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段现用图解决问题
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对于许多复杂的问题,采用适当的策略是非常关键的。
其中,画线段图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明确数量关系,进而找到解决方案。
一、什么是画线段图?画线段图是一种用线段来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使得数量关系更加清晰。
画线段图通常用于解决涉及两个或更多数量的比较问题,如分数、比例和百分比等。
二、画线段图的作用1、简化和清晰化问题:画线段图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的线段,使得问题的结构更加清晰。
对于一些涉及较大数量或抽象概念的问题,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2、明确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线段的长度、比例和交叉点,学生可以快速理解问题的关键要素,从而明确解题思路。
3、促进思维发展:画线段图需要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分析和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提高学习兴趣: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使得解决问题变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
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三、实例分析例如,对于以下问题:“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解答。
首先,画出两条等长的线段,分别代表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
然后,在线段上标出相应的数量。
通过观察线段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明比小红多出的苹果数量,即在线段图上表示为“多出5个苹果”。
四、总结综上所述,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可以简化和清晰化问题,明确数量关系,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先检验两人邮票 的总数是不是 72。
还要检验小春是 不是比小宁多12 枚。
检验,并写出答案。
72-12=60(枚) 60÷2=30(枚) 30+12=42(枚)
72+12=84(枚) 84÷2=42(枚) 42-12=30(枚)
答:小宁有邮票30枚,小春有邮?
105-15=90(本) 90÷2=45(本) 45+15=60(本)
105+15=120(本) 120÷2=60(本) 60-15=45(本)
答:科技书有60本,文艺书有45本。
34棵
34-4=30(棵) 30÷2=15(棵) 4+15=19(棵)
34+4=38(棵) 4棵 38÷2=19(棵) 19-4=15(棵)
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 系更直观,更清楚。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 关系,容易找到解 题方法。
把得数代入原题检 验,要符合所有已 知条件。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 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通过划一划,圈一圈, 解决问题时,经常要画
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 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题
个数的几倍。
中的条件和问题。
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 时,画图表示物体的 排列属性怒,找出规 律。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
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12
72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 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 于小春邮票的2倍,先算……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答:第一小队植树15棵,第二小队植树19棵。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8-49页例1、“练一练”和第52页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特点,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激发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准备:三角板、直尺、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需求,引出策略。
1.创设情境,进行热身。
出示:小红有2块糖果,小明有6块糖果,你可以让他们糖果数量一样多吗?小红:O(小明:••••••引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出示:观察线段图,说出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篮球队:■--------------- ■足球队:■■多10人2.出示例1,激发需求。
补充一个条件出示(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提问:现在你能得出哪些信息?72枚、12枚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
)启发:用什么方法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能使我们看得更清楚、直观呢?(画线段图)指出:画线段图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二、自主探究,体验策略。
1.尝试画图,感知策略。
(1)尝试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着画一画,如有困难,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交流评价。
选几位同学画的图,提问:你对这些图有什么评价?根据学生回答强调:两个量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两条线段左端对齐,便于比较,而且要表示出所有的条件和问题。
(3)示范画图。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完整地画一遍。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1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课件共16张PPT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小宁: 小春:
多 12 枚 72 枚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小宁: 小春:
多 12 枚 72 枚
假 还设可小以春假少 设小12宁枚多邮1票2枚,那邮么票就,和就小和宁小的春邮的
票邮同票样同多样了多,此时两人共有 72−+12 = 6804(枚)。
方法一: 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 12枚,等于小宁的 邮票枚数的 2倍。
四 培优训练
一、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1. 白白粉粉笔笔::(180−2?2)盒÷2 = 79(盒) 彩彩色色粉粉笔笔::79+22 = 101(盒) 22盒
180 盒
答:白粉笔有 79 盒,?彩盒色粉笔有 101 盒。
已知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多 22 盒,两种粉
笔共有 180 盒,求两种粉笔各有多少盒?
小红:(136−5−5−6)÷3 = 40(块) 小平:40+5 = 45(块) 小南:45+6 = 51(块) 答:小红包了 40块,小平包了 45 块,小南
包了 51块。
五 课堂小结 画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 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叫作“和 差问题”。
◎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能使 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看线段图分析 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一 情境导入
一个长和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小芳想 把长增 加 2 厘米,小军想把宽增加2厘米, 改变后的长方形,哪一个的面积大呢?
谁的做法增加得面积大呢?这道题 该怎样思考呢?
利用线段图巧解应用题
利用线段图巧解应用题一、利用线段图剖析题目意思对于小学生来说,应用题之所以难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于文字的理解与剖析能力有限,这往往导致他们在审题的时候就陷入语言“迷宫”,在解题的时候又掉入语言“陷阱”,于是,降低了解题的准确率与效率。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内容以线段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很多时候,线段图画出来了,题目的意思也就一目了然了,能够帮助学生节省审题和解题的时间,提高审题和解题的效率。
例如,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如下一道应用题:小灰兔的菜地里种了100棵萝卜,他上午拔了40棵,下午全部拔完了。
请问他下午比上午多拔了多少棵?事实上,这个题目的列式和计算过程非常简单。
就是100-40=60(棵);60-40=20(棵),简单的两步,就求出了结果。
但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题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于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对这种复杂的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字叙述转化为线段图,从而直观而清晰的呈现题目内容。
比如,这道题就有两种线段图的绘制方法,下面我们进行具体说明:方法一:学生可以画一条长线段,表示100,然后,在长线段中截取一小部分,表示40,那么,剩余的部分很明显就代表小灰兔下午所拔的萝卜数量——60;方法二:学生可以画上下三条平行的线段,第一条线段表示100,第二条线段表示40,那么,两条线段相减之后,剩下的第三条线段就表示60。
无论学生采取哪种方法,都能够将复杂的题目内容以简单而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文字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为他们的审题与解题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利用线段图建立数量关系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数学题,找到数量关系,都是解题的关键。
然而,与其他类型的题目相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常比较隐蔽,学生难以一眼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来发现或建立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顺利完成解题任务。
幼儿园画线段图解应用题
幼儿园画线段图解应用题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解决幼儿园的画线段图解应用题。
下
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1. 理解题目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我们清楚理解了题目要求。
画线段图解应用题通常要求幼儿园学生根据给定的线段长度和要求,进行图解的练。
2. 提供示例和解释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我们可以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示例,并解释如何根据给定长度画出相应的线段。
可以使用一些简单
的图形来进行演示,如直线、三角形等。
例如,我们可以给出线段长度为5个单位的示例,并解释如何
使用尺子或者其他工具进行测量,然后在纸上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
3. 引导学生进行练
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练题,让他们自己根据给定的线段长度进行画线段图解练。
可以给出不同长度的线段,并要求学生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
同时,我们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细节,如如何使用尺子或其他工具正确测量线段的长度,如何将已知长度转化为图纸上的长度等。
4. 检查和总结
在学生完成练后,我们可以检查他们的答案,确保他们正确理解了题目要求,并能够准确地画出相应长度的线段。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加强对画线段图解应用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园学生解决画线段图解应用题,提高他们的几何意识和图解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第1节。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线段图来直观地表示数量关系,并利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画出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苹果和橙子分给小明和小红,怎么分才能使两人得到的数量一样多?”让学生思考片刻,然后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接着,我出示例题:“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18个糖果,小明想和小华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糖果?”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并解释自己的画法。
3. 随堂练习:(1)练习题1:“小丽有5个铅笔,小云有7个铅笔,小丽想和小云一样多,她需要再拿几个铅笔?”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并写出答案。
(2)练习题2:“小明有8个苹果,小华有6个苹果,小明想和小华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苹果?”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并写出答案。
4. 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并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18个糖果,小明想和小华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糖果?板书线段图:小明: |||小华:|||||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10个篮球,小刚有15个篮球,小明想和小刚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篮球?答案:小明需要再拿5个篮球。
方法技巧练——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方法技巧练——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①读题,理清数量关系。
②画图,直观体现关系。
③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④检验,得数代入原题。
1.看图列式计算。
(1)(2)2.一条裤子52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3倍,买这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钱?(先画线段图标出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想:把裤子的价格看成( )份,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也就是( )份,所以一套衣服就是( )份,即( )个52元。
3.花卉基地种了120棵木棉花,紫荆花的棵数比木棉花的多32棵,这两种花一共种了多少棵?4.浩浩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千米,贺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浩浩家到学校路程的2倍。
浩浩家比贺贺家到学校近了多少千米?5.动物园里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3倍,小猴比大猴多24只。
小猴和大猴分别有多少只?6.某校食堂上星期运进大米和面粉共192袋,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5倍。
你知道运来的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袋吗?答案1.(1)9×4=36(个)(或9×3=27(个) 27+9=36(个)) (2)25-5=20(人) 25+20=45(人)2.想:1 3 4 4 52×4=208(元)[提示:也可先算一件上衣的钱数,再加上一条裤子的钱数。
] 3.120+32=152(棵) 152+120=272(棵) 4.2×2=4(千米) 4-2=2(千米) 5.3-1=2 24÷2=12(只) 12×3=36(只) 小猴36只,大猴12只[提示:可画线段图分析,图略。
把大猴的只数看成1份,小猴就是3份,小猴比大猴多2份,即2份是24只,所以24÷2=12(只),就是大猴的只数,即1份的只数,小猴占3份就是12×3=36(只)。
] 6.5+1=6 192÷6=32(袋) 32×5=160(袋)[提示:把大米和面粉的袋数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图略。
面粉占1份,大米占5份,合起来一共有6份,即6份共192袋,可求出1份,192÷6=32(袋),即面粉的袋数,大米的袋数就是32的5倍,即32×5=160(袋)。
用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2)补充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
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小华
小力
我第二次比第 一次多跳8下
我第二次比第 一次少跳13下
小华
小力
我第二次比第 一次多跳8下
我第二次比第 一次少跳13下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பைடு நூலகம்
你能画出表示上衣价钱 的线段吗?
?元
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返回
养兔场有黑兔24只,白兔的只数是 黑兔的3倍。
(1)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2)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
湖中黑天鹅有12只,
,
白天鹅和黑天鹅共有多少只?
(1)补充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
道一步计算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2.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导入新课
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
一条裤子的价钱×3= 一件上衣的价格
48×3=144(元) 答:买一件上衣要用144元。
探究新知
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画图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1)小华家与小悦家相距多少米? 350×3=1050(米) 350+1050=1400(米)
答:小华家与小悦家相距1400米。
5.小悦家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小华家到少年宫的3倍。
(2)小华家到少年宫比小悦家到少年宫近多少米? 1050-350=700(米)
答:小华家到少年宫比小悦家到少年宫近700米。
例2: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画图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48元 裤子 上衣
?元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一套衣服的价钱=上衣的价钱+裤子的价钱
不知道
48元
先求出上衣的价钱
例2: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3倍量
1倍量
也就是“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4条裤子的价格”
1+3=4 48×4=192(元)
答:买一套衣服要用192元。
例2: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
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么列式,再计算。
(1)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 48×3=144(元)
(2)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 144-48= 96(元)
画线段图_解决问题 (1)
6.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7.哥哥今年14岁,妹妹今年8岁,当兄妹俩岁数的和是42岁时,俩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8.兄弟俩现在年龄和是28岁,3年前哥哥比弟弟大2岁,兄弟俩现在各多少岁?
例7,学校买来83本书,其中科技书是故事书的2倍,故事书比文艺书多5本,这三种书各多少本?
例8,小明和小红两人收集邮票,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问小明和小红各集邮多少张?
例9.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今年妈妈和小刚各是多少岁?
例10.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来有男工多少人?
4.今年甲厂比乙厂节约用电500度,已知甲厂节电量是乙厂的3倍,求甲,乙两厂各节电多少度?
5,小红和小明共有压岁钱800元,小红的钱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和小明各有压岁钱多少元?
6,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比二年级的2倍还多60本。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
7,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乙桶倒入多少千克油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
例4.学校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40千克,苹果比梨多2袋,苹果和梨每袋都重5千克,则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袋?
例5,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例6, 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给小宁多少枝后,小宁的圆珠笔芯枝数是小青的8倍
课后巩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丨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苏教版教材中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我会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概念,让他们明白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直线段。
然后,我们会探讨如何用线段图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例如距离、长度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线段的概念,学会用线段图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通过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线段图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线段模型,以及一些用于画线段图的尺子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画出一个简单的线段图,用来表示课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800米,小红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600米,小明和小红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之差是多少?答案:小明和小红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之差是2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线段图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尝试用线段图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就是我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分享。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们需要理解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直线段,并且学会如何用尺子和铅笔来画出线段图。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只有掌握了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和差问题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和差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2.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
2.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和条件画出正确的线段图,并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旧知识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线段图解决行程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
- 提问:什么是和差问题?谁能举个例子?2. 新课讲解- 讲解和差问题的概念:和差问题是指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关系问题。
- 讲解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首先,画出表示两个数的线段;然后,根据问题画出表示和或差的线段;最后,通过观察线段图解决问题。
- 示例讲解:以一道和差问题为例,讲解如何画线段图并解决问题。
3. 动手操作-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道和差问题,尝试用线段图解决。
- 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 出示几道和差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
- 强调画线段图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和差问题2. 板书内容:和差问题的概念、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示例讲解、巩固练习。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差问题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图,学会如何画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以及如何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线段图的作用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如何画线段图。
2.让学生掌握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以及如何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概念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线段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准备线段图的模板,以便学生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线段图的概念。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小明摘了18个,小华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用线段图来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并用线段图来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图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吗?能否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线段图的概念和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用线段图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 8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提问:这道题讲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样画?二、线段图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多()”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
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例:黄花有9朵,比红花少5朵,红花有几朵?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黄花的朵数,再由“比红花少”可知哪种花多?怎样画红花的朵数?三、段段图能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一题多解线段图能开拓学生思维,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
例如:图书馆有科技书150本,故事书是它的3倍,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一般解法为:150×3-150=300(本)。
但线段图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
线段图的方法在低段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因为我们重视解决问题教学,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解题能力的方法指导,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问题的关键。
是我们更应该将关注点的侧重的地方。
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有不少的应用题,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这里我要介绍的方法,是线段图。
关于线段的定义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特点:有两个端点。
有限长。
关于线段图没有定义,词典中也没有解释。
可以这样理解:线段图是由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人们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
可以说,线段图在应用题这一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我们具有怎样高的解题能力,在解决应用题特别是较难理解的题目时,线段图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帮助。
例:苹果有16个,梨子比苹果少5个,梨子有多少个?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是苹果和梨子在进行比较,而我们知道苹果的数量,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苹果:然后再画一条线段表示梨子,虽然梨子的数量我们并不清楚,但我们通过读题,知道梨子比苹果少,所以画这条线段的时候我们应该画的短一些,还有要强调的就是,在画的时候,尽量做到两条线段前端对齐。
第三步就是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是重点的地方。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上衣————————————1、“一件上衣多少钱?”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28×3+28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28×(3+1)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指名板演,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线段图,问号为什么标在这儿,以及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综合算式是:28×3-28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综合算式是:28×(3-1)4、比较: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
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一捆绳子长50米,第一次用去10米,第二用去8米。
这捆绳子短了多少米?”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如果不画图,学生很难理解短了多少米,其实就相当于用去多少米。
可50米的线段怎么画?有学生认为拿出50米长的线进行实地演示,但很快被其他学生否定;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随便用一个长方形纸条表示50米,再分别“剪去”10米和8米。
这样似乎也达到了分析问题数量关系的效果,,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怎样“渗透”画图策略,为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一、引导学生读懂图第一学段教材呈现的图,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呈现信息。
通过具体场景或直观图呈现信息。
如,一年级(上册)解决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教材多次呈现了类似下面的图,要求学生从图中找到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2.明晰概念。
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如,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单元,教材呈现了木块、花朵、小棒、胡萝卜、金鱼、小朋友等多组实物图,每种实物都展示着相同的几份,求一共是多少。
这样就为学生积累起大量感性的材料,从而逐步体会到乘法的本质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3.揭示关系。
借助直观图直观地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一年级(下册)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教材出示花片图表示两数之间的相差关系: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教材出现直条图清晰地揭示了一倍与几倍的关系。
如何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呢?以倍的认识为例,笔者作了以下尝试:首先,整体观察,找准对象。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找准关注对象。
本图情境为3个小朋友在数花坛中各种花的朵数,关注对象为花的数量。
其次,有序读图,读准信息。
(1)按题目叙述顺序读出信息。
:蓝花2朵,黄花6朵。
(2)从总体到细节读出关系:总体看图上黄花多,蓝花少;再注意细节,图上将2朵蓝花圈起来看作一份,将黄花也每2朵一圈,有这样的3份。
再次,据图思考,分析关系。
(1)整合信息: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
蓝花2朵一份,黄花每2朵一份,有这样的3份。
(2)抽象关系: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3)解决问题:求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引导学生感悟图根据第一学段教材特点,可重点向学生介绍两种图:一是直观图。
直观图利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它“简缩”了题目中的次要成分,把主要成分全面而又直观地展示出来,是第一学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喜欢采用的形式。
二是线段图。
线段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
第一学段的线段图往往用来反映两个量之间“比一比”的关系,包括比多比少和倍数关系。
以三年级(上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向学生演示画图过程,引导学生动态学习“画图策略”。
1.读题,把握信息。
师生齐读例题:一条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明确条件与问题。
2.画图,呈现信息。
例题共有三句话,教师读一句话完成画图的一个步骤,特别是让学生注意: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应与表示裤子价格的线段起点对齐,并用3条表示裤子价格长度的线段较准确地表示出上衣价格是裤子的3倍。
(图略)3.读图,梳理关系。
带领学生据图理解题意:将裤子的价格28元看作一份,上衣的价格是这样的3份。
问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就是问把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合起来一共要多少元。
4.思考,解决问题。
要求买一套衣服多少钱?从图上看出裤子的价格已知,是28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价格的3倍。
因此,可以先求出上衣的价格,再与裤子的价格合起来。
同时,我们从图上也发现:可以先求一套衣服是几个28元,再算出一共多少元。
5.反思,感悟价值。
回顾过程:刚才我们是怎样用线段图来反映问题信息的?你觉得这样表示有何好处?通过画图,你在解题过程中有没有获得新的启发?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
”教师示范画图的过程就是动态地向学生逐步展示如何将问题“转化”成图像的过程。
在边读题边画图、边画图边思考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画图的方法,感悟画图策略的过程与价值。
三、帮助学生逐步尝试画图伴随着以上两种读图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画图。
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线段图;画出第一步图,提供画图的大体框架,引导学生接着往下画;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独立画图,对于可能出现的信息呈现不完整,关系表达不准确等问题,教师要利用面批、纠错等形式认真、耐心加以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需要画图?画怎样的图?画图时有什么注意点?有了图怎样进一步思考?等等。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多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能“比较数量多少”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一类应用题。
教材强调“先分后合”,通过“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多的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来理解算理。
因此,通常的教学模式是“着重让学生理解:母鸡与公鸡比,母鸡多,母鸡的只数分成——与公鸡只数同样多的和比公鸡多的两部分,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母鸡的只数来解此类应用题。
”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让一年级的学生完整地叙述这一思考过程是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