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参考教案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7、P8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科版
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具准备】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核桃夹、长夹、小撬棍。
【教法】演示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隔着讲台的文具袋;长夹子、小撬棍、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长夹子取隔着讲台的文具袋。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书上长方形方框内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工具和机械》教案
【导语】认识机械指的是利⽤⼒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被⼈们习惯地称为⼯具。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使⽤⼯具》
学习⽬标:
1、通过教学,使学⽣明⽩什么是⼯具,⼯具在⽇常⽣活中的运⽤。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具。
3、通过学习使学⽣意识到⼯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事情,恰当地选⽤⼯具和机械可以提⾼我们的⼯作效率。培养学⽣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选⽤不同⼯具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科学活动记录表;剪⼑、螺丝⼑、开瓶器、⽺⾓锤、⼩⼑、镊⼦、⽼虎钳(教师);图钉铁钉、⽊螺丝钉。
教学过程:
⼀、导⼊课题
同学们,在⽇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或铅笔⼑)
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菜⼑)
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剪⼑)……
象上⾯所⽤的⼩⼑或铅笔⼑、菜⼑、剪⼑……这些物品叫做⼯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个新的内容――使⽤⼯具(板书课题)
⼆、探究新课
(⼀)认识⼯具
1、我们⽤过什么⼯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具,把⼯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页的表格内。
2、抽学⽣汇报⼯具名称和作⽤:
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
锤⼦:可以定钉⼦、拔钉⼦等改⼑旋转⽊螺钉
剪⼑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
⼩⼑: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
3、教师⼩结:同学们对⼯具的使⽤⽐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家继续努⼒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课时 杠杆的科学》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
重 点
用力点 理发剪
支点
费力
重 点
支点
铁皮剪
用力点 省力
拓展Fra Baidu bibliotek
通 过 对 力 点 、重 点 、支 点 的 分 析 ,我 们 知 道 理 发 剪 是 不 省 力 杠 杆 ,铁 皮 剪 是 省 力 杠 杆 。
重点
力点 理发剪
支点
重点
支点
力点
铁皮剪
研讨
讨论:
● 1、为什么理发剪要用费力杠杆来 做,铁皮剪要用省力杠杆来做?用 省力杠杆做理发剪好吗?
……
研讨
挂在杠杆尺左 边的钩码看作 是重物,钩码 挂的格数就是 重点的位置。
挂在杠杆尺右 边的钩码的重 量就是提起重 物所用的力。 钩码挂的格数 就是力点的位 置。
研讨
?
小结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
拓展
比较下面两件工具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不省力杠杆?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研讨
杠杆为什么能够省力呢? 杠杆省力跟那些因素有关? 下面我们以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省力的秘 密。
研讨
杠杆尺的介绍 谁能说说下面的杠杆尺 ,它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具准备】:长竹筷、棉线、纸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油漆桶、剥线钳、核桃夹、长夹、小撬棍。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隔着讲台的文具袋;长夹子、小撬棍、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长夹子取隔着讲台的文具袋。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书上长方形方框内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长夹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长夹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这一科学概念。
本单元共7课,第1课点明主题,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梳理学生在生活中对工具和技术关系的经验积累;第2、3、4课引领学生针对具体的某单一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进行探究和学习;第5课通过对剪刀这一组合工具的探究和应用来强化前几课的学习;第6课通过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技术和发明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第7课是对本单元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提升。
本课作为单元中的基础知识课,学生将继续探究另一种简单机械——杠杆。人类对杠杆的认识和了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阿基米德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并依据此原理研究出了许多发明,影响深远。今天杠杆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选用杠杆作为研究内容,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研究工具的兴趣。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杠杆”这一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使用已经有相当的经验积累了,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具体研究和探索过杠杆在不同情况、不同组合工具中的作用。
学生在《斜面》一课中已经做过了关于简单机械的研究,《不简单的杠杆》一课安排了一个最原始也最贴近“杠杆”发明和产生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大多看到过,但是不一定亲自动手操作过。这样的安排既减小了难度,也增加了学生在研究杠杆过程中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2. 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教案(2021新版)4
3.不简单的杠杆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3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
已经学习了一种简单机械——斜面,本课中学生将继续探究另一种简单机械——杠杆。聚焦部分通过工人用铁棒撬物体引出杠杆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杠杆类的工具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索:用斜面一样的模拟测试的方法进行探究。探索部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材料将大石块撬动起来,在撬动过程中要调整木块的位置才能完成;二是在撬动的基础上,要将大石块撬一段距离,从A点撬到B点,观察移动的距离和杠杆装置图并记录;三是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本课中主要是看到木块的放置位置和高度会影响撬动的距离,也就是会影响到杠杆的作用效果。拓展部分主要是了解杠杆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学情分析】
前一课内容是《斜面》,学生已经做过关于简单机械的研究,本课是在学过简单机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是运用了模拟测试的方法,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安排难度并不是很大。本课需要学生边实验操作边观察记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之前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记录的能力,所以这些技能储备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
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
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
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研究》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第三课《研究仍在连续》
教课目标:
1、让学买卖识到科学就是在不停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得以连续和进步的。
2、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从问题发现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课要点:新的问题仍在发现中,研究仍在连续中,本课将主要指引学生研究植物根的向水性。
教课准备:油菜种子、不透光的纸盒四个,剪刀、胶带、花盆四个
教课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在研究植物的身子为何会长歪时,我们还有了新的不测的发现。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学生说一说。
二、合作研究。
1、反思与发问
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指引进行采用。(插入第一张幻灯片)(“植物的根为何会倾向有水的一边?”
“植物是经过根来汲取水分的吗?”)若是学生能提出更有价值且适合他们研究的问题,教师也要加以鼓
励和指导。
2、猜想原由,设计实验
教师指引学生完成以下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研究根吸水的实验”主要目的是研究和证明植物是经过根来汲取水分的。详尽方法见教材。实验中,还可以在瓶中的水里加入1-2 滴红墨水,这样将有助于观察。
第二个实验“研究根的向水生长实验”,是观察大豆或稻子等种子萌芽后根的生长方向来说明根拥有向水
生长的性质。
三、解析与总结
这个环节主若是指引学生解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并做出结论。
课文中的“知识链接”是对学生本单元研究学习的知识增补和综述,教课中可以指引学生进行阅读。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杠杆的科学”一课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 2 课时。经过前一课“认识工具”教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上册《不简单的杠杆》说课稿(一)
附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不简单的杠杆》是新教材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聚焦到一种简单机械——轮轴。通过模拟测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轮轴的作用,建构对轮轴的认知。观察、分析教科书中不同轮子的插图,可以感受到工具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本课教科书设计了用固定的小石块,以木板作杠杆,撬和移大石块的任务;希望学生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杠杆能省力,并通过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杠杆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估。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2)指导改变支点的位置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3)认识更多的杠杆类工具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
(5)能如实记录撬动石块所需力大小,运用实验数据分析杠杆使用情况。
(6)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7)认识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和探究,认识到使用杠杆有省力或方便等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认识到改变支点的位置,杠杆的作用效果不同。
四、说学情
通过调查发现,在平时生活中,城里的孩子普遍看到过像老虎钳、羊角锤、烧烤夹子等一些杠杆工具,但是很少有利用这些简单杠杆工具来完成任务的活动体验。同时,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作用大多认为是省力和方便。杠杆类工具有怎样的特点?有没有费力的杠杆类工具?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是知之甚少,即使有学生能说上一二,也仅仅是从课外资料上看来或听来的。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教科版杠杆的科学优秀教案2
2.杠杆的科学
【教材简析】
在本单元第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聚焦板块:认识杠杆。这个板块分为二部分内容。首先,通过撬棍撬石头情景来帮助学生认识杠杆以及杠杆的三要素。其次,教材呈现不同的杠杆类工具,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杠杆类工具三个点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并且可以通过这三个点来判断身边的工具是否属于杠杆,具备初步识别杠杆类工具的能力。
探索板块:借助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的秘密,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来感知杠杆的省力情况,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研讨板块: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发现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拓展板块:由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多,教材另外没有安排拓展内容。如有时间,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杠杆类工具,并且判断是哪种杠杆。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学生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深层次思考这些工具的工作
原理。有些孩子认为工具都是省力的,但事实却正好相反,比如使用筷子吃饭时,筷子是费力杠杆。
【教学目标】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范文二份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范文二份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及结构。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杠杆的概念和结构。
2.理解杠杆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杠杆的作用和原理。
2.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实物杠杆、齿轮组成的简易机械装置、绳索、计时器、试验台。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先通过运用杠杆原理问一问题的方式,导入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杠杆吗?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
教师:杠杆原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杠杆的科学。
2.展示杠杆实物,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教师:请看这个实物,这就是杠杆。它一般由一个刚性杆和一个支点
组成。这个刚性杆的两端分别是支点和力臂。力臂是从支点到我们的力点
的距离,而力点是我们进一步施加力的位置。
3.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实验展示。
教师:这里我使用了一个简易的机械装置,它由两个齿轮和一个杠杆
组成。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机械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教师示范:先将这个装置调整为平衡状态,然后我们用手轻轻地拨动
其中一个齿轮,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我们会发现,由于杠杆原理的作用,一个小的力作用在齿轮上,就能带动另一个大的齿轮旋转。
4.学生操作实验:
教师:同学们,现在轮到你们操作了。请你们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
名同学来操作这个装置。
(分组,学生操作实验)
5.进行讨论及总结:
教师:通过这次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第3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本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本课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类工具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区分杠杆的类别。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准杠杆的三个点,从而判断是否省力。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本课的探究将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行分类。第二部分是小杆秤的研究,这是杠杆类工具的运用的一个典型现象。通过学生的亲手制作,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杠杆类工具的研究》PPT课件
杆秤其实是一个等臂杠杆。 把你要秤的物品放在有挂钩的 地方,秤砣放在秤杆上就可以 称重了,秤上的刻度就是重量 。
新知探究
• 找出杆秤的三个重要位置
支点wenku.baidu.com
阻力点
用力点
提绳处是支点;秤 砣是用力点;秤盘处是 阻力点。
杆秤是省力杠杆
(三)制作小杆秤
新知探究
所需材料 剪子、筷子、绳子、钩码、锥子、纸板
制作步骤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偏口钳、园林剪、切刀、剥线 钳、核桃夹、尖嘴钳 镊子、筷子、剪子 订书器
新知探究
• 为什么杠杆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给人们带来 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二)小杆秤的研究 提绳
新知探究
秤盘
秤砣
杆秤
中药房
农贸市场
• 杠杆的使用方法
新知探究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2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老师:XX
新知导入
剪 纸
理 发
剪刀可以做些什么呢?
做
手
工
新知导入
阻力点
支点
剪刀是杠杆
用力点
新知探究
• (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铁片打开油漆桶盖
夹子夹物体
开瓶器打开饮料瓶
分别找出三种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
杠杠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设计者:嘉兴市实验小学吴建伟
一、教材和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六上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二课时,教材分为两部分:1、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出问题,利用生活经验,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从而引入对“杠杆”的探究。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建构“杠杆”的概念。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教材是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我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改变,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模拟撬棍撬大箱子”的活动,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相互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科学实证意识。
(二)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对于杠杆,其结构和原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五年级的学生平时生活中也经常能见到或曾用到过杠杆及运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对于杠杆他们存在着一定的感性认识,有一小部分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甚至也知道像撬棍一样的机械就是杠杆,但大部分同学因为没有进行过深入探究,对于杠杆结构以及杠杆原理的认识还是很浅层次,很模糊的。
二、教学设想
作为“杠杆”专题的起始课,整堂课的教学围绕“撬棍”展开,体现“情境引入——探索原理——建构概念——拓展应用”的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设计包括四个板块:第一,创设真实情境引出“撬棍”问题;第二,以模拟撬棍撬大箱子的实验为载体探索杠杆的科学原理,重点是归纳出能用较小的力能将重物提升起来的杠杆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并建构概念;第三、再体验用撬棍撬起大箱子的活动,巩固、丰富学生对杠杆的认识;第四,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
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杠杆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杠杆有一定的了解。但学
生在应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杠杆的类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杠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学会判断杠杆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判断杠杆的类型,运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
导。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杠杆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杠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一:观察杠杆模型,了解杠杆的组成、特点。
3.探究活动二:分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探究活动三: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判断杠杆的类型。
5.总结提升:归纳杠杆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杠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的学习将生活中杠杆类工具是否省力的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使用,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类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二)内容说明
本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以生活中的撬铁罐盖子、开啤酒瓶盖、夹子为引入,认识生活中的杠杆也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三种情况。再呈现出10种常见工具,并按照要求是否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并引出问题;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第二部分:小杆称的研究,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动手制作小杆称而引出问题:1、解释“称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2、提绳的位置对称的最大称量有什么影响?
(三)设计说明
学生在上一节课杠杆尺的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杠杆有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三种情况已经了解,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上,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改变分两步走的探究方式,给全班学生提供20多种的生活中常见杠杆类的工具,并且布置相关的使用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采用杠杆类工具游园活动的方式,进行工具的探究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几件工具进行使用与研究,通过体验活动,进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这比学生分小组就工具进行三点的分析与比较,更具有实际意义。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杠杆的研究》,运用杠杆尺的探究学习,学生对于杠杆的三种省力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杠杆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借助杠杆尺的探究上。而本课的杠杆来源于生活,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是陌生的。熟悉是很多工具学生们都使用过,陌生是作为生活中的杠杆,它们的省力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基于此,本节课就采用提供杠杆类工具的实物,让学生采用游园会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杠杆的体验使用,从而认识、判别和分类,知道不同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不同条件需要不同的杠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体验、探究活动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
通过体验活动,观察和找出杠杆类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能判断出某个杠杆类工具是否省力。
【教学难点】
1.找出杠杆上的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判断杠杆类工具是否省力的标准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的大小比较,如果大于则省力,小于则费力,等于则不省力与不费力。
【器材准备】
为全班准备(杠杆类工具游园会,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准备2样杠杆类工具以及相应的使用物品)
分别有:开瓶器、若干啤酒瓶,一字螺丝刀、奶粉桶,夹子(镊子代替)、杯子底的玻璃弹珠,筷子、若干蚕豆,订书机、本子,老虎钳,铁丝,十字开刀,带有螺丝钉的小车,裁纸刀、卡纸,剪刀、纸张,裁缝剪刀,布,火钳、小块塑料,剥线钳,园林剪,理发剪刀,蛋糕夹,尖头钳等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通过杠杆尺总结出的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知识。PPT1
二、感知体验、比较判断、分类学习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PPT2揭题),我们一起来动手认识和比较一下这些杠杆类工具的特点与不同。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探究活动的要求。
PPT出示:
探究活动要求PPT3
•1、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有两件工具与相关的使用材料,你们可以去使用与体验,每人不少于6件工具的自主探究活动。
•2、在体验活动中,找出杠杆类工具的三个点,并进行是否省力的判断。
•3、及时的把你探究后的杠杆类工具,使用图文形式记录下来。
•4、探究完成以后,给你探究的杠杆类工具进行分类,可以有几种分法?记录下来。
•5、全部完成以后的同学把探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把你的记录单夹在展板上,然后去参观其他同学的探究情况,也可以小组选择几件杠杆类工具进行
研讨。
•6、整个探究活动务必注意杠杆类工具使用的安全。
学生明确要求以后,开始每个人的自主长时探究活动,教师做好相关的个别记录指导。探究完成后,根据软板上的提示,把你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看。
三、交流研讨,梳理探究
1、请第一个展示在黑板上的同学来进行交流。PPT3
你研究了哪几件杠杆类工具?它们的三点分别在哪里?属于什么杠杆?
你按照什么标准分类?分了哪几类?
其他研究相同杠杆类工具的同学,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2、还有同学研究哪些杠杆类工具,请你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探究成果。
尽量要求提供的全部杠杆类工具进行完整的交流,展示。
3、全班梳理:PPT5
我们运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些工具是否是省力?(判断3个点的位置情况)
这几种分类的标准各是什么?结果是不是一样?(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不同)
4、全班思考: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它们有的是费力的呢,在生活中为什么还要这样设计呢?PPT6
5、教师小结。
四、延伸拓展:小杆秤的制作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称来,(PPT7)请你联系杠杆的三点,对照认识小杆秤的各部分的作用,并结合杠杆的学习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称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PPT8
2、学习小杆秤的制作。PPT9
结合PPT出示的制作步骤,布置课外完成。
附:小杆称的制作步骤
●把一根小手指粗的竹筷或直木棍(长约30-50厘米)打磨光滑;50克钩码1-10个,其中一个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
●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即提绳,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秤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3、你觉得制作小杆秤最困难的可能是什么?怎么解决?
杠杆类工具的游园活动记录表
班级姓名
图文记录,并在图中标出杠杆的三个点,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我探究的杠杆类工具(不少于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