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沙袋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作者:王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分析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进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容易造成术后囊袋感染的因素,同时总结相关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囊袋感染,发生率为2.67%,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未再次出现感染。

结论:囊袋感染是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比较棘手的问题,对患者开展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此类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apsular bag infection after permanent artificial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 patients undergoing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factors prone to postoperative capsular bag infection were explored,and related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In this study, 2 cases of capsular bag infection occurred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2.67%.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argeted care. All patients healed well and no infection occurred again. Conclusion: Bag infection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fter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Preventive care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uch complication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Keywords: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postoperative capsular bag infec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中圖分类号】R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是治疗患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该术的适应证范围越来越广,获得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方式对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

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方式对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

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方式对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5-23T13:56:00.5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作者:史天珍[导读]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2)病区心脏起搏器是由起搏器发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局部心肌兴奋并向周围传导。

史天珍(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2)病区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探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使用沙带压迫伤口对患者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03月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65例术后常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6小时;实验组65例,仅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观察对患者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囊袋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舒适度:对照组的腰背痛、伤口痛、尿潴留、腹胀、失眠的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其中两组腰背痛、伤口痛、尿潴留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仅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不使用沙袋压迫,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埋藏式起搏器;沙袋压迫;并发症;舒适度;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23-03心脏起搏器是由起搏器发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局部心肌兴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整个心肌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自身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的技术,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存在猝死风险者的主要方法[1-2]。

起搏器术后伤口及囊袋管理至关重要,术后囊袋出血、血肿、电极脱位、伤口感染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3],并且由于长时间被迫仰卧位,肩关节活动受限,容易造成静脉血栓、尿潴留、腹胀、腰酸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起搏器术后是否需要沙袋压迫的报道很不一致。

安装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方式改进策略探讨

安装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方式改进策略探讨

安装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方式改进策略探讨目的:探讨安装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的方式以及改进策略。

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安装起搏器的5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后局部沙袋压迫使用间断的压迫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的60例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实验组中出现5例囊袋出血的患者,对照组中出现2例囊袋皮肤坏死的患者与8例囊袋出血的患者。

结论:使用起搏器安装术后进行沙袋间断压迫,能够有效避免皮肤坏死,降低囊袋出血的风险,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标签:安装起搏器手术;沙袋压迫方法;改进策略;并发症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心脏介入治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技术的改善,我国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量在不断上升[1]。

心脏起搏器的安装手术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起搏器安装手术后,囊袋护理至关重要,囊袋血肿以及囊袋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便很有可能引发感染,影响手术效果。

为了有效降低囊袋血肿以及囊袋出血的现象,在临床中通常使用局部沙袋压迫的方法。

但是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表明,局部沙袋压迫会影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出现组织坏死的现象,严重影响伤口愈合[2]。

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安装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方式的改进策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安装起搏器的5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有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9±1.9)岁,术后局部沙袋压迫使用间断的压迫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的60例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3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3±3.1)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与年龄分布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起搏器的手术植入方法一致。

自制沙袋固定器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自制沙袋固定器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2020年6月Application effect of self-made sandbag fixator after permanentpacemaker implantationGUO Ji-wen,ZHANG Dan-feng*,GAO Yuan,WANG Qin-li,LU Yan(Cardiology Department,Xi'an XD Group Hospital,Xi'an710077,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lf-made sandbag fixator afte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Methods A total of60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7to December2018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fixed sandbags with self-made sandbag fixator,and the control group fixed sandbags with traditional adhesive tape.The compression effect,sandbag slippage rate,comfort,sleep quality and average nursing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ematoma or hemorrhage and the rate of sandbag slippa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for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93.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70.00%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Within 24hours after pacemaker implantation operation,the sleep qua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verage nurs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4.41±0.35)min,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6.41±0.45)min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self-made sandbag fixator has the obvious function of preventing sandbag from slipping,it can play the better effect of compression hemostasis with sandbag,and obviously increase the comfort and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and also greatly shorten the working time of nurse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self-made sandbag fixator;permanent pacemaker;compression hemostasis临床医学随着起搏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开展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病例也是逐年增多。

永久起搏器术后不同沙袋压迫时间的效果观察

永久起搏器术后不同沙袋压迫时间的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2011 年 1—9 月 在 本 院 行 永 久 起 搏 器 植 入 患者 120 例 ,其 中 男 56 例 ,女 64 例 ;年 龄 68~88 岁 。病 窦 综 合 征 100 例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20 例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实 验 组 ,每 组 6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植入起搏器种类、术前失眠情 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凝血时 间均 在正常范围内,无出血性疾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方法相同。常规消毒铺无 菌 巾 ,用 1%利 多 卡 因 局 部 麻 醉 ,以 右 锁 骨 下 2 cm 处 横 向 皮 肤 切 口长约 3~4 cm,分离皮下组织,至肌筋膜与胸大肌 浅 筋 膜 之 间 制 作一囊袋,经穿刺右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电极,调试电极位置及 参数,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嚢袋,将电极连接起搏器,固定 电极,埋藏起搏器后逐层缝合皮肤。术后常规给予静脉输入抗生 素 3 d,术后第 1、3、5 天换药。 1.2.2 沙袋压迫时间 对照组患者术后用 8 字绷带加压包扎后, 再用 1 kg 沙袋压迫囊袋 24 h;实验组术后用 8 字绷带加压包扎后, 不用沙袋压迫。 1.3 患者囊袋出血和舒适程度统计 统计患者发生囊袋 出 血 和 腰背痛、伤口痛、腹胀、尿潴留及失眠的发生例数。腰背痛、伤口痛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试方法,4~10 分统计为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5.0 统 计软 件 进 行数 据 分 析 ,统计
学处理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患者起搏器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 1。两组 患 者 囊 袋 出 血 、皮 肤 水 泡 发 生 情 况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两 组 患 者 均 未 发 生 电 极 脱 位 、伤 口 感 染 等 。

弹力胶布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弹力胶布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弹力胶布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摘要】目的:评价弹力胶布应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105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分为实验组(n=53)和参照组(n=52)。

实验组实行弹力胶布+沙袋交替压迫伤口护理,参照组实行沙袋压迫伤口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7.31%,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接受弹力胶布+沙袋交替压迫伤口护理,可保障护理效果和安全,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弹力胶布;起搏器植入术;伤口护理;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19-02心脏起搏器经发放某些形式的电脉冲,对心脏构成刺激,能够达到激动、收缩效果,模拟正常心脏冲动心室、传导的效果,以便对心律失常所致心脏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

采用心脏起搏器,能够提高心血管病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发生心源性猝死,但是手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情况[1]。

可见,实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本研究对实行弹力胶布+沙袋交替压迫伤口护理、沙袋压迫伤口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奇偶分组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105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53例、52例。

试验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复杂基础病变者、血小板功能异常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实验组中男、女各占52.83%(28/53)、30.12%(25/53);病例年龄区间为22~78岁,平均年龄(50.4±5.6)岁。

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房室传导阻滞者、心房颤动并发慢心律者、窦性心动过缓者、慢快综合征者各18例、10例、17例、6例、2例。

参照组中男、女各占57.69%(30/52)、42.31%(22/52);病例年龄区间为23~80岁,平均年龄(51.5±5.8)岁。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

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血肿的临床分析与处理对策目的:观察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

方法:对从1998年1月~2007年12月植入起搏器的2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296例中有16例发生囊袋血肿,发生率5.4%,其中早期囊袋血肿11例,占68.7%,迟发型囊袋血肿5例,占31.3%。

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囊袋血肿,避免严重后果。

标签: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囊袋血肿;手术并发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或血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受到临床医师关注。

本文对在我院的296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9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男185例,女111例,年龄43~91岁,平均(43.9±21.7)岁。

按心律失常分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7例,Ⅱ度Ⅱ型A VB伴交界性逸搏43例,持续性房颤伴心室率缓慢或长间歇>3 s者50例,SSS 合并A VB 56例。

合并冠心病60例,传导系统退行性变13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6 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8 例,扩张型心肌病4 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35 例。

植入起搏器的类型:VVI起搏器98例,双腔DDD起搏器101例,VVIR起搏器45例,DDDR起搏器52例。

1.2手术方法患者起搏电极均经右锁骨下静脉锁骨外段途径植入右心室心尖部(或高位室间隔)及右心耳(右房前侧壁)。

起搏器囊袋位于皮下组织与胸大肌浅筋膜表面之间。

2结果2.1囊袋血肿发生情况296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共有16例发生囊袋血肿或出血,发生率为5.4%,其中发生于植入后早期(1周内)的11例(发生率3.7 %),占整个急性期囊袋出血的68.7%,另5例为迟发性(术后1周以上)囊袋血肿或出血(发生率1.7%),占31.3 %,血肿发生时间为植入术后9~13 d。

自制透明压迫袋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自制透明压迫袋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自制透明压迫袋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討自制透明压迫袋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压迫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7年6月的120例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术后使用自制透明压迫袋压迫;对照组术后使用自制沙袋(盐袋)压迫,分别比较两组术后出现切口出血、囊袋血肿、电极脱位;舒适度(疼痛、排尿困难、睡眠形态紊乱);压迫袋移位、滑脱。

结果两组的切口出血、囊袋血肿、电极脱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在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睡眠形态紊乱、压迫袋移位、滑脱现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使用自制透明压迫袋压迫,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接触利器,以防透明压迫袋破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lf-made transparent compression bag afte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undergoing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from November 2012 to June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rovided with self-made transparent compression bag for postoperative oppression,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self-made sandbag or salt bag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applied. The incision bleeding,capsular hematoma,and electrode dislocation occurred after the operation,comfort degree such as pain,dysuria,and sleep disorder,and compression bag shift and slippage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 bleeding,capsular hematoma,and electrode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ain,dysuria,sleep disorder,compression bag shift and slippage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elf-made transparent compression bag afte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but also increase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 It can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ing staff,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and nursing quality by medical personnel,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 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using,avoid contact with sharp thing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transparent compression bag ruptured.[Key words] Self-made;Transparent compression bag;Permanent pacemakers;Nursing自1958年第1例心脏起搏器问世,至今50多年,该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已广泛用于临床,其在预防心源性猝死和提升各种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

起搏器植入术后运动康复的效果与观察

起搏器植入术后运动康复的效果与观察

起搏器植入术后运动康复的效果与观察郭彩兰 陈彩玉 李焕春(东莞巿滨海湾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 东莞 523903)【摘要】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采用起博器植入术治疗患者围术期加强运动康复护理的新方法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广东省东莞巿滨海湾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自愿参与,全部患者均采用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依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未行运动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LVEF、QRS波宽度、NT-ProBNP指标水平及运动时间,统计气胸、心律失常、继发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舒适度。

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来看,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95.83%(23/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16/24)(P<0.05);护理前两组LVEF、QRS波宽度及NT-ProBNP指标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且QRS波宽度小于对照组、NT-ProBNP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0%(9/24)(P<0.05)。

结论:康复运动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及运动耐力,同步降低并发症风险,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扩张型心肌病;运动康复;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5-0171-04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类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该病较为常见,我国发病率高达10万左右,病因多样,约半数病因不详。

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猝死等[1]。

本病预后差确诊后5年生存率约50%,10年生存为25%,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改良四头带沙袋在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中的应用

改良四头带沙袋在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中的应用

改良四头带沙袋在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中的应用蒙凯凤;罗云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2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后的四头带沙袋在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改良四头带沙袋固定压迫囊袋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可打结普通四头带装置沙袋放置囊袋压迫止血。

比较2组沙袋压迫囊袋压迫止血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8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起搏器安装术后囊袋压迫采用改良四头带沙袋能有效预防囊袋出血或血肿、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蒙凯凤;罗云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自制“平行”形沙袋压迫套在起搏器囊袋切口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2.五行散外敷用于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血肿
3.改良式防滑沙袋套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
后切口压迫中的效果4.研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沙袋压迫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效果5.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6年囊袋感染1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囊袋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囊袋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囊袋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作者:尚喜艳常晓晓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3期作者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起搏器作为心律失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延长了数以万计的患者的生命。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趋势以及起搏器安置技术的日益成熟, 临床安置起搏器的例数越来越多, 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

其中较常见的是术后感染及血肿等引起的切口延迟愈合, 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期,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对2000~2011 年我院收治的12 例起搏器术后囊袋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6~78岁。

安装起搏器原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伴室早一例:三度(AVB)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

其中初次安装10例,起搏器更换2例。

起搏器类型:VVⅠ型7例,DDD型5例,均为美国美敦力起搏器。

发生囊袋血肿的时间,术后1~5 d 10例,1~2 d 2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多主诉局部肿胀,暗红色,囊袋表面呈突起, 触有波动感, 局部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或黄褐色液体。

经超声提示存在着液性平段。

囊袋均有不同程度延迟愈合与痛感。

1.3 囊袋处理根据囊袋并发症的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囊袋感染的给患者使用充足的抗生素,局部给予及时清创换药。

皮下水肿、血肿的给予抽出积液或积血,同时给予沙袋加压包扎。

全身营养不良的给予支持治疗,加快囊袋愈合。

2 讨论囊袋感染是埋藏式永久心脏起搏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囊袋感染的原因,多与术中囊袋大小不合适、术中止血不彻底、年老体弱、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者伴有其他疾病有关。

若身体其他部位感染,也可累及囊袋局部,引起感染。

感染的表现根据情况不同,可有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波动感等症状,部分患者伤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囊袋破损形成窥破等。

少数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处沙袋压迫时间及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王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处沙袋压迫时间及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王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处沙袋压迫时间及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王丽发表时间:2016-04-20T09:26:53.9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作者:王丽[导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治疗已逐渐成熟,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0016关键词:起搏器;压迫时间;卧床时间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治疗已逐渐成熟,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近年来,术后为了预防囊袋出血、血肿、皮下气肿、伤口疼痛、电极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很多学者关于并发症的预防做了较多研究,尤其是起搏器囊袋植入处的护理措施,包括是否予沙袋压迫及卧床休息,压迫沙袋所需的重量、沙袋压迫时间等等。

为追赶医疗前进的步伐,本文就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时间及卧床时间,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汇报如下。

1概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或头静脉切开的方法放入电极导线,而电极导线经静脉系统进入心脏。

在x线引导下将电极放人心脏的一个或数个腔室,确定其位置后测试并调节各种参数。

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位置附近做一囊袋,放人起搏器。

将起搏器与电极导线相连,固定后放入囊袋中。

整个手术过程看似简单易操作,但仍潜在并发症,如囊袋出血、血肿、皮下气肿、伤口疼痛(术后麻药效果结束可能会导致伤口疼痛,沙袋压迫过久也会增加伤口的疼痛)、电极移位及卧床相关并发症(由于同一体位卧床过久,患者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感、尿潴留、睡眠障碍等,甚至导致上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压迫时间及卧床时间研究现状2.1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压迫在国内对于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工具选择多为沙袋,重量各异。

研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沙袋压迫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效果

研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沙袋压迫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效果

研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沙袋压迫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效果梁国丽【摘要】目的研究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用于起搏器囊袋切口压迫止血地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5例行起心脏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根据止血方式分为研究组(n=18)与参照组(n=17),参照组行沙袋压迫止血,研究组弹力绷带压迫止血,对两组压迫止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出血率为27.78%,低于参照组的47.06%(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11.11%,低于参照组的35.29%(P<0.05);研究组止血满意度为94.44%,高于参照组的70.59%(P<0.05).结论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用于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止血效果理想,制作简便,成本较低,可降低出血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4【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心脏起搏器术;压迫止血【作者】梁国丽【作者单位】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0130【正文语种】中文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多用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可快速恢复心脏规律跳动,改善机体心脏有效射血,提升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

但患者实施起搏器植入术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囊袋切口出血为其常见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引发囊袋感染造成手术失败[2]。

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止血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用于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旨在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5例行起心脏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根据止血方式分为研究组(n=18)与参照组(n=17)。

研究组男8例,女10例,年龄57岁-91岁,平均(76.85±13.71)岁。

沙袋加压护理金点子

沙袋加压护理金点子

沙袋加压护理金点子
沙袋加压护理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和提高血液循环。

以下是一些沙袋加压护理的金点子: 1. 选择合适的沙袋:沙袋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应该根据治疗的部位和病情来选择。

一般来说,较小的沙袋适合治疗手部和足部,而较大的沙袋适用于脊椎和关节的治疗。

2. 注意沙袋的温度:在使用沙袋前,应该将其加热或降温,以达到最佳效果。

温热的沙袋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疼痛,而冰冷的沙袋则可以缓解肿胀和炎症。

3. 确保安全:在使用沙袋时,应该确保沙袋的重量和位置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或危险。

如果需要移动或调整沙袋的位置,应该先让患者确认或协助。

4. 控制沙袋的压力:在施加沙袋加压护理时,应该注意控制沙袋的压力,以避免过度压迫或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

如果患者感觉到疼痛或不适,应该立刻停止治疗并咨询医生或治疗师。

5.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沙袋加压护理通常结合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如按摩、热敷、冷敷、牵引等,以加强治疗效果和缩短康复时间。

治疗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1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对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对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对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对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预留引流条,观察两组的术后囊袋血肿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2周,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但观察组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

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在囊袋内预留引流条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the capsular bag for drainage on the incidence of pocket hematom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1 to November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of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erved drainage stri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apsular hematom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wo weeks after operation,the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infection,all the wounds were healed,the healing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 pocket hematoma oc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was 2.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8.0% (P<0.05). Conclusion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the capsular bag in the reserved drainage strip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pocket hematoma.[Key words]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Drainage strip;Pocket hematoma;Incidence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沙袋应用现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为了减少术后伤口出血、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往往要求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常规沙袋压迫。

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带来许多新课题,如沙袋的重量,沙袋原料取材及制作,沙袋固定装置制作,沙袋压迫时间及方式的护理等,本文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1 沙袋制作材料及重量王潆潆【1】调查结果显示:有35.9%医院使用细沙,有19.2%医院使用软包装输液袋装水,有12.8%医院使用决明子,有32.1%医院使用袋装盐。

杨欣【2】指出普通沙袋在应用时存在重量不均衡,取材不方便,沾上血后不易于拆洗及缝制后易于漏沙,容易污染伤口等弊端,针对上述缺点其自制水袋用于心导管介入术后止血,将500 ml百特注射液空包装袋先浸泡消毒,然后注入500 ml凉开水,用一次性中单包裹1~2袋,用胶布固定封口即制成0.5 kg 或1 kg的水袋。

刘柳,杜丽虹【3,6】临床工作中采用盐袋代替沙袋行压迫止血,应用未开封盐袋500g装进合适的布袋中,方便简单实用。

某些医院应用决明子制作沙袋是因为决明子具有抑菌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无毒副作用【4】。

国外文献【5】报道,常规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的方法是在穿刺点入口处压迫一个重量从2.5~4.0kg不等的沙袋。

从目前国内检索到的文献报道较多的常用沙袋重量为0.5-1kg,一般情况下应用0.5kg沙袋,如果病人出血较多或凝血功能欠佳的应用1kg沙袋,并相应增加压迫时间.2沙袋外套材料沙袋最开始应用时直接放置囊袋上方压迫,因无固定装置沙袋容易滑落,病人活动严重受限,容易引起肩关节僵硬疼痛,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研制出比较实用的沙袋固定装置。

杜丽虹等【6】应用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用毛巾块做好的可容纳盐袋的口袋,四个角上缝有四条系带,方便操作,增加了固定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四头带沙袋固定袋的缺点是由于交叉打结,致使局部高耸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

针对伤口沙袋压迫容易移位,传统的人工压迫费时费力和简易四头带包扎致局部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的问题。

梁宝珠【7】研制出一种H型沙袋固定带,其具有可使砂袋固定稳定,患者在移动体位或采取侧卧位时砂袋不移位、不滑落的优点,患者感觉舒适。

王益【8】自制沙袋包扎带采用棉布制作沙袋口袋为一22X22cm的正方形开口袋,正面开口处重叠5cm以防沙袋外露,开口袋正面缝一5cmX25cm松紧带,松紧带顶端垂直缝一10cmX(75cm+75cm)双层扎带。

此固定带外观平整,患者活动方便,不易移位,可避免局部皮肤损伤。

金红妍【9】用白色纯棉布制成约长18cm、宽12 cm的布袋,一侧长边有开口,内装0.5 kg沙袋,开口处安装拉链,布袋的一面固定粘布。

在一侧短边中间固定约宽6 cm、长45 cm的长条形袋,袋的尾部有固定粘布;另一侧短边中间固定长约6 cm、宽2 cm的松紧带,松紧带的外端连接与对侧相同的长条袋,在此长条袋近端1 /3处,连接松紧带,松紧带的外端连接长条带约长3 cm、宽6 cm,袋的外端有粘布,用此沙袋固定装置压迫时病人感到舒适、安全,还可根据肥瘦调节松紧。

费红【10】制作一款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专用病服,该病服采用纯棉布和尼龙粘带制作而成,该病服的前胸片上缝合了沙袋口袋,能有效固定沙袋,但该病服尺寸较大,不适用体型瘦小的患者,由于病服遮盖身体的面积小,在保护隐私及保暖方面存在不足。

郑英花【11】研制一种随体稳定、保暖舒适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肩部固定器。

该肩部固定器纯棉布制作穿着舒适,固定性好,且保暖。

郭海燕【12】自制防滑加压带固定沙袋,方便简单易于操作。

沙袋固定装置从无到有,并在不断完善中,应用沙袋装置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沙袋压迫方式及时间要求侯子山【13】报道,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并不能防止囊袋出血,并且沙袋压迫不当可影响皮肤血运,造成囊袋局部皮肤坏死,尤其是体质消瘦或胸部皮下脂肪少的患者。

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仍采用局部沙袋压迫的方法,江力勤【14】认为术后沙袋压迫6小时至少可使在手术时因暴露空气而收缩的微血管的再开放受到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65533;按&#65533;出血的发生率,因此,仍建议使用。

梁仕兰【15】应用鱼型沙袋于心脏介入术后压迫止血效果好,不容易滑落且增加压迫接触面积。

类似于鱼型沙袋还有彭雪莲【16】应用工型沙袋,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王孝枝【17】报道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术后常规沙袋压迫6h~8h,绝对卧床24h,术侧肢体要求绝对制动5天,由于制动时间长患者容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如腰背酸痛、腹胀、便秘、尿潴留等,增加病人不适及心理负担。

针对因沙袋压迫制动时间过久增加的患者不适症状,方红薇【18】采用腹带加压包扎起搏器植入切口,使用弹力绷带固定肩肘关节予沙袋压迫6小时即可下床早期活动,这种方法有效固定肩肘关节防止电极脱落、囊袋出血发生的风险,临床应用85例,效果满意。

夏芸【19】对腹带进行改良,用于121例患者沙袋压迫及肩关节固定,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

近年来提出了间断压迫方式,张素巧【20】采用0.5kg沙袋间断压迫4-6小时,即每压迫1-2小时后放松10-20min,再继续压迫。

其认为采取间断压迫的方法,能有效避免局部皮肤缺血坏死。

孙翠萍【21】采用X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未增加电极脱位风险。

李焕文【22】采用弹力绷带包扎加沙袋压迫法对于降低患者切口牵拉疼痛,出血率,提高舒适度。

弹力绷带做到持续有效压迫,,特别适用长期使用抗凝治疗以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曹万才【23】指出根据患者出血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压迫方式及时间,对于出血量较少或出血较慢者,可单纯予以局部重新沙袋压迫6~8 h,酌情加压包扎24~72 h,对于出血量较大者,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予250~500 g沙袋压迫24 h,每8 h间歇1~2 h的周期交替进行,以免长时间持续压迫影响局部血运甚至发生皮肤坏死。

4小结心脏起搏术后应用沙袋压迫止血,预防伤口出血、血肿及电极脱落等并发症,关键在于沙袋压迫囊袋放置位置要准确稳妥,增加患者舒适度,沙袋接触囊袋面积有效充分,在应用各种原料沙袋、重量、压迫时间及压迫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具体情况,使用过程应仔细观察,使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血肿、电极脱位等并发症降到最低,同时注意制作沙袋时防沙漏出,最好密闭包装,沙袋外套拆洗方便便于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 王潆潆,孙国珍,程敏琼,林征. 78所医院心血管科沙袋制作与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89-91.[2] 杨欣,张璐. 自制水袋用于心导管介入术后止血[J]. 护理学杂志.2011.26(1):84.[3] 刘柳,刘维. 盐袋在临床中的妙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A):54.[4]何菊英,刘松青.决明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药学实践杂志,2001,19(2):111.[5] Grossman W,Baim DS.Cardiac catheterization,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 Philadelphia:Lea and Febriger,1991.[6] 杜丽虹,李月隐,罗慧敏. 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在起搏器囊袋切口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2012.12(下):189.[7] 梁宝珠,张莉. 砂袋套的研制[J].天津护理.2003.3(11):159.[8]王益.沙袋包扎带的制作和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4.3:277.[9] 金红妍.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专用沙袋的制作与使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5.9(20):863[10] 费红,黎瑞红,胡华英.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专用病服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3.9(20):76-77.[11] 郑英花,曲鹏.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肩部固定带的制作和应用 [J].护理学报.2014.21(17):77-78.[12] 郭海燕,俞海萍,林乐燕,等.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防滑加压袋的制作与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20[13] 侯子山,昭明凤,徐同龙,等 . 沙袋压迫对防止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的实际效果观察[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9,13(1),:7[14] 江力勤,钱钢,刘加芳,等. 起搏器囊袋血肿的防治[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6,6(5):329-330.[15]梁仕兰,陈淑芳.鱼形沙袋在心脏介入术后压迫止血的应用[J]. 护理进修杂志,2003,18(7):648-649.[16]彭雪莲,梁宝珠,等. &ldquo;工&rdquo;型沙袋套应用于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29-30.[17] 王孝枝.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2,4(1):69.[18] 方红薇,刘怀莉. 改良护理方法对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的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6(11):490.[19] 夏芸,丁小伟.改良式腹带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2172.[20]张素巧,李彩英,刘玉茹. 安装起搏器术后沙袋压迫方式改进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928-929.[21]孙翠萍,丁金玲,朱欢欢.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方法的改进 [J].护理学杂志,2014,29(5):22-23.[22]李焕文,段艳贤. 不同护理方法对永久起搏器患者切口影响的临床研究[J].天津护理,2014,22(8):341-342.[23]曹万才,王可富,周聊生,等.老年起搏器囊袋血肿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9(8):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