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发电机组的转速是由作用在它转子上的转矩所决定的,作用在转子上的转矩主要包括原动机作用在转子上的机械转矩和发电机的电磁转矩两部分。原动机的机械转矩是由发电厂动力部分(例如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决定,发电机的电磁转矩是由发电机及其连接的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状态决定,在这些运行状态中如发生任意干扰都会使作用在转子上的转矩不平衡,也就会使转速发生变化。因此要求系统在受到各种干扰后,发电机组经过一段过程的运动变化后仍能恢复同步运行,即δ角能达到一个稳态值。能满足这一点,系统就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一般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分为两大类,即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所谓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任意小干扰后,能恢复到原来的(或是与原来的很接近)运行状态的能力。这里所致的小干扰,是在这种干扰作用下,系统的状态变量的变化很小,因此允许将描述系统的状态方程线性化。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较大干扰后,能够过渡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状态(或者回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由于受到的是大干扰,系统的状态方程不能线性化。由于两种稳定性问题中受到的干扰的性质不同,因而分析的方法也不同。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还可以根据需要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稳定,它们在分析时所用的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不同,例如长期稳定将计及锅炉的过程。

一: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同步发电机组转子的机械角加速度与作用在转子轴上的不平衡转矩之间的关系:

T E d J M M M dt

Ω=?=- (1) 其中,Ω为转子机械角速度,/rad s ;J 为转子的转动惯量,2kg m g ;M ?为作用在

转子轴上的不平衡转矩(略去风阻,摩擦等损耗即为原动机机械转矩T M 和发电机电磁转矩E M 之差),N m g ;上式极为转子运动方程。

当转子以额定转速0Ω(即同步转速)旋转时,其动能为:

2012

K W J =Ω (2) 式中,K W 为转子在额定转速时的动能,J 。由式(2)

20

2K W J =Ω,代入(1): 202K W d M dt

Ω?=?Ω (3) 如转矩采用标幺值,将上式两端同除以转矩基准值B M (即功率基准值除以同步转速,0/B B M S =Ω):

20*00

22K

K B B W W d d M S dt S dt

ΩΩΩ?=?=?ΩΩ (4) 式中B S 单位为(/)VA N m s g 。由于机械角速度和电角速度的关系:

0,p p ωω

Ω=Ω=

式中,p 为同步发电机转子的极对数;0ω为同步电角速度。

则(4)可改写为:

*002J K B T W d d M S dt dt

ωωωω?=?=? (5) *0/2

2J H T H

d M dt ωω=?=?在英美书籍中往往采用则

2K J B W T S =(或20J B

T J S Ω=) 式中,J T 为发电机组的惯性时间常数,s 。B S 为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一般手册上给出的数据均以发电机本身的额定容量为功率基准值。其物理意义:J T 为在发电机转子上加额定转矩后,转子从停顿状态转到额定转速时所经历的时间。

二:等值发电机

复杂系统中发电机台数过多会增加计算量。为简化计算,对于那些在暂态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对角度变化不大(或者说它们的绝对角变化规律相似)的发电机,称为同调机群,可以将它们合并成一台等值机参加计算。例如在一个母线上并联运行的发电机,当故障离母线较远时,可以认为这些发电机在暂态过程中的相对角度几乎不变。

等值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是各台发电机归算到统一基准功率的惯性时间常数之和,即:

1212...n J J J Jn B B B

S S S T T T T S S S ∑=+++ 式中,12...J J Jn T T T 、分别为各台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B S 为功率基准值。

关于如何识别同调机组并将其合并等问题属于动态等值专门问题。

第2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第2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流体运动极其复杂,但也有其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就是自然科学中通过大量实践和实验归纳出来的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以及物体的物性。它们在流体力学中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组成了制约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本章将根据上述基本定律及流体的性质推导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并给出不同的表达形式。 2.1 连续方程 2.1.1 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同一流体的质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下面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推导连续性方程。 在流体中任取由一定流体质点组成的物质体,其体积为V ,质量为M ,则 ? = V dV M 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式在任一时刻都成立 0== ? V dV dt d dt dM ρ (2-1) 应用物质体积分的随体导数公式(1-15b ),则 0dV )]v (div t [dV )v div Dt D ( dV dt d V V V ?? ? =+??=+= ρρρρ ρ 因假定流体为连续介质,流体密度和速度均为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被积函数连续,且体积V 是任意选取的,故被积函数必须恒等于零,于是有 0v div Dt D =+ ρρ (2-2a ) 或 0)v (div t =+?? ρρ (2-3a ) 上式亦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0x u Dt D i i =??+ρ ρ (2-2b ) 或 0x )u (t i i =??+ ??ρρ (2-3b )

式(2-2)和式(2-3)称为微分形式的连续性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微分形式的连续性方程为 0z )u (y )u (x )u (t z y x =??+ ??+ ??+ ??ρρρρ (2-4) 微分形式的连续性方程适用于可压缩流体非恒定流,它表达了任何可实现的流体运动所必须满足的连续性条件。其物理意义是,流体在单位时间流经单位体积空间时,流出与流入的质量差与其内部质量变化的代数和为零。 由式(2-2)可对不可压缩流体给出确切定义。不可压缩流体的条件应为 0=Dt D ρ (2-5) 即密度应随质点运动保持不变。 0=??t ρ只是指密度是恒定不变的,但流体质点密度还可以 在流动中随位置发生变化。只有满足式(2-5),质点密度才能保持不变。但不能排除各个质点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密度。如海水在河口淡水下面的入侵(图2-1),含细颗粒泥沙的浑水在水库的清水下面沿库底的的运动(图2-2),都是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可压缩流动。在这种流动中,因密度不同形成不同的流层,常称为分层流动。 图2-1 河口的海水入侵[1] 图2-2 水库中的浑水异重流[1] 对不可压缩均质流体,则不但0=Dt D ρ,而是在全流场和全部时间内ρ=常数,因此, 连续性方程简化为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四 实验名称: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 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 调节。 实验项目:1.用准确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3.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调节。 →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表4-1 U=220V (Y ) f f0I =I = 0.85 A

cos (三)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的调节 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表4-2 n=1500r/min U=220V 2P 0 W

(四)问题讨论 1.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有哪些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什么后果? 答: 1.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的频率相同。 2.发电机和电网的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3.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相同。

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1.频率不同,引起系统功率下降,进而导致系统解列。2.电压不同,引起系统损耗加大。相位不同不但会使有功和无功的冲击外,还会有一个电磁力矩冲击,会导致传动部分冲击。 3.相序不同.将会发生短路,造成人身伤亡和损坏设备事故。 2.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的方法有哪些? 答: 1.直接并网,2.有电动机带动至电网电压和频率时并网。3.发电机先做电动机,再转向发电机状态。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答:熟悉了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知道了如何对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明白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条件的重要性。

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发电机组的转速是由作用在它转子上的转矩所决定的,作用在转子上的转矩主要包括原动机作用在转子上的机械转矩和发电机的电磁转矩两部分。原动机的机械转矩是由发电厂动力部分(例如火电厂的锅炉和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决定,发电机的电磁转矩是由发电机及其连接的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状态决定,在这些运行状态中如发生任意干扰都会使作用在转子上的转矩不平衡,也就会使转速发生变化。因此要求系统在受到各种干扰后,发电机组经过一段过程的运动变化后仍能恢复同步运行,即δ角能达到一个稳态值。能满足这一点,系统就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一般将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分为两大类,即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所谓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任意小干扰后,能恢复到原来的(或是与原来的很接近)运行状态的能力。这里所致的小干扰,是在这种干扰作用下,系统的状态变量的变化很小,因此允许将描述系统的状态方程线性化。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个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较大干扰后,能够过渡到一个新的稳态运行状态(或者回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由于受到的是大干扰,系统的状态方程不能线性化。由于两种稳定性问题中受到的干扰的性质不同,因而分析的方法也不同。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还可以根据需要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稳定,它们在分析时所用的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不同,例如长期稳定将计及锅炉的过程。 一: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 同步发电机组转子的机械角加速度与作用在转子轴上的不平衡转矩之间的关系: T E d J M M M dt Ω=?=- (1) 其中,Ω为转子机械角速度,/rad s ;J 为转子的转动惯量,2kg m g ;M ?为作用在 转子轴上的不平衡转矩(略去风阻,摩擦等损耗即为原动机机械转矩T M 和发电机电磁转矩E M 之差),N m g ;上式极为转子运动方程。 当转子以额定转速0Ω(即同步转速)旋转时,其动能为: 2012 K W J =Ω (2) 式中,K W 为转子在额定转速时的动能,J 。由式(2) 20 2K W J =Ω,代入(1): 202K W d M dt Ω?=?Ω (3) 如转矩采用标幺值,将上式两端同除以转矩基准值B M (即功率基准值除以同步转速,0/B B M S =Ω):

第二章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2

第二章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如前所述,达西定律是由达西(Darcy ,Henry 1856)通过饱和砂柱渗透试验得出,后由Richards (1931)将其扩伸至非饱和水流中,并规定导水率为土壤负压h 的函数,即 ()H h k q ?= (2-2-1) 式中:H ?——为水势梯度; k (h )——为导水率,是土壤负压h 的函数; q ——为水流通量或流速。 Richards 方程垂向一维方程为 ) 1)(( ) (±??-=??-=z h k z H k q z θθ 注意:H=h ±z ,垂直坐标向上为“+”;向下时为“–”。 由于k (h )受滞后影响较大,上式仅适用于单纯的吸湿或脱湿过程。若将导水率作为容积含水率函数,即以k (θ)代替人k (h ),则可避免滞后作用的影响。 一般说来达西定律对饱和与非饱和水流均可适用,即水流通量与势能梯度成正比。但在饱和土壤中,压力为正值,其总水头包括了由该点在地下水面以下深度来确定的静水压力(正值)和相对于基准面高度来确定的位置水头,总水头为压力水头和位置水头之和,水由总水头高处向低处流动。在非饱和土壤中,基质势为负值,土水势在不考虑溶质势、温度势及气压势时,只包括重力势和基质势。因此,总水头常以负压水头和位置水头之和来表示。 一维Richards 方程的几种形式: 根据() ()θθ θD h k =??(K=C ×D )得: x h k q x ??-=)(θ x D q x ??-=θ θ)( y h k q y ??-=) (θ y D q y ??-=θθ)( )1)( (±??-=z h k q z θ )]()([θθθk z D q z ±??-=

运动学四个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练习题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求(1)第3s末的速度? (2)5s末的速度? 3、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若初速度大小为20m/s,求经4s质点的速度? 4、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3s内速度变为9m/s,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5、飞机以30m/s的速度降落在跑道上,经20s停止下来,若加速度保持不变,则加速度大小是? 6、质点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2,则(1)质点第3s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别为多少? 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 (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经5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经10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8、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度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9、质点在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m/s,经3s到达B点速度是14m/s,若再经4s到达C点,则在C点的速度是多少? 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方程为v t=2t+4. (1)说明方程中各字母或数字的物理意义. (2)请画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 1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零,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从开始运动到静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发电机并联

一、发电机并列运行的条件 1.待并发电机的电压有效值Uf与电网的电压有效值U相等或接近相等,允许相差±5%的额定电压值。待并发电机的电压有效值Uf,与电网的电压有效值U 之间的压差ΔU,若在允许范围内,所引起的无功冲击电流是允许的。否则ΔU 越大,冲击电流越大,这个过程相当于发电机的突然短路。因此,必须调整两者间的电压,使其接近相等后才可并列。 2.待并发电机的周波ff应与电网的周波f相等,但允许相差±0.05~0.1周/秒以内。若两者周波不等,则会产生有功冲击电流,其结果使发电机转速增加或减小,导致发电机轴产生振动。如果周波相差超出允许值而且较大,将导致转子磁极和定子磁极间的相对速度过大,相互之间不易拉住,容易失步。因此,在待并发电机并列时,必须调整周波至允许范围内。通常是将待并发电机的周波略调高于电网的周波,这样发电机容易拉入同步,并列后可立即带上部分负荷。 3.待并发电机电压的相位与电网电压的相位相同,即相角相同。在发电机并列时,如果两个电压的相位不一致,由此而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达到额定电流的20~30倍,所以是非常危险的。冲击电流可分解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有功电流的冲击不仅要加重汽轮机的负担,还有可能使汽轮机受到很大的机械应力,这样非但不能把待并发电机拉入同步,而且可能使其它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失去同步。 在采用准同期并列时,发电机的冲击电流很小。所以,一般应将相角差控制在10o以内,此时的冲击电流约为发电机额定电流的0.5倍。 4.待并发电机电压的相序必须与电网电压的相序一致。 5.待并发电机电压的波形应与电网电压的波形一致。 以上条件中第4项关于相序的问题,要求在安装发电机的时候,根据发电机规定的转向,确定好发电机的相序而得到满足。所以在以后的并列过程中,相序问题就不必考虑了。第5项关于电压波形的问题,应在发电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在发电机并列时,主要满足1~3项的条件,否则将会造成严重事故。在并列合闸过程中,发电机与电网的电压、周波、相位角接近但并不相等时,由此而产生的较小冲击电流还是允许的。合闸后,在“自整步作用”下,能够将发电机拉入同步。 二、发电机并列时的操作 电机并列的方法有两种,即:准同期并列法和自同期并列法。目前广泛采用准同期并列法。准同期并列法分为手动、半自动及自动三种。一般采用手动或半自动这两种操作方法。目前,我们采用的的是手动准同期并列法,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发电机升压操作正常后,需要根据发电机及电力系统具体运行状况,将待并同期点的同期开关(控制屏5KP的“联络线同期开关”TK/或者是6KP的“发电机同期开关”TK)右转至“投”的位置,使同期母线带电。

大气湍流N-S方程

前面复习
什么是湍流? 湍流与层流有什么区别? 雷诺数Re的表达式和物理意义? 湍流有哪些理论? 流体运动的稳定性指的是什么? 处理流体运动的稳定性问题时,什么是 小扰动法和能量法?

流体力学和N-S方程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 流体 ( 包括液体及气体 ) 这样一个连续介质 的宏观运动规律以及它与其他运动形态之 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所说的流体力学就是 指建立在连续介质假设基础上的流体力学。 连续介质假设认为真实流体所占有的空 间可近似地看做是由“流体质点”连续无 空隙地充满着的。所谓流体质点指的是微 观上充分大,宏观上充分小的分子团.

流体运动的描述
欧拉方法着眼于流场空间的固定点, 拉格朗日着眼于确定的流体质点。 两种方法可以互换。
K qi = qi (r , t )
qi = qi (ξ , t )

物理量的物质导数和当地导数
在欧拉方法的表达式中,专门引进了一 个运算符号d/dt,它表示某确定流体质点的 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该物理量的 物质导数;同时,将欧拉表述下物理量函 数对时间的偏导数,即空间固定点上物理 量的时间变化率,称为当地导数,记作э/эt。
dq ?q K = + (v ? ? ) q dt ?t

M 1m/s M 2m/s
M’ 2m/s (t=0) M’ 3m/s (t=1s)

应力张量
流体质点所受的力需要用二阶张量来描 述,σji。在通过某点并具有任意方向n的面 元上,应力矢量 T(n) 为二阶张量和该面元 的法向单位矢n唯一确定。
K Ti (n ) = σ ji n j

实验九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实验九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 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 二.预习要点 1.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有那些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满足这些条件? 2.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时怎样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节过程又是怎样的? 三.实验项目 1.用准确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3.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调节。 (1)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2)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0.5倍额定功率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MEL-13、MEL-14)。 3.三相可变电阻器90Ω(MEL-04)。 4.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 5.旋转指示灯、整步表(MEL-07)。 6.同步电机励磁电源(位于主控制屏右下部)。 7.功率、功率因数表(或在主控制屏上,或在单独的组件MEL-20、MEL-24)。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用准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实验接线如图4-4。

原动机选用直流并励电动机M03(作他励接法)。 mA、A1、V1选用直流电源自带毫安表、电流表、电压表(在主控制屏下部)。 R st选用MEL-04中的两只90Ω电阻相串联(最大值为180Ω)。 R f选用MEL-03中两只900Ω电阻相串联(最大值为1800Ω)。 R选用MEL-04中的90Ω电阻。 开关S1、S2选用MEL-05。 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选择同实验3.1(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同步电机励磁电源固定在控制屏的右下部。 工作原理: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首联运行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频率要相同,即f II=f I; (2)发电机和电网电压大小、相位要相同,即E oII=U I; (3)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要相同; 为了检查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可用电压表检查电压,用灯光旋转法或整步表法检查相序和频率。

运动学基本公式

运动学基本公式 一、运动学一般公式 1、 平均速度公式: t x v ??= 2、 加速度定义式:t v a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 速度和时间关系:at v v +=0 2、 位移和时间关系:202 1at t v x += 3、 速度-位移公式:ax v v t 2202=- 4、 平均速度公式:2 0t v v v += 5、 平均速度位移公式:t v v t v x t 20+= = 6、 中间时刻速度:2 02t t v v v v += = 7、 中间位置速度:2 2202t x v v v +=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一)一般公式 8、 速度和时间关系:at v = 9、 位移和时间关系:22 1at x = 10、速度-位移公式: ax v t 22= 11、平均速度公式:2 t v v =

12、平均速度位移公式:t v t v x t 2 == 13、中间时刻速度:2 2t t v v v = = 14、中间位置速度:2 2t x v v = (二)自由落体公式: 15、速度和时间关系:gt v = 16、位移和时间关系:22 1gt h = 17、速度-位移公式:gh v t 22= 18、中间时刻速度:2 2t t v v v = = 19、中间位置速度: 2 2t h v v =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比例式: 20、速度比:n v v v v n :.......:3:2:1:......:::321= 21、位移比:2321:.......:9:4:1:......:::n x x x x n = 22、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 )12(:.......:5:3:1......::: III II I -=n x x x 23、经过相同位移所用的时间比: ) ()()(1:.......:2-3: 1-2:1:......:::321--=n n t t t t n

(整理)实验二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实验三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 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 二.预习要点 1.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有那些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满足这些条件? 2.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时怎样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节过程又是怎样的? 三.实验项目 1.用准确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用自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3.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4.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调节。 (1)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2)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0.5倍额定功率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矩转速测量(MEL-13、MEL-14)。 3.三相可变电阻器90Ω(MEL-04)。 4.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 5.旋转指示灯、整步表(MEL-07)。 6.同步电机励磁电源(位于主控制屏右下部)。 7.功率、功率因数表(或在主控制屏上,或在单独的组件MEL-20、MEL-24)。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用准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实验接线如图4-4。

原动机选用直流并励电动机M03(作他励接法)。 mA、A1、V1选用直流电源自带毫安表、电流表、电压表(在主控制屏下部)。 R st选用MEL-04中的两只90Ω电阻相串联(最大值为180Ω)。 R f选用MEL-03中两只900Ω电阻相串联(最大值为1800Ω)。 R选用MEL-04中的90Ω电阻。 开关S1、S2选用MEL-05。 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选择同实验3.1(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同步电机励磁电源固定在控制屏的右下部。 工作原理: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首联运行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频率要相同,即f II=f I; (2)发电机和电网电压大小、相位要相同,即E oII=U I; (3)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要相同; 为了检查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可用电压表检查电压,用灯光旋转法或整步表法检查相序和频率。

第三章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

3.1写出下列各量的数学表达式: (1)单位时间内以n 为法向的面积元dA 上的流体体积流量; [解] 设流速为V ,单位时间令为“1”,则解为dA n ν? (2)t ?时间内经固定不动空间τ的表面S 净流入τ的质量; [解] 设流体密度为ρ,n 为其单位法向量,流速为ν,则解为t dA n ??- ?νρ (3)流体体积τ内的动量、动能的随体导数。 [解] 动量的随体导数:() ?τνρτd Dt D 动能的随体导数:??? ? ???τνρτd Dt D 22 3.2 求各种坐标系下的连续性方程(用微六面体): (1)柱坐标; [解] (2)球坐标; (3)一般曲线坐标。 [解] 将连续性方程推广到一般曲线坐标系下,建立微元体如下图: 在1u 轴向:单位时间内 3.3 下列各种流体运动中,哪个方向速度分量为零,然后写出连续性方程: (1)流体质点在每一平行平面上作径向运动; (2)流体质点在空间作径向运动; (3)流体质点在每一个都交于z 轴的平面上运动; (4)流体质点在同心的球面上运动; (5)流体质点在共轴的圆柱面上运动。若再加上无轴向运动,又如何? (6)流体质点在共轴且有共同顶点的锥面上运动。 3.5 在流体中取一任意形状的控制体,由此求连续性方程。 [解] 取一任意形状控制体(流场中),其体积为τ,表面积为S,密度为()t z y x ,,,ρ,左方流入流体质量dA n s νρ??-1,右方流出流体质量dA n s νρ? ?2, 净流量为dA n s νρ??-1-dA n s νρ? ?2=dA n s νρ??- 据质量守恒有:dA n d t p s νρττ???-=??,即0=?+????dA n d t p s νρττ 3.6 流体作有自由面的三维波动,底面为平面且流体等深,波动幅度小,求连续性方程。 [解] 取一控制体(如上图): x方向:左端流入 ()t dy h u ?+ξρ,右端流出()()()x t dy h u t dy h u ??+?+?+ξρξρ, 净流量()()t dxdy h u x ?+?? ξρ

湍流模型理论(DOC)

湍流模型理论 §3.1 引言 自然界中的实际流动绝大部分是三维的湍流流动,如河流,血液流动等。湍流是流体粘性运动最复杂的形式,湍流流动的核心特征是其在物理上近乎于无穷多的尺度和数学上强烈的非线性,这使得人们无论是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还是计算机模拟来彻底认识湍流都非常困难。回顾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特别是活跃的80年代,不仅提出和发展了一大批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计算格式,从主控方程看相当成功地解决了Euler方程的数值模拟,可以说Euler方程数值模拟方法的精度已接近于它有效使用范围的极限;同时还发展了一大批有效的网格生成技术及相应的软件,具体实现了工程计算所需要的复杂外形的计算网格;且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无论从计算时间还是从计算费用考虑,Euler方程都已能适用于各种实践所需。在此基础上,80年代还进行了求解可压缩雷诺平均方程及其三维定态粘流流动的模拟。90年代又开始一个非定常粘流流场模拟的新局面,这里所说的粘流流场具有高雷诺数、非定常、不稳定、剧烈分离流动的特点,显然需要继续探求更高精度的计算方法和更实用可靠的网格生成技术。但更为重要的关键性的决策将是,研究湍流机理,建立相应的模式,并进行适当的模拟仍是解决湍流问题的重要途径。 要反映湍流流场的真实情况,目前数值模拟主要有三种方法:1.平均N-S 方程的求解,2.大涡模拟(LES),3.直接数值模拟(DNS)。但是由于叶轮机械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目前计算机运算速度较慢,大涡模拟和直接数值模拟还很少用于叶轮机械内部湍流场的计算,更多的是通过求解平均N-S方程来进行数值模拟。因为平均N-S方程的不封闭性,人们引入了湍流模型来封闭方程组,所以模拟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湍流模型的准确度。自70年代以来,湍流模型的研究发展迅速,建立了一系列的零方程、一方程、两方程模型和二阶矩模型,已经能够十分成功的模拟边界层和剪切层流动。但是,对于复杂的工业流动,比如航空发动机中的压气机动静叶相互干扰问题,大曲率绕流,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分离,高速旋转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常常会改变湍流的结构,使那些能够预测简单流动的湍流模型失效,所以完善现有湍流模型和寻找新的湍流模型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3.2 湍流模型概述 §3.2.1 湍流模型的引入

实验四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实验五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图 5-1 (图中发电机、电动机以及电源说明见图4-1) 二、实验内容: 1.采用暗灯法,灯光旋转法及整步表,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研究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后有功功率的调节方法。 3.测取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当空载及三分之一负载时的U形曲线。 三、实验说明: 1.按图5-1接线。起动机组、使同步发电机的转速接近同步速。 2.调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使同步发电机电压接近电网电压。 3.测取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当空载及三分之一负载时的U行曲线。 4.当发电机转速接近同步速,发电机电压接近电网电压时,对于按暗灯法接线,三相灯光就会缓慢地同时发亮,对于灯光旋转法接线,各相灯光缓慢地轮

流旋转发亮。 5.对于暗灯法,当三相灯光同时熄灭时,果断地将K 2合上,对于灯光旋转 法,当未交叉接线的一相灯光熄灭而交叉接线的两相灯光亮度相同时,合上K 2,发电机即投入是并网。 6.整步表并网:当相序正确,整步表中电压差指针、频率差指针在零位,相位指针S 顺钟向缓慢地转到中间位置“▼”时,即可并网。整步表介绍见本节实验附录。 7.按可控硅调速装置上的“电枢电压”的触摸键↑,逐渐增加发电机输入转距,即增加发电机输入功率,观察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 8.保持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不变,在空载(2P =0)及三分之一负载(N P P 3/12=)情况下调节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观察发电机定子电流的变化,并将励磁电流f I 和定子电流三相电流的测量数据记入表中,记录表格自行设计。 9.实验完毕,在发电机与电网解列之前,应按可控硅调速装置上“电枢电压”的触摸键↓,减少发电机的输入功率,当功率减至接近于零时,将2K 接开,发电机与电网解列。 四、实验报告要求: 1.通过分析三相同步发电机几种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基本操作方法。 2.说明三相同步发电机和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 3.画出02=P 及N P P 3/12=时的U 型曲线。并对U 型曲线进行说明。 五、思考题 1.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条件是什么? 2.若并联条件中,除了发电机频率与电网频率相差较大外,电压与相序条件皆以满足,对于暗灯法与灯光旋转法有什么现象发生? 3.若并联条件中,除了发电机电压与电网电压相差较大外,频率与相序条件皆以满足,对于上述两种方法有什么现象发生? 4.利用灯光旋转法,能否判断发电机频率比电网频率高还是低。

第9章-湍流基础

第9章湍流基础 透平叶栅中的流动是一种性质极为复杂的流动,由于在现代透平中流动的雷诺数很高,同时透平转子对流动的强烈影响,都使得流道中的实际流动呈现湍流状态]1[。如果仍然采用层流模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与真实值间的差距就会加大。此外,湍流其本身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它是流体力学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求解湍流模型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数学上的问题]2[。如此一来,叶栅流道内的三维湍流的数值计算就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9.1 湍流的基本概念 9.1.1 湍流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自然界中的流动问题和工程实践中所处理的各种流体运动问题更多的是湍流流动问题。如水在江河中的流动水通过各种水工建筑物、水处理建筑物的流动,管道中水的流动,污染物质在河流及海洋中的扩散,大气边界层流动等均多为湍流。湍流是不同于层流的又一种流动形态。英国的雷诺于1883年,通过其著名的圆管实验深入的揭示了这两种不同的粘性流动形态]3[。虽然一百多年来人们对湍流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由于湍流运动的极端复杂性,它的基本机理至今仍未被人们所掌握,甚至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 雷诺(Osborne Reynolds,1842年—1912年)把湍流定义为一种蜿蜒曲折、起伏不定的流动(sinuous motion)。泰勒(G.I.Taylor 1886年—1975年)和冯·卡门对湍流的定义是“湍流是常在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或者相同流体分层流动中出现的一种不规则的流动”。欣策(J.O.Hinze )在他的著作“Turbulence”一书中则认为湍流的更为确切的定义应该是“湍流是流体运动的一种不规则的情形。在湍流中各种流动的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坐标而呈现出随机的变化,因而具有明确的统计平均值”。同时,在这本书中还把泰勒和卡门对湍流所下定义中提到的两种流动状况给予专门名称:“壁面湍流”表示流过固体壁面的湍流,“自由湍流”表示流动中没有固体壁面限制的湍流流动。]4[ 湍流的运动极不规则,极不稳定,每一点的速度随时间和空间都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其结构十分复杂。现代湍流理论认为]5[:湍流是由各种不同尺度的涡构成的,大涡的作用是从平均流动中获得能量,是湍流的生成因素,但这种大涡是不稳定的,它不断地破碎成小涡。换句话说,从低频的大涡到高频的小涡是一个能量级联过程,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湍动能的耗散。如果没有连续的外部能量的提供,湍流将逐渐衰退消失,但是湍流应力和平均流动的速度梯度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频谱提供能量来防止湍流的衰退,这个过程称作“湍流的生成过程”,且能量相对粘性耗散的产生率是一个测量流动均衡状态的量。 湍流流动是一种大雷诺数、非线性、三维非定常流动。它具有随机性、扩散性、耗散性、有旋性、记忆特性和间歇现象等特点,运动极不规则。为了方便研究湍流的基本特性,将湍流分为均匀湍流、各向同性湍流和各向异性湍流。均匀湍流和各向同性湍流是湍流中最简单而且在理论上研究最多的。所谓均匀湍流是指湍流场中任何一点同一方向的速度分量的均方值处处都是相等的,任何两点的速度相关只与该两点的相对位置有关;各向同性湍流是指湍流的湍动速度分量及其对空间导数的平均值不受坐标系在空间的方位而改变。实际的湍流,一般都是非各向同性的。这是由于尺度大的湍动运动的速度受到平均运动流场的影响。但对于尺度很小的湍动运动,湍动的特性不直接依赖于平均运动流场的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征。因此研究这种局部各向同性的湍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电机实验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新2)

华北电力大学 电机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系别班级 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 实验台号日期 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 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 二、实验项目 1、用准确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3、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调节。 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三、实验方法 1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 D44、D52、D53、D33、D32、D34-3、D31、D41 3、用准确同步法(旋转灯光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1)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发电机频率和电网频率的大小要相同; (2) 发电机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大小要相同; (3) 发电机相序和电网相序要一致; (4) 发电机电压和电网电压的相位要相同。

图1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2) 按图1接线。三相同步发电机GS选用DJ18,GS的原动机采用DJ23校 正直流测功机MG。R st 选用D44上180Ω电阻,R f1 选用D44上1800Ω阻值,R f2 选用 D41上90Ω与90Ω串联加上90Ω与90Ω并联共225Ω阻值。开关S 1 选用D52挂箱, 并把开关S 1 打在“断开”位置。 3)三相调压器旋钮退至零位,在电枢电源及励磁电源开关都在“关断”位置的条件下,合上电源总开关,按下“开”按钮,调节调压器使电压升至额定电压220伏,可通过V1表观测。 4) 按他励电动机的起动步骤(校正直流测功机MG电枢必须串联最大起动电 阻R st ,励磁调节电阻R f1 调至最小,先接通控制屏上的励磁电源,后接通控制屏上 的电枢电源),起动MG并使MG电机转速达额定转速1500r/min。调节R f2 以改变G S的励磁电流I f ,使同步发电机发出额定电压220伏,可通过V2表观测。 5) 观察三组相灯,若依次明灭形成旋转灯光,则表示发电机和电网相序相同,若三组相灯同时发亮、同时熄灭则表示发电机和电网相序不同。当发电机和电网相序不同则应停机(先将R st回到最大位置,断开控制屏上的电枢电源开关,断开励磁电源,再按下交流电源的“停”按钮),并把三相调压器旋至零位。在确保断电的情况下,调换发电机或三相电源(一般调换发电机)任意二根端线以改变相序后,按前述方法重新起动MG。 6) 当发电机和电网相序相同时,调节同步发电机励磁使同步发电机电压和电网(电源)电压相同。再进一步细调原动机转速。使各相灯光缓慢地轮流旋转发亮。待A相灯熄灭,B、C相灯同亮度时合上并网开关S1,把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为选准并网时机,可让其循环几次再并网)。

三相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三相发电机的并联运行[转贴] 三相发电机的并联运行,为使发电机并网所构成的回路中不产生冲击电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 (1)发电机电势与另一台发电机的大小和相位要相同; (2)频率相同; (3)相序严格相同。 为了验证是否满足这些条件,可用电压表检查电势,是直接接法或交叉接法女并联的方法叫“准整步法”。此时还有用“自准步法”进行并联,分述如下。 1.用准整步表将被试发电机并联 (1)直接接法, (2)交叉接法, (3)用整步表将被试发电机并联于电网,实际发电机里的并联装置,一般是在相序预先正确的情况下,然后再考虑并联方法,有的采用操作简单而装置复杂的自动控制装置,只属操作按钮即可;有的则采用习惯上叫,“同期小盘“上的准步表(又叫同步指示器)来寻找合闸时机进行并联运“同期小盘“上还装有两只电压表合两只频率表,用来监测同 1步发电机和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用整步表将同步发电机投入并联运行的原理,其实质与灯光法相同,也即用整步表指示出同步发电机与电网的频率差与相位差,但相序必须正确,生产实际中一般是在安装时就已考虑其相序的问题了,实验室不用灯光法时,可用相序表来测量发电机的相序使之和电网的相序一致. 通常用的整步表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动式和磁电式两种。其接线和使用方法稍有不同。 2.用自整步表将同步发电机并联,用上述方法并联的优点是能使新投入的发电机和另一台发电仙不受或受轻微的冲击,但手工操作较费时,当然 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时新发电机并网运行,情况尚为好些,但其装置比较复杂,而当电网某机组出现事故,突 然退出运行而要求起动另外一台机组并联与电网时,由于此电网的电压和频率都在不断的变化,要具备准整 步条件比较困难,情况又比较紧急,于是就采用“自整步法”来实现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其方法是:“ 先将发电机的励磁组,经过约等于励磁若组电阻10倍的电阻短路,当发电机的转速升至同步速时(电继和电 网的频率差在5%),先合上并联开关,接着加上励磁,即可利用电机的“自整步作用“使它迅速牵入同步。 3.发电机并网后的功率调节 同步发电机并网后,常常属要改变它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如希望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根据 功率平衡的观点,只要增加原电机的输入功率。根据直流电动机的理论,若转速不变,要提高直流电动机的 输出功率则应减少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或升高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当有功功率一定时,要改变并网同步发电机的无功功率,根据公式 P2=mUIaCOSΦ=常数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四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____________ 2. 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 实验项目: 1. 用准确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3.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调节。 一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 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表 f (三)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的调节 填写实验数据表格 表4-2 n=1500r/min U=220V P2 : 0W (四)问题讨论 1?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有哪些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什么 后果? 答: 1.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的频率相同。 2.发电机和电网的电压大小相等,相

位相同。3.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相同。 不满足这些条件将产生:1.频率不同,引起系统功率下降,进而导致系统解列。2.电压不同,引起系统损耗加大。相位不同不但会使有功和无功的冲击外,还会有一个电磁力矩冲击,会导致传动部分冲击。 3.相序不同.将会发生短 路,造成人身伤亡和损坏设备事故。 2.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的方法有哪些? 答:1.直接并网,2.有电动机带动至电网电压和频率时并网。3.发电机先做电动机,再转向发电机状态。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答:熟悉了三相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知道了如何对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明白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 网并联条件的重要性。

发电机的并列运行

编号:AQ-JS-0795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发电机的并列运行 Parallel operation of generators

发电机的并列运行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发电机并列运行的条件 1.待并发电机的电压有效值Uf与电网的电压有效值U相等或接近相等,允许相差±5%的额定电压值。 待并发电机的电压有效值Uf,与电网的电压有效值U之间的压差ΔU,若在允许范围内,所引起的无功冲击电流是允许的。否则ΔU越大,冲击电流越大,这个过程相当于发电机的突然短路。因此,必须调整两者间的电压,使其接近相等后才可并列。 2.待并发电机的周波ff应与电网的周波f相等,但允许相差±0.05~0.1周/秒以内。 若两者周波不等,则会产生有功冲击电流,其结果使发电机转速增加或减小,导致发电机轴产生振动。如果周波相差超出允许值而且较大,将导致转子磁极和定子磁极间的相对速度过大,相互之间不易拉住,容易失步。因此,在待并发电机并列时,必须调整周

波至允许范围内。通常是将待并发电机的周波略调高于电网的周波,这样发电机容易拉入同步,并列后可立即带上部分负荷。 3.待并发电机电压的相位与电网电压的相位相同,即相角相同。 在发电机并列时,如果两个电压的相位不一致,由此而产生的冲击电流可能达到额定电流的20~30倍,所以是非常危险的。冲击电流可分解为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有功电流的冲击不仅要加重汽轮机的负担,还有可能使汽轮机受到很大的机械应力,这样非但不能把待并发电机拉入同步,而且可能使其它并列运行的发电机失去同步。 在采用准同期并列时,发电机的冲击电流很小。所以,一般应将相角差控制在10o以内,此时的冲击电流约为发电机额定电流的0.5倍。 4.待并发电机电压的相序必须与电网电压的相序一致。 5.待并发电机电压的波形应与电网电压的波形一致。 以上条件中第4项关于相序的问题,要求在安装发电机的时候,根据发电机规定的转向,确定好发电机的相序而得到满足。所以在

第三章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程

第三章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与方程 质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原理,流体作为一类物质也应该遵循这些原理。这些原理刚体运动的方程式在物理学和理论力学中大家已经学习过,适用于流体运动的方程式将在本章讨论。本章首先介绍描述流体流动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推导出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即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这些基本概念与方程在流体运动学中的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 3.1 描述流体流动的方法 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描述流体的运动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拉格朗日法与欧拉法。 3.1.1 拉格朗日法 拉格朗日法着眼于单个流体质点是怎样运动的,以及流体质点的特性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为了区别流体质点,使用某特定质点在某瞬时的坐标(a, b, c)是比较方便的,坐标(a, b, c)描述的只是某一特定的质点。 在任何瞬时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3.1) 对于一给点的坐标(a, b, c),上述方程组代表的是一特定流体质点的轨迹。 此时,质点是速度可以通过将质点是位置矢量对时间求导数得到。在笛卡尔坐标系中,质点的速度可表示为 (3.2) 加速度为

(3.3) 3.1.2欧拉法 流体是由无数流体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充满流动流体的空间称为流场。 表示流体速度的一种方法就是着眼于空间的某一点,观察流经该点的流体质点随时间的运动。这种研究流体质点运动的方法称为欧拉法。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欧拉法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描述整个流场: (1)在空间某一点流动参数,如速度、压强等,随时间的变化; (2)这些参数相对于空间邻近点的变化。 此时,流动参数是空间点的坐标与时间的函数: (3.4) 或 (3.4a) (3.5) 流体质点随时间将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这意味着流体质点的位置也是时间的函数。 利用多元函数的微分连锁律,可将流体质点在x方向的加速度表示为: (3.6a) 同样 (3.6b) (3.6c) 或写成矢量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