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0春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课件(附目录)

2020春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课件(附目录)
2、小组内讨论子叶与其它 叶子有什么区别,子叶的作 用?
子叶(播种后第13天)
这是凤仙花第一对 叶子——子叶
子叶淡绿色,椭圆 形状,表面光滑, 无明显叶脉。
在凤仙花种子萌发 过程中,子叶的作 用是提供营养。
摆一摆,说一说
1、请从6片叶子中选出子 叶把它贴在幼苗上。
2、小组内讨论子叶与其它 叶子有什么区别,子叶的作 用?
植 物
1、适宜的温度

2、充足的阳光


3、适当的水份


4、流通的空气
植物的根和叶
• 植物的根:
• 能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 矿物质。
• 植物的叶:
•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发 育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
凤仙花茎的生长变化
刚出 一周 两周 三周 四周 … 土时 以后 以后 以后 以后
密观切察关果注果实实的颜形色状的和细微颜变色化
果实的结构与形成
果实的结构一般是外果皮,内含种子。果皮可分 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多数植物的果实是 由子房发育成的,这叫做真果。也有些植物的果实, 除子房外尚有其他部分参加,最普通的是子房和花被 或花托一起形成果实,这样的果实,叫做假果,例如 梨、苹果、石榴、向日葵以及瓜类作物的果实。有些 植物,一朵花中具有许多聚生在花托上的离生雌蕊, 以后雌蕊形成的小果聚生在花托上,这叫做聚合果, 例如莲、草莓、玉兰等植物的果实。还有些植物的果 实,是由一个花序发育而成的,这叫复果(花序果、 聚花果),例如桑、凤梨、无花果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课方案、教课方案

(含教课反省 )

运动和地点

【教课目的】

知道生活中常有的运动现象。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 , 仍是静止的。

能用一些表示方向的术语描述自己的地点。

【教课重难点】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 , 仍是静止的。

能用一些表示方向的术语描述自己的地点。

【教课准备】

方向图,皮尺,教课课件、校园地图等。

【教课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出示教课课件,显现人或物运动的场景,发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报告: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

教师站在黑板前,发问学生老师的地点。

学生谈论回答。

教师发问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地点呢?(板书课题)

学生相互谈论,并依据经验做出回答。

二、学单导学,自主研究。

察看前,明确察看的要求。

从哪些方面睁开仔细认真的察看。教师出示课件,显现实验过程。

实验一:察看物体运动的图片。

1)教师连续供给对于运动的图片(模仿课本 P2 对于运动的插图),并发问:左边的图与右边的图对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

2)学生察看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二: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地点。

1)教师请两位同学,模仿课本 P3 研究 2、3 睁开实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让此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地点;而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头同学多次改变地点,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2)教师在实验中发问学生,台下同学察看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三:教师出示校园地图,指导学生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地点。

( 1)教师点名学生察看校园地图,找出自己目前的地点并作出描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指南针》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指南针》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指南针》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教学难点】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指南针。

教师准备: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样式的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2、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小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学生阅读讨论。

5、交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2020年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课程教学计划表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校

年级_三年级_

班级_ X1701-X1705

学科_科学

任课教师___

2020年2 月14 日

课程教学计划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任教年级:三年级科目:科学任课教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研究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研究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研究,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固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研究,学生们已具有肯定的探讨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出格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力低。每每只看事物外表,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接洽。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讨的认识不够,出格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全套PPT课件【2020版精品】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全套PPT课件【2020版精品】

新知探索
2021/8/19
做一做,确定女同学的位置
图中男同学静止不动,女同学多次改 变位置,用方向和距离和描述女同学 的位置。即位于男同学的什么方向, 距离多少。
新知探索
想把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告诉同学,该怎么说?
2021/8/19
新知探索
(1)确定图片中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对位置进行描述: ①选择参照物;②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方 向;③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
车的位置
参照物: 车站 方向:车站东方 距离: 1500米
2021/8/19
科学知识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 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 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 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2021/8/19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道 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 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在指尖上转动
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使 直尺振动或平移等。
绕线上下滚动 车身在地面平移,车轮为滚动 马身是摆动,弹簧的拉伸与收缩是振动
2021/8/19
新知探索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比如指尖 陀螺与溜溜球主要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溜溜球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滚动;玩 具小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前后平动;直尺上下振动;弹簧摇马则可以上下 运动,前后左右摆动。

2020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表

2020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表

2020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

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本教材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已经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教师需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本教材由三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物体的运动”、“动物的

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

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要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本教材强调学生建构科学

模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大单元

的组织形式体现了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将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则将

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的发展。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是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主题单元。这三个天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正常运行是地球上万物正常运作的基础。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小学生也不例外。本单元将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和制作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本单元也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本单元共8课,通过研究,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前3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第4到第

2020最新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0最新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

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

设计含教学反思

2020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1.运动和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2.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准备】

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人或物运动的场景,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

3.教师站在黑板前,提问学生老师的位置。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呢?(板书课题)

6.学生相互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

二、学单导学,自立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

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实验过程。

2.实验一:观察物体运动的图片。

1)教师继续提供关于运动的图片(仿照课本P2关于运动的插图),并提问: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相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实验二:用方位和距离描述位置。

精品文档(1)教师请两位同学,仿照课本P3探索2、3展开实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让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围同学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2)教师在实验中提问学生,台下同学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1. 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 展开模拟实验。

(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2020年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

2020年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1.运动和位置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春)人教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春)人教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春)

人教版

标题: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3春)人教版

摘要:本教案为适用于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参考,教案内容覆盖全册,

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引言:

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科学的学

科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人教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排的教材,

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培养科学实践能力。本教案结合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

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

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第一章: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 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式。

2. 理解动物的主要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

3. 培养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动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

1. 实地考察动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生活方式。

2. 制作动物展板,通过图片和描述展示动物的分类特征。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合作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物分类的讨论和动物展板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二章:植物世界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征。

2.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培养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征。

2.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07:40
‹#›
车的位置 参照物: 车站 方向:车站东方 距离: 1500米
07:40
‹#›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 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
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 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07:40
‹#›
运动和位 置
07:40
1.1 运动和位置 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 置发生变化。 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结 果不同。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
07:40
‹#›
07:40
做一做,确定女同学的位置
图中男同学静止不动,女同学多次改 变位置,用方向和距离和描述女同学 的位置。即位于男同学的什么方向, 距离多少。
‹#›
07:40
想把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告诉同学,该怎么说?
‹#›
(1)确定图片中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07:40
‹#›
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相对于空中的老鹰来说,它是静止的,而白云是运动的。
相对于白云来说,它们是静止的,而老鹰是运动的。
07:40
‹#›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 置发生了变化。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2020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2020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

本册的三个单元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强调学生建构科学模型。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运动中质点的模型,“动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建构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日地月的天体模型……这些科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

特别要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镇育红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情分析

在疫情期间通过网课的学习,科学课进入课程实验新阶段,开课时间晚,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较差,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疫情期间的教学以网课为主,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具体实物的依托,学习效果减弱。教师应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在疫情期间学生在家活动要注意方式方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情况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和“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8个教学内容,共计24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10课时左右,预计一学期共需30课时。

本册的三个单元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强调学生建构科学模型。例如,“物体的运动”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机械运动中质点的模型,“动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建构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引导学生建构日地月的天体模型……这些科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认识世界。

特别要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其中大单元的组织形式,是为了体现科学概念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挖掘科学探究中的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将新课标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条目以最优的方式组织到一起。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是借鉴学习周期的策略,将探究活动的组织过程显性化,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2.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本单元是将机械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题单元。对于运动,学生有许多正确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无法准确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习惯用感觉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等。本单元希望学生经过对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有初步的科学认识,由此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此外,本单元还将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从而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和跨领域知识,体会科学实践的成功和乐趣。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如下:第1到6课,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这三方面展开;第7课,设计制作;第8课,综合应用。本单元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其中第7课延伸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第8课回归到本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知识应用,实现跨领域的综合学习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本单元是研究动物生命周期的主题单元。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过程,这样的生命过程循环往复,使种族得以延续,呈现出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两条线索:一条是研究蚕的生命周期现象;另一条则是由蚕拓展到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在此过程中认识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常见的动物类别。本单元的饲养、观察、记录、交流、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结论等能力。

本单元共8课,包括两条线索,第1、3、4、5、6课以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了蚕的生命周期现象。第2、7、8课是对蚕卵、蚕的繁殖、蚕的一生认识的延伸,引导学生形成对更多动物卵、繁殖和动物一生的认识,从个别到一般,逐步构建动物生命周期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类别的动物。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本单元是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主题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地球上万物正常运作的基础,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小学生也是如此。本单元将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本单元也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共8课,通过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的认识将更上一层楼。前3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第4

到第7课,学生将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足够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第8课,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

三、教学目标

1.“物体的运动”单元教学目标

●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物体的运动有不同形式。

●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可以用“当运动距离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和“当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2)科学探究目标

●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描述某个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通过观察和比较,记录和描述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

●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借助秒表、软尺等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制作、评价、改进自己小组的“过山车”。

●基于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开展基于证据的科学论证活动。

(3)科学态度目标

●亲历对物体运动的探究活动,表现出相应的探究兴趣。

●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

●体会到重复测试在提高证据有效性中的意义。

●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2.“动物的一生”单元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