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合集下载

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

食用菌形态结构与分类

菌盖特点:
边缘状态多样性:全、开、内折、 外翻、内外卷、边缘延伸、边缘波状等。
菌盖特点:
形状多样性:圆、半圆、扇、匙、 肺、半球、钟、斗笠、漏斗、卵圆、圆 桶形、喇叭
菌盖特点:
表面状 态多样性: 光滑、皱纹、 条纹、龟裂、 绒毛、鳞片 等
菌盖特点:
颜色多种多样:白、黄、灰、紫、红 等。 菌肉质地多样:肉质、胶质、蜡质、 革质。由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组成。
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 的顶部,向外到达菌盖边缘、子实层就 排列在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 围。
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 有等长的、不等长的、分叉的等。菌 褶边缘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状 或锯齿状的,也有边缘粗糙有颗粒状 物的。
颜色:一般为孢 子的颜色,幼嫩时一 般是白色,老熟后变 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2.菌丝的组织化
产生原因:在不良条件或繁殖时,菌丝紧 密缠结成
作用:利于食用菌的繁殖或增强对环境 适应性。 菌核
菌根
常见种类
子座 菌索
菌丝束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
冬虫夏 草子座
菌丝束:菌丝平行排列的绳状结构,具有输导作用。
菌核: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茯苓菌核
菌索: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
子实体的形态、构造
菌盖
菌褶 菌环
菌柄
菌托
菌丝索
菌环
1-2.单层;3-4.双层、可滑动;5.絮状; 6.蛛网状;7- 8.破裂后附着菌盖边沿
返回
外菌幕被撑破 菌托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
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54种食用蘑菇的种类

54种食用蘑菇的种类

1、白黄侧耳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

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

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新疆、云南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

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

2、深凹杯伞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

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等地区。

可食用。

3、玉米黑粉菌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

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

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宁夏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

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

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是指人们食用或药用的真菌类生物,一般分为蘑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多种类别。

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等因素,可以将食用菌分类为多个层次。

一级分类:大型食用菌和小型食用菌
大型食用菌是指子实体较大的食用菌,如蘑菇、松茸等;小型食用菌则是指子实体较小的食用菌,如金针菇、灰树花等。

二级分类:树上食用菌和地上食用菌
树上食用菌是指在树木上生长的食用真菌,如松茸、黑木耳等;地上食用真菌则是指在地面上生长的真菌,如蘑菇、香蕈等。

三级分类:肉质类和纤维类
肉质类是指口感鲜美且质地柔软的真菌,如蘑菇、松茸等;纤维类则是指口感稍硬且有嚼劲的真菌,如竹荪、银耳等。

四级分类:单孢和多孢
单孢指一个子实体只有一个孢子囊,如银耳、黑木耳等;多孢则是指
一个子实体有多个孢子囊,如蘑菇、香菇等。

五级分类:有毒和无毒
在所有的食用菌中,也存在一些有毒的品种。

因此,在食用菌的分类
中还需要将其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类。

常见的有毒食用菌包括鹅膏菌、
鸟巢菇等。

六级分类:野生和栽培
野生食用菌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真菌,如松茸、羊肚菌等;栽培
食用真菌则是指人工种植并加工成品的真菌,如香蕈、金针菇等。

七级分类:主要产地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于食用真菌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分类时也可以按照主要产地进行划分。

例如,中国北方主要产松茸
和羊肚菌,而南方则以金针菇、香蕈为主要产地。

综上所述,对于食用真菌的分类可以从多个层次进行划分。

这些不同
层次的分类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用真菌的特点和区别。

54种食用蘑菇的种类

54种食用蘑菇的种类

1、白黄侧耳又称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

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卷,后期常呈波状。

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

柄短,扁生或侧生,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

分布在、、、、、、、、、广西、新疆、等地区。

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

在市场上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斤,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

2、深凹杯伞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5-8cm,扁半球形至扁平,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表面干,光亮,浅土红至浅粉褐色。

菌褶延生,密,污白色,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4-8cm,粗0.4-1cm;菌盖色浅,部松软。

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在我国、等地区。

可食用。

3、玉米黑粉菌又称玉蜀黍黑粉菌、玉米黑霉。

孢子堆的小大、形状不定,多呈瘤状,长或直径3-15cm,初期外面有一层白色膜,往往由寄生组织形成,有时还带黄绿色或紫红色彩,后渐变灰白至灰色,破裂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即冬孢子。

寄生在玉米抽穗和形成玉米棒期间,玉米各部位均可生长。

冬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株残体等处越冬,次年经空气传播到玉米株上发生黑粉病。

此菌分布很广泛,是玉米的主要的病害之一。

分布于我国、、、、、、、、、、、、、等地区。

幼嫩时,可以食用,也可生食,有甜味,炒食别有风味。

经常食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并能助消化和通便。

玉米黑粉菌的培养液中含有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蛋氨酸、氨酸、组氨酸等16种氨基酸。

将新鲜的孢子堆摘下或将老熟后的孢子粉收集后炼成蜜丸做药用,其药性特寒、味甘,有益肝胃和解毒作用。

用孢子粉拌红糖可治神经衰弱和小儿疳积。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是一类被广泛食用的真菌,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

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形态特征,食用菌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下面将从菌类的分类角度,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菌。

1. 伞菌类伞菌类是食用菌中最常见的一类,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类。

它们的菌盖通常呈伞状,有时会有菌褶或菌膜。

伞菌类食用菌的代表性品种包括蘑菇、香菇、口蘑等。

蘑菇是一种常见的伞菌类食用菌,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誉为“菇中之王”。

2. 木耳类木耳类是一类特殊的食用菌,它们生长在树木上,形状扁平而薄,颜色一般为黑色或暗褐色。

木耳类食用菌的代表性品种有黑木耳和银耳。

黑木耳富含植物胶质和纤维素,具有促进消化和滋润皮肤的作用;银耳则被誉为“美容圣品”,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对皮肤健康有益。

3. 金针菇类金针菇类是一类细长而圆筒状的食用菌,形态独特。

它们的菌柄细长而有韧性,菌盖呈喇叭状,颜色一般为浅黄色。

金针菇类食用菌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

金针菇的口感鲜嫩,适合炒食或烹饪汤品。

4. 牛肝菌类牛肝菌类是一类肉质丰满、呈扁圆形的食用菌。

它们的菌盖光滑而有光泽,颜色一般为橘红色或黄褐色。

牛肝菌类食用菌的味道鲜美,肉质酥软,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矿物质。

牛肝菌类食用菌常被用于烹制高级菜肴,是一种珍贵的食材。

5. 茶树菇类茶树菇类是一类灵芝菌的变种,它们的菌柄较粗短,菌盖呈伞状或扁圆形。

茶树菇类食用菌的特点是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和抗肿瘤的作用。

茶树菇类食用菌的口感鲜嫩,适合炒食、煮汤或凉拌。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分类介绍。

食用菌作为一类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搭配食材,合理搭配膳食,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多品尝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获得健康的滋养。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食用菌的分类
1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食用菌的特点 一、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 (二)子实体 (三)有性孢子 二、生活史 (一)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2
食 用 菌 特 点
多为担子菌纲的真菌
主要进行有性繁殖 无光合作用 多为腐生菌 前期为菌丝体 后期为大型子实体
3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菌盖表面是否易脱落、菌肉的色、味、 有无乳汁及浓度;伤变与否以及质地是评价 产品质量的主要部分重要依据。
菌肉
白灵菇菌肉
花菇菌肉
菌肉质地多样:肉质、胶质、蜡质、 革质。由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组成。丝状Fra bibliotek泡囊状
菌褶和菌管
子实层是长在菌盖下面产生担孢子的部位,有的呈叶状, 叫作菌褶;有的呈管状,叫作菌管。
菌褶呈放射状排列,向中央连接菌柄的顶部,向外到达菌 盖边缘、子实层就排列在褶两侧,或存在于菌管里面的周围。
形状:有宽的、窄的,三角形的。有等长的、不等长 的、分叉的等。菌褶边缘通常完整平滑,但有呈波浪状或 锯齿状的,也有边缘粗糙有颗粒状物的。 颜色:一般为孢子的颜色,幼嫩时一般是白色,老熟 后变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两核间生一突起 一核进入突起 双核同时分裂 两个异性核移至前端 隔成2个细胞 双核菌丝
次生菌丝是食用菌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
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菌种都是双核菌丝, 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子实体。
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常发 生锁状联合 经过双核化的菌丝体,通常寿命很长,可 多年产生子实体,栽培上就可利用这一点不 断地向四周辐射扩伸。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子 马鞍菌科 鹿花菌属— 鹿花菌 囊 盘菌目 菌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中国食用菌菌种

中国食用菌菌种

中国食用菌菌种食用菌是指可以作为食品或药材的真菌类植物。

在中国,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菌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中国常见的食用菌菌种。

1. 香菇:香菇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菌,也是中国最常见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菌盖呈扁平状,颜色呈棕褐色,带有香气。

香菇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等保健作用。

2. 松茸:松茸是一种高档食用菌,也是中国著名的菌种之一。

它的菌盖呈圆锥状,颜色呈浅黄色,带有特殊的松树香气。

松茸肉质鲜嫩,口感丰满,被誉为“菌中之王”。

松茸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滋补养颜、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3. 平菇:平菇也是中国常见的食用菌之一,它的菌盖呈圆形或扁圆形,颜色呈白色或浅黄色。

平菇肉质鲜嫩,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平菇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抗肿瘤等药用价值。

4. 金针菇:金针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也是中国传统的名菜之一。

它的菌柄细长,菌盖呈管状,颜色呈金黄色。

金针菇肉质鲜嫩,口感爽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金针菇具有抗癌、降血脂、保护肝脏等保健作用。

5. 鸡腿菇:鸡腿菇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食用菌,它的菌盖呈鸡腿状,颜色呈棕褐色。

鸡腿菇肉质鲜嫩,口感酥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鸡腿菇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降血糖等药用价值。

以上所述只是中国食用菌菌种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食用菌,如牛肝菌、竹荪等。

这些食用菌菌种不仅具有美味的风味,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食用菌菌种,享受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的益处。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

食用菌分类引言食用菌是指可以被人类食用的一类真菌。

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

在各种食用菌中,其分类与归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的分类系统,让我们了解这个有趣而多样化的菌类世界。

一级分类食用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经济价值,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也被称为子囊菌门,是食用菌中最重要的一门。

它们主要通过产生担子孢子进行繁殖。

担子菌门食用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门:1.1 伞菌亚门(Agaricomycotina)伞菌亚门是担子菌门中最大的亚门之一,包含了许多常见的食用菌。

以下是一些伞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双孢菇属(Champignons, Agaricus bisporus)•蘑菇属(Mushrooms, Agaricus)•牛肝菌属(Boletes, Boletus)•鬼笔菌属(Oyster Mushrooms, Pleurotus)1.2 乳菌亚门(Lycoprinomycotina)乳菌亚门包含许多担子菌门中较小且较不为人知的食用菌。

以下是一些乳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粉帽属(Porcini, Lycoperdon perlatum)•珊瑚菌属(Coral Mushrooms, Clavulina)2.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门是食用菌中的另一个重要门类。

子囊菌门的菌丝体结构比担子菌门更为简单,而且大多数食用菌属于这个门类。

子囊菌门食用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门:2.1 真菌亚门(Eurotiomycotina)真菌亚门中的食用菌通常具有球形或卵形子囊,以下是一些真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松露属(Truffles, Tuber)•鹅膏菌属(Genus Ganoderma)2.2 球囊菌亚门(Pezizomycotina)球囊菌亚门中的食用菌通常具有成对的囊泡,以下是一些球囊菌亚门的常见属和品种:•杯状菌属(Cup Fungi, Peziza)•美味菌属(Morchella)二级分类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之下,食用菌还可以根据其菌盖(子实体的上部)和菌褶(位于菌盖的底面)的特征进一步分类。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第一章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引言: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大小不一。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以及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的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掌握食用菌形态和分类知识,是指导生产,获得栽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虽然它们在外表上有很大差异.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生活于基质内部的菌丝体和生长在基质表面的子实体组成的,即食用菌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体(结构),存在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子实体是从菌丝体上产生的.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一)菌丝体的概念: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一般呈白色绒毛状.(二)菌丝的概念:是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是由孢子吸水后萌发芽管,芽管的管状细胞不断分枝伸长发育而形成的.(每一断生活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

生产应用的“菌种”,就是利用菌丝细胞的分生作用进行繁殖的。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了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可以是单核,双核或多核。

隔膜是(septum)由细胞壁向内作环状生长而形成的。

食用菌的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形态:多细胞、管状、无色、透明、有横隔(四)菌丝的功能:分解、吸收、转化、积累、运输养分和贮藏、繁殖(五)菌丝的类型:(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可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次菌丝)1、初生菌丝: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

开始时菌丝细胞多核、纤细,后产生隔膜,分成许多个单核细胞,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又称为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子囊菌的单核菌丝发达而生活期较长,而担子菌的单核菌丝生活期较短且不发达,两条初生菌丝一般很快配合后发育成双核化的次生菌丝)。

单核菌丝无论怎样繁殖,一般都不会形成子实体,只有和另一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质配之后变成双核菌丝,才会产生子实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的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大小不一。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以及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的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掌握食用菌形态和分类知识,是指导生产,获得栽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虽然它们在外表上有很大差异。

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由生活于基质内部的菌丝体和生长在基质表面的子实体组成的,即食用菌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菌丝体是营养体(结构),存在于基质内,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输送及贮藏养分;子实体是繁殖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子实体是从菌丝体上产生的。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一)菌丝体的概念: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一般呈白色绒毛状。

(二)菌丝的概念:是由管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物,是由孢子吸水后萌发芽管,芽管的管状细胞不断分枝伸长发育而形成的。

(每一断生活菌丝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均可发育成新的菌丝体。

生产应用的“菌种”,就是利用菌丝细胞的分生图2-1 菌丝的类型作用进行繁殖的。

食用菌的菌丝一般是多细胞的,菌丝被隔膜隔成了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可以是单核,双核或多核。

隔膜是(septum)由细胞壁向内作环状生长而形成的如图2-1,食用菌的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三)菌丝的形态:多细胞、管状、无色、透明、有横隔。

(四)菌丝的功能:分解、吸收、转化、积累、运输养分和贮藏、繁殖。

(五)菌丝的类型:根据菌丝发育的顺序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食用菌的菌丝可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次菌丝。

1.初生菌丝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

开始时菌丝细胞多核、纤细,后产生隔膜,分成许多个单核细胞,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又称为单核菌丝或一次菌丝。

子囊菌的单核菌丝发达而生活期较长,而担子菌的单核菌丝生活期较短且不发达,两条初生菌丝一般很快配合后发育成双核化的次生菌丝。

单核菌丝无论怎样繁殖,一般都不会形成子实体,只有和另一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质配之后变成双核菌丝,才会产生子实体。

2.次生菌丝两条初生菌丝结合,经过质配而形成菌丝。

由于在形成次生菌丝时,两个初生菌丝细胞的细胞核并没有发生融合,因此次生菌丝的每个细胞含有两个核,又称为双核菌丝或二次菌丝。

它是食用菌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的菌种都是双核菌丝,只有双核菌丝才能形成子实体。

它能发出多个分枝,向多极生长,并分泌水解酶,将基质中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水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供自身生长需要,从而不断生长扩大,直至成熟集结形成子实体,同时也为子实体提供养料,两条初生菌丝制种既是培养次生菌丝体,任何微小的菌丝体片段(菌种块),均能产生新的生长点,由此产生新的菌丝体。

生长基质内的菌丝体,如条件适宜,可以永远生长下去,直至基质养料消耗完毕。

锁状联合: 大部分食用菌的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上常发生锁状联合,这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

担子菌中许多种类的双核菌丝都是靠锁状联合进行细胞分裂,不断增加细胞数目,锁状联合过程如图2-2:(1)先在双核菌丝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胞壁上产生一个喙状突起;(2)双核中的一个移入喙状突起,另一个仍留在细胞下部;(3)两异质核同时进行有图2-2锁状联合丝分裂,成为4个子核;(4)分裂完成后,2个在细胞的前部;另外2子核,1个进入喙突中,1个留在细胞后部;(5)此时,细胞中部和喙基部均生出横隔,将原细胞分成三部分。

此后,喙突尖端继续下延与细胞下部接触并融通。

同时喙突中的核进入下部细胞内,使细胞下部也成为双核;(6)经如上变化后,4个子核分成2对,一个双核细胞分裂为两个;(7)此过程结束后,在两细胞分融处残留一个喙状结构,即锁状联合。

这一过程保证了双核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节(每个细胞)都能含有两个异质(遗传型不同)的核,为进行有性生殖,通过核配形成担子打下基础。

双核菌丝是靠锁状联合进行细胞分裂的;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的鉴定标准,凡是产生锁状联合的菌丝均可断定为双核。

锁状联合也是担子菌亚门的明显特征之一,尤其是香菇、平菇、灵芝、木耳、鬼伞等。

3.三次菌丝由二次菌丝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已组织化的双核菌丝,也叫三生菌丝或结实性菌丝。

如菌索、菌核、菌根中菌丝以及子实体中的菌丝。

(六)菌丝组织体的类型菌丝体无论在基质内伸展,还是在基质表面蔓延,一般都是很疏松的。

但是有的子囊菌和担子菌在环境条件不良或在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的菌丝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就形成了菌丝体的变态。

常见的菌丝组织体有:1.菌索由菌丝缠结而形成的形似绳索状的结构。

(菌丝组织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条件适宜是,菌索可发育成子实体。

典型的如蜜环菌、安络小伞等。

2.菌核由菌丝体和贮藏营养物质密集而形成的有一定形状的休眠体,又称菌核。

菌核中贮藏着较多的养分,对干燥、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因此,菌核既是真菌的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的菌丝组织体。

菌核中的菌丝有较强的再生力,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很容易萌发出新的菌丝或者由菌核上直接产生子实体。

我们常用的药材如猪苓,雷丸,茯苓等都是。

3.菌丝束由大量平行菌丝排列在一起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束状菌丝组织叫菌丝束。

无顶端分生组织,如双孢菇子实体基部常生长着一些白色绳索状的丝状物,既是它的菌丝束。

4.菌膜由菌丝紧密交织成一层薄膜,即是菌膜。

如香菇的表面形成的褐色被膜。

5.子座它是由菌丝组织即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的容纳子实体的褥座状结构。

一般呈垫状、栓状、棍棒状或头状。

它是真菌从营养生长阶段到生殖阶段的一种过度形式。

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菌丝在基质中吸收养分不断地生长和增殖,在适宜条件下转入生殖生长,形成子实体原基并逐步发育为成熟子实体。

子实体是真菌进行有性生图2-3 子实体的结构殖的产孢结构,俗称菇、蕈、耳等,其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是人们主要食用的部分。

担子菌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是产生担孢子。

子囊菌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是产生子囊孢子的部分。

子实体是由菌丝构成的,与营养菌丝比,在形态上具有独特的变化型和特化功能。

子实体形态丰富多彩,不同种类各不相同,有的是伞状(蘑菇,香菇),有的贝壳状(平菇),漏斗状(鸡油菌),舌状(半舌菌),头状(猴头菌),毛刷状(齿菌),珊瑚状(珊瑚菌),柱状(羊肚菌),耳状(木耳),花瓣状(银耳)等,以伞菌最多,可作商品化栽培的食用菌大多为伞菌,下面着重以伞菌为例,简单地介绍其子实体的形态和构造。

伞菌子实体主要由菌盖、菌褶、菌柄组成如图2-3,某些种类还具有菌幕的残存物---菌环,菌托。

(一)菌盖:又称菌帽,是伞菌子实体位于菌柄之上的帽状部分,是主要的繁殖结构,也是我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由表皮,菌肉和产孢组织---菌褶和菌管组成。

1.形态如图2-4:因种而异,常见有钟形(草菇),半球形(蘑菇)1 2 3 4 5 6 77 8 9 10 11 12 13图2-4 菌盖常见形状1.圆形2.半圆形3.圆锥形4.椭圆形5.钟形6.半球形7.斗笠形8.钥匙形9.扇形 10.漏斗形 11.喇叭形 12. 浅漏斗形 13.圆筒形 14.马鞍形2.颜色:各异,有乳白色(双孢蘑菇),杏黄色(鸡油菌),灰色(草菇),红色(大红菇),青头菌为紫绿色。

3.附属物图2-5如:鳞片(蛤蟆菌),丛卷毛(毛头鬼伞),颗粒状物(晶粒鬼伞),丝状纤维(四孢蘑菇)。

4.菌肉:表皮以下是菌肉,多为肉质,少数是革质(裂褶菌)蜡质(蜡菌),也有胶质或软骨质的。

5.菌盖边缘形状如图2-6:常为内卷(乳菇),反卷,上翘和下弯等。

边缘有的全缘,有的撕裂、成不规则波状等。

6.菌盖大小,因种而异,小的仅几毫米,大约达几十厘米。

通常将菌盖直径小于6 cm 的称为小型菇,菌盖直径在6-10cm 称为中型菇,﹥10cm 称为大型菇。

(二)菌褶:是生长在菌盖下的片状物。

由子实层,子实下层和菌髓三部分组成。

1.形状:三角形、披针形等,有的很宽。

如宽褶拟口蘑等。

有的窄,如辣乳蘑等。

2.颜色:白色、黄色、红色。

3.排列:菌褶一般呈放射状由菌柄顶部发出,可分成五类:①等长②不等长③分叉④有横脉⑤网纹;菌褶交织成网状。

4.菌褶与菌柄的连接方式如图2-7:(1)直生:菌褶内端呈直角状着生于菌柄上,如红菇;(2)离生:菌褶的内端不与菌柄接触,如双孢蘑菇、草菇等;(3)弯生或凹生:菌褶内端与菌柄着生处呈一弯曲,如香菇、金针菇等;(4)延生(或垂直):菌褶内端沿着菌柄向下延伸,如平菇。

菌管就是管状的子实层,在菌盖下面多呈辐射状排列。

如牛肝菌或多孔菌。

图2-5 菌盖附属物 1.纤毛 2.丛毛鳞片 3.颗粒状鳞片 4.块状鳞片5.龟裂鳞片 6.角锥鳞片1 2 3 4 图2-6 菌盖附属物1.上翘2. 反卷3.内卷4.边缘有全缘5.边缘撕裂6.边缘不规则波状 5 61 2 34 5 1 2 3 45 6 7 86(三)菌柄:连接菌盖和菌丝体中间结构,同时还起支撑作用。

1、形状如图2-8:圆柱状(金针菇)、棒状、假根状(鸡从菇),纺锤状等。

图2-7 菌褶与菌柄着生及边缘情况1.离生2.弯生3.直生4.延生5.边缘平滑6.边缘波浪形7.边缘颗粒状8.边缘锯齿状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图2-8菌柄形状1.中生2.偏生3.侧生4.无菌柄5.圆柱形6.棒状7.纺锤形8.柱状9.分枝 10.基部联合 11.基部膨大呈球状 12.基部膨大呈臼状 13.菌柄扭转 14.基本延长呈假根状2.着生位置分三种:中生(蘑菇,草菇),偏生(香菇),侧生(平菇)等类型。

3.菌柄纵剖面形状可分为实心(如香菇)空心(鬼伞),半空心(红菇)。

(四)菌环和菌托1.菌幕:指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或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那层膜状结构。

前者称外菌幕,后者称内菌幕。

2.菌环:幼小子实体的菌盖和菌柄间的那层膜,随着子实体成熟,残留在菌柄上发育成成菌环。

3.菌托: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随着子实体的生长,残留在菌柄基部,形成菌托。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食用菌一生所经历的全过程。

即从有性孢子图2-9 食用菌生活史萌发开始,经单、双核菌丝形成及双核菌丝的生长发育直到形成子实体,产生新一代有性孢子的整个生活周期如图2-9。

一、菌丝营养生长期(一)孢子萌发期:食用菌的生长是孢子萌发开始的,孢子在适宜的基质上,先吸水膨胀张出芽管,芽管顶端产生分枝发育成菌丝。

在胶质菌中,部分种类的担孢子不能直接萌发菌丝(如银耳,金耳等)常以芽殖方式产生次生担孢子或芽孢子(也叫芽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次生担孢子或芽孢子形成菌丝;木耳等担孢子在萌发前有时先产生横隔,担孢子被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再产生若干个钩状分生孢子后萌发成菌丝。

(二)单核菌丝:是子囊菌营养菌丝存在的主要形式,担孢子大单核菌丝存在的时间很短,它细长分枝稀疏,抗逆性差,容易死亡,故分离的单核菌丝不宜长期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