波齐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冈仁波齐观后感1路在脚下,即刻前往我们内心的“圣地”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

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

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纯朴而持久的坚持。

亦如我们会被匍匐前行风餐露宿,风雨无阻的朝圣人群所感动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与心的合一,路在脚下。

如此的坚持,如此的锲而不舍,如此无所畏惧……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少有狂妄的期许和不安于世俗的过分追逐。

路在远方,路亦在脚下。

无论我们前行的目地的在哪里,也无论前方的路途有多么的遥不可及。

信仰的坚定,会让我们忘却太多的设计与筹划。

只是,路在脚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

开始,即忘记路途遥远,只是用简单的身心合一,去缩减与目的地的差距。

风尘仆仆之中,我们或许窥见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不为此生,却为来世。

真正的庄严,不在于过度的粉饰。

在朝圣者的面庞前,或许更多是满身泥泞或蓬头垢面。

但是那一双双坚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让人莫名的感动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会体现在无私无我之中。

虔诚之心与我们最大的触动,也是那不为你我,却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不辞劳苦的前行之躯。

很多时候,我们向往一种宁静,向往一种纯粹,向往一种莫名的感动。

往往寻找之时,却无最好与最真的契合。

然而,当五体投地,叩首前行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莫名的感动,不由的叩启我们内心中,封藏已久的触动与共鸣。

这就是内心纯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诵经,只为众生的祈愿与安康。

所以,我们被震撼,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该有的最本真的愿望。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被过度的心与心外的装饰所迷惑,乱了自我,也乱了内心。

每个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纯粹与极致的信仰与虔诚底蕴。

那份极简的纯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缚之后的无私无我。

《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冈仁波齐》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冈仁波齐》观后感1《冈仁波齐》伪纪录片式的手法,对藏族匍匐叩拜朝圣之路的聚焦,在导演张扬的镜头下,所为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淳朴的美,电影这种美的缔结,在却又并不是依靠何般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对朝圣者们一言一行的细腻捕捉,使这种美在不经意间便得以跃然光影。

“冈仁波齐”是一座山的名字,在普通人眼中他或许就是一座壮丽的山峰,但在无数藏传佛教信徒眼中,它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是一座山那么简单,在藏传佛教里他们认为冈仁波齐是神的住所,代表了无量的幸福,而在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前去朝拜,更是会获得乘倍的功德,由此电影也拉开了序幕,一群包含了孩子、孕妇、屠夫等男女老少的藏民出于不动的期望,不远千里的朝拜之路,构筑了电影剧情的脉路。

磕头前行,风餐露宿,甚至不惜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只为前往神山朝拜,或许很多人都不解这种行为,会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愚昧,而张扬在《冈仁波齐》的故事上选角其实非常巧妙,他并没有纠结于宗教本身,而是让所有观众都能在这样一部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被电影艺术所提炼的魂魄,这魂魄既源于一群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也更源于深植于这群信徒身上对信仰的虔诚。

在长达一年的朝圣之路上,这个由不同的年龄身份的人组成的队伍,没有人会去偷懒,在这条充满了苦难和危险的道路上,也没有人会去迟疑,影片中朝圣者们对信仰的虔诚无是让人叹服的,而电影本身更多的只是在原生态的去展现这种虔诚,没有刻意的升华,也没有对信仰的质疑,甚至没有对壮丽的西藏给予太多的镜头,在这个角度上,电影是如此的朴实,而剧情的植入,再让这个故事变的更为饱满充沛的同时,更还让那信仰中善的光芒变的如此夺目。

关于信仰的宗教电影其实并不少,但却鲜有一部国产电影能这样真正客观的去展现信仰,去在虔诚的信仰中朴实无华的诠释真善之美,而《冈仁波齐》正是这样一部佳作。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通用24篇)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通用24篇)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通用24篇)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篇1今天我看了电影《冈仁波齐》,受益匪浅。

在这部电影里,我知道了许多不了解的知识。

片名《冈仁波齐》是指冈仁波齐峰,它位于西藏自治州普兰县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冈仁波齐”在藏语里是指神圣的意思。

普拉村的尼玛扎堆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和叔叔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

这一年正好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普拉村里的许多村民也希望加入到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之中。

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妇女,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自幼残废的少年……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心愿和希望。

为了去冈仁波齐神山,这十一人组成的队伍,踏上了20xx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从芒康到拉萨不但有20xx多公里,还要一路磕长头前行,如果是我可能走不到就半途而废了。

最令我震撼的是:他们能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前行。

我想:他们到达冈仁波齐山顶一定会十分兴奋,喜极而泣。

我敬佩那孕妇,她的肚子里有着即将出生的孩子,她竟挺着大肚子去朝圣了。

我更敬佩那位自幼残废的少年,在家人的鼓励下,朝圣去了。

我敬佩朝圣者对信仰的虔诚,对大自然的敬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许成功的就会是你。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篇2和同学谈起电影《冈仁波齐》,一部11位藏族人走上朝圣之路的纪录片,但同学显然兴趣不大,说她当时在电影院看睡着了,让我有满腔感情,却无处倾泻,因为在我心里,这部影片是给我震撼的,与其说是影片本身,更应该说是藏族人自身的信仰。

影片中杨培爷爷一生都守着羊,从未出过远门,所以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朝圣,他善良、淳朴,一直都是为照顾哥哥的孩子们而默默奉献,所以侄子尼玛扎堆为了完成他的心愿,下定决心带叔叔走上朝圣之路,而其他的同行者,也都有着各自的原因,屠夫是想减轻自己杀牛的罪恶,仁川晋美是为在建房中死去的两人祈祷......影片没有宏大震撼的场景,只有他们一路认真虔诚的叩拜,在朝圣的路上,他们遇到了路边建房的藏族人,遇到了从四川出发,拉着一头小毛驴的夫妻,还曾留宿在一个大爷家里,当中充满着真诚与温情,同族人邀请停下喝茶,夫妻把小毛驴当家人一样,只是牵着走,大爷给他们讲解磕头时心中要装着众生的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300字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300字
《冈仁波齐》是不多的几部看过了必须要反刍的影片。

与其是在写观后感,不如说是在猜谜。

影片展现的长跪朝圣就像是迷一样的仪式存在。

影片的副标题为“灵魂之路”,恐怕首先要向现代人发问有灵魂吗?相信灵魂吗?相信有灵魂和不相信有灵魂的区别是什么?不相信灵魂的现代人在相信灵魂的人们面前是什么样子的?反过来,相信灵魂的人们在不相信灵魂的现代人面前是什么样子的?
仅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时空密集的场景。

服装、交通工具、日常用具都不是单纯地属于某一个单个时代。

有羊皮毡房,也有羽绒服拖拉机,有酥油茶油灯,也有塑料桶电灯。

这些生活在高原上大山里的人们砍柴放羊,犁地织布,粗茶淡饭,在白雪覆盖的雪山脚下,日子有条不紊地延续着。

物质的画面向观众传达出一个明显的信息,穷困落后,是扶贫的对象。

坐在舒适的影院观影的观众在电影一开始展现的当地人生活的物质画面面前,是不是产生了一丝优越感?是不是还产生了一丝丝的同情和怜悯?甚
至产生了一丝丝要去扶贫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条件的豪情壮志?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300字
《冈仁波齐》是不多的几部看过了必须要反刍的影片。

与其是在写观后感,不如说是在猜谜。

影片展现的长跪朝圣就像是迷一样的仪式存在。

影片的副标题为“灵魂之路”,恐怕首先要向现代人发问有灵魂吗?相信灵魂吗?相信有灵魂和不相信有灵魂的区别是什么?不相信灵魂的现代人在相信灵魂的人们面前是什么样子的?反过来,相信灵魂的人们在不相信灵魂的现代人面前是什么样子的?
仅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时空密集的场景。

服装、交通工具、日常用具都不是单纯地属于某一个单个时代。

有羊皮毡房,也有羽绒服拖拉机,有酥油茶油灯,也有塑料桶电灯。

这些生活在高原上大山里的人们砍柴放羊,犁地织布,粗茶淡饭,在白雪覆盖的雪山脚下,日子有条不紊地延续着。

物质的画面向观众传达出一个明显的信息,穷困落后,是扶贫的对象。

坐在舒适的影院观影的观众在电影一开始展现
的当地人生活的物质画面面前,是不是产生了一丝优越感?是不是还产生了一丝丝的同情和怜悯?甚至产生了一丝丝要去扶贫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条件的豪情壮志?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300字
《冈仁波齐》是不多的几部看过了必须要反刍的影片。

与其是在写观后感,不如说是在猜谜。

影片展现的长跪朝圣就像是迷一样的仪式存在。

影片的副标题为“灵魂之路”,恐怕首先要向现代人发问有灵魂吗?相信灵魂吗?相信有灵魂和不相信有灵魂的区别是什么?不相信灵魂的现代人在相信灵魂的人们面前是什么样子的?反过来,相信灵魂的人们在不相信灵魂的现代人面前是什么样子的?
仅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时空密集的场景。

服装、交通工具、日常用具都不是单纯地属于某一个单个时代。

有羊皮毡房,也有羽绒服拖拉机,有酥油茶油灯,也有塑料桶电灯。

这些生活在高原上大山里的人们砍柴放羊,犁地织布,粗茶淡饭,在白雪覆盖的雪山脚下,日子有条不紊地延续着。

物质的画面向观
众传达出一个明显的信息,穷困落后,是扶贫的对象。

坐在舒适的影院观影的观众在电影一开始展现的当地人生活的物质画面面前,是不是产生了一丝优越感?是不是还产生了一丝丝的同情和怜悯?甚至产生了一丝丝要去扶贫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条件的豪情壮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