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历史学科(word版)

合集下载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命题解读PPT全文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命题解读PPT全文

《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
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下列属于
这一“规划”时期的科技成就有(Βιβλιοθήκη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C.神舟五号飞船顺利着陆
D.“辽宁舰”交接入列
核心素养点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发展。20 世纪六 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 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两弹一星”是这一时期最 突出的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国家的核垄断, 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大提高了我 国的国际地位。这属于“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要求。
(二)2019—2023 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考点分布研析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2021 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中,中国史考 点占全卷 48 分,世界史考点则占全卷 22 分。2022 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 题中,中国史考点占全卷 46 分,世界史考点则占全卷 24 分。2023 年安 徽省中考历史试题中,中国史考点占全卷 46 分,世界史考点则占全卷 20 分,另有 4 分为综合运用。通过对比近三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考点分值分 布可知,今年中考延续了重点考查中国史的命题思路,中国史的所占卷 面分值比较稳定。不过,仔细分析历史六大模块知识点所占分值,可以 发现今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的考查侧重点是有调整的。以 2022 年安徽中考
(四)历史解释 基本内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 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历史理解、因果 关系等形式呈现。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 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 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 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高中历史考试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检测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应用能力。

本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评价学生历史学业水平的标准。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一)中国古代史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郡县制、郡国制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成就,如陶瓷、纺织品、书画等;理解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和城市发展。

3.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科技、宗教等思想文化成就。

(二)中国近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包括民族危机、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现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变革。

3. 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了解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教育问题等;理解这些问题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三)世界近现代史1. 工业革命与近代世界:了解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理解近代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战争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 当代世界经济与文化: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

三、考试形式和考试能力要求(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其中选择题占60分,非选择题占40分。

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个部分。

(二)考试能力要求1. 记忆能力:能够准确记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知识点;2. 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的特点及影响;3. 评价能力:能够对历史人物、事件和制度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观点;4. 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历史背景分析、历史材料解读等;5. 创新能力:能够从新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2023安徽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高中

2023安徽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高中

2023安徽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高中哪个历史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A. 俄罗斯革命
B. 孟加拉分裂
C. 法国大革命
D. 萨拉热窝事件
赫鲁晓夫是哪个国家的领导人?
A. 苏联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在20世纪60年代,南非实行的隔离政策被称为:
A. 隔离主义
B. 种族融合
C. 种族隔离
D. 种族平等
下列哪位人物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A. 尼尔逊·曼德拉
B. 马丁·路德·金
C. 贝尼托·墨索里尼
D.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
哪个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中国
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理论?
A. 伽利略
B. 牛顿
C. 柏拉图
D. 开普勒
哪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创作了《最后的晚餐》?
A. 米开朗基罗
B. 达·芬奇
C. 拉斐尔
D. 贝尔尼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之一是:
A. 苏联解体
B. 柏林墙倒塌
C. 日本变成超级大国
D. 联合国成立
哪个国家的首都是巴黎?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
哪个事件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A. 波士顿茶叶事件
B. 波士顿大屠杀
C. 波士顿港封锁
D. 波士顿协议。

五、学业质量——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word文档)

五、学业质量——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word文档)
2-3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2-4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学科#网
1-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
2
2-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4-5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3-5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4
4-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最新推荐】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推荐】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范文word版 (2页)

【最新推荐】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中考成果是衡量考生是否完成初中结业标准以及高中校园结业招生的主要依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欢迎阅读借鉴!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2018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情况尚未公布,待公布之后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请参考往年的!201X年安徽中考时间具体安排安徽中考考试科目与分值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

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

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

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

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

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生物和地理学科学业结业考试由各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时举行,具体考试内容、分值、命题方式和考试办法由各市依据《201X年安徽省初中地理、生物学科学业考试纲要》等有关要求确定。

全面推进初中毕业体育考试工作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体育应设定必考和选考项目,考试分值应不低于55分。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最高分值15分,学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随机选择一项内容进行。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并用于高中录取的地区,计入中考总分。

体育考试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考试内容和办法等由各市教育局根据《201X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X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X〕6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X年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X〕57号)等有关要求确定。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8年版[精品文档]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8年版[精品文档]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前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第1课: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意义(简单使用);2、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及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综合使用);3、老子和韩非子的学派及思想主张(识记);第2课: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第3课:1、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解);2、“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识记);3、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理解);第4课:明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识记);第5课: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识记);第6课:1、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简单使用);2、“文学三杰”(识记);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和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理解);第7课:1、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识记);2、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识记);3、启蒙运动的核心和启蒙运动的意义(简单使用);第8课: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综合使用);2、《九章算术》(识记);3、《授时历》(识记);4、《齐民要术》(识记);5、《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的作者、地位(理解);第9课:1、《诗经》(识记);2、唐诗繁荣的条件(理解);3、宋词中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的代表人物(识记);4、明清小说的代表作(识记);第10课:1、汉字的演变脉络(识记);2、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及书法家王羲之(识记);3、《清明上河图》(识记);4、京剧的出现(识记);第11课:1、伽利略、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理解);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理解);3、量子论的代表人物(识记);第12课:1、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识记);2、达尔文的进化论(简单使用);第13课:1、瓦特改制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影响(识记);2、法拉第的贡献和电气革命的影响(识记);第14课:1、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识记);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理解);3、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理解);第15课: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识记);第16课: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简单使用);2、三大政策(识记);3、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时间、会议及新三民主义的作用(理解);第17课: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提出(识记);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综合使用);第18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识记);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识记);第19课:1、“两弹一星”和“神舟”飞船飞行成功的意义(简单使用);2、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及其意义(简单使用);第20课:1、“双百”方针(识记);2、“文革”结束后,我国文艺学术繁荣的原因(理解);第21课:1、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识记);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理解);第22课:1、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简单使用);3、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第23课:1、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2、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3、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代表作及作者(识记);4、19世纪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识记);5、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第24课: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及作者(识记)。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科目?A. 语文B. 数学C. 物理D. 编程基础(正确答案)在历史学科的合格性考试中,以下哪个历史时期的内容最可能被重点考察?A. 远古至先秦时期(正确答案)B. 21世纪全球史C. 中世纪欧洲史D. 近现代亚非拉国家史地理合格性考试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天C.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正确答案)D.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变化但不影响昼夜长短化学合格性考试中,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醋酸C. 二氧化碳(正确答案)D. 氢氧化钠生物合格性考试中,关于DNA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B. 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两条链C. DNA中的碱基配对是A-T,G-CD. DNA的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正确答案)政治合格性考试中,关于我国国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 我国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D.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物理合格性考试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正确答案)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信息技术合格性考试中,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A.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B.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C.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U盘等途径传播D. 所有计算机病毒都会立即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正确答案)。

中考、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及阅卷分析

中考、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及阅卷分析

中考、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及阅卷分析一、命题理念市中考及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试题分析1、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兼顾“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价值立意”,侧重于考查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2、依托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重大历史问题的影响与评价以及对历史结论的认识和理解;3、呼应社会热点,体现价值引领,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价值功能。

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一个是能力考查的目标。

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

二、试题结构:基本稳定,稍有变化表格一试题类型、题量分布情况统计试题分析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题量204655分值209867比例(%)40%18%16%12%14%试卷结构与往年一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20个单选题,2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表格二知识内容所占比例分布情况统计(中考)知识内容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及比例中国古代史6分6分↑12分,24%中国近代史5分12分17分,34%中国现代史3分6分9分,18%世界近代史3分5分8分,16%世界现代史31↓4分,8%试题分析与往年相比,中国古代部分略有突出,世界史部分稍有减少,中国近现代史仍为重中之重!三、试题特点(一)渗透学科素养,知情共存。

学科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试题分析1、突显对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考查。

试题分析14.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

右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2、突显对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考查。

【首创统一】材料一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各国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史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查学生学业水平时,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力求做到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和 渗透。
(三)考试水平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的不同要求,按识记、理解和运用 三个层次进行考查。 A.识记 指学生能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如对重要的历 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文献的正确表达,对重要的历史地图、图像的识别。 B.理解 指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初步 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规律和特点等方面 的抽象认识,即形成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 C.运用 指学生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和判断,初步分
3.体现新课程理念,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考试评价对初中历史课程 改革的导向作用,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的设计以历史 问题为出发点,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经验和社 会现实,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遵循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试卷力求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 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避免偏、难、怪、深的试题,适 度命制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
2
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
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 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 民族的认同感。
2.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落实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大力弘扬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 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案 第12课 Word版无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案  第12课  Word版无答案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时空定位】【单元线索】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和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的灾难,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纷纷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1.了解亚非拉国家或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过程及列强所推行的殖民方式。

2.掌握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通过了解亚非拉国家或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过程,对殖民主义的罪恶有充分的反思。

【学科素养】唯物史观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双重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自15世纪开始殖民国家在亚非拉各大洲的殖民扩张活动。

史料实证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历史解释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含义;理解“有效占领”原则的内容。

家国情怀树立和平崛起、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认识亚非拉人民为获得民族独立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2.难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一)殖民扩张过程:时间殖民国家殖民地范围15—16世纪中叶_____ 1496年,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_____。

到16世纪中叶,把包括除____以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1.政治上:设立________,代表国王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2.经济上①推行_____,发展_________。

②疯狂开________,掠夺巨额财富。

③奴役和屠杀________,造成劳动力不足,发展_____贸易。

④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材料探究】材料1 15-18世纪的西班牙处在封建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君主的权力高度集中。

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知识梳理

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知识梳理

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知识梳理历史学科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科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必备考点进行知识梳理。

一、古代史考点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

2.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沿革。

3.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4. 古代社会制度:奴隶制、封建制、中央集权制、城邦制、部落制等。

二、近代史考点1. 近代欧洲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

2. 近代中国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五一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3.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战争结果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4. 近代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法西斯主义制度、冷战等。

三、现代史考点1.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

2.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苏联社会主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3.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4. 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的周边外交、对外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等。

四、思想文化史考点1.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等各种思想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2. 近现代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等。

3. 世界文化交流与冲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等。

4. 科学技术与文化:科技发展对文化的影响、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等。

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

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2015年10月21日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3(一)课程性质/3(二)基本理念/3二、课程目标/6(一)总目标/6(二)学科核心素养/6三、课程结构/9(一)设计依据/9(二)结构/10(三)学分与选课/12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12(一)必修课程/12(二)选修I课程/26(三)选修II课程/45(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58五、实施建议/61(一)教学与评价建议/61(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82(三)教材编写建议/84(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89六、附录/90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90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97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探寻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史
一、编写说明
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是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
史课程标准(实验)》和省教育厅颁布的《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修订)》、《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按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而制定。

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程度、历史思维
能力和必备的人文素养,力图体现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以科学的
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因此,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遵
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

命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
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加强革命传统、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2.基础性原则。

试题着重考查高中历史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体现试题的教育功
能和人文素养。

3.导向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题面向全体学生,有效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
程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有利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4.科学性原则。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命题,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试卷结构合理,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不出偏题、怪题。

同时充分考虑到
我省的城乡差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准确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要求,全面考查普通高中
学生在人文与社会领域内历史学科的基础性学习情况的省级水平考试。

考查结果
是评估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普通高中学生
在上述领域的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升学要求的基本依据之一,也
是高校录取时的参考依据之一。

(二)考试目标
1.目标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准(实验)》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
规律,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所培养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阅读、获取信息、分析、
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
题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理解、认同、尊重、感悟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责任感、人生态度、是非判断、世界意识、民主法治意识、人文与科学精神
以及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

由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目标中不可分割的
三个维度,因此在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考查中,力求做到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