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说课稿4 浙教版
2024年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
2024年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4章《常见的动物》。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群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特征;详细内容涉及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以及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代表性动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认识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并能够识别常见的动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动物形态结构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分类原则及各类群动物的特征。
难点:理解并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常见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动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讲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
3. 新课讲解:a. 无脊椎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例,讲解其特征。
b. 脊椎动物:分别介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特征,并确定其分类。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动物分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分类a.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b.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并举例说明。
2. 答案: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内有无脊椎。
例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分类的兴趣浓厚,但部分学生对某些动物类群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优质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动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4章“常见动物”。
具体内容包括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主要特征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分析各类动物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解各类常见动物主要特征及其分类;2. 掌握动物分类基本方法,能够对动物进行正确分类;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分类方法和各类动物主要特征;2.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特征及其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各类动物分类依据,让学生解动物分类方法。
a. 哺乳动物:具有毛发、哺乳、胎生、体温恒定等特征;b. 鸟类:具有羽毛、前肢演变成翼、体温恒定、卵生等特征;c.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吸、用鳍游泳等特征;d. 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以在水和陆地上生活、用肺吸等特征;e. 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卵生、体温不恒定等特征。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各类动物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分类例题,让学生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毛发、哺乳、胎生、体温恒定鸟类:羽毛、翼、体温恒定、卵生鱼类:水中生活、鳃吸、鳍游泳两栖类:水陆生活、肺吸爬行类:鳞片、甲、卵生、体温不恒定七、作业设计a. 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b.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填空;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思考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常见的动物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动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常见动物》。
具体内容包括动物分类、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我们将重点学习第24节,通过对几种常见动物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观察,让学生解动物界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分类特征。
2. 使学生解各种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物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能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蜗牛、鱼、青蛙等)、显微镜。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蜗牛、鱼、青蛙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详细讲解动物分类、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让学生对常见动物有更深入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动物分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动物分类2. 常见动物特征及生活习性3. 动物适应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本节课所学三种动物,描述它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谈谈你对动物适应环境理解。
2. 答案:(1)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硬壳保护,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鱼:属于鱼类,有鳞片保护,生活在水中,用鳃吸。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吸。
(2)动物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以适应不同生活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常见动物分类和特征有更深入解,但在讨论动物适应环境问题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动物,解它们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以加深对动物界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这些动物外形有哪些特点?2. 它们生活在什样环境中?3. 你认为这些特点如何帮助它们适应生活环境?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从外观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去观察和思考,为后续知识讲解打下基础。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常见的动物》教学说课课件
像青蛙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为_两__栖__类__动__物__。
大鲵(娃娃鱼) 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 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牛蛙
蝾螈
蟾蜍(蛤蟆)
活动:比较五大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类别 生活环 境
鱼 类 水中、
鳍游泳
体 表
鳞片
呼吸器官
鳃
生殖 方式
卵生
体温变 典型代表 化
鳙鱼、鲢鱼 不恒定 青鱼、草鱼等
卵生 两栖 皮肤 幼体水中
类 成体陆上或水中
幼体用鳃
成体用肺、皮肤
不恒定
青蛙、蝾螈 、 大鲵(娃娃鱼)
爬行 类
鸟类
哺乳 类
3、爬行类
恐龙
蜥蜴
象龟
鳄鱼
变色龙
爬行类的特征:
1)贴地爬行,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3)用肺呼吸; 4)体温不恒定; 5)卵生(卵产在陆地上),体内受精 代表动物: 蛇、鳄鱼、龟、蜥蜴、鳖(甲鱼)等
根据有体内有无脊椎骨,还可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
你还能根据其它的特征对 它们进行分类吗?请写出 分类特征并分类,看一看 分类的结果相同吗?如不
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分类的标准不 一样,分类的 结果也不一样
仔细观察下面4类动物的骨骼,他们有什 么明显的相同特点吗?
二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 许多脊椎骨组成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
被子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供水果
香
桃 树
蕉 树
樱
草
桃
莓
树
做调料
洋葱
大蒜
生姜
辣椒
提供油料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分类策略;2、分类的特征必须具有稳定性。
3、对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上堂课的自然界的物体可分为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又可分为动物与植物的复习,初步理解分类的思想。
2、通过对熟悉的事物人的分类,了解分类的依据特征必须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3、通过对常见动物的分类得出自然界的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并理解逐级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分类的思想,并能从生活过渡到生物的分类,又从复制再生物的分类学习应用到生活中。
2、对分类的思想产生兴趣并能主动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且掌握它。
【教学重点】分类思想的建立;生物逐级分类思想的建立。
【教学难点】分类的思想建立及掌握。
【教学模式】观察、讨论、实验、讲授。
【教学仪器】1、学生实验的器材:调查表格2、教师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根据物体的特征做过一些分类。
例如:自然界中的物体,根据能否生长、能否呼吸、是否需要营养等特征,将它们分为生物与非生物;根据是否能自己制造养料分为动物与植物。
通过前面知识的回忆初步理解分类的思想分类思想的建立1.用投影展示P.35的四张图。
2.①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水生动物:_______陆生动物:_______②根据是否有羽毛:有羽毛的动物______没有羽毛的动物_____③根据______可分为……④……3.引导学生归类出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1.学生观察四幅图。
2.四人小级进行讨论完成投影片展示的表3.理解分类的方法有许多种,但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提问:1、说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特征2、举例你所知道的动物并所它们进行归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4章“常见的动物”。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和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特征;重点学习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等常见动物的结构特点及生活习性;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动物的分类、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动物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物分类的依据及其特征;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结构特点。
2.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等常见动物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观察盒、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称,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动物分类的依据和常见动物的分类;通过挂图、模型、实物等展示不同动物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1)脊椎动物:介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2)无脊椎动物:介绍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3. 例题讲解:针对新课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 常见动物的结构特点及生活习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哺乳动物、三种鸟类、三种鱼类的名称及特征。
(2)简述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答案:(1)哺乳动物:如猫、狗、猪等,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等。
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的动物》教案 (新版)浙教版
第4节常见的动物【教学目标】1、能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2、能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
3、说出五大脊椎动物的特征及代表动物【知识罗列】一、动物分类1、自然界中的物体,根据、、等特征,将它们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2、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
3、学习林耐与分类学二、常见的脊椎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靠鳍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鳞片。
代表动物: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黄鱼,带鱼,鲨鱼2、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腮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娃娃鱼(大鲵),蝾螈3、爬行类: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代表动物:蛇,龟,鳄鱼,蜥蜴4、鸟类: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卵生。
代表动物:鸽,鸡,鸭,鹅,鹦鹉。
5、哺乳类: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代表动物:大熊猫,狗,猫,猴,虎6、易错的物种:海马、鲨鱼是鱼类;鲸鱼、美人鱼、蝙蝠是哺乳类;鳄鱼、甲鱼食爬行类;娃娃鱼是两栖类;鲍鱼是软体动物;企鹅、鸡、鸭、鸵鸟是鸟类。
三、常见的无脊椎动物1、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约有100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它可分为四个纲,分别是昆虫纲(典型动物一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一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一蜘蛛、蝎子,多足纲(典型动物一蜈蚣、马陆)。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分节,并且拥有外骨骼。
2、昆虫的特征。
要判断它是否是昆虫,就要知道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常见的动物浙教版教案
常见的动物浙教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第一节“常见的动物”。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点,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够正确分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各类动物模型或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提问: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 基本概念学习(1)教师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观察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常见的动物2. 内容:(1)动物的基本特征(2)各类动物的主要特点(3)动物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识的动物,并分类。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答案:(1)示例:蝴蝶、蜜蜂(昆虫类);鱼、虾(鱼类);青蛙、蝾螈(两栖类);蛇、蜥蜴(爬行类);鸟、麻雀(鸟类);猫、狗(哺乳类)。
(2)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保护动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拓宽知识面。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4节常见的动物教案浙教版
常见的动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学会使用简单的动物检索表,并练习编制简单的检索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的功能、生活环境相适应,感悟动物的进化方向。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熟悉的动物着手通过讨论归纳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猜游戏活动和检索表的学习,领悟逐级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猜想、推理、交流和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和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2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及心理、生理特点。
初一的学生虽对动物世界感兴趣,喜欢表现自我;但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通过前面的学习虽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所了解,但要完全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还有一段距离。
考虑到学生基础可能不错,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了体现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在本节课中补充了变态发育,双重呼吸的教学。
3重点难点理解区分五大类脊椎动物的主要分类特征。
能自制和利用简单的检索表。
4教学过程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出示鲫鱼、青蛙、乌龟、鸽子、兔子五张图片教师:问题一你所熟悉的这五种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脊椎动物。
问题二请你从生活环境、体表特征、运动器官、呼吸器官、体温是否恒定、生殖发育等方面去分析这五种动物的不同点?学生可结合书本,分组(课前事先分好)讨论并填写在任务单上。
(约5分钟)(二)学生分组回答,呈现成果(约20分钟)生:第一组选一名同学归纳鲫鱼的特征。
师:具有像鲫鱼这种特征的动物称为鱼类。
师:请同组同学回答问题一:鱼类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是与它的水生生活相适应的?为什么这样认为?问题二:你还知道哪些鱼?问题三:请举出名字里没有鱼却属于鱼类的动物,名字中带有鱼而不是鱼类的动物。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精品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动物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中,深入学习第24节《常见动物》。
详细内容将包括动物基本特征、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分类及特征,特别是对这些动物在生态环境中作用和意义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常见动物基本分类和特征,理解不同动物类群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王国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生命尊重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分类依据,不同动物类群特征理解。
教学重点:常见动物识别,解各类群主要特征及生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动物模型,生态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动物分类工作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校园内拍摄常见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多样性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认出这些动物?它们有什共同点?”2. 新课讲解:通过PPT介绍动物基本特征,讲解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定义和特征。
结合动物模型,具体阐述各类群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动物分类工作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模型进行分类。
播放生态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动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策略。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本例题,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动物特征进行分类。
解答学生疑问,强调分类时要注意关键点。
5.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答案,集体讨论,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动物基本特征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特征动物分类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绘制一张动物分类表,至少包括四大类群及特征。
选择三种动物,描述它们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特征。
2. 答案:动物分类表:按照模型和PPT内容进行绘制。
描述动物生活习性:如蝴蝶迁徙、鲫鱼吸适应、青蛙变态发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适用性,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4《常见的动物》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常见的动物》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游戏互动,学会分类和识别常见动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常见动物的识别和特征描述教学难点动物分类的理解和记忆教学准备常见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动物分类的图表或PPT练习题目纸张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常见动物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视频和图片可以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动物,如猫咪、狗狗、熊猫等。
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
接下来,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具有启发性,可以让学生们回顾已知的动物知识,同时思考这些动物的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所期待。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动物特点,以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例如,学生们可以讲述猫狗的习性、熊猫的可爱之处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如表扬、鼓励等,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引出本节课主题之后,教师可以正式开始教学。
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方面。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实例进行讲解,使得抽象的知识点更具有现实感和趣味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动物的特点和知识。
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能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进步。
【说课】常见的动物
说课稿《常见的动物》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常见的动物》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第四节。
在此之前,小学科学的内容已经学过“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关于动物,学生根据小学科学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能说出很多动物的名称,但对怎样给动物分类还不肯定,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动物的分类及各类群动物的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类必须按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原则,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的分裂标准;了解林奈生物分类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小结和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同存异比较,寻找动物的特征,然后对动物进行分类(3)通过对动物类群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来,小学科学有过多次研究动物的经历,他们已经认识到地球上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所以需要搜集了尽量多的动物图片,目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说教法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养成科学的分析方法,培养科学推测、科学思维能力。
本节采用情境导入法、讨论法、观察法、谈话法等教法。
三、说学法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采用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大屏幕、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增强直观感受,由浅入深,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
真正的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学。
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找到了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视频引入,创设情境播放“动物世界”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激发探究欲望,进入情境,此时教师讲述:“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这些动物分布广泛,在海洋、陆地、空中都有其分布,他们是生物圈中的大家族,与人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4章“常见的动物”。
教学内容包括:1. 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 认识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3. 学习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动物的分类及特征;2. 能够运用动物分类知识,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分类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及其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2. 学具:笔记本、笔、动物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2)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类别?”2. 基本概念学习(1)讲解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定义及主要特征;(2)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分发动物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动物分类;(2)各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并说明分类依据;4.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各类动物的特点;(2)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探究。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2. 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哺乳胎生,有毛发;鸟类:体温恒定,羽毛,会飞;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陆地;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皮肤干燥,卵生;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五种你熟悉的动物,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2)简述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特点。
浙教版初一科学上册辅导教案 2.4常见的动物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教师活动
【或检查作业,讲解习题或抽查知识点或上节课的错题】
一、动物分类
(1)由高到低分七个等级,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生物可分动物界和植物界。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
(3)生物间分类单位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反之越少。
(4)分类等级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每一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分类地位及其从属关系
人猫蝗虫生物
分类等级
界动物界动物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纲哺乳纲哺乳纲昆虫纲
目灵长目食肉目直翅目
科人科猫科蝗科
属人属猫属飞蝗属
种智人猫东亚飞蝗
二、常见的脊椎动物
1.动物分类(根据特征进行)
脊椎动物:鱼、蛙、鸟、兔等
根据有无脊椎骨
3
(2)爬行动物
特点: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陆生生活,体温不恒定。
常见的爬行类动物:蛇、与、憋、鳄鱼、变色龙等。
4
5。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常见的动物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24 常见的动物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常见的动物分类,如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2. 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描述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动物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依据。
2. 教学重点:学生对动物特征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标本、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显微镜、观察盒、放大镜、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常见动物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2)鱼类:以鲫鱼为例,让学生观察其身体结构,了解鱼类的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如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3)两栖类:以青蛙为例,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如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等。
(4)爬行类:以壁虎为例,让学生观察其身体结构,了解爬行类的特征,如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等。
(6)哺乳类:以家兔为例,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如体表被毛、哺乳后代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动物的标本,进行分类和特征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常见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 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外骨骼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爬行类: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鸟类:体表有羽毛,前肢变成翼哺乳类:体表被毛,哺乳后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5种节肢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请列举5种鱼类,并说明它们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3)请比较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2 常见的动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1、知道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共同特征并能说出各类群的常见动物。
1.2、知道脊椎动物的分类体系及分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2.1练习根据脊椎动物的特征辨别其所属的类群。
2.2通过观察鱼、兔、鸟、蛙等动物的骨骼
标本或图片,找到它们的共同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3.1在“猜动物游戏”中培养学生对脊椎各
类群特征的关注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心和热爱。
4.【预习范围】从41页到44页
﹡﹡﹡﹡﹡﹡﹡﹡﹡﹡﹡﹡﹡﹡﹡﹡﹡﹡﹡﹡﹡﹡﹡﹡【学讲互动】﹡﹡﹡﹡﹡﹡﹡﹡﹡
﹡﹡﹡﹡﹡﹡﹡﹡﹡﹡﹡﹡﹡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40读图2-12“青蛙的一生”和正文2-3自然段,回答:
1. 青蛙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_________,有_____无________,用_____呼吸。
成体生活在__________,无_____有_________,主要用_____呼吸。
2.为什么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
3.你知道的两栖动物还有哪些?
4. 阅读课本P.41第2自然段和图2-14、2-15,回答:
爬行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5.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
6.阅读P.41“阅读”。
你会区分毒蛇和无毒蛇吗?它们有哪些不同?
7.阅读课本P.42第1自然段和图2-16,回答:
鸟类有哪些主要特征?常见的鸟类有哪些?8.阅读课本P.43第2自然段和图2-17,回答:
哺乳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9.常见的哺乳动物有哪些?
—————【突破点拨】—————
1. 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出现时间来看,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从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来看,动物进化的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_到_________。
3、成体青蛙除了用肺呼吸之外,还要靠什么辅助呼吸?为什么?
4、讨论:一旦遭遇毒蛇,应该如何处理—————【沙场练兵】—————
1、下列哪种动物不是哺乳类动物?()
A 蝙蝠
B 穿山甲
C 鲸鱼
D 变色龙
2、下列不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A、蝙蝠和白鳍豚
B、企鹅和鲸
C、扬子鳄和娃娃鱼
D、鸭和熊猫。
3.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真正开始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A、两栖类
B、鱼类
C、爬
行动物D、鸟类
4.鸟类和蝴蝶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翅膀
B、有无四肢
C、有无脊椎骨
D、有无腮
5.下列关于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蛇属于爬行动物
B.蛇的体温不恒定,所以有冬眠现象
C.有的蛇能产出小蛇,所以蛇是胎生
D.头部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骤然变细的蛇常为毒蛇
6. 比一比下列四种动物,哪种属于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
A.青蛙 B.蝙蝠 C.麻雀 D.鲫鱼
﹡﹡﹡﹡﹡﹡﹡﹡﹡﹡﹡﹡﹡﹡﹡﹡﹡﹡﹡﹡﹡﹡﹡﹡【中考链接】﹡﹡﹡﹡﹡﹡﹡﹡﹡
﹡﹡﹡﹡﹡﹡﹡﹡﹡﹡﹡﹡﹡
1.(2008年宁波市初中学业考试题科学试卷第31题)中国女排北仓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形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镇海蝾螈,它的数量共有2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镇海蝾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
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________动物。
﹡﹡﹡﹡﹡﹡﹡﹡﹡﹡﹡﹡﹡﹡﹡﹡﹡﹡﹡﹡﹡﹡﹡﹡【拓展提高】﹡﹡﹡﹡﹡﹡﹡﹡﹡﹡﹡﹡﹡﹡﹡﹡﹡﹡﹡﹡﹡﹡
—————【牛刀小试】—————
1.在脊椎动物中,类和类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类,类和类动物的体温是不恒定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的动物是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最低等的动物是动物。
2.与青蛙相比,蜥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主要表现在()
A 体表覆盖着角质的细鳞
B 完全用肺呼吸
C 头部后面有颈
D 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
3.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和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 黄鳝
B 章鱼
C 娃娃鱼
D 甲鱼
5. 找出下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B.青蛙、娃娃鱼、蝾螈属于两栖类
C.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D.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提高训练】————
6.为了能适应空中飞行的生活,家鸽在其内部结构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家鸽适应飞行特点的是()
A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 直肠很短,不储存粪便
C 身体除少部分外,全身被羽毛
D 体温恒定,适应能力强
7.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因此被称为两栖动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8.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中出现过三种呼吸结构的是()
A 鸟类
B 鱼类
C 两栖类
D 爬行类
9.下列各种无脊椎动物中,身体,足都分节,体外有外骨骼的生物是()
A 蛔虫
B 海星
C 蚯蚓
D 蝗虫
10.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真正开始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A、两栖类
B、鱼类
C、爬行动物
D、鸟类
﹡﹡﹡﹡﹡﹡﹡﹡﹡﹡﹡﹡﹡﹡﹡﹡﹡﹡﹡﹡﹡﹡﹡﹡【学讲体会】﹡﹡﹡﹡﹡﹡﹡﹡﹡﹡﹡﹡﹡﹡﹡﹡﹡﹡﹡﹡﹡﹡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