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精)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综述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综述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现代化。
本文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该战略的背景、目标、政策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是农村问题的日益突出。
一方面,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瓦解,农田质量下降,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乡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乡村经济的现代化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电商等;农业的现代化包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包括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包括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农村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建设。
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供农业信贷、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充分,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差异。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进程不一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也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乡村治理和社会信用建设,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模式探索文献综述
乡村振兴模式探索文献综述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模式,通过不同的探索和实践,为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就部分乡村振兴模式进行综述,探讨它们的特点、效果以及遇到的挑战。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核心。
这种模式强调通过资本的引入和农业产业的整合,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导,通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也面临着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二、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升级和人们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追求,农村旅游逐渐兴起。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观光、农业体验等多样化的服务,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开发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三、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农村电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连接起来,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
在农村电商的带动下,一些农产品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中,物流配送、网络安全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不断加以解决。
四、农村养老发展模式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养老发展模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方通过建设农村养老院、提供养老服务等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和关爱。
这种模式促进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了农民子女抚养老人的负担,也为乡村振兴增加了动力。
但是,农村养老模式在资金来源、服务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文献综述的题目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与现状1. 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国家重点提出的发展战略,其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拉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乡村振兴的现状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果,包括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兴起、农村工业的复兴等。
但与此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显现出来,包括农村人口外流、农业产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
乡村振兴战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3. 乡村振兴的政策与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包括扶持农村旅游、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4. 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模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乡村存在着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路径和模式。
有的地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有的地方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有的地方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推动乡村振兴。
这些路径和模式各有优劣,需要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求最佳的乡村振兴模式。
5. 乡村振兴的难点与挑战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挑战,包括农民素质不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业产能不足等。
这些难点和挑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进程,需要我们找出解决之道,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加以克服。
6. 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通过乡村振兴,将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拉动城乡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7. 结语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其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乡村治理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前言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普遍推行以来,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人民公社治理体制迅速瓦解,代之以“乡政村治”新的治理结构。
乡村社会的历史变革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也使之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域”。
然而,乡村治理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宽泛的课题,以往的研究,正在进行的研究浩如烟海,要进行总结本是一件难事,难免挂一漏万。
但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归集,以利于集中一些主题,以便于学术研究的开拓和创新,本着这一思路,我们试图对近期的乡村治理研究,尤其是村治研究中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问题做一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一)村落场域内的多中心秩序——基于村治精英的研究分析由于市场经济的渗入和与之相伴的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使农村社会日渐与外面的世界勾连起来,日益脱离传统的桎梏(贺雪峰,2003)。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流动机会,从而催发和激活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发生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社会内部开始分化和重组,村庄治理结构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与此同时体制外精英也迅速成长起来,并且其本身也呈现出多元的结构,出现了包括宗族精英、宗教精英、宗派势力、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等不同类型的体制外精英(陈涛、王习明,2002)。
由于体制外精英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及较为广泛的人际网络,使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对村级治理事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村治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非体制精英的积极作用(当然,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其负面影响)。
按照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划分不同的角色,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划分法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之区别。
两分法是把乡村治理主体分为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或治理精英与非治理精英两大类。
仝志辉、贺雪峰、金太军等人认为体制内精英指的是有在国家权力序列之内或得到国家基层政权认可的乡村精英,主要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组干部;体制外精英是各种以乡绅和宗族家族势力为主导,国家权力序列之外的精英,主要包括宗族精英、宗教精英、宗派势力、经济精英、知识精英等(陈涛、王习明,20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 渠道拓展等。
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农村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金融、税收 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 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03
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农民素
质、增强农村创新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析:某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产业协同发展
该地区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
收。
创新驱动
研究范围
本文将涵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0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土地改革与农业合
作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的 集体所有,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上世纪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 动兴起,农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 ,但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乡村振兴论文参考文献
乡村振兴论文参考文献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富裕。
为了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背景、现状和发展策略,本文选取了以下参考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
1. 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形势——彭明辉,霍从玉,刘金良,晏天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该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剖析。
对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形势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把握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方向。
2. 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乡村的影响评估——刘凤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9该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贫困乡村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发展建议。
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影响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贫困乡村的促进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3. 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实施对策——李旭,王椿元,郑怀东,郑如日.《湖北农业科学》,2017该文探讨了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和实施对策,提出了多种可行的发展模式和措施,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对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和实施对策的研究,有助于为乡村振兴的战略和政策提供指导。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变迁与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吴忆东,高力.《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该文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融合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解决办法。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社会融合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研究,对于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丁连华,杨晓琼,朱颖慧,《科技与创新》,2019该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的角色和责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的角色进行研究,对于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执行效能。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参考文献对乡村振兴的背景、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把握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文献,可以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富裕。
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
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短板。
本文拟对当前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一是谁来种地?二是怎样种好地?三是如何富起来?以期有所裨益。
为此,《关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说明》提到“加快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广大农户特别是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小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统防统治、统耕统种、统收统销,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举措。
然而目前还存在“双向失衡”的状况:即政府强势介入市场过程,企业相对弱势无法自主生产,农户兼具小生产与小市场双重角色导致其经济利益严重受损,或沦落为“数字农民”、被剥夺了生产积极性;另外,因为缺乏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指导,当前很难做到精准测土配方,使得资源投入分散且效率低下,由此造成水肥利用率不高、劳动力利用效率偏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从而引发粮食减产和病虫害频发等农业生产风险隐患增多。
可见,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尽快走出上述困局。
“谁来种地”,是基层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仍属于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农民个体和家族之间分工细致且极不均匀,这就意味着同一块田地常常只有一名甚至几名农民在经营。
这些情况在城郊结合部和农村交界处更为普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乡融合逐渐深入,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特殊群体(留守老人儿童)与乡村越来越远,许多地区都已开始面临人少地多,或者人多地少的现象。
而要避免出现“空心村”的状况,需从两方面努力。
第一,城市将吸纳剩余劳动力回流乡村,缓解原来农村出现的劳动力不足的状况;第二,加速制度创新,将原先散落的村集体土地整合划归,形成规模化经营,这便需依靠乡村治理的变革。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既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最新精选】
关于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新农村建设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已有的各种研究就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发展经验与模式的比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本文在概述前人有关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研究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旧中国的“就农村”而言的。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又一次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个“新农村”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5年12月31日,《中国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提法引起学界的热烈关注。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我发现,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三农问题”研究的传承。
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大热门。
因而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研究也有不同主张。
这些主张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二研究回顾(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建设究竟新的是什么,它要建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这是首要回答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一是以“三农”问题研究专家陆学艺为代表的“改革”说。
这种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是一场变革,涉及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必须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性政策性的限制和障碍,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通过改革早已不合时宜的户籍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来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文献综述
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有关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文献,旨在探讨这两个重要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
随后,分析了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关系,讨论了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并总结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促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在中国的实践。
概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旨在实现人民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理想。
乡村振兴则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
本文将对这两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关系、实现的路径和策略。
共同富裕的理念和实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倡导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条件、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来促进共同富裕。
多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实施扶贫政策、加强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的概念和实施乡村振兴是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统一命题和战略举措。
它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共同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而乡村振兴则是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而乡村振兴则是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因此,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是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
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面考虑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问题,并采取综合性的路径和策略。
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创业创新、加强乡村治理等措施 ,实现了乡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富裕的双赢。
THANKS
国内文化
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培育文明 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05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研究
国外乡村振兴实践案例
01
荷兰乡村振兴
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02
韩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乡村
亚洲乡村振兴研究
日本乡村振兴
日本政府推行“一村一品”运动,通过支持农民和农村社区 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提高乡村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居民 生活质量。日本还注重保护乡村环境和文化遗产,加强乡村 社区建设。
中国乡村振兴
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促进乡村经 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中国还注重保护传统农业和乡村 文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引导。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提出未来研究 方向和重点,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问题
目前乡村振兴存在哪些问题?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施?
02
国外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欧洲乡村振兴研究
法国乡村振兴
法国政府提出了“领土整治”计划,旨在解决乡村地区人口流失、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 通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法国成功地吸引了城市居民到乡 村定居和工作。
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产业的长远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乡村振兴文化研究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文献综述作者:祁媛王天慧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23期一、国外文献综述(一)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因素的相关研究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农业和工业并存。
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农业和工业的交换机制,也就是劳动力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的问题,即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
刘易斯模型指出农业与工业是相互影响的,城乡之间总会有着相应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人们是可以预期到的,这个差距只要横立在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就会不时的发生,从而造成经济收入的流动,故而会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型。
这个理论对于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一体化是很有价值的。
Lipton M (1977)在文章中指出,城市倾向有可能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提出城市偏向概念。
罗格纳·纳克斯(1985)提出农民收入低储蓄少,用于生活消费的占收入的比重大,但是因为收入少,故造成购买力较低,经济水平上不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并循环往复,即“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这就导致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增大,不利于城乡发展一体化。
因此,对于城乡一体化应该提高农民收入。
Krueger(1991),Lipton( 1970)和 Bates(1981)分析了城市偏向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Klaus R. Kunzmann(2013)提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并以此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转型,这是欧洲新发明的一种模型,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发展,但同时要维持相应的中小规模的发展速度。
这对于中国推动城乡一体化是有借鉴价值的。
RD Knutson, Penn JBL, Flinch Baugh BL(2016)对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两个层次对业未来结构调整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此促进城乡发展。
(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研究日本的岸根卓郎(1999)通过一个空间融合模型的设立,建立一个城市和农村空间融合的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三度立体规划,这就是所谓的“城乡融合设计”概念。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1000字报告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1000字报告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村地区的变迁也在逐步加快。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强农村的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建设和现代化,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以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平衡发展。
本文将探讨当今中国乡村的变迁过程。
一、乡村人口结构变化
乡村人口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很多年轻人涌向城市,选择在城市工作并定居。
另一方面,教育程度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导致“空心化”现象,即年轻人离开家乡,而老年人、儿童和一些农民留在乡村。
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过去,农业是中国乡村的主导产业。
但随着工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农业的作用被逐渐降低。
同时,农产品正在向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市场需求也在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新的行业发展。
如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
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如农村电网的建设,农村道
路的修建等。
同时,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也逐渐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
四、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是当前重点。
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政策和措施,加强乡村环保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和谐。
总之,当前,中国乡村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村经济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文献综述
有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文献综述一般而言,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
1984 年,中央农村工作1 号文件中“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 由此开始了我国土地流转的历程。
此后,中央也不断的出台相关的文件和法律来提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是土地流转发生率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一直偏低。
到21 世纪初期,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农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如据江苏省对全省26 个县(市、区)的调查,2001 年、2002 年和2003 年调查户当年土地流转面积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7.8%、42.5%和90.6%,土地流转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8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此后,农村土地流转作为新一轮土地改革创新方案成为“三农问题”的又一热点,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广泛展开并有逐步扩展之势。
笔者在仔细阅读土地流转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后发现,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土地流转的形式、特点、影响流转的因素、流转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上,而对土地流转的动因、效益、模式选择及相关引导政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同时,大多文章、文献及各个地方所讲的土地流转都只是土地流转的一个方面或者个别几个层面,缺乏系统、全面的概括,笔者想系统全面地讲述土地流转的各个层面,希望能够充实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以此来指导实践发展。
一、土地流转的形式土地流转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各地的实施形式也各不相同。
目前全国各地流转形式包括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委托流转、反租倒包、土地信托、土地保姆等,也有人指出代耕、拍卖、抵押、继承、赠与等也属于土地流转的形式[1]。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农村区域发展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存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研究指出,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压力。
研究表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村人力资源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是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2.公共参与和社会组织农村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一些研究指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效果。
乡村战略文献综述范文
乡村战略文献综述范文摘要:一、引言1.乡村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二、乡村战略的国际背景1.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2.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三、我国乡村发展战略演变1.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发展战略2.新时代乡村发展战略四、乡村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1.产业振兴2.人才振兴3.文化振兴4.生态振兴5.组织振兴五、乡村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成效1.政策举措与实施路径2.取得的成效与挑战六、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1.乡村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建设2.实践探索与创新3.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七、展望与结论1.未来乡村发展战略的趋势2.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实施。
本文通过对乡村战略的文献综述,旨在梳理国内外乡村发展战略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二、乡村战略的国际背景1.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发达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主要以乡村振兴为核心,强调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如美国的乡村发展战略,主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等措施,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队伍建设。
2.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战略概述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以减贫和发展为核心,关注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
如印度的乡村发展战略,通过实施“Gramodaya”计划,推动乡村地区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我国乡村发展战略演变1.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演变。
这一时期,我国乡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
2.新时代乡村发展战略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核心,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乡土中国文献综述精编版
文献综述(一)关于《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的研究“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
他的父亲费璞安(1879-1969)是一位才子,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生员资格,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
回国后曾应张謇先生之邀赴南通当教师,兴办新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费璞安与民众一起赶走苏州及吴江县的满清官吏,并被选为吴江县议长。
后任江苏省教育厅视学(教育督导员),一心从事教育。
” [1]费孝通先生一生都献给了社会学。
费孝通的第一位妻子王同惠为了救费孝通身死古陈村坳瑶。
社会对于费孝通的评价:“费孝通至少有两件事会被历史记住。
第一面对着专制者的残暴,费孝通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更为响亮的呼声,第二件事他在《这是什么世界》一文中写到:“一个国家怎能使人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杀!人类全部历史里从来就没有过这种事。
我们如今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两段叙述让世人感觉到了费孝通作为民主斗士坚定激进的一面,翻看同一时期费孝通的文章会发现与其说费孝通是一个民主斗士,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
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2]对于费孝通的评价都是比较正面的。
主要是优秀的社会主义学家、民主斗士、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费孝通的写作(二)社会普遍对于《乡土中国》的评价研究这本书对当今农村社会变迁和农业现代化等诸问题还是有很多值得研究、思考的价值,这应当是其超越简单学术意义上的价值。
[2]这本书有益于人们对于乡土中国的理解。
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几十年,但是人们仍然去研究它。
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
属于社会学的入门读物。
这本书带有着农农的乡土气息。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201301360011 陆媛媛摘要: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
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
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文献综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一、研究背景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因此,研究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文献综述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并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
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
赵锋(2010)确立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两个测评维度,再将其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2014 年 1 月 19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新常态下如何发展好农村经济是“十八大”后研究的核心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资本和资源的大力投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连年增产,农村居民收入普遍提高,农村环境大为改善,农村的经济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土地制度、产业结构、农业科技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都面临一些新问题。
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农村的经济结构也需要调整。
李建华、景永平(2011)研究了三种显著的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认为要转变农村增长方式,提高农村资源的使用效率。
牛凯(2012)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他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自回归模型,揭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贾长杰(2012)认为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促经济发展。
他指出,农村经济调整具有多层次性,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有目标,把握重点。
(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
王小映(2015)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保障土地流转交易安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认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本手段,保障土地流转健康发展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
贾晓娟(2015)认为应建立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农村土地改革举措,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做好农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报告从居住环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乡村的变迁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乡村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逐渐向外扩张和发展,乡村的居住环境也从传统的农村房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从居住环境来探讨中国乡村的变迁情况。
一、传统农村房屋逐渐消失中国农村的房屋以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外观简朴、结构粗糙,面积也比较小。
这种传统的农村房屋近年来已经不再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现代化的社会要求,因此被逐渐取代。
在中国的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改造和装修房屋,一些新的房子建成后,旧房子就被拆除或者废弃了。
这也是乡村环境逐步向现代化和城市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标志。
二、新型乡村住宅的兴起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型乡村住宅得到了建设和发展。
这些住宅在外观和结构上与传统农村房屋大不相同,其主要特点是设计科学、安全性强、舒适度高、风格多样化。
新型乡村住宅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用,他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比起传统农村房屋,这些新型住宅的居住舒适度、雨水排水、采光照明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户外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在过去,中国农村的村庄环境卫生条件很差,空气质量不佳,道路狭窄、崎岖不平,村庄垃圾的积累量也比较大。
然而,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乡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乡村道路的改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河道的疏浚等。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也为农村旅游、乡村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农村教育条件得到提升过去,中国农村的学校教育条件很差,学校的环境落后,学习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教育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较大。
但是,在国家教育政策的鼓励下,乡村教育条件得到了提升。
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逐步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这也是乡村环境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中国乡村的变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进程,这个过程中乡村的居住环境也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提升。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综述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综述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和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就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了解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农村改革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契机。
研究者普遍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应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配置实现农民的增收。
还应重视乡村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社会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
在乡村经济转型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企业的发展。
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也有学者注重农村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农村经济的开放与合作,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土地制度的完善。
研究者普遍认为,土地流转可以加速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是保证农民的权益和土地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土地制度的完善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农村社会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乡村社会建设包括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
乡村教育是农村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国学者在农村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战略。
还有一些学者关注乡村医疗、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探索有效的农村环境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
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已有的研究不仅为后来者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资料准备,更有助于问题意识的产生。
回顾既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最初多出自于一些社会学家,尤其是人类学家之手,产生了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金翼》,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这样一批作品。
这些著作多以研究村庄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为主,同时,也较多地关注了乡村政治的变迁及村庄社会的权威与秩序等问题。
20世纪中期,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学者难以从村庄从事田野调查,不过,仍有一些海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著述的主要特征是,关注这一时期中国村庄社会的政治变迁,并且将这种变迁置于一个更大的革命化政治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考察。
如1966年,威廉•韩丁出版了他以4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调查为基础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杨庆堃出版了以广东鹭江村调查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一书,1956年,W•R•葛迪斯来到费孝通所描写过的“江村”,并撰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革命前后开玄弓村的社会变化进行了研究。
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学者们重新进入村庄从事田野工作成为可能。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以村庄的叙事作为文本表达方式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佩华、赵文词、安戈1984年合作出版了《陈村:毛泽东时代一个中国农村地区的近代历史》和1992年出版了《当代中国农村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继其之后,黄宗智利用满铁调查资料撰写了《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此外,同样给黄宗智带来巨大学术声誉的还有其后的《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上述颇具影响的研究和著作多为海外学者所作,这很大程度上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缺失有关,重新积聚能量尚需时日。
进入90年代以后,一批由本土学者所撰写的村庄研究的个案性著作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1997年4月,王铭铭出版了他根据自己对福建安溪县美法村的调查而撰写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一书,该书以“国家与社会”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所描述的,是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的历史在同一个
社区的展示,所包含的内容超出政治变迁和经济成长的过程。
《社区的历程》是一部社会构造和转型的历史,也是一部社会分类和再生产的“历史”。
具体地说,它是一部社会制度再创造社区、家族与婚姻制度、节庆的年度周期、工作和交易的节奏、互助和尊重的关系的过程之历史。
张乐天于1998年出版了《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分析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嵌入对浙北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以及它对传统村落文化瓦解的双重作用。
此外,王铭铭的《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多人合作撰写的《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等书,都分析了影响乡村社会变迁的不同变量和乡村社会变迁的不同面相。
在有关中国革命的研究中,美国学者小巴林顿•摩尔在《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则突出强调了中国革命与小农社会结构品质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然而,在他那部宏大叙事的著作中,因为内容庞杂,且研究的对象主体众多,因此,只能是对中国革命泛泛而论,而且试图以小农社会团结性的稀缺来解释中国几千年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有关社会整合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颇为关注的问题。
在有关这方面的阐述中,迪尔凯姆和吉登斯的观点很富有代表性,影响较广。
在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的研究中,将社会整合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并对这两种团结的方式、社会基础和作用特征作了具体阐述。
比较之下,吉登斯主要是从不同的横切面来分析社会整合的要素的,即社会整合的基础在于以下四个方面:军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