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77c16eb680203d8ce2f24f8.png)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②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引导学生思考:a.什么是“威严”?b.从“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c.从这句话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学生自由读——有感情地读——想象读。
④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体验、品读之后,总结:是啊!大佛真的如作者感叹的那样“头顶蓝天,足踏大地”“凛然不可侵犯”。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引导学生带着深入的理解反复读,想象画面读,想象自己是作者,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乐山大佛的赞美之情。
(2)过渡句: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①请生找出过渡句,引导学生了解过渡句的作用。
②请生用“不仅……也是……”说一句话。
③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a.引导学生抓住排水管道“既……又……”,结合句子理解“既……又……”。
b.请学生用“既……又……”说句话。
④教师有感情地描述,激发情感,学生朗诵。
多么神奇、威严的大佛,竟然有这么多的秘密!我们禁不住击掌叫好。
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伟大的工程,多么了不起的中国人民!让我们带着情感大声朗读吧!⑤生自由朗读,注意有感情。
(3)如此宏大,如此神奇的大佛已经稳稳地坐在那儿一千多年了。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正确、美观、工整地书写生字,注意“尊”与“遵”的区别。
交流有关我国名胜古迹的材料,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附:板书设计8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来历宏大的艺术珍品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三年级上册《7乐山大佛》
![三年级上册《7乐山大佛》](https://img.taocdn.com/s3/m/e7a1244a77232f60ddcca1e1.png)
7、乐山大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2.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3. 了解第二自然段里中心句的作用,并初步学会在文章中找出中心句。
教学重点:1.通过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体会乐山大佛的“大”。
2.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教学难点:了解第二自然段里中心句的作用,并初步学会在文章中找出中心句。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乐山大佛”视频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视频从视觉角度初步感知乐山大佛的“大”,让生谈谈感受。
2.生:……3.师:看了视频,同学们都能感受到乐山大佛的“大”,那么这篇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乐山大佛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板书:课题)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出示自学目标(体会乐山大佛的“大”)思路导航:(1)默读第二自然段,请用“——”勾画出具体描写乐山大佛宏大的句子。
(2)用“~~~~~”勾画出第二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学生开始自学。
3.抽生反馈,师生交流感受。
(1)抽生读出勾画出具体描写乐山大佛宏大的句子。
a.课件出示句子,生齐读。
b.师:这几句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乐山大佛的样子?生:……c.课件出示:它的身体很高,头很长,眼睛也很长,垂着两只大耳朵,每个耳朵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很宽。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只都可以坐上很多人。
师:自由读这两段话,找出这两段话的不同之处,说说你最喜欢哪段话,为什么?生:……(相机点拨,列数据)反复读d. 课件出示:“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师:找出这两段话的不同之处,说说你最喜欢哪段话,为什么?生:……(相机点拨,举例子)(2)反馈(用“~~~~~”勾画出第二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相机点拨,中心句以及它的作用)(3)课件出示一段话,为该段选择恰当的中心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乐山大佛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乐山大佛](https://img.taocdn.com/s3/m/89f54e0955270722182ef70a.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乐山大佛★原文★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米。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字词★岷江、湍急、波涛汹涌、掀翻、修造、石壁、一凿凿、一锤锤、巍巍端坐、侵犯、咆哮、威严、石雕、珍品、石匠、美观、安安稳稳★重点句子★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练习题★1读拼音,写汉字。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2ef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5.png)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二、教学重点1.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2.乐山大佛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1.乐山大佛的开凿过程及建筑特点。
2.乐山大佛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乐山大佛的图片、视频资料。
2.佛教文化相关资料。
3.学生分组,准备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观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乐山大佛的了解。
2.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乐山大佛的艺术价值及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2)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拓展延伸(1)展示乐山大佛开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引导学生探讨乐山大佛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2)邀请学生发表对乐山大佛的感悟。
六、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乐山大佛的结构示意图。
七、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我都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乐山大佛的庄重与神秘,能从这座千年古佛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教学方案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时光流转,乐山大佛依然屹立在江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而我们的孩子们,也将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注意事项:1.图片和视频的选择要准确反映乐山大佛的历史原貌,避免使用失真的素材。
解决办法:提前筛选和核实资料,确保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视频都是真实可靠的,以免误导学生。
2.分组讨论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防止部分学生游离于讨论之外。
解决办法:设定明确的讨论任务,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适时介入引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山大佛》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山大佛》优秀学案第二课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e62437e011ca300a6c39062.png)
《乐山大佛》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词。
2.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赏析文本。
4.了解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2、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搜集图片拍照,分享给全部同学。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 ()
波涛 侵犯 冲刷 迫害
()()() ()
避免 技艺 宏大 淹死
2.略读课文第1段,联系全文理解“传说”是什么意思?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默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乐山大佛是宏大的艺术珍品的词句。
4.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思考:
(1)什么是“威严”?
(2)从“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3)从这句话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不仅……也是……”说一句话。
6.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7.如此宏大,如此神奇的大佛已经稳稳地坐在那儿一千多年了。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慨想说?。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7 乐山大佛》公开课教案_14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7 乐山大佛》公开课教案_14](https://img.taocdn.com/s3/m/3b3a26bf81c758f5f71f6741.png)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通过对乐山大佛的学习,感受到它的“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字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时间: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
伟大的四大发明、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威武大足石刻、壮观的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二、复习课文,重获新知1、听写词语“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侵犯”“威严”。
2、请生填空:(1)乐山大佛是和尚主持修造的,整个修造过程整整-它位于部的边上。
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2)乐山大佛是我国-。
三、再读课文,自学提示。
1、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乐山大佛的“大”?并用曲线勾画出来。
2.想一想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四、师生交流、共同学习1、①交流感受,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表现大佛的宏大。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长6.2米的大耳朵,脚宽8.5米,可以坐100来人。
”(宏达)②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引导学生思考:a.什么是“威严”?(有权利而又严肃的样子)b.从“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威严)c.从这句话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学生自由读——有感情地读——想象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2fb79376baf1ffc4fad7a.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字词:岷江、湍急、波涛汹涌、掀翻、修造、石壁、一凿凿、一锤锤、巍巍端坐、侵犯、咆哮、威严、石雕、珍品、石匠、美观、安安稳稳重点句子: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乐山大佛教案 西师大版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乐山大佛教案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adfecbcc22bcd126ff0c8e.png)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
学生:我国著名风景名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
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展示课件或图片,配音乐)2、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理解“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
2、小组为单位,讨论不理解的词。
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读音。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纠正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乐山大佛的来历宏大的艺术珍品智慧与技艺的结晶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珍品?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为什么说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品味全文,体会情感1、略读课文第1段。
(1)教师可出示地图或画简笔画,让学生了解“岷江”的位置。
联系全文理解“传说”是什么意思?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小学语文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乐山大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乐山大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a300210a6f524ccbf85bf.png)
小学语文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乐山大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2学时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3学时难点
1、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2、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4教学活动
1【导入】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谁去过大足石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相机出示图片
2、可是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旅游的地方不是大足石刻,而是四川的乐山大佛。
那里也有很多的石刻,那里有一尊我国最大的石佛,和大足石刻相比要大很多很多。
想不想去看看?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
(板书课题)
3、读课文。
2【讲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多拼几遍。
2、请学生教读文中的词语。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山大佛》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山大佛》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e6e6338453610661ed9f466.png)
《乐山大佛》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词。
2.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赏析文本。
4.了解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赏析文本。
教学难点了解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与自主阅读理解相结合。
课前准备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及我国著名风景名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课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初识了乐山大佛,了解了它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今天,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品味全文,体会情感。
(一)略读课文第1段。
1.教师可出示地图或画简笔画,让学生了解“岷江”的位置。
联系全文理解“传说”是什么意思?90年是多少天?这么多日子的敲打,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石佛,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二)默读第2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乐山大佛是宏大的艺术珍品的词句。
1.交流感受,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表现大佛的宏大。
2.重点体会“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威严”?(2)从“似乎”一词,你又体会到了什么?(3)从这句话的朗读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学生自由读——有感情地读——想象读。
(5)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体验、品读之后,总结:是啊!大佛真的如作者感叹的那样“头顶蓝天,足踏大地”“凛然不可侵犯”。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引导学生带着深入的理解反复读,想象画面读,想象自己是作者,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乐山大佛的赞美之情。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课后练习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00f25df5fbfc77da269b1ff.png)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乐山大佛》课后练习一、看拼音,写汉字。
bǒ tāo bì miǎn bù jǐn( ) ( ) ( )yì zūn fóqīn fàn jì yì( ) ( ) ( )一、比一比,再组词。
淹( ) 端( ) 颈()涛()佛()掩( ) 湍()领()寿()拂()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 ) 咆哮----( ) 宏大----( )三、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术的结晶。
不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排水通道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冲刷。
既……又……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水流翻腾激荡的样子。
()2. 形容态度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3. 比喻珍贵的成果。
()五、照样子写词语。
例:(绿油油)的禾苗(填ABB式的词语)( )的脸蛋()的晚霞()的小手 )( )的房间()的大雪()的天空 )六、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李妈妈是老人。
李妈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1.他家在长江边。
2.歌声吸引群众。
3.小鸟飞。
七、课文选段阅读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1.用文中加点的词写一个句子。
2.这段主要介绍了乐山大佛的哪个方面?3.这个系统有哪些好处?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香山红叶秋天,我们去观赏驰名中外的香山红叶。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
离香山还有一段距离,远远望见香山上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20da0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c.png)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乐⼭⼤佛》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乐⼭⼤佛》原⽂ 在四川省南部,有⼀条从北向南流的⼤河,叫岷江。
岷江⽔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
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座⼤佛。
从那时起,⽆数⽯匠在乐⼭岷江岸边的⽯壁上⼀凿凿、⼀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座⼤⽯佛。
这就是我国的⼀尊⽯佛——乐⼭⼤佛。
“⼭是⼀尊佛,佛是⼀座⼭。
”乐⼭⼤佛背⼭⾯⽔,巍巍端坐。
它⾝⾼71⽶,头长14.7⽶,眼睛长3.3⽶,垂着两只长6.2⽶的⼤⽿朵,每个⽿朵眼⾥都可以钻进两个⼈。
斜披垂挂的⾐衫下,露出两只⼤脚,脚宽8.5⽶。
如果让⼈们⼀个挨着⼀个地排坐在它的⼤脚上,每⼀只都可以坐上100来⼈。
这座头顶蓝天、⾜踏⼤地的⽯佛,不管从哪个⽅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咆哮的时候,⼤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佛不仅是⼀件宏⼤的⽯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佛的头颈和两⽿后⾯,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通道,不管多⼤的⾬⽔,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既没有破坏⼤佛的美观与完整,⼜避免了⾬⽔对⼤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已经有1100多年了。
2.⼩学三年级语⽂《乐⼭⼤佛》教案 教学⽬的 1、运⽤学过的⽅法,认识本课的10个⽣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字。
2、联系上下⽂和已有的⽣活经验,理解本课的⽣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知道乐⼭⼤佛不仅是⼀件宏⼤的⽯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对劳动⼈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山大佛》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乐山大佛》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7e257e9b6648d7c1c746cd.png)
《乐山大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结合网上的信息资料,以导游的形式,运用文中的语言文字和网上获得的知识,来介绍乐山大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乐山大佛的来历和宏大形象,为古代石匠高超智慧与技艺而感到自豪,为我国的古代文化而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方法赏析法、直观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有着高超的技艺、非凡的创造力。
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大足石刻、赵州桥……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产,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乐山大佛的雄伟、神奇吧!(多媒体展示课件及图片)二、新课学习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理解“湍急”“波涛汹涌”“凛然”“智慧”。
小组为单位,讨论不理解的词。
学生借助生字、词卡片,在四人小组中互教互学,巩固生字、词读音。
交流小组学习情况,检查反馈,纠正字音。
2.细读课文,想象品味.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放有关乐山大佛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乐山大佛的乐山大佛的来历,了解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珍品?什么是智慧与技艺的结晶?3.品味全文,体会情感。
(1)略读课文第1段。
教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岷江”的位置与概述。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30fa2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2.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经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奇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气爱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很多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最终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假如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行侵害。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武,好像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才智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很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觉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开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平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2.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教学目的1、运用学过的方法,熟悉本课的10个生字,会标准、美观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阅历,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才智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喜爱、鄙视之情。
4、感知本文举例子、列数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才智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喜爱、鄙视之情。
教学预备教师:乐山大佛的有关图片或教学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
原文:
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字词:
岷江、湍急、波涛汹涌、掀翻、修造、石壁、一凿凿、一锤锤、巍巍端坐、侵犯、咆哮、威严、石雕、珍品、石匠、美观、安安稳稳
重点句子: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
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拼读课文,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2、说出海通和尚和石匠们凿乐山大佛的经过。
3、能找出写乐山大佛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重点:由衷赞叹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通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字词的读音
乐山一尊石匠凿成雕像脚趾端坐
情不自禁赞叹智慧
3、齐读全文
二、自学课文
1、小组自学讨论,回答问题
a、乐山大佛坐落在哪里?
b、海通和尚和石匠们是怎么凿成乐山大佛的?
c、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乐山大佛的大,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d、为什么说乐山大佛是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检查自学效果
理解石匠、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赞叹在课文中的意思。
3、检查指导课文朗读。
三、学习生字
扩充词语:拂尘奴隶
四、延伸学习
1、除了乐山大佛,我国还有很多驰名中外的古迹,你能说出几个吗?
2、口头描写他们的雄伟和特点。
3、按照本文的样子也写一篇有关的小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练习题
1、读拼音,写汉字。
bōtāo
qīnfàn
jìyì
pòhuài
bìmiǎn
chōngshuā
hóngdā
yānsī
2、读读记记。
凛然
一凿一锤
江风
呼叫
江水
水流湍急
安安稳稳
艺术
珍品
你也来勾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读读记记吧。
3、认真读课文第二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1)找出总写乐山大佛“大”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填空。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这句话抓住了乐山大佛的()以及()、()、()的长度,写出了()的特点。
●它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句话抓住了乐山大佛()的宽度,用()来举例子,说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