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专业教育改革三十年
英语专业的历史沿革
英语专业的历史沿革
英语专业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早的英语学科。随着洋务运动和外交活动的日益频繁,英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民国时期,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均设有英国文学系或英文专业。
新中国成立后,英语教育经历了短暂的低潮,但随着1966年开设英语专业的大学增至74所,英语专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英语专业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招生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增加,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目前,英语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普及的专业之一,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目的确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内容、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教学内容从最初以语法和词汇为主,逐渐转变为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听、说、读、写等实际技能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其次,考试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英语高考通常采用单一的笔试形式,题型较为简单。后来,为了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开始引入了口试、听力等环节,使考试形式更加多样化。
最后,评价标准方面也更加科学和客观。现在的英语高考通常会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并采用机器阅卷等方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目的发展是显著的,不仅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推动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
Development of the NMET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
作者: 刘庆思[1]
作者机构: [1]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页码: 22-27页
主题词: 三十年来;高考英语;发展
摘要:为了完成为高校选拔人才和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服务的双重任务,高考英语科长期以来一直在借助语言测试研究成果,根据中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着改革。本文以英语科在高考中作用的变化和该学科考查内容、试卷结构的逐步调整为线索,回顾了高考英语科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介绍了考试设计人员对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进行历次调整的背景和意图,展示了该学科逐步确立测试重点和拓宽考试范围的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外语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与◆◆◆◆◆◆◆
林 丽 华
(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哈尔滨 10 8 ) 50 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巴英 语 ” “ 子英语 ” 和 聋 的状况 。
囊撩 5 9 3 2 0 2 0 2 - A - tX( 0 8 1 - 0 4 C
2 世纪 的到来 ,带来 了我 国外语 教育发 展进 程 1
、
会 , 后 下达 了《 会 加强外 语 教育 的几 点意见 》全 国出 , 现 了学 习外 语 的热潮 , 外语教 育 出现 了历史上 从未有
过 的欣欣 向荣 的大好 局面 。 国家对外 开放 政策 的指 在 引下 ,外语 教 育在 理念 上打破 了过去 闭关 自守 的状 况, 开始学 习和引进外 国的先 进外语 教学理论 。在教 学方 法上 , 引进 了交 际教 学法 , 冲击 了长期 统治 着我 国外语课 堂教学 的语 法翻译法 , 逐渐 实施教师 引导学
一
文素 质 , 真正寓 素质教育于外语 教学之 中。 第三 , 的 新
外语课 程标准提 出 , 在外语 教学过 程 中形成 性评价 与 终结性 评价相结合 , 纠正过 去长期 的“ 一考 定终身 ” 的 偏向, 在教学评价 制度上发生 了根本性变革 。 二 、 革 开放 三 十 年 外语 教 育 的发 展 成 就 改 改革开放三 十年来 , 中国 的外语 教育事业 取得 了 令人 瞩 目的成绩 。过 去 , 学 习不 被重视 , 目前 , 外语 而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综述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综述
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近年来的教学理念研究成果和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目的旨在使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较为系统的了解各种理念和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更加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改革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多元智能;多媒体教学
三十年来,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改革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探索英语教学模式,许多学者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可借鉴的西方教学理念
1、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健全人性的形式。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可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潜能,创设有利于环境,挖掘人的潜能,既主张平等也承认错误,符合人性的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家罗杰斯(Rogers)提出了以教会学习为主的方法论(张武升,1994)。他认为:教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具有必要的情意因素外,还必须有恰当巧妙的方法。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jet)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并强调学生是认知即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也就是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营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教育改革持续了三十多年,经历了从初步摸索到现在逐步稳步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经验与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本文将从介绍中国的教育改革背景、教育改革的特点、经验和启示四个部分展开。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在上世纪的60年代末,我国教育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叫做“文化大革命”。这次革命使全国的中小学教育瘫痪,一度造成了文化教育的“荒野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实行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政策,而这些转变为教育体系的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一项全社会的工程,教育的改革于1978年开始,自此以后,我国的师生数量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扩大,并且得到了普遍的普及。3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不仅在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进步,而且还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方法,这些方法和特色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二、教育改革的特点
1、从古伦木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全线改革
在教育改革中,我国从幼儿教育抓起,逐渐推进到初等、中等教育,直至高等教育的全线改革。此外,我国还制定了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如“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意见”、《学前教育管理条例》、《义务教育法》等,进一步推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2、提供基础教育的平等机会
以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水平差距极大。随着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高度关注,我国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包括强化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公正地分配教育资源,努力为每个人提供公正和平等的机会。
学校老师改革开放30年的演讲稿
学校老师改革开放30年的演讲稿
学校老师改革开放30年的演讲稿
“改革开放三十年,办学条件大改变,危房校舍变楼房,现代媒体课堂显。改革开放三十年,教师待遇大转变,月薪几十到几千,医疗保障尽开颜。”这是毛菊观老教师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3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可喜成果,今天,笔者用此来形容通化教育也不为过。
忆往昔,30年前的通化教育事业曾是发展滞慢,举步维艰。自光绪三十二年(19XX年)有了第一所新式学堂,19XX年辽东省市属中学仅有5个教学班,市属小学54个教学班共145名学生和72名教工的简朴办学条件,19XX年,全国恢复了高考。而30年前的我市教育,那是19XX年,恰好赶上国家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国家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劳动的观念,对学制、教材、教学时间都作了安排,整顿了教学秩序,恢复了师范院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进修,恢复了少先队组织、中学的共青团组织。自此,我市教育事业也步入恢复、调整和发展轨道,百业待兴。那个年月,教育经历着“披荆斩棘”,各级各类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校舍、教学设施、仪器等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处于落伍、薄弱阶段,与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别。
看今朝,30年后的我市教育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累累硕果!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
年提高,教育事业呈现出科学健康的'发展态势。目前,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竞相争妍,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蓬勃发展。各级各类学校1017个,在校生达到304177名,教职工达30204人的空前规模,实现了历史上的巨大飞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能不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教育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是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给整个中国换了全新的面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改革渗透到每一个地方和每一个方面,三十多年来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见证着这场伟大革命带来的大丰收。其中,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切身体会最深,以下从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谈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迈入了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文化娱乐方式呈现多样化,文化娱乐设施逐步普及和完善。
(一) 教育的发展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40万,录取率为6.8%;2012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685万,录取率75%。中国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资源实现量与质的飞越。与此同时,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高级中学教育以及大中专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为新时期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浅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通识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在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
内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满足新时代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
必须转变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认真反思,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项目:202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22AYY007)
一、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根本变革,高校教师要立足树人育德,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以往,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被认为是思政
老师的职责,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主要针对英语素质的拓展与培养;新时代大学
外语教学的改革是要通过课程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选转变观念,有意识
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内外的教学之中。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
德树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
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遵循“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职责的理念,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以德施教,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此外,大学教学改革也不能忽视英语本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从教学评估的
角度来看,“应试”强调“能力”。改变社会、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评价,把“应试型”教学向“能力型”教学模式转化。在教学方式上,应注意方法
我国教育改革三十年
我国教育改革三十年
佚名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1985年5月27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颁布,至今已经30周年。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中,站在世界角度回顾3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决定》作为行动纲领一直引领和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总页数】2页(P16-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的六大突破 [J], 王德广;刘欣
2.日本教育改革三十年反思与启示 [J], 杨彩虹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三十年的重大举措和成就 [J], 郑爱花;陈爱文
4.三十年教育改变中国——从《1978年夏夜》谈教育改革三十年 [J], 李淑芳
5.英国教师教育改革三十年:背景、历程与启示 [J], 徐文秀;刘学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摘要】我国最初的外语教学从元代的“回回国子学”中得到发展,到清末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形成了外语课程的雏形,民国时期英语课程标准逐步完善,直到建国后的改革开放,我国英语课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其课程目标逐渐系统化、人性化和具体化,其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以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中国;英语课程;发展
引言:课程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取代了以往“教学大纲”的称谓,作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而英语课程改革,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总体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1 建国前外语课程的雏形与形成和完善
1.1 元代外语课程的影子
我国的外语教学最早出现在元代,“回回国子学”是我国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外语学校,到后来明朝的“四夷馆”,清朝的私塾、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外语教育在为官府提供译员、满足外交和商务需要的同时,在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也就出现了英语课程的影子。
1.2 清末外语课程的雏形与形成
清末,随着清政府与国外交流加强,外语教学也得到了重视。该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而英语教学也是从这一历史时期逐渐开始规范化、制度化。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规定外语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规定外国语为中学堂必须而最重之功课,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正是因为这两部学制是由政府颁布并且将英语课程规范化、制度化,所以可以将其视为是中国英语课程标准的雏形。与壬寅学制相比,癸卯学制在英语课程的规定和课程目标方面更为详尽,课时安排也有所变动。但是有一点未变的是,英语课程依然是中学各科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方针演变及其带来的反思
现在,未来教育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当前的教 育方针。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 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时期,教育方针也要与 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也包括上述问题 的逐步解决。具体说来,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 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按人才培养的规 律来发展教育,推进教育;同时,根据社会需求, 进一步细化、调整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突出时 代感、民族性、国际化与现代化,这样,教育事 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发展与成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改革 发展的新阶段。新时期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适应 这一根本任务转变,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得到了 发展与逐步完善。
一、优先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方针更加完善并 走向成熟。中国的教育事业走上了快车道,进入 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实行 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 管理”的体制改革,对于调 动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 教育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 变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 小学的落后面貌,具有极为 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教育体制改革获得了 前所未有的成功,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 极大的繁荣,从而强 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把全民族的文化科学 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 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试论中国近现代英语教育五个历史阶段的特征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Period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 赖铮
作者机构: 厦门理工学院外语系,福建厦门3610024
出版物刊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9-114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英语教学;英语教育史;教育规划
摘要: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至今,中国英语教育已经走过150年的历史。每个历史阶
段的持续时间大都在三十年左右。论文旨在总结各个时期英语教育教学的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
教训,发掘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对目前和未来的英语教育规划和学校内部的英语教学管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浅析
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颁发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而后分析了这些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刻反思,以使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
[标签]30年教师教育政策法规
这既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宏观改革开放政策,也得益于教育领域颁发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些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对进一步探寻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引导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30年来所颁布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及其主要内容
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名目各异,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类如下:
(一)恢复并巩固教师教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师教育开始进入了拨乱反正的新局面。198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办好中等师范学校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大力办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意见》等文件,这几个文件对于稳定和发展我国师范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义务教育法》(198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和《教师法》(1993)等,都提出要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这样,到90年代初我国教师教育不但从“文革”的满目疮痍中完全恢复过来,而且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3年开始对师范生实行全额收费后,教师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7年5月9日,国务院讨论并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教师教育的地位得到巩固。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张建芳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11期
9月27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与会专家回顾了三十年来我国教育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就下一步如何革故鼎新深化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当天的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教育界知名学者、校长,以及各界关心关注教育改革的人士共30余人出席会议。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首先做了《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的主题发言。他认为,现在的教育改革,如教师聘任制、扩大招生、大学合并、独立学院等,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文件所评述的那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方式的整体观念,这已不再是可取的了。”刘道玉着重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大学的理念、大学的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阐释。最后,刘道玉还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中央的领导下,开展一场教育改革的启蒙运动。因为“从教育部到多数民众,大多数人仍然置身于教育改革之外,尚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改革,应当改什么,怎样改,由谁来改”。第二、在中央领导下,成立教育改革的指导小组,邀请国内外开明教育家、思想家,有志于教育改革的人士,制定改革方案,指导和推动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全国教育系统改革。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解放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金钥匙”。他非常赞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纪实》在总结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绩方面提出的四点:一是教育观念的改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二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从人口大国转变到人力资源大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0年的5.33年提高到现在的8.05年;三是教育制度的创新:从集权向分权转变,现在大学的自主权要比过去好得多;四是教育科学的繁荣: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改革开放前靠一本教育学教授课程到现在的包括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各种思潮的引进和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分支学科的支持,教育科学实现了全面繁荣。
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改革刍议
语言 学 导论 英 国文 学 美 国文 学 学术 论 文 写作 英语 国家 概况
英/ 国社 会 与 文 化 美 西 方 文化 入 门 英 美 文学 史 英 语 散文 选 读 英语 词 汇 学 英语 教 学 法 英语 文 体 学
图一
英 语 小 说选 读 英 语 戏 剧选 读 英 语 诗 歌选 读 英 语 语音 学 英 语语 法 学 修 辞学
机 等 , 以把 要 认 识 的 对 象 通 过 声 像 来 再 现 、 拟 , 成 较 丰 可 模 形 富 的 表 象 , 教 学 内容 更 加 直 观 、 象 、 趣 。 上课 时 , 师 把 使 形 有 教 需要的文字 、 图像 、 音 、 画等 投 影 到屏 幕 上 , 需 进 行 必 要 声 动 只 的 讲 解 和 补 充 即 可 。 样 既 可 以 节省 教 师 板 书 的时 间 。 可 以 这 又 提 高 演 示 现 象 的 明显 性 和 可 见 度 , 之 更 加 突 出 、 效 。 使 有 例如 : 在 讲 电磁 感 应 时 , 以 用 仪 器 演 示 , 它 的 缺 点 是 仪 表 较 小 。 可 但 学 生 不 容 易 观察 清楚 , 果 老 师 用 板 书写 到黑 板 上 , 画 立 体 如 需 图 , 又 太 浪 费 时 间 。 采 用 电化 教 学 , 们 可 以把 线 圈 、 这 若 我 电流 方 向 、 场 方 向及 感 应 电流 的磁 场 方 向 、 应 电 流 的 方 向 分 画 磁 感 成 四 张 彩 色模 拟 图形 , 次 放 映 。这 样 , 生 可 以从 屏 幕 上 清 依 学 楚 地 观 察 到磁 通 量 的 变化 情 况 . 以及 电路 中 的感 应 电流 方 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迹,我们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整顿恢复,大致上是从197 8年到80年代中期。第二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以探索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为其主要内容,同时在大纲制订和执行、教材建设、教法试验、测试评估等方面都有所建树。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延续到目前,主要特征是狠抓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精品课和精品教材建设,对于前一时期的教学改革进行反思,为英语专业的学科重新定位,从而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当时英语专业面临“三无”的局面??一无大纲、二无计划、三无教材。文革中使用的教材已经无法再使用,而新的教材还没有编写出来。当时教师中的说法是“无米下锅”或者是“等米下锅”。1 978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英语教材会议,对于国外教材的引进和国内教材的编写作了初步的探讨。1980年8月在烟台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
课教学大纲,之后又经过修订,在全国试行。虽然当时还不可能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但这毕竟是文革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第一份大纲,对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恢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年11月在青岛召开了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大会,王佐良教授任第一届编审委员会主任,会上制订了1980-1985年外语专业教材编写计划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工作条例》。198 1年7月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在大连召开了全国性的英语教材会议,由编审委员会副主任、英语组组长许国璋教授主持。会议敦促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北京大学、广州外国语学院等教材编写单位尽快完成各自承担的基础英语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编审委员会下面设了两个办公室,北方办公室设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南方办公室设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在此期间,教育部恢复了研究生教育,1981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共设5个,即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批准博士生导师共9名;硕士点共设28个,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等。1984年国务院批准第二批博士点和硕士点授予单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增加了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学院两个博士点。研究生教育的恢复和博士点的建立对于我国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年培养的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和硕士已经成为今日我国英语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有些则更成为学术带头人。
从1983年起,在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
英语组着手制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和高年级两个教学大
纲。此次制订大纲汲取了以往编写大纲的经验教训,决定
从调研和学习入手,大纲工作组在一部分院校组织了学生水平摸底测试,收集到第一手数据,同时,学习国外教学法和大纲编写的经验,在大纲设计方面作了新的探索。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先后完成,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在全国高校实行。在制订教学大纲的同时,编审委员会还规划和组织了英语教材的编写工作,经过各外语院系的努力,先后出版了几套综合英语教材以及其他教材,供全国使用,彻底改变了原来“无米下锅”的局面。在新大纲的指导下,陆续开始了本科的四级和八级英语水平测试,参加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大纲制订和主要教材编写出版之后,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完成了它的原定任务,国家教委决定把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改为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扩充和延伸了原编审委员会的职能,使之成为国家教委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咨询机构,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陆续开始在英语系开设经贸、新闻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英语教学的框架下从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试验。其他院校也陆续作了这方面的探索。国家领导人对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了明确批示。此后,这一试验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培养双语人才的试验也在几个院校中同时进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经过15年的试验和探讨,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格局。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都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学科门类的外语综合型大学。外语大学培养出来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在外语掌握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经过十几年的探讨和试验,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初具规模,也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制订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实行。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高校英语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方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出一套培养的办法,也培养出了许多届有竞争力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试验过程中,个别英语院系开设过多的相关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所忽视,学生的英语基本功,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有所削弱。就全国而言,英语专业点设立过多,有些院系扩招的规模超过现有师资力量所能承担的任务,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在为数不少的院系,英语专业传统的学科地位有所削弱,通识教育比以往更不落实。随着具有较强英语教学背景的经管、外交、法律、新闻等专业的独立发展壮大,英语专业自身的定位问题成为该专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人们开始从更广的视角思考和讨论如何加
强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如何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如何拓展英语专业的学术研究领域、如何界定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平衡外语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如何规划英语专业的师资发展、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高层次英语人才等等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外语人才培养发展迅速,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成倍增长,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的质量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仍然十分缺乏。这包括外交翻译、会议同声传译、经典著作翻译、高水平的师资和研究人才等。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学生的入学水平和各院系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再者,在整个外语教育中,英语这样的“超大语种”和其他大语种(例如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的比例关系、英语和非通用语种(如东欧、北欧、亚非地区的诸多语言)的比例关系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规划。
考虑到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外语教育的发展作出长远规划是形势之所需。国家外语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对于外语通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比例作出预测,对于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作出相应的计划,对于各语种之间的比例关系要统筹兼顾。就英语专业而言,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英语院系的差异应该有所考虑,需要制订适应不同情况和条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不同地区的英语院系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我国广阔的地区,以同一个教学大纲指导条件和水平迥异的英语院系的教学似难收到很好的成效。对于教学需要实行更细化的分类指导,以便我国英语教育在今后能有更大的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