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

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本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

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

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

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

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3点20分,分针、时针各转动了多少度?

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P

P'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

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

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在活动1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

初中数学优秀比赛教案

初中数学优秀比赛教案

初中数学优秀比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比赛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 比赛题目的解析方法和技巧。

2.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数学比赛的优秀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讲解:分析比赛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创新思考。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题目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比赛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引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创新思考。

五、教学评价:

1. 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价。

3. 对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

1. 比赛题目的资料。

2. 数学知识应用的案例。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训材料。

七、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八、教学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3. 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7篇)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7篇)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7

篇)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教案一等奖篇1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朱老师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教学流程清晰,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的教学信息丰富多彩。如:录像、游戏、体验活动等等,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效果不错。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特色:

1、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利用课件展示嫦娥奔月的场景,运动场上的时间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其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比如,让学生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孩子们可以写字,可以做口算题,可以读文章,还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进行体验,效果挺好。

3.重视知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数

学与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如在游戏环节中,让学生估测每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比如:穿好一件衣服大约多少时间……这些活动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初中部举行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颁奖礼

初中部举行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颁奖礼

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在 他的影响下,他周围同学的 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对学 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大 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他曾多次组织各种类型的 活动,多次被学校评为“优 秀学生干部”,曾两次被评 为广州市“优秀学生干部”。
周天灏说,要想成为一 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就要有 一颗爱心,以爱来对待身边 的每一个人,这样,你的工 作才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 他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了 许多义工活动。从小学四年 级开始,他就参加了广州市 儿童义工队,并在中队里组 织了一支“阳光爱心”小队, 定期组织队员们开展许许 多多的爱心活动,探访长 者、到社区服务、和智障青 少年手拉手 这支充满 爱心的小队还被评为全国 特色小队和广州市优秀小 队呢!在与启智学校的同学 进行“手拉手,结对子”的 活动中,他与启智学校的一 名同学结成了一对要好的 朋友。他在日记中写道:“虽 然他是智障儿童,但是他的 爱心并不残缺。那是我一生 中见到的最纯朴、最天真的 朋友 尽管那位同学听 不见我说的话,但是他的心 却听见了。在同一片蓝天 下,我们应该去关心那些残 缺的儿童,而不应该去鄙视 他们。”从这位朋友、这些 义工活动里,他发现了爱, 理解了爱,感受了爱。作为 唯一一名学生代表,在东山 区义工风采大展示活动启 动仪式上,他倡议大家做一
第二年的课堂,由于教材的更换,结合 新教材的特点,我更注重研究课型。我把更
多的精力放在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上:怎样 安排一节课才能突出课型的特点。写作课是 一个我认为很有挑战性的课型,而我参加青 蓝工程比赛上的也是英语写作课。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

1.实现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注意问题

(1)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现、感悟、探究学科知识,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实践,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获取成就感.

(2)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精心布置、认真筛选、突出典型习题,提高作业达到的学习效果.

(3)作业设计应有选择性地展开: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解题方法、课堂知识点选择性地设计易错题和典型习题、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自主筛选的空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4)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结合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设置难度较低的基础习题;对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应设计富有挑战的习题,增加新的知识点,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5)作业设计应有探究意义: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习题应能体现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要点分析

(1)预习作业:在编写学案时可进行预习作业的设计,学生学习新课的主要依据就是学案,参照学案展开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案进行预习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预习新课后进行交流和互检,上课前教师进行批阅,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23[1].1-图形的旋转】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23[1].1-图形的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本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

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3点20分,分针、时针各转动了多少度? 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

旋转

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在活动1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生动的。)

[初中数学]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

[初中数学]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

∙[初中数学]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

选结果通报

∙2010-12-21 浏览(359) 【大中小】

∙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评选结果通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教研中心):

在各市教研室和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苏教研〔2010〕13 号通知要求,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获奖人数共132人,其中一等奖26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66人。现将评选结果通报各市。

附件: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初中数学]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

[初中数学]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

[初中数学]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

选结果通报

2010-12-21 浏览(359) 【大中小】

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评选结果通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教研中心):

在各市教研室和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苏教研〔2010〕13 号通知要求,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获奖人数共132人,其中一等奖26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66人。现将评选结果通报各市。

附件: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201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获奖名单

序号学校姓名

一等奖(共26名)

1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马松

2南京市孝陵卫中学李琛

3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徐俊

4睢宁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汤庆

5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邱媛

6常州正衡中学朱祥生

7武进中天实验学校朱丽萍

8金坛薛埠中学王丹丹

9常州新北区实验中学曹宣

10楚州区文通中学许昌军

11灌南县张湾中学陈建兵

12南通市陈桥中学葛铁雷

13苏州市立达中学奚雯燕

14沭阳县怀文中学丁宁

15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罗圣国

16泰州市姜堰南苑学校钱小强17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颜廷亮18江苏省天一中学邵燕花19省锡中实验学校刘克文20省锡中匡村实验学校朱页21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吴晓茹22射阳县实验初中王亚23江都市丁伙中学王俊24扬州市梅岭中学曹国婷25镇江外国语学校张南南26丹徒区支显中中学王华

二等奖(共40名)

27南京市六十六中学朱理28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刘加红29南京市二十九中致远校区童玉婷30沛县杨屯中学甘磊31贾汪区耿集中学杜晓琳32睢宁新世纪中学丁志国33溧阳市光华初中丁敏34江苏省淮阴中学孙静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说题稿三篇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说题稿三篇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说题稿三

篇一: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说题稿

中考数学压轴题历来是初三师生关注的焦点,它一般有动态问题、开放性题型、探索性题型、存在性题型等类型,涉及到代数、几何多个知识点,囊括初中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考生而言,中考压轴题是一根标尺,可以比较准确的衡量学生综合解题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同时它的得失,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下面我就2012年德州市数学中考第23题第2问进行讲评。

中考题 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ABCD ,点P

为正方形AD 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 、点D 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P 处,点C 落在G 处,PG 交DC 于H ,折痕为EF ,连接BP 、BH . (1)求证:∠APB=∠BPH ;

(2)当点P 在AD 边上移动时,△PDH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3)设AP 为x ,四边形EFGP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试问S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审题分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本题通过翻折将全等变换,相似构造,勾股定理运用,融进正方形,不失一道好的压轴题,很值得推敲。由于此图形是正方形,因此里面隐含着很多直角,这是学生所不注意的地方,也正是

P

H G

F

E

D C

B

A 图1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题目的难点是学生无法将分散的条件集中到有效的图形上进行解决,总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用好直角三角形和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由于此题综合性较强,条件较分散,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难度较大,难度系数是0.19。

基本功大赛细则

基本功大赛细则

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实施细则

一、比赛宗旨

提高我省数学年青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为青年教师搭建一

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二、参赛对象

35周岁以下的初中数学教师。

三、比赛内容与要求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徒手画图(25分)

考试时间:15分钟。

考试形式:由命题组统一准备一段文字(含汉字、数学符号、英语、希腊字母、基本图等),要求选手在15分钟内在黑板的指定区域内,设计并抄写完毕。

2.即兴演讲(15分)

考试时间:5分钟。

考试内容:事先准备一些基本问题或话题,参赛者抽题作即兴演讲。

3.教学设计+课件制作(60+3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考试内容:给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有关备课资源,要求选手写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并制作一个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简要说明等。

4.课堂教学(50分)

考试时间:15分钟。

考试内容: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含课件制作)中取一段内容(由命题组给出),进行模拟上课,展示语言表达水平、运用教学媒体(板书、多媒体等)的水平,教学基本功等。

(二)专业技能

1.基础知识(30分)

考试时间:30分钟。

考试内容:填充题或简答题形式。包括数学文化(数学史)常识、数学教育基础知识等(取材于:教材、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法等)。共10题。

2.解题能力(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内容.共考察6个大题(第1题20分,第2、3、4、5、6题每题16分)。

第1题:填充题:基础知识、基本内容(5个小题)。

初中数学评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评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评课稿模板

篇一:初中数学评课稿

评〈〈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4)〉〉一课

老师所讲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4)〉〉一课,是二次函数这一章中教学的一个难点,而老师通过深度挖掘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巧妙地运用一中的教学模式,突破了重点,突出了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了新知,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闪光点:

一、教学设计合理。1、重视问题的设计。本节课老师立足于学生基础,充分挖掘教材,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比如:在学生回顾y=ax2、y=ax2+k这两条抛物线的基础上引出了新知,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2、重视了知识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的设计。通过探索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弄清y=a(x-h)2这条抛物线与抛物线y=ax2、y=ax2+k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注重探究过程的设计。本节课xx老师精心设计了画图、猜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

二、教学方法以一中模式为载体,变教为探,环环相扣。

本课中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动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画函数图象、归纳二次函数y=a(x-h)2图象的性质、平移规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改变以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我们看到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画图,多次观察图象,分析列表,发现规律,从数到形,从形到数,在反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板书合理,灵活使用多媒体。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节课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

——解题比赛笔试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姓名——

亲爱的老师:

你好!2011年江北区初中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今天在实验中学举行,相信你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以下试题分为两大块,一是关于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关于教材中有关数学及其数学问题的探讨。我们举办解题比赛,不是为了决出大家能力的高低,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家对教材的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和反思问题的能力。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锐角△ABC的三条高AD、BE、CF交于点H,则HD:HE:HF=()A.a:b:c B.cosA:cosB:cosC

C. D.

2.若,则的值为()

A.-

B.0

C.

D.

3.已知矩形ABCD中,AB=72,AD=56,若将AB边72等分,过每个分点分别作AD的平行线;将AD边56等分,过每个分点分别作AB的平行线,则这些平行线把整个矩形分成了边长为1的72×56个小正方形,于是,被对角线AC从内部穿过的小正方形(小正方形内部至少有AC上的两个点)共有()个。

A.130

B.129

C.121

D.120

4.某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中挑选学生会成员,至少要满足以下一个条件:

①初一年级至多选1人;②初二年级至多选2人;

③初三年级至多选3人;④高一年级至多选4人;

⑤高二年级至多选5人;⑥高三年级至多选6人;

则至多要选出()名同学才能做到。

A. 21

B. 22

C.26

D.28

5.如图,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N、M,MN上两点A、B在x轴上的射影分别为A1、B1,若OA1+OB1>4,则△OA1A的面积S1与△OB1B的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初中数学比赛方案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初中数学比赛方案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初中数学比赛方案

根据苏教办基〔2015〕4号文件精神,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2014年修订)》要求,并结合学科特点,制订本次比赛方案。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

所有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选手书写规定的内容,字体不限。

2.即兴演讲

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准备2分钟,演讲时间3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给一段教材,要求写出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简要说明等)以及完成本节课的课件制作。时间为180分钟。利用学校机房,只允许使用比赛提供的统一软件、电子教材等。最后选手应提供教学设计的电子版、课件。

4.课堂教学

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形式进行,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中,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选手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含课件制作)中取一段内容,进行模拟上课,展示语言表达、运用教学媒体(板书、多媒体等)等教学基本功。模拟教学时间为15分钟。

(二)专业技能

1.基础知识测试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30分钟。

测试内容包括数学文化(数学史)常识、数学教育基础知识(教材、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法等)等。题型有填充题和简答题。

2.解题能力测试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

测试内容包括基础题(教材中的基本定理、公式的证明,教材例题、习题、复习题)与综合题(与中考题难度相当)等。题型有填充题和解答题。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的评分标准参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所附的评分标准。专业技能的评分标准由评委组根据纸笔测试的具体情况商定。

教师基本功考试试卷分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教师基本功考试试卷分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7页
1
1
2
1
1 2
3
1
2
1
3
4
1
2
Baidu Nhomakorabea
3
1 4
2007
第8页
已知:如图,⊙P与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点A (0,2)是⊙P与x轴交点,点B(-2,0)在 x轴上,连结BP交⊙P于点C,连结AC并延长交 际x轴于点D.
1、求线段BC长; 2、求直线AC函数解析式;
第9页
❖ 建题卡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试题,教师不但要建题卡, 还能够教学生建题卡。请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数学思想和数学办法是紧密联系,普通来说, 强调指导思想时称数学思想,强调操作过程时称数 学办法.
第21页
数学办法层次性
变换方法
恒等变换
几何变换 积分变换 微分变换 母函数法
分解组合 换元
配方 待定系数 仿射变换 正交变换 射影变换
平移
旋转
反射
解二元方程组时就涉及三个层次:消元法是第一层;为了消元, 可用加减消元或代入消元法,这是第二层;为此,需要进行详 细恒等变形.层次越低,越可操作,越高,内涵越丰富.
❖ 题型变换法:对练习由单一到复杂,用不同类型 练习进行举一反三,让学生归纳题目与知识点联 络,让学生自编符合要求练习,进而深入深化对第38页
❖ 假如难点属于第三种,即包含过多知识点,则应 分散知识点,各个击破;

区中学数学青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方案初中数学比赛方案(一)

区中学数学青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方案初中数学比赛方案(一)

区中学数学青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方案

初中数学比赛方案(一)

近日,区中学数学青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其中初中数学比赛方案也正在制定中。本文将为您介绍该比赛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一、比赛内容

初中数学比赛方案中,涵盖了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与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比赛形式分为笔试、实践和教案设计三个环节,通过实际的教学操作以及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全面考核。

二、比赛目的

该比赛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学科角度上,比赛方案试图从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角度,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和教育思路,并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

三、政策依据

比赛方案主要依据下面几个方面来制定:

(1)教育部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各项法规、规定和指导性文件;

(2)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科竞赛规定;

(3)获奖项目质量的实现与要求,以保障项目的实现和管理必须遵循的要求。

(4)往届比赛的经验,特别是在比赛过程的组织、评分流程、结果处理及奖项设置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四、比赛评分准则

评分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项:实践操作、教案设计、笔试成绩、分析

研究和综合评价。各项分别占比:实践操作(40%)、教案设计(30%)、笔试成绩(20%)、分析研究(5%)、综合评价(5%)。

五、比赛意义

区中学数学青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初中数学比赛方案是对教师教育教

学能力的全面笼统考核。通过此项考核,教师们将能够意识到自身不

足之处,真正意义上地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说题稿

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说题稿
按照数学问题的逻辑顺序,逐步推导 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注重步骤的 完整性和严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公式应用法
直接套用数学公式来解决问题。这种方 法需要学生对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 的掌握,能够迅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巧妙解法分享
图形结合法
通过绘制图形来辅助解题,使问题更加直观易懂。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03
增加限制条件
在原题基础上增加新的限制条件,如“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条直角 边长和斜边长,求另一条直角边长”,可变化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已知一条直角边长,求斜边长”。
变换问题形式
将原题的求解问题变为证明问题,或反之,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 推理能力。
类似题型推荐
同类题型
推荐与原题考查知识点相同、难度相当的类似题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及其 夹角,求第三边长”可推荐为“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及其一边所对的角,判断三角 形形状”。
拓展题型
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拓展,增加难度和复杂度,如引入参数、构造函数等,以此挑战 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深度。
实际应用场景举例
几何应用
将几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 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设计建筑结 构、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山峰高度等。
代数应用
将代数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如 利用方程解决年龄问题、利用不等 式优化资源分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 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本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一些图形旋转现象,给出图形旋转的大致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平面图形的旋转变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体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图形辨析能力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在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形变化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了实验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1.观察实例(课件展示).

①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3点20分,分针、时针各转动了多少度? ②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

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实例的角度;(2)在学生发现实例现象的共同特点后,要求学生试着描述出旋转的定义。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 叫做

旋转

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设计意图:在普通、熟悉的现象中探求数学概念、定理,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进入学习角色,避免了由于数学内容脱离现实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的现象。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旋转,所以回答出教师所展示的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并不困难,也能较顺利地归纳出旋转的数学定义,所以在活动1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可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生动的。)

2.巩固练习

①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

②教材第56页练习1、2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巩固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生活,从而内化旋转的定义,为下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从时针的旋转到三角形的旋转)

2.请大家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挖一个小洞O 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洞(△ABC),然后围绕O 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洞(△A ′B ′C ′),移开硬纸板.(教科书图2

3.1-3)

问题:(1)线段OA 与线段OA ′间有什么关系? (2)∠AOA ′与∠BOB ′间有什么关系? (3)ΔABC 与ΔA ′B ′C ′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进行教学实验,,按照教师提出的探究方向进行度量、分析、归纳、抽象出图形旋转的特征。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归纳: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这也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例题讲解,新知应用

A'

1.课件展示(正方形的旋转)

2.如教科书图2

3.1-4,E 是正方形ABCD 中CD 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 为中心,把ΔADE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问题。

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在画出图形后,能否准确地运用旋转的基本特征表达出作图的理论依据。

解:因为点A 是旋转中心,则它的对应点是它本身。正方形ABCD 中,AD=AB ,∠DAB=90°,所以旋转后点D 与点B 重合。

设点E 的对应点为点E /,因为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所以∠ABE= ∠ADE=90°,B E /=DE,因此可得出右面的旋转图形。

(设计意图:此例题是旋转性质的应用,通过让学生解决蕴含所学知识

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将新知识内化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也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3.此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探讨不同的画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练习,巩固理解

1.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保持不变的点叫作__________.

2.图形的旋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决定的,在旋转过程中,________保持不变. 3.如图,用下面的三角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图中的图形?

4.如图,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菱形绕某一点旋转一个角度后,顺次按这个角度同向旋转而得的:①请你在图中用字母O 标注出这点;②每次旋转了_______度;③一共旋转了_______次.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所学知识的应用过程.通过让学生解决蕴含所学知识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将新知识内化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五、归纳小节,内化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与平移、轴对称图形变换,旋转与另两种图形变换有哪些共性与联系?还存在哪些疑惑?

E

D C

A

4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反思已经学过的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深入理解旋转变换的本质特征.同时为以后进行图案设计活动做知识储备。)

六、达标测试,充实提高(每小题10分,共40分,时间8分钟。)

1.如图,︒=∠︒=∠=∠403,4821,扇形AOB 旋转__________角度后能与扇形DOC 重合,则︒=∠=________,B AB .

2.如图,四边形OABC 绕点O 旋转得到四边形ODEF ,如果︒=∠︒=∠50,40COD AOC . (1)这个图形的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 (2)旋转的角是_______;

(3)点A 的对应点是________,线段OC 的对应线是_________.

3.如图,CDE ∆可以看作是CAB ∆绕某一点旋转后的图形,CD 与AB 相交于点F ,CFB ∆是等边三角形。

(1)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

(2)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依次是________; (3)ACB B A ∠∠∠、、的对应角分别依次是________; (4)线段AB BC AC 、、的对应线段分别依次是_________; (5)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

4.如图,ABC ∆与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C 在线段BE 上,连BD ,如果B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画出BCD ∆旋转后的三角形。

5.图中的风车图案,可以由哪个基本的图形,经过什么样的旋转得到?

(设计意图:达标测试题给学生限定的时间,每一道题都设置分值,目的在于反馈教学的效果。在选题上有梯度,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七、课后作业,颗粒归仓

第1、3题为必做题,10题为选做题。

(设计意图:在选题上既要考虑优秀生,又要照顾到学困生,使优秀生吃的饱,学困生吃得了。)

5题

4题

3题2题1题A

B

C

D

E

A

B

C

D

E

F

A

B

C

D

E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