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存在和发展,以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和方法。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只有通过互相作用才能发挥全面的功效,所以自然界是辩证发展的。自然辩证法是概括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哲学基础。
自然辩证法五大基本范畴
第一范畴:肯定和否定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秉持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属性。世界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两种属性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物质形态。例如,正电和负电交互作用便可以形成电流,这便是两种属性的肯定与否定的结晶。
第二范畴: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
自然界中的事物虽然是经过肯定和否定的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若没有外部条件的配合,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例如,种子虽然有自身的生长潜力,但若没有土壤、水分、气温等外部条件的配合,便难以生长出植物。
第三范畴:量与质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的形成和转化,必然经过不同程度的量和质的变化。例如,水在温度低于零度的情况下会形成冰,而在温度高于零度的情况下会变为水蒸气,这就是量和质的转化过程。
第四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事物,但这种转化的可能性是否最终变为现实,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以及量质的变化等,这就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第五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是以必然性为基础的,就像由水蒸气形成云朵、由降水形成河流一样,这些变化是按照自然界一定规律而发生的。但是,也有许多事物是偶然发生的,例如一颗陨石从天而降,这种变化是具有偶然性的。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名词解释
1.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4.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生产力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辨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根据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批判的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7.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8.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
自然辩证法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
引言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界发展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哲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基础,通过研究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在科学研究中,自然辩证法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矛盾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但不同事物之间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即矛盾的特殊性。
二、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辨析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影响的。事物的质量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事物的数量则是事物质质量变化的表现形式。质量和数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相互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三、事物的根本属性和第二性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事物的基本属性。在事物的根本属性之上,还存在着第二性,即事物的相对属性和变化属性。事物的第二性是事物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具有相对性和变化性。
四、事物的发展的曲折性和螺旋上升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多种变化和转折,这种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同时,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即事物在经历曲折的过程后,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发展壮大。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源于哲学,是一种以对立统一为基本原理,以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为主要方法的思维方式。它呈现一种对自然界复杂、多样和矛盾现象的解释模式,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从概念、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分析自然辩证法,说明其在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它基于对立统一原理,注重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和解释。自然辩证法具有高度的理论建构性,可以用主观分析来更好地解释客观物质世界。
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辩证思考的一种方式,其核心理念为“对立统一”,指的是自然界中多样的物质形态和控制规律,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复杂现象和矛盾。自然辩证法认为,这些矛盾并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具有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过程。实践和实验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依据和验证方式,因此,科学、技术、经济等领域中自然辩证法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理论
1.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它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这些矛盾不是一味的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对立面在矛盾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转化为对方。因此,对立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为着联结、转化和发展,助推事物的复杂发展。
对立统一原理对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对于生物学家和医生来说,了解人体内外的矛盾和对立,显著地提升了他们处理疾病和生命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成功。同时,在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对立统一原理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大量的历史事件可以用对立统一原理解释,从而提高我们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分析能力。
自然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自然界的本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问题。其中,自然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观点是:
1.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通过感觉、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来认识自然界,并从中获取关于自然界的客观信息。同时,人类的认识和行为也会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2. 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
自然辩证法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通过劳动、技术和文化等方式来改造自然界,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人类的行为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人类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技术风险、道德伦理等问题。因此,人类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和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自然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观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为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方法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彻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总结了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分为自然论、科学与科学方法论、技术与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四个部分。在自然观上,自然辩证法克服了传统的自然观认识上的直观、思辨上的局限以及近代自然观的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作出了即唯物又辨证的回答。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先验论的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辨证的结合。第一次将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高度阐明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了科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经济的、生产的需求推动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从而,把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串于对科技的认识之中。
引言
这学期通过学习了龚老师上的《自然辩证法》,让我对辩证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认识世界和该着世界的根本方法。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因而自然辩证法是一切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而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辩证法的最高形态,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两个基本性质,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等等规律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
概念:(二到六,ppt上没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
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些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
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但它又是两者的纽带和桥梁。如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中间环节一样。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是什么?
①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
程表现出来.
②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
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
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研究自然界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原因、机理和规律。包括自然界即宇宙的形成、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逻辑思维的规律。探究科学思维方法,如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工程概念,一体化思想。
探究自然科学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理论、方法、工程、技术、实验、科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天就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存在的关系、方式、特征、联系。研究内因通过外因而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研究促进矛盾转化的过程、因素、条件、动力和能量。最终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谈谈你对辩证法的认识和学习体会?
欧洲革命风暴以后,恩格斯系统的总结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并且对其在哲学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从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以《自然辩证法》为标志,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客观辩证法以及概括总结了自然界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
自然辩证法 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万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是基于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思维方式,它在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把握事物的全面发展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改造世界。
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的核心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能够看到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即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辩证思维还强调矛盾思维,即看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面,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变化的可能性。通过辩证思维,我们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在运用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善于辩证分析。辩证分析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矛盾点和发展方向。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时,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找出问题的矛盾点和解决办法。
第二,要善于综合思考。综合思考是指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找到问题的综合解决办法。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要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第三,要善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通过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找到问题的创新解决办法。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四,要善于实践思考。实践思考是指通过实践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实践解决办法。当我们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实践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有《自然辩证法》(尚未完成)一书,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对各个自然领域的内容和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规律进行总结和观察,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做出历程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
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
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主观辩证法与客
观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辩证法的定义、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
答:(1)定义: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况、总结。
(2)特征:
①哲学性质。自然辩证法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变革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中的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②中立性质。自然辩证法不同于普遍的哲学原理,它处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关于自然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具有中立的性质。
③差异性。自然辩证法与邻近学科(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等)虽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交叉,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④交叉性质。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而且研究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应和在人类社会中展开与发展的过程,它是具体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3)内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①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科学说明。思想渊源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整体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内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系统概念,含义?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系统的概念:一般认为,系统是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整体性:系统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简单地机械加和。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
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的总和的效果。一方面,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个组成要素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中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与他们未组成系统独立存在时有质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强调人
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环
境污染等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我们需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重塑人类与自然的亲善
关系。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自然辩证法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
的系统。自然辩证法追求有机整体的观念,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影响。这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过度的工业发展导致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人类的生
活方式也对自然环境构成了威胁,如森林砍伐、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
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才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忽视了和谐发展,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如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
四、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 理念引导:培养人们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资源管理:改变过度开发的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
3.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4. 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重建生态平衡。
5.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背景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
1872年底,德国生理学家毕希纳(1824——1899)在莱比锡出版了一本题名为《人及其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著作 ;
恩格斯当时正处在“脱毛”阶段 ;
庸俗唯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 ;
一批科学家被卷入庸俗唯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浊流之中。
《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概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由10篇论文,169段札记和片断,2个计划草案,共由181个部分组成,这些论文、札记、片断和计划草案是恩格斯在两个主要时期内完成的。
第一时期从1873年开始到1876年终止,即从开始写作这一著作到写《反杜林论》而终止。
第二时期从1878年开始到1883年终止,即从再度写作到马克思逝世而终止《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是一部末完成的著作。
《自然辩证法》书名符合恩格斯的本意吗?符合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共127篇;第二部分《自然科学和辩证法》共6篇;第三部分《自然辩证法》共6篇;第四部分《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东西》共42篇。这表明恩格斯这部著作主要讲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9世纪70年代由恩格斯创立的新兴学科,目的是阐述辩证法是客观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上学自然
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
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
和五对范畴(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与自然辩证法邻近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和基本特征?
1、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①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另外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解释了自然界的“辨证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②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了解自然观演变的基本历史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伴随着科学的萌芽而产生,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
演变的逻辑顺序:自然的附魅→自然的祛魅→自然的返魅
(1)古代朴素自然观史前神话阶段的自然观
起因:对自然界加以说明和解释。特点:“万物有灵”论
表现形式: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史前神话自然观对当时社会活动的影响:“图腾”信仰和自然崇拜、巫术、祭祀、祈祷、从中萌发了理论科学。
中国古代自然观
(1)《周易》中体现的自然观:普遍联系的观点
周易:一般认为它是一部卜筮之书。
卜,占卜,指的是依据天地万物的表征来确定吉凶,“占”是观察兆象的意思,“卜”是用火灼甲骨取兆的意思。筮,用蓍草来预测凶吉。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老子》一书所体现的自然观:演化观
原文:第一章:
1、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ao)。
2、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3)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侧重于回答自然是怎样的
优点:A、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B、自发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论);C、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缺点:A、不讲逻辑,不严密,不成体系。B、臆想、猜测,不重观察,人为规定。
古希腊自然观:侧重于回答自然为什么是这样的
A、泰勒斯:水——万物始基
意义:否定了神创造一切的观点,开创了从世界本身来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
B、柏拉图,前427-347,理念论
1、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另一个是经验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虚假的,只有理念世界是真实的。
2、万事万物都有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意义:给造物主预留了空间,对后来的基督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C、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1、两个世界:天界和地界,天界是月上世界,地界是月下世界。
2、天界的运行轨迹是圆周形。
3、天体呈匀速圆周运动。
4、宇宙是有边界的。
5、球层结构的多层次宇宙系统,地球处于中心;
6、月上世界,“精英”元素构成, 原动天(第一推动),永恒不变;
7、月下尘世,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有生有灭。
亚里士多德自然观对后世的影响:一、地心说;二、原动力;三、研究现实的经验世界;四、对近代科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五、对今日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2)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约395—1500年)
1、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上帝”。上帝是终极的全能的造物主。
2、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进行了神学改造
(1)上帝将地球置于宇宙的中心(2)万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目的创造出来的。
3、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重要进展: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1)意义: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条,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的解放。(2) 问题:一是天体运行的原因;二是天体运行的轨道(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1、开普勒(J·Kepler,1571—1630年)。
“天空立法者”:行星运动三定律,打破天体只能按正圆作匀速运动的观念,并且试图运用力学原理来说明行星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的贡献
(1)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2)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3)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3、牛顿的综合
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力的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4、机械自然观的中心思想: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
(1)认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它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2)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可以分离的,所有运动都是机械运动,其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引起的
(3)万事万物只在空间上彼此排列着,并无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5、机械自然观的贡献
(1)在牛顿以后的200年,经典自然科学,尤其是经典力学获得了迅猛发展。
(2)为技术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社会生活中机械轰鸣,人们按照钟表的指示规定着自己的行动。
(3)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在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中,都起过积极的作用。
6、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1)绝对化,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和随机性,终会严重束缚科学家思想,阻碍科学发展。
(2)不彻底性,力学难解释:运动如何发生?天体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物质形态如何转化?不得不把造物主从前面赶出去,最终又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3)将自然看作是无机的,任意滥用自然资源,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4)19世纪下半叶辩证自然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彻底的唯物主义
(5)当代自然观的新发展: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1、自然界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2、自然是构成的还是生成的?
3、世界是决定的还是非决定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蝴蝶效应当代新自然观反映了自然界的复杂性、系统性、生成性、非决定性等特点。第三讲
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缓解生态危机的原则?课本P76
原因:不是因为坚持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对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
1、观念根源自然观方面: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
2、制度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私有制→追逐私利,鼓励消费,浪费资源;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强国剥夺发展中国家
3、现实加速条件:科技发展、工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力量空前增强环境污染加速原则:
第四讲
1、科学的涵义
(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