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甜味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甜味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程 度地 提高 动 物生产 水 平有 着 十分重 大 的现 实意 义 。 盖 不 良异味 和保 证畜 禽 整个 采 食过 程 的愉悦 性 。
饲料诱食剂 ( e d lv r )又称饲料风味剂或食 F e F a o s 欲 增 进剂 ,是 根据 不 同动 物在 不 同生 长阶段 的生 理特
4 甜味剂
厂然荆 篥 薹 天味 暮 :喜 甜 茎 ;
天然 物的衔生物 味剖 ( 二氢查耳酮) 人 工合成甜味剞 ( 糖精、 -K糖,蔗糖素) A

甜味剂的作用机理 与味觉原理
1 .饲料 中添加 甜味剂 的必要性
衡 量 味觉 发达 与否 的指标 是味蕾指数 ( 见表 1) , 味蕾 指数 越高 说 明味 觉越 发达 。 许多 动物 的 味觉 都 比


饲料 中添加甜味剂的发展历程
影响 了配 合饲 料 的适 口性 , 降低 了畜 禽 的采食 量 。 因
此 , 研 究 饲 料 诱 食 剂 的 发 展 状 况 和 应 用 技 术 , 改 善 配
随着饲 料工 业 的发展 ,甜 味剂 经历 了由过 去用 白
糖 到单 独用 糖精 , 再到 今 天使 用复 配功 能性 甜 味剂 的
分 为酸 、甜 、苦 、辣 、咸 五 种, 但只 有甜 味 是畜 禽最
36 《畜牧市场》2 0 0 6年 第 9期 。
维普资讯
中 国 饲 料 诱 食 剂 专 刊
香蕉形味细胞, 4~6 每 0 0个 味细胞 组成一 个味蕾 ,味 要 求 对 饲 料 因被 氧 化 、霉 变 、 污 染 以 及 因添 加 药物 、 矿
人 类 发 达 得 多 , 畜 类 的 味 觉 比人 类 更 敏 感 。 味 觉 通 常

「纽甜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纽甜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纽甜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甜味剂能掩盖饲料原有的不良味道、改善畜禽味觉、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采食量和饮水量。

在畜禽饲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00~1 000 g/t。

甜味剂可以应用于所有动物,我国主要用于仔猪。

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型、强效甜味化合物的采用以及目前饲料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采用廉价或非常规饲料原料,所以人们对甜味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

比如传统的高倍甜味剂糖精钠、新型饲料甜味剂纽甜就广受人们关注。

猪天生爱甜味,多年来,甜味剂已被添加到饲料中以提高饲料适口性。

早在40多年前,糖精已作为一种猪用甜味剂开始在饲料中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Alidigner等(1959、1961)在仔猪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糖精,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明显改善。

现在,经过修饰去掉金属味的糖精钠已作为一种性价比最合适的甜味剂运用到猪饲料和饮水中。

牛对不同甜味剂的试验结果与猪的相似。

Hellekant等(1994)作了研究,试验选用4~16周龄的小牛,双饮水槽自由饮水,比较不同浓度的乳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和阿斯巴甜、A-K糖、糖精钠等非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对小牛饮水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小牛对高于40 mmol/l的果糖和乳糖有一定偏好,对低于0.4 mmol/l的糖精钠无偏好,对0.4~2.0 mmol/l的糖精钠有微弱的偏好,对4~8 mmol/l的糖精钠有比较强的偏好。

可见,使用甜味剂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及饮水量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甜味物质作为甜源,并结合猪偏好的香味剂同时使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试验表明,甜味剂应用于猪饲料中效果最明显,尤其是仔猪,因为仔猪断奶后健康生长的关键是有规律的采食增加,而良好的采食模式可减缓断奶后来自新环境、新次序和日粮的综合应激。

仔猪可用天然甜味剂作调味剂,也可用糖精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在饲料中或在饮水中添加均可起到相同的结果。

E.V.Heugten等(2002)试验表明,在饲喂仔猪教槽料期间,仔猪偏好加有甜味剂风味组的饲料。

甜味剂——精选推荐

甜味剂——精选推荐

甜味剂甜味剂据《⾷品添加剂⼿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品或饲料以甜味的⾷物添加剂。

⽬前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糖类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品添加剂。

营养甜味剂是指某甜味剂与蔗糖甜度相同时,其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

⾮营养型甜味剂是指热值低于蔗糖热值的2%。

天然⾮营养型甜味剂⽇益受到重视,是甜味剂的发展趋势,WHO 指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千万以上,美国⼈中有四分之⼀以上要求低热量⾷物。

在蔗糖替代品中,美国主要使⽤阿斯巴甜,达90%以上,⽇本以甜菊糖为主,欧洲⼈对AK 糖(安赛蜜)⽐较感兴趣。

这三种⾮营养型甜味剂在我国均可使⽤。

甜味剂环⼰基氨基磺酸钠19.002果冻0.65甜味剂环⼰基氨基磺酸钠19.002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0.65甜味剂异麦芽酮糖醇19.003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果酱(不包括罐头)、配制酒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19.004各类⾷品(罐头⾷品除外)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麦⽛糖醇19.005鱼糜及其制品0.5甜味剂麦⽛糖醇19.005糕点5.0甜味剂麦⽛糖醇19.005⾖制品⼯艺⽤、制糖⼯艺⽤、酿造⼯艺⽤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麦⽛糖醇19.005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酱菜、糖果雪糕、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制品⼯艺⽤、制糖⼯艺⽤、酿造⼯艺⽤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糕点5.0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鱼糜及其制品0.5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酱菜、糖果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糖醇19.007糖果、糕点、饮料代替糖、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糖醇19.007⼋宝粥罐头35甜味剂甜菊糖甙19.008糖果、糕点、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甜菊糖甙19.008固体饮料、油炸⼩⾷品、调味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草19.009⾁禽罐头、调味料、糖果、饼⼲、蜜饯、凉果、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编辑本段使⽤情况甜味剂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梨醇)果味(味)型饮料、冰淇淋、糕点、乳按正常⽣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D-⽢露糖醇⽆糖⼝⾹糖200甜味剂糖精钠19.001话梅、陈⽪甜味剂糖精钠19.001⼲果、果仁、五得⾖、炒⾖类甜味剂糖精钠19.001话李、话杏、⽢草橄榄、⽢草⾦桔甜味剂糖精钠19.001芒果⼲、⽆花果⼲甜味剂糖精钠19.001⽠⼦展开甜味剂⽢草酸⼀钾及三钾19.010⾁禽罐头、调味料、糖果、饼⼲、蜜饯、凉果、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酰磺胺酸钾(安赛蜜)19.011⽆糖(低糖)糖果、⽆糖(低糖)胶姆糖 2.0甜味剂⼄酰磺胺酸钾(安赛蜜)19.011餐桌⽤甜料(⽚状、粉状)每⽚、每包40mg甜味剂对世界的⾷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

中国甜味剂市场现状

中国甜味剂市场现状

中国甜味剂市场现状一、甜味剂产业概述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由于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部分人工合成甜味剂安全性存在争议,市场主流的甜味剂从此前的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逐步发展至目前的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另外以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为代表的低倍天然糖醇甜味剂安全性也较高,在甜味剂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

2、下游应用从应用领域来看,甜味剂广泛应用在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产品、烘焙食品、药品、保健类食品、糖果巧克力、医药类用品、化工类制品等多个领域。

根据数据,饮料领域是甜味剂主要应用领域,占比约50%。

二、甜味剂发展背景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企业纷纷推出无糖饮料。

可口可乐自2018年以来,推出了近十款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传统白砂糖的新型健康饮品,常规可乐产量以每年近3%的速度下降,饮料无糖化的趋势明显。

无糖化、低糖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饮食的新标准。

我国无糖饮料行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为98.7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46.9%,随着无糖化趋势继续推进,预计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为117.8亿元。

三、甜味剂发展现状1、产量情况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在中国甜味剂产量及销售额中占据了重要部分。

从2015年至2019年,安赛蜜、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的产量和销售额持续增加。

其中我国赤藓糖醇产量从2015 年的1.80 万吨增长到2019 年的5.1 万吨,以29.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产量增速最高的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产量5年CAGR为分别18.9%/9.8%,2019年其产量分别占我国甜味剂市场份额的4%、8%。

三氯蔗糖为四中代糖中产值最高的品类。

阿斯巴甜份额逐步减少,其市场份额(产量)从2015年的22%减少至2019年的8.6%。

中国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背景、产能分布及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背景、产能分布及价格趋势分析

中国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背景、产能分布及价格趋势分析在健康消费意识升级、税收政策引导、糖类价格持续走高的叠加作用下,甜味剂对糖类的替代将加速。

2018年全球非蔗糖类增甜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美元,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市场规模约为36亿美元,占比为41%,未来人工甜味剂的使用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

而作为具有可靠安全性和较高性价比的新型甜味剂,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将进一步加速甜味剂内部的代际更迭。

一、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背景对甜味的渴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但现代人类饮食结构中糖分摄入量过大,导致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长。

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人数已达4.63亿,且预计这一数量在未来仍有大幅增加,到2045年将达到7亿人。

其中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或成为重灾区,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

防控日益增加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控糖。

海外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征收“糖税”。

我国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三减三健”,将“减糖”作为一个专项行动目标之一。

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低热少糖消费逐渐引领新风尚,消费者对低热、无热的各类代糖产品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个人消费者减少摄入高能量蔗糖的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糖税”的推行,不少食品饮料企业陆续推出无糖、少糖产品,并大力投入广告,宣传“少糖”生活的好处,进一步升级了消费者健康摄糖的消费意识。

雀巢、达能、光明、玛氏、麦当劳、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百事等企业纷纷上市低糖系列产品。

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合适的代糖产品:1)甜度高、热量低,既能满足消费者对甜蜜的需求,又不会引发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还可以延缓衰老;2)合成甜味剂可提供更高的甜价比,以及与糖类相似的口感;3)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小。

相比蔗糖等需要从植物中提取的糖类,合成甜味剂的生产连续、不分季节、受环境影响小,这也为食品厂商提供了稳定来源;4)不受“糖税”等政策影响。

饲料甜味剂在畜牧业中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饲料甜味剂在畜牧业中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感 的 味觉 感 受 系 统 , 因而 饲料 具 有 的酸 、 、 、 甜 苦 咸
包 括单 糖 ( 糖 、 萄糖 、 露糖 、 乳 糖 、 果 葡 甘 半 木糖 、 核 糖 )双糖 ( 糖 、 、 蔗 乳糖 、 芽糖 、 麦 蜜二 糖 、 藻糖 )三 海 、
糖( 松三糖 、 棉子糖) 等。糖醇类甜味剂的热值较低 , 主要包 括木糖 醇 、 醇 、 糖醇 、 苏糖 赤藓 阿拉伯 糖醇 、 核
在动 物 的舌头 上 一般 分 布着 5种 舌乳 头 ( 丝状 乳头 、 锥状 乳 头 、 轮廓 乳头 、 叶状乳 头 和菌 状乳 头 ) 。 对于 猪或 者其 他大 部 分 的哺乳 动 物 , 味蕾 位 于舌尖
的菌 状乳 头 和舌头 背 部 的叶状 乳 头 和轮廓 乳 头 , 口
蔗糖 、 糊精 、 糖和乳 糖是 最早被使 用 的饲 料甜 果 味剂 。目前畜牧 生产 中所 使用 的甜 味剂种类 繁多 , 但
进 一 步研 究 。 [ 键词】 料甜味 剂; 牧业 ;i 关 饲 畜 z- 展  ̄究进
品种改 良使现在 的母猪处于高产状态 , 且其后
代 的生 长速度 也 很快 。日增 重 、 肉率 、 料利 用率 瘦 饲 等都 有 了很 大程 度 的提 高 。然 而 , 的生产 性 能还 猪 远未 发 挥 出来 , 而制 约这 种 潜能 发挥 的最关 键 因 素 之一 便 是采食 量 不足 。 粮适 口性 是 影 响动物 采食 饲 行 为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等 动物具 有 比人类 更 为敏 猪
糖醇 、 露糖醇 、 甘 山梨糖 醇等 。非营养性 甜 味剂一 般 甜度 很高 , 本不 提供 热量 , 般 不参 与 代谢 过程 , 基 一
四种 基本 的味道 都会 对饲 料 适 口性 、 畜采 食 量 和 家

2021年中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年中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概述甜味剂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其具有安全性高、引起味觉良好、稳定性高、水溶性好,价格合理等特点。

甜味剂的种类多样,其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按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昧剂和高甜度甜味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从甜味剂发展历程来看,自1879年由美国人发现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到现如今,甜味剂产品已发展至第六代(纽糖)。

其中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由于安全性好、甜价比高,正逐渐成为主流甜味剂。

二、产业链甜味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蔗糖、醋酸、淀粉、甜叶菊、玉米等原材料;中游为甜味素生产供应环节,主要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两种;下游主要应用于饮料、烘焙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等领域。

从我国甜味剂应用分布来看,甜味剂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在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烘焙食品、药品等领域对糖类进行替代。

其中饮料是目前甜味剂下游最大应用,占比约51%,其次为餐桌调味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比分别为15%和13%。

三、驱动因素随着近年来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政府也陆续出台控糖、减糖相关政策,推动健康生活方式。

而甜味剂作为食品、饮料等产品常用的代糖物质,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居民对于食品的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对于食品口味的丰富度也愈发重视。

甜味剂剂作为食品添加剂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规模的日益增长,行业也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达7178元,同比增长12.2%。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饮食条件也不断提升,导致我国肥胖率及超重率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减糖饮食逐渐成为消费趋势,而甜味素作为低糖/无糖食品中的重要代糖物质,也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达16.4%,超重率达34.3%。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引言1.1 概述饲料添加剂行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变或增强动物饲料中的某些特定性状、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增强动物抵抗疾病能力而添加到饲料中的各类食品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畜禽养殖效益、改善饲料质量、促进动物健康成长,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肉食品需求不断增加,饲料添加剂行业迅速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品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现如今,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对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饲料添加剂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适应不同动物需求的新产品。

通过不断改进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和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更好地满足了饲料需求。

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推动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

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饲料添加剂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因此,饲料添加剂行业正积极研发和推广更加安全、环保、高效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饲料添加剂行业在现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该行业将会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加强行业监管,促进科研和实践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围绕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将对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其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市场规模和主要产品及其应用。

通过对市场规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目前饲料添加剂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主要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情况,以进一步了解行业的细分市场和应用领域的变化趋势。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应对措施 文档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应对措施 文档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应对措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势头也极为迅猛。

而饲料添加剂对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一些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势头也极为迅猛。

而饲料添加剂对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一些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环境的污染和人、畜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

人们对养殖业使用添加剂开始感到不能接受,这无疑给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我省饲料与动物营养学专家、我校牧医工程学院林东康教授。

林教授早年毕业于我校畜牧兽医专业,1981年调入我校畜牧兽医系任教至今。

1995年获“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现任牧医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她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饲料学科和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她主讲了《动物营养学》、《饲料分析》、《饲料配方与电算》、《饲料毒物分析》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她讲授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深受学生欢迎。

80年代中期,她做为主要完成者之一,先后参加了“河南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研究”、“河南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研究”两项课题。

她通过饲养试验、消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肉猪肥育效果和养分消化性的影响,为设计瘦肉型饲料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后一课题中,她担负了郑州市工业下脚料的调查和分析。

这两项科研成果,分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现在,她还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河南省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会会员。

热情开朗的林教授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纽甜在动物饲料和食品中的应用

纽甜在动物饲料和食品中的应用

纽甜在动物饲料和食品中的应用纽甜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能有效地遮蔽糖精的后苦,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牲畜的日采食量是决定牲畜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幼猪,乳猪日采食量,影响了牲畜整个的生长过程。

因此改善饲料的适口性,特别是乳猪,幼猪的饲料适口性,来增加他们的日采食量,从而加速牲畜的生长速度.纽甜以下特征,可弥补和改善饲料味道。

1.纯净的甜味,没有苦,酸,金属的异味2.较长的后甜可掩盖糖精的苦味和金属味,改善饲料的口感特性,掩盖异味3.在提供甜味时,可改善风味;在低浓度0.5ppm时,也具有增强,改善风味的作用;纽甜无论是在高于或低于甜度阈值含量时使用,均具有风味休整和增强口味的特性4.与糖精14-24%协同增效作用5.以0.05-0.1%添加量用于低档饲料;以0.15-0.25%添加量用于中档饲料;以0.3%以上添加量用于高档饲料纽甜在食品中的应用纽甜是一种非营养型无能量的甜味剂。

它甜度高,无毒副作用、口感接近蔗糖,且等甜度成本大大低于蔗糖和阿斯巴甜,因此能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生产中。

纽甜可增加某些成分如薄荷的风味,抑制如豆制品等某些不良气味;在果汁饮料中,因其可以改善口感,所以可减少果汁中固形物的量;它还可以降低在布丁、可可、奶制品和巧克力中香味成分香兰素的用量;减少在奶制品和水果制品中柠檬酸的用量;增加烤肉酱中西红柿的风味;改善谷物食品品质。

由于纽甜甜度极高,只有将纽甜均匀分散到被添加的食品中才可充分发挥其作用。

为了增强纽甜的分散性能、稳定性能和便于使用,纽甜可以制成各种制剂形式。

同时纽甜可以与某些还原糖共同使用,如葡萄糖、果糖、乳糖等,应用于糕点制作中;还可以与醛基风味的物质共同使用,如香草、肉桂、柠檬等,在糖果,谷物类等产品中使用。

纽甜添加到膳食中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块状、粒状、条状或球状、微胶囊化、与糖形成共结晶体、酸性盐、碱性盐、甜味剂盐、无定型状、金属复合物、环糊精包合物及液态形式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与单纯使用纽甜粉末相比有容易处理、无污染、改善溶解特性等优势,给产品的开发者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介绍

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介绍

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介绍一、甜味剂的概述甜味剂是人工合成或从天然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可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替代糖分的甜味物质。

甜味剂具有与自然糖分相似的味道,但具有更低的热量并且不引起龋齿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多种甜味剂,运用广泛,应用范围主要涵盖了糖果、肥甘油类等食品的加工和制造,因此,甜味剂在食品行业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食品添加物。

甜味剂的分类: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

1.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一般来源于植物或动物,例如甜菜碱、翅果糖、甜蜜素等。

(1)甜菜碱:是从甜菜根中提炼出的一种甜味物质,主要作用是替代糖分,但甜菜碱的甜度较低,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用量也很难控制,很少被现代工业广泛应用。

(2)翅果糖:翅果糖是从金合欢树的树皮中提取出的一种天然甜味物质,其甜度与蔗糖相当,但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3)甜蜜素:一种从甜茶树的叶子中提取的天然甜味物质,不但有甜度高、不热量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减肥的功能。

2.人工合成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是由化学方法合成获得的,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秘密糖、草果糖等。

(1)糖精:这种甜味剂已经广泛应用于糖果和饮料等食品加工中,其甜度是蔗糖的400倍,但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度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2)阿斯巴甜:阿斯巴甜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物质,其甜度超过蔗糖多达300倍,由于其热量极低,所以广泛应用于低糖食品中。

(3)草果糖:草果糖也是一种新型甜味剂,其甜度达到蔗糖的440倍,但却不会增加人体的血糖水平。

二、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甜味剂在肥甘油类食品中的应用肥甘油类食品几乎都不含糖分,通常使用甜味剂作为替代品。

(1)甜味剂在牛奶中的应用:甜味剂可以用于给牛奶提供甜味,其中非常常见的甜味剂是安赛蜜。

(2)甜味剂在酸奶中的应用:酸奶本身含有糖分,所以在该类产品中使用甜味剂的机会较少,但是一些低热量或无糖的酸奶产品中通常会加入甜味剂。

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应用及发展

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应用及发展

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应用及发展一.酸味剂1.酸味剂的应用现状酸味剂是能赋予食品酸味的一大类食品添加剂。

分为有机酸味剂和无机酸味剂。

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有机酸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葡萄糖酸等;常用的无机酸味剂有磷酸等。

酸味剂的酸味是溶液中解离的氢离子刺激味觉神经而产生的感觉。

酸感与酸性基团的特性、pH值、滴定酸度、缓冲效应及其他化合物的存在与否有很大关系。

例如,在相同pH值下,有机酸比无机酸的酸感强。

在食品生产中,酸味剂不仅可呈现酸味,还具有调节口味、防腐抗菌、抗氧化、防变色等多种作用。

各种酸味剂由于化学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酸味感、酸味敏锐度和显味速度,而赋予食品不同的酸味风格。

柠檬酸所产生的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兼有清凉感的酸味,但味感消失快;苹果酸所生产的是一种略带苦味的酸味,其酸味的产生和消失都比柠檬酸缓慢;酒石酸有较弱的涩味,并带有较强的水果风味,特别在葡萄类制品中能产生“天然酸味”的感觉;磷酸有较弱的涩味,特别在可乐类饮料制品中能提供一种独特的酸味。

酸味剂与其他调味剂配合使用,可以调节食品的口味。

甜味物质中加少量酸则甜味感减弱;在酸中加入甜味物质则酸味感减弱;各种不同的水果,由于其糖酸比不同,对其甜酸的感知各异。

即使是由相同的酸类所构成的酸味,也因相差悬殊的糖酸比而感到各不相同的酸味特征。

酸味中加少量食盐则酸味减弱;但在食盐中加少量酸则咸味增强。

酸中有少量苦味或涩味物质会使酸感增强。

适当的苦味与酸味相配合,才能使柠檬、葡萄等水果的风味得到真实的表现。

酸味物质的正确使用,能更好的体现食品的香味。

可见,酸味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

灵活地、科学地使用酸味剂,不仅可以起到调味作用,使食品产品具备最佳的风味和口感,还可改善杀菌条件,在食品生产工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2.酸味剂的发展前景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酸味剂约有20余种,总产量约100万吨/年,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5%。

甜味剂综述资料讲解

甜味剂综述资料讲解

甜味是五种基本味觉之一,在日常的膳食消费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由于食糖热量大、后味发酸,可致龋齿、肥胖、血糖高、少儿近视,因而食糖摄入量过多被当代人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不健康因子。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提出的“国民健康指南”中,无一例外地劝告国民限制对蔗糖的摄人。

1996年世界爱牙日的主题被定为“少食含糖的食品,有益健康”。

而那些对食品中食糖含量甚为敏感但又向往甜味刺激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低能量、抗龋齿、适用范围广的甜味剂。

甜味剂是—类本身具有甜味,只需少量即可赋予食品甜味,但几乎不产生热能并且营养价值又很低的一类物质。

甜类剂按其性质与特点可分为功能性甜味剂、人工合成高甜度甜味剂与天然甜味剂。

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年贸易额约200亿美元,其中甜味剂占15亿美元,甜味剂工业已成为食品添加剂工业中产量比重最大的工业根据性质甜味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化学合成甜味剂,顾名思义该类甜味剂完全由化学方法合成。

糖精是最早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

第二类为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甘草、罗汉果甜甙等。

第三类为功能性甜味剂,如木糖醇。

本文就几种重要的甜味剂的历史背景、性质、合成工艺、应用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以期指导甜味剂的研发生产,使之有更广阔的利用天地。

1.化学合成甜味剂1.1 糖精Saccharin糖精于1878年由美国人C.Fahlberg和I.Remsen发明并申请美国发明专利USP319082,它的化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分子式C7H5O3NS,熔程228~230℃,呈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其甜度为蔗糖的500倍,又称不溶性糖精或糖精酸。

通常人们普遍称谓的糖精实际上是糖精钠,它是糖精的钠盐。

其工业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邻二苯甲酸法,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酰氨化、酯PC、重氮、置换、氨化、酸析、中和等工序,最后在水溶液中结晶而成。

另一种是甲本法( 1) 氯磺化反应( 2) 氨化反应( 3) 氧化, 酸化反应目前甲苯法应用最为广泛。

浅谈饲料中香味剂的应用

浅谈饲料中香味剂的应用

浅谈饲料中香味剂的应用作者:王春华来源:《江西饲料》 2018年第6期摘要:近年来饲料香味剂的发展迅速,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香味剂的滥用等,本文综合阐述了香味剂的优缺点,为今后香味剂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切入点。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饲料香味剂;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S81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37(2018)06-0014-020 引言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饲料的认识由原来的填饱牲畜肚子转变为到现在的影响成分全面均衡,提升饲料的品质。

而饲料品质的提升,最终的目的还是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情况。

而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料被应用于饲料生产,例如一些矿物质、无机盐等,这些原料的增加,虽然提高了饲料的营养成分,但使得饲料失去了原本的香味,使得动物对饲料的采食量降低[1],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饲料中的香味剂应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动物的采食,已经成为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香味剂在饲料调味剂中的地位饲料调味剂是指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饲用调味剂主要由刺激嗅觉的香味剂、甜味剂和辅助制剂组成。

香味剂主要由挥发及不挥发的香草醛、柠檬油酪酸、乳酸丁酯、香兰素、大葱油及其他芳香性脂类、醇类等。

2 饲料中香味剂的组成饲料中香味剂主要由香精、调味剂、辅助制剂组成。

香精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动物的嗅觉,一般分为天然香精和人造香精两类,天然香精大多数是通过对一些香料、水果、青草等一些植物中香料成分的提取浓缩获得,而人造香料一般是一些酸类、脂类、内脂、醛类、酮类以及一些芳香烷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2]。

而调味剂,则主要是刺激动物的味觉,例如一些甜味剂、鲜味剂和酸味剂等,它同样也分为天然调味剂和人造调味剂。

天然调味剂主要是包括天然矿物质盐类、海产品中提取的鲜味剂、从甜菜、甘蔗等农作物中提取出来的甜味剂等。

人造调味剂主要是一些天然调味剂的人工改进剂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新桔皮苷二氢查耳酮(NHDC) 甜度1500~2000 分子式基团复杂 耐 高酸不耐热,甜味持续时间长,与蔗糖复合产生协同作用,理论上可以 把甜度提高40%,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T甜蛋白(Thaumatin)又名索马甜 甜度2500~3000,由 207个氨基酸的单链,8个二硫键交练起来的。是西非热带雨 林植物果实中提取,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甜的物质。但 是其检测方法受限,所以现阶段动物饲养上应用不多。
7)A-K糖(Acesulfame-K) 甜度 150~300,分子式: C4H4SKNO4热稳定性高,耐酸,与甜味素、甜蜜素共用会发 生协同作用。(是现在公认最有前途的甜味剂)。
8)蛋白糖APM,又名甜味素(Aspartame)甜度200~400, 分子式:C14H18N2O5能经得住高温短时间杀菌或者超高温瞬 间杀菌,损失率很低,但是因为成本很高,所以现在没有得 到广泛使用!
十四:不能超大量使用甜味剂
1 , 增加了成本而无明显效益! 2,导致肠道不适,而进一步消化不良,如果超大10倍用量会 导致拉稀现象。 3,甜味剂的效用与饲料原料质量成反比,即饲料原料的质量愈 好,甜味剂的效用就略低! 所以在实际添加时可以根据饲料的质量而适当加减用量50克。
3,降低了糖精钠的变异系数,传统甜味剂中糖精钠的 含量的波动范围高达50%,而微粒甜味剂则不到3%。
4,微粒的甜味剂可以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保证制 粒后的颗粒饲料中有尽可能多的甜味剂微粒和均匀的甜度效 果,从整体上改善了配合饲料的适口性。缓释剂、组织改进 剂、螯合剂才能 完全发挥作用。
5.微粒化的甜味剂便于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减少了粉 尘,改善了生产环境,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浪费,
七:应用微粒化处理技术(MDT)生产的甜味剂的特点优势
1,微粒甜味剂克服了关键组分微粒直径差异和分离造 成的影响,将糖精钠和增效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比例恰当, 使增效剂的效果达到最佳,充分发挥甜味剂的作用效果。
2,经( MDT )处理后 ,使糖精钠和其他成分很好的 结合在一起,掩盖了糖精钠的金属味和苦味,使产品有更好好 的甜味效果。
3)糖精钠(Saccharin) 甜度300~500 分子式:是美国1878 发现的,分子式:C7H5O3HS
其浓度大于0.026%时有苦味;大于0.00018%时有甜味。所以单独使用 时浓度应低于0.02%。评价:糖精钠的最大缺陷就是其水溶液带有明显 的苦味和金属味。需要其他物质掩盖!常识:我国现在每年用量1万多吨. 的,4)由甜于蜜被素认(C为ycl有am致a癌te)作甜用度,3美0、分日子等式国:从C169H8103N年O开3S始美禁国用19。37但年是发仍现有 5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是我国现在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每年约用1.6万多 吨。特点是甜味刺激来的慢,但是持续时间长,能掩盖人工甜味剂所带 的苦涩味,因此它大多是与糖精一起混合使用。
九:美农甜味剂产品介绍
上海美农公司的美农甜是采用优质原料,在上海战斗猪 场、光明奶牛场的实验和产品推广过程中,反复修正甜度、 反复修饰甜感、268次配方的基础上,并采用国际先进的 (MDT )加工工艺而制成的新型甜味剂。
其功能特性: 1,选用原料优质。 2,甜感与蔗糖十分接近,能最大限度满足乳畜对甜味
c,有利与幼畜开食时间提前!
十二:根据不同不同阶段的生理特征,美农甜剂推荐量200~250 150~200 100~150 200~250
2,牛 单位克/吨
阶段 犊 牛 干 奶 期 泌 奶 期
用量 200~300 100~200 200~300
饲料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海美农技术部
讲解讨论的内容
1,前言
2,甜味剂的作用机理 3,饲料甜味剂的主要功能 4,甜味剂的应用现状 5,传统甜味剂的缺点 6,解决问题的新技术 7,微粒甜味剂的特点优势 8,甜味剂的评价标准 9,美农甜介绍 10,配方原则 11,甜味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2,美农甜使用推荐量
3,流散性即一种颗粒物质在静止 状态下流动并分散的物理特征。
流散性的大小用静止角表示。 如图: 流散性的影响因素:物质特性,颗粒大(微粒之间 有静电作用和分子链相互吸引力的存在)…… 为了在实际生产中,使甜味剂与饲料的更好混合,静 止角应与饲料的静止角一致时最好! 4, 价廉即成本,比较单价和添加量!
突变,运输,饲料突然改变,噪声,陌生人进入而 受到惊吓……)。
4,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5,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独特的风味,产品质量高 档)。
四:甜味剂的应用现状 1,甜味剂的分类 人工合成甜味剂(如:糖精钠,甜蜜素) 糖及其衍生物如:蔗糖 天然甜味剂(动植物中) 天然含氮化合物如:甘氨酸
2,糖都是甜的,但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 3,甜度的影响因素: 1)介质 eg:水溶液中,果糖甜度高于蔗糖;酸的柠檬汁中, 果糖与蔗糖甜度相当。
六:解决问题的新技术
最新的生产技术可以克服关键组分粒径差异和分离而 造成的问题。这就是微化处理技术(MDT)技术 ,这种技 术主要作用是可以使甜味剂粒径降低到8um~121um范围内, 各成分的微粒比例恰当,微粒一致,各微粒型颗粒形成一种 完全同质的混合物。经科学计算,每克新型甜味剂含有多达 7500万微粒,而每克传统甜味剂仅有6万微粒。每克所含的 微粒数越多,就可以确保每粒成品饲料中含有较多的甜味剂 颗粒。例如:在每吨含2000万颗粒的仔猪开食料中,添加 含量相当于150克糖精的传统甜味剂,根据粒径数据可以计 算出:每粒饲料颗粒中含有该甜味剂的理论含量为0.5微粒; 相比之下,新型甜味剂用于饲料,每粒饲料含有560颗微粒 的甜味剂。
5)个体差异(人的心情,动物的味觉)味觉与味蕾数目成正相关 单位:个/平方厘米
不同动物



味蕾数目
25000
15000
900
6)糖的环式构成有α-型和β-型两种异构体 eg:(葡萄糖α-型比β-型甜,果糖则 与之相反。
7)调味作用(与盐的作用相反,与其他原料组成独特风味)
3,饲料甜味剂常用的甜味剂(单体)介绍
1)蔗糖(5%,20°C) 甜度为1 是最早作为饲料甜味剂, 但是添加2%的蔗糖都远远达不到甜化饲料的效果。作为饲 料甜味剂的成本很高,所以需要寻找更为便宜的替代物。
2)干草甜素又名干草酸(Glycyrrhizin),甜度 50~100,分 子式:C42H62O16,具有抗炎抗溃疡功能,所以主要用于医疗。 它是美国”公认的安全物质”中最甜的天然甜味剂。
有利于生产加工的顺利的进行。
八:甜味剂的评价标准:
1, 甜感:目前为止,蔗糖是最愉快、纯正的甜味。 所以甜味剂的甜度越与蔗糖接近甜感越好。近似指 数:一定 条件下,将样品与蔗糖配成甜 度一致的 溶液,随机 抽出一定数量人口来品尝,不能区分 二者差别的人 数与总人数的比值。
2,甜度:评定方法有量的估计法,定级方法,阈值 测定法三种。通常用Edwardson提出的量的估计法: 即将样品的稀释液与蔗糖(20C,5%,蒸馏溶液, PH=7)比较分析。甜度一致时的稀释倍数。
一:前言:
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畜产品的国际化,追求效 益最大化,饲料工业已经迈上了规模化的步伐。配 合饲料的品质要求更加高档、明细、绿色无残留, 然而一些新的饲料原的(棉粕、菜子饼、羽毛粉、酵 母粉……)使用,使饲料本身适口性降低,同时添加 的维生素、矿物质、药物、抗氧化剂也有特殊不良 气味均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的采食量。因此, 改善饲料适口性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甜味剂能 有效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是调味剂重要组成部分。 甜味剂在动物生产中可以提高采食量、改善饲料利 用率的效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甜味剂的加 工工艺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
的嗜好。 3,采用国际先进的(MDT )加工工艺,使甜味剂在
饲料中分布均匀,甜感平均。 4,运用特殊抗结块剂和食品蓬松剂,分散效果极佳,
为了使甜味剂在实际添加过程中分布均匀,已经作了一级稀 释。
5,每吨配合饲料添加200~250克,就能 达到最佳诱食效果,成本低廉。
十:配方原则:
1,配方原料绝对食用安全性。(无致癌,无生理活性…) 2,无不良口感和后味。 3,结合加工工艺各组分比例恰当(各组分的优点最佳发 挥)。 4,利于实际均匀地添加到饲料中去。 5,适宜的稳定性。 6,保证质量的原则下,成本相对低廉。
二:甜味剂的作用机理
味蕾味觉 食欲刺激 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消化 系统 唾液,肠液,胆汁分泌 胃肠蠕动加快 饲料分解消化 加快 饲料中的养分吸收加快,提高饲料消化 率。
三:甜味剂的功能 1,提高饲料总体适口性。 2,有效掩盖或者减缓适口性较差的饲料组分(如:
蛋白质、维生素、抗生素)的不良气味。 3,提高动物在应激状态下的采食量(应激;天气
十一:使用甜味剂的注意事项
A,由于乳畜对甜味特别嗜好,所以添加量要够;
B,随着不断增长,对甜味的依赖性降低,但是适口性差 的饲料组分比例逐渐增加,所以还是要用甜味剂,只是为了 成本着想,添加量可以减少一点!
C,母畜的添加量一定要够,因为:
a,保证采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泌乳的稳定性;
b,甜味剂通过“过奶”作用使幼畜对甜味剂产生依赖 性和适应,避免了断奶时的应激反应。
还有棉子糖,底聚木糖,麦芽糖醇,甜聚糖,阿力甜三氯 蔗糖,阿斯巴甜……。
五:传统甜味剂的缺点
在甜味剂的原料选择中,人们从甜味剂的甜度 和成本考虑,通常选用糖精钠做甜度来源,加入增 效剂、催化剂、增味剂、组织改进剂、螯和合剂和 缓释剂,做成甜味剂合剂。在制作工艺上,传统的 甜味剂是将这些成分经粉碎后机械混合在一起,往 往造成混合物的分布不均。各种甜味剂组分具有不 同的形状和粒径,它们之间很难结合在一起。导致: 甜度不均匀,甜味变异系数大,增效剂,增味剂, 组织改进剂、螯和合剂和缓释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 能。不能掩盖异味,甜度大大降低,从而影响甜味 剂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