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C协议与软交换呼叫流程.ppt
软交换呼叫控制(二)
![软交换呼叫控制(二)](https://img.taocdn.com/s3/m/9541c76d7e21af45b307a809.png)
JAIN Community
PDF 文件以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二、JCC API
PDF 文件以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What is Java Call Control
Java Call Control (JCC) includes the facilities required for observing, initiating, answering, processing and manipulating calls, where a call is understood to include (but is not necessarily limited to) a multimedia, multiparty session over the underlying integrated (PSTN, packet and/or wireless) network.
PDF 文件以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创建
JCC API
传统的PSTN中的“呼叫”是与点对点的两方语音 呼叫相关,而JCC中的“呼叫”则是基于融合网络 的多媒体、多方、多协议“会晤(session)”。 JCC允许在会晤建立期间调用或触发应用,这和 智能网以及AIN业务的调用方式相似,它允许编 程人员开发任何JCC API平台支持运行程序,同 时也允许业务提供商通过自主开发、外包、购买 和整合第三方业务,以多种方式快速有效地向终 端用户供给业务。 JCC API是可扩展的,在需要附加功能时,只需 要以模块化的方式叠加到原有的API上即可。
BICC呼叫流程介绍
![BICC呼叫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cb736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9.png)
BICC呼叫流程介绍1. 引言BICC(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是一种用于语音通信的呼叫控制协议,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控制语音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本文将介绍BICC呼叫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BICC呼叫流程概述BICC呼叫流程包括呼叫建立、呼叫保持、呼叫释放等几个基本步骤,主要涉及的参与者包括主叫用户、被叫用户、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步骤的具体流程。
3. 呼叫建立流程呼叫建立是指主叫用户发起呼叫请求,使被叫用户与之建立通话连接的过程。
下面是BICC呼叫建立的基本流程:1.主叫用户向BICC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
2.BICC服务器对呼叫请求进行解析和验证。
3.BICC服务器向被叫用户发送呼叫请求。
4.被叫用户收到呼叫请求并进行用户识别。
5.被叫用户向BICC服务器发送呼叫确认。
6.BICC服务器收到呼叫确认后,向主叫用户发送建立连接的确认。
7.主叫用户收到建立连接的确认后,建立与被叫用户的通话连接。
4. 呼叫保持流程呼叫保持是指在通话过程中,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暂时中断通话并保持当前通话状态的过程。
下面是BICC呼叫保持的基本流程:1.主叫用户发送保持请求。
2.BICC服务器收到保持请求后,向被叫用户发送保持通知。
3.被叫用户收到保持通知后,暂时中断通话,但保持通话状态。
4.主叫用户发送恢复请求。
5.BICC服务器收到恢复请求后,向被叫用户发送恢复通知。
6.被叫用户收到恢复通知后,恢复通话。
5. 呼叫释放流程呼叫释放是指通话结束后,主叫用户或被叫用户主动释放通话连接的过程。
下面是BICC呼叫释放的基本流程:1.主叫用户发送释放请求。
2.BICC服务器收到释放请求后,向被叫用户发送释放通知。
3.被叫用户收到释放通知后,告知BICC服务器通话已释放。
4.BICC服务器收到通话释放确认后,向主叫用户发送释放确认。
5.主叫用户收到释放确认后,释放通话连接。
09-BICC协议介绍
![09-BICC协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187971d650e52ea551898cf.png)
BICC消息结构
CIC Message type code Mandatory fixed part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Optional part
CIC - 呼叫实例码,用来标识两局之间属于同一呼叫的消息 Message type code - 消息类型,如: IAM/APM/ACM/ANM 等消息 Mandatory fixed part - 强制固定长度参数部分 Mandatory variable part -强制可变长度参数部分 Optional part - 可选参数部分
呼 叫 控 制 信 令 (C B议 I协 C )
B范 I规 C C 的 主 要 范 围
承 载 控 制 信 令 载 控 制 信 令 承 (F 承 载B 控 ) 制 功 能 C
承 载
BICC的分层体系
ISN
BAT ASE ISUP CC 承载控制 信令 BCF 承载流 Bearer Bearer APM APM BICC信令 BICC BICC ASE ASE ASE ASE BAT ASE
Call Service Function (CSF)
Outgoing procedures
Call Control Signalling (BICC protocol)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BIWF BCF
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Bearer
CMN和SN的区别是CMN不控制网关,SN要控制网关
对等的CSF传送呼叫特性,调用BCF-N实现窄带业务的传送
呼叫业务功能—转接(CSF-T):建立和维护呼叫连接和承载连接,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48d6bc763231126fdb113f.png)
三、软交换的功能
❖ 软交换机其功能可以分为电话呼叫服务器,SIP服务器等 ❖ 电话呼叫服务器: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实现对所属中继网关和接入网关的控
制,实现基于分组承载网络的PSTN、ISDN业务特性; ❖ SIP服务器:提供SIP代理、注册、定位等SIP协议处理功能,实现基于分组网络
的SIP终端多媒体通信的功能;
三、软交换的能
❖ 协议功能,支持相应标准协议;业务交换功能;互通功能可通过各种 网关实现与响应设备的互通;资源管理功能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 集中管理,如资源的分配,释放和控制;
❖ 计费功能根据运营需求讲话单传送至计费中心;认证、授权功能可进 行认证授权;地址解析功能和语音处理功能。
三、软交换的功能
通信类专业教学资源库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概论》课程
软交换技术
制作:电信工程系
2020/10/14
目录
01
软交换概念
02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03 软交换的功能
04 软交换的特点
2020/10/14
05
软交换技术应用
一、软交换的概念
❖ 软交换技术是NGN网络的核心技术, 为下一代网络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 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诺西BICC流程详细说明
![诺西BICC流程详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627d594dd88d0d233d46ac8.png)
5
NOKIA
Presentation_Name.PPT / DD-MM-YYYY / Initials
Company Confidential
BICC协议栈
6
NOKIA
Presentation_Name.PPT / DD-MM-YYYY / Initials
Company Confidential
SS7 TDM
PSTN
RNC
Iu_up 4 NOKIA Presentation_Name.PPT / DD-MM-YYYY / Initials
Company Confidential
BICC 相关协议参考
ITU-T Draft Recommendation Q.1902.1 -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 Protocol functional description ITU-T Draft Recommendation Q.1902.2 -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 Protocol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7- ISDN User Part general functions of messages and parameters 介绍BICC消息中各参数的作用 ITU-T Draft Recommendation Q.1902.3 -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and signalling System No.7 – ISDN User Part Formats and Codes 介绍各参数编码 ITU-T Draft Recommendation Q.1902.4 -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ic Call Procedures 介绍呼叫流程 ITU-T Q.765.5 (06/00) – Application transport mechanism –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 介绍APM实现机制 ITU-T Q.1970 BICC IP Bearer Control Protocol (IPBCP) IPBCP的实现,建议通读 ITU-T Q.1950 Call Bearer Control Protocol (Q.CBC) 3G TS 26.103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 Network; Speech Codec List for GSM and UMTS (Release 4) 介绍codec 3G TS 25.415 – UTRAN Iu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介绍IUup控制流程) 3G TS 29.215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Core Network; Application of Q.1900 Series to Bearer Independent CS Core Network Architecture – Stage 3 (Release 4)
中国移动BICC协议技术规范PART4
![中国移动BICC协议技术规范PART4](https://img.taocdn.com/s3/m/decfa16e1a37f111f0855b7e.png)
中国移动BICC协议技术规范PART4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操纵(B I C C)规范第4部分:B I C C 的应用传送机制(A P M)、隧道和I P承载操纵协议(B C T P)修订稿版本号: 1.0.01 范畴 (2)2 引用标准 (2)3 术语和定义 (2)4 符号和缩略语 (4)5 应用传送机制-BIC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BICC的承载操纵隧道协议(BCT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BICC的IP承载操纵协议(IPBCP)..........................................................................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历史 . (4)本规范共包含如下标准文件,本文件是第四部分。
对应于ITU-T建议Q.765.5<<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操纵协议的APM>>和ITU-T建议Q.1990<< BICC的承载操纵隧道协议>>。
第1部分:BICC 的功能描述,对应于ITU-T 建议Q.1902.1第2部分:BICC的消息和参数的差不多功能和格式第3部分:BICC 的程序第4部分:BICC 的APM、隧道和IP 承载操纵协议。
第5部分:BICC所支持的补充业务、BICC与ISUP的信令配合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负责说明。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本标准说明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
软交换技术 ppt课件
![软交换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4ec314d1f34693dbef3e5b.png)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NGN)是基 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 可以同时支持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采用 综合、开放、融合的网络架构,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完全 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完全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 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通过开放式协议和接口,可灵活、 快速地提供业务,个人用户可自己定义业务特征,而不必 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和终端类型。
Radius协议: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 统由RFC2865,RFC2866定义,是目 前应用最广泛的AAA协议 。
Radius
信令 No.7/IP 网关
软 交 换 设 备
No.7 信令网
待定
地址解析/路由 业务提供 网管、计费 业务交换 呼叫控制
SNMP H.323
SIP
SIP
系统
互
通
功
SIP/BICC 软
能
交换
INAP/IP
信令 网关
H.323 IP电话网
智能网
H.248
媒体 网关
SIP 终端
H.248 终端
MGCP 终端
BICC:与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协议。解决呼叫控制和 承载控制分离的问题,使呼叫控制信令可在各种网络 上承载 。
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SIP:会话发起协议(多媒体) SNMP:简单网管协议 INAP:智能网应用协议
14
一、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功能:
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 2)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3)协议功能 4)业务提供功能 5)互通功能 2、软交换支持的协议 1)H.323 2)MGCP 3)H.248/Megaco 4)SIP
BICC呼叫流程介绍
![BICC呼叫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c554261ddccda38376baf7d.png)
BICC信令流程说明 信令流程说明
[4] ADD.req(C1,$T2),SoftSwitch-O接着通过PrepareBearer 命 令 准 备 出 局 侧 的 Termination , PrepareBearer 消 息 中 指 定 ContextID=C1 , Tunnel Indication=fast , BNC Characteristics=RTP , 承 载 业 务 特 性 TMR/USI 或 PreferredCodec等,请求出局侧的TerminationID,消息指定该 呼 叫 是 快 速 隧 道 承 载 建 立 方 式 。 另 外 还 下 发 UPdirection=Outgoing,指示UP初始化将从该端点开始。 [5] ADD.rsp(C1,T2),TMG-O收到PrepareBearer请求后,申 请得到Termination,返回PrepareBearer的响应,响应消息中 返回得到的TerminationID=T2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875e050e2524de5187e54.png)
信令传输适配协议简称SIGTRAN协议,是将在传统的 电路交换网中传送的信令消息转换成在IP网络上传 送的信令消息时所用的适配协议的总称。它支持标 准的原语接口,不需要对现有的电路交换网络中信 令的应用部分进行任何修改,从而保证已有的电路 交换网络的信令应用可以不必修改而直接使用。主 要的SIGTRAN协议包括NO.7信令的传输层协议SCTP及 适配协议:M2PA、M2UA、M3UA、SUA/IUA/V5UA等。
实体:
◦ 接入网关、中继网关、信令网关、综合接入设备、边界网 关、智能软终端等
功能:
◦ 传送层(承载/传输层)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将接入层中的 各种媒体网关、控制层中的软交换设备、业务应用层中的 各种服务器平台等各个软交换网络的网元连接起来。
实体:
◦ 传输
SDH网络;ASON网络;
◦ 承载
1、 软交换的引入
引入智能网 引入H.323网络 程控交换机功能分离
业务网络(SCP)
信令模块
业务 接入 模块
呼叫 处理 模块
中继 模块
中心局电路交换机
SS7信令传输网络 (STP)
TDM传输网络
信令模块
中继 模块
呼叫 处理 模块
业务 接入 模块
中心局电路交换机
PSTN 用户
程控 交换机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用在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接入设 备之间,提供软交换设备对媒体接入设备的控制,是 一种主/从控制协议体系。主要有IETF制定的MGCP、 MEGACO 和ITU-T制定的H.248等。
呼叫控制协议用于建立呼叫,是一种对等方式的通信 协议,与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主从方式完全不同。主 要有:BICC、SIP-T、SIP-I等协议。
bicc协议
![bicc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874351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2.png)
BICC协议1. 引言BICC(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协议是一种用于电话呼叫控制的协议,它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相兼容。
BICC协议的设计旨在提供一种独立于承载网络的呼叫控制机制,以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
2. 协议架构BICC协议的架构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呼叫控制实体(Call Control Entity,CCE)、信令网关(Signalling Gateway,SG)和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MG)。
这些组件在BICC协议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协同工作以实现电话呼叫的控制和传输。
2.1 呼叫控制实体(CCE)呼叫控制实体是BICC协议中的核心组件,它负责处理呼叫的控制逻辑和信令处理。
CCE维护呼叫控制状态机,监控呼叫的建立、保持和释放过程,并在必要时生成相应的信令消息。
2.2 信令网关(SG)信令网关负责在BICC协议和传统的信令协议(如SS7)之间进行转换。
它接收来自CCE的BICC信令消息,并将其转换为传统信令协议的消息格式,以便与传统电话网络进行交互。
2.3 媒体网关(MG)媒体网关负责处理语音、视频和数据流的传输。
它接收来自信令网关的媒体流,并将其转发到目标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媒体网关还负责与目标网络进行协商,以确定适当的编解码器和传输协议。
3. BICC协议流程BICC协议的呼叫建立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呼叫请求:主叫方向CCE发送呼叫请求消息,包括被叫号码和呼叫参数。
2.信令转换:CCE将呼叫请求消息转发给SG,SG将其转换为传统信令协议的格式,并将其发送到传统电话网络。
3.传统网络处理:传统电话网络中的信令网关接收到呼叫请求消息,并将其转发给目标终端设备。
4.媒体协商:目标终端设备和媒体网关之间进行媒体协商,确定合适的编解码器和传输协议。
5.媒体传输:媒体网关接收到媒体流后,将其转发到目标终端设备,呼叫建立完成。
6.呼叫释放:当呼叫结束时,任一方向CCE发送呼叫释放消息,CCE更新呼叫状态,并将释放消息转发给信令网关和媒体网关,以释放相关资源。
交换技术基础课件-软交换
![交换技术基础课件-软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4a9ed1c43968011ca20091a3.png)
2021年10月4日星期一
NUPT-PYF
1
SIP 消息 – 請求和回應
• SIP 網路成員依賴於SIP資訊的交互來進行通訊,消息機制基於 Client/Server方式,分為請求和回應兩類
– 請求: ClientServer – 回應: ServerClient
2021年10月4日星期一
NUPT-PYF
SIP Registrar
Server
SIP
用戶代理
User Agent
2021年10月4日星期一
Proxy Server
Proxy Server
NUPT-PYF
User Agent
1
SIP系統網路結構
• User Agents - 用戶代理 – 一個發起和終止會話的實體,包含兩個功能實體. • User Agent Clients (UAC) –發起SIP事務請求的功能實 體. • User Agent Server (UAS) –接收SIP事務請求的功能實 體. – UA可以是一個軟終端或者是一個支持SIP協議的電話
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SIP:會話發起協議
– 是IETF制定的多媒體通 信協議,它是一個基於 文本的應用層控制協議 ,獨立於底層協議,用 於建立、修改和終止IP 網上的雙方或多方的多 媒體會話
➢
➢ RFC 3261
• Proxy Server - 代理伺服器
– 與重定向伺服器(Redirect Server)及位置伺服器(Proxy Server)有聯繫
– 為其他的客戶機代理,進行SIP消息的轉接:對收到的請求消 息進行翻譯和處理後,傳遞給其他的伺服器.
交换第8章(软交换基本原理)ppt课件
![交换第8章(软交换基本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4f84d4ee06eff9aff80769.png)
SIP/H.323 SIP/H.323
AMG
IAD
Soft-phone
E-phone E-Phone
MGW PLMN
6
软交换的定义
▪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部分。 ▪ 国际软交换协会(ISC)的定义: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
软件实体。 ▪ 广义的定义: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该体系结构可以
建立下一代网络框架,涵盖NGN架构中的四个功能层面, 主要由软交换设备、信令网关、媒体网关、应用服务器 等组成。 ▪ 狭义的定义:专指软交换设备,定位于控制层面。
31
MGCP协议栈
MGCP UDP
IP MAC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32
H.248/MEGACO协议
▪ MEGACO是由IETF的MEGACO工作组制定的,H.248 是由ITU-T制定的。H.248和MEGACO实质是一样的, 是IETF和ITU-T共同认可的标准协议。
▪ 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或软交换与H.248/ MEGACO终端之 间的标准协议。
软交换技术
1
下一代网络(NGN)概述
NGN定义:
▪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 NGN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 的全新的网络。 ➢ 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 ➢ 业务和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 分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 ➢ 开放式业务架构。
3
MAC
2
1
30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 MGCP协议是H.323电话网关分解的结果,由IETF的 MEGACO工作组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见IETF RFC2705。
▪ MGCP协议主要用于软交换和媒体网关或软交换与 MGCP终端之间。
BICC 介绍
![BICC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25edc8ca0116c175f0e4880.png)
Presentation Title / Date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Alcatel Shanghai Bell
Agenda
>
BICC定义 定义 R4网络中 网络中BICC协议的应用 网络中 协议的应用 BICC(Q.1901)的消息结构 的消息结构 Q.765.5的消息结构 的消息结构 BICC承载建立方式 承载建立方式
−
Q.765.5的消息结构(Cont’) Q.765.5的消息结构(Cont’) 的消息结构
BAT ASE Element 4, Identifier: Codec List BAT ASE Identifiers: Codec List (0x04) BAT ASE Element length indicator: 14 1... .... = Extension indicator: last octet .1.. .... = Send notification indication for pass-on not possible: send notification ..00 .... = Instruction ind for pass-on not possible: Release call (0x00) .... .1.. = Send notification indicator for general action: send notification .... ..00 = BAT ASE Instruction indicator for general action: Pass on information element (0x00) BAT ASE Identifiers: Codec (0x05) BAT ASE Element length indicator: 6 .... ..00 = BAT ASE Instruction indicator for general action: Pass on information element (0x00) .... .1.. = Send notification indicator for general action: send notification ..00 .... = Instruction ind for pass-on not possible: Release call (0x00) .1.. .... = Send notification indication for pass-on not possible: send notification 1... .... = Extension indicator: last octet Organization identifier subfield : ETSI (refer to TS 26.103) (2) ETSI codec type subfield: UMTS Adaptive Multi-Rate 2 ( UMTS AMR 2 ) (0x06) Active Code Set: 0x80 1... .... = 12.2 kbps rate: 0x01 .0.. .... = 10.2 kbps rate: 0x00 ..0. .... = 7.95 kbps rate: 0x00 ...0 .... = 7.40 kbps rate: 0x00 .... 0... = 6.70 kbps rate: 0x00 .... .0.. = 5.90 kbps rate: 0x00 .... ..0. = 5.15 kbps rate: 0x00 .... ...0 = 4.75 kbps rate: 0x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Q.IPBCP
ISUP
NbUP over RTP over IP
TDM
PCM/AMR
NbUP RTP UDP IP L1
ISUP MTP3 MTP2
MTP1
PCM
TDM L1
▪
2008-11-27
新增协议规范
› BICC
TS 23.205 Bearer Independent CS Core Network. Q.1902.x (x=1,2….6) for BICC protocol CS2
软交换技术交流 - VOIP 和 BICC协议
▪
1
▪
2008-11-27
VOIP概念
›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定义了将语音通过IP 网进行传送的方法。
› 软交换VOIP化是将CS域的语音电话打包后通过IP 骨干网 传送。
› 同在IP 骨干网传送,实现PS域和CS域承载网的融合。
Softswitc h
专有电路 ---共用IP承载网
▪
4
▪
2008-11-27
语音IP化网络控制平面信令协议栈
SIGTRAN
BSS
SS7 Network HLR,SGSN
MAP
B S
S
TCAP
A P
+
SCCP
MTP3
MTP2
PHY
MAP TCAP
BBR SSA S SN AAA PPP +
SCCP
M3UA
SCTP
IP
LL
MAP
B S
S
TCCAAPP
A P
+
SCCP
M3UA
SCTP
IP
PHY
SIGTRAN
SS7 Network
HLR, SGSN
SGW STP
A
BSSAP SCCP MTP3 MTP2 PHY
MSC Server
Mc
Nc IPBCP
IPBCP GHC.2P48
M3UA SCTP
IP LL
▪
7
▪
2008-11-27
BICC 基本运用
在VOIP网络中,MSCServer之间(NC接口)使用BICC协议
Control Layer
Control BICC Control BICC Control
Server
Server
Server
Access Signaling
MGW
To Access Network/s
›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营运成本。
› 有利于新业务的开发和使用。
▪
2
▪
2008-11-27
VoIP 网络模型
▪
3
▪
2008-11-27
软交换核心网IP化
Mobile
Softswitc h
ISUP TDM
Mobile Softswitch
Mobile
Softswitc h
BICC IP
Mobile
Nb
Core Network Transport Network
MMGGWW
PSTN/ ISDN
Bearer Control User-plane Transport
BSSAP
SCCP MTP3 MTP2 MTP1
BSSAP
TDM PCM
TDM L1
Q.IPBCPBICC/GCP
M3UA SCTP
IP LL
▪
9
▪
2008-11-27
IPBCP 协议模型
• MGW之间通过IPBCP和Nb-UP初始化消息建立用户面的连接。 • IPBCP 是通过H.248 (MC接口)和 BICC协议(NC接口)中传送
Server
BICC
Server
GCP GCP
Q.1990
MGW
Q.1970
Tunnelling PDU generating & receiving
MGW
bearer/connectivity network
MGW
MGW
Access Signaling
Connectivity Layer
▪
8
▪
2008-11-27
BICC消息中的控制信息
› Action Indicator (connect forward) › BNC Identifier › BIWF Address › Codec List › Single Codec › BNC Characteristics (IP/RTP) › Bearer Control Information › Bearer Control Tunneling (Tunnelling to be used)
Tunnelled Protocol Indicator{32}: IPBCP
› IPBCP
Q.1990:BICC bearer control tunneling protocol Q.1970:BICC bearer control protocol SDP RFC 4566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 Nb 接口
TS 29.414 Core Network Nb data Transport and Transport Signaling. TS 29.415 Core Network Nb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 RFC RTP 3550: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 UDP RFC 768:User Datagram Protocol. IP RFC 791(v4) 2460(v6):Internet Protocol
BCTP Indicator
Field
Q.1990
IPBCP SDP
Q.1970
▪
11
▪
2008-11-27
BICC消息中BCI 举例
BCTP Version Indicator{0}: Version 1
BCTP Version Error Indicator (BVEI){0}: No indication
IPBCP BICC M3UA SCTP IP LL
TSC Server
SGW STP
ISUP
Mc
M3UA
SCTP
IP
LL
ISUP MTP3 MTP2 PHY
PSTN
Nb
CM - MGWw
CM -MGWw
▪
5
▪
2008-11-27
语音IP化网络用户平面协议栈
BRSNCC
A Inter MMGGWW
Entities
IP bearers with Nb framing
Q.1990
MGW
Q.1970
▪
10
▪Leabharlann 2008-11-27Bearer Control Information (BCI)
BCI - 承载控制信息,在BICC协议中APM消 息中传送
Bearer Control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