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梅花诗

合集下载

北宋易学家邵雍的《梅花诗》:预言与争议的千古经典

北宋易学家邵雍的《梅花诗》:预言与争议的千古经典

北宋易学家邵雍的《梅花诗》:预言与争议的千古经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

因预言诗中有“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称为《梅花诗》。

这些诗被认为是对未来历史的预言。

《梅花诗》的第一首被认为预言了北宋靖康事变。

诗中描述了金兵攻克宋朝首都开封(天门),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和后宫大臣等(几人归去),但也放回了太后和秦桧等(几人来)。

北宋失去中原,偏安于南方(山河虽好非完璧),而金人则是宋朝的威胁(黄金是祸胎)。

然而,这些预言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准确,都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些预言是邵雍根据自己的易学理论和对历史的观察所做出的推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预言是后人根据历史事件所附会出来的。

无论如何,这些预言诗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和解读。

《》梅花诗全解

《》梅花诗全解

全解《梅花诗》来源:2010-07-14 点击:复制地址给好友人们常说的:“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出自于宋人邵雍。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的河北范阳,即公元1011年,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

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

邵雍,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

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

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于书无所不读。

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

”于是就不再云游。

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

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

《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

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

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馀万言。

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

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

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

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

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

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

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

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

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

邵雍梅花诗十首全文

邵雍梅花诗十首全文

邵雍梅花诗十首全文
1.梅之寂寂,在深谷之中,香飘千里,能不妩媚天下。

2. 风吹梅花落,花落满天飞。

万物皆有时,一片梅花依旧美。

3. 梅开寂寞,雪舞芳情。

春风十里,惹人心醉。

4. 梅花枝头雪,瑞气冲霄汉。

飘香满园,赏心悦目。

5. 梅花香满园,瑞雪洒满天。

春日风光好,心情更加甜。

6. 梅花凌寒傲,芳香独秀。

春雪满天飞,清香扑鼻。

7. 梅花清香远,瑞雪点点飞。

一片花开放,满园春色美。

8. 梅花香满枝,瑞雪洒满天。

春风带笑意,万物生机盎然。

9. 梅花清香远,瑞雪映红衣。

春日风光好,草木生生意。

10. 梅花香满枝,雪点点飘飞。

春日风光好,心情也更美。

- 1 -。

邵康节梅花诗

邵康节梅花诗
梅花诗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死于神宗熙宁10年(1011—1077)。邵雍精于易术玄学。民国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论邵氏学术云“其学本方外,精于数理,于事物之成败始终,人之祸福修短,每多臆测。”“种种前识,殆人类所难能”。梅花诗十首,刊《邵子全书》。诗以象征性隐语设喻,盖略言其身后1077—1977年约900年间中国世事,若合符契,皆有暗合,殊可玩味。
3.“年华二八”,指元至正28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攻克元大都。从公元279年宋朝最后灭亡算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灭,总共约88年,应了“二八”。1351年黄河崩决,红巾白莲教起义反元。元至正28(1368)年亡国,朱元璋立新朝大明,也应了“二八”。
4.看尽残花。元亡后元顺帝北奔塞外,宦官扑不花扣压警讯不上报皇帝的害元之事也影射其中,可谓“残花”“总不言”。
4.李花,指李自成。李自成曾为流民,后为“流寇”,故称“李花子”。1644年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缢死景山,明朝亡,故言“春已非”。李自成改朝换代国号称“大顺”。
五、第五首预言清朝事。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1.胡儿即东胡指女真。满清原为女真旧部。长安指京都,此谓北京。胡儿又指多尔衮,乃努尔哈赤第14幼子。1644年(顺治元年)率满清八旗军长驱直入进驻北京。故曰“骑马走长安”。
四、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1.英雄起布衣,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布衣),参加农民起义的红巾军,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为领袖,最终称帝。
2.朱门黄几,朱门指朱姓。黄几谐音皇基。故云“朱门不是旧皇基(畿)”。
1.汉天一白指汉人光复。汉江,江汉也。武昌首义于十月十日(秋)发动。武汉三镇地在江汉。

邵雍梅花预言诗十首

邵雍梅花预言诗十首

邵雍梅花预言诗十首
第一首: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间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二首: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禾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三首:荡荡天门万古开,数千红紫几轮回。

一枝一叶都含秀,莫负东君暗里催。

第四首: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时亨运泰于今见,万国咸宁一统真。

第五首:天意亭亭霁景融,化工清淑气和同。

山川润泽阎闾富,等是东君造化工。

第六首:一白梅芳东海头,任春占早许先忧。

故教桃李呈妖艳,却要良于负雪候。

第七首:造物何曾苦忌人,生机无限伴君身。

莫嫌恶草能萋菲,致使芳兰色不真。

第八首:在人虽晚节仍强,有一人兮号霸王。

伟哉横海鳞虫伯,摄伏阛阓诸腐肠。

第九首:便从正岁起从祥,革故将新四海王。

果有蛟龙堪变化,依然云水任翱翔。

第十首:天心复处是乘时,一遇庚申尚不移。

人杰既为天下瑞,物华又为天下奇。

邵雍梅花诗十首

邵雍梅花诗十首

邵雍梅花诗十首
邵雍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南宋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诗词创作也有很高的造诣,尤以擅长梅花题材而闻名。

下面是邵雍创作的十首梅花诗,共计超过500字:
《梅花十绝》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雾朦胧柳絮长。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渌水疏篱圆梁合
东风一夜暖人心。

花梢初叶尽分明
香飘细发发芳葩。

持美千里
舞衣飞浪渡泠泠。

新韵细情儿圆
可怜凤钗儿远。

雪色含奇
风能和暖亿年长。

一朵花梢艳琼玲
细梢微读雨簑烟。

水意含情
湿吹飞吞卷幛畔。

疏林微雨声灯盏。

碪龟一直艳自凉。

愿共银英山上长
共酬伯牙入篁墙。

不見茅屋,那家春雨?一伞相逢,理想象花黄。

青旗黄豆草草荒
灯花风雨都如何?
白沙泪点沾眉恨
微雨声容黄鸟儿乱。

这十首梅花诗,邵雍通过各种手法和情感的表达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深远的意义。

他巧妙地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展示了梅花的纯洁、坚韧和不屈的气质。

梅花作为寒冬中的独特存在,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并传递出坚持和追求的哲学思想。

邵雍通过将梅花与自然景物、人情世态相结合,以及以梅花喻人、以梅花诗喻诗人自身等手法,把梅花的美丽和人生的感悟相结合,凸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索和对辗转纷扰的世界的回应。

邵雍的梅花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示了南宋时期的学者士人对人生哲学和自然之美的艺术追求,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梅花诗预言全解

梅花诗预言全解

梅花诗预言全解《梅花诗》十首相传为北宋邵雍所作。

以下以其中一首为例:一、原文:《梅花诗》第一首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二、衍生注释:- “荡荡天门”:这里的天门可以理解为某种权力或者王朝更替的门户,某种大的局势开启的象征。

“万古开”表示这种开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 “几人归去几人来”:表达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在历史的变革中消逝了,而有些人又登上了历史舞台。

- “山河虽好非完璧”:意思是即使山河景象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已经不是完整无缺的了,可能暗示着国土的分裂或者不完整。

- “不信黄金是祸胎”:“黄金”在这里可能暗指金钱、财富或者物质欲望。

意思是很多人不相信财富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三、赏析:1. 主题- 主题围绕着历史的兴衰治乱。

诗的首句就以一种宏大的视野拉开历史的大幕,然后揭示在历史进程中,人员的更迭变换与山河的不完整状态,最后点出人们对于财富带来危害的忽视,实际上是从多个方面阐述历史发展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

2. 情感- 有一种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叹之情,以及对人们不能正确看待财富危害的惋惜之情。

诗的语调略显沉重,有一种站在历史高处俯瞰人间的惆怅之感。

3. 表现手法- 运用象征手法,像“天门”象征时代或者局势的关键节点,“黄金”象征财富及欲望。

用简洁的语句勾勒出宏大的历史画面,有很强的概括性。

通过对比,如“山河虽好”与“非完璧”的对比,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四、作者介绍:邵雍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

他自号安乐先生,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邵雍一生淡薄名利,长期隐居。

他的思想体系以易理和象数之学为核心,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他对天地、人事、历史等的深刻洞察。

五、运用片段:1. 历史课堂举例- 在讲宋朝历史的时候,尤其是讲到宋朝面临的边疆问题,如辽、西夏这些政权与宋朝并立,国土并非完整统一时,可以引用“山河虽好非完璧”这句诗。

教师可以这么说:“就像邵雍在《梅花诗》里说的‘山河虽好非完璧’,宋朝虽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但是边疆地区一直面临着威胁,国土可不是完整的一块啊。

邵雍的《梅花诗》:易学历史与神秘预言

邵雍的《梅花诗》:易学历史与神秘预言

邵雍的《梅花诗》:易学历史与神秘预言
《梅花诗》的预言是由邵雍根据易学理论和历史观察提出的。

邵雍是一位著名的易学家和道士,他对易学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易学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于是他根据易学理论和对历史的观察,创作了《梅花诗》这样的预言诗。

在《梅花诗》中,邵雍通过对易学的理解和应用,将未来的历史事件与梅花联系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预言方式。

这些预言诗虽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也是邵雍对易学和历史的独特理解和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预言诗并没有被现代科学方法所验证,其准确性仍然存在争议。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相信这些预言诗的内容,但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从中领略邵雍的易学思想和历史观察。

北宋康节先生邵雍的预言史诗──《梅花诗》

北宋康节先生邵雍的预言史诗──《梅花诗》

北宋康节先生邵雍的预言史诗──《梅花诗》标签:信则有不信则无分类:随笔 2008-07-05 16:33【博主咧咧】:周末比较闲,依旧泡着,网上,不是浴缸。

天涯太不稳定,凯迪的“猫眼”比较好。

5月被封的一个帖子“中国历史上神秘的政治谶言”(简称“一世”)又发了新芽。

想看的,自己点链接,不过要说明的是,“一世”里,注意第512页,512地震之前,7676楼一个哥们的回复,很诡异。

另,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找《推背集》看看。

关于预言,不多说了,发一个北宋邵雍的组诗,毛骨悚然。

我是熬不到世界大同了,就寄希望于能让人活到800岁的那个科学研究了,听说能让酵母菌从1周的寿命延长到70天,等着吧,40年后,街道统一打“长寿疫苗” 哈哈哈。

北宋康节先生邵雍的预言史诗──《梅花诗》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西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西元1077年,享年67岁。

邵雍生于河北范阳,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

由于邵雍长期隐居,名气不若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说,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邵雍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

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

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但在民间仍然流传着他的一些警世名言。

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就是出自邵雍。

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历史发展做出了准确的预言,他的传世之作──《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

梅花詩总计只有10首组成,预言来北宋至今以后的中国历史,其特点是每首诗歌预言一个大的朝代,非常简洁。

而最大的特点是每首诗歌的最后一句都是预言这个朝代的灭亡的。

邵雍梅花诗全解

邵雍梅花诗全解

邵雍梅花诗全解
邵雍(1011年-1077年),字东山,号梅花派的代表之一,是北
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文学家、诗人。

他的梅花诗深受人们喜爱,以其深沉内涵和精妙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邵雍的梅花诗意境优美,感人肺腑,充满哲理和诗意,质朴而又真实。

邵雍的梅花诗不仅描写了梅花的美丽,更借梅花寄托了他对人生、对社会、对命运的思考。

他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他认为梅花的坚强和顽强是人应该学习的品质,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坚持自我,不屈不挠。

邵雍的梅花诗中,常常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用梅花来比喻社会中的势利和虚伪,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不屑和反对。

他认为梅花的高洁和不羁是人应该追求的品质,要坚守自己的真实和本真。

邵雍的梅花诗给人一种深入内心的冥想,引发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的思考。

他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认为梅花的纯洁和无私是人应该学习的品质,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提升。

总的来说,邵雍的梅花诗以其深沉内涵和精妙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思考,他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命运的独特理解,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

邵雍的梅花诗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体味到了人生的哲理和深刻。

邵雍梅花诗

邵雍梅花诗

邵雍-梅花诗梅花诗梅花诗十首,传为邵雍所作,是古代预言诗的代表作之一,与其参照历史,有极大的预见性。

第一节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节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一)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荡荡天门万古开「荡荡」为浩浩荡荡,广大无边。

亦为动荡不定,变幻莫测。

此文喻言:天地宇宙,浩浩荡荡,包罗万象,万事万物自古以来,一直在千变万化中,有起有落,兴亡交替。

几人归去几人来自古风流人物,来来去去,天地事物随著人物的更生,悲欢离合,成败互见,来来去去,新旧交替。

山河虽好非完璧历朝更迭,久治则乱,久乱则平。

唐朝江山虽称太平,但并非永远都是美好安康,完整无瑕。

不信黄金是祸胎唐朝末年,黄金贼作乱,虽其部将朱温,归降唐朝,并且将功赎罪,剿平了黄巢之乱,但最后还是篡夺唐室江山,改国号为梁。

没想到,黄金贼终究是祸根。

第一首诗,邵康节先生称万古以来,历代的更迭,一直是起起落落,兴亡交替,包括唐朝虽有三百年的太平盛世,也有告终的一天,虽然朱温归降,平定黄巢,但黄金贼之乱,还是带来唐朝灭亡的恶运。

邵先生在预言,后世的兴衰治乱之前,以历代的交替,与唐朝的兴亡,做为前言。

邵雍最著名的十首诗

邵雍最著名的十首诗

邵雍是宋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十首最著名的诗:1、《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是邵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单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山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2、《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片光明藏,清宵眼底迟。

)这首诗以月亮和清风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

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邵雍的诗歌才华。

3、《插花吟》(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首诗以插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邵雍的文学才华。

4、《当断吟》(断以决疑,疑不可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首诗以决断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果断和决心的理解。

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邵雍的思辨能力。

5、《安分吟》(德无尽利,善无近名。

)这首诗以安分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邵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人生一世吟》(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

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

)这首诗以人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邵雍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7、《冬至吟》(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这首诗以冬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悟。

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邵雍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8、《梅花诗》(荡荡天门万古开。

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

不信黄金是祸胎。

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

天地相乘数一原。

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

看尽残花总不言。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它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邵雍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邵雍
《梅花诗》又名《邵雍谶语》、《梅花易数之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

因预言诗中有“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称为《梅花诗》。

《梅花诗》相传是是北宋易学家邵雍所作,共十首,预言了他身后中国的历史演变。

此传无据可考。

今录于此,供朋友们欣赏,有兴趣者可自解。

其一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整,不信黄金是祸胎。

其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其三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逢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其四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其五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其六
汉江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月半升箕斗隐,金马起灭海山头。

其七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狼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目前。

其八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张,最佳秋色在长安。

其九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其十
数点梅花天地春。

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谁主宾。

梅花诗

梅花诗

梅花诗[北宋]邵雍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

其与刘伯温烧饼歌、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诸葛亮马前课、姜太公乾坤万年歌、步虚大师预言并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

由于历代均严禁此类谶书,该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被人篡改,将已知的历史改成图谶,加以比附,故其本来面目已渺不可考。

一、第一首诗预言北宋靖康事变。

(事情发生在邵雍死后第50年的公元1126)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二、第二首诗预言南宋兴废事: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三、第三首预言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四、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首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首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第七首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首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首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全诗的题目即来自这里,所以叫《梅花诗》。

经过严冬考验后的……遍及中国大陆以及全世界,如凛傲霜雪的朵朵梅花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那是正法传遍人间的时刻。

天地回春,拨乱反正。

到这里,诗中头一句的「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也就清楚了。

世界上,无论是哪一门的修炼,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讲人是来自天上,而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返本归真,重返天国。

所以才有「天门开」和「几人归去」之说。

前文说,不懂得修炼,可能不易理解这种解法。

其实,许多人都是从非常美好的地方来的,为的就是能得到正法的融炼。

邵雍梅花诗十首详解

邵雍梅花诗十首详解

邵雍梅花诗十首详解邵雍(1011-1077),字叔夏,号梅花庵主。

他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理学家之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文化活动主要在梅花山,因此又被称为邵梅花。

邵雍的诗句优美,意境深远。

下面详解邵雍的梅花诗十首。

1、《梅花对酒》:“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诗通过“梅花、酒、落花、燕”等自然景物来表现邵雍的志向和心境,也表达了他心中的敬畏和苦闷。

正如诗中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充满信心和毅力,无论是远大的抱负还是微小的日常生活,都能克服困难,创造美好未来。

2、《纳凉》:“青山绿水皆归梦,落花流水那堪闻。

/ 暂向月中纳清凉,水晶帘下睡莫羞。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凉爽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邵雍对人生的感慨。

通过直接观察自然景象,邵雍表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不安,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哲人的人生沉思和智慧。

3、《晓梅》:“独卧荒亭晓景和,淡烟笼水远山空。

/ 原野凝霜月照耕,移舟泛萍共此适。

”这首诗表现了邵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通过对“梅花、荒亭、水、山、月、田野”等具体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的心境一时清新,一时豁然开朗,表现了哲学家的美学胸怀和审美追求。

4、《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南方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邵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相互映衬,展现了南方独特的风情和历史文化的厚重。

整首诗读来留连忘返,为听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独特魅力的南方春天。

5、《句容梅花》:“梅花雪落覆白旗,炮火辉煌祖先荣。

/ 三百六十五朵,一日开遍无人赏。

”这首诗通过对句容梅花的描绘,表现了精神上的坚韧和对祖先的敬仰。

即使在战争和灾难中,句容的梅花依然坚定不移地绽放着,在无人瞩目的情况下,秉持着自我的独立和尊严。

梅花诗的千年预言解释

梅花诗的千年预言解释

梅花诗的千年预言解释梅花诗是古代中国的一首著名预言诗,其作者为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易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作在宋代即享有盛名,被后人誉为“梅花诗”。

梅花诗的预言性质体现在其通过对历史和未来的隐喻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看法。

诗中的“梅花”并非指代具体的花,而是代表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和人类历史的进程。

诗中的“开”代表治世,“落”代表乱世,“红”代表兴王,“白”代表亡国。

这种象征性的语言使得诗作充满了神秘感和预言性。

以下是对梅花诗的千年预言的解释:1.“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一段描述的是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为,天道运行表现为阴阳交替,五行轮转。

而邵雍在此用“一片两片三四片”形容阴阳未分、混沌初开的时候,用“五片六片七八片”形容五行运转、万物生长的阶段。

2.“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这一段描述的是人类历史的进程。

邵雍用“九片十片千万片”形容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兴衰更迭,用“飞入梅花都不见”形容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曾经的辉煌和荣耀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如同飞入梅花中一样无影无踪。

3.“昨日南桥踏破青鞋底,今日北桥又复来”,这一段描述的是历史的循环性。

邵雍用“昨日南桥踏破青鞋底”形容历史的循环往复,用“今日北桥又复来”形容历史总是有起有落,不断循环。

4.“南桥北桥皆言利,桥前桥后有亭台”,这一段描述的是人类对利益的追求。

邵雍用“南桥北桥皆言利”形容人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在追求利益,用“桥前桥后有亭台”形容人类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会破坏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

5.“碧天如水倚楼台,月满天心云不开”,这一段描述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邵雍用“碧天如水倚楼台”形容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用“月满天心云不开”形容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6.“谁识当年忠与信,皆因一字教千回”,这一段描述的是人类对忠诚和信用的追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诗(预言)北宋·邵雍著第一节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立花春已非。

第五节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如棋事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需愁。

第十节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1.解读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死于神宗熙宁10年(1011-1077)。

邵雍精于易术玄学。

民国陈钟凡著《两宋思想述评》论邵氏学术云"其学本方外,精于数理,于事物之成败始终,人之祸福修短,每多臆测。

""种种前识,殆人类所难能"。

梅花诗十首,传为邵雍所作。

此诗以象征性隐语设喻,盖略言其身后1077-1977年约900年间中国世事,若合符契,皆有暗合,殊可玩味。

如果此诗作者确为北宋邵雍无误,那么我认为这十首诗似可视作运"易"之数理预测未来的一部奇作。

兹戏为臆解之如下。

一、第一首诗预言北宋靖康事变。

事情发生在邵雍死后第50年(公元1126):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1天门荡开,指靖康元年金人攻破开封掠徽钦二帝史事。

天门,即北宋国都城开封,《楚辞天问》:"天门开阖",开阖即开封之意义,隐喻即天门也。

〔按开封,五代梁开平元年(907)置开封府。

取开拓封域为义也(《名胜志》)。

开封又名汴梁,宋代称东京。

又称天京,神京,帝京。

〕2人去人来,指徽钦二帝被金主完颜亮俘虏,金兵并掠去宗室、后妃、工匠数万人北上黑龙江(几人归去)。

金人十万铁骑南下(几人来)。

北宋由此灭亡。

3山河非完璧,指南宋与金国划江淮而治,神州山河从此破碎。

4黄金祸胎,指金人及金国都黄龙府也。

所谓"不信"者,因女真本为北方一极弱小之少数部族也。

经济军事与大宋皆无法相比,但北宋竟以堂堂中华之大而亡于其手。

今人喜言历史竞争为"经济实力"竞争,殊不知"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毛泽东)之辩证法常见诸于历史。

故西谚有上帝好戏弄强者之语。

老子则谓刚强者死之邻。

而邵雍亦言"不信",即令人难以置信也!金国始建国于北宋政和3年(1113),即邵雍死后36年。

当邵雍在世时,宋之北方大敌乃辽国,宋仍强大而金人尚为一游猎小民族。

不料在太祖阿骨打统帅下,由小而大,由弱而强。

先灭辽,后竟亡北宋。

故梁启超云:夫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竞未有如宋之时也。

(《王安石传》)二、第二首诗预言南宋兴废事: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1湖山一梦,湖即西湖,山即吴山。

金海陵王尝命画工秘图杭州湖山,题诗其上,有"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

南宋人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所谓风景不殊,而世情全非也。

2云龙北飞,云龙指龙气即王气也。

南宋软弱,累世称臣纳贡于金朝,故云王气(云龙)北飞。

3三百年一日,两宋自960年开国至1279年元军南下而亡国,历国计319年。

约数300。

终者,终结也。

堂堂三百年王朝终结乃于一日。

4长天碧水,指南宋末代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于南海伶仃洋沉水死难,南宋亡国。

所谓"叹弥弥"者,邵雍乃宋人,故言本朝事特具感慨耳。

三、第三首预言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1天地相乘,天数五、地数六合则为十一。

元自世祖忽必烈兴国定都北京至顺帝亡国共历11帝。

一原读为一圆,即圆合也。

2甲子兴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

1264甲子年(至元元年)定都燕京,国号大元。

至1324(甲子)年60年间元帝国达到全盛。

正为一个甲子。

此时之中国本土疆域,南跨粤海印度支那,西统新疆、西藏、云南,北括西伯利亚,东北到鄂霍次克海,乃是当时地球上最强大之统一帝国。

马哥波罗来华所见之强盛世界帝国,即在此期间(约当1275-1296年)。

近人忘祖,多不知大元帝国之强盛伟大,盖以其为少数族统治之王朝也,而羞言之。

仍以大汉族主义居正统之偏见视之也。

元帝国(蒙古)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被历史学家所忽视了的伟大帝国时代。

蒙古征服世界,靠的是骠悍草原骑兵与公元10世纪于中国兴起的包括火炮和通讯在内的新技术相结合。

正是汉文化与强悍的草原武力通过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这两位伟大政治家给予的巧妙组织和整合运用,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世界帝国。

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武功,超过于西方历史上的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超过了十字军东征和扫荡西罗马帝国的匈奴蛮族。

元帝国的骑兵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骑兵。

所谓"黄祸",就是指这一骠悍的蒙古骑兵给西方人留下的恐怖记忆。

宋的失败,是柔弱而注重享乐的宋文化以及缺乏效率而腐败的行政及军事组织即政治的失败。

这种制度,终两宋时代均未能改革。

所以尽管有众多的人口和人才,伟大的经济潜力(每年以极其巨额的贡奉献纳于北辽、西夏、金)、技术实力(三大发明都产生于宋代)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宋却屡战屡败于落后的少数族小边国--西夏、北辽、女真(金)和蒙古,直到亡国。

3"年华二八",指元至正28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攻克元大都。

元朝历祚共计163年,亦略应于"二八"(16)之数。

1351年黄河崩决,红巾白莲教邪教起义反元。

元朝亡于元至正28(1368)年,朱元璋亦于本年建立新朝大明(即洪武元年)。

故云"乾坤改"。

4看尽残花。

元亡后元顺帝北奔塞外,死于内臣扑不花之暗害。

"不言者",死而无言也。

四、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1英雄起布衣,指朱元璋本为乞丐出身。

2朱门黄几,朱门指朱姓。

黄畿谐音皇基。

朱元璋定都于南京,但皇基尚未稳固,故云"朱门不是旧皇基(畿)"。

3飞来燕子,燕子指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废建文帝。

迁都于北京。

即飞来飞去寻常事也。

4李花,指李自成。

李自成曾为流民,后为"流寇"。

故称"李花子"。

1644年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缢死景山,明朝亡,故言"春已非"。

李闯改朝换代国号称"大顺"。

五、第五首预言清朝事。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1胡儿即东胡指女真。

满清原为女真旧部。

长安指京都,此谓北京。

胡儿又指多尔衮,乃努尔哈赤第14幼子。

1644年(顺治元年)率满清八旗军长驱直入进驻北京。

故曰"骑马走长安"。

2海境指海防边境即明屯兵之重镇山海关。

吴三桂引清兵,大破李闯军于山海关前一片石战场,清人从此而入主中原。

3两言洪水,第一洪指洪秀全。

第二洪指黎元洪(中华民国首任军政大都督)。

清朝败亡于二洪。

4汉中指汉阳,即武昌(今称武汉)。

1910年武昌首义,成立临时新政府与清朝分庭抗礼。

清光,指清军。

宜者,移也。

武昌起义后,清调北洋军移师南下进攻武汉新政府。

"看"者,观望对峙也。

.方法与解释——《易》学预测的神秘性与非神秘性在破译此诗时,我们必须借助的假设是,在这十首诗中这些表面上似乎无内在联系而被神秘地堆砌的语辞及意象,确实具有某种历史意义,是负荷着历史信息的。

由这一假设出发,我们才有必要寻求其意义即解释。

因此我们注意到十首诗以其前后的顺序可以假定组成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

而其中具有某些信息涵量极强的特定性语辞,似乎在暗示着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或者说极易使人联想到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

例如: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汉天"很自然会联想到是汉族,"一白"即光复。

而"黄花憔悴"则很自然地提示了1910年同盟会黄兴为驱满复汉而发动的黄花岗起义及其失败和牺牲的72志士。

又如:"忽逢甲子又兴元",元本身很容易联想到元朝。

而甲子,察一下历史年代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甲子"这一年代在元代历史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至元初年的年号正是在元代开国皇帝世祖忽必烈的甲子之年颁布,大元的国号又恰恰是与"至元"的年号相关。

而由此过渡到下一"甲子"的60年间,恰恰是大元帝国的全盛时代。

这一系列诗句的隐密信息由此似乎豁然可解。

更有趣的是,所谓 "年华二八乾坤改",提示了改朝换代的信息,而元帝国又恰恰是在元顺帝至正28年亡国的。

这难道纯粹都只是无意义的巧合吗?当然,以上的解释并非惟一的。

它是诸多(甚至无限多)可以选择的解释中的一种被优选的解释。

这种选择不排除主观的因素。

科学的研究是一种理性的研究。

所谓理性的涵义是什么呢?邵雍云:"以目观物见物之形。

以心观物见物之情。

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理性不是信仰,而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运用语言指号而进行求索的思维工具。

理性与非理性的不同仅仅在于,理性借助指号为工具探索对象的内在客观的逻辑组织。

理性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也在于此。

意识形态是借用语言指号为工具主观地(为适应主体目的)自我构组一个体系(理论与文学作品)。

但理性则是探索对象内在固有的机能和组织。

所以理性的本质是分析的。

而意识形态的本质则是综合的。

理性无禁忌。

即使面对非理性的事物,理性只要进入,也试图从中找出内在的秩序并建立组织。

如果我们在一片旷古无人迹的沙漠中找到了几块精工雕磨过的石器,我们立刻会意识到这是人工的作品,这是智慧的产物,因为这种雕磨是负载着文化信息的。

同样,如果在这些谜一样的诗篇中我们读取到一系列有意义的历史信息,难道我们仍然会认为这纯粹是一种偶然和巧合吗?事实上如果将这些事件嵌入到上述诗篇的内在逻辑结构中,其历史意义立即隐然而可观。

如果认为这些诗句与历史的印合纯粹只是附会和巧合,那么我们会问,例如:"火龙蛰起燕门秋",为什么不是燕门春或燕门夏或燕门冬?为什么偏偏是燕门而不是雁门或山门或其他任何门?为什么恰恰是火龙升起而不是其他如明月、明星升起?显然换用了上述指号就无法形成这种"巧合"或"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