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观察法案例

合集下载

走向专业实践的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实践的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实践的课堂观察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5)二、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 (6)2.1 课堂观察的定义与类型 (7)2.2 课堂观察的理论依据 (9)2.3 课堂观察的目的与功能 (10)三、专业实践与课堂观察的关系 (12)3.1 专业实践的内涵与特点 (13)3.2 课堂观察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 (14)3.3 课堂观察对专业实践的促进作用 (15)四、走向专业实践的课堂观察策略 (17)4.1 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与场景 (17)4.2 设计科学的观察方案与工具 (19)4.3 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与记录 (20)4.4 分析与解读课堂观察数据 (21)五、课堂观察实践案例分析 (21)5.1 案例一 (22)5.2 案例二 (23)5.3 案例分析与讨论 (25)六、结论与建议 (26)6.1 研究结论总结 (27)6.2 对教学实践的建议 (28)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9)一、内容概要本篇文档旨在探讨“走向专业实践的课堂观察”,旨在通过对课堂学习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

观察内容涵盖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过程的互动以及最终的实践成果。

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课堂观察案例,探究专业化实践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理解、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方面的有效性,并讨论如何在课堂观察中有效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最终促进教学改革与专业人才培养。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教育领域中,课堂观察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价值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教育科学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

教育者寄望构建高效、互动、创新的教学环境,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国内外研究者纷纷聚焦课堂观察的理论与实践,尝试基于生成性反馈理论、行动研究、实证数据等方法,深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和理解。

《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教案

《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教案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教案第一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1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定义1.2 探讨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3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二章:幼儿行为观察的方法2.1 认识常用的幼儿行为观察方法2.2 学习直接观察法2.3 学习间接观察法2.4 学习观察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三章:幼儿行为记录的方法3.1 认识常用的幼儿行为记录方法3.2 学习日记法3.3 学习表格记录法3.4 学习图表记录法3.5 学习记录技巧与注意事项第四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实际操作4.1 学习选择观察对象与情境4.2 学习制定观察计划与目标4.3 学习进行观察与记录4.4 学习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第五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应用案例分析5.1 分析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应用案例5.2 讨论案例中的观察与记录方法5.3 分析案例中的观察结果与启示5.4 学习如何将观察与记录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第六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伦理considerations 6.1 理解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伦理原则6.2 探讨幼儿隐私权与知情同意的问题6.3 学习保护幼儿权益的观察与记录方法6.4 讨论伦理违规案例及应对策略第七章:特殊需求幼儿的行为观察与记录7.1 认识特殊需求幼儿的行为特点7.2 学习适应特殊需求幼儿的观察方法7.3 特殊需求幼儿行为记录的特殊考虑7.4 讨论特殊需求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实际案例第八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数字化工具8.1 了解数字化观察与记录工具的种类8.2 学习使用视频记录与分析软件8.3 学习使用行为观察应用程序8.4 探讨数字化工具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第九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研究中的应用9.1 理解幼儿行为研究的基本过程9.2 学习如何使用观察与记录数据进行研究9.3 探讨研究中的观察与记录偏差及控制方法9.4 分析幼儿行为研究案例及启示第十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培训与反馈10.1 学习如何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培训10.2 讨论培训内容的设定与实施方法10.3 学习观察与记录的反馈技巧10.4 分析培训与反馈的有效性及其改进方向第十一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11.1 理解家庭环境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1.2 学习家庭环境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1.3 探讨与家长沟通观察与记录的方法11.4 分析家庭环境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第十二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游戏活动中的应用12.1 认识游戏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2.2 学习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2.3 分析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12.4 探讨观察与记录在游戏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第十三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课堂环境中的应用13.1 理解课堂环境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3.2 学习课堂环境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3.3 分析课堂环境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13.4 探讨观察与记录在课堂环境中的实际应用第十四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特殊情境中的应用14.1 认识特殊情境中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重要性14.2 学习特殊情境中的观察方法与技巧14.3 分析特殊情境中的观察记录案例及启示14.4 探讨观察与记录在特殊情境中的实际应用第十五章: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总结与展望15.1 回顾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学习内容15.2 分析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15.3 展望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探讨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基本概念、方法、实际操作、伦理considerations、数字化工具应用、研究方法以及培训反馈等多个方面。

幼儿园观察发现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观察发现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观察发现教学案例分享
一、观察发现
在某市某幼儿园,我观察到一位老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发现一个孩子一直在看着别的孩子的作品,但自己却没有开始动笔。

二、教学案例分享
1. 发现问题
老师首先发现了这个孩子的问题,即他没有开始动笔,而是一直在看着别的孩子的作品,这样会影响他的创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了解原因
老师对这个孩子进行了询问,发现他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所以才一直在看别的孩子的作品。

3. 提供帮助
老师针对这个孩子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帮助。

首先,老师示范了一遍
如何画一幅简单的画,让孩子了解到画画的方法和步骤。

其次,老师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画,给他提供一些灵感,例如给他一些画笔、颜料、纸张等。

最后,老师还鼓励孩子多尝试,多画几幅画,不要害怕失败。

4. 观察反馈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在得到帮助之后,开始积极地参与到绘
画活动中来,自己动手画出了一幅自己的作品,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
力和积极性。

三、总结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观察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

此外,教师的帮助也非
常关键,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提供恰当的帮助,鼓励孩子多尝试,多画几幅画,不要害怕失败,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最后,观察反馈也非常重要,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了解他们的进步
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观察法应用举例

观察法应用举例

观察法应用举例一位教师的困惑:我是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最近有一位家长向我询问她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

她的孩子名叫佳佳,今年四岁,到我们幼儿园将近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位家长向我反映:佳佳在家里非常听话,和父母关系也挺好,但就是不怎么喜欢和别人交往。

放学后很少出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要是家里来客人,她也老是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

父母见她这样,也常对她说要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佳佳总是嘴上答应可从不见改进。

而且问她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的怎样时,她总是说“小朋友都挺好的”,可脸上却是一副失落的样子。

父母担心如果佳佳总是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将会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因此,他们询问我有关佳佳在幼儿园的情况,是不是也不大和同学交往,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佳佳?安静、听话,这是我对佳佳的总体感觉。

但根据她的父母所反映的情况,我觉得有必要深入了解佳佳和同学的相处情况,以准确评估她在同伴交往上是否存在困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和家长沟通交流,给予佳佳特殊的帮助。

但是如何才能对佳佳的同伴交往行为作出全面、系统、准确的评价呢?(一)对研究问题的评价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①早在婴幼儿时期,儿童之间就已经出现同伴交往,尽管此时只是简单的交往行为,而且同伴间的交往少于儿童与父母间的交往。

随着儿童年龄逐渐增长,尤其是进入幼儿园之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次数和强度都增加了,同伴间的互动渐渐超过了与父母的互动。

①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良好的同伴关系,积极的同伴交往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首先,同伴交往能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年幼儿童在认知发展上的特点,即他们不了解别人会有与他不同的观点。

观察法案例

观察法案例

观察法案例观察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观察法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研究,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为例,详细介绍观察法的应用过程及其优缺点。

一、案例背景某高校新建了一座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图书馆决定对自身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为此,图书馆委托研究人员使用观察法进行评估。

二、研究目的评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是该高校图书馆。

2. 研究设计本次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观察员通过在图书馆内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同时,在观察过程中还采取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补充数据。

3. 观察内容(1)环境设施:包括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座位数量、座位舒适度、空气质量等。

(2)服务态度:包括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速度等。

(3)藏书情况:包括图书馆藏书数量、种类、更新速度等。

4. 观察过程观察员在一周内,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之间,对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观察员主要关注以上三个方面,并记录下每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同时,在观察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情况,观察员会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补充数据。

5. 数据分析观察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并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结果1. 环境设施通过观察发现,该高校图书馆环境设施整体较好,座位数量充足,座位舒适度也较高。

但是,在高峰期图书馆内人流量大,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2. 服务态度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总体较好,但是在高峰期服务速度有所下降。

3. 藏书情况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发现,该高校图书馆藏书数量较多,种类齐全,但是更新速度较慢。

五、改进建议1. 环境设施方面:增加空气净化设备,在高峰期加强通风换气。

2. 服务态度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速度。

幼儿园观察记录法案例研究 幼儿园观察

幼儿园观察记录法案例研究 幼儿园观察

记录法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对幼儿园中幼儿行为、情绪、互动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内容详细记录下来,以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情况。

观察记录法案例研究对于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下面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详细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法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效果。

案例一:幼儿园观察记录法在儿童行为管理中的应用1. 背景介绍:某幼儿园在儿童行为管理过程中,引入了观察记录法,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行为管理方案。

2. 实施过程:教师对每个幼儿进行行为观察,包括表现在课堂、操场等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记录观察内容,形成观察记录档案。

3. 效果分析:通过观察记录档案,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每个幼儿的行为特点和习惯,根据观察结果针对性地制定了个性化的行为管理方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 总结:幼儿园观察记录法在儿童行为管理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促使教师更加科学地进行行为管理,使幼儿的行为更加规范,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案例二:幼儿园观察记录法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1. 背景介绍:另一家幼儿园在幼儿情绪管理上开展了观察记录法的应用,旨在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帮助幼儿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2. 实施过程: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法,记录了每个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包括情绪变化的原因、持续时间等内容,形成了详细的情绪观察记录。

3. 效果分析:观察记录成为教师了解幼儿情绪变化的重要依据,教师根据观察结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情绪管理方案,使得幼儿的情绪得到有效调控,情绪管理质量明显提升。

4. 总结:幼儿园观察记录法在情绪管理上的应用,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幼儿的情绪变化规律,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情绪管理,提高了幼儿的情绪稳定性和情商水平。

幼儿园观察记录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

通过对幼儿的行为、情绪等方面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教师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为幼儿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服务。

观察法的案例

观察法的案例

观察法的案例观察法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观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和反应来获取数据,从而进行分析和研究。

观察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观察法的应用和意义。

案例一,儿童游戏行为观察。

在幼儿园教育学研究中,观察法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游戏行为的观察。

研究者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比如互动方式、游戏内容偏好、情绪反应等,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情况。

通过长期观察,研究者可以发现儿童游戏行为的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二,社交行为观察。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观察法也被用于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交行为。

研究者通过观察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言行举止、情绪表达、身体语言等,来分析他们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

通过观察社交行为,研究者可以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揭示人们在社交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征,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案例三,动物行为观察。

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观察法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

研究者通过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比如觅食、交流、求偶等,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社会结构和适应能力。

观察动物行为可以揭示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对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它能够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揭示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征,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观察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观察者主观性的影响、数据获取的局限性等。

因此,在应用观察法时,研究者需要结合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论。

在实际研究中,观察法需要研究者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被观察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只有在严格遵循研究伦理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观察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学科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幼儿园观察实践课案例

幼儿园观察实践课案例

幼儿园观察实践课案例2. 幼儿园观察实践课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观察实践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观察实践课,幼儿可以亲身经历和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幼儿园观察实践课的实施和效果。

案例背景:在某幼儿园的观察实践课中,教师安排了一节关于昆虫的课程。

在课前,教师在教室角落设置了一个小型昆虫馆,里面放置着各种昆虫的标本和模型。

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这些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之后,教师组织了一个户外探索活动,带领孩子们去校园草坪上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并进行录像。

1. 课前准备在观察实践课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水平,确定适合他们的观察对象。

此外,教师还要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昆虫标本、模型、录像等,以便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特点。

最后,教师还需提前安排好课程的时间和地点,确保观察实践课能够顺利进行。

2. 观察环境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昆虫,教师在教室角落设置了一个小型昆虫馆。

这个昆虫馆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昆虫,并通过放置的标本和模型了解昆虫的形态和特点。

这样的观察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 观察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昆虫。

通过观察昆虫标本和模型,孩子们可以看到昆虫的不同种类和特点。

教师还通过投影仪播放了一些昆虫的录像,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观察活动使孩子们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提升了他们对昆虫的认知。

4. 探索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昆虫,教师组织了一个户外探索活动。

在校园草坪上,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了不同种类的昆虫,并记录了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教师还鼓励孩子们将观察到的昆虫画出来,并跟他们一起讨论它们的特点。

这样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观察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教学反思在幼儿园观察实践课结束后,教师进行了一次教学反思。

医疗行业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案

医疗行业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案

医疗行业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案第1章医疗设备概述 (4)1.1 设备分类与功能 (4)1.2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4)第2章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策略 (5)2.1 维修与保养的基本原则 (5)2.2 维修与保养计划的制定 (5)2.3 维修与保养的实施与监控 (5)第3章医疗设备维修技术 (6)3.1 常用维修工具与设备 (6)3.1.1 手动工具 (6)3.1.2 电动工具 (6)3.1.3 测量工具 (6)3.1.4 专用工具 (6)3.2 故障诊断与排查方法 (7)3.2.1 观察法 (7)3.2.2 分区排查法 (7)3.2.3 信号追踪法 (7)3.2.4 参数测量法 (7)3.2.5 替换法 (7)3.3 维修案例分析 (7)第4章医疗设备保养技术 (8)4.1 日常保养与巡检 (8)4.1.1 日常保养 (8)4.1.2 巡检 (8)4.2 定期保养与深度保养 (8)4.2.1 定期保养 (8)4.2.2 深度保养 (8)4.3 保养关键点与注意事项 (8)4.3.1 关键点 (9)4.3.2 注意事项 (9)第5章各类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要点 (9)5.1 呼吸机 (9)5.1.1 维修要点 (9)5.1.2 保养要点 (9)5.2 心电图机 (9)5.2.1 维修要点 (9)5.2.2 保养要点 (10)5.3 超声设备 (10)5.3.1 维修要点 (10)5.3.2 保养要点 (10)5.4 X射线设备 (10)5.4.1 维修要点 (10)5.4.2 保养要点 (11)第6章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质量控制 (11)6.1 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 (11)6.1.1 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维修与保养工作合法合规。

(11)6.1.2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操作规程,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通讯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指南

通讯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指南

通讯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指南第1章通信设备故障诊断基础 (4)1.1 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概念 (4)1.2 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4)1.3 常用故障诊断方法 (4)第2章通信设备硬件故障诊断 (4)2.1 硬件故障分类 (4)2.2 常见硬件故障现象 (4)2.3 硬件故障诊断方法 (4)第3章通信设备软件故障诊断 (4)3.1 软件故障分类 (4)3.2 常见软件故障现象 (4)3.3 软件故障诊断方法 (4)第4章信号传输故障诊断 (4)4.1 信号传输故障分类 (4)4.2 常见信号传输故障现象 (4)4.3 信号传输故障诊断方法 (4)第5章网络故障诊断 (4)5.1 网络故障分类 (4)5.2 常见网络故障现象 (4)5.3 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4)第6章通信设备电源故障诊断 (4)6.1 电源故障分类 (4)6.2 常见电源故障现象 (4)6.3 电源故障诊断方法 (4)第7章通信设备接口故障诊断 (5)7.1 接口故障分类 (5)7.2 常见接口故障现象 (5)7.3 接口故障诊断方法 (5)第8章通信设备线缆故障诊断 (5)8.1 线缆故障分类 (5)8.2 常见线缆故障现象 (5)8.3 线缆故障诊断方法 (5)第9章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 (5)9.1 无线通信设备故障分类 (5)9.2 常见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现象 (5)9.3 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5)第10章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诊断 (5)10.1 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概述 (5)10.2 常见干扰源 (5)10.3 抗干扰能力诊断方法 (5)第11章故障排除策略与技巧 (5)11.2 故障排除策略 (5)11.3 故障排除技巧 (5)第12章故障诊断与排除案例分析 (5)12.1 硬件故障案例分析 (5)12.2 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5)12.3 综合故障案例分析 (5)第1章通信设备故障诊断基础 (5)1.1 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概念 (5)1.2 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 (6)1.3 常用故障诊断方法 (6)第2章通信设备硬件故障诊断 (6)2.1 硬件故障分类 (6)2.2 常见硬件故障现象 (7)2.3 硬件故障诊断方法 (7)第3章通信设备软件故障诊断 (8)3.1 软件故障分类 (8)3.1.1 按性质分类 (8)3.1.2 按原因分类 (8)3.1.3 按表现形式分类 (8)3.2 常见软件故障现象 (8)3.3 软件故障诊断方法 (9)第4章信号传输故障诊断 (9)4.1 信号传输故障分类 (9)4.2 常见信号传输故障现象 (10)4.3 信号传输故障诊断方法 (10)第5章网络故障诊断 (11)5.1 网络故障分类 (11)5.1.1 按照故障范围分类 (11)5.1.2 按照故障性质分类 (11)5.1.3 按照故障影响程度分类 (11)5.2 常见网络故障现象 (11)5.2.1 连接性问题 (11)5.2.2 功能问题 (11)5.2.3 安全性问题 (12)5.2.4 配置问题 (12)5.3 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12)5.3.1 询问法 (12)5.3.2 检查法 (12)5.3.3 命令行工具 (12)5.3.4 网络诊断软件 (12)5.3.5 替换法 (12)第6章通信设备电源故障诊断 (13)6.1 电源故障分类 (13)6.1.2 交流电源故障 (13)6.1.3 电源模块故障 (13)6.2 常见电源故障现象 (13)6.2.1 设备无法启动 (13)6.2.2 设备运行不稳定 (13)6.2.3 设备过热 (14)6.3 电源故障诊断方法 (14)6.3.1 观察法 (14)6.3.2 借助仪器检测 (14)6.3.3 替换法 (14)6.3.4 故障排除法 (14)第7章通信设备接口故障诊断 (14)7.1 接口故障分类 (14)7.2 常见接口故障现象 (14)7.3 接口故障诊断方法 (15)第8章通信设备线缆故障诊断 (15)8.1 线缆故障分类 (15)8.2 常见线缆故障现象 (15)8.3 线缆故障诊断方法 (16)第9章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 (16)9.1 无线通信设备故障分类 (16)9.1.1 硬件故障 (16)9.1.2 软件故障 (16)9.1.3 网络故障 (17)9.2 常见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现象 (17)9.2.1 信号弱或无信号 (17)9.2.2 网络连接不稳定 (17)9.2.3 设备无法启动 (17)9.3 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17)9.3.1 观察法 (17)9.3.2 替换法 (17)9.3.3 分段诊断法 (17)9.3.4 告警信息分析法 (17)9.3.5 网络诊断工具 (18)第10章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诊断 (18)10.1 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概述 (18)10.2 常见干扰源 (18)10.3 抗干扰能力诊断方法 (18)第11章故障排除策略与技巧 (19)11.1 故障排除原则 (19)11.2 故障排除策略 (19)11.3 故障排除技巧 (20)第12章故障诊断与排除案例分析 (20)12.2 软件故障案例分析 (21)12.3 综合故障案例分析 (21)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通讯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指南目录:第1章通信设备故障诊断基础1.1 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概念1.2 故障诊断的一般步骤1.3 常用故障诊断方法第2章通信设备硬件故障诊断2.1 硬件故障分类2.2 常见硬件故障现象2.3 硬件故障诊断方法第3章通信设备软件故障诊断3.1 软件故障分类3.2 常见软件故障现象3.3 软件故障诊断方法第4章信号传输故障诊断4.1 信号传输故障分类4.2 常见信号传输故障现象4.3 信号传输故障诊断方法第5章网络故障诊断5.1 网络故障分类5.2 常见网络故障现象5.3 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第6章通信设备电源故障诊断6.1 电源故障分类6.2 常见电源故障现象6.3 电源故障诊断方法第7章通信设备接口故障诊断7.1 接口故障分类7.2 常见接口故障现象7.3 接口故障诊断方法第8章通信设备线缆故障诊断8.1 线缆故障分类8.2 常见线缆故障现象8.3 线缆故障诊断方法第9章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9.1 无线通信设备故障分类9.2 常见无线通信设备故障现象9.3 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第10章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诊断10.1 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概述10.2 常见干扰源10.3 抗干扰能力诊断方法第11章故障排除策略与技巧11.1 故障排除原则11.2 故障排除策略11.3 故障排除技巧第12章故障诊断与排除案例分析12.1 硬件故障案例分析12.2 软件故障案例分析12.3 综合故障案例分析第1章通信设备故障诊断基础1.1 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概念通信设备故障诊断是指通过对通信设备进行检测、分析、定位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以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2020版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2020版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指标、评估实施、评估分级、评估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的成人失能综合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3术语和定义[MZ/T039-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MZ/T 039-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MZ/T039-2013,定义2.2]3.2精神状态(mental status)个体在认知功能、行为、情绪等方面的表现。

[MZ/T039-2013,定义2.3]3.3感知觉与沟通(sensory and communication)个体在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MZ/T039-2013,定义2.4]3.4社会参与(social involvement)个体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的能力,包括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时间/空间定向力、人物定向力、社会交往能力。

[MZ/T039-2013,定义2.5]4评估指标4.1一级指标共3个,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

4.2二级指标共16个,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进行评估,包括10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包括3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包括3个二级指标。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见附录A。

表1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成人失能综合评估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日常生活活大便控制、小便控制、进食、穿衣、修饰、如厕、洗澡、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动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初筛、痴呆分期、精神行为感知觉与社视力、听力、沟通/社交会参与5评估实施5.1评估原则5.1.1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幼儿园日常观察法案例分享

幼儿园日常观察法案例分享

幼儿园日常观察法案例分享一、主题:幼儿园日常观察法案例分享二、案例:案例一:幼儿园老师通过日常观察,发现班里一位男孩不爱与其他孩子玩耍,总是独自待在角落里,甚至拒绝和老师互动。

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这位男孩的身体素质较弱,缺乏锻炼,导致造成孤僻性格。

于是,老师根据男孩的兴趣爱好,在课间时间组织男孩参加运动活动,如跑步、接力等,让他与其他孩子融入在一起,提高了他的体能,也慢慢改善了他的孤僻性格。

案例二:幼儿园老师日常观察后得知班里一位女孩常常带着其他孩子的玩具回家,常常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

老师多次与女孩沟通后发现,女孩自认为后加入班级,很多时候被其他孩子排挤,导致她带走其他孩子的玩具。

老师采用了社交技巧,组织班级的孩子一起玩游戏,让女孩逐渐融入班级,以平等自在的状态与其他孩子相处。

女孩亲情感能力逐渐提升,虽然仍会带走其他孩子的玩具,但频率大大降低,也不会与其他孩子多次发生争执。

案例三:班里有一位男孩总是爱哭爱闹,老师观察后发现,男孩很多时候比较情绪化,容易因为小事情而发些脾气,甚至发泄到其他孩子身上。

老师认为该男孩缺乏表达能力,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于是老师通过观察男孩的平时行为,发现他特别喜欢画画,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好评。

老师决定通过画画解决男孩的情绪问题,经过几次指导,男孩慢慢学会了用画画来表达心情,不再到处大声哭喊,也没有再欺负其他孩子。

三、结语以上三个案例都是通过幼儿园老师日常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幼儿园老师在日常教育中,需要通过观察孩子,发现问题所在,然后辅导和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也需要注重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如情感表达能力、身体素质等,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观察法调查流程案例

观察法调查流程案例

观察法调查流程案例
嘿,大家好呀!今天来给你们讲讲观察法调查流程的案例,保证超级有趣哦!
比如说,咱就拿观察一个超市来举例吧。

你走进超市,哇塞,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就像一片海洋,各种颜色、形状的东西摆在那里。

你开始观察,咦,那边那个阿姨在仔细挑选苹果,她为啥对那几个苹果看了又看呢,是嫌不新鲜吗?再看这边,那个小朋友一直在糖果区逗留,眼睛放光,肯定是超级想吃糖果啦!这就是在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反应呀。

然后呢,你再看看那些售货员。

这个售货员态度真好,一直笑眯眯地给顾客介绍产品,嘿,那个售货员咋有点心不在焉呢,难道是累了?这可都是观察到的细节呢!这多有意思呀,就像在解读一个大谜团一样。

再瞧瞧货架的摆放。

为啥这种热门商品要放在那么显眼的地方呢?这肯定是有讲究的呀!还有那些促销的标签,颜色那么鲜艳,不就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目光嘛。

观察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让你能发现平时注意不到的好多事情。

它能让你深入了解人们的喜好、习惯,就像一个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刺激!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好多让人惊喜的事情,也会看到一些让人无奈的现象。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真实的生活呀!
我的观点就是,观察法真的是超级有用的,能让我们看到很多表面之下的东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所以呀,大家都可以试试用观察法去探索身边的事物哦,肯定会有大收获的啦!。

观察法实例分析

观察法实例分析

观察法实例分析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现象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观察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社会科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都有一定的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几个实例来分析观察法的应用和优点。

1. 观察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观察法被广泛应用于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中。

一个研究人员想要了解人们在公共场所排队时的行为,可以使用观察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直接观察人们排队的方式,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排队的顺序、时间、人数等数据,从而对人们排队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分析和研究。

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而不受被试者主动或无意识地扭曲数据的影响。

2. 观察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在心理学研究中,观察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一个研究人员想要了解儿童在同伴游戏中的表现和交流方式,可以使用观察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直接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和交流方式,研究人员可以获取他们的行为模式、表情和语言交流等数据。

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儿童的行为和社交发展,从而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 观察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法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个研究人员想要了解某种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习性,可以使用观察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直接观察动物在其自然生境中的行为,研究人员可以获取动物的捕食方式、交流方式、繁殖行为等数据。

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态行为和适应机制,从而对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观察法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并深入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心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对象。

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直接、详细的数据,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观察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观察结果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和观察偏见的影响,需要研究人员进行严谨、客观的观察和数据记录。

《冬眠》 教学教案

《冬眠》 教学教案

《冬眠》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冬眠的概念,知道冬眠是动物为了适应寒冷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生存策略。

1.1.2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冬眠方式,比如有些动物是完全冬眠,有些则是浅度冬眠。

1.1.3 让学生了解冬眠期间动物的新陈代谢减缓,能量消耗降低。

1.2 技能目标:1.2.1 培养学生观察动物冬眠现象的能力,能够记录和描述动物冬眠的行为和状态。

1.2.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和解释动物冬眠的原因和适应性。

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存策略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2.1.1 让学生掌握冬眠的概念和特点。

2.1.2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冬眠方式和适应性。

2.2 教学难点:2.2.1 让学生理解冬眠期间动物的新陈代谢减缓,能量消耗降低的生理机制。

2.2.2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解释动物冬眠的原因和适应性。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冬眠的概念、特点和动物的冬眠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动物冬眠的行为和状态,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3.3 讨论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和解释动物冬眠的原因和适应性。

3.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4.1.1 准备关于冬眠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冬眠的概念、特点、动物的冬眠方式等。

4.1.2 准备动物冬眠的视频资料,用于学生观察和讨论。

4.1.3 准备相关资料,用于学生查阅和分析。

4.2 学生准备:4.2.1 提前了解冬眠的概念,对冬眠有一定的认识。

4.2.2 准备好记录和描述动物冬眠行为的笔记本。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5.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如何适应寒冷环境。

5.1.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河流地貌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描述河流地貌的概念;2. 简述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3. 说出河流地貌的主要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2.1 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本节介绍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

2.2 河流侵蚀作用讲解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原因及侵蚀类型,引导学生观察河流侵蚀地貌实例。

2.3 河流搬运作用介绍河流搬运作用的概念、原因及搬运类型,引导学生观察河流搬运地貌实例。

2.4 河流沉积作用讲解河流沉积作用的概念、原因及沉积类型,引导学生观察河流沉积地貌实例。

第三章:河流地貌的主要特点3.1 河流地貌的类型介绍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如峡谷、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实例。

3.2 河流地貌的形成条件讲解河流地貌形成的地质、气候、水文等条件,分析不同条件下河流地貌的形成特点。

3.3 河流地貌的影响因素探讨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因素,如地形、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河流地貌的形成。

第四章:河流地貌与人类生活4.1 河流地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析河流地貌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如提供水资源、交通通道、土地资源等,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洪水、泥石流等。

4.2 人类活动与河流地貌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河流地貌的发育,如水利工程、土地利用变化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河流地貌的相互影响。

4.3 河流地貌的保育与利用介绍河流地貌的保育与利用方法,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旅游开发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河流地貌的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案例一:长江三峡地貌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长江三峡地貌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观察三峡地貌的特点,讨论三峡地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草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了解草原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草原生态现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增强学生保护草原、珍惜资源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草原概述草原的定义及分类草原的特点和分布情况2.2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2.3 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草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草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

阐述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3.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草原图片,描述草原生态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实例。

讨论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美景。

提问:“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激发学生兴趣。

4.2 讲授草原概述讲解草原的定义及分类。

介绍草原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4.3 讲授草原生态系统阐述草原生态系统的构成。

讲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

4.4 观察与分析组织学生观察草原图片,描述草原生态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4.5 案例分析分析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实例。

讨论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草原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草原、珍惜资源。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草原基本概念、特点和分布情况的掌握。

评估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理解。

5.2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观察草原生态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5.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这种全新的媒介和它所带来的文化冲 击已经在青少年以及儿童的生活中产生巨大的 涟漪,在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手机究 竟会掀起怎样的传播革命,对青少年儿童的成 长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人格发展 关键阶段的青少女而言,是否会成为亲子、家 校、同济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还是为少女团 体提供一个与世隔绝的密闭空间。本研究就以 此观点出发,来观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 其是在初中女生这个使用团体中,手机所发挥 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青少女通过手机完全可以实现同济关系间的经验共享,从而 达到群体共识,获得群体认同,原本只有主人烙印的手机,又多了 一层又一层小组烙印,一张无形的族群网络通过手机讯号而密密 麻麻,给青少女同济关系又笼罩上一层紧密的膜,将各个个体之 间粘结在了一起。
8.撤离现场,撰写研究报告
结论: 一、青少女日常手机使用“碎片化”、“仪式化” 二、手机对青少女同济关系的正相关作用


深度访谈法
非完全的身份进行观察,即接近受访对象的现实生活,在条 件允许下陪同她们上下学或参加课外补习等,从而搜集到一些客观性数据。
手机的个人专属特性较为浓重,涉及到较多的情感交往,因而不进行完全参与 式观察,以免过多地涉及到伦理问题。
1.界定研究问题
5.3.2 观察法案例
手机对于青少女同侪关系影响的探讨 —以杭州市初中女生手机使用为例
观察法与其他类型的研究 方法配合使用。
2011年 南京大学 刘丹 硕士毕业论文
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日 常生活理论,探讨青少女 借助手机这一媒体,所表 现出的人机互动和人际互 动,以及行为背后的文化 意涵。
研究方法运用
4参与观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
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
第三阶段 补充调查,主要针对同校师生家长的随机调查。
3.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都会邀请受访者携带手机,除了在现场观察记 录其手机型号、外观装饰之外,也会请受访者当面操作手机,重现其日常使用 行为,适当展示手机内部文本,并追问其背后的实用动机和意涵。同时,也会 在征得受访者同意及隐私保护的基础上,用相机翻拍或者录音形式记录,为进 一步研究分析提供材料。
行为的发生。不仅可以把握事件的全貌, 而且可以注意到现象或者行为发生的情 境和氛围,所取得的资料更加生动形象。
3研究者在参与式观察中参与的越深,
其主观感情、看问题的角度、模式等 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在看待、 分析、解释人们行为时丧失中立性的 可能性越大。
2当研究者深入实地参与到被访者的生
活中,进行观察,他们往往能够直接真 切地感受到被观察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动机,特别有利于研究者“设身处地地 理解被研究者”。
• 用户分为两类人群,一个是原创视频创作爱好者,一个是关注短 视频的观众用户。
完全参与式观察案例——《抖音目标用户 分析》
• 通过定向观察原创视频创作爱好者,即视频发布者,根据原创视 频创作用户的行为和心理差异,研究者进一步将抖音的目标用户 分为三类:
参与观察法的特点
1可以实时实地地观察到社会现象或者
2.选择并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场所
第一阶段: 研究共计历程3个阶段,在预调查阶段,研究者在杭州市采荷中学、杭 州市公益中学、杭州市学军中学这三所学校门口进行了初步的随机调查。
2.选择并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场所
第二阶段 集中寻找手机使用频繁,卷入程度高的初中女生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滚雪 球法,共接触到17位受访者,而其中较为配合完成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的共有8位, 另同意出借手机完成材料收集的5位。在此过程中,有进入校园内部的访谈2次, 分别于杭州市丰潭中学和杭州市保叔塔实验学校。
4.建立和维持实地关系+5.观察和搜集资料
发短信 听音乐
好友之间存在共同标签,两人手机上挂有同一系列的挂饰。 除了同济之间会藉由信物来表征彼此间的关系,手机内部文本也会显现出个 体间具有共同的标识。
6.制作笔记、记录和档案
7.分析和理论化
作为私人媒体的手机,其外在附加物和内在文本均能够实现个 体标识,而个体标识的趋同性能促进同济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型塑 青少女的群体认同,因为外在的象征和内在的共享,青少女能够 从这种标识中得到群体归属感,并获得友谊的心理满足,同济关 系能以建立,而既有同济关系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青少女的日常生活和同侪关系之中,手机是填补生活空隙的最佳伴侣, 是开展跨时空人际交流的科技工具,是实现人机对话到人际对话的新 型纽带,是带着科技色彩却包裹最原始心理需求初衷的情感黏合剂。
完全参与式观察案例——《抖音目标用户 分析》
• 注册成为抖音用户,研究者作为普通抖音短视频用户的一员,观 察其他用户,并与其他用户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