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VS心理契约
调整劳动关系的双重机制——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劳 动 关 系 的 基 本 特 点 之 一 。 劳 动 关 系 的 契
约化在我 国有着特殊 的意 义。改革 开放后 ,随着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建 立 ,劳 动 力 市 场 逐 步 形 成 ,劳 动 关 系 形
式 也 出现 多样 化 的局 面 ,但 劳 动 关 系调 节 方 式 的 契 约 化 是
本 上 只 局 限 于 经 济 性 交 易 的 r ,而 很 难 对 劳 动 关 系 中 的 a容
非 经 济 性 交 换 内容 ( 道 德 、 情 感 等 ) 加 以 规 制 。 并 且 劳 如
动 契 约 对 于 经 济 性 内 容 的规 定 也 都 是 原 则 性 的 ,这 些 都 使 得 劳 动 契 约 不 能 很 好 地 满 足 劳 动 关 系调 整 的 激 励 性 原 则 , 而只能起到 “ 健作 用” 保 。三 是 劳 动 契 约 的 内容 具 有 静 态 性 和 稳 定 性 的 特 点 ,使 其 不 能 够 适 应 劳 动 关 系 动 态 调 整 的 要
施 以来 ,劳 动 契 约 已成 为 企 业 雇 佣 关 系调 整 的 最 重 要 手 段 。
约 ,提 高 员 工 和 企 业 对 彼 此 的 正 确 认 知 ,增 强 企 业 的凝 聚
力 ,构 建 企 业 和 谐 的劳 动 关 系 。 心 理 契 约 理 论 是 近 来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领 域 中兴 起 的~ 个 热 点 理 论 , 它将 劳 动 关 系 管 理 在 管 理 学 中 的 地 位 提 高 到 了
一
20 0 8年 出台的 劳动合 同法》 更推 动和规范 了劳动 关系的
契 约 化 , 是 我 国规 范 企 业 劳 动 关 系 的 重 要 法 律 , 它 在 明确 劳 动 合 同 双 方 当事 人 权 利 和 义 务 的 前 提 下 ,重 在 保 护 劳 动 者 的合 法权 益 ,为 构 建 和 谐 稳 定 的劳 动 关 系 提 供 法 律 保 障 。
劳动契约VS心理契约
火爆的劳动合同应对策略培训和突发性的人事对策折射了企业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恐惧与担心。
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看到的是在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用工成本高了、试用期短了、对员工的约束少了、违约金不能乱收了、裁员不能随便了等等负面因素。
这种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过分了,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整天研究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最主动、如何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便能随时抓到解除劳动合同的借口、如何制订协议限制员工离职行为、如何将劳动合同期限限制在无固定期限条款的10年之内,那么,我想这种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的。
如果这样操作,在员工眼里,这是一种不信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已有的默契——心理契约被破坏了,企业和员工成为了猫和老鼠,用劳动合同规定的利益关系取代心理契约的精神互动是十分危险的。
一、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功效差异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其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
员工加入一个组织,都要和组织签订一个经济契约(劳动合同)经济契约规定,劳动者及甩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用来约束双方的劳资关系。
与此同时,双方还根据经济契约、企业通行惯例、招聘者的许诺等各种信号,形成心理契约。
简单地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个体对雇用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其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且随着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时间的加长,心理契约涉及的内容会越来越广。
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劳动合同是外显的。
聘任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化文本,具有法理意义,故要求有规范的表达格式,用语措词必须仔细斟酌,力求准确、简洁,不产生歧义,可用于见证第三方。
要劳动合同,更要心理契约
签 “ 约”方法
如 何共 建 企 业 的 “ 理 契 约 ”并 在 心 今 后 的 工作 中维 持 好 ,可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 加以 尝试。
秀 员工得不到发展,他的选择只会是跳
槽。
因 此 ,我 们应 在 企 业 发展 的 不 同阶 段 和 不 同的历 史 时 期, 根 据 已掌 握 的人
几 乎 所 有 的 矛 盾 都 是 沟 通 原 因造 成 的 ” 。 如 员 工职 称 晋 升 、婚 育 、病 伤 、 分 配 、 学 习 锻 炼 、 岗位 竞 聘 、人 才 选 拨 、 奖 励 、 评 选 先 进 、表 彰 、人 员 分 流 、 工作 环 境 等 等情 况 和 问题 , 无不 涉 及 到企 业 与 员 工 之 间 的心 理 契 约 。这 些
效率 , 开发 人 力 资源 潜 力, 实现 企 业 不 断创新 的重要 保证 。 企 业给 员 工 创造 空 问 ,员 工 则为 企
够胜任不断出现的新工作、新任务,能
高效 完成 多种 工作 , 既 需 要企 业为 员 工
业创造价值 。人是企业的最最基本 的财 富。 “ 企 无 “ 人”,则 。 止”,这是 最形象的比喻。我应该从这个比喻中悟
利 益 追 求 息息 相关 , ~ 个人 的 相 当一 部
良好 的 “ 理契 约 是保 证 员 工 创 心
外部 环 境 变 化是 发展 压 力 , 内部 知 识 不足 是 发展 的 动 力 。职 工培 训要 与 职 业生 涯设 计 密 切 配合 ,这 是 增 强 员工 在
造高 水平绩效 的 内在 动力,在 此驱动 下,员工将会对企业作出更多的承诺,
D 62鲫 蕾 埘 I黯 ¨. ,
企业的成就感、归属感,提高工作满意
《员工关系管理》第四章考点手册
《员工关系管理》第四章员工心理契约与满意度管理考点17 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与劳动合同的关系(★★★一级考点)1.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将心理契约这一概念首先引入到管理领域。
2.“心理契约之父”莱文森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谠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它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并且处在不断的改变之中。
3.组织行为学家施恩在其《组织行为学》中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任一组织中,每一成员与该组织的各种管理者之间及其他人之间总是有一套非成文的期望在起作用。
”4.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教授丹尼丝·卢梭在《组织中心理的与隐含的契约》一文中提出,心理契约实质上是当事人(主要是雇员)的一种主观信念,是一个在交往实践中逐步建构的过程。
5.【心理契约】【1501、1801、1910名】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彼此对对方应该付出什么同时又应该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
6.心理契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联系:劳动合同签订是心理契约产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劳动合同,也就无所谓心理契约。
区别:(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2)劳动合同是客观的,心理契约是主观的;(3)劳动合同简单枯燥,心理契约复杂而丰富;(4)劳动合同带有交易性质,心理契约具有纯洁性。
7.劳动合同中标明的内容一般有:企业和员工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聘任合同的期限、被聘员工的工作内容或岗位职责、劳动报酬及其他福利待遇、合同的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
8.心理契约是丰富的。
对员工方面来说,到企业工作,除了获取经济报酬之外,还有组织的认同、群体的归属感、人格上受到尊重与信任、工作得到认可、获得荣誉赞扬、个人成长的可能、自我价值与理想追求的实现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在劳动合同中详细写出,但恰恰又是大部分员工都有的正常期盼。
违背心理契约的例子
违背心理契约的例子
1. 未履行承诺:组织可能在招聘过程中向员工做出了某些承诺,但在员工入职后未能兑现这些承诺。
例如,组织承诺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但实际上没有为员工提供培训或晋升机会。
2. 不公平待遇:组织可能对不同员工实施不同的待遇标准,导致员工感到不公平。
例如,某些员工可能得到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条件或更多的晋升机会,而其他员工则没有。
3. 缺乏沟通:组织可能在决策过程中缺乏与员工的沟通,导致员工对组织的决策感到不满或困惑。
例如,组织可能在没有咨询员工意见的情况下实施新的政策或流程。
4. 过度工作:组织可能要求员工承担过多的工作负担,导致员工感到压力过大、疲劳或失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可能违背了员工对合理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期望。
5. 不尊重员工:组织或管理层可能对员工表现出不尊重的行为,如辱骂、贬低或忽视员工的意见。
这可能导致员工失去对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
这些例子只是违背心理契约的一部分情况。
违背心理契约可能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绩效和忠诚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组织应该努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立良好的雇佣关系。
试论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心理 契 约 就是 员 工 个 体对 雇 佣 关 系 中
彼 此对 对 方应 付 出什 么 同 时又 应得 到 什么 的一 种主 观 心 理 约定 。其 核心 成
一
心 理 契 约是 内隐 的 。心 理 契 约是
种 双 方 的 心理 承诺 ,双 方 所诉 求的 期望 或 允 诺 不见 诸 文 字 ,没 有 记 录 ,
要 和 组织 签 订 一 个 经济 契约 ( 动 合 劳
自的权 利 、义务 和 责 任而 订 立 的共 同
遵 守 的条 文化 文 本 ,具 有 法 理意 义 ,
故要 求 有 规 范 的表 达格 式 ,用语 措 词
必 须仔 细 斟 酌 ,力 求 准确 、简 洁 ,不 产生 歧 义 ,可用 于 见证 第 三 方 。劳 动
容 、 劳 动 保 护 和 劳 动 条 件 、 劳 动 报
酬 、 劳 动 纪 律 、劳 动 合 同 终 止 的 条
同 ) 经 济 契约 规 定 , 动者 及 用 人 单 , 劳 位 的权 利 和义 务 ,用 来约 束 双 方 的劳 资 关系 。 此 同 时 , 方 还 根据 经济 契 与 双
有 内 隐性
劳 动 合 同 是 外 显 的 。聘 用
合 同 是 企 业 与 员工 之 间 为 了确 定 各
内容 、劳 动保 护 和 劳 动条 件 、劳动 报 酬 、 动 纪律 、 劳 劳动 合 同终 止 的条件 、 违反 劳 动合 同的 责任 等 。 心理 契 约这 一 概 念 是相 对 于 经济 契 约 而言 的 。员 工 加入 一 个 组 织 ,都
试论劳动合 同 与心理 契约 的关 系
一 吕雅 英 杭 州 市 第 七 人 民 医 院
火 爆 的 劳 动 合 同 应 对 策 略 培 训
员工关系管理复习题
员工关系管理复习题员工关系管理一、填空题1、员工关系的特征是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不平等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2、关于管理者和工会、管理者和雇员关系的基础,有两种观点:一元论、多元论。
3、我国法定工作时间为每周不超过40小时,每日不超过8小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4、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6、所谓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感受或情感体验,是员工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估的一种态度的反应,它与工作卷入程度、组织承诺和工作动机等有密切关系。
7、员工关系的实质是冲突与合作。
8、劳务派遣,又叫人才派遣、人才租赁,与劳动关系不同,劳务派遣涉及派遣机构、劳动者和接受单位(实际用工单位)三方之间的关系。
9、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可以分为常规培训和非常规培训。
10、集体协议,我国成为集体合同,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11、谈判的实际过程至少包括四个阶段:接触、磋商、敲定、扫尾。
12、张伯伦和库恩概括集体谈判的三个功能是:市场或经济功能、政府作用和决策功能。
13、员工关系又称雇员关系,与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相近,它以研究与雇用行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特殊现象。
15、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员工沟通政策与技能—心理契约与员工关系(员工关系管理课件)
11
(三)工作阶段:注重权变策略,全程管理心理契约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员工心理会经历由初期的热情逐渐趋于 平淡的调整过程,员工也会对其心理契约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估。 ◦针对员工适应过程可能产生的心理契约“危机”,企业应根据 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对员工的心理契约进行全程管理,使 员工更深刻地了解组织的意图和动机,降低组织与员工在心理 契约上的认知差距。 ◦由于双方所处的位置和角色不同,双方对心理契约内容的理解 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应该增加开 诚布公地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6
(二)心理契约是组织承诺的基础
心理契约的内容,既包括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承 诺契合关系,也包含了双方情感上的契合关系,表现 为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和忠诚度,即员工的组织承诺。 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了组织承诺的深层基础,心 理契约是作为组织承诺的内在根源而存在的。
7
(三)心理契约影响组织公民行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心理契约与员工关系 员工参与管理 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员工满意度调查 员工援助计划
2
一、心理契约的含义 二、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 三、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 四、如何管理心理契约
3
心理契约是指员工与企业在正式的雇佣合同规定的 内容之外存在的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 互期望和理解。 心理契约是与劳动合同相对应的一种隐性契约,是 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 心理契约在组织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雇佣双 方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中起到核心作用,心理契约一 旦被破坏,将导致员工不再信任组织并为其服务,并 最终危及组织的正常运转。
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综合管理模型设计
交 易 内容 上 的经济公 平性 ,它 是一种 纯 物质性 的契
约 ,与双 方 的经济 内容有关 ,而与契 约 双方人 的 因
成 立 劳 动 关 系 的证 明 , 同时 ,又 可 以作 为 解 决 劳 资
纠 纷 的依 据 。第二 ,客 观性 。劳动 合 同是企业 与员 工 之 间为 了确 定各 自的权 利 、义务 和责任 而订 立 的 共 同遵守 的条 文化文 本 ,具有 法理 意义 ,故要 求有
目前 ,劳 动 关 系 具 有 经 济 契 约 的性 质 已 经 得 到
同 时 也 包 含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心 理 需 要 和 社 会 交 换 。 在
规 范的表 达格 式 。劳 动合 同 中写 明合 同期 限 、工作
内容 、劳 动 保 护 和 劳 动 条 件 、 劳 动 报 酬 、 劳 动 纪
律 、劳动 合 同终 止 的 条 件 、违 反 劳 动 合 同 的 责 任 等 ,作 为一 种客 观依 据存放 着 。第三 ,静态性 。劳 动 合 同 中 ,权利 、职 责 和义 务都 是 明确 而稳 定 的 ,
素 无 关 ,这 种 契 约 是 以制 度 的形 式 体 现 出来 。 在 劳 资 关 系 中 ,劳 动 契 约 主 要 表 现 为 两 种 形 式 :一 是 劳 动 者 与 雇 主 签 订 的 劳 动 合 同 ;二 是 劳 动 者 团 体 代 表
劳 动者与雇 主签 订 的集 体合 同 。 劳动契 约 的特 点 主 要体 现 在 :第 一 ,显 性 化 。
什么是心理契约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
什么是心理契约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与他人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与家人、朋友、同事、上司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除了明确的书面或口头约定外,还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对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的东西,那就是心理契约。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契约呢?简单来说,心理契约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在内心深处对彼此的期望和责任的一种隐性约定。
它不是通过正式的合同或协议来明确的,而是基于双方的感知、理解和信任而形成的。
比如,在一个工作团队中,员工可能期望得到领导的尊重、支持和公平的待遇,而领导则期望员工能够忠诚、努力工作并且有创新精神。
这些期望虽然没有被明确写下来,但却是双方在潜意识中认为应该存在的。
心理契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双方的心理契约得到满足时,关系往往会更加和谐、稳定,双方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会更高。
相反,如果心理契约被违背,就可能会导致关系的紧张、冲突甚至破裂。
比如,如果员工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就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可能会选择离职。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呢?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
只有通过坦诚、深入的沟通,双方才能了解彼此的期望和需求。
在沟通中,要注意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期望,避免模糊和歧义。
比如,在面试新员工时,企业应该向员工清楚地介绍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让员工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其次,要保持诚信和信任。
诚信是建立良好心理契约的关键。
双方要遵守承诺,做到言行一致。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兑现承诺,要及时向对方解释和道歉,并采取措施弥补。
信任则是在诚信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
只有当双方相互信任时,心理契约才能更加稳固。
比如,领导要信任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态度,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员工也要信任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方式,积极配合工作。
《员工关系管理》第八章
代表可能是工会会员
任感和做出贡献
对大多数雇员来说是间接参与 方式
权力集中,目的是达到业务和 战略上的影响
直接关注于员工,在很多 情况下避免间接的员工讨 论会
以任务为中心,也关注于 沟通和/或财务上的介入
二、参与和参加的形式 1、集体谈判 2、共同磋商 3、工作委员会 4、工人董事 5、职工代表大会 6、质量圈 7、建议方案 8、员工持股计划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采用了新的管理方法:让与 生产有关的部门,如研发部、工程部、生产部、品管部 等,都参与到产品的签单过程中来。也就是在签单之前, 让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先一起看看,大家一起决定是否能 够按手版生产出来。如果不能,哪些地方不能,并找出 解决办法。这样,大家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然后一起遵 循这一规则。这一方法的采用,有力地解决了部门之间 的本位主义问题。
制定前讨论 制定中讨论 制定后讨论
原则性问题 核心性问题
较大争议的问 题 责任分工
实施细则 意见的再统一
是否与现行有 冲突 可执行性
执行成本
与现状的衔接
预见问题的发 生
确定再讨论日 期
过程参与而不是结论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本位主义,也就是 很多部门领导或员工只站在自己部门和自己工作 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其他部门或其他员工提出一 些要求。
3、为什么没有完成任务:IC卡坏了,电脑不够。。。
4、找出对策:上司有能力可以帮助你,“如果我借电脑 来,你可以多久完成”,“我还要借几个人来”,“好, 这个问题,我来帮帮你,我借4个人给你,能多久做 完”;“那一周就差不多”。
5、双方具体行动,“明天我们在碰碰头”,因为目前只 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没有解决问题,生产计划部同 不同意借人,现在并不清楚,这样当下属没有完成目标 时,是上司共同参与,承担一部分改善责任,是共同改 善。 “人不够你去加班呀,机器不够,去借呀。。。”这样 下属感觉被抛弃,没有和上司一起解决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及实践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及实践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在雇佣关系中达成的一种默契约定,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促进员工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作用和实践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重要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1.明确权责: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明确企业和员工的权利和责任。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使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增强凝聚力: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增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凝聚力。
通过合同的签订,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3.保护权益: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如员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以及企业的权益,如员工保密、竞业限制等,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4.促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能够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通过合同的签订,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员工的个人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实践方法1.明确合同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特殊条款,如奖惩制度、培训发展计划等。
2.双方协商: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签订应该是双方自愿的结果,需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
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的意愿和诉求,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既满足员工的需求,又符合企业的利益。
员工关系管理简答整理
1、员工关系的特征1、复杂性和多变性2、个别性与集体性3、平等性和不平等性4、对等性于非对等性5、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2、员工关系管理的特征1、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是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2、利益关系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3、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3、员工关系管理的必要性1、员工关系管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2、员工关系管理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3、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成功的根本条件4、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目标1、协调和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2、树立员工的团体价值3、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5、员工管理的意义1、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是实现人与事最佳配合的重要手段2、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激励优秀、鞭策后进的重要手段3、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有利于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4、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职业规划的必要措施5、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能使员工更多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6、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1、劳动关系管理2、员工沟通管理3、员工心理契约于满意度管理4、员工参与管理5、员工纪律管理6、冲突和危机管理7、员工压力与心理健康管理8、员工异动管理9、员工离职管理10、劳动争议处理7、员工关系管理发展趋势1、人本管理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2、知识性型员工关系管理的只要对象3、工作生活方式纳入员工关系管理的视野4、员工关系管理趋势向多样化5、重视对核心人才的管理与开发8、我国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2、劳动关系多元化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4、劳动关系动态化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倾向法制化9、劳动合同订立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原则4、自愿原则5、协商一致原则6、诚实信用原则10、劳动合同履行原则1、实际履行原则2、全面旅行原则3、亲自旅行原则4、协作履行原则11、集体合同的特点1、集体合同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员工一方与企业签订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12、沟通对员工关系管理的最用1、沟通能够改善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减少冲突2、沟通是体现和实现员工参与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沟通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士气4、沟通促使企业员工协调有效地工作13、员工关系沟通的实现方式1、利用各种会议的方式进行沟通2、利用各种报告、请示、文件、领导讲话的方式进行沟通3、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的方式进行沟通4、利用各种活动的方式进行沟通5、利用各种交谈的方式进行沟通6、利用意见箱、电子邮箱、电话之类的方式进行沟通7、利用问卷调查、合理化建议收集的方式进行沟通8、利用手势、面部、眼神、身姿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14、心理契约与劳动合同又有着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2、劳动合同是客观的,心理契约是主观的3、劳动合同简单枯燥,心理契约复杂而丰富4、劳动合同带有交易性质,心理契约具有纯洁性15、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作用1、心理契约的构建有助于促进现代管理方式的实施2、心理契约能够留住优秀人才3、心理契约的构建能够满足员工激励的需要4、心理契约的构建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16、心理契约的特点1、可预测性2、主观性3、不确定性4、动态性5、双向性17、心理契约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1、工作本身2、进修与提升3、工作群体4、工作条件5、企业文化18、与工作有关的工作满意程度的决定因素1、适度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同事关系5、人格与工作的匹配6、工作管理水平19、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1、工作环境2、工作群体3、工作内容4、企业背景5、个人观念20、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预防和监控的手段2、管理诊断和改进的工具3、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和激发员工参与的一种管理方式4、企业管理成效的扫描仪21、员工满意度调查实施步骤和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与任务,确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计划2、选择调查方法,实施调查方案3、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4、建立行动计划,实施改进措施5、跟踪反馈22、员工满意度提升1、激励2、对员工工作再设计3、创造公平竞争的企业环境4、创造追求进步的企业氛围5、创建自由开放的企业氛围6、创造关爱员工的企业氛围23、24、员工参与管理的几种形式1、分享决策权2、代表参与3、质量圈4、员工持股5、职工代表大会6、合理化方案建议活动25、冲突产生的原因1、员工的“个性"差异2、信息缺乏3、角色矛盾4、环境应激5、沟通障碍6、企业资源的争夺7、岗位职责规定不明确8、不合理的考核制度9、权力的争夺和风气不正等10、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26、处理冲突的策略与方法处理冲突的策略1、合作策略2、分享策略3、回避策略4、竞争策略5、第三者策略6、调和策略处理冲突的方法1、协商法2、教育法3、拖延法4、和平共处法5、转移目标法6、上级仲裁法27、管理者在解决员工关系危机时,必须掌握以下处理技巧1、确认员工关系危机的阶段2、找到团体中的核心人物3、进行宣传4、个别应对5、争取支持6、充分考虑员工利益7、进行谈判、说服28、纪律处分的程序1、设立组织目标2、建立规章制度3、沟通目标与规范4、观察员工的表现5、表现与规章制度相比较6、实施恰当的处分29.实施奖惩应遵循的原则答:①奖惩有据原则②奖惩分明原则③奖惩及时原则④奖惩公开原则30。
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契约是指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非正式协议,涉及到双方对于工作内容、职责、权益、期望和责任的理解和约定。
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心理契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隐性的、个人化的信念系统,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和责任的主观理解。
它不同于正式的雇佣合同或劳动法规定的权益和义务,而是基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的一种默契。
心理契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内容和职责:员工对于自己工作内容和职责的理解和期望。
2.薪酬和福利:员工对于薪酬和福利的期望和对应的付出。
3.发展和晋升机会:员工对于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的期望和努力。
4.工作环境和氛围:员工对于工作环境和氛围的期望和需求。
心理契约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激发员工积极性:心理契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当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益有清晰的理解和期望时,他们更容易投入到工作中并且愿意为组织做出更多的努力。
2.增强组织凝聚力:心理契约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当员工与组织之间存在一种共同的默契和理解时,他们会更加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并且更愿意为组织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促进沟通和信任:心理契约促进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当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和责任有清晰的理解时,他们更容易与组织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4.减少冲突和不满:心理契约能够减少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和不满。
当心理契约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时,员工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期望,从而减少了产生不满和冲突的可能性。
结论:心理契约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组织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促进沟通和信任,并且减少冲突和不满。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和尊重员工的心理契约,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来实现心理契约,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
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研究近年来,心理契约在劳动关系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的期望与组织对员工的期望之间的默契共识,它不同于书面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而是一种双方心理上的期望与承诺。
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履行对于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提高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承诺起到重要的影响。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并表现出更高的工作动机。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因此更愿意为组织付出更多。
同时,心理契约还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使他们更加忠诚于组织,减少离职意愿,提高员工的留任率。
其次,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回报时,他们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并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心理契约能够满足员工的期待,使他们感到组织关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三,心理契约还能够促进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组织内部的活动,并愿意为组织提供额外的努力。
心理契约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更愿意为组织的利益着想,从而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最后,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工作绩效也具有积极影响。
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绩效。
心理契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心理契约对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机理。
它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承诺,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他们的组织公民行为,以及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因此,组织应该重视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履行,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赢。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对于组织的预期和承诺,包括如何被对待、如何被奖励、什么样的工作条件、工作安全等。
与传统的“雇佣契约”比起来,心理契约着重于平衡组织与员工之间的需要与期望,而不是简单地预示着工资、福利和权利等方面的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员工的承诺和期望:晋升机会、培训机会、职业发展、灵活的工作时间等。
2. 对员工的奖励和激励:员工福利、绩效评估、奖金等。
3. 对员工的声誉和尊重:在组织中的地位、员工文化、企业形象等。
4. 对员工的责任和义务:维护组织的声誉、参与企业文化、保持工作积极性等。
心理契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让员工感到他们对于组织的贡献是有价值的,组织也能够保证给员工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通过心理契约,员工能够对组织感到更加关注和认同,从而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进而带来更好的业绩。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
它能够激励员工的学习、发展和创新,并且有助于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同时,心理契约也要求企业在承诺方面要有所约束,不能轻易打破契约,否则会对员工的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企业不能履行承诺,就需要与员工协商解决,并且当务之急是重新为员工设定可行的承诺。
一个成功的心理契约建立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
为了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心理契约,企业应该寻求员工的反馈,以此来制定更多符合员工期望和需求的承诺和安排。
在实现心理契约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保持透明和公正,避免在承诺和奖励方面出现异见或歧义。
最后,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契约是一项长期过程,并不是一时的功效。
它需要企业在与员工的沟通中不断持久,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才能够让员工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人心向着企业的合理方向,让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长期的互信互惠关系。
《员工关系》试卷及答案-10
《员工关系管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1.在美国,1947年通过对工会的权利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是()A.《济贫法》B.《产业复兴法》C.《国家劳动关系法》D.《劳资关系法》2.员工在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体现了员工关系的()A.平等性特征B.不平等性特征C.对等性特征D.不对等性特征3.员工关系管理强调的沟通多采用的手段,以下不常用的一项是()A.柔性B.激励性C.强制性D.非强制性4.在组织中,管理方与员工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称为()A.合作B.冲突C.成本D.沟通5.以下哪个学派提出了“结构不公平化”的理论()A.新保守派B.管理主义学派C.激进派D.自由改革派6.一元论观点强调()A.机会主义B.承认冲突C.资方的管理权威D.核心价值观7.目前最典型的一种劳动关系管理类型是()A.传统型企业B.精明的家长型企业C.精明的现代型企业D.标准现代型企业8.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程过渡。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A.第一次技术革命B.第二次技术革命C.工业革命D.产业革命9.将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学者是()A.约翰·莫尔斯B.弗雷德里·泰勒C.彼得·德鲁克D.哈罗德·孔茨10.劳务派遣起源于()A.德国B.英国C.美国D.法国11.管理者把纪律管理视为增强行为的一种要求,认为员工之所以顺从劳动纪律,是因为他们惧怕强制措施或处罚办法。
这是下列哪种理论的观点()A.X理论B.Y理论C.行为调试理论D.内外控制理论12.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采用“三方性”的组织原则,不包括()A.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B.工会代表C.企业方面代表D.法律机构代表13.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的工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A.150%B.200%C.250%D.300%14.《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A.7天B.10天C.15天D.30天15.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拨缴工会经费为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A.1%B.2%C.5%D.10%16.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建立的是()A.劳动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务关系D.非劳务关系17.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18.冲突最为激烈与明显的形式是()A.怠工B.罢工C.不服从D.协商19.员工关系的外部环境不包括()A.市场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20.法律明确规定对超过一个月劳动者仍拒签书面合同的处理方式错误的是()A.口头开除B.支付经济补偿C.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D.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补签书面合同21.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可称为()A.隐私权B.商业秘密C.知识产权D.专利22.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前提条件是()A.事前约定B.需要时约定C.事中约定D.事后约定23.以下哪一个属于解决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原则()A.及时处理原则B.合法原则C.公正原则D.平等原则24.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第一步是( )A.制定调查方案B.收集调查资料C.计划实施时间D.取得管理层的支持25.对纪律处分的“烫炉法则”,理解错误的是()A.员工一旦犯错,最好能在30秒的速度之内飞速给予反馈B.“烫炉法则”强调的是批评的即时性C.提出警告但不给予处罚D.这种处分方式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令员工深刻记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签好两个契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中圈分类号 : 12 .l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遵循平等 自愿、
协商一致 的原则确定劳动关 系、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
务的协议。其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 内
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报酬 、 劳动纪律 、 劳动 合同终止的条件、 违反劳动合 同的责任等。劳动合
同客观、 明确、 稳定 , 便于协商, 易于执行。最新依据 性文件— 《 劳动合 同法》 以及《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 例》 条款明晰, 指向明确 , 可操作性强。劳动合同通 过明确界定契约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 约束 了各方 的 行为 , 保护了各方的利益。签好劳动合 同, 依法加强 人力资源管理 , 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
Z U J HO Ual g—l I il ag
( ail Ivr a cnm c lie8 B i l lor , ln ) C p a UI e f oo i8 ln8, e ig 0 0O Cl 8 t i 毫 E Bs j l 7 i
A i c :1 ed vl me 0 et 8al h n e n blie8m0 d 鸥 ce t .1 ee叩 m f h i I c a g si l n s d h 1 t me d s r mlrc n pee c a c 8fre trr e oc n h n e 0 nepi 8t 0 . 8
20 年1 08 2月 摹6 ( 期 总第9 8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VS心理契约火爆的劳动合同应对策略培训和突发性的人事对策折射了企业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恐惧与担心。
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看到的是在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用工成本高了、试用期短了、对员工的约束少了、违约金不能乱收了、裁员不能随便了等等负面因素。
这种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过分了,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管理者整天研究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最主动、如何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便能随时抓到解除劳动合同的借口、如何制订协议限制员工离职行为、如何将劳动合同期限限制在无固定期限条款的10年之内,那么,我想这种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的。
如果这样操作,在员工眼里,这是一种不信任,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已有的默契——心理契约被破坏了,企业和员工成为了猫和老鼠,用劳动合同规定的利益关系取代心理契约的精神互动是十分危险的。
一、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功效差异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其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
员工加入一个组织,都要和组织签汀一个经济契约(劳动合同)经济契约规定,劳动者及甩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用来约束双方的劳资关系。
与此同时,双方还根据经济契约、企业通行惯例、招聘者的许诺等各种信号,形成心理契约。
简单地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个体对雇用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
其核心成分是雇用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且随着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时间的加长,心理契约涉及的内容会越来越广。
1.劳动合同是外显的,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劳动合同是外显的。
聘任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化文本,具有法理意义,故要求有规范的表达格式,用语措词必须仔细斟酌,力求准确、简洁,不产生歧义,可用于见证第三方。
劳动合同以及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它是员工称职的最低的底线。
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当月请假两次以上停发奖金。
对于员工来说,根据公司制度,只要不请假、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你就该发我工资。
心理契约是内隐的。
心理契约是一种双方的心理承诺,双方所诉求的期望或允诺不见诸文字,没有记录,甚至口头上都未曾表示过。
“不见其形、不闻其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微妙而含蓄,深藏于心,只可意会,而难于言说。
企业和员工之间有良好的心理契约,员工虽然请了两天假,但是他会主动把自己应该做的补回来,以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2. 劳动合同是客观的,心理契约是主观的劳动合同是客观的。
它是合同双方都能看明白的约定。
聘任合同中白纸黑字写明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作为一种客观依据存放着。
因为劳动合同客观,所以,相同的工作有统一的规格要求。
企业和员工核对劳动合同,只有两种结果,有违劳动合同还是不违劳动合同。
心理契约是主观的。
由于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特征,所以对于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认知,是一种主观感觉,是契约主体对双方之间交换关系的理解,而不是相互权利、义务与责任的事实本身。
对于心理契约,不同的企业和员工都有各自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员工由于个体因素的差异,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不同,对企业领导的暗示的领悟和对企业理想化的特殊期望,会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因为主观,所以内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不同员工或者同一员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期望。
当员工觉得自己的得到尊重了,会有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给企业更多的回报。
3.劳动合同简单枯燥,心理契约复杂丰富劳动合同是枯燥的。
聘任合同中标明的内容一般有:企业和员工当事人双方的基本情况、聘任合同的期限、被聘员工的工作内容或岗位职责、劳动报酬及其它福利待遇、合同的变更条件、违约责任等。
这些内容规定员工工作的最简单要求,最低的报酬待遇,最小的违约责任。
合同是员工行为的最基本的底线。
聘任合同中,权利、职责和义务都是明确而稳定的,一旦签订即生效,并对双方都产生制约作用,它不因合同主体一方的主观意愿想改变就改变。
心理契约是丰富的。
对员工方面来说,到企业工作,除了获取经济报酬之外,还有组织的认同、群体的归属感、人格上受到尊重与信任、工作得到认可,获得荣誉赞扬、个人成长的可能、自我价值与理想追求的实现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在聘任合同中详细写出,但恰恰又是大部分员工都有的正常期盼。
同样,企业也希望所聘员工有比聘任合同中规定的责任义务更好的表现,做出更佳业绩。
员工在一个企业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相互期望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
心理契约的本质却是一种心理期望,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弹性余地大,它会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企业的内外环境条件改变了,员工的工作状况以及主导需求改变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期望、要求都将发生变化。
4.劳动合同带有交易性质,心理契约具有纯洁性企业与员工的聘任合同更多的带有商业买卖合同的痕迹,有明显的交易性质。
它规定甲方付出什么,得到什么,乙方付出什么,得到什么,如果一方违约应该得到何种赔偿和惩罚。
心理契约有更多高尚纯正的特征,员工到企业工作除为了获取报酬之外,还有着获得工作经验,提升个人能力,获得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愿望。
有的员工还希望能在平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组织方的企业,同样以服务社会为已任,以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并不是想从员工身上获取更多的劳动剩余价值,而是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组织中心理契约的维护劳动合同作用重大,心理契约则更加重要。
劳动合同显于外,心理契约隐于内;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员工双方合作的开始,心理契约是企业和员工良性互动的保证;劳动合同约束员工的行为表现,心理契约支持员工的精神状态;劳动合同事事看文字规定,心理契约处处显员工个性;劳动合同是双方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心理契约则是双方精神上的依恋和融合。
因此,详尽的合同管理十分重要,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心理契约则至关重要。
对于心理契约的维护研究,学界至今还没有形成很有说服力的系统理论或操作模式,笔者认为,事物的特征是该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本质属性的体现,从心理契约的特征视角去设计心理契约的维护策略,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前文分析可知,心理契约具有内隐性,主观性,丰富性,多变性,差异性和纯洁性。
1.根据心理契约微妙而含蓄的内隐性特征,企业一方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期望,使员工正确接收与理解,只要这种期望是合适的、真诚的,就能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企业可以通过有形与无形的规范来明示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对员工的期望包括工作职责要求,编有详细的岗位工作说明书,奖励条例、培训规划、晋升制度要尽可能合情合理、具体可行,使员工乐于接受。
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员工提出意见、发表心声的平台与机制,使员工内心的需求得以外显,便于企业及时了解。
只有双方心理期望产生交融,平衡考虑彼此的付出和所得,才能保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
2.根据心理契约的主观性特征,企业与员工要加强沟通与理解。
企业通过开诚布公、深入访谈等途径,了解彼此的主观期望,尽可能使彼此期望趋向接近。
对可能出现的违约现象要作出合理归因或解释说明,以取得对方的理解和谅解。
研究表明,一方认为对方对心理契约故意违反,最容易导致心理契约的破坏,如果理解为“事出有因”,或是由于认知上的不一致造成的心理契约违背,负面影响就较小。
3.根据心理契约内容丰富性的特征,企业不能把聘任员工理解为,“我出钱、你出力”的简单交换关系。
员工加入企业组织获取的物质利益仅仅是一种外在“报酬,而大多数员工渴望得到的是工作的”内在“报酬,如工作的意义、发展机会、群体归属感受、他人的肯定、信任、尊敬、荣誉等,这种精神方面的需求对员工更有持久的激励作用。
任何企业都不缺乏这种精神性资源,投入成本又低,并且只要用心开发,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完全可以达到员工满意的程度。
4.根据心理契约的多变性特征,企业管理者应当明确,心理契约是一个“建立—修订—再建立”的动态循环过程。
只要一方感到彼此的投入与获得发生变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其它参照对象发生变化,心理契约的内容就随之变化。
它永远处于不断形成、不断修正之中,这种变化过程可以是公开的,也可能是在内心完成的。
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敏锐地观察到这种变化,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契约的裂痕。
因此,企业管理工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有权变思想,管理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方式,适时引导和更新彼此的期望,以形成新的心理契约。
5.根据心理契约的差异性特征,企业管理应当以人为本,重视个性化关怀,尊重和尽可能满足每个员工带有个性特征的正当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分别进行教育和引导。
心理契约形成的基础不是刚性制度,而是伦理道德、人际信任等人文因素。
有人认为企业管理者要具有“超制度”管理能力、“差异化”管理能力,就是基于对员工个体差异性假设而提出的。
企业适当采用一些弹性管理、柔性管理,有利于心理契约的维护。
6.根据心理契约的纯洁性特征,企业管理者要十分重视营造企业文化,提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提升自我、服务社会成为企业和员工的主导思想,以此为核心建立共同愿景,提倡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员工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观。
企业与员工一旦成为“生命共同体”,即使其它方面不尽如人意,也能得到充分谅解,遇有困难会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与帮助,心理契约也会更趋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