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浙科版教材使用说明(教育部返)

合集下载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 分子和离子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 无机物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本章小结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 细胞质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 细胞核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4页 0130页 0236页 0366页 0406页 0525页 0711页 0753页 0824页 0899页 0977页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2 无机物 本章小结 1 细胞概述 3 细胞质 5 原核细胞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4 细胞呼吸 本章小结 1 细胞的增殖 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Leabharlann Baidu
1 细胞概述
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 细胞膜和细胞壁

浙科版高中生物备课教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备课教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备课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

2.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3.掌握基本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1.遗传与变异的定义

2.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3.遗传与变异的原因

4.遗传与变异在生物学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通过讲解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观念。

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遗传与变异的原因和在生物学中的意义。

4.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化对遗传与变异的理解。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6.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遗传与变异的理解。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实验表现,评价学生对遗传与变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浙科版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浙科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

前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生物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便于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本学科必修及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2012版)》(以下简称《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是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生物学科组在分析2006年以来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外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要求,以及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研究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结果制定的。《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是浙江省普通高中2012级起生物学科必修及选修模块教学、学业评价和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分成上、下两篇,按模块编写,各模块内容按浙江省普通高中所使用教科书的章节为序进行编排,分为“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活动建议”四个部分。

“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按章节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摘录,便于教师检索。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浙江科技版-必修1第二章- 第五节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浙江科技版-必修1第二章- 第五节
所以各组分间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内质网 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高尔基体 并与其融合;高尔基体同样以囊泡的形式与细 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细胞膜也可 以内陷形成囊泡回到细胞质中。囊泡的移动为 多种细胞器的膜质成分提供物质来源,从而实 现膜成分更新。
突起
间接联系
高尔基体 囊泡
囊泡 (没有穿膜)
内质网腔与内、外两层核膜之间的腔相连
内质网是细胞内除核酸以外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
加工或合成基地。
内质网和线粒体膜有联系,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
为什么呢?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能量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间接联系:由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核膜
磷脂和蛋白质(成 分不完全相同) 细胞膜和包括核膜在内的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注意:原核细胞有生物膜没有生物膜系统
②思考:生物膜系统如何将细胞各部分结构联系在一起?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直接联系:内质网膜(面积最大)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直接转化)
高中生物学 必修1
第二章
第五节
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 整体
学习目标
1. 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理解囊泡在物质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3. 认同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是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其中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个部分。

必修教材分为第一册和第二册,共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三册,共3册。

这套教材是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2019审核通过的高中生物教材,所有公立学校的新生从2022年开始全部使用新教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访问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官网或咨询当地高中生物老师。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选修1(浙科版必修2009版)(适用2013届毕业生)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选修1(浙科版必修2009版)(适用2013届毕业生)

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

该模块是实验课,要求学生在自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然后收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交流,相互讨论,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

一、课标内容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二、教学要求

本部分“实验3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不作要求,只要求学生做2个实验,即“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与“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基本要求1.进行大肠杆菌的扩增,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的操作。2.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用固体平面培养基进行细菌的划线培养。

发展要求说明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和实验原理。

说明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基本要求1.进行微生物分离,使用含有尿素的培养基分离有脲酶的细菌。2.使用酚红指示剂检测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存在。

发展要求1.说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实验原理。

2.举例说明本实验分离出来的细菌不一定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说明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12课时)

实验室守则的学习1课时

生物技术概述3课时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2课时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3课时

复习与检测3课时

2.实验建议

选修Ⅰ内容主要由各种实验组成,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验操作过程的体验,与必修内容的知识性学习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刚接触时,教师应通过生物技术概述内容的讲解,先让学生对生物技术有一初步的了解,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形成勤动手、勤实验的意识与习惯,促进学生对本模块的

有关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有关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有关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新课程改革是现在各界教育主要研究的话题,在课改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生物新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实施已经有两年了,浙江省使用的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新课本,在这两年实施的过程中,业界对此项改革的认同程度并不高。

标签:新课改;浙科版生物;探究;学习平台;生物教学

一、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值得商榷。

1.科学合理的编排问题

以高二生物必修的三册书为例,虽然分别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命名,但在三册书中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第一册《分子与细胞》应该说是后两册书的基础,但编者也许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前后册联系颇多的内容却极少延伸,如遗传物质DNA及RNA在第二册中是中心内容,但在第一册第一章中其内容却只有寥寥几句话,仅仅提到了它们分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又分别主要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其结构、组成等都没有作很好的铺垫,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第二册内容时早已无甚印象。笔者认为这对于有关遗传物质知识框架的形成是不利的。像这样的情况在必修课本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现。

2.课本内容的选择问题

整个高二必修内容选择看似条理清晰,但相对较庞杂,看上去不像教科书,却像是几本课外读物或者说是科普读物。编者想把所有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都讲个遍,但却限于篇幅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匆匆而过,以至于在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都要参考翻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同时导致教师对于许多内容讲得多怕浪费时间,讲得少又怕在考试中大量出现,而学生在自学及练习过程中又感到迷茫:怎么课本仅仅几句话提到的内容却在习题中大量出现,而大篇幅的内容却是寥寥数题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中有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之一,但课本内容却只列举了一个有关人类血友病的例子,相当简单,同时又没有把几种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型的个体的组合及产生的子代的类型的情况以遗传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很难一下子接受,而遗传图的书写正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课本大量采用了立体的彩图,虽然说增强了形象性,但对于学生的解题实在是帮助不大。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再增加有关的平面图。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课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课件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 1 的 CD 段 B.图 1 中 DE 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含量不变 C.图 2 中 a 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c 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 2 中 d 所示的情况
C [图 1 中的 CD 段包括有丝分裂 G2 期、前期和中期,中期是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图 1 中 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 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含量不变;图 2 中 a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c 时期染色体与 核 DNA 的数量比 a 时期减少一半,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图 2 中 d 表示染色体∶DNA=2∶1,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情况不存在。]
染色体
目加倍
数目减半
染色 间期(S 期)DNA 复制,染色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 单体形成
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消失
2.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值的变化曲线
图中 ef(BC)段表示 S 期 DNA 的复制,染色单体形成,fg(CD) 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分裂 G2 期、前期和中期, gh(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2.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 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浙科版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教案-新版

浙科版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教案-新版

实验5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

【学习目标】

1.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3.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如何使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根据不同的外在条件(如温度)清洗不同衣物等日常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教学难点】

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基础知识】

1.家用洗衣粉的成分及作用

家用洗衣粉和其他各种家用洗涤剂的成分基本相同,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和香精等成分。

(1)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四大类,但用于洗涤的表面活性剂则以阴离子和非离子为主。最普通、最传统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就是人类使用了几百年的肥皂(高级脂肪酸钠)。合成洗涤工业问世之后,使用最普遍的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水软化剂:水软化剂可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造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活,提高表面活性剂利用率。三聚磷酸钠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水软化剂,它具有软化水质、分散污垢、缓冲碱剂及抗结块性能等特点,三聚磷酸钠曾广泛应用于各种洗衣粉中,但目前使用的无磷洗衣粉中不含有三聚磷酸钠。

(3)增白剂:丝、棉、毛类等天然纤维的浅色衣物容易变黄,加入增白剂后,它能够留存在衣物上,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反射出与黄光互补的蓝色光线,从而掩盖了衣物上的黄色。

(4)香精和色素:改善洗衣粉的气味和外观,给人清新愉悦的感受,并掩盖某些化学成分的异味。

2.加酶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就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加

最新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教材处理中的五个问题探讨及三点建议

最新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教材处理中的五个问题探讨及三点建议

教材处理的必要性:
(1)教材设计中的对象、场景、难度并不一定适合教师 当时、当地的教学,这要求教师在应用教材时对之进行加 工。
(2)该教材设计思路并不一定能够恰当反映课程标准思 想,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合理性考察,其中有些失误或表达 偏颇的地方,教师在应用教材时必须对其纠正;
(3)教材是一种文本化材料,由于文本条件的限制,它 并不能全然呈现其完备的思想,教师在应用时必须对其进 行程序化、动态化改造;
系统的组 成和结构 系统内的 相互作用 系统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
自我调节
环境
稳 态
二、备课前研读教材
针对具体模块或章节,是否可以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1.充分理解课程标准及指导纲要明确本模块或章节的教 学任务(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什么? 2.如何体现本节知识的特点? 3.本章节要求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基础,还要补充哪些知 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哪? 4.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 5.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切入点在哪? 6.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点在哪?……
3.了解其中涉及的活动及素材。不仅要熟悉教材引用了那些 素材、设计了哪些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清楚教材编写者设置 或选择这些活动或素材的意图,认识它们在教材中的功能及 作用。
细胞的物 质基础
细胞的 结构
细胞的 功能
细胞的发 展和变化
• 本模块在教材编写时力图按照人类认识自然、认识 遗传本质的思路,也就是说基本上按照遗传学发展 的大体思路来组织编写。

教材分析(浙科版)

教材分析(浙科版)

浙科版教材------教材分析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健康等,这些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生物学课程在普及基础的生物学知识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前沿知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中的一些技术手段不断被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高中生物教学在为即将步入大学的同学普及基础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顾及到那些准备步入工作岗位的高中同学,使他们在进入生物学相关的行业工作时具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下面先进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分子与细胞》部分第二部分细胞的结构的课标分析:《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它模块的基础。在细胞的结构部分中知识内容方面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细胞的结构及一些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在实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在探究性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

有学习压力。

2、与人教版教材相比,浙科版教材内容的设计更注重科学知识方面的普及。

3、浙科版教材每章首页不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解析本章标题还在首页的下方列出了本章的学习要求。如: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浙科版新旧生物教材“思考与练习”比较分析—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

浙科版新旧生物教材“思考与练习”比较分析—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

浙科版新旧生物教材“思考与练习”比较分析—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7T06:16:35.188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4期作者:王晓钥

[导读] 比较分析浙科版高中生物学2019年版和2007年版教科书必修二第二章节“思考与练习”

王晓钥

瑞安市塘下中学 325200

摘要比较分析浙科版高中生物学2019年版和2007年版教科书必修二第二章节“思考与练习”,分析、阐述新教材在“思考与练习”的重大改进,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为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考与练习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材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高中生物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于2019年7月发布。此次课程改革优化教材内容和编排,延续浙科版教材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并实现必要的更新,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教材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对“思考与练习”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下面以“染色体与遗传”的思考与练习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理解和运用课后习题开展教学活动。

1重视情境设计

新教材思考与练习与原教材相比,新增习题创设了不同情境。“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根据生物学知识运用和生产过程来源不同,可将等级考试生物学试题的试题情境大致分为3类: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生命科学史情境”[[[] 杨帆,郭学恒.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生物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57.]]。以“染色体与遗传”为例,新增五道选择题和四道简答题,删除四道选择题和两道识图填充题。新增习题中有三题为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一题为科学史情境,一题是生活情境,具体见表1。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选修2(浙科版必修2009版)(适用2013届毕业生)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选修2(浙科版必修2009版)(适用2013届毕业生)

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

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

一、课标内容

1.概述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

2.列举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3.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

4.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

5.描述绿色食品的生产。

6.举例说明设施农业。

二、教学要求

第一节设施农业(选学)

基本要求具体内容不作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

基本要求1.简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

2.举例说出动物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3.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

发展要求1.尝试运用植物病虫害的调查方法,得出病虫害危害程度大小的结论。

2.辨别农业防治技术、物理机械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

病虫害防治技术。

说明1.“活动:探讨当地主要农作物一种病虫害防治的优化防治措施”不作要求。2.“小资料:无特定病原(SPF)”和“课外读: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涯——肉类食品检疫工作者”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具体的内容。

第三节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选学)

基本要求具体内容不作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第四节绿色食品的生产

基本要求1.说出绿色食品的概念。

2.指出绿色食品的分类标准。

3.识别绿色食品的标志。

4.描述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

发展要求1.尝试对有关涉及生物科学的社会问题从多角度展开讨论活动。

2.“活动:调查当地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情况”

说明1.“小资料:无公害农产品”只作为背景材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具体的内容。

2.“活动:探讨绿色壁垒问题”不作要求。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9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教材使用建议

2017年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使用说明(必修)

2017年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Ⅰ使用说明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