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页PPT文档共65页文档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 力量与科技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 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 地到餐桌、生产到消费、研发到市场各个 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 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区域 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产业技术体系的结构
岗位专家技术领域分布
产前7人 产中11人 产后2人 产业经济1人
(育种)
李秀根 曹玉芬 施泽彬 王迎涛 王 然 张茂君 吴 俊
(病虫、栽培及土肥)
王国平 刘凤权 张青文 刘奇志 张玉星 朱立武 张绍铃 秦仲麒 滕元文 徐阳春 常有宏
(贮藏加工)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岗位专家的学科领域
果树学 13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 心和综合试验站二个层级构成。
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功能研究室 设一个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研究岗位。
综合试验站
根据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 特色等因素,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 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个站长岗位。
(1)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 (2)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 术服务。 (3)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 监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 关问题。
10个,建立生产示范园面积3~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 200万亩以上。
(二)产业发展目标:
至2015年,在全国梨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综合 性状优良、熟期配套的新品种和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
技术,示范园平均单产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
(2009年全国平均梨单产约750公斤/亩),平均优质 果率由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
我国梨育种技术及其发展
我国梨育种技术及其发展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果园中常见的树种。
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人们对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梨育种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的梨育种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加强梨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梨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当前梨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我国梨育种技术的现状我国梨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但由于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急需加强新品种的育种和选育。
目前,我国梨育种技术主要集中在变异体的选育、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方面。
1. 变异体的选育变异体的选育是我国梨育种中一种传统的方法。
利用放射线、化学药剂或基因工程技术诱导梨树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一些有益的突变体,再通过选择和繁殖,最终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粗糙,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成果,为梨树的改良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源。
2.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目前梨育种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通过选择不同的亲本进行人工授粉,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加速梨树品种的改良,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我国许多高产优质的梨树品种就是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
3. 基因工程育种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基因工程育种已经成为我国梨育种技术中的一个新兴领域。
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梨树中,从而获得具有更好品质和更高产量的新品种。
目前,基因工程育种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梨树的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
4.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是一种新型的选育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梨树的遗传信息,挖掘出与优良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从而加快优质新品种的选育。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选育效率,还可以减少对植株的破坏,是一种十分环保的育种技术。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将会为我国梨树品种的改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梨
一、起源、演化与传播
2 传播
1)中国梨 • 日本:明治初年 从我国引入鸭梨
棠梨(P. betulifolia)
• 欧美:美国引入我国梨子梨、棠梨(P. betulifolia), 改良西洋梨品种,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西洋梨火疫病 (Bacllus amyloyrus)的发生和传播。
一、起源、演化与传播
东方梨——多汁脆肉型:中国、日本和韩国 西洋梨——后熟软肉型:美洲、欧洲
中国栽培较多的梨品种多属白梨系统,如鸭梨、酥梨、 雪花梨等; 日本和韩国主要是砂梨系统的品种,日本:“三水 梨”(幸水、丰水、新水)和二十世纪,韩国:新高, 长十郎。
一、起源、演化与传播
1 起源与演化
• 蒲富慎: 梨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中国西部的山岳地带,
4.1.3 秋子梨系统
• 起源分布:野生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前苏联的西伯利 亚和远东地区,以及朝鲜等地。 • 适应性:可耐-37℃低温,个别品种可耐-52℃低温,是梨属 植物最抗寒的种。抗酸性土壤、抗砂、抗干旱,耐瘠薄。对 土壤和肥水要求不严。温度过高品质不良。对黑星病、火疫 病的抵抗力强。抗多种病害。 • 果实特征:近球形或扁圆形,多为小型果(30~50g),果皮黄 绿色,宿萼,多数需经后熟方可食用,甜酸适口,味浓,有 郁烈芳香,但质粗,石细胞多,大多不耐贮藏。 • 代表品种:京白梨、南果梨、大香水、小香水、兰州软儿梨。
2 传播
2)西洋梨 • 在欧洲原生地,西洋梨栽培始于史前时代。古希腊、罗马
• 法国:气候最适宜,栽培最早,品种改良也较早。
• 英国:气候不适,本国品种及比利时品种。 • 比利时:气候土壤条件很适宜,栽培稍晚于法国。育种开 始于1730年前后,对世界西洋梨的栽培发展贡献较大。 著名梨树育种家哈担旁特(Nicolas Hardnpont,17051774)和万梦斯(J. B. Van Mons,1765-1842)培育出了许 多有价值的品种。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页PPT文档
50种农产品
1水稻 2玉米 3小麦 4大麦 5谷子 6燕麦 7高粱 8马铃薯 9甘薯 10木薯 11食用豆 12大豆 13油菜 14花生 15芝麻 16向日葵 17油用胡麻 18棉花 19麻 20甘蔗 21甜菜 22茶叶 23蚕桑 24食用菌 25柑桔 26苹果 27葡萄 28梨 29桃 30荔枝 31香蕉 32天然橡胶 33大宗蔬菜 34西甜瓜 35生猪 36奶牛 37肉牛 38肉羊 39绒毛用羊 40肉鸡 41蛋鸡 42水禽 43兔 44蜂 45牧草 46大宗淡水鱼 47对虾 48罗非鱼 49鲆鲽 50贝类
徐阳春
王文辉 关军锋
周应恒
21个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分布情况
省级农科院 14
地市农科院(所) 5
高校 1
其他 1
(二)人员结构:
21名岗位专家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
12
51-55岁
4
21名试验站站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9
46-50岁
10
51-55岁
2
21名岗位专家职称情况:研究员或教授20名,副教授1名; 2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职称情况: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副 教授)10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他(总经理)1名。
“十二五”体系建设目标
(一)体系建设目标:
1、至2019年,建成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 心1个,完成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耕作、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4个功能研究室、21个岗位和 库尔勒等21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2、培养科研和技术推广青年人才,集聚全国梨 产业的主要研发力量,建设、壮大一支保障我国 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我国梨 产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特色果树-刺梨ppt课件
2、硬枝扦插
春、夏、秋3季都可进行硬枝扦插,但以春季发芽前和秋 季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宜;
扦插时选生长健壮、直径0.8 cm以上的1-2年生枝作为插 条;
插前须用10-15ppm吲哚丁酸或萘乙酸溶液浸泡处理12小时; 插床的要求与绿枝扦插的相同。
19
栽培技术
1、定植时期
刺梨的定植应在落叶以后。 在植株休眠期内,早栽比晚栽有利于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生长
修剪时期:以冬剪为主,辅之以生长期的适量疏剪。 修剪方法:疏剪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和纤弱枝,尽量多
留健壮的1~2年生枝作为结果母枝;对衰老的多年生枝进行 重短截,促使其基部萌发抽生强枝并成为新结果母枝。树 冠基部抽生的强旺枝要尽量保留,作为老结果母枝的更新 枝。树冠中下部过于衰老的结果母枝要剪除。
和结果。 我国西南地区,以12月栽植最为适宜。
20
2、栽植密度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株行距,以株行距1.52×2-3m为宜,即亩栽111-222株。
普通品种和土壤条件优良时,适当稀植;披 散型的刺梨品种和土壤条件差时,适当密植。
21
3、建园定植
选择土层深厚、光照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 带作为园地。
花为完全花, 3-4月现蕾,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开花,花 期长达1个月左右,个别枝梢在6月以后,仍有花朵零星开放。
刺梨开花期不集中,与刺梨的花芽分化特性有关,这种特性 导致部分果实的成熟期延后,不利于果实的统一采收。
12
果实发育与结果习性
能够自花授粉结实,但在异花授粉的条件下,座果率高。 在花期低温阴雨的条件下,授粉受精不良,容易引起开花 后幼果脱落。开花期遇到13℃以下的低温,刺梨不能正常 受精,种胚不能发育,果实容易脱落。
《梨生产技术》课件
欢迎大家阅读《梨生产技术》PPT课件,本课件将全面介绍梨的栽培、贮藏、 加工技术以及市场前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梨的生产过程。
一、梨的栽培技术
梨的选苗和繁殖
详细介绍梨的选苗和繁殖 技术,包括苗木选择、繁 殖方法等。
梨的土壤和肥料要求
探讨梨栽培所需的土壤性 质和肥料配比,确保梨树 生长的良好环境。
梨的包装和运输技术
讲解梨果的包装和运输技术,确保梨果在销售过 程中的质量。
三、梨的加工技术
1
梨汁的制作方法
详细介绍梨汁的制作步骤和工艺,包括榨汁、杀菌、灌装等。
2
梨干的加工方法
探讨梨干的制作流程和干燥工艺,保持梨干的口感和营养。源自3梨罐头的制作方法
介绍梨罐头的制作过程,包括果肉处理、糖浆制备、罐装等步骤。
4
梨酒的酿造方法
讲解梨酒的酿造工艺,控制发酵过程和调整口感,使梨酒口感丰富。
四、梨的市场前景
1 梨的产量和销量分
析
分析全球梨的产量和销 量情况,了解梨的市场 规模和潜力。
2 梨的价格趋势
探讨梨的价格趋势,帮 助农民合理定价和制定 销售策略。
3 梨的市场前景分析
对梨的市场前景进行综 合分析,找到梨产业发 展的机遇和挑战。
梨的栽植技术
介绍梨树的栽植技术,包 括土壤准备、树苗定植和 栽植密度等方面。
梨的修剪和疏果技术
讲解梨树的修剪和疏果技术,帮助梨树保持 良好的生长状态和产量。
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探讨梨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保障 梨树的健康生长。
二、梨的贮藏技术
梨的储藏温度和湿度要求
介绍梨果储藏的合适温湿度条件,延长梨果的保 鲜期。
梨树栽培技术
结果习性
概说 主要种类及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特点
一、梨树开始结果年龄
1. 结果的早晚因品种而异:一般 沙梨较早结果,约3~5年,白梨5 年左右,秋子梨较晚,约5~7年。
2. 地方气候关系:日本梨在我 国多3年即可丰产、在日本多5 年开始挂果。
通过适当控制尖端优势,开张角度,轻剪缓放,加强
肥水,大多数品种可2~3年见果,4~5年进入盛果期。
栽培上划分为两大栽培种 类群:西方梨和东方梨。
13
概说 主要种类及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特点
主要种类
一、秋子梨
代表品种: 京白梨、南果梨、花盖梨、尖把梨、香水梨、早酥梨 等。
特征:
乔木,发枝力强,抗寒力强;果个小,有些品种石
细胞较多,果柄短,萼片宿存;大多数品种的果实
具有后熟性;
14
概说 主要种类及品种
六、豆梨
1
乔木,高5-8 m;
2 我国中南部梨砧木,适应温暖、湿润、
多雨地区及酸性土壤;
3 与西洋梨亲和力强,与沙梨、白梨
系统亲和力较差。 19
主要种类
概说 主要种类及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特点
白梨
西洋梨
日本 梨
白梨
世界梨中品质最好的;
西洋梨
最大缺点是必须经过后熟方能食用;
日本梨
肉质细嫩、多汁味甜,但其弱点是货架寿命太短。
6-7月间,新梢停长后,下一代
顶芽分化时期。
37
概说 主要种类及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特点
生长特性
2.花芽分化
分化基础好、营养条件较好时,芽在新梢停 长后不久即开始分化,直至冬季休眠才停止。
休眠期停止分化时,大部分花芽都形 成了雌蕊原基。
《中国梨树志》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中心原主任、原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李秀根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梨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多家梨科研和生产单位的60余名专家参与编写,历时6年精心打造的《中国梨树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
该书共计265万字,1408页,入编1172个梨品种,彩色图片3500多幅,精装彩印。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书以2008—2015年我国梨属植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基础,全面、动态地记录了我国梨属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现存种质资源概况、梨文化传承、生产栽培技术演变、植保和贮藏技术变革以及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如实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梨属植物科研、生产和种质资源的真实全貌。
该书得到了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邓秀新教授两位院士的高度评价,认为其继承了《中国果树志(第三卷)·梨》(1963年出版)的理论观点,更融入了现代学者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是集我国梨属植物研究成果之大成的一部系统性的科学专著,代表了国内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具有权威性、时代性、科学性、学术价值和行业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概论,概述了梨的价值及中国梨文化等;第二章为梨的栽培历史与发展现状,阐述了梨的栽培历史、梨产业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梨产业政策变化等;第三章为梨的起源、演化及分类,介绍了梨属植物的起源与传播、梨属植物的分类与命名;第四章为梨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描述了梨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栽培种类的特征和习性;第五章为梨的生产技术,主要介绍梨繁殖技术的演变、栽培技术的变革、土肥水管理技术的变革、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变革、贮藏与加工技术的变革等;第六章为梨研究进展与科研展望;第七章为梨品种资源。
全书共收录了梨属植物品种资源1172份。
其中,砂梨(包括白梨品种群和砂梨品种群(651份))、秋子梨(84份)、新疆梨(42份)、川梨(4份)等栽培品种资源共781份;西方(洋)梨及日、韩梨品种共有133个;杂交培育、芽变及实生选育的新品种214个;砧木品种15个,野生种类和半野生种类29个。
《梨子栽培技术》PPT课件
(三)花芽分化与开花 1、梨花芽多数顶生 2、花芽分化时间6~8月 3、梨为伞房花序,花序
基部的花首先开依次 向上。 4、绝大多数梨自花结实 率很低,需要异花授 粉才能坐果。
授粉品种选择:
(1)与主栽品种 花期相近,花粉量 多,亲和力强。
(2)经济价值高, 丰产,与主栽品种 互为授粉。
梨二次开花 指当年分化的花芽在当年秋季就开放, 部份早熟梨品种较易发生,对树势和翌年产量不利。
在新梢长15cm左右,喷500~1000PP333,每20天一次, 连喷两次。或矮壮素2000mg/L。 2、人工辅助授粉 3、人工疏果
第一次未受精幼果脱落后,第二次在前一次疏果后 的7~10天。
4、套袋 套袋前认真疏果 套袋前喷杀虫杀菌剂
(四)病虫害防治
结束
● 果实品质 果实大小、形状、色泽及果心大小、 肉质、石细胞多少、汁液、糖酸含量、香气等。
● 丰产性
● 商品性、熟期
三、梨的主要生长发育特性 (一)芽 鳞芽 叶芽 混合芽 晚熟芽 隐芽寿命长 (二)枝 营养枝 结果枝 短果枝5cm以下 中果枝5~15cm 长果枝15cm以上 短果枝群
梨的萌芽力强,成枝力弱,顶端优势强
梨树根系分布的深浅与土层深浅关系很 大,上层浅薄或地下水位过高时,根的垂直生 长明显受到抑制。因此,梨园土壤每年要深翻 扩穴,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创造 根系生长的良好条件。生长期间可采用清耕法 或清耕覆盖作物法进行土壤管理。
• 2、施肥时期 • ● 基肥在采果后落叶前施入。一般可掌握斤果斤肥的标
准。秋施基肥有利于根系愈合和生长,也利于恢复树势和 积累贮藏养分全年最重要的一次肥料,时间8月中下旬, 有机肥为主。
• ● 追肥 根据梨树的需肥特点在花前、新梢生长基本停止 后及果实迅速膨大期分次施用。花前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对提高着果率和促进枝叶生长均有一定的作用。旺长树可 不施用这次肥料。第二次追肥氮磷钾三要素相互配合,对 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增大有良好的影响。第三次追肥主要 是促进果实增大和树体积累贮藏养分。萌芽期、新梢停长 期各追肥一次。速效性化肥。
第一节__梨的栽培技术
梨的种植技术第一章梨的概说一.经济意义1、经济效益我国是种梨最早的国家,又是“东方梨”的起源地,古人称梨为“百果之宗”,即水果之主的意思。
历史上有“玉乳”、“蜜父”、“快果”之名,人们视梨为品味佳美的珍果。
梨成熟于夏秋暑热之季,对某此暑热病有显著的食疗效果,民间有“一日一梨,医生远离”的说法传至今日。
所以梨在我国是历经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大宗消费水果。
因前阶段过于追求高产品种的发展,造成我国中熟梨品种多,梨上市期集中,出现相对的季节性过剩,这是品种配套不合理带来的后果。
目前我国梨人均占有量不足7千克,与其他国家的人均占有量相比差距较大。
优质梨价高货少,几乎被超市垄断,一般水果市场还很少见。
因此,优质梨的前景非常乐观,就国内市场而言,由于地区间梨的品种分布与产量都有较大差异,各地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不相同,加之南北梨产区的成熟期差异大,梨鲜果供应期长达半年之久,所以市场本身就显示出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容纳量大。
在出口国际市场方面,目前我国梨出口量少,约12.5万吨/年,仅居世界第五位。
加入WTO也给我国水果出口带来了机遇,通过努力提高梨品质,尽快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我国梨出口量亦将会成倍增加。
再加上贮藏保鲜,加工利用等,就更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优质梨生产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加工价值梨的果实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制作梨脯、梨汁、梨膏、梨酒和制醋、做罐头等。
3、营养保健作用梨果也是重要的中药,有生津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还有洁齿的作用,被誉为“水果牙刷”。
中医认为梨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将梨、冰糖以及治咳嗽的草药共煮成膏,便是中国传统的食品“秋梨膏”。
每100克梨的可食部分中,能量167.5千焦,约含蛋白质0.1克,脂肪0.1克,糖类9克,钙5毫克,磷6毫克,铁0.2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01毫克,维生素C4毫克,烟酸0.2毫克。
第二章 梨育种
分布于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区域。为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种,优良品种很多, 如鸭梨、茌梨。
特点:萼片多脱落,少数宿存,肉质脆,石细胞少,不经后熟即可食用,-25℃
以下发生冻害。
2. 秋子梨
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朝鲜。
特点:萼片宿存,多数品种具后熟性,肉质坚硬,经后熟或冰冻后果皮由绿色 变黄或黑,肉质变软,汁多。 多数品种果个小,石细胞多。抗-52℃低温,抗黑星病、火疫病、白粉病、叶斑 病、疮痂病。
(二)梨起源中心(瓦维洛夫,1951)
1. 中国中心:有沙梨、秋子梨。 2. 中亚中心(印度西北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天山西部):欧洲梨。 3. 远东中心(高加索山脉、小亚细亚):欧洲梨。
(三)梨属植物按起源分为四大种群(M. N. Westwood)
1. 欧洲种群:分布于欧洲。包括西洋梨、高加索梨、雪梨等。
22丁立华对以苹果梨为母本的丁立华对以苹果梨为母本的1010个组合杂种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发现个组合杂种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发现果实重量果实重量果实形状和果形指数果实形状和果形指数33个性状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个性状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后代性状表现是亲本微效多基因的累后代性状表现是亲本微效多基因的累加效应以及基因的上位显性和超显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加效应以及基因的上位显性和超显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淡。苹果梨果皮擦伤易变黑等。
2. 选育矮化密植品种和矮化砧 矮化栽培在我国尚未解决。应加强矮化品种选育和矮化砧引、选、
育,包括榲挬、梨属及其以外砧木的选育和种间、属间杂交育种。
3. 选育抗寒的优良品种 秋子梨虽抗寒,但多为小果型,优良品种多不耐贮。抗寒包括抗冬季 低温和抗晚霜。 4. 选育抗病的优良品种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栽培与耕作研究室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研究室
河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岗位专家:合计21名,分布于7所高等院校,2个国家级研究所和6个省级研究所。
岗位专家的技术领域:
产前7人,产中11人,产后2人,产业经济1人 学科领域: 果树学13人,植物保护学4人,土壤肥料1人,采后与加工2人,经济 学1人
“十二五”体系建设目标
(一)体系建设目标:
1、至2015年,建成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
心1个,完成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耕作、
贮藏加工与产业经济4个功能研究室、21个岗位和 库尔勒等21个综合试验站的建设;
2、培养科研和技术推广青年人才,集聚全国梨 产业的主要研发力量,建设、壮大一支保障我国 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我国梨 产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21名岗位专家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1-55岁
21名试验站站长年龄情况
45岁以下 46-50岁 51-55岁
5
12
4
9
10
2
21名岗位专家职称情况:研究员或教授20名,副教授1名; 2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职称情况: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副 教授)10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他(总经理)1名。
50种农产品
1 水稻 2 玉米 3 小麦 4 大麦 5 谷子 6 燕麦 7 高粱 8 马铃薯 9 甘薯 10 木薯 11食用豆 12大豆 13油菜 14花生 15芝麻 16向日葵 17油用胡麻
18棉花 19麻 20甘蔗 21甜菜 22茶叶 23蚕桑 24食用菌
25柑桔 26苹果 27葡萄 28梨 29桃 30荔枝 31香蕉 32天然橡胶 33大宗蔬菜 34西甜瓜
《梨子栽培技术》课件
梨子的采摘与贮藏
采摘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采摘时间 。一般在果实成熟度达到8-9成时采摘,避免过熟 。
贮藏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贮藏方式,如冷藏、气 调贮藏等。贮藏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定期检查果实品质,及时处理腐烂变质的果实。
采摘方法
采摘时应轻摘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摘后的果 实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光照
梨树喜光,需要充足的光照才 能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
梨子的栽培历史与现状
栽培历史
梨树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一千年的商代时期就有关 于梨树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梨树的栽培技术也不断发 展和完善。
栽培现状
目前,全球梨树的栽培面积和产量都相当可观。在中国、日 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北美等地区都有大规模的 梨树栽培。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对高品质梨果的需 求也在不断增加。
02
梨子栽培技术要点
梨树的繁殖技术
梨树的繁殖主要采用嫁接法,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健壮的母树作为砧木,采集品种 纯正、生长健壮的梨树枝条作为接穗。
嫁接的最佳时间是春季,此时树液流动旺盛,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要及时除草、 施肥、浇水,促进接穗生长。
嫁接苗的管理十分重要,要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及时补接、除萌、修剪,保证树形 美观、生长健壮。
梨树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梨树栽培中的重要环节 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树体生长 和果实品质。
防治病虫害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量,保护果园生态环境。
防治病虫害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 强果园管理、定期检查、生物防治等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等。
梨的品种及栽培技术
发展趋势: 具体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 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目标,优化调 整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强力推进标准化、无公害生 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 梨果产业化水平,加快规模优势向市场强势的转化, 努力实现梨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
作为世界第一产梨大国,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有影响 力的标志性产品品牌 。
4.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多数梨主产区仍沿用传统的高产稳产的栽培管 理技术模式。
5.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发展滞后
我国梨总贮藏量不足总产量的30%; 加工能力有限,加工量小,不及梨果总产量的5%;
加工技术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佳。
宁晋、曲阳、藁城 年出口量:12万吨左右,占全国的40% 知名龙头企业:天华、东方、天丰
(四)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1.区域布局与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失调。
品种熟期结构搭配不尽合理。 主栽品种单一。
2.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全国尚无从事良种苗木生产的龙头企业 。 任何单位与个人均可随意繁苗,苗木不按标准生
中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德国、 阿根廷、韩国、土耳其、日本、南非
(二)中国梨生产情况(世界第一产梨大国)
总面积:1208.5khm2,占世界的68.74% 总产量:1012.00万吨,占世界的56.51% 总产量排前10名的省(市)(2005年,单位
万吨): 河北(313.2) 山东(100.1)陕西(66.9) 四川(62.0) 辽宁(60.5) 安徽(60.1) 湖北(54.8) 河南(54.4) 江苏(54.2) 浙江(28.5)
• 新疆梨
梨的加工现状、加工方向及梨汁的加工技术
梨的加工现状、加工方向及梨汁的加工技术一、国内外梨产业的加工现状全球梨的加工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加工比重为世界梨总产量的10%。
全球梨加工的产品主要是梨罐头,其次为梨浓缩汁、梨酱、梨酒、梨醋,还有少量的梨保健饮料和梨蜜饯等。
其中,全球90%的梨浓缩汁来源于美国和阿根廷,主要原料是西洋梨,这种浓缩汁能保持西洋梨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国是梨的生产大国,年加工量占梨总产量的8%左右,加工产品以梨浓缩汁、梨饮料、糖水梨罐头、梨醋、梨膏为主。
与梨的种植产业相比,梨的加工业产业发展较滞后,加工品种较少,规模较小,对产业发展和拉动的作用不明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二、梨加工利用的方向梨肉多汁,既可鲜食,又可制成梨汁、梨酱、梨酒、梨醋、梨脯和罐头等加工制品,还可利用梨的医用价值结合中药加工成梨膏,梨糖浆等产品。
其中,梨汁、梨酒、梨醋及罐头是梨的主要加工产品和方式,梨脯、梨酱、梨干也有一定的生产和市场规模,其他的新兴加工产品也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梨加工行业在对传统加工品种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力度。
梨膏、梨醋、梨干酒、梨啤酒、可口可乐等各种类型的新产品相继开发或面市,特别是梨膏、梨醋产品等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提高了梨加工利用程度。
三、梨汁的主要加工技术与梨汁浓缩方法(一)梨汁的主要加工技术梨汁的加工,主要分为十个步骤。
第一步是原料选择:只有选择优质的梨果,才能得到优质的梨汁;一方面要求梨果品种具有良好的风味与香味,色泽好且稳定,糖酸比合适,营养丰富。
出汁率高且取汁容易;另一方面对梨果的果形大小和形状虽无严格要求,但对成熟度要求较高,未成熟或过度成熟的梨果均不适合制作梨汁,加工过程中需要剔除腐烂果、霉变果、病虫果以保证梨汁的质量。
第二步是清洗:梨的原料必须经过充分的冲淋,洗涤,去除表面的尘土、泥沙以及携带的枝叶等,根据原料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添加清洗剂,如盐酸、柠檬酸和消毒剂,如漂白粉、高锰酸钾等,除去表面残留的农药及微生物。
《梨子栽培技术》课件
梨子栽培技术的全面介绍,包含引言、梨子的生长习性、品种选择、栽培技 术要点、采收和储存、加工利用等内容。
一、引言
1 梨子的意义
2 梨子的栽培模式
梨子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 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人们采用不 同的栽培模式来种植梨子,包括室内栽培、 露天栽培等。
三、梨子的品种选择
常见梨子品种介绍
常见的梨子品种有巴蜀梨、冰糖梨、香芦梨 等,每种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品种选择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梨子品种时,需要考虑地区的气候条 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对梨子品种的需求。
四、梨子栽培的技术要点
种植技术
• 区域选择 • 土地准备 • 植株设置 • 施肥技巧
病虫害防治
• 常见病虫害 • 预防措施 • 应急处理
二、梨子的生长习性
1 土壤要求
2 光照要求
梨子喜欢松散、肥沃的土壤,并对酸碱度 有一定要求。
梨子对充足的阳光照射非常敏感,需要每 天至少6个小时的阳光。
3 温度要求
4 水分要求
梨子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到25℃,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梨树的生长。
梨子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果实发 育期需要适量的灌溉。
梨子可以通过制作果酱、果脯、果汁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工。
2
加工利用前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梨子加工前,需要对梨子进行清洗、去皮、去核等处理。
七、结论
1 总结
梨子的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同时加工利用梨子可以 增加未来梨子的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五、梨子的采收和储存
1 采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