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期末考试简答题_必看重点啊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资料——重点章节名称解释和简答题第二章名称解释: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国内生产净值: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扣去资本消耗的价值。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除去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人们可以直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第四章名称解释: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又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这种贴现率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个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 L=m时,总产出y与利率r之间关系的曲线。

产品市场均衡:指的是产品市场上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状态。

货币需求动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三种动机决定:分别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简答题:1.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的区别是什么?答:资本的边际效率MEC与投资的边际效率MEI两个概念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资本(K)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指存在于某一时点的量值,投资(I)是个流量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发生的量值。

两者的关系是。

资本和投资的不同决定了MEC和MEI的本质区别。

MEC曲线描述的是资本存量增加相应的追加的资本效率或生产效率是递减的;而MEI曲线描述的是随着净投资增加的效率是递减的。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期末必看试题及答案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期末必看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练习题三、单项选择题C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A 有形产品B 无形产品C 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D 不能确定D2、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那一项的市场价值()A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3、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 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B4、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B 当年生产的汽车C 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D 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的而明年生产的汽车C5、“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 以上全对D6、下列哪一项计入GNP()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D7、个人收入是()A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工资总和B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收入的总和C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能获得花费的收入总和D 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家庭未收到的部分、加上来自非生产的收入C8、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的是()A 政府对其雇员支付的工资B 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 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D 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A9、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C10、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A 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B MPC曲线和MPS曲线都是直线C 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C11、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A 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 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储蓄倾向C12、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则自发性支出乘数必是()A 1.6B 2.5C 5D 4A13、投资乘数等于()A 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 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 (1-MPS)的倒数B14、在下列4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3B15、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以上均有可能,不能确定D16、总投资大于零,则资本存量()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B17、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表示投资规模()A 偏大B 偏小C 适中D 不确定D18、当市场利息率不变时,投资水平()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D19、如果一项仅用一年资产的供给价格为3000元,预期收益为3500元,则资本的边际效率为A 12%B 9%C 83%D 17%A20、加速原理表明()A GN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的增加B GN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的减少C 投资的增加导致GNP倍数的增加D 投资的增加导致GNP倍数的减少B21、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45线中,消费函数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A 净投资支出了大于零时的GNP水平B 均衡的GNP水平C 消费I与投资Y相等D 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B22、下面那一项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A政府支出增加 B 转移支付减少 C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D 税收减少A23、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如果价格可以充分调节,那么()A 任何价格水平下,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都是一致的B 产出仅仅取决于总需求水平C 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不能确定D 价格水平仅由总供给决定B24、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的主导力量是()A 供给B 需求C 工资D 技术D25、根据总共求模型,扩张财政使产出()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D26根据总共求模型,扩张货币使价格水平()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B27 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为()A 就业B 失业C 非劳动力D 就业不足C28、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B29、如果某人因为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A30、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C31、自然失业率()A 恒为零B 依赖于价格水平C 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 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B32、通货膨胀是()A 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涨B 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C 物价水平一时的上涨D 以上均不对B33 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那么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是()A 结构性的B 需求拉上型的C 成本推进型的D 抑制型的C34、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A 人力政策B 收入政策C 财政政策D 以上三种都可以B35、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型通货膨胀 D成本结构型通货膨胀C36、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B37、经济增长的标志是()A 失业率下降B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C 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D 城市化速度加快A38、GN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 GN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 GN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 GN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 以上都对B39、在长期最大可能实现的是()A 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B 自然经济增长率C 实际的经济增长率D 以上均不准确B40、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W()A 累积性经济扩张B 累积性经济收缩C 均衡增长D 不能确定B48、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B49、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A 法定准备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再贴现率政策D 道义劝告A50、财政政策()A 涉及政府支出和税收B 包括创造工作计划C 包括最低工资安排,所有的工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工资D 包括失业保险计划五、判断正误题X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狭义的国民收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

1.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3,均衡产出: 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4,乘数: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投资边际效率:由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R,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

(表示投资和利率间关系)6,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7,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8,流动偏好陷阱: 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

9,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10,挤出效应(对投资或消费的挤出):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11,财政体系: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

货币体系: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

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篇:西方经济学(宏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进而刺激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

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资本广化: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s,y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置更多的资本设备,成为资本的深化;第二部分的储蓄一方面要用&k数量的储蓄替换折旧资本,另一方面要用n,k数量为新生的每一人口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第二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2)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

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3)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MPS=12、什么是LM曲线的三大曲线的三大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答: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也成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3、简述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

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则挤出效应小。

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营销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4、为什么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试卷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试卷答案.doc

11—15: D A D B B26—30: A D B C A31—35: X V X V V西方经济学试卷一标准答案一、单选题(共30小题海小题1分,共30分)1—5: D B B B B 6—10: D D A D A16—20: C B B A C 21—25: B B A B B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35: X X V X X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41. LM 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 各种收入和利率组合点的轨迹的一条曲线。

(4分)42.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 果。

(4分)43. 流动偏好陷进: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 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 部换成货币。

(2分)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 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屮,这种情况称之为“凯恩斯 陷进”或“流动偏好陷进”。

(2分)44.理性预期:所谓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 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乂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4分)或写为即它包括三个含义:第一,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第二,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

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4分)4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4分)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6.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答:答案一:货币创造乘数指屮央银行新增一笔基础货币使货币供给量扩大为新增基础货币的倍数(或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给量)。

(2分)。

如果是活期存款,它还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D=R/ r d D=R/r d+r e(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为法定准备金率,G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13、总需求: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14、货币乘数: 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16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

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18、结构性失业 : 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19、挤出效应 : 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

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简答题: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IS曲线?答:(1)自发支出变动,即自发消费和自发投资的变动。

自发支出增加,导致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曲线右移。

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使利率r不变,国民收入y也会增加。

(2分)(2)政府支出变动。

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从而IS 曲线右移,移动的幅度为△y=kg·△g。

这体现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2分)(3)税收变动。

税收增加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从而IS曲线左移,移动的幅度为△y=kt·△t.这体现了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2分)答出因素名称以及IS曲线的移动情况即可。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如何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者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2分)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

(2分)这一方面意味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同样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期末考试简答题_必看重点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期末考试简答题_必看重点啊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期末考试简答题_必看重点啊三、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只要是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都归为其中,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所得+国外居民在国内的所得2.简述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A+BY,其中A为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消费倾向B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因此会使得经济体有需求不足的倾向,需要政府干预。

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短期收入。

4.简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

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

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PASY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多少?答:消费函数:是指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总复习题与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总复习题与答案

选择题
• • • • • • • 1、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2、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 出; D、增加转移支付。 3、1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 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 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选择题
•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 2、实际GDP等于( ) •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 价格水平; •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 潜在GDP。 • 3、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 •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 接税。
• 4、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 A、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 •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 创造越困难。 • 5、在古典区域内( )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 C、货币政策无效; D、两种政策同样有 效。 • 6、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 ) • A、提高很多; B、提高很少; C、下降很多; D、下降很少。
• • • • •
6.法定准备率和法定准备金、高能货币 法定准备率和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率和法定准备金 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8.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货币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9.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1.保留自用:资源拥有者不是将所有要素都提供“要素供给”以获得收益,而是将剩下的部分留作自己使用。

2.价格扩展线:在不同要素价格下,所有满足要素在获得收益和保留自用两者间分配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点的轨迹。

要素供给原则-dY/dl=MUl/MUY=W。

(PEP图)3.土地的“自然供给”:指土地面积不由人为决定,是自然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土地价格变化而变化。

4.要素的服务价格:由于使用要素所要支付的报酬。

5.要素的源泉价格:要素本身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

如机器的价格。

6.租:要素报酬中,对要素供给不产生影响的部分 7.地租:专指土地供给为固定不变时,使用土地的服务价格。

8.租金:供给不变的要素(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租金是一般化的地租,地租是特殊的租金。

9.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不变的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准租金=固定总成本+经济利润(图)10.经济租金: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若从要素收入中减去一部分,并不影响要素供给,这一部分就是经济租金,它等于生产者剩余(图)。

经济组经的大小取决于供给要素的形状,愈是陡峭,经济组金越大,特别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金,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

11.欧拉定理:又称分配净尽定理。

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公式:Q=L*MPL+K*MPK 12.洛伦兹曲线:描述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关系得曲线。

从洛仑兹曲线凸向横轴的程度可以看出分配不公平的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图) 13.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上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公式:G=A/(A+B)其中,A是洛仑兹曲线中的不平等面积。

A+B是完全不平等面积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帕累托最优)。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简答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简答题

1简述G D P的G N P的区别:a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B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 中。

C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2说明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并简析储蓄投资恒等式:a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卖价。

(经济社会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b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c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等式: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a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b的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c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货币需求函数:Md=M1 +M2=L1(Y)+L2(i)=L(Y,i)5简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政府收支变化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A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西方宏观经济期末考试重点

西方宏观经济期末考试重点

西方宏观经济期末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边际消费倾向:P449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P467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P4692.GDP:P428 资本边际效率:P4813.投资乘数:P463 充分就业P5414.凯恩斯陷阱:P495 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P5435.挤出效应:P523 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率P5546.经济政策:P540 基础货币P5577.货币政策:P518 公开市场业务P5608.通货膨胀:9.消费倾向P44810.自动稳定器:P54611.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 d倍,这1/r d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12.资本边际效应:P48113.IS曲线:P48714.LM曲线:P50015.平衡预算乘数:P47116.自主投资P48117.税收乘数:P46818.储蓄投资恒等式:P436二.简答题1.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均衡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当货币供给、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时,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动,由旧的均衡调整至新的均衡,均衡利率也将调整至新的均衡利率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均衡利率下降;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均衡利率上升当收入水平提高时,均衡利率会相应地提高;相反当收入水平下降时,均衡利率会相应地降低。

2.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具体操作。

答:(1)税率。

主要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2) 政府购买: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3) 转移支付: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宏观)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简答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答:当居民进行一笔支出是,企业就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出。

企业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

企业得到的总量要作为收入给予拥有生产要素的居民户。

这里要注意利润也是收入(企业雇主也是居民户之一)。

由于企业得到的总量就是居民户的总支出量,企业把得到的总量作为收入支付给居民户,居民户又把收入用于支出。

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总收入与总支出是分别从居民户与企业角度来分析的同一个总量。

2.简单说明用增加值法如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答:用增加值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就是把经济中每个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的增值进行相加。

企业产品的产值减生产这些产品所购买的投入品的价值就是增值。

这样计算出的结果是国内生产总值,再加上本国居民在国外投资的净收益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4.为什么间接税应记入GDP答:间接税虽有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

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收入,但毕竟是购买东西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一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个人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例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应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复习

精选文档名词解说:1、均衡价钱:指一种商品需求价钱和供应价钱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应量相等的价钱,是由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13、总需求:指全社会在一准时间内,在一订价钱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14、钱币乘数: 又称钱币创建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钱币创建的钱币供应为基础钱币的倍数。

16投资乘数:指由投资改动惹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置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

其数值等于边沿积蓄偏向的倒数。

18、构造性失业: 指因为经济构造的变化,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任职业、技术、家产、地域散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惹起的失业。

19、挤出效应: 指增添政府投资对个人投财产生的挤占效应。

进而致使增添政府投资所增添的公民收入可能因为个人投资减少而被所有或部分地抵消。

简答题:1.从三部门经济的角度看,影响IS曲线挪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怎样影响IS曲线?答:(1)自觉支出改动,即自觉花费和自觉投资的改动。

自觉支出增添,致使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进而IS曲线右移。

其经济学含义是:即便利率r不变,公民收入y也会增添。

(2分)(2)政府支出改动。

政府支出增添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大,进而IS曲线右移,挪动的幅度为△y=kg·△g。

这表现了扩充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2分)3)税收改动。

税收增添时,IS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变小,进而IS曲线左移,挪动的幅度为△y=kt·△t.这表现了收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2分)答出因素名称以及IS曲线的挪动状况即可。

2.什么是公然市场业务?经济冷清期间,中央银行怎样进行公然市场操作?答:公然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许卖出政府债券,以调理钱币供应量和利率。

(2分)在经济冷清期间,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

(2分).这一方面意味着钱币投放,进而增添钱币供应,实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另一方面,致使债券需求增添、债券价钱上升、利率降落,相同达到刺激总需求的目的。

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部分

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部分

9、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都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价格水平变化,从而引起实际工资变化时,劳动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于是货币工资自动调整最后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均衡的水平。即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水
,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就会降低,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会出现相反的倍数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2)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在需要现金时,商业银行可以持合格的有价证券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进行抵押贷款。这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再贴现率执行货币政策。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再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3)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中央银行购进政府债券,可以向流通中注入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出售债券,则减少货币供给。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工具。
6、请用 IS-LM 曲线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IS-LM模型中,若经济处于中间区域且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右移,进而使得LM曲线和IS曲线的交点右移,最终增加总需求量。价格下降之所以会增加总需求量,是因为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降低了利率,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量增加。同理,价格上升就使总需求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1)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将储蓄中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防止储蓄人兑现的时候出现流动性困难,这种制度就叫做法定准备金制度。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简答题

1.简述GDP的GNP的区别:a)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b)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c)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2。

说明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并简析储蓄投资恒等式:a)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卖价。

(经济社会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b)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c)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等式: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3。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投机动机(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货币需求函数:Md=M1+M2=L1(Y)+L2(i)=L(Y,i)4。

简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政府收支变化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A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只要是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都归为其中,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所得+国外居民在国内的所得2.简述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A+BY,其中A为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消费倾向B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因此会使得经济体有需求不足的倾向,需要政府干预。

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短期收入。

4.简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

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

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

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PASY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多少?答:消费函数:是指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可记为C=f(Y),这里C表示消费函数,Y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C表示消费增量,△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C/△Y。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收入为零时消费也要进行,或者运用储蓄或者依靠社会救济来保持一个起码的消费水准。

因此它是常数,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被称为自主消费(其它消费则为引致消费)。

消费和收入的函数为:C=C0+bY其中,C为消费支出,b为MPC,Y为可支配收入,C。

为自主消费(此时为0),bY是随可支配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被称为引致消费。

MPC=△C/╱△Y,已知C=0.85Y,因此,MPC为0.85。

1、IS曲线斜率为负,LM曲线斜率为正的经济意义是什么?IS曲线斜率为负,其经济含义是:当利率水平较高时,投资减少,商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就较低。

当利率水平较低时,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均衡值就较高。

LM曲线是一条从左下到右上的正斜率曲线。

其经济含义是:当产出升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而增加,需要用更多的货币服务于产品交易。

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显然货币的供给量偏少。

为了克服货币市场的失衡,满足产出增加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的要求,市场利息率势必提高。

因为市场利率水平的提高将促使货币投机量的下降,从而保持货币市场货币的总需求等于固定数量的货币供给,即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

当产出下降时,情况和上述情况相反。

2、何谓GDP?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哪些问题?GDP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国土上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它是一个以地理标准为基础的概念。

理解此概念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它不包括以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所以GDP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

第二,GDP看的是“生产”的情况,计算的是当年生产的产品。

如果去年生产的产品,但在今年销售,不能算进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因此计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第四,GDP不仅包括各种最终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包括各种劳务的价值。

第五,GDP的统计都是按当年的“市场价格”加以计算的。

按市场价计算出来的GDP中包括价格变动因素,称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出的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第六,GDP不包括非市场交易(如家务劳动的价值)非生产性交易(指纯粹金融市场交易)。

1.简述GDP的GNP的区别:a)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b)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c)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2.说明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并简析储蓄投资恒等式:a)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卖价。

(经济社会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b)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

(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c)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等式: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3.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预防动机(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投机动机(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货币需求函数:Md=M1+M2=L1(Y)+L2(i)=L(Y,i)4.简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政府收支变化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A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B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SI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6.简析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与凯恩斯极端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此时财政政策完全失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财政失效: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有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有任何改变。

货币效果:而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其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为零,因此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故很有效。

7.简述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a)支出乘数的大小b)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8.简述货币政策局限性:a)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b)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c)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d)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9.简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发挥:a)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b)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10.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水平。

手段的应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及紧缩性财政政策。

12.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a)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b)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c)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13.简述三种模型的总供给曲线及其政策含义:a)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曲线。

政策含义(图)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向右平易,两曲线交点也向右平移,因此,价格不变,产出增加,也就是国民收入增加。

政策含义: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图)c)常规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图)(政策含义图)15.简述菲利普斯曲线:在意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货币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

后改造为事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其政策含义为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率的组合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失业率减少或用后者的增加来减少前者。

20.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