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7)

合集下载

污泥处理培训考试试题

污泥处理培训考试试题

污泥处理培训考试试题污泥处理是现代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污泥处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各地普遍开展了污泥处理培训考试。

本文将从污泥处理的基本知识、技术应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污泥处理培训考试试题进行探讨。

一、污泥处理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污泥?污泥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沉淀物质。

它包含有机质、水分、无机盐和微生物等成分。

2. 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污泥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污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回收利用其资源价值。

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于土壤改良、能源回收等方面。

3. 污泥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压滤、干化等。

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泥和处理要求。

二、污泥处理技术应用1. 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通过厌氧消化,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2. 好氧消化技术好氧消化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利用氧气和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

好氧消化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减少污泥体积和臭味。

3. 压滤技术压滤技术是通过机械压力将污泥中的水分脱除,使其变为固体物质。

压滤可以减少污泥体积,方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4. 干化技术干化技术是指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或脱除,使其变为干燥的固体物质。

干化可以减少污泥体积,方便储存和处置。

三、污泥处理的环境影响1. 污泥处理对土壤的影响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可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但如果处理不当,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2. 污泥处理对水体的影响如果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废水处理措施,确保水体质量。

3. 污泥处理对空气的影响污泥中的有机物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恶臭气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不适。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气味排放。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大量的污泥产生。

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和处置这些污泥,已经成为当前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规范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保障环境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污泥的分类和特性1.污泥分类(1)浓缩污泥: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较高有机物的污泥。

(2)消化污泥:经过好氧或厌氧消化处理的污泥。

(3)脱水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处理的污泥。

(4)干化污泥:通过干化工艺处理的污泥。

(5)焚烧污泥:经过焚烧处理的污泥。

2.污泥特性(1)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比例。

(2)有机物含量:污泥中有机物的质量占污泥总质量的比例。

(3)粒径:污泥颗粒的大小。

(4)性质:污泥的化学成分、毒性等。

三、污泥处理处置原则1.减量化: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减少污泥的体积和质量。

2.稳定化: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小污泥的臭味和有害成分。

3.无害化:消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确保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4.资源化:充分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有价值物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1.浓缩浓缩污泥是通过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为后续处理处置环节创造有利条件。

浓缩方法有:(1)重力浓缩: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泥自然沉降,实现浓缩。

(2)机械浓缩:采用离心机、带式压榨机等设备对污泥进行压缩,实现浓缩。

2.消化消化污泥是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降低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减小污泥体积,减轻污泥臭味。

消化方法有:(1)好氧消化: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

(2)厌氧消化: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

3.脱水脱水污泥是通过机械脱水设备,如离心机、带式压榨机等,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较低,有利于后续处理处置。

4.干化干化污泥是通过干化设备,如烘干机、流化床干燥机等,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污废水处理第七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废水处理第七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第七章污泥处理与处置1、污泥的分类:1)按照污泥的来源和污泥的性质可分为: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与腐殖污泥、消化污泥、化学污泥;22、污泥的性质指标:1)含水率:含水率越大,污泥体积越重(√)2)污泥比重:污泥重量与同体积水重量之比。

3)污泥的比阻: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质量干污泥所受到的过滤阻力。

4)毛细吸水时间:污泥中的水在吸水纸上渗透距离为1cm所需要的时间。

通常比阻越大,毛细吸水时间越长。

(判断)5)挥发性固体(VSS)和灰分(NVSS):挥发性固体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又称灼烧减重;灰分则表示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也称灼烧残渣。

(判/选)6)污泥的可消化程度:污泥中有机物是消化处理的对象7)污泥的肥分:且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便于运输和消纳;2)稳定化:经消化阶段处理后,易腐败的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化,不易腐败,恶臭大大降低,方便运输及处理;3)无害化:可以杀灭大部分的蛔虫卵、病原菌和病毒,大大提高污泥的卫生指标;)污泥浓缩阶段:是使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或设备通量。

常用工艺有重力浓缩、离心浓缩和气浮浓缩。

2)污泥消化阶段: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减小污泥的体积,冰杀死污泥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分为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

3)污泥脱水阶段:使污泥进一步减容,使污泥由有液态转化为固态,方便运输和消纳。

分为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两大类。

4)污泥处置阶段:目的是最终消除污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回收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

主要方法有污泥填埋、污泥焚烧、污泥堆肥、用作生产建筑材料。

许多处理厂不建设污泥消化系统5输距离不超过10Km6、污泥在管道内流动,应采用较大流速,使污泥在管中处于絮流状态。

污泥在管道内输送,流速越大越好()7、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大致分为4类:(什么水用什么方法去除)1)空隙水---2)毛细水---需施加外力,离心力、负压力(真空过滤)3)表面吸附水---采用混凝法去除4)内部水---通过生物分解或热力方法除去8、重力浓缩池—间歇式重力浓缩池的工艺参数:1)浓缩时间采用不宜小于12h;2)有效水深一般宜为4m;3)采用刮泥机排泥时,其外援线速度一般宜为1~2m/min。

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泥处理与处置

絮 凝 反 应 污泥 器 进口
滤液 排出口
螺旋式 浓缩机
图2螺6-旋6 式螺浓旋缩式机浓示缩意机图示意图
浓缩污 泥泵
浓缩污泥泵
带式浓缩机
冲洗水喷头 污泥
带式浓缩机
真空泵
滤液
带式浓缩机示意图
进泥 絮凝反应器
离心机
离心式浓缩机示意图
12.3.3气浮浓缩
• 气浮浓缩是利用固体与水的密度差而产生的浮力, 使固体上浮,达到固液分离,实现固体浓缩的目 的。
• 好氧消化,即在不投加底物的条件下,对污泥进 行较长时间的曝气,使污泥中微生物处于内源呼 吸阶段进行自身氧化。因此微生物机体的可生物 降解部分被氧化去除,消化程度高,剩余消化污 泥量少。
• 在好氧消化中,氨氮被氧化为NO3-,pH值将降 低,故需要有足够的碱度来调节,以便使好氧消 化池内的pH值维持在7左右。池内溶解氧不得低 于2mg/L,并应使污泥保持悬浮状态,因此要有 搅拌,污泥的含水率在95%左右。
3、热工调理法
(1)热处理法 对污泥加热可加速粒子的热运动,提高粒子碰撞和结合的频率,达到
粒子相互间的凝聚。同时污泥中的细胞体受热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蛋白质 和胶质、矿物质和细胞膜碎片。胶体结构被破坏,大量释放出内部结合水, 产生脱水收缩作用。进而释放出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受热水解、溶化,形成 由可溶性聚缩氨酸、氨氮、挥发酸及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茶褐色液体。热调 质效果取决于污泥的性质、温度和处理时间等条件。 (2)冷冻法
12.2污泥处置基本方法
• 12.2.1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 污泥的处理处置与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一
样,都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 1.减量化 2.稳定化 3.无害化
污泥处理处置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杜绝 不确定因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冲击和意想不到的 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之间的转移,对环境整体而言, 要具有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

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识
主要包括发酵槽、通风系统、翻抛系统、除臭系统等。其中,通风系统和翻抛系统是关键设备,它们 直接影响好氧发酵的效果和效率。
2024/1/25
13
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处理效果比较
厌氧消化可以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利用,同时实现污泥的稳 定化和减量化;好氧发酵可以消除污泥中的臭味和病原菌 ,同时提高污泥的肥效。
02
2024/1/25
7
污泥浓缩原理及设备
浓缩原理
通过重力沉降、气浮等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减少,提高污泥浓度。
浓缩设备
主要包括重力浓缩池、气浮浓缩机等。
2024/1/25
8
污泥脱水方法及设备
2024/1/25
脱水方法
主要包括机械脱水、自然干化和热干 化等。
脱水设备
包括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离心 机等。
2024/1/25
26
THANKS.
2024/1/25
27
污水厂污泥处理培训知 识
2024/1/25
1
目 录
2024/1/25
• 污泥处理概述 • 污泥浓缩与脱水 • 污泥厌氧消化与好氧发酵 • 污泥干化与焚烧 •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 污泥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2
污泥处理概述
01
2024/1/25
3
污泥来源与性质
2024/1/25
污泥来源
污水厂污泥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 过程中的沉淀、过滤、吸附等物 理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
经济性比较
厌氧消化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较低,且可以回收能源; 好氧发酵投资较低,但运行费用较高,且需要消耗大量氧 气。
适用性比较
厌氧消化适用于高浓度有机污泥的处理,而好氧发酵适用 于各种类型和浓度的污泥处理。

污泥的处理方法

污泥的处理方法

污泥的处理方法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含水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混合物。

它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泥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污泥的填埋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填埋是指将污泥运输到指定的填埋场,通过控制填埋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促进污泥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减少其体积和有害物质的释放。

然而,填埋也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的隐患。

其次,污泥的焚烧处理是一种高温氧化分解的方法。

通过高温燃烧,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无机物质则被转化为灰渣。

焚烧处理可以大幅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能够回收能量,但焚烧过程中也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污泥的堆肥处理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

通过控制污泥中的碳氮比、通气、水分和温度等因素,促进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生成有机肥料。

堆肥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还可以将其转化为资源,用于农田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

此外,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处理方式。

通过对污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将其用于土地复垦、绿化、园林等方面。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将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填埋场的压力。

最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物理技术等手段,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能量进行有效提取和回收,生产有机肥料、建筑材料、能源等产品,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污泥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污泥的性质、产生量和处理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复习资料:污泥处理处置(4)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复习资料:污泥处理处置(4)

环保工程师复习资料:污泥处理处置(4)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绝大多数采用浓缩、脱水,之后外运进行填埋处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8918)要求脱水污泥含水率不大于80%.也有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厌氧消化、脱水的处理工艺。

在机械浓缩或脱水之前,为增加处理效果,目前基本采用聚丙烯酰胺(P A M)对污泥进行调理。

随着我国对污泥处理处置的进一步认识,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政策和技术导则,目前全国各地对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进行了多样的尝试。

主要集中在对脱水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和后续处置。

一些大城市的主要城区趋向于采用干化焚烧的处理方式;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堆肥、石灰稳定等方式。

项目三、污泥的常规处理3.1污泥浓缩从沉淀池出来的污泥含水率为97%-99%,第一步就是浓缩处理,以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达到减容的目的。

生物污泥从沉淀池排出时含水率通常在99%甚至更高,必须经过浓缩。

经过浓缩以后,可使污泥含水率降低到96%,污泥的体积可缩小到原来的1/4左右,减轻后续构筑物或处理单元的压力。

因此,浓缩是污泥减容效果最显著的一步。

浓缩池产生的污水通常返回到处理厂的进口处再次处理。

浓缩产生可用于脱水处理的浓缩污泥,甚至可用于土地回用。

对于一些脱水系统而言,高浓度污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浓缩池也可使污泥进一步均匀化,有利于后续的脱水操作。

污泥从澄清池或沉淀池中排出后贮存在浓缩池中,通过浓缩使体积大大减少。

用最少的费用达到限度的减容,这是污泥浓缩的根本目的。

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等。

3.1.1重力浓缩重力浓缩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操作简单而经济的污泥浓缩方法。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水厂采用重力浓缩法,其基本理论是颗粒沉降理论。

重力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是污泥中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和进一步浓缩的过程。

通常可以使污泥固体含水率降至96%.根据运行情况重力浓缩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环境工程学》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环境工程学》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① 圆柱形池体的直径一般为6~35m; ② 柱体高径之比为1:2; ③ 池总高与直径之比为0.8~1.0; ④ 池底坡度一般为0.08; ⑤ 池顶部的集气罩,高度和直径相同,一般为2.0m; ⑥ 池顶至少设两个直径为0.7m 的人孔。
消化池的工艺管道
在消化池中还需要设置多种工艺管道,其中主要包括: ① 污泥管:进泥管、出泥管、循环搅拌管; ② 上清液排放管; ③ 溢流管; ④ 沼气管;取样管;
2021/3/8
11
17.3.1 污泥重力浓缩
重力浓缩理论 1.迪克(Dick)理论
固体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重量kg/m².h 通过浓缩池任一浓缩断面i的固体通量G等于向下流固体通量Gu和
自重压密固体通量Gi之和:
G=Gu+Gi=uCi+ViCi
向下流固体通量(底流牵动通量)
Gu=uCi
4. 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
污泥肥分
污泥肥分—(N、P、K)和微量元素,土壤改良(腐殖质)
2021/3/8
6
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
1.干污泥比重:泥中干固体平均比重 γs=250/[100+1.5Pv]
2.湿污泥比重 γ= 湿污泥重量 / 同体积的水重量 =[P+(100-P)]/[P+(100-P)/γs]=100γs/[Pγs+(100-P)]
2021/3/8
29
消化容积计算
1.方法: 投配率 消化池有机负荷
2. 计算 ① V= w/n (W每日投加新鲜污泥量) ② V=Sv/S Sv为新鲜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物重量 S为单位池容内均匀分解有机物的数量(挥发性有机物负荷) 中温消化 S——0.6-1.5kg/m³.d 高温消化 S——2.0-2.5kg/lm³.d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复习资料:污泥处理处置(7)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复习资料:污泥处理处置(7)

环保工程师复习资料:污泥处理处置(7)3.2.2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适宜时。

细菌发育正常,有机物分解完全,产气量高。

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可将厌氧消化分为:①低温消化:可不控制消化温度(≤30℃);②中温消化:30-35℃;③高温消化:50-56℃。

实际上,在0-56℃的范围内,产甲烷菌并没有特定的温度限制,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驯化以后,温度稍存升降(±2℃),都可严重影响甲烷消化作用,尤其是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因此,在厌氧消化操作运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

2、污泥投配率投配率系指每月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与消化池体积的比率,以百分煎计。

根据经验。

中温消化的新鲜污泥投配率以6%-8%为宜。

在设计时,新鲜污泥投配率可在5%-12%之间选用。

若要求产气量多,采用下限值;若以处理污泥为主。

则可采用上限值。

一般来说,投配率大,则有机物分解程度减少,产气量下降,所需消化池容积小;反之,则产气量增加。

所需消化池容积大。

3、营养与碳氮比消化池的营养由投配污泥供给,营养配比中最重要的是C/N比。

C/N比太高,细菌氮量不足,消化液缓冲能力降低,p H值容易下降;C/N比太低,含氮量过多,p H 值可能上升到8.0以上,脂肪酸的铵盐发生积累,使有机物分解受到抑制。

据研究,对于污泥消化处理来说, C/N比以(10-20):l较合适,因此,初沉池污泥的消化较好,剩余活性污泥C/N比约为5:1,所以不宜单独进行消化处理。

4、搅拌搅拌操作可以使鲜污泥与熟污泥均匀接触,加强热传导,均匀地供给细菌以养料,打碎液面上的浮渣层,提高消化池的负荷。

20世纪40年代的消化池设有搅拌设施,称标准消化池,其消化时间长,需30-60d.有搅拌设备的消化池消化时间为l0-15d.5、酸碱度酸碱度影响消化系统的p 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能力,因此消化系统中有一定的碱度要求。

若碱度不足,可投加石灰、无水氨或碳酸铵进行调节。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技术与方法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技术与方法
环境影响
填埋可能会产生渗滤液、气体等污染物,对地下水和大气造成一定污染。因此 ,填埋场应采取相应的防渗、导排等措施,并加强监管,确保环境安全。
03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 新技术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污泥的肥料化
将污泥经过适当处理后,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林地等,为植物 提供营养。
污泥的建筑材料利用
将污泥脱水、干燥后,制成建筑用砖、纤维板等材料。
提高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技术水平
创新技术研发
01
加大对新型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研发力度,如高级氧化、电
化学、超声波等新兴技术。
技术集成优化
02
整合现有技术,通过系统优化和技术集成,提高处理效率,降
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智能化技术应用
03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பைடு நூலக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污泥处理与
处置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污泥的能源利用
通过厌氧消化等技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
污泥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
微生物吸附
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污泥 中去除。
微生物强化
通过添加有益微生物,改善污泥的生物降解性能,提 高处理效率。
易于处置。
厌氧消化
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泥中的有机物 转化为沼气,同时使污泥稳定化。
好氧消化
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泥中 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转化为稳定的 无机物。
污泥的减量化
01
02
03
污泥的脱水
通过自然脱水或机械脱水 的方法,去除污泥中的水 分,使其体积减小,便于 运输和处置。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废水预处理萃取法吹脱法汽体法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废水预处理萃取法吹脱法汽体法

环境工程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废水预处理萃取法吹脱法汽体法一、吹脱法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空气通入废水中,改变有毒有害气体溶解于水中所建立的气液平衡关系,使这些挥发物质由液相转为气相,然后予以收集或者扩散到大气中去。

吹脱过程属于传质过程;其推动力为废水中挥发物质的浓度与大气中该物质的浓度差。

吹脱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O2、H2S、HCN、CS2等溶解性有毒有害气体。

吹脱曝气既可以脱除原来存于废水中的溶解气体,也可以脱除化学转化而形成的溶解气体。

例如,废水中的硫化钠和氰化钠是固态盐在水中的溶解物,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它们离解生成的S2-和CN-离子能和H+离子反应生成H2S和HCN,经过曝气吹脱,就可以将它们以气体形式脱除。

这种吹脱曝气称为转化吹脱法。

用吹脱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污染物不断地由液相转入气相,易引起二次污染,防止的方法有以下三类:(1)中等浓度的有害气体,可以导入炉内燃烧;(2)高浓度的有密气体应回收利用;(3)符合排放标准时,可以向大气排放。

吹脱设备类型很多,经常使用的为强化式吹脱池(鼓泡池)和塔式吹脱装置(吹脱塔)。

二、汽提法汽提法的基本原理与吹脱法相同,只是所使用的介质不是空气而是水蒸气。

即使用水蒸气与废水直接接触,将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按一定比例扩散到气相中去,从而达到从废水中分离污染物的目的。

汽提法分离污染物的机理视活染物的性质而异;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1)简单蒸馏对于与水互溶的挥发性物质,利用其在气液平衡条件下,在气相中的浓度大于在液相中的浓度这一特性,通过蒸气直接加热,使其在沸点(水与挥发物两沸点之间的某一温度)下按一定比例富集于气相。

(2)蒸气蒸馏对于与水不互溶或几乎不互溶的挥发性污染物质,利用混合液的沸点低于两组分沸点这一特性,可将高沸点挥发物在较低温度下加以分离除去。

例如,废水今的松节油、苯胺、酚、硝基苯等物质,在低于100℃的条件下,应用蒸气蒸馏法可将其有效脱除。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5)

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5)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5)2、连续浓缩池连续式重力浓缩池分为竖流式和辐流式两种。

辐流式沉淀池的效果比平流式好,因此重力浓缩池通常是辐流式。

圆形池的水流通常是从中心配水部分呈辐射状流至外围的出水堰,池底通常是倾角较小的圆锥形底。

池底设有刮泥机将泥刮向中心污泥井,底部带污泥刮削机械或设有漏斗,剩余活性污泥经浓缩池中心管流入,上清液由溢流堰溢出称为出流。

浓缩污泥从池底排出,称为底流。

连续式重力浓缩池的基本构造特点是装有与刮泥机一起转动的垂直搅拌栅,能使浓缩效果提高20%以上。

因为搅拌栅通过缓慢旋转(圆周速度2-20c m/s),可形成微小涡流,有助于颗粒间的凝聚,并可造成空穴,破坏污泥网状结构,促使污泥颗粒间的空隙水与气泡逸出。

如果搅拌程度过大,则会将扰动传至外部的沉淀区,从而影响浓缩效率。

圆形池与矩形池相比尽管土地使用效率不高,但是结构上较为方便,钢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都可以,而且排泥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装有刮削装置的浓缩池刮板设在底部并缓慢旋转,这样可将污泥刮入靠近底部的排泥管且还可防止污泥板结。

池底由四周向中心倾斜有利于浓缩污泥的收集。

圆形池的效率有时会低于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从中心向四周辐射,面积越来越大,很难保持均匀。

连续式浓缩池的合理设计与运行取决于对污泥沉降特性的确切掌握。

污泥的沉降特性与固体浓度、性质及来源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设计时,先进行污泥浓缩试验,掌握沉降特性,得出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主要包括:(1)浓缩池的固体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浓缩池任一断面的干固体量[k g/(㎡·h)或k g/(㎡·d)];(2)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浓缩池表面积的上清液溢流量[m3/(㎡·h)或m3/(㎡·d)];(3)水力停留时间(h或d)。

对于新建厂,无法通过试验求得上述设计参数时,可参考经验数据。

按固体通量计算出浓缩池的面积之后,应与按水力负荷核算的面积相比较,取其大值。

污泥处置方案大全

污泥处置方案大全

污泥处置方案大全污泥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半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具有高度的水分含量和相对较高的有机质含量。

因此,污泥的处理一方面能够解决环保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泥处置方案。

压滤处理压滤处理是通过压力差来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大大降低,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取出固体中的有机质等营养物质,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热干化处理热干化处理是将污泥送入热干化器中,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脱水脱胶,使其成为干燥的、坚硬的固体燃料,可作为燃料或制成肥料等其他资源化利用。

堆肥处理将污泥和其他自然有机物质混合,经过降解发酵,再通过堆积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可得到高效、优质、稳定的有机肥料。

堆肥处置过程不需要消耗其他能源,是一种相对环保、可行的方法。

发酵处理发酵处理可以将污泥和其他有机物混合后,利用好氧或厌氧等发酵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降解有机物,得到高质量的肥料。

不仅能够使污泥得到有效处理和清除,还能得到有机肥料和生物燃料等资源利用。

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污泥在高温下进行热解、氧化或燃烧等处理,在最终处理的过程中,可除去可燃物和有机气体,并能够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种处理方式的缺点是成本较高,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二次污染。

生物沼气处理生物沼气处理是将污泥与其他有机物一起放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并将污泥进行脱水、干燥,制成生物肥料进行利用。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同时处理污泥和其他有机物,不仅能得到沼气和肥料,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污泥处理,不同的处置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有效处理污泥并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污泥处置培训考试试题

污泥处置培训考试试题

污泥处置培训考试试题(100分)1、请填写您的个人信息?【横向填空】姓名___岗位___联系方式___填空1填空2填空32、活性污泥法中,二沉池污泥又被称为()。

【单选题】(6分)A.剩余活性污泥B.熟污泥C.腐殖污泥D.化学污泥正确答案: A3、污泥浓缩脱水的对象是颗粒之间的()。

【单选题】(6分)A.毛细水B.内部水C.吸附水D.空隙水正确答案: D4、污泥处理的目的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的()。

【单选题】(6分)A.稳定化:消除恶臭B.无害化:杀灭虫卵、细菌C.减量化:便于运输和处置D.安全利用,实现资源化正确答案: D5、一杯活性污泥中,所含固体物质为20g,所含水分为80g,含水率为()。

【单选题】(6分)A.25%B.80%C.75%D.20%正确答案: B6、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

【单选题】(6分)A.气浮浓缩B.机械浓缩C.中立浓缩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7、以下哪种浓缩方式容易产生磷的释放( )。

【单选题】(6分)A.气浮浓缩B.重力浓缩C.机械浓缩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B8、机械脱水主要有哪些方式()【单选题】(6分)A.板框压滤式B.带式压滤式C.离心脱水式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9、污泥的最终处置主要有( )。

【单选题】(6分)A.污泥填埋B.污泥焚烧C.污泥建材利用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0、以下不属于污泥常用的调理方法是()。

【单选题】(6分)A.化学调理B.淘洗C.加热加压调理D.自然沉淀正确答案: D11、污泥中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6分)A.无机物B.简单有机物C.有机物D.复杂有机物正确答案: C12、污泥常温发酵,温度应该控制在30℃以下。

()【单选题】(4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13、污泥处理就是把有害污泥无害化。

()【单选题】(4分)A.对B.错正确答案: B14、初沉污泥比剩余污泥臭的原因是有机物含量更高。

()【单选题】(4分)A.对B.错正确答案: A15、板框压滤机的特点是不能连续工作。

污泥处置方法五种方式

污泥处置方法五种方式

污泥处置方法五种方式污泥是指含有固体颗粒物质、水分和有机物质的淤泥状废物,它是工业生产、城市污水处理、农田灌溉等活动的副产品。

污泥的处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合理有效地处理污泥,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本文将介绍污泥处置的五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污泥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处置方法。

通过高温燃烧,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减少体积和重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同时,焚烧还可以产生热能,可以用于发电或供暖,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其次,污泥填埋是一种传统的处置方式。

将污泥填埋在专门设计的填埋场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厌氧发酵,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会逐渐分解,减少体积。

但是,填埋也会产生渗滤液,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填埋过程。

另外,污泥堆肥是一种环保的处置方式。

将污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堆肥,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可以得到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对土壤有机质的改良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污泥土壤固化是一种有效的处置方式。

将污泥与固化剂混合,经过加热、压实等处理,可以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固化在固体基质中,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固化后的污泥可以用于道路建设、园林绿化等领域。

最后,污泥湿法烟气脱硫是一种处置方式。

将污泥与石灰乳等脱硫剂混合,通过湿法脱硫的方式处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减少大气污染。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综上所述,污泥的处置方法有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需要根据污泥的性质、数量以及当地的环境要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本文介绍的五种污泥处置方式能够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利用资源。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最新版)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最新版)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 环境法规与标准1.1 环境法规了解我国环境法规和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专业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的核心内容。

1.2 环境标准了解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熟悉国家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

2. 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2.1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2.1.1 掌握混凝、沉淀和气浮的技术和方法,熟悉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2.1.2掌握过滤的过程和方法,熟悉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2.1.3熟悉吸附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主要吸附剂的性能与影响因素。

2.1.4熟悉离子交换的技术和方法,了解主要离子交换剂的性能。

2.1.5熟悉膜分离的技术和方法,了解膜及膜组件的分类和性能。

2.1.6熟悉中和及化学沉淀的技术和方法。

2.1.7了解氧化还原处理技术和方法;影响氧化还原效果的主要因素。

熟悉消毒机理和方法。

2.1.8了解萃取、吹脱和汽提的技术要点。

2.2 污水生物处理2.2.1 掌握活性污泥法的机理、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及工艺。

2.2.2 掌握生物膜法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典型处理工艺。

2.2.3 掌握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典型处理工艺。

2.2.5 掌握厌氧生物处理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典型处理工艺。

2.3 污水自然净化工程2.3.1 熟悉稳定塘处理的技术方法及类型。

2.4 污泥处理处置2.4.1 熟悉污泥的特性。

2.4.2 掌握污泥处理技术和方法。

2.4.3 了解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

3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实践3.1 污水收集和提升了解污水收集系统的类型及功能,掌握管线和泵站设计的方法。

3.2污水处理厂(站)总体设计掌握主要工业废水、工业园区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规模的确定、水量水质调节、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及水力高程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3 污水、污泥处理与构(建)筑物设计3.3.1 掌握污水预处理工艺单元的类型、功能、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工程师考试辅导:污泥处理处置(7)
3.2.2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适宜时。

细菌发育正常,有机物分解完全,产气量高。

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可将厌氧消化分为:①低温消化:可不控制消化温度(≤30℃);②中温消化:30-35℃;③高温消化:50-56℃。

实际上,在0-56℃的范围内,产甲烷菌并没有特定的温度限制,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驯化以后,温度稍存升降(±2℃),都可严重影响甲烷消化作用,尤其是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因此,在厌氧消化操作运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

2、污泥投配率
投配率系指每月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与消化
池体积的比率,以百分煎计。

根据经验。

中温消化的新鲜污泥投配率以6%-8%为宜。

在设计时,新鲜污泥投配率可在5%-12%之间选用。

若要求产气量多,采用下限值;若以处理污泥为主。

则可采用上限值。

一般来说,投配率大,则有机物分解程度减少,产气量下降,所需消化池容积小;反之,则产气量增加。

所需消化池容积大。

3、营养与碳氮比
消化池的营养由投配污泥供给,营养配比中最重要的是C/N比。

C/N比太高,细菌氮量不足,消化液缓冲能力降低,p H值容易下降;C/N比太低,含氮量过多,p H 值可能上升到8.0以上,脂肪酸的铵盐发生积累,使有机物分解受到抑制。

据研究,对于污泥消化处理来说,C/N比以(10-20):l较合适,因此,初沉池污泥的消化较好,剩余活性污泥C/N比约为5:1,所以不宜单独进行消化处理。

4、搅拌
搅拌操作可以使鲜污泥与熟污泥均匀接触,加强热传导,均匀地供给细菌以养料,打碎液面上的浮渣层,提高消化池的负荷。

20世纪40年代的消化池设有搅拌设施,称标准消化池,其消化时间长,需30-60d.有搅拌设备的消化池消化时间为l0-15d.
5、酸碱度
酸碱度影响消化系统的p 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能力,因此消化系统中有一定的碱度要求。

若碱度不足,可投加石灰、无水氨或碳酸铵进行调节。

但大量投加石灰,常使碱度偏高,泥量增加,应尽量合理利用。

甲烷菌的
p H值为7.0-7.5.
6、有毒物质含量
有毒物质主耍包括重金属、N a+、K+、C a2+、M g2+、N H4+、表面活性剂以及S O42-、N O2-、N O3-等。

重金属离子能与酶及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物质,对酶有混凝沉淀作用;多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对甲烷细菌的毒性有互相对抗作用;N H4+的毒性主要是C/N比起作用;表面活性剂A B S(硬性洗涤剂)允许质量浓度为400-700m g/L,软性洗涤剂L A S允许浓度可更高些。

阴离子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S O42-和N O3-.因硫酸还原和N O3-反硝化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且都是微生物的作用过程,反硝化菌和硫酸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相比有争夺电子供体的优势,所以厌氧消化产气中可能有H2S和N2存在。

当消化池中S O42-(≥5000m g/L)和N O3-(C O D/N O3-N≤4.1)浓度过高时,会对产甲烷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