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冷凝器-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76b8d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5.png)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一、空调制冷系统的概述空调制冷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其基本组成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
二、压缩机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
常见的压缩机有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等。
三、冷凝器冷凝器是将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释放出来,并使其变成高压液体的设备。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通常采用水或空气作为散热介质。
常见的冷凝器有管式冷凝器和板式冷凝器等。
四、膨胀阀膨胀阀是控制制冷剂流量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整个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将高温高压液体通过细小的孔口流出,使其压力降低,同时温度也随之降低。
常见的膨胀阀有毛细管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等。
五、蒸发器蒸发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并通过与室内空气的接触来吸收热量的设备。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通常采用水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
常见的蒸发器有板式蒸发器和管式蒸发器等。
六、其他组成部件除了上述四个基本组成部件外,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很多其他的组成部件,如制冷剂、管路、控制系统等。
1. 制冷剂:是指在空调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和完成制冷循环的介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R22、R410A等。
2. 管路:是将各个组成部件连接起来并传递制冷剂流动的重要部分。
通常采用铜管或钢管等材料。
3. 控制系统:是对整个空调制冷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测的设备。
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等。
七、总结空调制冷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件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是其基本组成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制冷剂、管路和控制系统等其他因素。
只有各个组成部分协调配合,才能实现良好的制冷效果。
制冷机冷凝器工作原理
![制冷机冷凝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55c42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f.png)
制冷机冷凝器工作原理
制冷机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铜之类的金属由于其导热性能强,常被用于输送蒸气。
为了提高冷凝器的效率,通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这可以加大散热面积,从而加速散热。
此外,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热量被有效地带走。
制冷机的制冷原理是一个循环过程。
首先,压缩机将工质(通常是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然后,这些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凝成中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这些液体经过节流阀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最后,这些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被送入蒸发器,在其中吸收热量并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然后再次被输送进压缩机,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制冷机书籍或咨询制冷机生产商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冷冻水泵与冷凝器工作原理
![冷冻水泵与冷凝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d8b2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b.png)
冷冻水泵与冷凝器工作原理
冷冻水泵和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冷冻水泵工作原理:
冷冻水泵是制冷系统中的一种泵,主要用于将低温冷冻剂
(如液氨、液氧等)从蒸发器中抽送到冷凝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a. 冷冻水泵通过电动机带动泵的转子旋转,产生离心力。
b. 冷冻水泵的进口管路连接到蒸发器的出口,将低温冷冻剂
吸入泵中。
c. 低温冷冻剂在泵内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压缩并加速流动。
d. 高速旋转的冷冻水泵通过出口管路将低温冷冻剂推送到冷
凝器,进一步进行制冷循环。
2. 冷凝器工作原理: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用于将高温高压的气
体冷却成液体。
其工作原理如下:
a. 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冻剂)从冷冻水泵进入冷凝器。
b. 冷凝器内部通道布置有大量的冷却管,冷却管外包覆有冷
却介质,例如水或空气。
c. 冷冻剂在冷凝器中与外部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传热
过程而冷却下来。
d. 冷却后的冷冻剂逐渐转化为液体形态,并在冷凝器内被收集。
e. 冷凝后的液体冷冻剂会经过节流阀(或膨胀阀)降压,重
新进入蒸发器中,继续参与制冷循环。
通过冷冻水泵和冷凝器的配合工作,制冷系统能够循环地实现将热量从蒸发器中吸收,通过冷凝器的冷却过程将热量释放到外环境中,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冷凝器
![冷凝器](https://img.taocdn.com/s3/m/2309682bb4daa58da0114a2b.png)
冷凝器在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除了起心脏作用的压缩机外,还有为完成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冷凝器、蒸发器与节流阀。
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就是制冷装置中的主要热交换设备,它们传热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制冷装置的性能和运转的经济性。
因此,正确地选择、操作管理冷凝器和蒸发器对发挥和提高制冷装置的制冷性能、降低运行费用有密切关系。
节流机构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用来实现制冷剂液体的节流膨胀,并起调节蒸发器供液量的作用。
设备虽小,但它是制冷系统中四个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一、冷凝器的功用及其传热的基本情况冷凝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并使之凝结成液体的热交换设备。
其工作过程是:来自压缩机的过热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后先被冷却成饱和蒸汽,继而被冷凝成饱和液体。
若冷却介质流量大、温度低时,饱和液体还可进一步被冷却成过冷液体。
在既定的热交换设备中其热交换面积是一定的,因而要提高传热量,除了提高对数平均温差外,其重要途径是如何提高传热系数。
而冷凝器传热系数的大小则取决于冷凝器的结构、管壁内外两侧(制冷剂侧及冷却介质侧)放热系数以及传热表面污脏的程度,下面简单地分析一下影响冷凝器的传热系数的因素。
1、影响制冷剂侧蒸汽冷凝放热系数的因素制冷剂凝结的形式当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与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相接触时,它就在壁面上凝结为液体。
其凝结形式可分为“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两种情况。
一般说来,在相同温差下珠状凝结比膜状凝结的放热量要大15~20倍。
但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的凝结一般为膜状凝结。
制冷剂的流速和流向当制冷剂蒸汽在直立管壁上作膜状凝结时,在冷却表面的最上端,蒸汽直接同壁面接触而冷凝,凝结的液体就沿着冷却表面向下流动,液膜层越向下越厚。
这时液膜便把冷却表面同制冷剂蒸汽隔开,蒸汽凝结时所放出的潜热必须通过液膜层传递到壁面。
显然冷却表面越高,温差越大,平均放热系数将越小。
如果冷凝液膜的流动方向与汽流方向一致时,可使冷凝液膜能较迅速地流过传热表面。
电冰箱的组成
![电冰箱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e185afe4d15abe23482f4d44.png)
冰箱由哪几部分构成(2010-02-23 19:50:22)转载▼电冰箱主要由箱体、门体、制冷系统、电气系统及附件五部分组成。
一.箱体和门体箱体、门体根据不同的温度要求组成若干间室,与外界空气隔绝并分别保持一定低温。
箱体、门体由箱壳、箱胆、门壳、门胆等结构件和绝热材料组成。
1.箱壳、门壳一般由0.4-0.8mm的冷轧钢板作成,表面经磷化与喷塑(或喷漆)处理。
为了美观,门壳多用彩板,有的冰箱已经使用拉丝板。
2.箱胆、门胆一般用厚1.2-5mm的ABS板或HIPS板经真空成型作成。
箱胆也有用铝板作成的,这种箱胆强度比塑料好,但耐腐蚀性不如塑料。
3.隔热层过去冰箱的隔热层都用玻璃棉充填,现在冰箱隔热层都用聚氨酯发泡塑料。
聚氨酯发泡塑料是在异氰酸酯、聚醚的聚合反应中,加入发泡剂发泡而成。
发泡剂过去都采用R11,这种发泡剂对大气层的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现在的发泡剂逐渐改为R141b或环戊烷,这两种发泡剂都是环保发泡剂。
4.门铰链箱体和门体由门铰链联接在一起。
单门电冰箱有上、下两个铰链,双门电冰箱有上、中、下三个铰链。
门铰链上一般都加一个限位机构和一个自锁机构。
5.门封条为防止冰箱内冷气外泄和外界热气侵入,在门体的内壁四周装有磁性门封条,依靠磁条的磁力,将门封与箱体铁皮紧紧吸住。
门封条是用软质聚氯乙烯挤塑成条,将磁性胶条穿入塑料门封条的空心管里,四角热粘合而成。
康佳冰箱的门封条基本都可以进行拆卸,方便清洗。
二.制冷系统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组成,制冷系统利用制冷剂的循环进行热交换,将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冰箱外的空气中去,达到使冰箱内降温的目的。
1.压缩机家用电冰箱用压缩机一般为全封闭压缩机。
它的全称为“电冰箱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它实际是将压缩机与电动机全部密封在机壳内。
(1)压缩机的作用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心脏”,它的作用是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输送和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制冷剂在系统中进行制冷循环。
制冷系统蒸发器与冷凝器
![制冷系统蒸发器与冷凝器](https://img.taocdn.com/s3/m/a40e9e38aa00b52acec7cac4.png)
制冷系统蒸发器与冷凝器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而若失效关闭一、冷凝器的操作1、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器除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关闭外,其余各阀均理应开启。
2、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压力最高不应超过1.5MPa(做参考),否则应查明原因查清并及时排除。
压缩机全部停机15min后,才可停止向冷凝器供水。
冬季长时间停止工作时应将存水放净,以免冻坏设备。
3、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温度和水量,冷却水转口贸易的温差约为2-4记,一般冷凝温度比冷却水出水温度高3-5℃。
4、冷凝器导管上污垢的污垢要定期清除污垢厚度不得超过1mm,一般每年根除一次。
5、空气冷却氟用冷凝器有油污现象时会出现油污。
应及时发现冷凝器的爆燃,以便及时检修。
6、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分水器的放置应适当,水沿管道内壁应均匀分布,水量要充足。
7、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应下迸上出,运行时冷却水不得断电。
8、蒸发开放式冷凝器运行时,应先起动排风机及循环水泵,再开启迸气阀和出液阀。
喷水嘴应畅通,喷水要均匀,每年要清洗一次水垢。
9、风冷式冷凝器必须经常用压缩空气清洗管壁和上所散热肋片上累积的尘土,以提高传热效率。
10、多台冷凝器组合使用时,要确定冷凝器的工作台数、所需冷却水量及水泵运行运转的台数,应以压缩机的耗电量、冷却水的温度等相位为依据,达到制冷系统的经济政策、合理和安全运行。
二、蒸发器的操作冷间滤网可分为两类:冷风机和冷却排管。
冷风机一般在冷却间、冻结间和冷却物冷减间使用,因安装位置可分为落地式冷风机和吊顶式冷风机。
冷却排管常用于冻结物冷藏间,一般的小型冷藏库也使用冷却排管蒸发器。
1、冷风机的操作。
稳态冷风机起动前应处于完好平衡态,风机与电动机的地脚松动螺栓不会应松动,叶片果皮与钢骨及风筒不应摩擦,转动应灵活,轴承润滑应良好。
正常运转时,冷风机的蒸发盘管表面应均匀结霜。
若发现结霜不均匀说明供液不正常,应进行调整,适当开大供液阀,增加供液量。
若霜层太厚,将会使蒸发盘管的翅片间隙被霜层堵住,阻碍空气流通,降低换热效率,使冷间降温困难。
大型氨制冷冷库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
![大型氨制冷冷库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0773e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a.png)
大型氨制冷冷库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一、制冷剂氨(Ammonia,NH3)作为制冷剂已有多年的历史,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型制冷剂,但由于氨在常温下不易被氧化,其热力性质与压力曲线图的形状具有较宽的范围,在制冷设备中具有较高的热力性能和压力比,同时价格较低,因此,至今氨制冷装置仍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制冷系统氨制冷系统一般由冷冻系统、冷凝系统和蒸发系统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如下:1.冷冻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
压缩机将氨气压缩并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器将氨气冷却并形成液态氨;节流阀负责控制氨液的流量和压力;蒸发器则将液态氨转化为气态氨,实现制冷效果。
2.冷凝系统:由冷凝器、冷却水和排放水组成。
冷凝器负责将气态氨转化为液态氨;冷却水负责将冷凝器的热量带走;排放水则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中。
3.蒸发系统:由蒸发器、回热器、压缩机和排放口组成。
蒸发器负责将液态氨转化为气态氨;回热器将部分氨气导入压缩机进行再压缩:压缩机则将氨气压缩并输送至冷凝器;排放口则将未被压缩的氨气排放到环境中。
三、冷库保温冷库保温是保持冷库温度稳定的重要措施。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聚氨酯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冷库的热损失,提高冷库的保温效果。
四、制冷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是控制制冷设备运行的重要部分。
它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阀门的开启度和制冷剂的流量等参数,来控制冷库的温度和湿度。
制冷控制系统一般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五、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是制冷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由冷却水泵、冷却塔和管道等组成。
冷却水通过水泵输送到冷凝器等设备中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中,实现冷却效果。
六、氨液回收系统氨液回收系统是用来回收和再利用制冷系统中排放的氨液的系统。
它由氨液收集器、氨液泵和过滤器等组成。
通过收集和过滤排放的氨液,回收系统能够实现氨液的再利用,减少氨液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分类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15772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5.png)
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分类
在制冷系统中,冷凝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转化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冷凝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对冷凝器进行的分类:
根据冷却介质分类:
1、水冷式冷凝器:用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将高温气态制冷剂冷却成液态。
风冷式冷凝器: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通过空气流动将高温气态制冷剂冷却成液态。
2、根据冷凝压力分类:
高压冷凝器:在较高的压力下工作,通常用于大型制冷系统或需要较高冷凝压力的场合。
低压冷凝器:在较低的压力下工作,通常用于小型制冷系统或需要较低冷凝压力的场合。
3、根据冷凝器的结构分类:
壳管式冷凝器:由一组平行的管子组成,管子外面套有一个壳体,水在管外流动,制冷剂在管内流动。
这种结构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
翅片式冷凝器:由许多扁平的翅片组成,制冷剂在翅片之间流动,空气通过翅片表面进行热交换。
这种结构适用于小型制冷系统或需要高
效散热的场合。
套管式冷凝器:由多组直径不同的管子组成,制冷剂在管内流动,水在管外流动。
这种结构适用于需要较大散热面积的场合。
4、根据使用场合分类:
工业用冷凝器:用于工业制冷系统中,通常较大,能够处理大量的制冷剂。
家用冷凝器:用于家用制冷设备中,如冰箱、空调等,通常较小,但也需要高效的散热性能。
这些是常见的冷凝器分类方式,实际上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分类。
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合的冷凝器类型对于确保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非常重要。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制冷系统的组成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制冷系统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a875c2ceefdc8d376ee32be.png)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蒸发器的组成:
螺旋管、翅片、入口管路和出口管路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空调蒸发器的制冷原理:
空气流经蒸发器表面,汽化过程中制 冷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在蒸发器上
形成小水滴,水滴聚集在蒸发器的底部,并排出
车外。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冷凝器
作用: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 冷剂进行冷却,视之凝结为液体。 位置:一般安装在散热器的前面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蒸发器与冷凝器的统称。 空调热交换器是借助空气来进行热交换的,而空 气传递热量的效率很低,因此热交换器外侧都设 计有翅片来增大表面积,以增强传热效果。
空调的翅片
螺旋管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蒸发器
作用:将经过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汽 化,吸收蒸发器周围空气的热量而使之降温,鼓 风机再讲冷风吹到乘客舱内。 位置:仪表台下方的空调箱壳体总成内。
知识回顾
• • • • • 1、制冷系统的主要元理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出冷凝器的工作过程。
汽车空调基 础知识
---------制冷系统
知识点回顾
1、节流元件是什么的分界点? 节流元件是区分高压与低压的一个分界点 2、节流元件的种类? 节流管与膨胀阀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主要元件: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压缩 机、热交换器(冷凝器和蒸发器)、节流元件、
干燥过滤器和制冷剂管路等。
这节课主要讲授蒸发器与冷凝器
冷凝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冷凝器结构: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冷凝器工作原理:
空条冷凝器利用发动机冷却风扇将制 冷剂放出的潜热传送到空气中去。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c071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7.png)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
压缩机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从高温高压状态转变为高温低压状态,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其制冷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然后将其送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却。
在压缩机内部,制冷剂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压缩效果,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2.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成高温低压的制冷剂。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通过管道流动,同时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取决于其表面积和热交换效率,因此在设计冷凝器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3. 制冷剂的循环过程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在蒸发阶段,制冷剂从低温低压状态转变为低温高压状态;在压缩阶段,制冷剂从低温高压状态转变为高温高压状态;在冷凝阶段,制冷剂从高温高压状态转变为高温低压状态;在膨胀阶段,制冷剂从高温低压状态转变为低温低压状态。
这个循环过程不断重复,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总之,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主要包括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制冷剂的循环过程。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89a7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6.png)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压缩机冷凝器是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扮演着将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关键角色。
其制冷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
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压缩机。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热量,从而产生蒸汽。
这些蒸汽随后通过压缩机的进气口进入压缩腔。
压缩机内部有一个活塞,当蒸汽进入压缩腔时,活塞开始向下运动。
接下来,活塞向下运动时,会增加蒸汽的密度和压力。
随着活塞的运动,蒸汽被压缩成高压气体,并通过压缩机的出气口排出。
这个过程使得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升高。
然后,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器,通常由一组金属管组成,外部则有一个风扇用于散热。
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流动,同时与冷凝器的金属管接触。
当高压气体与金属管接触时,它会释放热量,并逐渐冷却下来。
高压气体在冷却过程中逐渐凝结成液体。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出的热量会被冷凝器散发出去,从而使制冷剂的温度降低。
液体制冷剂随后通过冷凝器的出口流出,并进入膨胀阀。
总结来说,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可以概括为:制冷剂经过蒸发器蒸发吸收热量产生蒸汽,然后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压气体通过与金属管接触释放热量,并逐渐冷却凝结成液体。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制冷剂能够持续地从气态转变为液态,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压缩机冷凝器在压缩式制冷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它能够有效地实现制冷效果。
同时,压缩机冷凝器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考虑到散热效果,以确保制冷剂能够充分地释放热量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制冷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冷凝器,并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是将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它通过蒸发器和压缩机的作用,将制冷剂从蒸汽状态压缩成高压气体,并通过冷凝器的散热作用使其冷却凝结成液体。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实现制冷效果,还能够保证制冷剂的正常循环和稳定工作。
冰箱的主要结构(绝对很实用)
![冰箱的主要结构(绝对很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fdfed8f18583d048645996.png)
铰链
底铰链
中铰链
顶铰链
2.制冷系统——压缩机
1.吸气管 2.排气管 3.工艺管 4.油冷却管
几个问题: 压缩机的倒置 压缩机的搬运 压缩机和制冷剂 压缩机管的区分
制冷系统——冷凝器
形式 外挂式
冷凝器
内藏式 (背板)
优点
缺点
工艺简单 外观不美
散热效果较 好
容易损坏,
可靠美观 工艺较复杂
成本低廉 散热面积小,效果差
外挂冷凝器除美观及易碰损外,在换热效率 上较内藏冷凝器优越,且易于维修更换,出 口产品采用居多,且是提高能耗的选择之一
制冷系统——防露管
1.防露管的功能 2.防露管设置的准则 3.电热防露丝
制冷系统——毛细管
一.毛细管的重要性:
性能、噪音
二.毛细管的主要技术指标 及其影响因素:
流量 3000~5000 ml/min (入口氮气压力690± 10kPa)
较表面氧化处理的铝板管式耐腐蚀效 果略好。
传制冷效率高
成本高
耐腐蚀性较好 工艺设备要求高
表面喷塑0.2~0.4mm,耐腐蚀性强,寿 命长
制冷系统——冷冻蒸发器
丝管蒸发器
铝板管蒸发器
制冷系统——冷冻蒸发器
喷塑丝管蒸发器 镀锌丝管蒸发器
制冷系统——冷冻蒸发器
喷塑铝板管蒸发器 表面氧化铝板管蒸发器
制冷系统——冷藏蒸发器
门体
门壳(或玻璃) 门端盖 立柱 门胆 门封条 保温层 止挡 自锁机构
端盖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端盖与立柱的配合结构 有拼接和套接两种,多 段连续弧面的拼接在制 件要求和工艺控制上难 度大,接缝不齐和接合 面台阶是主要外观问题
门封条
• 门封条由软PVC和磁性塑料条两部分组成。 • 在箱体的热损失中,门封的热损失占10~15%; • 门封的密封性能与门封的结构有关,一般是气囊越多越好,但需要综
制冷 系统
![制冷 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c84e9c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74.png)
第一节空调冷源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制冷机组 第四节蒸发器和冷凝器
第一节空调冷源
“制冷”就是使自然界的物体或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 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随着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 术现代化的发展,制冷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厂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空气调节和冷藏,直接关系到很多部门的生产和人们 生活的需要。
制冷过程的实现一般需要借助制冷剂来实现。利用“液体 汽化要吸收热量”这一物理性质把热量从要排出热量的物体 中吸收到制冷剂中来,又利用“气体液化要放出热量”的物 理性质把制冷剂中的热量排放到环境或其他物体中去。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由于需要排热的物体温度必然低于或等于环境或其他物体的 温度,因此要实现制冷剂相变时吸热或放热的过程,需要改 变制冷剂相变时的热力工况,使液态制冷剂汽化时处于低温、 低压状态,而气态制冷剂液化时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实现 这种不同压力变化的过程,必定要消耗功。根据实现这种压 力变化过程的途径不同,制冷形式主要可分为压缩式、吸收 式和蒸汽喷射式三种。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压缩式制冷和吸收 式制冷。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 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等。
十灰散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止血方
【组成】大蓟9 g,小蓟9 g,荷叶9 g, 侧柏叶9 g,茅根9 g,茜根9 g,山栀9 g,大黄9 g, 牡丹皮9 g,棕榈皮9 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制冷机组
3.离心式冷水机组 离心式冷水机组中的制冷压缩机属速度型,是依靠高速旋
转的叶轮产生的离心力来压缩和输送气体,使其获得高压和 高温的。 离心式冷水机组具有重量轻、占地少,振动小、噪声低, 运行平稳,调节性能较好,工作可靠的优点。由于它的制冷 能力大,所以适用于空调耗冷量较大的系统。其缺点是用材 要求高,低负荷运行时易发生喘振(易损坏机器)。 (二)吸收式冷水机组 适用于空调制冷使用的吸收式冷水机组是浪化铿吸收式制 冷机。该机组是以热源为动力,可以制取5 oC以上的冷水的 制冷设备,按热能类型分为热水型、蒸汽型、直燃型。
氨制冷系统工作流程
![氨制冷系统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afa6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4.png)
氨制冷系统工作流程氨制冷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制冷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氨作为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氨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
首先,氨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的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氨从蒸发器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氨气,接着被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再经由节流阀降温后进入蒸发器,最后循环继续。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从蒸发器开始。
蒸发器是氨制冷系统的热源,通常是用于吸收热量的冷却介质。
在蒸发器中,氨从液体态转化为气体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
蒸发器通常采用换热器的形式,并且需要与水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是通过外界的热力源(如环境空气)提供热量来实现的。
接下来是压缩机的工作。
压缩机是氨制冷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氨气压缩成高温高压氨气。
在压缩机中,氨气通过旋转或活塞的运动,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因此压缩机通常由电机驱动。
压缩后的氨气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是氨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设备,用于冷凝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
在冷凝器中,氨气通过换热器与冷却介质(如水)接触,从而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
在这个过程中,氨气逐渐冷却并凝结成液体,同时冷却介质被加热。
接下来是节流阀的作用。
节流阀是氨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其作用是将高压液态氨气通过节流阀的减压作用变成低压液态氨气。
节流阀的运作原理是利用液体通过狭窄通道时速度增加,压力下降的原理,从而实现氨气的降压。
节流阀起到限制液体流动的作用,使得液态氨气在接下来的蒸发器中可以进行蒸发和吸热。
最后是氨制冷系统的循环过程。
在节流阀后,低压液态氨气进入蒸发器,通过与外部的冷凝介质(如冷却水)接触,从而将热量吸收并蒸发。
在这个过程中,氨气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并且吸收了一定的热量。
蒸发后的氨气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制冷系统中蒸发式冷凝器韵性能优势
![制冷系统中蒸发式冷凝器韵性能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c1e0bf0beff9aef8941e06e1.png)
耗 水量 仅 为 水 冷 式 冷 凝 器 的 1 %, 考虑到飞溅损失 、 排 污 换 水 等
因素 , 实 际耗 水 量 约 为 水 冷 式 的 5 % 1 0 %。蒸 发 式 冷 凝 器 大大
同风 冷 式 冷凝 器相 比 , 蒸发 式 冷 凝 器 冷凝 温度 较 低 。 而 冷 凝 温度
立式壳管冷凝 器, 年节省 费用约 3 0万, 且设备故 障率变小、 各方
面改 善 效 果 明 显 。
每升 高 1 ℃, 单位制冷量 的耗 电量将增加 3 % ~3 . 5 %, 所 以采用
如某水产公 司的万吨级冷藏库 ,原来配置的是 立式壳管式 冷凝器 , 冷却用水直接有天然的湖泊水, 配套水泵三 台。所用冷
凝器腐蚀严重, 设备 维修 较 高。 后 来 采 用 蒸发 式 冷 凝 器 取 代 原 不
球 温度低 8 ~1 4 ℃, 加 上 上侧 风机 给设 备 造 成 的 负压 环 境 , 因此
太 阳 能 热 利 用 管 理 办 法 3月 起 执 行
如果 水力坡 度按0 . O l m / m 计算 ,地 下水 渗流 速度 为
9 4 6 m / y , 此 时必须 考虑地 下 水流 动 的作用 , 这样 可 以减 小 地埋 管长 度进而 降低 了初 投资 。
很 小 ,地下水 流 动 的影 响几 乎可 以忽 略 ;但 是对 于 粗 砂, 尤 其是砂 砾层 必须考 虑地 下水 流动 的作用 。
Ef f e c t s Of Gr o u nd -W a t e r Fl o w On Cl o s e d - L o o p Gr o u nd — S o u r c e He a t
常见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常见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31dc380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2.png)
常见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是经冷凝器的放热表面,将制冷剂过热蒸气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自身被冷却为饱和蒸气,并进一步被冷却为{压液体,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下面介绍常见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1、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制冷剂蒸气在管子外表面上冷凝,冷却水在泵的作用下在管内流动。
制冷剂蒸气从上部进气管进人,凝结成液体后由筒体下部的出液管流人贮液器。
冷凝器的筒体两端用端盖封住,端盖内用分水隔板实现冷却水的多管程流动。
冷凝器的管束个数为偶数,这样可以使冷却水的进、出门设d在同一端盖上,且下进上出。
2、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四肢加装,两端没斜槽。
制冷剂蒸气从冷凝器外壳中部偏上的进气管步入圆筒内的管外空间,冷凝后的液体沿管外壁从上向下流动,涌入在冷凝器底部,经出液管入人储藏液器。
冷却水从上部进人冷凝器的成套管内,呈圆形膜状沿管壁泣不成声,排人冷凝器下面的水池,循环采用。
3、套管式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由两种相同赀径的管子做成,单根或多根大直径管套在大直径管内,然后缝成蛇形或旋形,例如围站2-98右图。
制冷剂的蒸气从上方进人内外管之间的空腔,在内管外表面上冷凝,液体在外管底部依次下流,从下端流人贮液器中。
冷却水从冷凝器的下方进人,依次经过各排内管从上部流出,与制冷剂呈逆流方式。
套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流程长,制冷剂在被冷却水吸热的同时,还被管外空气冷却,传热效果好。
4、螺旋板式冷凝器。
螺旋板式冷凝器由两个螺旋体加之顶盖和接管形成。
两个螺旋体构成两个螺旋形地下通道,两种流体在地下通道中逆流流动,一种流体由螺旋中心流向,从周边流入,另一种流体由周边流人,从中心流入。
螺旋结构使内部难于[洗脸和检修。
5、板式冷凝器板式冷凝器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板片叠装而成。
各板片之间形成许多小流通断面的流道,制冷剂和软冷剂通过板片进行换热。
6、螺旋折流板冷凝器。
螵旋八折流板冷凝器中螺旋主体由螺旋折流板和阻流板顶角内模共同组成。
制冷技术:冷库制冷系统-
![制冷技术:冷库制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390eef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3.png)
冷库制冷系统冷库的冷间种类较多,库温不同,因此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各不相同,我们把同一蒸发温度冷间用一个制冷系统,配备一套制冷压缩机、冷凝器等设备,称为某蒸发温度系统。
如冻结间温度一般为-23℃,蒸发器的温度为-33℃,则全部冻结间用一个制冷系统,称为-33℃蒸发温度系统。
这样,冷库的功能越多,制冷系统越复杂。
为简化制冷系统,冷库最多采用三种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如一个冷库可以有-33℃、-28℃和-15℃三个蒸发温度系统。
因为-33℃和-28℃蒸发温度较低,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必须采用两级压缩循环形式。
因此,一个实际的冷库制冷系统设备较多,管道组织较复杂。
一、单级压缩制冷系统为方便认识冷库制冷系统,首先介绍单级压缩冷库制冷系统及设备。
图2-7示出了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原理图。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由制冷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组成。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的四大部件分别为压缩机组、立式冷凝器、膨胀阀和空气冷却器(即冷风机,内置蒸发器和风机),其它设备还有油分离器、氨液过滤器、高压贮液桶、低压贮液桶、氨泵,以及空气分离器。
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池和冷却塔。
压缩机组还配有油泵和油桶等供油设备。
制冷剂循环的过程是从压缩机吸气开始着手分析,压缩机吸入低温低压的氨气经压缩后排入油分离器,在油分离器中绝大部分润滑油被分离出来,沉在油分离器下部,而高压制冷剂蒸气则从油分侧上部排出,然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却为常温高压液体,制冷剂液体从冷凝器侧下部流出,再经氨液过滤器后进入高压贮液器。
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和少量的蒸气,共同进入低压循环贮液桶。
在低压循环贮液桶中,低温液体经氨泵送入空气冷却器,而少量从节流阀产生的蒸气与蒸发器流回的蒸气一道被压缩机吸入。
氨泵将4~6倍蒸发量的低温氨液送入蒸发器内吸收冷库内空气的热量,一部分氨液气化为蒸气,尚有相当多的氨液重新流回低压循环贮液桶,在桶内气液分离后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气化。
制冷设备及系统
![制冷设备及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bb8ae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9.png)
比较项目
压缩式
结 构 压缩机
吸收式 吸收器、液泵、发生器
耗能类型 机械能
热能(蒸汽、燃油、燃气、 废热、余热)
工况特点 冷凝压力高
冷凝压力低
制冷工质 制冷剂(氨、氟里昂) 工质对:吸收剂-制冷剂(溴 化锂-水、水-氨)
热力计算 压缩式制冷热力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力计算
五、经济技术分析
优点:1.工质环保 2.以热能为动力,节电效果明显 3.可以利用余热废热
三、制冷系统实例
(四)冷藏运输: 1、冷藏集装箱 2、冷藏车 3、铁路保温车厢
(五)其他应用: 1、除湿机 2、低压生产干冰 3、高压生产干冰
4、低温试验箱
制冷压缩机类型
类型
活塞连杆式 往复式
活塞斜盘 式
容 积 旋转式 式
转子式 涡旋式
螺杆式
单螺杆 双螺杆
速度 式
离心式
气密特征 开启 半封闭
全封闭
开启
开启 全封闭 开启 全封闭 开启 半封闭 开启 半封闭 单级 多级
容量范围(KW)
主要用途
0.4~120
冷冻、空调、热泵
0.75~45
冷冻、空调
0.1~15
冷藏库、车辆
特点
机型多,易生产, 价廉,容量中等
0.75~2.2
0.75~2.2 0.1~5.5 0.75~2.2 2.2~7.5 100~1100 22~90 30~1600 55~3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利昂套管式冷凝器
氨套管式冷凝器
特点: 内管中冷却水下进上出,外套管内高压气态制冷剂上进下出,为逆 流式换热,传热效果好,传热系数1100 W/m2· ℃左右; 结构紧凑,制造简单,价格便宜、传热特性好; 冷凝液体过冷度大;冷却水耗量较少。 制冷剂侧和冷却水侧阻力都较大 清洗不方便,要求冷却水水质好;
结构: 1-放气管 2-均压管 3-安全阀接管 4-配水箱 5-管板 6-进气管 7-无缝钢管 8-压力表接管 9-出液管 10-放油管
分水器结构
横 向 壳体、管板、管束、顶盖(封头) 、挡板 纵 向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1-出口2-端盖3-垫片4-管板5-放空气阀接头6-气态制 冷剂进口7-挡气板8-管架10-安全阀接头11-水室放气 旋塞12-水室放水旋塞13-泄放阀接头14-冷却管15-液 态制冷剂出口16-水入口
特点: 冷却水的行程较长,流速高,水侧的换热系数大; 提高冷却水进出口的温差,减少冷却水用量;
氨系统用光滑钢管;氟利昂系统采用低肋铜管,强化氟利昂侧的冷凝放热。
冷却水温升:4~6℃ 优缺点:
冷却水流速高,传热系数较立式高;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 冷却水温升较大,冷却水耗用量较少。
特点: 循环水量比水冷式少得多(只有水冷冷凝器的5%~10%),补水 量少(只有水冷冷凝器的1/50~1/25),适合于缺水和气候干燥地 区使用; 风机流量小(不到风冷冷凝器的50%); 换热量受湿球温度影响很大,气候越干燥效果越好; 吸入式蒸发式冷凝器气流均匀地经过冷凝盘管,传热效果比压送式 好,但风机在高温高湿下运行,易发生故障; 水泵功率小,节省运行费用; 初投资高。 冷却水不断循环使用,水垢层增长较快,需要使用经过软化处理的 水。
压 缩 机 是 心 脏 , 起 着 吸 入 、 压 缩 、 输 送 制 冷 剂 蒸 汽 的 作 用 。
节 流 阀 对 制 冷 剂 起 节 流 降 压 作 用 、 同 时 控 制 和 调 节 流 入 蒸 发 器 中 制 冷 剂 液 体 的 数 量 , 并 将 系 统 分 为 高 压 侧 和 低 压 侧 两 大 部 分 。
蒸发式冷凝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1、喷头堵塞,引起冷凝管组没有被均匀润湿,使冷凝压力升高, 需要经常清洗。 2、管组结垢 :配置先进的电子水除垢仪 ,另外还可通过控制循 环水使用周期,以及排污来控制杂质的积聚。 3、水量的合理分布问题 4、腐蚀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进口空气的湿球温度ts1与当地气象条件有关
冷凝器
定义:空调系统的机件,能将管子
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 附近的空气,大部分汽车上的冷凝器 安装在水箱前面。在蒸馏过程中,把 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称为冷凝器。 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 量带走而运转的。
原理: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
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 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 金属导入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 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 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 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 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的 方式把热带走。
管束上附有金属螺旋状缠绕的散热肋片(可加强空气侧的传热效果), 管束可为钢管、钢肋片或铜管、钢肋片〔或铝肋片),管束可连接有 几个通路。气态制冷剂由顶部可分成几路进入冷凝器,当采用轴流 风机(或离心式风机)吹出以2~3m/s,的风速迎面掠过冷凝器的肋管 束时,吸收了管束内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其冷凝液化,被空气带 走的热量即可散发到大气中。
气出
液进 地面 (a) 气出 液进 天花板
(b)
气出
液进
自 然 对 流 式 空 气 冷 却 器
(c)
特点: 噪声小 但冷凝器传热系数低 冷却排管具有存液量少,其充液量约为排管内容积的40%左右,操 作维护方便等优点。
但存在管内制冷剂流动阻力大,蒸发后的蒸气不易排出。
同时由于管外空气为自由运动,传热系数较低,一般在6.3~8.1W (m2· K)范围。
强制对流式空冷式冷凝器
强制对流式空气冷却器又称冷风机。由于光管式空气冷却器传热系 数很低,为加强空气侧的换热,往往需要在管外设置肋片以提高传 热系数值。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设置肋管后因片距较小会引起较大 的流动阻力,必须采取措施强制空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肋片管族, 以便于获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都采用铜管穿整体铝片的结构(因此又 称管翅式冷凝器)。其结构组成主要为——U形弯传热管、翅片、 小弯头、分叉管、进(出)口管以及端板等(如图1)
结构:
1-肋片 2-传热管 3-上封板 4-左端板 5-进气集管 6-弯头 7-出液集管 8-下封板 9-前封板 10-轴流风机 11-装配螺钉
特点: 有噪声,但传热系数有所上升 这种蒸发器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 可以改变空气的含湿量,应用范围广。
但从制造工艺要求分析,肋片与传热管的紧密接触是提 高其传热效果的关键。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它与立式冷凝器有相类似的壳体结构,主要区别在于壳体的水 平安放和水的多路流动。卧式冷凝器不仅广泛地用于氨制冷系统, 也可以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但其结构略有不同。氨卧式冷凝器的 冷却管采用光滑无缝钢管,而氟利昂卧式冷凝器的冷却管一般采用 低肋铜管。这是由于氟利昂放热系数较低的缘故。 注意:有的氟利昂制冷机组一般不设贮液筒,只采用冷凝器底部少 设几排管子,兼作贮液筒用。
冷库冷凝器
冷凝器的种类
冷凝器 水冷冷凝器 空冷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淋激式冷凝器
省水,造价 低,结构简 单,可现场 制作,水垢 易清除;金 属耗量大, 占地面积大
立 式 壳 管 式
卧 式 壳 管 式
套 管 式 壳 管 式
省水,造价低,结构简单, 水垢易清除,体积小 不需水,安装简单,可置于屋面;传 热系数小,受环境温度影响大,恶化 环境,除尘困难 传热系数高,机组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 金属耗量大,清洗困难,水阻力大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特点: 1°由于冷却流量大流速高,故传热系数较高,一般K=600~ 700(kcal/m2· h· ℃)。 2°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且可以安装在室外。 3°冷却水直通流动且流速大,故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水源都可 以作为冷却水。 4°管内水垢易清除,且不必停止制冷系统工作。 5°但因立式冷凝器中的冷却水温升一般只有2~4℃,对数平均温 差一般在5~6℃左右,故耗水量较大。且由于设备置于空气中,管 子易被腐蚀,泄漏时比易被发现。
冷却水阻力较大;
清洗不方便,要求冷却水水质较好。
套管式冷凝器
制冷剂的蒸气从上方进入内外管之间的空腔,在内管外表面上冷凝, 液体在外管底部依次下流,从下端流入贮液器中。冷却水从冷凝器 的下方进入,依次经过各排内管从上部流出,与制冷剂呈逆流方式。 这种冷凝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因系单管冷凝,介质 流动方向相反,故传热效果好,当水流速为1~2m/s时传热系数可 达800kcal/(m2·h·℃)。其缺点是金属消耗量大,而且当纵向管 数较多时,下部的管子充有较多的液体,使传热面积不能充分利用。 另外紧凑性差,清洗困难,并需大量连接弯头。因此,这种冷凝器 在氨制冷装置中已很少应用。 对于小型氟利昂空调机组仍广泛使用套管式冷凝器。
制冷系统—冷凝器
制作人:
制冷系统简介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 冷系统中必不 可少的四大件。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实 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 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 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 性而设置的。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 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 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 作用。 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 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 两大部分
传热系数高,耗水量小,占空间小;水质要求高, 清洗不易,留出拔管空间 传热系数高,占地面积小,清洗方便;耗水量大,体型笨重
(一)水冷式冷凝器
原理:水冷式冷凝器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靠水的温升带走冷凝热 量。冷却水一般循环使用,但系统中需设有冷却塔或凉水池。
优点:制冷能力大,运行经济性好。 缺点:水系统比空气冷却系统复杂
壳管式冷凝器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冷却水靠重力沿管内流下的开式壳管式冷凝器,常用于大型氨制冷 装置中。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冷却水在压力下流过水平管束的闭式壳管式冷凝器,常用于大、中 型氨或氟利昂制冷装置中。 套管式冷凝器 制冷剂的蒸气从上方进入内外管之间的空腔,在内管外表面上冷凝, 液体在外管底部依次下流,从下端流入贮液器中。
优点: 系统简单,不需要冷却水,适用于缺水或供水困难的地区; 风冷热泵:从空气取热量。 缺点 : 传热系数低;
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水冷式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均低于风冷设 备;
冷凝温度高,压缩机容量比水冷式大15%。
自然对流空冷式冷凝器
自然对流方式只是用于制冷量小的一些家用制冷设备中(如冰箱等〕, 冷凝器置于空气流通的地方,靠自然通风散发冷凝器表面的温度。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是采用机械强制通风对流,冷却冷凝器管内的气 态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