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合集下载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研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考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物价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社会保障和恩格尔系数几个因素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为了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SPSS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很强,而他们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消费支出成正比,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支出成反比。

【关键词】消费支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藏旭恒(1994年)的研究,从1952年到1978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达0.95以上。

这是由于当时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所以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很显然储蓄动机是不足的。

本文研究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995年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如何有效的刺激消费需求,成了政府部门和学者关心的问题。

然而只有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相应的刺激政策。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1,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GDP 越高,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高;人均GDP越低,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般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

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收入主要用于收费和储蓄,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我们小组选取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序时数据来量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这一影响因素。

辽宁省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县区一览表

辽宁省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县区一览表
1-2 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盘锦 铁岭 朝阳 葫芦岛
新民市、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 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 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满) 抚顺县、新宾县(满)、清原县(满) 本溪县(满)、桓仁县(满) 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县(满) 凌海市、北镇市、义县、黑山县 大石桥市、盖州市 阜新县(蒙)、彰武县 辽阳县、灯塔市 盘山县、大洼县 调兵山市、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 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蒙) 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

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东陵、苏家屯、沈北新区、于洪 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旅顺口、金州 铁东、铁西、立山、千山 新抚、东洲、望花、顺城 平山、溪湖、明山、南芬 元宝、振兴、振安 古塔、凌河、太和 站前、西市、老边、鲅鱼圈 海州、新邱、太平、细河、清河门 白塔、文圣、宏伟、弓长岭、太子河 双台子、兴隆台 银州、清河 双塔、龙城 连山、南票、龙港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甄选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甄选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优选.)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摘要:本文采用2011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根据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水平很不平衡,消费结构差异也较大。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法等方法,对2011年我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以期反映消费水平与结构上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各地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其次,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

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住房、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

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利用三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与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二、实证分析指标体系的选择(1)评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九个指标,分别为:y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人);x人均食品支出(元/人);x2人1均衣着支出(元/人);x3人均居住支出(元/人);x4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元/人);x5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元/人);x6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元/人);x7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元/人);x8人均其他消费支出(元/人)。

国民经济核算_根据201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_根据201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答案

第1题.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1)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排名答:(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指标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国内生产总值10.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0 36.7 168.0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食 (万83.5 122.3 126.6 144.9 吨)钢6.0 14.1 36.0 160.2 材 (万吨)每天消费量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0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0 70.2 出口总额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0.3 1.5 6.2 31.0(2).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用spss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用spss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用spss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文章结构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2)4. 实证分析 (3)4.1因子分析 (3)4.2 聚类分析 (8)5 结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地域广阔,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省之间的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各省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正确引导消费,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的质量,有必要对全国各省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做比较研究,以期发现经济水平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2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将描述各省份城镇居民全年现金消费支出的八个指标压缩成两个综合指标( 称为主成分) , 这两个主成分保留了原始八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在指标压缩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各省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在综合因子基础上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根据消费差异将全国31个省分为四类。

因子分析模型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利用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

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通过下面的数学模型来表示:X1=α11F1+α12F2+…+α1m Fm+α1ε1,X2=α21F1+α222+…+α2m Fm+α2ε2,…Xp=αp1F1+αp2F2+…+αpm Fm+αpεp,其中:x1,x2,x3,…,xp 为p 个原有变量,是均值为零、标准差为1 的标准化变量;F1,F2,F3,…,Fm 为m 个因子变量,m 小于p,表示成矩阵形式为X=AF+αε,其中:F=(F1,F2,…,Fm)为因子变量或公共因子;ε=(ε1,ε2,…,εp)为特殊因子;F 与ε均为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 A=(αij)p×m 为因子载荷矩阵,αj 称为第j 个因子对第i 个变量的载荷系数. 在模型中,特殊因子起着残差的作用,被定义为彼此不相关且与公因子也不相关。

招警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2020年(27)_真题-无答案

招警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2020年(27)_真题-无答案

招警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2020年(2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材料分析题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

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面积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

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

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点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玻利维亚的波托西)。

请根据这段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1.居住在海拔200~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 56.2%B. 27.8%C. 24%D. 29.5%2.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 0~200米B. 200~500米C. 500~1000米D. 1000米以上3.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 10%B. 8.2%C. 11.6%D. 9.3%4. 4.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 我国的拉萨B. 南美洲的安第斯C. 玻利维亚的波托西D. 日本的广岛5.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A. 56.2%B. 27.8%C. 72.2%D. 29.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为11,242.85元,比去年多1245.38元。

8大类消费情况如下:全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总支出人均4259.81元,比上年增长17.4%;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165.91元,增长11.9%;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1358.26元,增长2.2%;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人均1417.12元,增长4.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786.20元,增长12.5%;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人均1145.41元,增长16.6%;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人均691.83元,增长15.0%;其他商品支出人均418.31,增长16.9%。

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6-33 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2015-2018指标)

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6-33 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2015-2018指标)

0.7
3.3
47.5
1.3
4.0
27.0
1.9
2018 广 西 2018 海 南 2018 2018 重 庆 2018 四 川 2018 贵 州 2018 云 南 2018 西 藏 2018 2018 陕 西 2018 甘 肃 2018 青 海 2018 宁 夏 2018 新 疆 2018 2017 2017 全 国 2017 2017 北 京 2017 天 津 2017 河 北 2017 山 西 2017 内蒙古 2017 2017 辽 宁 2017 吉 林 2017 黑龙江 2017 2017 上 海 2017 江 苏
4.9
38.5
1.1
4.3
36.4
1.1
4.8
45.2
1.7
12.0
44.0
1.5
11.1
36.2
1.1
2017 浙 江 2017 安 徽 2017 福 建 2017 江 西 2017 山 东 2017 2017 河 南 2017 湖 北 2017 湖 南 2017 广 东 2017 广 西 2017 海 南 2017 2017 重 庆 2017 四 川 2017 贵 州 2017 云 南 2017 西 藏 2017 2017 陕 西 2017 甘 肃 2017 青 海 2017 宁 夏 2017 新 疆 2017 2016 2016 全 国 2016 2016 北 京
0.6
5.5
7.2
14.6
15.7
11.7
0.7
0.6
5.2
2.7
11.3
26.8
23.4
1.0
0.4
4.7
13.1
6.6

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

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1】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模式和居民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增长,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

但是在看到这个整体趋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

例如,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为6029.88元, 最低的黑龙江省仅为人均4462.08元,最高的上海市达人均10464元,上海是黑龙江的2.35倍。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业状况、零售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等都可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

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二、模型设定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各地区居民消费的差异。

居民消费可分为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由于各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最具有直接对比可比性的是城市居民消费。

而且,由于各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不同,只能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来比较,而这正是可从统计年鉴中获得数据的变量。

所以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 选定为“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

因为研究的目的是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城市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各地区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

因此建立的是2002年截面数据模型。

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其他因素虽然对居民消费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如“居民财产”和“购物环境”;有的与居民收入可能高度相关,如“就业状况”、“居民财产”;还有的因素在运用截面数据时在地区间的差异并不大,如“零售物价指数”、“利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821.82 6905.26 4879.31 579.41 129.76 1316.79 2148.04 1651.31 496.72 1421.29 121.84 358.88 134.83 399.21 350.99 55.53 2109.23 1080.99 1028.24 3441.98 2350.45 1091.54 2703.76 1484.49 1219.27 4302.88 183.03 310.58 1412.81 789.37
19061.90 6035.93 4350.52 543.56 116.50 1025.35 1731.34 1283.48 447.86 1033.97 101.14 214.57 115.27 309.10 248.37 45.53 1351.93 667.04 684.90 2416.66 1478.66 938.00 2516.12 1698.99 817.13 3436.30 153.19 302.26 1184.74 539.64
167.62 835.28 2002.24 1664.37
1.其他用品 2.其他服务
359.74 443.09
131.57 147.06
260.51 279.13
382.07 407.31
377.91 545.93
722.22 942.15
合计
(2016年)
低收入户
中低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高收入户
24995.89 6901.64 4777.41 574.23 138.65 1411.35 2321.27 1762.92 558.36 1558.19 209.11 378.93 147.94 421.39 345.03 55.80 2313.64 982.18 1331.46 3446.97 2322.22 1124.75 3018.52 1678.23 1340.29 4632.83 154.35 488.22 1402.66 802.83
13566.09 4119.09 3040.45 367.84 83.33 627.47 11152.33 60.41 238.06 180.20 18.70 942.23 476.15 466.08 1774.62 1062.47 712.15 2004.10 1501.15 502.94 2590.30 65.96 255.54 947.58 278.63
单位:元 高收入户
43295.72 10232.38
6483.35 831.90 219.21
2697.91 4246.46 3261.12
985.34 3011.37
586.67 699.07 271.28 757.60 598.95
97.80 5293.76 1684.68 3609.08 6381.39 4645.69 1735.70 4788.49 2128.81 2659.68 7677.50
29230.29 8057.33 5622.48 608.12 162.89 1663.85 2733.99 2082.98 651.01 1939.74 255.16 550.74 186.57 471.21 403.61 72.45 2421.02 1170.35 1250.67 3826.20 2541.36 1284.84 3451.16 1647.29 1803.87 5877.02 219.62 830.88 1613.24 923.84
10-8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指标
消费支出 一、食 品
1.食品 2.烟酒 3.饮料 4.饮食服务 二、衣 着 1.衣类 2.鞋类 三、生活用品及服务 1.家具及室内装饰品 2.家用器具 3.家用纺织品 4.家庭日用杂品 5.个人用品 6.家庭服务 四、医疗保健 1.医疗器具及药品 2.医疗服务 五、交通通信 交通 通信 六、教育文化娱乐 1.教育 2.文化娱乐 七、居 住 1.租赁房房租 2.住房维修及管理 3.水电燃料及其他 八、其它商品和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