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新学期已经开始,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现将本学期数学组工作进行规划、设想,力争使本学期的工作扎实有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透过撰写教学反思类*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课件、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群众备课形式,要求课件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

群众备课时,所有教师务必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资料及备课方式,对于课件中修改或补充的资料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课件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发布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群众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

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群众备课的基础上构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课件,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各年级组每月带给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群众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

对于原课件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能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带给借鉴价值。

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发布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大连五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大连五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大连五中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设计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

基础性课程即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

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甚至有些课程还利用社会资源,实行课程招标。

同时,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与文化的关系;(4)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同时,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强调兼顾以解决学科问题为研究主题的学科问题研究性课程和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逻辑主线的社会问题研究性课程两方面内容。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学校根据现有的条件,在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以下七大类课程。

(七大类校本课程的划分,并不严格,相互之间有交叉。

)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课程细化成“课程菜单”,并对各类课程的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组织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内容要求: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可以有学科竞赛,也可以有补缺补差。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各学科备课组。

(二)人文素养类内容选择:文学鉴赏、法制教育、西方政治体制评价、新闻采访与写作、地方历史与文化、中西方美术欣赏,歌舞,乐器,绘画等等。

(三)科学素养类内容选择:如逻辑学基础、科技发展史、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科学实验、计算机应用、生活中的科学等等。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高中课程的实施方案是指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而设计的教育方案。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中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二、课程设置1. 优化课程结构在高中课程设置中,应合理安排各学科知识点的学习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同时,还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2. 强化实践与实验环节高中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设实验课程和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跨学科融合在课程设计中,可以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方式,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和综合应用。

通过历史与文学的结合、数学与物理的结合等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组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融入实际情境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2. 提倡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避免单一的传授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实验和小型科研项目,培养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的技能。

3. 强化信息技术支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

四、评价体系1. 综合评价为主高中课程评价应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

除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还可引入实践性评价、项目评价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2. 引入等级评价制度在评价体系中,可以引入等级评价制度,将学生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等不同等级,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高中校本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实施方案高中校本实施方案为了有效推动高中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特制定了一份高中校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优化教育教学环境1.加大教学资源投入。

增加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器材的购置力度,保障每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充足。

2.改善教室环境。

提供给每个班级一个干净整洁、充满活力的教室,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3.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朗诵比赛、戏剧表演、美术展览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1.加强教师培训。

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供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方法。

2.鼓励创新教学。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探究和创新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3.建立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优秀教师,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1.推行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

2.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

设置各类社团和俱乐部,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3.鼓励创新实践。

开设创新课程、科技竞赛活动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体育锻炼。

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校相信教育教学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构建优质高中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此为契机,我们相信,未来我校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这些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启教育的新篇章!。

高中校本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规划总体方案1. 背景和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高中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方案,以确保学校的教育目标得到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 规划原则- 学生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

学生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

- 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智力、德育、体育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智力、德育、体育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 灵活多样: 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研究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灵活多样: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 协同合作: 鼓励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协同合作:鼓励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程设置3.1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高中校本课程的基础,包括以下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体育- 音乐- 美术这些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3.2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兴趣发展的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目标选择以下选修课程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研究:- 科学与技术- 文学与创作- 商业与经济- 社会与法律- 艺术与设计- 健康与生活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研究能力。

4. 实施方法4.1 学校教师培训学校将组织相关的教师培训,以确保教师能够胜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将包括课程设计、评价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开发。

4.2 课程评估与反馈学校将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估机制,对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估方法将综合考虑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等方面。

4.3 资源支持学校将为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室设备等。

同时,学校也将与外部资源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和交流项目,丰富学生的研究体验。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推荐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1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实验,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试行)。

一、建立学分认定组织机构1、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x副主任:x成员:x各学科高中教研组组长职责:负责制订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全面领导和指导学分的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工作小组组长:x副组长:x成员:年级段长、备课组长、班主任(教学班指导教师)、学科任课教师、学生代表。

职责:负责对学分的认定、评定、公示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3、学分认定仲裁委员会主任:x副主任:x成员: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团委等处室负责人、年级段长、高中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负责对学分认定工作的监督,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进行调查、核实以及纠正。

二、学分设置三、学分认定的内容和办法学分由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达到一定的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2)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

(一)学科模块学分认定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均由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模块测试)两个部分组成,我校规定两部分的分值权重为4:6。

模块测试以满分100分计,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

1、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过程表现)(40%)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平时过程性表现,累计以满分40分计入总分成绩。

高级中学特色课程执行方案

高级中学特色课程执行方案

高级中学特色课程执行方案一、前言为了贯彻教育部门关于推进特色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高级中学特色课程执行方案。

二、目标定位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挖掘学生个人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2. 提升课程品质,使特色课程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

3.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课程设置1. 核心素养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与核心素养。

2. 特色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学校资源,开设各类特色选修课程,如人文社科、艺术、科技、体育等。

3. 实践探究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模式1.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师队伍建设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引进优秀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六、组织实施1. 成立特色课程执行小组,负责特色课程的规划、实施与监督。

2.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3. 定期对特色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的实效性。

七、保障措施1. 完善课程资源配置,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器材。

2. 加强学生管理与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3. 建立健全特色课程的激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

八、预期效果1.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专业成长明显。

3. 特色课程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得到广泛认可。

九、结语高级中学特色课程执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我校贯彻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我们期待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培养出更多具备全面发展素质的优秀学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高中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符合高中校本课程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三、实施步骤1. 选择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主题,如环保、科技创新、公益服务等。

2. 分组组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组成小组。

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活动。

3. 制定计划:每个小组根据活动主题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活动目标、具体任务、时间安排等。

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实施活动:根据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中,老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撰写报告:每个小组在活动结束后,撰写一份详细的活动报告,包括活动目的、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等。

报告要求结构清晰、语言准确,突出重点,体现小组成员的思考和感悟。

6.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应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社会组织评审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7. 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同时,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发展自己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1. 教师指导: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资源保障:学校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开展活动。

3. 安全保障:活动中,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在高中教育中,校本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本文档旨在制定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学校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教育。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竞争力。

2.2 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学校特色: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资源,开设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校本课程。

- 教育实践: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知识结构: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研究进度,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的内容和难度。

-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提升。

3. 实施步骤3.1 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

3.2 课程设计: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校特色,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

3.3 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校本课程教学能力和素养。

3.4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3.5 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进行评估,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 资源保障4.1 建立课程资源库:收集和整理相关教材、教辅资料和教学案例,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4.2 确保教学设施和器材:为校本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器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3 提供经费支持:学校应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 评估与改进5.1 定期评估:设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5.2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6. 总结通过制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将能够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三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三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三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三中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课程,以学校特色为基础,根据学校教育理念和学生需求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课程。

下面是三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背景】三中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优质高中,秉承“激扬动力、协力共进”的办学理念。

然而,目前学生面临的教育环境和发展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课程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标】为了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扎实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升学和就业做好铺垫。

3. 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及爱好。

二、课程特色与内容【特色】本校的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1. 融入STEA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强调实践与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实验和项目研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内容】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学科知识与技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

2. 创新与实践:通过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项目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主题教学:以具体的主题为引导,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关系能力。

5. 体育与艺术:设置丰富的体育与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与评价【教学】1. 师资培养:学校将通过安排相关培训课程、邀请外部专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高中 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  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中课程改革和实施,我们制定了以下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本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二、课程设置。

1.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高中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将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

在学科课程设置中,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2. 选修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

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实施。

1. 教学方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课程资源。

为了支持课程实施,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设备、校外实践基地等。

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3. 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四、课程评价。

为了科学评价课程实施效果,我们将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评价、作业评价、实践评价、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课程实施方案,不断优化课程实施效果。

五、课程保障。

为了保障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体系,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培训、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以便学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 目标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的目标是:- 提供更多个性化研究机会,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实施步骤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3.1 课程评估首先,我们将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2 制定课程目标基于学生反馈和需求,我们将制定校本课程的目标。

目标应具体明确,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

3.3 课程设计根据课程目标,我们将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需要围绕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4 资源准备为了有效实施校本课程,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资源。

这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

我们还需要培训教师,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3.5 课程实施在课程实施阶段,我们将根据设计的课程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我们鼓励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合作精神。

3.6 评估和反馈课程实施后,我们将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考试、作业和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对课程的满意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收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

4. 时间安排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准备情况,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

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5. 风险管理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我们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6. 结论通过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请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促进高中校本课程的发展和实施。

---以上是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的大致内容,详细的实施细节和具体安排可能需要进一步商讨和调整。

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篇)

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篇)

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原则为完成课程方案中“选修II”课程的任务与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有利于深入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要有利于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满足学生多校化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身个性和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创造机会,提高学校及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学校的特色。

适当性原则。

校本课程应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多样性原则。

研究学生发展的多校化需求,合理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合作性原则。

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干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工作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1、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实施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从而全面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三、开发与实施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和具体实施者。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和家长代表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根据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情况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和学校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和把握学生发展、学校特色和社区发展的需要。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进行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本方案旨在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具体内容如下:一、课程建设目标1. 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科整合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建设内容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整合。

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验课程、实习课程等实践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强调创新教育。

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学科导师制。

建立学科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科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制定课程改革方案。

组建课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健全教师队伍。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课程改革提供师资支持。

3. 完善教学设施。

加大对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设施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4. 加强课程评估。

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建设方案。

四、预期效果1. 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2. 学科整合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3.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4.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五、总结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一、教育目标本方案旨在为高中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结构本方案包括以下主要课程模块:1. 必修课程-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体育- 音乐- 美术这些必修课程将在高中三年内全面覆盖,并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2. 选修课程除了必修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以下选修课程中的一至两门进行深入学习。

- 经济学- 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 法律与社会伦理- 环境科学- 政治经济学- 地理信息系统- 美术鉴赏- 文学欣赏- 音乐创作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

三、实施方式1. 教学方法本方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2.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将采用多元化评价的原则,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小组合作项目等。

通过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

3. 学生辅导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学校将设立学生辅导中心,提供个性化辅导、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参加相关活动和咨询。

四、实施效果与评估学校将定期对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施。

同时,将通过学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升学率等指标来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束语本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全面的课程设置。

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信学生们将在这个有意义的高中课程实施方案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_大庆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_大庆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_大庆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摘要: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6.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开设效果,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7.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要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动态调整大庆实验中学一、课程说明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修习校本课程至少需要获得6个学分。

二、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文件精神。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发展学生个性,体现学校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验。

三、组织机构为了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张恒林副组长:毕明黎玄键组员:张立泰郭明侠张云杰孔庆国刘孝伟职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学校课改委员会负责,负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切问题的领导和管理。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五、校本课程的原则1.开放性原则。

由于校本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宽泛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不能局限与传统教学的模式,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2.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要,还要针对学校和地方的特色。

3.自愿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资源性原则,教师要资源开发,学生要资源选择,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____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动,高中校本课程已经成为现代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补充和扩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发创新的高中校本课程是迫切需要的。

本文将结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学生的需求,提出____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二、背景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的目标已经从传授知识扩展到培养创新人才。

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传统课程无法完全覆盖。

因此,开发创新的高中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三、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量身定制校本课程。

2. 强调实践与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科技与科技。

融合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4. 鼓励跨学科。

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设置1. 校本核心课程(1)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艺术、体育、公民教育等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计算机技能、工程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2. 校本选择课程(1)科学实验与探究课程该课程旨在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课程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创新创业与科技创造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科技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中教育的目标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校本课程来适应多样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

二、目标设定1.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2.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3.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三、实施策略1.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设置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

2.开展课程研究和开发工作。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制定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3.提供师资培训。

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工作。

4.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5.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外部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课程内容1.核心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传统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选修课程。

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个性发展。

3.专业方向课程。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设立专业方向课程,如机器人、计算机科学、医学、工程等,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培训。

五、实施效果评估1.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评估,比较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

2.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反馈,进行质量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

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

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总则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

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

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

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

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

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校本课程教务管理1、校本课程的学习工作由教务科统一管理,年级组组长协助做好各项工作,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本班校本课程的学习工作。

2、每学年末由教务科组织学生提出课题并汇总后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审核,挑选出可行性课题供指导教师和学生选择。

3、学校要求各科每一位教师极积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每位教师每学年初给教学实际提供2~3个校本课程方案,报教务科经由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务科依据选择结果排课表。

4、教务科对各类课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其中、期末检查,不合格者取消课题的活动及相关学分。

5、课程结束后,由教务科指派指导教师或专家进行课题评价,选出优秀成品汇总成集,并做好每届学生的学习资料存档工作。

6、学年初,教务科及时下发各类记录本,表格等。

校本课程任课教师管理1、经指导教师选课题,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课题等程序后,指导教师即为确定。

2、在课题活动开始前,指导教师依据鞍钢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目标、课时、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是起指导、点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4、在每次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出勤统计,记录在出勤表中,并对学生学习活动记录做认真审核,提出意见或建议。

5、学习活动中期,指导教师检查课程教学进度,组织课题组学生进行中期小结,提出后期教学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记录。

6、学习活动后期,指导教师须就课程结果评价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

7、学生学习活动结束,指导教师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和分出A、B、C、D四个等级,同时指导教师须完成对指导的课程进行案例分析。

8、课程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将课题活动记录本、学生作品、指导教师评价意见和教师的案例分析,一起交教务科,教务科组织专家进行评定。

9、校本课程教师指导费的发放办法,每月末,指导教师将活动记录本交年组长审核,经核定后,年组长按指费10元/次,报教务科计入教师结构工资中。

10、每学年搞一次优秀课程小组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优秀课程小组100元/人,优秀指导教师200元/人(不兼得)。

校本课程学生管理1. 每个学生都应本着“选择教育、卓越发展的理念,以自主、自愿、灵活的原则”参加校本课程和学习与活动,2. 每学年末,学生致少要提出一个自己所需的课程内容,交给本班学习委员,学委收齐交教务科。

3. 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团结互助,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参加研究活动。

4. 参加校本课程出席率要达3/4以上,否则不给学分。

5. 对学习活动过程中不能遵守相关要求,不按时完成相关报告、材料,表现较差者不给学分。

6. 每学年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一次评选,对评上优秀成果的学生,学校进行表彰。

校本课程之一—德育教育课程实施纲要一、课程设置意图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

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辩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

因此必须运用正确思想和方法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品德,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3、德育是实施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的德、智、体等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统一体。

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其它方面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4、通过该课程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养。

二、课程实施建议(一)德育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突出重点展开教育,在学生成绩考核上,应努力突破传统,多种形式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考核模式。

1、将德育课程实施与学生日常品德量化考核结果紧密结合。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日常考核结果亦是最真实有效的答卷,同时,对学生课程成绩评定必将对学生日常品德行为产生激励、制约。

2、将德育课程实施与学生大型思想教育活动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形式是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学校应定期组织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英模事迹介绍等为内容的讲座、报告会,班团会。

并将学生以加情况及心得体会以书面作业、考试等形式予以考核。

3、将德育课程实施与学生社会活动紧密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增强素质、增长才干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德育基地作用,分年级、分阶段设计活动,纳入课程管理(高一学军、学农,高二赴北京实践调查,高三学工)。

(二)课时安排:每学期德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应不少于40课时(三)课程内容:本着重点突出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设置四个方面1、德育理论课程(1)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为核心内容。

(2)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鞍钢高中学生一日常规》等为内容。

2、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以学军、学农、社会调查等活动方式进行,活动前安排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要求,结束以调查报告、论文形式进行考核。

3、社区服务课程(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到街道、福利院进行公益活动和献爱心活动。

(2)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结合抵制“法轮功”等展开社会调查和宣传活动。

4、新闻时事课程结合现有学校设备,组建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适时组织学生收听、看新闻,讨论时事。

(四)记分方式:学分分配为 3:3:2:2,其中德育量化考核占30%,大型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占30%,论文或调查报告占20%,社区活动占20%执笔:闫杰校本课程之二——阅读能力实施纲要一、课程目标1、阅读能力是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阅读能力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准确地阅读理解,才能更好地分析把握内涵,才能学好其他科目,否则就会成为其它学科的障碍。

2、阅读能力是做合格现代人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接受的信息晶益丰富,能否有效地把握、处理住处以便有效地交流交际,是衡量现代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3、阅读能力是做合格中国人的需。

语文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至今闪耀着璀灿的光华。

语言文学是文明的载体,通过阅读,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为中华民族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而奋斗拼搏,才是合格的中国人,这样才能“走向世界”。

因为“只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具体做到:(1)、使学生学会阅读,“阅读”就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仅仅领会还不够,必须表达出来。

如何领会,这涉及措施方法。

(2)、使学生学会思维,思维上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一种过程,而我们的学生多重视结果,赖得去想。

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运用文学在训练学生运用表象思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联想、想象、比较等方法,使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3)、使学生学会研究,要训练学生思维,就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研究性学习,在思维上放开手,不再抱着走。

三、课程内容:根据高考,目前诗歌阅读方面:古典诗歌6分,现代诗歌3分;文言文18分;科技说明文10分;现代散文18分。

期中考试新教材分数比例有所变化,文言文阅读加背诵共计25分。

现代文14分。

因此,阅读内容安排如下:a、先秦及汉的散文b、魏晋南北朝及唐诗歌c、宋词、元曲d、明清小说e、现、当代散文、诗歌高一、主要是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高二、学习现当代、古代、外国的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